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1
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利用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为患者和医疗一线人员提供所需服务保障并使之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目前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新兴事物,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应根据医院所处的地区、环境条件、整个社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及本院情况,创造后勤经营管理模式的多种实现形式。
【关键词】
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
1 医院社会化保障服务中凸现的不足
1.1医院后勤社会化后,承包社会化保障的单位多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确定的。但时间一长在利益驱动下就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并最终影响服务质量,从而导致医院职工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1.2医院把后勤保障服务班组推向社会后,无论是地方政府的公司或是私营公司,在条件标准一样的公平竞争中获得了医院保障服务的权力。但其聘用的员工一般为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人员,由于他(她)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实践经验不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对于医疗环境缺乏了解,这样在服务质量上难以满足现代化医院的服务需求,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1.3按照医院要求,目前与承接后勤保障服务的公司签订的合同大多数为1—2年,且三年要重新进行招标。这样就导致服务公司不可能对后勤基本保障措施进行长远的修缮、保养规划,长此以往也就会影响后勤保障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 主要思路和措施
从以上三个问题不难看出,若要提高社会服务行业制的保障服务质量,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制度管理为坚强后盾,做到监管有力、敢于碰硬。这样,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才能够契合医院发展的需要并取得最佳效益。
2.1 加强领导重视,更新观念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医院后勤管理者首先应更新观念。其中包括领导层的观念更新和广大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后勤职工观念的更新,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的新标签贴在旧的思路和行为模式之上。市场经济时代是以市场为主导经济的时代,对市场资源的观念要有深刻的认识,真正认识到发展市场经济的巨大能动作用,并在政策的制定上予以体现。
2.2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监管人才,提高监管能力
现如今,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实行后勤社会化保障服务是医院当前和以后发展的趋势,在监督管理工作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也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培养一些集管理、技术、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一是走出去“取经”。抽调一批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精、敢于负责的人员到各专业公司参观学习,培养综合管理能力,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来适应社会化保障管理的需要。
二是请进来“传艺”。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且较为稳定的人才队伍,要把专家请到医院里,为后勤管理人员传授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监管人员会管理的能力。
2.3 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督促、管理作用
2.3.1医院组成监控领导小组,发挥决策作用。
对每一项后勤管理措施的改革,从项目的立项到实施,都要坚持先调查了解,再制定实施方案,最终提交相关领导小组审议的程序。医院要成立专门的后勤服务监控领导小组,由其共同讨论并进行集体决策,从而有效防止了个人决策失误和个人感情因素的介入。
2.3.2组成监控管理层次,发挥督促作用。
实行社会化保障,医院职能部门的任务由过去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转变成为指导者、监督者。对此我们要注重职能转变,并提高分管人员的管理水平,努力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几年,我院卫生保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医院将卫生保洁实行社会保障之前,医院门诊病房楼、公共场所等经常出现死角,卫生状况较差。实行社会保障后,分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作用,注重检查督促,适时引导,与承包方共同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转,院内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针对该项目的群众调查满意率提升。
2.3.3严格监控措施,实行全方位,全时效管理
首先,时间上实施不间断监控。我院在与公司签订合同的期限上不搞一劳永逸,时间大多为一年,并在实践中,根据医院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对合同内容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为了更好地完成保障任务,定期与承包方召开协调会,既促进了双方的工作能顺利开展,又增强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促进。
其次,内容上实施全过程监控。实行社会化保障后,要加强成本监控,保持适度的利益关系。我们既要让承包方有良好收益,又要让医院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对于每一项保障工作,都要进行市场价格调查,根据市场合理价格向经营者提出相应意见。从而保证各种服务、保障工作达到相应标准。
最后,积极为保障单位完成工作创造条件,公司不好办理的具体问题,院方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公司与医院内部其他部门发生矛盾时,要积极出面协调,切实为承包公司解决实际困难。
2.3.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要保证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确保服务于医院大局目标的实现。
医院在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方面要不断梳理,及时更新以适应内、外部发展,从而实现总务后勤工作规范化。同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梳理后勤各岗位工作流程,细化管理,使每个职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工作中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
2.3.5加强安全生产,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社会化班组人员是一支具有特殊性的工人队伍,是安全生产中的弱点,因此必须把这支队伍纳入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与正式职工同样的培训教育,针对其特点进行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社会化职工参加安全知识和岗位培训、应急救援能力和灭火技能培训,以提高其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安全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
2.3.6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后勤职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是后勤工作的关键和前提。要树立一切从医院的需要出发,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一线为目标,爱岗敬业,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的理念。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校后勤集团 形象 区域教育 现代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6
1 前言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变革,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展对后勤集团形象建设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通过新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措施的指导,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其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具体研究手段也有待进一步丰富。
2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重要性
形象建设是推动学校后勤集团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一个学校拥有了良好的后勤集团形象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形资产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有利于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发展建议。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发展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思考高校后勤发展形象的树立问题,实现高校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3 对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对于现如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后勤形象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通过高校后勤形象的建设,可以唤醒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从而可以促使人们释放创造力,为区域教育行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3.1 形象建设的经济价值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实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发展内容。人们的追求逐渐转向了精神需求,形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核心之一,形象问题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直接经济利益。
3.2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政治价值
对于学校而言,良好的高校后勤形象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是高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近几年我国积极推行高校后勤改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模式,具有良好形象的高校后勤企业往往更受政府的喜爱,这也使得政府能够更倾向于具有良好形象的高校,进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3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文化价值
高校自身教育理念是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核心,高校的形象是高校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推动高校教学竞争力的强有力的手段。对于经济而言,文化更能打造出该区域的形象魅力,高校后勤集团形象能够更好地传承高校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促进高校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发展策略及其定位
高校后勤集团现有形象调查与评价过程、未来的定位与塑造过程、新的理念的推广和实施过程是目前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新理念的推广和实施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战略的实施。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战略中,准确的调查和把握高校的现有情况能够更好地推进后勤集团形象的未来定位,当然,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高校发展对后勤集团的要求而动态变化的。
5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实施原则
5.1 坚持个性化建设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塑造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更需要具有其魅力,只有拥有魅力才会更好地推动形象经济的发展。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发展过程中,应当找准其特殊性和本身具有的优势,并能够在进行后勤集团形象建设中做好选择,对于高校后勤企业特有的应当加以传承,并在逐渐地发展中将这一个性逐渐显露出来,对于需要改革的东西应当在大环境条件下加以改革。在进行高校后勤集团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具有浓厚的教育属性,在高校后勤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应当充分彰显出育人的功能。此外,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应当将先进文化、社会责任感融入进来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集团健康发展。
5.2 坚持系统化建设
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必须制定系统化的设计、实施方案。现如今,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被分为六个方面,即高校后勤集团发展理念、师生行为建设、视觉景观建设、民俗风情建设、后勤企业建设、高校消费。这六个方面几乎涵盖了高校建设中的学风、校风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教育部门参与进来,作为政府部门,也应当牵头进行实施,促进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建设。
5.3 坚持长期性建设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在提高师生思想及道德素养的基础上让社会群众自觉地参与到高校建设中来。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过程中,师生是其中最主要的体现者,在进行后勤集团形象过程中应当改变原有方式,逐渐将测评转化到人的因素上来,从而更好地带动师生的素质,提高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事实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现有的高校后勤集团发展并没有带动师生全面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过程中应当更好地促进师生素质建设,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宜急于求成,这样反而更不利于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建设。
6 结语
现如今,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好的高校后勤集团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集团的建设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着非常多的高校后勤集团建设优秀的例子,我们要注意学习和吸取国外后勤集团建设的优秀经验。我们要抓住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建立高校后勤集团良好形象,用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更好地促进企业后勤集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兴灿,林翠敏.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之研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
[2]田庆生.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形象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3]胡征宇,姜群瑛.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4]庞淑娟.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确保改革顺利进行[J].理论界,2006,(7).
[5]皮光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任务与政策支持[J].江苏高教,2006,(4).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以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专业分工为目标,以行业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剥离非核心业务,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体系,使企业内部服务资源走上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轨道,加快推动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
(一)工作重点
以全市工业百强企业为重点,对海洋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钢铁冶炼、机械制造、水泥建材、矿山开发、热力发电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涉及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建材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大中型企业涉及的建筑安装、设备维护、售后服务等业务,大中型工业企业内部餐饮、绿化、医疗卫生、幼儿教育、物业管理等后勤保障业务进行剥离。
(2)主要内容
一是企业兼营业务调整优化。兼营业务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它有关业务。未与主营业务分离的企业兼营业务优化内容包括:
1、对企业兼营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与主营业务进行分离,成立物流类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2、对企业兼营的建筑安装、修缮等业务与主营业务进行分离,成立建筑安装类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3、对企业兼营的其它业务进行分离,成立相应的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4、对企业兼营业务暂不具备条件成立法人企业的,要将主营兼营业务分别核算。
二是企业混合销售业务优化。混合销售业务是指企业既销售货物,又为销售货物一并提供的有关劳务。企业混合销售业务优化内容包括:
1、对企业混合销售业务涉及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进行分离,成立物流类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2、对企业销售金属结构件、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大型机械、电子通讯设备等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的建筑安装业务进行分离,成立建筑安装类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3、对企业其它混合销售业务进行分离,成立相应的受控法人企业,实行独立经营核算。
4、对企业混合销售业务暂不具备条件成立法人企业的,要将企业应税劳务与销售货物分别核算。
三是分离企业自办的后勤保障等职工福利性机构。企业自办的后勤服务等机构由福利型转为经营型,由单纯为企业服务转为面向社会服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方式,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三、组织实施
结合我市经信工作实际,将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纳入全市深化企业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内容。
(一)推进机制
市经信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全市经信系统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企业科(市深化企业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经信系统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调度。市直各行办、市属企业、各县市区经贸局(经发局)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同步推进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各项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是对拟出台的扶持政策进行试套。今年5月份,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到潍柴、青州烟厂、海化、恒联、海龙等企业做了进一步调研,拟将海化、恒联、海龙等3户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在对试点企业成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出台扶持政策,然后在全市推行。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4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全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2、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3、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分配
4、从1998年12月31日起,全省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分配。住房货币分配包括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放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等形式。
5、进一步巩固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继续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健全管理机构,建立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对住房公积金归集、核算、支取实行统一票据管理。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完善住房公积金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职工个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率应分别不低于5%,有条件的市、县和单位可适当提高。
6、各市、县是否发放住房补贴按房价收入比确定(房价收入比是指当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房价收入比在4倍以上(含4倍),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市、县,实行住房补贴,房价收入比在4倍以下的市、县不实行住房补贴。
7、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发放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无房职工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已有住房且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不发放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
8、住房补贴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各市、县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职工工资、职工住房面积标准等因素计算。
9、职工工龄补贴额以发放住房补贴当年出售公有住房的年工龄折扣额与职工工龄、职工购房控制面积标准计算。职工工龄是指1994年12月31日之前的工龄。
10、计发职工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住房面积标准,按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94〕34号文件规定的购房控制面积标准计算。
11、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主要采取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方式。住房补贴和工龄补贴的实施方案由地区行署和市、州、县人民政府根据《湖南省职工住房货币分配实施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
12、住房补贴资金主要从财政或单位现有住房建设资金和公有住房出售收入中解决。各级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要在保持原有住房资金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做好原有住房建设资金的核定划转工作。
13、各市、县要建立住房补贴的申请、审批、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住房补贴资金应纳入各级政府住房公积金专户管理,住房补贴计算到职工个人时,应及时划入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专户,在职工购、建、大修住房或离退休时支取。
三、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逐步放开住房交易市场
14、进一步搞好现有公有住房的出售,现有可售公有住房须留部分作为廉租住房,用于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余部分以成本价出售,力争到2000年全部出售。
15、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的租金改革。到2000年公有住房租金要达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0%,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要达到15%。房租支出超过双职工家庭工资15%的部分,可用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支付。对市、县人民政府规定不宜出售的公有住房,又未实行住房补贴的职工,提租幅度可略低于上述标准。租金提高后,对家庭确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和非在职优抚对象,继续按照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94〕34号文件的规定实行减免政策。
16、规范住房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税费政策,保证住房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在对城镇职工、居民家庭住房状况进行认真普查、建立住房档案的基础上,逐步放开住房交易市场。职工、居民以市场价、微利价、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和土地使用证书后,可依法进入市场交易。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在补足成本价,取得全部产权后,可依法进入市场交易。住房交易市场实行准开、准入制度,有关具体办法由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四、建立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
17、建立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高收入家庭按市场价租、购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按政府指导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家庭按政府指令价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高、中、低、最低收入家庭的划分和住房供应办法由各地区行署和市、州、县人民政府制定。
18、廉租住房主要从腾空的旧直管公房和单位的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和单位出资兴建。廉租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指令价。最低收入家庭在家庭收入提高后,应迁出廉租住房或对其提高租金标准。各地、市、州、县应建立廉租住房租住的申请、审批制度。
19、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可由开发公司开发建设,也可以由单位或有组织的个人以独立经济法人形式建设。鼓励以旧城改造、定向开发等形式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逐步建立起社会化、商品化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为城镇职工、居民购房提供稳定的房源。
20、各地、市、州、县要根据本地情况,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各地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报省计委、省建委、省财政厅备案,并由省计委、省建委、省财政厅汇总平衡后,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备案。
21、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并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城市政府应当为经济适用住房搞好市政基础设施配套。
搞好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设计,采用招投标、方案竞选等方式,优选规划、设计方案。要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套型。
22、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住宅的整体建设水平。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要提倡大开间,室内粗装修,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建安造价。
23、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工程质量保证制度。要通过招标方式,优选施工队伍,中标单位不得转包。要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开发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住房交付使用时,须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24、适当减免经济适用住房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建设成本。有关税费的减免标准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制定。
25、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价格由住房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加3%以下利润组成。
26、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及其住宅小区实行新的物业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的维修、管理体制,逐步实行住房物业管理与单位行政生产管理相分离。积极组建多种经济成分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管理服务收费。物业管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7、已售的公有住房要加强售后维修管理,建立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维修基金。公有住房出售后,原售房单位应积极组织好出售房屋的物业管理,采取多种过渡形式,逐步由行政性后勤管理方式转变为规范性物业管理。
五、发展住房金融,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
28、扩大单位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单位和个人住房贷款。
贷款期限单位不超过3年,个人不超过20年。
对列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的项目,在开发建设单位提出贷款申请后,各商业银行应尽快进行项目评估,并按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及时发放贷款,保证资金到位。
凡向社会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是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组织职工集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单位,承贷主体必须是独立法人。
29、各级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委托经办的商业银行向职工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职工个人购、建、大修理住房。
30、建立完善住房贷款抵押保险体系。各市、县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成立住房贷款担保公司,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快办理房屋土地抵押登记手续。发展住房贷款保险,防范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
31、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贷款,开发建设单位可以用其有效资产进行担保,也可以用总投资在30%以上的在建工程进行抵押。以在建工程进行抵押的,当地房屋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对其权属进行预登记,出具合法证明,并做好与工程竣工后有关房屋权属登记的衔接工作。在抵押期间销售住房的,应及时告知抵押权人,并修订抵押合同,将所销售住房在原抵押标的物和抵押价值中作相应核减,由销售收入冲销相应的抵押贷款。
个人购房需要申请贷款的,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银发〔1998〕190号)的规定设定担保。以所购住房抵押贷款的,如不能按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贷款银行可依法处理该房产,原规定的销售范围及其经济适用住房性质、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等维持不变,所得收入优先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仍不足的,贷款银行有权向借款人进行追索。单位集资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个人需要抵押贷款的,银行应予以支持。
32、房屋、土地抵押登记部门要加快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减轻负担,按宗收费。抵押价值需要评估的,由当事人自愿委托具备房地产价格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任何部门不得强制当事人接受评估,评估结果应当经贷款银行认可。
六、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33、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测算住房补贴,制定房改实施方案。各地、市、州实施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县(市、区)实施方案经行署和市、州人民政府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属地原则,所有单位都应执行所在地政府的实施方案。
34、省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省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省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各部门制定有关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配套政策必须符合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已制定的政策,并应与省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商后才能下发。
35、各地、市、州、县要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工作,准确掌握本单位职工级别、家庭人口、住房状况等数据和资料,建立个人住房档案。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网格走寝 师生连心 高校h建
网格走寝是以点带面、归类编排、加大服务力度,最大限度地共享、整合现有资源,组合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各种寝室任务的管理机制。网格走寝具有动态化、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互动性的优质特性,使高校寝室管理更实效、接地气。同时,网格走寝依托学校党建工作平台,动员党员干部、教师全员参与、划格包干,使“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党建工作更有计划、有主题、有成效。
一、“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重要作用
1.“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拓展党建课堂。
寝室,已成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需瞄准寝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实践阵地,将学校党建与“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寝室管理互相融合。学校建校伊始,各项建设,是不是和学生的需求有效对接?学生的品行素养、职业修养、价值观和情商,能否在学校期间得以塑造和培养?以上这些问题,急需充分发挥党员的纽带作用,使学校、党员、学生三者给力融合。“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开展,使得学校、党员、学生三者无缝对接,不仅解决学生所需,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执行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倒逼”我校各项设施、机制的完善。
2.“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架起师生心桥。
在高校,巡查寝室、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常态工作。学校安排72名党员干部、教师同辅导员、班主任相结合,与1300余名学生建立联系,组成4个党员服务团队,与学生寝室“连心”,建立“网格走寝”的新型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其核心工作内容是通过组团服务的形式,与若干个寝室结对,组成联系、服务的关系,定期走访、答疑解惑,成为一种赋予特殊含义的“新型班主任”工作,增加力量,促进寝室管理、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在我校党建中的实践运用
1.立足学校实际,合理构建网格。
实施“网格走寝”管理,打造党建工作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充分依托我校学生管理体系、信息网络载体和党建工作平台,将我校学生寝室划分为4个团队、20个网格。多个寝室构成1个网格,多个网格构成1个团队。各网格设置1名组长、3―4名网格成员和2名学生格长。其中团队负责人由校党委成员担任,其能牢牢把握学校党建的发展方向,监督、指导、评价团队内网格“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落实与开展。网格组长由学校中层干部的党员担任,其较普通党员更熟悉校内各部门的分工和处理机制,大大缩短解读问题所需的时间,主要负责“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具体运作。网格成员由教师党员、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其能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主动协助组长完成网格任务。
2.立足网格实际,深入开展选拔、培训。
首先,以学校创设党建品牌为目标,分析、讨论网格组长人选,选拔一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创新意识的干部。其次,通过学校党委组织的各类动员会议、培训,强化网格组长的管理、服务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学校党建工作实现突破发展。再者,由学校党委、网格组长分别召开“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党建工作布置会议、培训,双管齐下,强化网格成员的责任、服务意识。最后,学生格长由学工部负责选拔,经网格内的学生推选,学工部老师同政治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审核把关后确定。
3.立足学生实际,有效开展服务内容。
各网格对所管辖寝室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等进行全面摸底和走访,特别掌握困难生、问题生、少数民族、信教学生等的情况。同时,各网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上报和反馈,提供学生所需的实时服务,实现网格内寝室管理全覆盖、多角度、全天候、零距离的动态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学生寝室管理中的作用。
4.立足互联网+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各网格建立网格QQ群、微信群等网络载体,通过互联网+网格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快速反应机制。具体开展以下活动:(1)共同解读、学习“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制订本网格实施方案;(2)研讨月活动主题,并制订相应实施方案;(3)根据热门话题、事件,组织网格内探讨,发表健康的评论,弘扬、传播正能量;(4)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互联网+寝室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党员、学生闲时,实现党员对寝室、学生的实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5.立足摆查问题,建立网格团队、小组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网格团队、小组方案解读、工作布置、问题梳理等会议,建立网格星期例会制度和月走访制度。解答和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问题分类和梳理,填写《问题处理流转工单》,直接提交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处理。学校党委每月组织召开网格工作推进、分析、研判会。定期进行团队间、网格间的学习、交流、经验分享、问题研讨,了解并记录各网格的工作亮点、存在问题、工作难点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立足活动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网格活动。
各网格根据学校“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实施方案、月活动主题,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考察新农村建设、义工活动、主题竞赛、趣味活动、团队拓展、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网格主题活动,使网格走寝走出寝室、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同时,克服学生思想教育的程序化、枯燥化,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的多样化、生活化。建立党员教师与学生“平起平坐、交心谈心”的相处方式,使听上去难懂的大道理融入生活、贴近生活,易于让学生接受,在点滴交流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党建思想。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治意识,开展最美寝室评比、文明寝室创建等,丰富寝室生活,提升寝室文化品位。
7.立足有效监督,建立考核与评价细则。
对“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各网格工作成效,实行网格内学生评定、网格自评、网格互评、党委评定四个方面的综合评定。总分设置为100分,网格内学生评定、各网格自评、网格间互评、党委评定各占25%。网格的综合评分,作为优秀网格、优秀党员评定的依据,实现网格管理的有效监督。
三、当前我校取得的成效与启示
1.“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创新学生党建、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公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休息场所,而是逐步演变成集生活、学习、活动于一体的场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创新方法、及时调整,及时、全面覆盖这一重要领域。“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就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一,它把党员教师组成网格服务团队,划分领取各自的学生寝室网格责任区,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利用业余时间对网格内的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党建渗透、党员发展联系培养,以W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传播正面声音,传递正能量。同时,“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还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纳入网格服务团队,作为重要的辅助力量,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文明寝室创建为主要抓手,紧密配合学工部工作,定期设计走访主题,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工作。
2.“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强化师生的服务意识、推进“温馨校园”建设的有力举措。
建设“温馨校园”,让全体师生在学校里像家的感觉,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迫使每一位党员教师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深入学生之中,交流、帮助、服务,与学生做朋友,从而把思想的触角深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感觉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安全、快乐、幸福。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认同感,继而产生对学校、教师的热爱而激发与学校共同建设“温馨校园”的热情。
3.“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师生充分沟通、快乐交流的有效平台。
“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寝室网格管理模式,倒逼学校组建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寝室网格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寝室信息采集、走访交流、梳理反馈、问题督办系统。在线上线下有效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畅通渠道、及时反馈,使师生的思想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得到沟通,使师生的情感在这个平台得到快乐交流。极大满足学生在信息化、个性化状态下沟通交流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管理理念。
4.“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促进学校改革、提高党员能力的催化剂。
“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中,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势必要求学校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补上短板。这就倒逼学校不断改革陈旧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问题的处理机制,不断适应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同时,“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工作,成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学生的良好平台,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培训、问题探讨、活动组织、总结经验也成了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力举措,锻炼了教师党员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内容,体现了“群众化路线”在高校思想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
四、结语
“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紧紧依托学校党建工作平台,使寝室管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完美契合,拓展了学生党建课堂,创新了党建工作方法,极大地强化了党员服务、责任意识,促进学校党建朝品牌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元元,信晓阳.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寝室管理中的运用[J].青年与社会,2015(21).
[2]金飞龙,方虹.Excel函数在学生寝室“网格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侯继虎.城市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5(13).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范文6
现在我代表局党组、局长室对全局2012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13年工作进行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也是《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之年,全局上下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保障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积极推进机关事务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和依法保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科学管理能力整体提升。2012年,全市大事要事比较多,我局始终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不断提升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水平。一是集中力量保障“三集中、三到位”。围绕市政务中心工程扫尾、装修改建、建管衔接、搬迁入驻、运行保障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打造“全省领先、全国先进”的政务中心和我市服务群众第一窗口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二是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倾斜重点领域,高效盘活资产,向置业集团注资房产约25000㎡,向沿海集团注资土地近57000㎡。三是切实履行市级机关总业主职能,积极协调相关项目的实施。市图书馆项目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工程计划,电子监察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短短两个月内顺利交付启用。四是扎实做好维稳工作,做好“两会”服务和全市各类重大会议、活动的保障。7.28事件和涉日保钓活动期间,突出维稳重点,联动各方,紧密配合,立体防控,保障有力,预案到位,确保了党政首脑机关的安全稳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日益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精神,不断完善机关事务统一管理。一是后勤运行模式得到拓展完善。经过多年实践,市行政中心财务、餐饮、物业、会务、保安、绿化、保洁、停车、设备管理井井有条,文印、商务、邮政、银行、超市等配套齐全,社会化服务与自管服务各司其职,既体现了节约、集约原则,又确保了机关运行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市政务中心后勤管理参照行政中心设置,目前运行平稳,在建的市图书馆项目也将参照这一管理模式。二是国有行政资产管理井然有序。我市机关办公用房采取产权统一管理、使用统一调配、闲置统筹盘活模式,产权管理涉及市级机关118家单位28.9万平方米,所管辖固定资产总价值约15.47亿。统筹分配了市政务中心入驻单位、窗口办公用房,协调解决了市地震局、港口局、铁路办近十家单位的用房,还开发了行政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逐步推广资产实物条形码管理。三是会计集中核算规模不断扩大。在市行政中心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设立了市政务中心会计核算分部,目前市级机关集中核算单位达到了53家,全年执行预算资金12亿元,会计集中核算服务规模位居全省第二,进一步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三)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绩斐然。2012年是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一年,超额完成了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资源消耗在2011年基础上下降3%、2.5%、3%的年度降耗目标。省内第一家启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能耗统计、远程监测、节能监管一体化监测平台,年底已有13个部门接入平台实时监测,市直307家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实现了网络直报。积极组织全市公共机构参与节能示范单位争创,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数量全省第一,全省节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参选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节水实践案例数量全省第一,占全省总数的20%。与市教育局联合评选并表彰了首批17所“节能示范学校”。市行政中心荣获省“节水型单位”,市政务中心荣获国家住建部“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成效显著。2011年4月以来,我市按中央、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2年围绕复核复查、违规处置和建立公务用车管理新标准积极开展工作,召开了全市违规公务用车处置工作会议,处置了违规超标车辆,对因工作需要确需继续留用办理申请和审核手续,对不符合留用条件的分批进行报废、置换和拍卖。县市区处置推进情况实行一日一报,所有处置车辆实行一车一档。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长效管理办法,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市级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用制度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相关工作多次在全省督查巡访中得到高度评价。
(五)下属单位综合绩效全面升级。2012年是下属单位全面实行绩效考核的第一年。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人社局工作要求和我局关于下属单位考核的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及奖惩实施方案,有效地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两个机关幼儿园继续保持了省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多个课题和教研成果受到部、省级表彰;机关门诊部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基建服务中心(房管所)顺利接管新城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六)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再上台阶。依托“一评五制”、“三解三促”、“优提促”等活动载体,进一步优化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密切了党群关系。健全了落实“一评五制”的组织机构、工作网络和制度体系,形成了局机关、下属单位、县(市)区一体两翼联动格局,我局有关责任追究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上进行了介绍;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局党组8名成员与秦灶8个社区结对,深入驻点调研、座谈、走访、慰问,帮扶资金5万元,解决多个群众迫切关注的民生问题。资产管理处参与“民心专列·民评效能”公开质询评,在“优提促”活动专项评议25个处室中得分第六;坚持深化机关文化建设,精心组织“2012读书年”活动,从整体上提升了机关后勤队伍素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积极倡导全局创一流、争先进,“后勤要勤、更好才好”服务品牌荣获市市级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系统获省级以上荣誉18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奋斗和辛勤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局长室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2013年工作部署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推进之年。我局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以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为契机,以倡导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中心工作,落实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保障机关运行,扎扎实实通过“六个着力”推动我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加快推动我市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一是要加快出台管理办法。紧密结合实际,立足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重于理顺关系、明晰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尽快制定出台我市的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确保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有章可依、规范统一。
二是要切实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形成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层级分明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切实用制度标准管钱、管物、管服务。特别是对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重点焦点领域,要进一步细化资产配置、办公用房、公车管理、“三公”经费、服务外包等一系列事务的配套制度,加紧制定各类定额和服务标准体系。
三是要逐步理顺工作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对全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和监督,努力推动全市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级机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始终坚持将建设节约型机关、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作为我们工作的主线,抓实抓牢厉行节约的各项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构建良好政府形象。
一是要继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率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机构参与国家节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以能耗监控平台为依托加强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分项计量及能耗分析;积极推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强化节能监督检查,试行能耗限额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
二是要不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切实巩固全市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的成果,严格执行新出台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规定》,切实抓好核编、购置、运行、报废、更新等每个环节,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流程,降低公务用车购置、运行经费。
三是要大力提倡节约简约政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要求,切实改进机关政风、文风、会风,切实加强对机关文件印制、会务规格、接待标准、节能节油节水等工作的监管。
(三)着力提升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水平。“三资”管理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要从规范管理和提升效能双管齐下,切实提高管理的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事务集中管理。继续深入优化“集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市级机关集中办公楼宇的综合管理,全盘考虑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及今后的市图书馆和其他项目的后勤服务保障,逐步构建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大平台、大管网系统。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突出统筹规划、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规范处置,加强办公资源的统一管理、调配和盘活。2013年对市级机关办公用房及相关资产进行一次系统盘点,并针对全市机关实际情况形成初步统筹方案;继续推进行政性资产数据信息库与资产实物条形码的一体化管理,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动态化水平。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在管理上从严,严格实施市级机关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机关经费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格“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规范使用机关运行经费;在服务上从优,努力为核算单位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四)着力转变传统服务方式。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加快从应由市场主体、社会机构提供服务的领域中撤退,实现由服务生产者向服务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一是要规范社会化引入机制。我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比较早,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要侧重于规范社会服务的管理,完善其引入机制、竞争机制、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同时,立足优质服务和安全高效,加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界定,该放手的尽量放手,该自管的努力管好。
二是要加快引进现代服务理念。加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服务流程再造,加快对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步伐,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转变。
三是要切实树立服务品牌意识。“后勤要勤、更好才好”品牌经过几年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要进一步加强品牌铸造,努力提升其在全省机关事务同行业品牌中的竞争力和在市级机关服务品牌中影响力。要充分发挥优势,打造更多有内涵、有业绩、有口碑的子品牌精品,从而形成富有影响力的优质服务品牌系列。
(五)着力强化下属单位管理。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壮大实力,激发活力,积极推动各下属单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是要规范内部管理。切实加强下属单位的班子建设、内部管理和财务监督,推动事业单位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从各方面规范和加强下属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流程。
二是要提升竞争能力。机关幼儿园要继续打造名园、名师和家长满意工程,提高保教水平,做优做大品牌;机关门诊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有利政策,优化服务软硬件配置,打造好机关医疗保健服务平台;基建服务中心(房管所)要发挥长期服务机关的优势,抓好新城小区的物业管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机关办公用房、设备的维修工作,强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加强绩效考核。强化下属单位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考核分配,确保考核分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增强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和考核分配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分配在加强队伍建设、激励人员成长、推进单位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六)着力加强机关队伍建设。面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保障的能力水平。
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进一步深化“一评五制”,严格落实五项制度,强化绩效管理,优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三解三促”,机关干部要定期下基层、下一线,与一线职工同劳动、共体验,真正沉下身子深入了解机关事务管理一线职工的工作状态和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改进作风,提升效能。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和优勤廉”文化内涵,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精神,凝聚队伍,树立起蓬勃向上、积极健康、发奋有为的精神风貌。坚持“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六个一”全员素质提高工程,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