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多元化;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高职教育20多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历了逐步认识的过程,并取得了许多共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图变求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不断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开放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 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的事实更使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拓宽视野,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具有不同创新潜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应具有如下的基本特点: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创新人才应紧跟时展,不但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与职业协作能力。

(2)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创新人才应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操作工具,具备一定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根据工作需要革新工具、改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智以及人文素质。

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创新型实用操作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会了学生掌握了多少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是否教会了学生掌握走出校门后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术或技能。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实施的教育,就是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理念去指导学生,用创新的舆论和气氛去引导学生,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去锻炼学生,使学生在学校及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可以看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需求使然,是势在必行的,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16号文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7个二级学院、56个专业(66个方向),在校人数为13000人。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教育部16号文精神为指导,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合,为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发展机会。主要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

1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协会创新活动”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极为重视,2006年建立了跨学院、跨专业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覆盖了电子协会、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协会多个学生科技协会,为全院科技爱好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基地,增强同学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动手能力,鼓励发明创造,拓展科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模式特点。①以各类协会为平台,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学做一体链,将课堂知识很快地融入到实际的运作中,同时也使实际操作很快地找到理论源头,极大提高了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模式。②以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为契机,构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广大学生为参加主体,以“理论教学操作化,操作教学竞赛化”为原则,通过“技能竞赛、模拟对抗”的技能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创新,将理论尽量融入操作中,实务操作尽量融入竞赛中进行。

(3)实施效果。经过2年的实践,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学院――二级学院――教师――学生为链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模式,教师们积极热情,学生们主动上进,形成了师生融合、奋发向上的教学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创新人才。

据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协会的学生人数达到了800人次。两年来有200余人次参加校外的各种竞赛,各类协会获得奖项共45项。

2 培养技师型人才的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本院针对企业对就业者的岗位能力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岗位需要技师、高级技师来胜任),依托我院实训平台,招收理工科类专业的优秀生,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专项技能培养,称为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制冷空调维修技术、汽油机柴油机维修技术等,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每期招收15~18名学员,时间为22学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强化培训。②依托学院实训中心,以实训中心技术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采用自编培训教材,以任务驱动、实物教学为主,采用“边教边做、边学边会”的方式进行训练。

(3)实施效果。从2005年至今,学院已开设了十多种类型的尖子班,共30期,有超过500人获得结业证书。

由于是小班课,利于根据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实施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通过培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也明显提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以高级工程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港航学院于2007年创建“高工工作室”,以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工程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导师,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故此称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以“高工工作室”为依托,以

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主导,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实际工程项目(例如其中佛山工商局新办公大楼)融合到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以制冷空调专业毕业设计为突破口,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干,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从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项目工程管理能力、关键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3)实施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吴海勇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课题背景技术路线和资料数据,撰写的科技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并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

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由于设计小组各成员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需分工配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由于项目大,需要查阅文献资料多,不但要借阅图书馆专业书籍,还要借阅设计院设计手册、国家规范,同时利用互联网对各生产厂家设备进行设备选型,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于充分利用设计院最新国家规范及查阅生产厂家最新产品选型,培养了学生追踪和掌握高新技术能力。

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为100%,且就业质量高,在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集团公司就业人数超过50%。如李泽洋同学在格力集团任该公司顺德区部门经理,另两位同学已成为美的集团基层领导。

4 校企合作,构建“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利泰集团合作,共同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学习,第三年根据利泰班学生选拔条件,合格的学生与学校、企业签署《利泰班学生入选协议》后,在广东利泰集团相应岗位完成相应的培训,结合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特色”培养,提升“综合”技能,最终完成结合实际岗位的“订单”式培养。因该模式的人才培养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广东利泰集团接力完成,故此称为校企合作“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根据利泰面向任务的技术和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学生,毕业后才能进入利泰集团工作。②利泰班的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完成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综合”知识技能平台,第三年在广东利泰集团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刀实抢地锤练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完成“订单”式培养。③利泰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先机。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素养;教学经验

一、化学素养简析和培养实现方式

1.化学素养简析

对于化学素养的内涵,可分析为以下三点。其一,从设计新化学课程角度出发,化学素养是化学课程之目标,在界定化学素养的过程中多广泛地征求化学教育学家、教师、化学家的意见,倾向于从过程、知识、背景、态度等等维度进行化学素养的界定。其二,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征出发,倾向于基于学科理解化学素养之内核,强调的是那些体现学科特点的中心观点。其三,从评价和测量的角度,将化学素养还原成能力或者技能进行定量化研究。

2.化学素养的形成

从化学的基本观念、化学过程、化学文化、对于化学的态度浅述化学素养的实现方式。第一,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将化学观念的形成当做核心目标。因而,着眼于高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发展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先有的观念及其背后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假定,关注学生的动力系统和概念意识;重视教材组织,应该围绕基本观念的组织结构化经验教材,并关注核心的概念与经验教材对于基本观念起到的支撑作用,重视学生们对于核心概念之表征、对于经验性材料的组织;进行学习过程设计,兼顾情境化与去情境化这个过程,将观念发展之动态过程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基础。第二,在学生理解化学的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将学科的思维过程当做化学过程之核心,重视知识内在的逻辑;从学生的实际经验背景出发,重视整合逻辑思维形式与非逻辑思维形式,并设计多形式化的探究过程,关注不同类型的知识当中的过程因素,将多维目标整合到知识教学过程中。

第三,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学生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根据校园情境和真实情境之间的差异兼顾客观知识与实践情境知识;将学校当中的虚拟情境和校外的真实情境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情况当中进行知识运用的机会,并关注知识应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中介,广泛地将相应素材整合到教学过程当中。第四,对于培养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的积极态度,应基于态度的理性基础,使得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其理性态度,从态度的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此外,根据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学生非正式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参加科普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科技进展、公共事件等进行开放性讨论。

二、基于化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例析

本文以碱金属氧化物的复杂性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实例分析。在“Li、K和02反应的产物”课程讲解之后,学生产生如下疑问:和O2所反应的产物,K比Li更为特殊的原因何在?Rb和Cs是否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是否金属物越活泼则越容易生成超氧化物?决定Li、K和02所反应的产物之绝对性因素是什么?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从教学目标、学生所提问题之思维线索进行分析,进行后续教学答疑。

1.教师教学途径分析

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02反应产物之复杂性,但学生对于这一问题表现出普遍的兴趣。学生对于K和02所反应的产物有三种预测:其一是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氧化产物之复杂性存在递变的规律;其二是认为生成的是氧化物,因不确定是否存在更为复杂的氧化物,因此可能和Na的产物一样;其三是认为生成的是正常的氧化物,生成氧化物的原因在于Na存在某种“特性”。三种预测都符合逻辑假说,当教师告知学生产物是K02,提出假说的学生都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教师随后将教学转移到正轨上,但是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维并未结束,因此产生了学生下课后的一连串疑问。

进行学生所提问题的分析,可将学生的思维线索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是Li、K和02所反应的产物越来越特殊是对于分立事实进行归纳而获得的规律性知识,体现了人们认知上对于规律的偏爱,这类经验类型的归纳是为理性认识之起点,同时是早期科学发展主要的方法。第二,学生从上一个结论作演绎推理,提出“Rb与Cs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这个有待检验的合理假说。而当教师告知生成物也是超氧化物时,学生思考后觉得合理,这一步是化学事实对于假说进行的修正。第三,学生认为金属的活泼性和金属的氧化产物的复杂性具有关联,但这一关联并非因果关系,“越活泼则越发容易生成超氧化物”是对于相关关系做出的判断,而“决定原因”涉及的则是理论对于规律的解释。学生的这些思维过程是学生的头脑对于知识进行组织、内化的过程,是学生试图将分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一定逻辑结构当中,从而提升知识之结构性,获取知识的意义。学生的思路依据“事实―规律―理论”这一线索而展开,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符合,也是符合科学发现逻辑的思想性过程。

2.教师的最后引导

教师应当充分地肯定学生采取归纳方法发现Li到K的氧化产物所表现出的规律性,从而让增强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感。但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超出课堂学习范围,可在课后进行讲解,以弥补学生对于知识结构之“残缺感”,课堂上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课堂目标当中,进行有效教学。

三、结语

科学素养是当前科学教育当中的关键词之一,这一概念的进步意义体现于对教育价值的全面化追求和教育对象的大众化上。化学素养的理论是基于对课程、学科、评价视角下的研究,教学过程是影响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提升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知识不等同于素养,是基本的共识;然而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知识,亦是基本共识。因此,需要重视化学素养形成的方式,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化学素养进行课程设置,以期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光杰: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科学素养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张书珍: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学周刊,2011年27期

[3]周美锋:中学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贾玉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渐渐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人,更多的是和国外的人,在此基础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演变为国际化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国际化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比较领先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对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别提到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烽火猎头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才资源中存在两个“5 ”现象值得警惕。一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 %;二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

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地方高校,此时就承担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地方高校应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国际化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1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1.1 国际化人才的概念界定

上述的所有都指向了国际化人才,那么什么是国际化人才?目前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比较权威的是2003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的界定,它认为国际化人才应该是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并且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内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或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分解国际化人才本身的含义: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人才。

(1)国际化。国际与国内相对应,国际化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商品、货币、文化等等参与国际交流。国际化对人的要求,首先,既然你要交流,你必须掌握一门及以上的外语;其次,你必须有国际化的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再次,必须拥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最终,结合上述两个特点,把国际化人才界定为:掌握一门及以上的外语,熟悉国际化惯例,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和承受跨文化冲击的,对社会起贡献作用的人。

1.2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类是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类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这里借鉴周远清同志对这一概念作过的阐述,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2 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借鉴前面的定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2.1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中首先应该涉及到国际化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常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7种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该7项基本素质涉及到国际化人才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国际化的知识,一个是国际化的能力。通常认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是通过开发活动提高人的才能;二是通过开发活动增强人的活力或积极性。

2.2 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规格

通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规格就应该是高规格的。根据现实学习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同,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规格通常应该划分为3类:第一类,按照高校国际化人才的最高规格,即最终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国际化的知识和能力,毕业以后可以独立从事国际化的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国际化的人才。这部分学生应该占整个高校的三分之一;第二类,按照高校国际化人才的中等规格,即培养的学生具备了国际化的知识和能力,但是还不能独立从事国际化的活动,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这部分学生应该占整个高校的三分之一;第三类,按照国际化人才的最低规划,这类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掌握国际化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这类学生以后可能从事的仅仅是国内的基本活动,这部分学生应该占整个高校的三分之一。

2.3 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法

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法主要结合高校和人才培养的双重特点。作为高校,首要的和通常的培养方法就是讲授式。这里主要是向学生传播国际化的视野和讲授国际化的知识和惯例,其次就是研讨式,这个研讨主要研讨国际化的案例和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方法,国际上通用的就有两种,一种是在职培训,一种是脱产培训。

3 高校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结合上述高校国际化培养模式,应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可以确定我国高校在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3.1 更新理念,树立国际化的思维模式

教育观念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更多地注重国内人才的培养,理念里面很少涉及国际化,思维模式更多地定性为适应国内企业的需要。作为高校而言,面对国际化的冲击,首先必须更新理念,树立国际化的思维模式。自上而下,作为高校的领导阶层,首先应该具有国际化的大视野,具有国际化的全局观,顶层设计必须考虑国际化;作为高校的中层管理,应该全面贯彻高层的意图,管理活动中坚持国际惯例;而作为直接接触基层学生的基层教师,更应该以国际化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工作。

3.2 围绕国际进行课程设计

面对国际化的冲击,高校在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紧紧围绕国际两个字。首先,优化对于外语课程的设计。其次,优化对于国际化课程的设计。最后,通过加强与国际间优秀的大学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设备,更新教学管理理念,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

3.3 围绕国际进行师资引进

高校国际化人才有赖于国际化的师资。只有高素质的国际化的师资才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对于高校而言,首先,应该对现有师资进行分类提升,能够进行国际化学生培养的师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其次,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强调国际化。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引进师资的时候,最适合引进的应该是具有留学背景的博士和教授。最后,除了引进专业教师以外,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可以聘请国外专家、跨国公司高管、知名学者等有一定影响的外国智力作为学校的外聘教授,可以聘请短中长期外教作为学校外语培训的重点师资,可以进行国际项目的合作、跨文化学术研讨等提升学校师资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师资队伍适应国际化的能力。

3.4 围绕国际进行培养实践

高校的培养模式,通常是理论知识+实习模式。为了适应国际化的潮流,创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于学校可以关注国外远程教育网和中国远程教育网,扩大与国外高校、跨国公司的联合培养;对于师资,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师资国外学习、培训、交流;对于学生,不拘泥于学校的学习,不拘泥于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一切都已国际化为衡量标准,可以试验直接在国外学习或者在国外跨国公司学习,以提升国际化水平。培训方法不拘泥于课堂,一切新的能够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的培养方法都可以采用。

总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适应国际化潮流的必然选择。当然,作为高校在进行国际化的进程中,仍然不能忘掉民族化,坚持国际化,并结合民族化,才能使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基金项目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君晨,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提升,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产生变化,相关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机电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建立“一体化”实训基地以促进学生专业与技能的共同提升,推进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在高职机电专业教育中应采取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采取以岗定课,且将课证融合

传统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通常都是学校选取认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后,统一定制教材,相关专业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为学生讲解知识、传授技能。教材一般几年换新一次、且没有考虑到当前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导致教材中一些内容过于陈旧、枯燥,不能与时俱进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新时期机电专业教学中,学校可以采取以岗定课的教学策略,并将课证融合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首先,相关高职院校可以组建机电专业教学小组,鼓励小组教师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走进企业观察当前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需要,然后加强与企业沟通,根据企业机电专业需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制定相关课程内容,以满足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所制定的课程应体现机电专业相关岗位(安装调试岗、产品制造设备的操作岗以及设备管理岗)与职业素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普遍性需求,提升人才的应用能力。另外,学校应注重课程融合,尽量保证所设课程可以满足机电专业职业资格考证需求。如:学校可以以机电专业考证教材结合当前机电专业发展与学习学习需求编制教材,以保证课证相融,然后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采取以证代考以提升学生的重视。

二、优化教师建设,提升教师专业

教师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引导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负责人。因此,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有效,首先相关院校应加强或优化学校机电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提供良好的保障,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专业化的培训,如: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与企业相关技术指导到学校组织教师培训。将专业岗位要求、行业标准与规范传递给教师,同时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教师考核等形式帮助教师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另外,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积极参加国内外研修先进的知识理论与技能;可以走进企业学习、锻炼以开阔视野,增加自身对机电专业的了解。同时有助于教师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学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实训、实习,可以提升学生教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一体基地,实践理论结合

当前社会竞争激励,包括教育竞争、企业竞争等,但说到底都是人才间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而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人力、物力与财力的资助,通过校企资源与信息共享以实现“双赢”。所以,在高中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校企合作共建“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为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立“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在基地中添加真实的或是仿真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定时定期组织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教师借助设备为学生讲解理论、实际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在基地真实的环境与氛围中随机指定学生为操作员、检验员、工艺员与技术员等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学生按照企业真实岗位的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以职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促进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学校应重视相关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积极优化教师队伍、培养并提升教师的专业度。然后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连连,曾维林.以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4,06:64-66.

[2]卢永辉.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09:118-119.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技能 培训 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高度重视。既要关注培养模式的外驱拉力,也要有激发员工需要的内驱推力;既要有关心培养的支撑力,也要考虑管理辐射的杠杆力。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中,我们以烟机设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试点,建立一个从人才梯队构建、骨干人才遴选、尖端人才选拔,辅之以岗位培训、学历提升到岗位认证一体化的培养体系、考核标准和管理机制,擦亮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名片。

1 高技能人才建设理念引导系统化

1.1 高技能专家工作室 依托车间现有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以车间修理班为基本创建单位。一是工作制度健全,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符合实际的创建制度,与服务生产、技术创新等工作紧密衔接;二是项目实施正常,工作室有年度创新规划,且实施项目的内容、时限、要求、考核标准明确,经费有保障,实施完成情况正常,项目成效明显。三是人员结构合理,工作室由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高级技师,或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等称号的技师以上优秀技能人才领衔担纲,形成5人以上创新团队。四是敢于攻难克艰,能够完成正常设备维保和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重大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和重大装备安装调试、现场大修、技术改造项目。五是注重“传、帮、带”,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1.2 导入人才对标体系 引入资源存折管理模式,建立对标体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适度超前,超前预测、规划、储备;扩大总量,盘活存量;“高技能”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设立高技能人才建设考核项,按年度对各单位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对先进部门进行表彰,对落后单位加强督导。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并将岗位培训成果进行学分认证和通过“学分银行”积累,实现在岗考核与日常培训的成绩互认和学分转换。为其取得相应成果提供新的模式。创建以“双师制”和“三证”为主线的资格平台:一是技师、工程师为一体的“双师制”资格平台。二是一个大专以上学历证+一个专业技术职称+一个职(执)业职格证;或一个大专以上学历证+两个职(执)业职(执)格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知识、长技能、提素质的浓厚氛围,培育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1.3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依托设备故障库、质量缺陷库、安全隐患库建设,开设人才交流学习专栏,推进实务案例或工作法建设,搭建人才互动交流平台,解决专业人才因工作任务重、单位壁垒等原因,相互交流时间机会少等问题,借助网络优势,打造专业人才成长的虚拟交流平台。动员广大操作工,挖掘、整理工作中的操作小技巧,汇集成先进操作法,并制成宣传栏供全体操作工学习提高;拍摄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案例化推广。读书会、技师大讲堂、机旁示教等活动促成知识共享的闭环管理。

1.4 构建复合型人才成长载体 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参加技能大赛,进行参赛人员层层选拔和重点培训,使一大批职工在训练过程中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使高技能人才都有展示技能的机会;培养QC活动诊断师,推动了QC活动的开展,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力和潜能;创新活动、小改小革、节能减排等活动开展,都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发挥本单位“双高”人才和兼职内训师的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复合型操作工、修理工。为培养更多机电一体化“双高”(工程师、烟机修理技师)复合型人才,鼓励引导优秀维修电工人才参加烟机修理特种技能鉴定,走行业特有工种技能人才晋升通道。

2 高技能人才建设培训手段多元化

2.1 知识拓宽 针对低学历人才,结合岗位需求的开展继续教育,鼓励职工由党校学习教育向专业技能型学习教育转变。举办以中级工为主体的大专班、以高级工为主体的本科班,全面提高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为关键岗位输送骨干人才。继续教育改变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拓宽成长空间。在岗位技能上,不仅熟练掌握本岗位专业技能,同时了解本岗位上下游职位的能力要求,甚至要学习与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边缘性技能,从而既丰富自身的技术内容,增强自己的岗位选择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员工实现一专多能,拓宽了自身横向职业发展的通道。

2.2 导师带徒 以历年引进的大学生、现有拔尖人才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素能培训,参与项目管理,切实培养一批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技能高超、绝招绝活的技师、高级技师作用,与新接收人员及初级、中级技能工人建立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活动,传授岗位技能和技术绝招。规定每名高级技师每年带出1-2名技师,每名技师每年带出2-3名高级工。“导师带徒”活动通过签约仪式、传帮带教、建档跟踪、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定期考核、师徒评比等形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知识与经验共享的有效途径。

2.3 按需施教 根据实际情况,对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生产一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开展以技师、高级技师为培养目标的在职教育。围绕生产实际,重点开展以“四新”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技师、高级技师教育,按需施教,拓展和提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根据岗位分布、工种结构、技能要求、文化层次等情况实施培训。要按照分层分类的工作方法,开展以能力导向为目标的普及化岗位培训,并注重在各个岗位上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坚持岗位适应性培训与知识拓展培训相结合、业务理论培训与实地考察培训相结合。把灌输式培训教育转变为交流、辨析式,实现互动式学习。

2.4 丰富形式 对新进招聘的大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实务技能;以岗位培训为手段,采取关键岗位锻炼等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资格取证、师带徒、现场应知应会考试、重要岗位机台应急预案演习、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专题培训、专家授课等活动,丰富培训形式。针对实际操作不过硬的实际,把课堂搬到现场,进行针对性讲授。坚持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企业支持相结合,采取校企联办、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工作上随时指导、定期指定研究、针对性开展技能专题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职工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3 高技能人才建设管理课题项目化

3.1 课题保证 建立高技能人才数据库,明确课题建设主体:聘任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聘任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优秀内训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竞赛裁判员、督导员、高级考评员;具有冠名成果等绝招绝技的其他人员。主要目的一是为单位领导提供优秀人才资源信息;二是推荐各类高技能、高技术专业人才;三是为实现公司人才资源共享提供信息。明确教育培训经费的35%以上用于高技能人才建设,对于具有推广意义的优秀课题,进行有效激励。

3.2 课题开发 一是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当前中心任务,关注人才需求,找准人才培养的话题载体,如黄金叶专线建设、三库建设、进站式保养、设备点检;二是围绕话题载体,启动心智模式转变,深入挖掘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创造解决问题,实现问题前置处理;三是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学习的过程,跨越工种界限,关注流程化管理,对问题实行刨根问底,难题应运而生;四是对综合性难题进行诊断,形成课题,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管,建立课题管理档案,将好的解决办法纳入有关制度和标准,案例化推广。从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和结果并重,提高高技能人才破解问题的能力。

3.3 课题培养 在分析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研究课题,组织专业人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依托三库建设,组织相应高技能人才成立会战攻坚小组,聚合人才合力,研究解决业务实战难题,为人才实战成长提供多元化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业务工作的双赢。提供掌握生产运行规律,近距离感受技术发展趋势的各种机会。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边学习、边研究、边生产的学习模式,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学习,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3.4 课题转化 对高技能人才,主要考核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以及攻克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实效。高技能人才数据库人员积极参与课题开发、提炼课题。通过沟通和了解,跨行业收集技术信息,精心提炼课题,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地给与指导、帮助解决,积极承接企业生产难题,合力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后提炼成为推广课题,突出高技能人才建设实用性,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瞄准省内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交流协作,接受最前沿的思维;项目建设上要导入知名专家,着力提升项目成果的转化、扩大影响。

4 高技能人才建设“四会”能力特色化

4.1 会干 评价项目包括岗位考核、技能大赛、关键能力、岗位年限。评价内容主要指熟练掌握本岗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够较好地完成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主要设备改造、日常维保、大、中、项修;疑难故障处理;新进或移位设备的安装调试)。

4.2 会想 评价项目包括技术革新、专利、创新项目、QC成果。评价内容主要指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针对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善于用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该项考核以各类创新成果、专利等为主要依据。

4.3 会写 评价项目包括标准制定、教材编写、题库编写、论文撰写、成果报告。评价内容主要指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工种)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该项考核以起草(修订)标准、项目可行性或项目总结报告、编写讲义(鉴定试题)、撰写专业书籍(论文)为主要依据。

4.4 会讲 评价项目包括导师带徒、专题授课、学术交流、技能鉴定。评价内容主要指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传业授课。该项考核以师带徒、OPL(单点课程)、学术交流、成果汇报、举办专题讲座、专业培训等为主要依据。

人才培养是一项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艰巨工程,培养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黄金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固化、在固化中推广。通过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强化培训、动态管理、激励选拔等对策措施,实现高技能人才呈倍数方式增长,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不可比拟的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钱军.高素质多面手员工在实现精益施工中的作用研究[J].建筑经济,2009(11).

高级技师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选择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ACJYYB2011137)和《国际化视角下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CJYYB2010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的财务人员供大于求,已经呈现出疲软的态势,而高层次的,尤其是素质比较全面,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懂国内法律法规的会计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培养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财会界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会计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谈起,分析了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并从高校基础教育和在职培训两方面探讨了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国际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国际专业视野,熟知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外市场运作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最新行业知识,始终站在专业、行业的前沿。

其次,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努力做到思维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并能够从错综复杂的各种信息中找到联系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有效监督企业经济运行并解决各类财务问题。

再次,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掌握专业、精准的财务英语以及熟练的英语沟通技巧,能够从容面对国际化竞争。

最后,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对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国际化,而会计人才是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实际意义,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势在必行。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形势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不断优化其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会计除了要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发挥其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完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高校会计专业,使其适应国际化需求。从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上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太差,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当前形势,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应该面向国际化,应该按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来培养在校大学生,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高校应根据国内学科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进行教材内容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其次,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上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各种考试,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CPA)以及ACCA等国外注册会计师考试,力争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为毕业时找工作增加自身价值;最后,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国际性。教材内容应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部分课程还可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并争取用双语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为目标,创新出一种新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性,将学生摆在主置,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高校应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并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符合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建议学校应该多方面争取更多的实习经费,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高校教师自身素质过硬,他们才能以身作则,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并为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高校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继续深造,考取在职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研究生;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努力,密切关注会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争在课堂上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二)培训优秀在职会计人才,使他们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要科学选拔基础好、有潜力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作为培训对象。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因此选拔培训对象要立足高起点,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从全国在职的高层次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理论工作者中,挑选诚实守信、年富力强、潜力较大的人员进行培训。其次,要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对选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放在能力的培养,并应采用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和提升培训对象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学敏.建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2]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会计之友,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