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1
脱节制约财政信息化
我国财政改革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财政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就中国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与制度层面而言,财政管理过程的脱节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有关专家指出,现行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体制中,财政运作管理至少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脱节:第一,预算与决算执行的脱节;第二,预算编制与决算编制的脱节;第三,政府财政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脱节;第四,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脱节;第五,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的脱节;第六,上下级财政部门管理的脱节。而与这六个财政运作管理中的脱节问题紧密相关的,还有相关法律法规与实际财政管理的脱节,以及财政管理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的脱节,总结起来是脱节现象。
财政信息化方面的脱节现象也相当严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不久前指出,金财工程建设存在五大问题,包括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关系不够协调、基础标准不统一、管理信息不够通畅和应用系统覆盖不够全面。而针对这五个问题的实质分析,都涉及到重技术轻管理、业务与IT部门之间脱节、产生信息孤岛等问题。
财政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一体化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财政信息化的宏观性之强,牵涉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零敲碎打”式的财政局部应用已经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财政管理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集中化、一体化整合的大系统,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在专家们看来,财政信息化要实现一体化管理,还必须在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制订标准编码体系、提升厂商服务能力等方面下足功夫。
夯实应用支撑平台基础
“目前,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处于试用阶段。财政部计划2007年上半年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成熟后逐步在地市级以上财政部门推广应用,力争2009年全面推广完成。”在财政部信息中心二处处长吴涛看来,应用支撑平台是金财工程向更深入领域推进的基础。
据介绍,应用支撑平台是对各核心业务系统公共数据和公共控制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集成,它由若干通用业务组件和技术组件构成,是核心业务实现一体化管理大系统的基础,是实现本级系统集成及上下级系统衔接和联动的保障。
吴涛强调,根据财政部的要求,金财工程建设要坚持“五统一”原则,其中,统一标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支撑平台是标准的载体,也是一个统一标准的手段。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对实现一体化财政管理意义重大,即能够实现“三通”: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信息贯通;本级财政信息贯通;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国库和税务之间信息贯通。同时,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也是开展金财工程下一阶段工作的必要条件。
统一编码奠定一体化基础
在此次研讨会上,财政部预算所容星火女士重点介绍了金财工程标准编码体系建设的情况。据介绍,金财工程标准编码体系主要包括: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财政核心业务规范,系统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网络标准及安全标准等。
标准编码体系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按照统一标准编码体系构建系统才可以实现数据相互交换。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是金财工程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实现一体化的关键。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从财政改革与管理的大局出发,在金财工程建设中,秉持创新理念,优化业务规范,制订技术标准,确保金财工程发挥整体效用。
目前,财政部已统一组织制订了《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经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在财政系统及预算单位与应用支撑平台同步推广应用,并在2009年以前实现财政核心业务管理系统编码的统一。
据容星火介绍,财政部在2007年将依据优化的核心业务流程,相应地完成系统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网络标准及安全标准等技术标准的制订及完善工作,实现应用系统按标准开发、使用,达到全财政系统技术标准的统一。
三维统筹使一体化管理落地
有了应用支撑平台和标准编码体系作为支撑,可以说就为金财工程实现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财政信息化链条上的一环,软件服务商也迫切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的深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王先臣认为,公共财政业务管理始终围绕财政资金流、信息流与行政流这三个维度展开。资金流是财政管理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流是直接反映财政资金业务活动的载体,而行政流直接反映财政系统在资金流管理过程的行政审批管理过程及人员的协同。金财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IT手段统筹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目标。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2
户籍改革双轨制
《新理财》: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户籍改革一直难以推进,您怎么看?
党国英:目前户口制度存在两大局限,一是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形成了二元化,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上出现两套体系;二是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流动壁垒,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不仅是本市外农村户口进不来,别的城市户口的居民也进不来。所以户籍制度改革要先从这两方面着手。现在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市间的壁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阻力也很大,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改革也要循序渐进。
《新理财》:那么下一步的改革应考虑从哪方面着手?
党国英:我认为首先要形成基础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全覆盖,形成统一的机制,农村的标准应与城市最低标准衔接,这样能够先解决农民进城的问题。
其次再解决进“任何城”的问题。以北京为例,现在很多外地城市户口的人,在北京买了房,工作、纳税、社保等等都在北京,但始终拿不到北京户口。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应该“以房控人”,一个城市从建房的源头就要有规模的把控,建2000万套住房就应该允许至少2000万的人口规模,凡是合法购房、纳税、缴纳社保的人,都应该允许落户。
给“一体化”算笔账
《新理财》: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将涉及到更大的财政资金投入,这是否会加大财政支出压力?
党国英:现在户籍制度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做到一体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不去提“均等化”,因为公共服务中一部分内容是可以均等的,例如基础养老。但基础设施、文化事业服务等是没有必要实现均等的。
我国目前近60万个行政村,2亿多“农户”,究竟有多少真正的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农户?这笔账目前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地说,名不副实。大量的村庄已经无多少农事存在,更多的村庄没有几户专业农民,但财政却要把它们当农村事务来处理。
如果把无农事或农事少的村庄当城市来建设,逻辑上是对的。但是,平均不到2000人的60万个行政村怎么按城市标准建设?如果按自然村说,一个居民点平均人口400人左右,又怎么给它们提供现代基础设施?若真要按现代城市的标准去建设,那是瞎糟蹋财力,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了以后使用效果欠佳,后期维护费用高,最后多半荒废了。但如果将就地建设,就会有一大批没有吸引力的假“城市”,最终会被遗弃。
所以我们现在倡导“一体化”而非“均等化”,指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公民”的概念,在一套机制体系下,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而现有的村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诉求,无论是医疗、文化还是金融服务,都可以就进到附近的城市中得到满足。
这样还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也不至于造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财力。同时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比原先更高水准的公共服务。
《新理财》:您提到现在很多农户实际上并没有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劳动,那么国家的一些惠农政策和资金补贴投入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党国英:是的。必须把真正的农民与脱离农业的其他农村人口区别开来,国家支农政策要瞄准那些真正的农民,并创造条件,使他们成长为现代专业农户,农民的收入自然能够提高。国家支农资金再不可继续按撒胡椒面的方式平均发给所有户籍农民。现在我们给一部分人打上了“标签”,尽管他们不再是农民,他们的家乡不再是农业区,但我们非要把他们看做农民,把他们的家乡看做农村,还要帮他们建设“新农村”,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新理财》:如果形成城乡一体化,在社保上形成统一的机制,财政需要拿出多少资金?这笔账您算过吗?是否具备可行性?
党国英:尽管具体这笔资金需要多少我没有算过,但据我估计不会很多,根据目前的财政收入情况,完全有能力承担。因为首先我们没有要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基本保障也是主张农村与城市最低标准接轨,并不会造成财政负担。况且集中财力在城市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周边农村农民都能受益,支农资金更有针对性地投向真正的农户,这些都是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的。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改变中国二元社会的重要一步,是非常可行的。按照现在的趋势,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相关的政策出台。
“以房控人”的代价
《新理财》:您刚才也提到“以房控人”,这样是否会助推了城市房价?特别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党国英:这个问题我们要肯定它的合理性。一线城市,特别是国际性都市,将承担高房价,但同时确立了一线城市发展高端产业的定位。这样对全局经济是有好处的,控制的低端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没有了廉价劳动力,低端产业投资者也会减少,最后转移到二三线城市,而这些投资者的到来又会带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能够解决中小城市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新理财》:目前中央几次打压政策后,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如果实现市场化的“以房控人”是否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党国英:总体来讲,我是支持调控房价的,但关键是调控的手段,如果仅仅是限制外地人贷款购房恐怕很难将他们“挡在门外”,首都的城市规模依然会膨胀,户籍制度改革也更难推进,而目前“紧箍咒”一样的户籍政策,限制了人员的流动,部分地区出现就业不充分的现象。现在关键是要尽快推进房产税、物业税、遗产税等相关税收政策,通过征税减少炒房、囤房等投机行为。我认为目前在重庆和上海试点的房产税征收力度还不够,还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房地产投机。
《新理财》:户籍改革下一步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您有何建议?
党国英: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实现城乡一体,允许农民进城,并且通过住房建设来实现人口控制规划。至于什么样的住房,拥有或租用的期限多长,新居民的福利待遇和老居民如何衔接等技术性问题,完全可以由当地政府来决定。可以先由几个城市进行试点,再全面推开,如果某些城市的政策存在缺陷,也会在城市竞争中得到修正。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3
7月8日,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在接受《新理财》专访时做上述表示。
“能平稳前进已殊为不易,湖南弯道超车勇气可嘉”
《新理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明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湖南却知难而进,提出要“弯道超车”。您如何看待湖南的这一战略举措?
文宗瑜: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举国上下都在“保增长、保民生、保运转”,在这种形势下,能平稳前进已殊为不易,湖南却提出“弯道超车”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战略,勇气可嘉。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湖南的战略是很有成效的。应该说,湖南提这一战略,是底气十足的。
《新理财》:对湖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在工业上做足功夫。针对湖南的自身特点,湖南省委提出“一化三基”,提出要实施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学专家,您认为对于农业大省而言,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什么?
文宗瑜:我个人认为,就中西部而言,新型工业化并不简简单单地是一个工业化问题。就我们国家的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我们要重视第一产业投入,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就湖南而言,应在高新技术、新型农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去下功夫。在这方面,湖南是有很有优势的。从相关材料来看,湖南在这些方面的成绩是不小的。
“政府融资平台在起到作用后就要果断撤出”
《新理财》:从我们的采访中来看,湖南财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是花了很大心思的。比如,湖南财政推出的5大投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湖南的经济发展。您是我国研究政府融资问题的专家,您如何看待湖南财政的这种推力?
文宗瑜:确实如你所说,湖南财政的5大投融资平台是有创新意义的。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就需要解决融资问题。就中西部目前的融资情况,由于各种原因,企业融资有很大困难,还需要政府孵化一些“种子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湖南的经济发展。
从短期来看,财政推力是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也是有自身规律的。因此,我认为,湖南财政在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一是要关注并控制风险;二是要从全省经济布局着眼,坚持市场化导向,政府融资平台在起到作用后就要果断撤出,让市场发挥作用;三是要在投资环境上做文章。投资环境好了,资金自然就更多地进来了。
《新理财》:另一方面,湖南财政主动为民生买单的作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影响。湖南财政主动向“三农”倾斜、向苦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文宗瑜:看得出来,湖南财政在民生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而这也契合公共财政的理念。什么是公共财政?学术界争议颇多,但我认为,公共财政首先必须得是民生财政。如果老百姓连基本保障都没有,谈何公共财政?
事关国家利益、民生需求的,比如义务教育问题、环境治理问题,政府不提供公共产品,就没有人做了。政府必须加大对这块投入。湖南财政能以民生为重,很难得,这是公共财政的精髓所在。
事实上,对于全国的财政部门而言,都有一个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公共财政如何既保民生、又促发展,湖南的经验,值得借鉴。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湖南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新理财》:据了解,湖南省2008年非税收入实现739亿元,将近湖南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了。湖南的非税管理屡屡创下“全国第一”。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文宗瑜:湖南财政对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全国闻名,他们在这一块做了十分宝贵的探索。将分散在各个权力部门中的资金统一起来用于湖南的经济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这样做了,足见湖南财政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应该说,加强对非税的管理,这是一个全国大的趋势,湖南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几个客观问题:首先,对于非税而言,能转的就应该尽快转变为税收,实行更规范的管理;第二,应该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收费项目。非税多了,说明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第三,就目前而言,非税收入应该列入预算,加大人大监督。
《新理财》:有评论指出,长株潭作为三个平行城市,财政分灶吃饭,利益摆不平谁也不会受他人节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需要一个利益共享的方案,湖南省在“长株潭”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就必须“投收三一”,这种财政和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可行性如何?
文宗瑜:肯定是要有这个思路。要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就必须要搞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目前来看,可以循序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人员流动一体化以及企业纳税的一体化。旧有的财政模式肯定不行,长株潭必须形成一种新型的财政模式,必须是利益、责任共享的,要进一步完善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相对的财政体制。在这方面,只要湖南高层推动,应该是可行的。
“湖南财政很有特点,已探出了一条新路”
《新理财》:您本人肯定接触过湖南财政系统。您如何评价湖南财政人?您认为湖南财政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您本人有什么建议?
文宗瑜:确实,根据我的接触,我认为湖南财政是很有特点的。比如说,他们敢于尝试、大手笔、思路比较活跃,等等。湖南财政改革的思维是创新的,他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已在中西部财政改革上探出了一条新路。
下一步,我觉得湖南要继续在财政改革上探索,就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做文章:一是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要在收入支出、财政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与财政中长期管理等方面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让创新的想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最稀缺的是人才,这个无需多说,相信他们早有认识和规划。
第三,从根本上讲,湖南还需进一步改善自身形象与环境。投资环境好了,经济建设自然就会更好起来。这个很重要。
从短期来看,效果慢,但从长期来看,效果会很好的。而财政应该更多地在民生上去发挥功能,加快向公共财政的转型。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4
塑造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首先,渤海银行把握新型城镇化契机,构建房产金融服务生态网。
渤海银行围绕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动的城市建设为项目选择重点,运用债务融资工具、股债结合等手段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目前,渤海银行在京津冀地区支持项目已累计达216个,授信和投放总量均超过1000亿元。
渤海银行还支持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包括与北京首开集团合作共同设立50亿元“首开城市建设发展产业基金”,以及通过资管渠道与快钱公司、相关项目公司高管团队商讨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商业地产项目,并通过“直销银行”方式募集资金。
渤海银行利用互联网众筹,链接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今年渤海银行自主开发及运营的“渤海众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营两天即达到首批项目的募筹上线,总成交量两亿元,有效地支持了北京通州的建设项目。
其次,渤海银行以战略合作方式助力交通运输产业金融生态链。渤海银行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建立了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提供包括购置机车的中长期贷款、结构性存款等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借助总部优势和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在洽谈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提供覆盖流贷、发债、票据等业务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
目前,该行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累计发债10只,金额127.5亿元。对天津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累计投放超过50亿,对北京交通设施累计授信57亿,对河北省交通设施累计授信45亿,强有力地支持了京津冀地区现代交通网络建设。
第三,渤海银行以互联网思维发展普惠金融生态圈。今年1月,渤海银行在京津地区社区网点首推智能银行业务,在两到三分钟内用户可完成包括自助发卡、电子银行渠道自助签约、“添金宝”签约、银行卡激活等业务。
此外,伴随着智能银行在社区的应用,渤海银行同步在北京试点了线上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将社区人群的日常活动串联起来,从金融服务延伸到物业和生活服务,打造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
第四,渤海银行还以托管业务为依托建立金融同业协作生态平台。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下,渤海银行利用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牌照优势,积极与包括河北银行、廊坊银行在内的8家城商行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打造京津冀金融合作平台。
同时,渤海银行B2B电商合作平台成功投产,并实现与对钩网的银商对接,由此,渤海银行开启了与B2B电商企业全面合作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战略加快推进。
渤海银行还在交易场景中为供需双方提供虚拟账户开立、账户充值、资金监管、支付结算、交易对账等功能。今年以来,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产生的业务规模已达300多亿元,带动托管业务快速发展,目前规模已达13000亿元。
依托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提升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效能
为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建设,一方面,渤海银行通过加大融资规模,储备了1000亿专项资金,准备重点投入京津冀区域;另一方面,还将“成为客户体验最佳的现代财资管家”的发展定位作为三五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渤海银行利用数据驱动,加强客户细分及需求感知能力。
渤海银行深入应用数据挖掘,建立动态的360度客户画像。通过建立完善的结构化数据体系和专业的数据解构工具,可以主动发现和引导客户的潜在财务管理和交易需求,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即时所需,并提升银行整体交易规模和综合收益。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为多个重点建设领域制定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二是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三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针对环保领域制定行业解决方案。
其次,渤海银行通过跨界协作,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其一,加强对京津冀合作共享基金项目的支持力度。渤海银行正积极介入河北省政府正在筹划建立三个有关区域产业合作和转移的基金,进行政策对接、行业对接、项目对接。其二,渤海银行积极推出“京津冀区域一体贷”,服务民生领域。包括开展异地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创业融资及消费贷款渠道。
第三,渤海银行依托网络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提升产品服务响应能力。
渤海银行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加快跨界转型,着力拓宽直销银行、B2B电商平台、网络众筹平台的应用领域和辐射范围,打造线上综合撮合处理的渠道平台和交易平台,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优化客户服务流程体验,降低客户投融资成本。
渤海银行树立公众服务品牌,发展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做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加快智能银行的升级改造,推广“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社区居民服务领域O2O一体化模式。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5
一、财务稽核是深化财务实时管控的有效途径
1.着力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从五个方面加强市县公司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一是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明晰预算职责,提高预算精度;三是抓实资金对账,确保账实相符;四是注重业务协同,落实财税政策。五是严格投资分析,提高资产有效性。
2.提高市县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成效。针对财务实时管控中各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发现内控中存在的短板和控制薄弱环节,采取有较强针对性的内控手段,提高控制能力,改善控制效果。
3.依托财务稽核,着力夯实管理基础。一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对账卡物一致性、转资及时性、期末银行未达账等会计基础工作逐项进行规范。二是规范会计核算。对转资及时性、成本费用列支合规性、往来款清理等会计核算逐项进行规范。三是落实财税政策。对营业收费、电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逐项进行落实。
二、推进财务稽核的三个统一,深化实时管控
改变稽核的组织方式,财务稽核由县公司上移至市公司开展落实,重点抓好三个统一,以提高稽核成效。
1.统一组织。一是稽核工作市公司组织开展。市公司在分析省公司通报的财务实时管控情况的基础上,分月组织开展市县公司财务稽核工作,轮流交换稽核主题。二是财务稽核上下形成合力。提高稽核的独立性,实行在线稽核与线下访谈结合,减少稽核过程干扰,上下达成稽核共识,较快形成合力。
2.统一实施。一是制定方案。编制稽核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内容,确定实施重点。二是重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统筹考虑人员配置、重点工作安排以及工学矛盾,在市公司本部安排专门的工作场地,为统一稽核提供各方面条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稽核工作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3.统一稽核标准。一是确定工作标准。在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对各稽核事项明确稽核要点、抽样数量,明确质量标准。二是严格复核。实行稽核记录二级复核(组长、专责复核)、稽核报告三级复核制(组长、专责、部门主任复核)。三是工作形成闭环。明确工作流程,形成准备、实施、报告、评价、改进完整的工作环节,按流程逐项开展落实到位。
三、推动稽核与内控实现有效融合,挖掘内控缺陷
1.稽核与内控实现有效融合。一是形成完整的稽核内控流程。形成了流程节点清晰的稽核内控流程,完整地体现了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考核监督五要素。二是形成了市县查、改、评、控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内控在问题稽核的查、改基础上,深入评、控,管理的深度、广度都得拓展。三是稽核与内控相互促进。稽核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内部控制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成果相互利用,共同堵塞漏洞,规范管理。
2.密切业财融合,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深化前端业务环节问题根源追踪和彻底解决,按月开展内控自评价工作,以流程为载体,以风险点为关键进行全业务链缺陷查找。
四、今后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1.以信息化手段强化财务实时全过程管控。围绕基本经济指标和核心业务,继续完善财务实时管控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县市公司经济业务的指标值变化监控,完善分析与预警功能的模块建设,切实做到对偏离目标值的指标实时预警。
业财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创新 提升 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许多企业要求企业转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必须加快财务管理创新,让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中,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是做好财务创新工作的前提
首先,观念就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和谐统一。重视人的管理与发展,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和活动的制度安排,更是与人的愿望、人的激情、人的意志 等精神物质所密切相关。
其次,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一要大力宣传灌输精确化 管理理念,打造执行文化,培养大家追求精确化的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员工素质。二是以绩效管理为手段,通过考 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确化管理。三是要循序渐进,设立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否则欲速则不达。
再次,树立人本化、知识化、信息化理财观。人本化理 财观,就是强调人的作用,与人的愿望、人的激情、人的意志 等精神物质密切相关,使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和谐统一。知识化理财观,就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它是决定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未来的企业财务管理更是一种知识化的管理。信息化理财观,就是经济活动 的网络化、虚拟化,使财务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 加快。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创新能力是做好财务创新工作的基础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全面提升企业的 财务管理水平,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来实现和完成。但财务人员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日常 核算之中,知识老化严重,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当前企业缺乏能严格执行财务与经济法规,灵活贯彻和运用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经济预测和投资决策能力,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资本运营提供较高服务水平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为此,应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人员结构,强调其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持和保证。
三、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制度、量化个人指标,使员工考核有章可循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和细则,考核指标设置尽量量化,确保考核能够拉开差距。日常考核做到客观公正,落实考核结果前与员工充分沟通,使员工对自己的各阶段工作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有清清楚楚的了解,而不是一味的自我感觉良好,在推动部门、员工绩效提升的同时,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四、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是做好财务创新工作的的保障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风险问题等比较突出,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财务管理内容也要进行创新。首先做好预算管理的创新,以当年年度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比较粗放的预算管理,尚不能称为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应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而不仅仅是当年的年度考核目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通过预算目标的确定、分解与落实、执行与调整、评价与考核等,反映企业对市场要求的应变和措施对企业起到规划发展、协调行动、控制经营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构建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体现企业当前利益 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全方位工作要求,实行综合预算、会计核算、业绩考核三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新机制,打破以年度考核目标为向导的传统管理机制的约束和局限,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规划发展、协调行动、控制经营、激励 业绩的作用并取得真正实效。其次做好投资管理的创新企业重组后要研究新的投资管理机制,改变现行投资 方案的评估办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投资方案的评价应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以是否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综合价值最大化为标准,坚持长远效益和近期效益的协调发展,而非仅考虑财务因素,只算当年经济指标账,不算长远效益账,忽略健康发展。三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创新,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融资的增加、应收账款的滞收、经营资金的短缺、资产负债率的攀高等,企业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强风险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现金流量、综合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使企业具备自动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财务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五、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做好财务创新工作的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