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1
作为一个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四十余年的研究者,我深切感到大变革时代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信息化社会的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艰难。如何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指导意见》的上述分析绝非空话,而是对教育现实的本质认识。例如,多年来最令人纠结的学业压力问题,其背后不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与合作的困境吗?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优势,而社会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加多样化的求学与求职机遇。如果引导得当,人人皆可成才,每个学生都可以走向成功与幸福。
我常常遗憾地发现,遭遇成长危机的学生往往与错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而不少家庭教育失败的父母是具有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决定父母教育好孩子的,不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而是较高的教育素质,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在这方面,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可以发挥作用并已经做出许多贡献,例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山东潍坊模式,政府拨款妇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广东中山模式,关工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江苏淮安模式,等等,这三种模式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家庭教育取得的可喜进步。
《指导意见》努力推动、确立“政府主导”的原则:“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可以预期,如果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逐步建立起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机制、加强保障,将人、财、物的配置纳入制度安排,真正把政府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主导落到实处。
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亟需一支专业化的庞大队伍。《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机构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各级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理事长,我切实感到广大家庭和学校对科学理论的需要之强烈,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引领推动作用之巨大。因此,我们在系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将于2015年10月底从贵州开始,启动“新父母大讲堂”百场公益讲座,首先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家庭。随后举行以“教育始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教育名家为推进家庭教育献计献策。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最重要、最经常也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还是要依靠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幼儿园来做。因此,《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来服务于家庭教育指导。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落实《指导意见》中关于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等要求,家庭教育指导的力度将会大为增强,将会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2
按照报告对高职发展历程作出的基本概括,1980~1998年是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得以确定的阶段,1999~2005年是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阶段,2006~2011年是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的阶段。报告的主编者之一,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马树超强调,报告的产生背景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2011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第一年,二是2012年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周年。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1年,教育部先后《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在这样的节点上,既需要对国家的战略部署作出响应,也需要对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切作出回答。
社会的关切是最为强大的动力。事实上,始于上世纪末的高校扩招,高职学校一直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在举国上下欢呼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同时,人们开始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质疑声浪也随波涌起。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面临更大的压力。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3
恪守“用心倾听,真诚服务”的理念,以全省咨询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规范、联动响应”为建设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举措,提高服务效能,全年电话呼入总量达到168万以上,人工呼入接通率达60%以上,争创政务服务品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举措
(一)狠抓管理,创新举措,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
1.狠抓制度落实。建立并落实疑难汇办、业务沟通、联动响应、业务统计、情况反馈等各项制度。落实对咨询员的考勤、培训、学习、考核、激励、评估制度。
2.加强日常监测。加强对全省服务情况,尤其是呼入总量、上线率、接通率、服务质量等业务核心指标的监测,实行定期通报,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
3.加强业务指导交流。每季召开一次业务专题会,集思广益,沟通交流,集中进行电话质量考核,推进全省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和效能。
4.加强与有关处室单位的沟通协调。完善与监察、的联动机制。确保投诉举报和网上咨询、建议意见的有效处理。
5.培养和树立咨询服务典型。发挥优秀咨询员的典型示范作用,注重管理的人性化,调动咨询员的工作积极性。
6.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全省联动的在线咨询和“12333走进社区”活动。加强“一卡一号一网”互动,多位一体。充分利用自动语音、网站、短信、邮件推送、电台、电视台、社区街道、触摸屏和LED屏等多种介质形式提供咨询服务。
(二)夯实基础建设,满足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1、加强咨询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咨询队伍,大型城市咨询员数量要达到20人以上,中型城市要达到15人以上,小型城市要达到10人以上。建立咨询员电子档案登记制度,对咨询员招聘录用、合同备案、培训考核、酬薪奖励、人员流动等情况统一进行备案登记。
2.建立咨询员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的机制。制定咨询员等级评定制度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指导意见。
3.建立高效长效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骨干人员,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培训绩效评估。
4.建立全省咨询服务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服务测评指标,继续开展优秀咨询员和咨询服务先进单位的评比。
5.完善全省12333系统平台。充分利用统一平台和内网交互平台,共享整合资源。
6.优化升级系统软件。知识库建设力求分类清晰、查询高效便利、实时更新,增强省平台业务管理功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形象,打造政务服务品牌。
1.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12333服务的满意度。恪守“用心倾听真诚服务”理念,为服务对象提供标准统一、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服务规范,标准统一,全省联动响应。拓展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的便捷性、接通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咨询需求。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4
为了切实做好2008年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整体功能和在促进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集团公司《关于编制2008年审计工作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现提出编制2008年审计工作计划的指导意见。
一、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2008年是公司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一年。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改革、调整、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一方面,审计工作本身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调整审计职能和人员结构,不断强化审计管理,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手段和方法,促进内部审计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审计监督工作,促使公司的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落实,为公司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快发展服务。2008年的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以维护企业权益、服务企业发展、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讲求实效,实事求是,突出管理和效益审计,强化控制力与执行力的审计,严格财务报告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在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的同时,着力抓好审计基础管理工作和审计队伍建设。要通过强有力的审计监督工作,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为公司扎实推进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服务。
二、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2008年的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工作,要以当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与管理的中心任务为依据,同时结合各单位经营管理的风险评估情况及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科学予以编制。一是要优先安排好制度规定的审计项目,保证制度规定的审计监督工作得以落实;二是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好相关审计监督工作,以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要贴近生产经营和改革、管理工作,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选择和安排好审计项目,以促进公司经营管理和改革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四是要根据历史审计情况,对所属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较大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以防范风险和完善管理。
(二)编制原则。编制2008年的审计工作计划,要坚持“抓重点、求实效、留余地、上水平”的原则。1.抓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住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等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明年要把原油、成品油、物资装备的采购、化工产品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减排,固定资产投资和主要成本费用等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2.求实效,就是审计工作计划要注重实效。要通过科学安排审计项目,抓领导关心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或典型性的问题,并注意坚持点面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在维护公司或企业权益、防范经营管理风险、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留余地,就是审计计划的安排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要与审计力量相适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计划既不能安排得太满,也不能安排得过松,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审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4.上水平,就是审计工作要把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注意把促进科学管理和提高水平作为审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并选择、安排好有关审计项目和单位;另一方面审计工作本身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理顺管理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三、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管理工作计划。
(一)审计项目计划应围绕六大项目内容予以编制:1.经济责任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根据制度规定并接受人事部门委托予以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可分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两类,要逐步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2.管理和效益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以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拟选择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及因素或围绕增收节支、防范风险等来安排。管理和效益审计既可以按专项安排,也可以按单位立项安排。3.财务收支或财务报告审计。此类审计项目应依据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对企业风险评估情况的目标,选择风险较大和审计间隔时间较长的企业开展。有条件的企业还可适当安排财务决算同步审计试点。4.工程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各派出机构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可安排工程投资及检维修项目预(结)算审计。5.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价。此类审计项目应按照总部有关规定的要求编制并适时开展。此外,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可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
(二)审计管理工作计划应根据属地单位审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和需要予以编制。审计管理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计划。2.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的计划。3.加强审计业务审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计划。4.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审计信息化手段方面的工作计划。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水平方面的工作计划等。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5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体现着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自身发展规律,通过教育教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地方经济和高职教育自身的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特征是教育发展的长久持续性,就是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着眼于教育的米来发展,促进良性发展,实现教育连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还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教育的公平性。一方面,指高职教育在不同的地区之间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满足各区域适龄年轻人的受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每一个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等基本做到均衡,契合社会的需要。二是高职教育整体性优化发展。;高职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要协调共进。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原因在于:
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内经济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世界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力资源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而我国现实却是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短板现象严重。早在2004年,上海市人事局公布了《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经过十几年高职教育的快速和有效发展,据《中国质量报》报道,2013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可以说,培养以高技能人才为核心骨干的自主技术工人队伍、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一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一方面,职院校活力不强,表现在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滞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在当前我国生源紧缩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招生困难面临停止办学的局面。
2.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给更多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学习机会的重要途径。职教育的大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大众化阶段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1 288所高职专科院校具有高考招生资格,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占全国其他各类毕业生人数的45%;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数量上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而且从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方面也为大众化起到促进作用。2003年、2004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55%和61%。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1届高职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说明,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从办学规模上,我国高职教育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3.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其高等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满足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其职业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走上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职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毕业生人数276万。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大量设置在地级或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麦可思调查, 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解决了由于经济等方面因素远离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职院校不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规模的扩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统一步调,质量不高是目前制约我国高等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症结。主要表现于大量参与办学招生的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办学成本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社会对高职教育不满意,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不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2011年,教育部先后《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升的历史新阶段。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不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目的就是通过不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办特色高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当高职教育不能有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时,它的生命力就受到威胁,也意味着高职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因此,职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原因在于,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正是因为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人才供需矛盾无法解决或者缓解;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因为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受到合适的职业教育服务,无法在就业、择业中找到与其成才预期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对于社会用人企业而言,技术工人不足,一技难求的矛盾无法解决。为提高质量职教育应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性特色,明确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高职教育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线,合理设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实习实训的权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职教育也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服务社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从高职院校的区域特点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分布在各地级市或省会城市,这种布局结构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职院校的生命力来自其专、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当地企、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如果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那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较好,当地经济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职院校要与当地企业、行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技术能手、生产线等资源,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重视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就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和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强化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顶岗锻炼,为学生搭起与米来工作联系的平台;也可以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的单式教学的方式,与企业签协议,为这部分学生解决毕业去向的问题。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
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扎实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以先进制造业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为建设富饶美丽品质新做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勇争先,作示范”的要求,努力做到:在省、市、区目标管理考核中勇争先;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等方面作示范。
三、重点工作
(一)以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创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新机制
一是紧盯省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项目化,明确推进事项、完成时间、责任股室(具体见附表)。二是每月26日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重点调度考核指标的推进情况和完成进度。三是每月27日至次月3日前对全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一是强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2+4”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金集中发展;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创建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投入研发经费,确保全年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含工业设计中心),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规上工业R&D强度达1%以上。二是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财政政策,鼓励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重点调度10个以上技改项目,确保工业固投和技改项目投入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加大力度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打造绿色工厂1家,绿色产品2个以上。三是着力培育优质优强企业。建立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领航企业、“五企并抓”梯度培育机制,为工业发展涵养“水源”,全年净增规上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业化小巨人”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制造业领航企业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个。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方案,梳理产业链问题清单,组织1—2场产业链对接活动。
(三)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推进企业深度上云。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推进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进一步打造1-2个区域上云示范观摩点,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加快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力争30%左右规上企业实现深度上云。二是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结合企业上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发展等,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两化融合深度示范企业培育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打造2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支持2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三是提升企业智造水平。落实省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支持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服务指导、试点示范、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推动企业发展智能型制造,优选1-2个企业进行工业4.0改造,遴选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四)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构建营商环境新优势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机制,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开展政策暖企、上门送策等行动,加大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宣传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惠企政策保障。完善区级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倍增行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等方面。为制造业企业在惠企政策兑现、政策项目申报、技改项目审批等环节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科贷通等融资平台的输血作用,强化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服务工业为主导意识,全年力争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4亿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企业减负、经济运行结合起来,每月了解和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清理拖欠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人才强区战略行动计划,深入持续开展针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优选3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参加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2-3次投资博(展)览会和高峰论坛;在园区组织1-2次专题培训和校企对接活动。
(五)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打造干事创业新形象
一是强化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并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坚持以上率下,挺纪在前,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劲足心齐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建组织建设,打造1-2个党支部创新示范点。二是助推中心工作完成。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深入推进“双城同创”工作,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智治工作,努力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着力抓好挂点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抓好扫黑除恶、维稳、棚改拆迁、两违等工作;围绕确保稳定这一政治任务,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五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整治“”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人才工作;严格制度落实和奖惩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干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推进落实。各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范围的重点工作负主体责任。
(二)强化督促检查
成立重点工作督查小组,组长:。督查小组负责对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做到每季度督查一次并进行通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