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1

2021年学院工作总体要求:立足学校发展全局,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密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学院上下凝心聚力,争做一流贡献,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重点工作: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完成党建任务。

2、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建质量,努力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问题的预警、分析、研判、处置及通报机制,完善课程、讲座、报告会、论坛等的管理,细化督查检查,压紧压实责任。加强阵地全过程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4、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与新工科建设,做好*******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等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组织申报工作。

5、做好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成****************专业工程认证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的提交,开展***************等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

6、认真贯彻落实《*********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加强各专业学位点的建设工作。

7、做好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

8、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据学院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做好师资队伍的外引内培工作。2021年力争引进1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引进1-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补充1-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选派2-3名教师国内外访学。

9、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纵向和横向项目来源,实施服务区域和农牧业行业企业研究院所重大需求战略,做好科研项目、科学技术奖、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团队的组织申报、管理、建设、结题验收和高水平等工作。

10、做好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以及教学、培养、管理等工作,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11、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启动与*******大学的本科学生的联合培养,招收留学生等工作。

12、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学院总体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分口规划和各系各专业规划。

13、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加强学风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引导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辅导员学习型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教育、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学生各级各类大赛的指导,加强招生工作和就业创业指导,高标准完成学校下达的就业率指标,提高就业质量。

15、健全学院的制度化体系,完善绩效分配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2

一、“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创造的发展机遇

对地方高校来说,“双一流”战略的启动一方面为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身份问题、进而与国内一流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面对基础雄厚和竞争力强劲的部属高校阵容,同样也对地方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只有第一时间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方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格局调整中抢占优势地位,取得长足发展。《方案》指出“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明确要破除身份固化,促进公平竞争,注重特色发展,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建设路径。这为地方高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打破身份固化将释放无穷可能性。“211工程”“985工程”等身份赋予曾经维护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层级与和谐,发挥着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高等院校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活力也受到了严重阻碍。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统筹推进政策势必成为地方高校大展身手、不容坐失的良机,无论从地方宏观政策层面还是院校主体层面,都应该义无反顾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将创造广泛公平性。以绩效为杠杆、鼓励公平竞争是本轮战略调整的一项重要原则。支持范围一方面首先要考虑有望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重点高校,另一方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样也需要地方高校的深度参与。何况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计划和所需?Y金由各地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安排实施,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说明本轮“双一流”战略工程把争创一流的目光由重点高校拓展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将构建自由开放的竞争秩序,充分认可了地方高校的潜力和可能。这为地方高校通过“一流”建设实现超越发展创造了广泛公平性。

第三,避免重复建设将推动发展多样性。高等教育单一体制下,重点建设对象局限于少数高水平高校,政策支持层面针对大学而非学科,交叉问题普遍存在,由此产生的资源浪费、恶性竞争、认同缺失等问题较为严重。“双一流”战略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发展问题,在政策支持上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进行适当分离,即使一所大学在整体上达不到一流水平,也不妨碍部分学科冲击一流水准,甚至个别学科达到超一流水准,目的是进一步释放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活力和学科潜力,鼓励大胆探索、百花齐放,在各个领域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多样性。

第四,新战略将提供新动力。《方案》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央财政将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各地也加快了“双一流”建设步伐,给予地方高校政策和财务等更大支持,部分省份已经纷纷亮出“大招”,各自出台了彰显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将为本地高校投入大量经费支撑。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尤其是地方财政支持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的高校,一旦进入“双一流”建设中央财政“常态支持”行列,学校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二、“双一流”建设给地方高校带来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双一流”战略启动以来,各地高校都在卯足干劲、加大马力直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高等教育呈现出无以复加的竞争态势,地方高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第一,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双一流”建设战略工程将打破“211工程”“985工程”的固化身份限制,实行总体规划、分级支持,鼓励高校坚持优势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占据政策制高点和雄厚的办学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持续保持领军地位,“双一流”行列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而部分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凭借地方优势、经济优势和办学特色,锐意改革,异军突起,已在多项指标上赶超或者紧逼前者。本次政策战略调整,高等教育系统将呈现出群雄并争、各显神通的局面。地方高校如何依靠自身特色应对冲击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如何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层次,已经成为必答题摆在了眼前。

第二,经费保障进入瓶颈期。新常态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趋缓,教育资金投入增长减速,学校争取中央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若干省市纷纷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投入,如上海财政投入36亿元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广东专门安排50亿元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而众多身处经济欠发达省份的高校,其地方政府直接投入原本有限,若再与上述省市支持高校相比,经费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如何在此条件下开展“双一流”建设将成为一大难题。

第三,学校自身存在诸多不足。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从办学条件看,地方高校师资规模、高层次人才数量、经费投入、平台保障和硬件设施等无法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从人才培养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够健全,部分本科专业满意度不够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不够好,留学生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从学科建设看,学科数量偏少、位次偏后,缺乏一流顶尖学科,支撑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亟待加强。从服务能力看,科研核心竞争力优势欠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贡献率较低。总之,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要求相比,地方高校自身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地方高校步入“双一流”行列的可行方略

1、协力争取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

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战略,短短20多年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在加力提速,也?@示出了冲击世界一流的决心和毅力,但是当前高等教育生态仍然表现出“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发展不均衡”“东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发展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高校需求不均衡”等诸多现实问题,对于占到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而言,若想在劣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步入“双一流”建设的行列,应当协力争取中央政府层面的教育政策向公平和均衡的方向进行调整。

第一,争取打破身份固化限制、确立有效竞争机制的政策。“双一流”建设明确要打破身份固化限制,鼓励高校开放性竞争,然而如何确立有效的竞争机制,究竟采取完全开放竞争方式还是分类开放竞争方式,将直接影响高教系统的整体格局和各高校的发展前途,建议“双一流”建设办法考虑自由竞争为主、宏观分层调控为辅的竞争机制,给予非“985工程”院校竞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准入机会,给予非“211工程”院校竞争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准入机会。

第二,争取实行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世界一流学科遴选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保证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并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争取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可能采用国内具有权威性、社会认可度高、公信力好的评估结果作为遴选依据,并加大其影响比重。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主要采用国内评价指标,自然科学学科实行国际指标与国内指标加权考量。

第三,争取适度兼顾原有政策的延续性。“双一流”战略不是对原有的“211工程”“985工程”的放弃与排斥,而是在原有一系列工程建设效果基础上而对原有制度的继承、发展和提升,在遴选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时,要高度关注政策延续性的问题,原则上实现原“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赢得一席之地。另外,“双一流”战略调整要重视发挥长尾效应,规避马太效应和短板效应,充分调动作为教育主体的地方高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特别是中西部地方高校,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虽已取得快速发展,但各类办学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这一现实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建议在遴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时,中央继续延续对对中西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给予适度倾斜的政策,在部分指标上适度放宽,在同等情况下给予优先资助。

第四,争取完善配套政策和支持体系。双一流建设战略是国家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如何在“211工程”“985工程”整套政策和管理框架基础之上做到既能“破”又能“立”,显然是一项重大难题。建议采取系统政策思维而非“单一政策+事后补救”措施,避免政策缺失、政策不兼容、政策打架等问题,鼓励各类型高校积极探索,争创一流,最终形成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五,争取面向二级学科设立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的政策。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涵盖众多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下设若干不同学科方向,若纯以一级学科绩效作为衡量指标则有失偏颇。地方高校部分二级学科和方向具有显著地域优势和行业特色,达到了一流水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所属一级学科在全国排位并非顶尖。建议参照国家重点学科遴选方式,设立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对这部分二级学科或方向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2、充分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双一流”建设需要地方高校同频共振。面对“双一流”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应主动作为,拿出“亮剑”精神,迎难而上,把握关键支点,才能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把握机遇,占据有利位置。

第一,以学科特色带动发展。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应规避贪大求全的发展模式,要理清办学思路和建设目标,立足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学科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旗帜鲜明地发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和增强基础研究实力,力争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和方向争做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竞争力。

第二,以优质师资助力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跻身一流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须优化资源、搭建平台,引进培养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优化人才梯队结构,以优质师资推动学校建设与发展。一方面,投资引进一流师资与专家队伍,特别在国际学术前沿、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拔高学校专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事实证明一流教师队伍对专业和学科建设更具有内推力,对学生影响更具有渗透性和强化力,地方高校应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进一步加强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培育力度,以年轻教师和骨干团队作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第三,以服务地方引领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应立足区域优势,将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创新型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重要领域紧密结合,主动服务新常态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学科群对接产业群为基本原则,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开创地方高校自身新价值,以此促进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

第四,以国际视野优化发展。在冲刺“双一流”的潮流中,地方高校应具有国际视野,积极融入国际化,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不断推进国内外共建合作,积极与海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入开展校际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化留学品牌项目,创造舒适的国际化教育和学术环境,建立更加符合留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培养体系,提升对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

3、着力强化“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支点

“双一流”建设实施大学治理和学科建设相分离的政策,?W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点与核心,高校必须以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科都不可能齐头并进,任何优势学科的形成都需要历史积淀和长期努力,“双一流”建设必须采取分类分步走战略,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推进基础学科和弱势学科,只有抢占先机,在第一时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方能在后续发展道路上不断带动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科竞争力。

第一,优先扶持,重点投入巩固优势学科地位。地方高校应当紧紧围绕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实行优先扶持,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确保这些优势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优势地位。

第二,面向需求,加强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多出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建设学校专业化智库,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第三,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分类管理,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围绕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创新研究等大力推动学校综合改革,重点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倾斜支持,切实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核心竞争力、国际化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坚持统筹管理,分类指导,鼓励院系根据自身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政策,强化院系办学主体地位,激发院系办学活力,着力提升院系学科的发展能力和整体水平。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3

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需要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作支撑。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应认真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动开放创新的强大引擎,主动担当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统筹谋划创新型大学建设。

一、培B拔尖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水平的创新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杰出人才。创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完善交叉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推进“四个课堂”衔接融汇,即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丰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境内社会实践,加强“第四课堂”海外交流研修。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应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人才、科研良性互动,以构建高峰学科为牵引构筑科研高地,以汇聚一流人才为抓手激发科研活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推动校内创新网络与校友联系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创新网络的连接互动,形成多网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新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成果,建设高端智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方案。

三、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营造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4

摘要:清华大学根据学科布局与发展的需要,先后建设了10个面向全校开放服务的公共科研平台,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服务.由于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时常遇到设备机时紧张、预约困难、维护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校级平台一般较少配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针对上述情况,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下,生命科学学院于2011年开始建设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的仪器共享平台.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仪器共享平台的特色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延续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在2015年,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10大科学发现中,生命学科相关领域占据6项,而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更是当选为头号突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命科学在当代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从“985工程”一期开始,清华大学一直把生命学科作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学科,2008年以来,清华大学在生命学科陆续建设了3个校级公共科研条件平台(简称校级平台),包括生物医学测试中心(简称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简称蛋白质中心),为生命学科发展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和高水平的技术支撑.2015年,在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行动中,清华大学生命学科也承载着建设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和支撑原始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使命.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研仪器平台,先进的科研仪器平台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以保障科研仪器充分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本文针对共享仪器平台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管理经验,提出了高校共享仪器平台特色管理模式.

1校级平台

基本情况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蛋白质中心作为校级平台,其核心任务是支撑清华大学科学研究,服务人才培养,为生命、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高水平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研究手段.校级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对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如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公共科研平台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模式、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办法等.由于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校级平台也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测试中心细胞平台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机时非常紧张,年有效使用机时达3700h,造成校内生命学科用户预约十分困难.随着跨学科研究影响的扩大和作用的凸显,物理、化学、材料、机械、航天和信息等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使得生命学科校级平台测试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高等院校的公共科研平台普遍存在着大型仪器维护资金不足的困难,甚至影响了大型设备的开放服务[6G8].除此之外,校级平台主要面向全校提供服务,一般较少配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使得部分生命学科用户只能到校外进行测试服务.

2共享仪器平台建设

2.1建设思路

针对生命学科校级平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下简称生命中心)于2011年开始着手建立一个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的共享仪器平台,作为对校级平台的一个补充和完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校级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共享仪器平台是一个综合型的平台,由生命中心资助,包括实验室建设、设备资源配置、仪器维护保养等.在建设思路上,既要避免配置使用效率低的设备,又要增加使用率居高不下的设备台套数,借此缓解校级平台部分设备预约困难的矛盾.在资源配置上,共享仪器平台依托生命科学学院,重点服务于生命学科,购置专业性较强的大型仪器设备,如细胞代谢呼吸仪、微生物分选仪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级平台的短板.在运行管理上,共享仪器平台隶属于测试中心,在执行大型公用设备开放服务制度的基础上,生命及医学学科享有优先使用权;小型共享仪器对生命、医学学科免费使用,形成了共享仪器平台的特色与管理模式.

2.2平台资源

共享仪器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生命中心的项目管理优势,根据生命学科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教授实验室对设备设施的普遍需求和特殊要求,重点面向生命及医学学科提供高水平的、规范的技术服务.共享仪器平台建设主要有2部分,一是40万元以上有偿使用的大型公用设备,二是40万元以下免费使用的小型共享仪器.大型公用设备的配置需要3个及以上实验室提出使用需求,经过调研、分析现有同类设备使用情况后,进行大型设备采购可行性论证,再经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生命中心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列入采购计划.小型共享仪器主要配置10~40万元的实验室常用仪器,在方便生命学科实验室免费使用的同时,引导实验室减少仪器重复购置现象.截至2015年底,共享仪器平台拥有仪器设备24台,总价值1423万元.其中,大型公用设备6台,包括2台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微生物流式细胞分选仪和2台流式细胞分析仪;小型共享仪器18台,包括4台荧光定量PCR仪、3台超速离心机、1台酶标仪、1台分子成像仪、1台冻干机、1台体式镜等,均为全日制开放设备.

2.3建设成效

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仪器设备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生命学科的快速发展.自2012年9月共享仪器平台开放服务至今,已连续3年获得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大型仪器使用效益奖,如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获得第二“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一等奖”、第二十七届和第二十八届“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二等奖”;LeicaTCSSP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获得第二十七届至第二“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三等奖”等.其中,2014年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年累计有效服务机时达到4200h,获得“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平台优秀机组奖”.近几年,生命学院及医学院相关课题组依托共享仪器平台技术支撑发表SCI论文278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的学术文章.

3共享仪器平台的管理模式

3.1平台结构

共享仪器平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根据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服务方向,将平台划分为光学显微镜机组、流式细胞仪机组和小型共享仪器机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光学显微镜机组和流式细胞仪机组均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辅助操作、用户培训及日常维护,每个机组均设有机组负责人,负责监控仪器的服务状态和测试情况;小型共享仪器机组由光镜机组人员兼管,负责小型仪器的日常管理、培训、维护等工作.(1)光学显微镜机组.该机组包含1台ZeissLSM780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台ZeissLSM780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1台LeicaTCSSP5正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每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配置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仪器设备的不同要求.(2)流式细胞仪机组.该机组包含1台BDAriaGSOPR流式细胞分选仪,主要用于分选原核及真核微生物等;1台BDFortessa多维流式细胞分析仪,可用于做14色16参数的多色样品免疫分析;1台BDCaliGbur流式细胞分析仪,用于做简单的4色分析和细胞周期检测等.在设备配置上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应用方向,以满足不同实验对设备的需求.(3)小型共享仪器机组.该机组主要是由学生自主操作的仪器组成,包含4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涵盖Biorad、Roche和ABI不同厂家的不同配置仪器,基本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RTGPCR的要求;3台BeckmanJ26XPG高速冷冻、LG80XP超速、MAXGXP超高速离心机,满足了不同样品对仪器的需求;同时,还包含1台ThermoVARIOSKANFLASH酶标仪、1台GELAS4000分子成像仪、1台CHRISTAlpha1G2LDplus冻干机、1台ZeissCL6000体视镜等常规使用仪器,满足了绝大多数常规实验的需求,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补充.

3.2仪器预约

共享仪器平台的大型公用设备统一纳入测试中心的网上预约系统.校内用户和校外用户都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系统注册实名制账户,经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可以自助预约仪器,一人一账户且账户仅限本人使用.除了网上预约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邮件预约、电话预约或者现场预约的方式确定仪器使用时间.如有特殊要求或加急测试,用户可以提前与相关仪器负责人沟通,由平台提供一对一服务或加急服务.预约通过后,用户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使用仪器,可以提前取消预约.共享仪器平台对已经取得独立上机资质的校内用户采用自助式预约使用模式,即自行网上预约、门禁指纹验证、自主上机操作完成测试.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还减轻了平台技术人员的辅助测试工作量.同时,更有力地促进了大型仪器的开放使用,提高了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于校外用户,平台一般采用辅助操作或送样测试的服务模式,使用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工作时间.

3.3技术培训

共享仪器平台不仅是一个测试服务型的仪器平台,同时还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技术型平台.借鉴国外管理培训的经验,为使学生用户能够掌握仪器的操作、功能、应用和新技术,在完成测试服务的同时,共享仪器平台经常性对用户进行培训,包括定期基础培训、独立操作资格培训、高级应用培训、高级技术讲座等.经过培训并取得独立操作仪器资格的用户可以预约任何一个时间段,实现了设备的24h全天候服务.光学显微镜机组和流式细胞仪机组每两周组织一次常规应用操作培训,考核通过的用户给予常规应用操作权限,每学期约有60人被授权自主操作仪器.除此之外,平台每学期还会联合设备厂商、邀请设备专家共同举办各种类型的高级应用培训班,如Zeis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级应用培训班、BD流式细胞术系列讲座、Seahorse细胞代谢呼吸仪理论培训等,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小型共享仪器机组每周组织一次培训,考核通过的用户可以自主使用仪器.同时,平台也会邀请相关设备制造商不定期到平台介绍仪器的新进展、新功能、新技术和新动态,以满足更多生命学科用户对新技术应用的需求.技术培训工作是平台仪器自助模式的核心环节,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仪器自助使用的效果,同时,技术培训也是清华大学对学生培养非常重要的课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开发和挖掘大型仪器的功能,使仪器更好地服务于科研.特别在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方法不断升级改进,公共平台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共享仪器平台技术人员除了积极参加相关仪器公司来校进行的专题技术培训外,还积极参与依托平台开设的大型仪器实验课程,到生命学科相关实验室交流学习.同时,平台还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项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3.4管理系统

共享仪器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全日制开放的平台,即全年不分节假日24小时向用户开放.实施仪器设备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查询和预约,是实现全面、全时开放的关键.

(1)设备管理系统.共享仪器平台的网络预约管理系统包括配置查询、使用预约、使用反馈、使用记录、状态记录、培训授权等几个模块.通过预约系统实现了网上查询、在线预约、实时监控、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对仪器设备使用的动态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满足了共享仪器平台的管理需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2)人员管理系统.共享仪器平台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系统,只有获得了独立上机资质能够独立操作的用户,才能获得非工作时间进出平台实验室的门禁权限;未获得独立上机操作资格者,只能在工作时间,在平台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仪器.共享仪器平台采用指纹录入的方式为用户开通门禁权限,个人专用,不支持多人共享.每学期管理员会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清理门禁权限,及时解除离校学生或独立上机资格失效用户的权限,保证了实验室安全和公共仪器的稳定运行.

3.5收费标准

共享仪器平台只有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属于收费仪器.在充分调研同类设备在校内外的收费水平的基础上,平台主要依据设备的性能、用途、耗材、上机时间、人工费用及相关间接成本等因素提出建议收费标准,经平台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后,报学校收费审核小组审定和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大型公用设备对所有校内用户实行价格优惠,生命学科用户享有优先使用权.小型共享仪器对生命学科用户免费,对其他用户根据仪器不同收取少许费用,满足了生命学科及相关学科用户常规实验的需求.所有仪器对校内安排的培训和教学用机时一律免费开放使用.共享仪器平台收费统一管理,非盈利,以收支基本平衡为原则.服务收入主要用于日常运行开支,支付零配件及维修费、水电费及房屋使用费、耗材、培训、差旅、办公、相关人员的薪酬及奖励等.大型公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由生命中心按照年度预算资助.

3.6规章制度

共享仪器平台建立了一系列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平台开放服务管理规定”“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平台预约管理和违约处理规定”“平台收费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有效改善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状况和实验室环境,完善了实验室安全措施,使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使用效益,为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和保障.

4结语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启动,高校中大型仪器资产数量和总价值越来越高,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迎接挑战,力争建设出世界一流的仪器共享平台.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切实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功能与效益,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2015.

[2]潘勋,师亚敏,常在,等.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7):1G4.

[3]师亚敏,潘勋.公共科研平台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233G235.

[4]潘勋,师亚敏,常在,等.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208G211.

[5]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5):146G149.

[6]陈丽洁,丰佳雯,郑蒙雨,等.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共享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35G37.

[7]邹鑫.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2G23.

[8]孙燕,任涛,王卫东.生物学“功能性实验仪器平台”建设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4):143G145.

[9]付强,王志强,朱平川.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75G177.

[10]鲁伟,李莉,胡颖.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共享[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58G160.

[11]毕卫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58G261.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5

2015年2月,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条例》规范了博物馆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程序,要求加强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2016年2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会议强调,一要重在保护,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等。二要强化管理和执法,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三要合理适度利用,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等。四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针对彩塑壁画等保护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示范工程等。五要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振兴传统技艺 守护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部署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等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推动校园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鼓励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在高校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创新文化产品 传播中国品牌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6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历程与成效,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建设和教研团队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强地学背景的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对未来水文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可为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13-0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2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5年4月,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6年10月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有必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和输送优质水利人才,为我国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恚全国大约有50所院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分布在部分综合性高校,如南京大学;传统水利院校,如河海大学;农业院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地矿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等。由于历史沿革问题,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各自具有特色。传统水利院校以河海大学为例,刘光文先生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文系,主要以陆地水文为主,其水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以陆地水文学为主。农业院校的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则具有浓厚的农学背景。

南京大学水文专业由水文地质和陆地水文专业整合而来,既有传统陆地水文又有鲜明的地学背景和特色。近10多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建成了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介绍我校水文专业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以期为本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南京大学水文专业发展历程

1952年全国3所高校首批设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南京大学便是其中之一。1958年又在全国综合性高校中率先设立“陆地水文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均设有博士点,前者曾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南京大学将地下水、地表水力量整合为新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之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设有理科“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故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学特色。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5年获批江苏省本科特色专业,2007年获批教育部二类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所属水文学及水资源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所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2008年获批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这一专业团队目前是教育部水文水资源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单位、水文专业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单位。

二、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课程和教材内容,充分开展实验实践,提升团队教研水平,形成了水文专业建设的南京大学模式(图1)。

1.培养方案建设。20世纪,我国水文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工程水文内容为主。进入21世纪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显著加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对水文专业人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则主要以传统的“测、报、算”为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下水文工作的实际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们紧密结合新形势下水文发展需要,一方面组织教研室成员对水文学科的建设进行充分研讨,另一方面在国内开设水文专业的院校内展开广泛调研,同时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邀请生产单位和用人单位到校座谈,认真听取其对水文专业毕业生能力与素质的新需求。充分利用南京大学大地学学科优势,制定了具有南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课程体系基础上,优化了地学知识课程,如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等。同时增加了水环境方面内容,如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化学等课程,并在多门专业必修课程中适度增加生态学,特别是水生态方向的授课内容。尤其特别加强了实习实践环节的内容,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新的方案划既能发扬我系传统的教学特色,强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育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尤其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21世纪大水文发展需要。

2.课程教材建设。我校水文专业历来重视教材的及时更新和编撰。新编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多的扩充、加深和更新,同时注意其科学性和严密性。在教材使用方面,本专业的目标是使用最新、最好的教材,年轻教师尽量使用原版教材,逐步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课程实行多媒体授课。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主编和参编了9部教材,其中6部为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分别是《地下水动力学》《水环境化学》《水文水利计算》《水文统计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和《工程水文学》),2部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地下水动力学》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程水文学》获批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所编写教材被国内多家兄弟单位院校采用,特别是《地下水动力学》和《水环境化学》更是受到水文、地工、环境和市政等专业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3.实验实践建设。实践教学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人才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专业课程都要求相应的实验作为支撑,并且要求学生每年暑假集中时间进行野外实践实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建立由若干人员组成的研究型实验小组,与国内同行生产单位及相关企业联合,进行探索性的实验/试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协作精神。

根据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地学特色,既涵盖了水文专业生产实习又突出地学基础实习。利用所在地科院的独特优势条件,为水文专业开设了地质基础实习和区测填图实习,这是其他传统水利院校水文专业学生难以获得的实习机会。同时进行了地下水及水环境认识实习,水文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经过长期积累,本专业在南京江浦、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屯溪等地建立了固定教学实习点,如南京的中山植物园野外综合试验场。同时与江苏、上海、安徽、浙江三省一市有关行业部门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如黄山市水文局、江都水利枢纽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稳定的产、学、教、研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为本科生实和毕业设计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4.教研团队建设。水文专业现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年龄、职称、研究方向)、高学位、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由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组成。近几年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学术队伍更加年轻化,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在本科生教学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团队具有优质的授课水平,所有教授、副教授均参与本科生一线教学工作,将专业课程知识与学科前沿进展有机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中,近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为进一步推进水文专业建设国际化,积极安排教师出国进修交流,与国外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交流和合作关系,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德州农工大学、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弗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熊本大学、日本水文科学学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目前水文专业团队绝大部分教师均具有出国访学或留学经历,这进一步推动了水文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通过与国外著名院校的合作,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为水文专业开始短期课程或讲座,拓宽了水文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5.水文专业建设南京大学模式。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原因,都只侧重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兼备两者的很少(现有3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全偏重地表水),而本学科既有很强的地下水力量,又有相当的地表水力量。与同类学科相比,本学科地下水方面优势突出,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一直居领先地位。我校水文专业学生同时具备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方面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各类专业人才。

作为我国水利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水利类专业学生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构建民生水利的人才保障。我校水文专业毕业生主要毕业去向为国内水文、地矿单位,如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本校直升深造,以及国外著名高校深造(如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近年来,我校水文专业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多项由研究成果撰写的在国内核心期刊如《水利学报》等发表;发挥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参加创业实践,不断追求知识结构的拓宽、学术视野的延伸和社会技能的拓展,获得了多项本学科领域重要奖项,如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全国水利院校未来水利之星的学业之星、创业之星和公益之星提名奖等荣誉称号,以及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学金等。这充分体现了我校水文专业优秀学生的学习、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国内兄弟院校对我校水文专业人才培养的认可。

在雄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凝心聚力,本专业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有显著提高。已在全水文模型与不确定性分析模拟、地下水随机理论、水环境与水生态、流域水文模型、工程水文地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逐步打造成为我国一流的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精英型工科人才培养基地。

三、对水文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5年11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确定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随着国家治水观念与思路的转变,社会发展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激增,同时对水文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的要求下,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师资力量,建设一只知识结构合理的水文专业团队。除传统的水文“测、报、算”外,还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国内外著名院校大力引进具有地理地质、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背景,如从事3S技术、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研究的青年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组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水文专业团队,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水文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将最新科研进展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科研前沿动态。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采取自主选题或参与本专业教师所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勇于创新,免同质化教育,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水文专业品牌,才能在国内兄弟院校中保证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松柏,康艳.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过去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3):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