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校园网规划,资源库,培训,应用。
我们从校园网建成伊始就意识到,用好校园网的关键在于应用系统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本身的建设更重要也更困难。必须大力开发校园网的各项功能,使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突出作用,才能改变全体教师的观念,让大家认识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对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将教学应用系统建设作为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教师全员培训,强化网络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师们已经感受到校园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在工作中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的体会是:网络环境是基础,教学资源是核心,人员培训是关键,全面应用是目的。
一、合理规划网络,给师生一个友善的备课和学习环境。
网络建成以前,由于设备有限,常常是多位老师或学生使用一部电脑,老师们和学生的文件资料只能存放在毫无安全保障的本地磁盘上,文件资料时常被无故的删除或修改,这些问题常常困扰老师们。网络建成之后,如果没有合理的应用规划,仍然发挥不了它的功能和效益,若能让老师和学生拥有自己的网络帐号,并且成功登录,以上的诸多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我们使用的是Windows NT操作系统。为了充分发挥Windows NT强大的域用户管理规范,我们做了合理的规划和配置。
1、主域服务器规划
主域一:"teacher",用于教师登录和教师文件服务,拥有教师服务器、备份域服务器、资源服务器和图书馆服务器各一架。
主域二:"student",一架高性能学生服务器,可提供给180架学生机器同时登录。
主域三:"liuzhong",用于网站服务,包含有Web服务器、服务器、FTP服务器各一架。
2、域用户组规划
校长组:校级领导的隶属组。
处室组:办公室组、教务处组、政教处组、教研室组、总务处等组的上一级隶属组。
教师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物理组、化学组等各教研组的上一级隶属组。
班主任组:班主任的隶属组。
网页制作组:"liuzhong" 域上的用户组。
学生组:初一组、初二组等各年段学生组的上一级隶属组。
3、域用户规划
每个老师隶属于教师组和各自的教研组,由于学校领导和各处室人员均有兼课,有的老师既是任课教师又是班主任,因此同一个老师可能有双重或多重身份。
4、个人存储空间规划
使用用户环境配置文件,创建各个用户组的登录脚本,让老师登录网络之后,自动映射出自己的网络驱动器。建立全校的教师公共交换区和组内交换区,便于信息交流。
例如电脑组成员登录脚本内容。
net use w: \\ntsvr4\电脑组$ /yes
net use x: \\ntsvr4\公共交换区$ /yes
net use y: \\ntsvr4\共享数据$ /yes
使用三个隐藏的共享目录,"电脑组$"、"公共交换区$"和"共享数据$",目的是让其他网络用户看不到它们,而登录成功的用户则可通过登录脚本将它们映射成网络驱动器,如图所示。
5、用户权限规划
右图图中是以林福荣私人拥有的帐号登录的,他隶属于"电脑组",因此他可以看到全组的成员,但除了对自己的目录"林福荣"拥有完全的访问权限之外,其他教师的目录他是无法进入的。
X:盘为全校的公共交换空间,只要是合法用户并且登录成功之后,他就对"公共交换区"拥有读写权限,但没有修改权限,这是为了避免大家的交换文件被修改或删除,因此"公共交换区"也是一个安全的数据存放区。
Y: 盘存放的是学校各种管理档案、教学档案、教学资源、各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试卷存档、各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绩存档等共享数据。提供给具有相应权限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使用。例如,我校各学期期中考和期末考试卷要求教师必须用计算机设计和编辑,老师可以在网上直接将试卷缴交至"考试中心",由考试中心审核和打印。
随着计算机成为必修课程,开设计算机课的年段增加,学生用户数也随之增加,因此计算机的用户管理上有着用户量大,用户分类多,用户变化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我们采用了校园局域网批量用户的管理策略,利用学生的学籍数据库和Windows NT 的"NET USER和CACLS"等命令,生成命令行的批命令文件,轻松的解决了包括开户、分组、文件夹权限设置、登陆限制、登陆脚本等大量用户的管理工作。
二、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库,满足创造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效益就得根据教学、科研、管理的不同服务需求,建立类型齐全、信息丰富的校园网信息资源体系。因此我们开发了庞大实用的七个教学资源库,让每一位老师感受到校园网实实在在的作用。
七个资源库总容量达50多GB,其中图片近二十万张,动画一万五千多个,音频文件4千多个,课件四百多个以及大量的文字资料。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来组织这些资料,方便老师浏览和调用,使他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学科资源库
该库目前有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资源,还有音效、动画、图片、图象、视频等分类资源。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直接调用这些资源上课。
2、备课资源库
①教学图片库:将原来的幻灯片、投影片和教学用的各种挂图以图片的形式存放在网络上,建成教学图片库。②视频片断库:教学中运用一些视频小片段,仅需播出几分钟就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难点。我们从VCD或其它影像资料中采集视频小片段存放在服务器上,目前库中存放了250个视频小片断。③音乐音效库:将中学音乐课的教材录音、参考资料转为MP3数字信号并搜集有大量的MID、WAV、MP3音乐、音效资料总计约有1000多件 ④教学动画库:收集和制作供教学使用的各种类型小动画500多个。
3、课件点播库
库中有400多个各学科课件,一部分是我校教师自己制作的,一部分是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来的。由于使用运行脚本,无论是PowerPoint 文稿还是Authorware打包的可执行文件,或者是WWW网络课件均可以直接点播,无须考虑运行环境和如何安装。
4、教案库
我校承接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创造教育整体改革",许多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他们有很多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性教案,都已成为教案库的主要内容。
5、试题库
该题库主要用来存档本校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试卷,要求每一位出卷教师必须提交试卷的MS Word文档。同时也收集各学科历年的高考试题、竞赛试题和各类练习题。
6、学生成绩库
成绩库中存放的是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的学生成绩,主要目的是配合试题库中本校各学期对应的试卷存档库,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追踪分析。只有合法的"teacher"域用户成员登录成功后才可以查阅成绩库,防止学生随意的浏览别人的成绩。使用SQL数据库和ASP技术,建立基于浏览器方式的查询界面。
7、网络教室
自制、收集、购买了几十个理、化、生实验仿真软件和英语、计算机学习软件,供学生自学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购买了K12等多家公司的大量教学资源和软件,容量达90GB。目前校园网内可供学生和老师使用的资源已达140GB之多。
校园网上庞大的教学资料库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合我校承揽的省级重点课题"创造教育整体改革",为我校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为学生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强化教师全员培训,探索信息时代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不断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水平和效益是校园网建设中的关键工作,应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尽快使更多的教师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因此在建网的同时我们对教师、学生分层次进行技术培训。
1、网络管理人员:一支技术过关的网管队伍是校园网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们的网络管理人员都参加了建网的全过程,同时积极的参加各种较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有能力自己完成系统集成,近几年的网络维护和持续建设均由自己的网络管理人员完成,这样既锻炼了网管队伍又节省不少的经费。
2、教学人员:全体教职员工按需求的不同,分层次进行培训。我校举办了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参加对象是全体教师,目的是使我校全体教师人人都能熟悉并使用我校所拥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各种教学设备;具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②老教师计算机普及班,目的是使老教师能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字表处理软件和CAI课件的使用。③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参加对象是中青年教师,目的是使教师掌握基本软件操作技术,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制作简单的教学辅助软件,能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进行教育科研。④网络应用培训班,参加对象为全体教师,目的是让全体教师能运用校园网检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交流。学会浏览器的使用和简单设置,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收发技能,BBS使用方法等。⑤教学课件制作培训班,参加对象为部分青年教师,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开发制作本专业教学课件的骨干教师,为我校开发学科课件系列打好基础。
另外我们还在网上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基地,部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育系统的计算机考核课程和练习、教师普通话考核课程和练习等内容均已上网。
3、学生:全校有三个年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两课时,还由学生会和团委会举办信息技术讲座,组织学生学习网络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网上快速查找资料,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加入网上讨论,使他们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建立教育应用策略,开展创造教育整体改革。
由于有了以上三条强有力的措施,校园网上庞大的共享教学资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保证,使得我们实施教育应用策略成为可能。
1、创设教学环境。由于在校园局域网中使用了用户管理策略,教师有了安全的个人电子教案夹(存储空间),他们可以在办公室、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将网上的各种资料加工制成自己的电子教案试卷等,存放在个人空间里,教学时在任何时间,不同的教室中都可方便使用。也可以在公共交换区进行信息文件交流。
我校考试中心规定,期中考和期末考试卷都要采用MS Word文档提交。现在所有备课组长和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电脑编辑试卷,并利用校园网提交和交流,运用数据库软件分析学生成绩。
凡是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以及说课的教师都积极踊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通过教学课件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如我校庄老师在高中化学《原电池》教学中用动画演示电解液中离子的运动;林老师在高中物理《简谐振动》中用课件形象的分析了弹簧振子位移、回复力等四个矢量的变化规律;林老师的语文课、杨老师的政治课,都采用了我校自己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些课程都获得福建省优质课一等奖,都受到了普遍的好评,而课件的多种媒体资料都来自网络。
课件《简谐振动》、《滑动变阻器》分别获得第一、二届全国"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二等奖,网络课件《遗传变异》获得第三届全国"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模拟危险实验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课件获华东区化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几年来,我校教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参加省市级以上评比获奖的就有28人次以上。这些成绩的获得,校园网的作用功不可没。
由于课件制作的普及程度较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占有率也较高,较好地实现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新型教学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2、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
在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上,我们组织学生制作自己班级、个人网页,校园网给了学生展现自己个性和创造力的天地;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辩论、讨论会时,校园网又成为学生查找资料、收集论据的工具。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3、开展课外活动。
通过选修课、活动课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网页制作、参加网上论坛等活动,部分学生在校园网主页上的专栏,"发明家的摇篮"上自己的创意发明构思,提供各种创造构思供他人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发明家的摇篮"网页上可以浏览到我校学生获得的,共计75次的国际、全国、省、市各种发明奖项的作品介绍和创作思路,可以查询到我校小发明家们取得的十四项国家专利,大大激发了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4、网络课程开发。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环境下,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利用BBS进行学习讨论。我们在网上尝试开设了高中英语、信息技术等网络课程,都取得较好效果。该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使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成为可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以上是我们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的点滴经验,借此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们切磋。
[参考文献]
NT Server 4.0 专业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2
为什么初中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就有“亲子活动”效应呢?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能够恰当挖掘青少年的智力潜能,启发青少年的智慧.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模式是设计问题——假设推测——活动验证——作出总结.如:测量学校操场边的大榕树高(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来设计方案.
方案一如图:
学生可根据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知识,作出假设推测,计算出树高,然后以小组活动为单位去实地测量计算,检验假设与实际是否相符,最后作出总结.(包括活动计划、测量方法、测量原理、活动心得).
通过这一活动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又能促进学生体验到成功与愉快的感觉,就如父母与孩子参加亲子活动体验成功与愉快的感觉.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指手划脚,而是辅导学生完成活动,这样就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活动.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对角线互相平分,过中心O任一条直线把平地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制作这一学具比较简单,关键是在制作过程中能使学生明白制作这一学具的原理(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且这一活动的可操作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可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再进一步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乐趣.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欢乐,也让教师体会到参与与交流的乐趣,从而改善畏师的关系,就像在亲子活动中既能让孩子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欢乐,如让家长体会到参与交流的幸福.
综合实践活动既能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又能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达到学生在学校“双学”目标——学做人,学文化知识.就如亲子活动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又能使孩子顺利渡过青春判逆期,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设计问题要有悬念,创造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如上面提到教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谁能有办法测量我们学校操场的大榕树的高度呢?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发,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教师对同学们说:“我倒有几个很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前面提到的三种方案),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使其测出树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呢?很自然产生了求知欲望,因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二,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有事可做,能学到自己必须的知识;使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为展开讨论并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前作准备.
第三,活动要用竞争与评价体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初中生的争胜好强的特点,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竞争,而且教学中不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如何,教师都要以亲切的语言给予评价和诱导,忌用简单、粗糙的语言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及评价条例及奖惩制度,如亲子活动中评出最佳家庭及各项活动冠军、亚军、季军.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3
(一)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有的课程。然而,一些师范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大多数教师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的培养。由于课程重视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轻视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结果使得学生获得的只是机械的理论知识,在师范院校职前教育阶段的学习缺乏实践的机会,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自编儿歌和童谣等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功得不到提升,理论背离了教学实践,其结果很难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因此,也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势必缓慢。
(二)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讲授脱离具体教学情境
小学英语教学法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理论学科,因此,课程的理论讲授应结合具体教学情境。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所学过的简单化的、脱离情境的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将会转化为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与特别的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的复杂的行为方式”,认为理论讲授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这样的结果是师范生学习了不少教学法理论,然而脱离具体情境的教学使许多师范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一知半解、不够深入。
(三)小学英语教学法教育实践环节实效性差,学生难以受益
传统的教育实践一般采取“集中实习”为主的教育实习模式,时间(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一般安排在全学程的最后一年。然而,实习安排过于集中且周期短,备课和总结就占4周,真正用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4周左右。在对已经参加过实习的在校师范生的访谈中,许多实习生感觉实习只是走过场,收获并不大,感受也不深,刚刚有点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有许多实习生反映在教育实习阶段,给实习生提供上讲台锻炼的机会也很少。这种简单短暂的实习难以满足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锻炼的需要,无法使师范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技能。此外,不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其结果导致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训练流于形式。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教育家,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一)“践行”的教育实践观
陶行知曾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论述到:“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老师”,“与附属学校、与实际生活相隔阂的师范教育得不到根本改造,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教师,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国民”。他多次强调师范生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倡导师范生应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关于教育情境的知识。此外,他提倡师范院校应建立联系实际的中小学实习基地,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联系,使实习基地成为师范院校重要的实验场所,通过中小学教育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
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为此,师范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师范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三、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改革
(一)理论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
小学英语教学法理论知识的讲授应改变过去传统重理论传授、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大量的小学英语教学片断案例、教学设计案例以及课堂教学录像等材料,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教学法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及什么是低效的教学行为,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这样,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既帮助师范生理解了理论知识,避免了理论学习的枯燥,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助于师范生形成反思、创新和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摩是学生获取实践性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观摩前,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观摩每个小学英语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互动、教学特点,从而避免了观摩的盲目性。在观摩后教师结合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以及发言,然后教师集中不同学生的观点对不同的小学英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教学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观摩,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另外,在课时安排上,教师还应为学生安排微格教学,将学生分为5到6个人一组,按照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集体备课、共同撰写教案,教师每节课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说课和上课。各个小组经过合作、协商和共同进行教学设计,互相听课和评课。在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教学设计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上课,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并在教学体验中增强信心,锻炼教学实践能力。
(二)按年级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培养,增强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
1.一年级进行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
通过语音、语调以及英语听力训练、口语能力训练、朗读训练、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基本语法点)、英语阅读、英语精读、英语写作等课程,加强和巩固学生英语学科知识基础。这些学科基础知识的训练安排在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之前。
2.二年级加强英语教学技能的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各种教学技能。为此,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应注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可以将小学英语教学法分成小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技能训练,小学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小学英语听、说、读、写教学,小学英语歌曲和童谣,小学英语教唱技能,小学英语简笔画技能训练、学习制作教具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等专题进行专项技能培养,以满足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需求。二年级旨在通过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形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训练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习得教学技能,教师还应结合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学有所用,将所学教育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3.三年级学生进行见习、实习和集中实习。
见习是师范教育的入门课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小学进行观摩和听课以及跟班,使学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程序有所了解;实习旨在使师范生体验课堂教学,学生到小学进行听课、备课、上课,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进行教师教育技能的尝试;集中实习则是在学院集体组织安排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一起制定方案进行合作指导,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三年级重在加大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继续加强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见习、实习以及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教育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进行一定比例的试讲,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
4.四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经过了一到三年级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学科教学法的学习,以及一定时间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具备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从事为期至少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他们就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提高,获得教育实践的能力,从而缩短了未来师范生适应教师角色的时间。
四、结语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4
关健词:教学途径 影响及意义 具体方法
提升高职教学绩效的方法有许多,但拓展教学途径是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绩效诸多方法中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因为,通过拓展高职英语的教学途径既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丰富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可以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为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研究拓展教学途径及其相关问题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
一.教学途径及其它
1.教学途径
在语言学的层面上,“途径”与“方法”具有相同的意思。因此,对于所谓的教学途径可以这样界定,教学途径就是任课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在学校教学设施允许的条件下,由任课教师而确定的教学方法或具体的教学方式。
因此,教学途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学任务。众所周知,教学途径确立的依据是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实践所承担的特定的教学任务。这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途径。因此,教学途径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某一教学过程能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其次,影响教学途径确立的因素还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对于同样的高职英语教学而言,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具体的教学途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为了完成字词教学的途径与为了完成语篇教学的途径会有所不同;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教学途径与为了完成写作教学任务的教学途径有所不同。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也是如此。因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为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途径。例如,针对中等基础的学生的教学途径与转换差生的教学途径会有所不同;针对尖子生的教学途径也会与提升中等生的英语技能的教学途径有所不同。最后,教学途径还应该考虑的因素是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同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英语教学设施。因此,为了实现达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广大任课老师一定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
2.拓展教学途径的意义
研究教学途径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或者说研究教学途径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途径的改革与变化直接会关系到任课老师专业素质的变化。高职英语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专业知识和执教能力两方面组成。前者是任课教师分析判断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途径的基础;后者是高职英语任课教师分析学生接受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学途径的改革也势必影响到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学途径的改革与变化会直接关系到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其次,教学途径的变化会改革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并使之更加科学化、实用化。教学途径的变化是学生改革传统学习方法的前提。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根据不同教学途径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更加高效的教学途径才能使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通过学校的相关的考核。因此,学生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他们都必须在自己的高职英语学习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现有教学途径的最佳学习方法。否则,不仅自己的英语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对自己的考核成绩。
再次,教学途径的研究是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课题。教学途径是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最终体现方式,因此,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所有的研究内容、所有的研究结果都与教学途径相关。因此说,教学途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之所以说教学途径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因为,它既涉及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教学实践,又涉及到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对教学改革理论的具体实施。这也就是说,无论是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高职英语教学途径都是其研究的重点。
最后,教学途径的改革还事关高职英语教学绩效研究的相关问题。教学途径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相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学途径与其相关的事实主要体现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绩效上。高职英语教学要想有一个优秀的教学效果,它必须有一个适合学生学习,又适合教师实践的教学途径。否则,无论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是影响到任课老师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学途径最终都会因影响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绩效而惨遭淘汰。
二.拓展教学途径的构想
任何一个高职英语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途径。然而最佳的教学途径就是拓展现有的教学途径。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途径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途径会适合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英语。因此,只有拓展现有的教学途径才有可能使高职英语任课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绩效。下边结合自己对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对拓展现有教学途径的构想
1.建立课程点播系统
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环境的变化,拓展高职英语教学途径的第一个构想可以概括为:建立课程点播系统。建立高职英语课程点播系统的构想主要是缘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学习途径。例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完成了自己的英语教学任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如何才能弥补自己基础的不足呢?唯一的方法是建立课程点播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不同基础的高职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点播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且,这样的学习又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采取“积少成多”的学习策略,实现自己的英语教学目的。
其次,高职院校都拥有相对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无论是支持课程点播系统运行的网络,还是技术点播课程制作的现代媒体设备,都为高职英语课程点播系统的运行与筹备提升了物质上的、技术上的支撑。
2.尝试移动学习系统
尝试移动学习系统的应用,这是基于高职课程改革而进行拓展高职英语教学途径的思考。移动学习已是在各地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有所尝试的事实,为建立高职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提供一实践基础。随着WIFI热点的普及,学生自身移动学习硬件的普及,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有关移动学习系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条件。
3.实验微课讲解系统
实验高职英语微课讲解系统也是基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而对拓展教学途径的思考。随着微课的理论和微课实践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在尝试利用微课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英语教学工作。如何及时对这种尝试进行总结并推广相应的教学实践就为高职英语微课讲解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虽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供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进行借鉴,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微课实验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如何运用微课来拓展目前高职英语教学途径的问题。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途径的拓展,既事关任课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又事关对传统学习方法的改革,尤其是拓展高职英语教学途径相关研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彭瑞娟,满孝平.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酒店英语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
[2]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04)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5
1. 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积极性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给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可高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因此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在讲解高一教材中《Friendship》一节内容时,为使学生充分掌握一些新的单词,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情景使用所学的单词进行造句,以切实掌握新单词的用法。例如,教师可这样询问学生:“同学们,上周末准备我们举行野餐活动,但是却下雨了,用upset该怎么进行造句呢?”本来举行野餐学生们心情肯定非常高兴,但是天公不作美偏偏下雨,导致野餐活动取消,学生们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很容易使用upset进行造句,如:Rain upset our plans for a picnic. 而后教师再创设相关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新学习的单词进行造句,如此学生学习与记忆单词的难度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自然被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愉快地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中。
2. 融入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积极性
高中英语是一门与文化联系密切的学科,只有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深刻领悟英语的表达内涵及表达习惯,实现英语学习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表明,高中课堂上学生对单纯的记忆英语知识比较反感,而且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英语文化,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内容时,教材中介绍Joe是美国人第一次到英国,因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Joe不能正确理解towel。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可介绍美国、英国在使用英语文化的一些区别,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使学生正确理解美国与英国英语之间的不同,避免英语交流中出现一些常见错误。例如,美国使用subway表示“地铁”,而英国则习惯使用underground表示“地铁”,类似的区别还有很多,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介绍,尤其多介绍一些风俗人情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融入英语国家文化,使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价值观念等,将枯燥的记忆、背诵转变成有趣的知识获取,促使学生掌握纯正的英语表达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3. 注重学习鼓励,提高学生积极性
高中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获得学习的成功具有较高欲望,渴望得到教师与学生肯定与认可,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把握高中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高中生课堂表现给予学习上的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Travel journal 》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列出以下地名:The Eiffel Tower、Hainan Island、Waterfall等,而后询问学生“Which place are you going to visit? Why?”而后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运用所学顺利地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词语,如Well done、Perfect、Very good等词语,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强,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鼓励学生时应真诚、诚恳,尤其应结合教材内容,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教材英语知识。
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学习积极性会进一步增强,对英语学习更加充满信心。因此,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设置一些学生比较容易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加以解决,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评价。
英语教学实践总结范文6
论文摘 要: 后教学法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英语教学法的研究走出需找万能教学法的维谷,从而将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引上新的方向。该教学法的提出对英语教师如何搞好英语教学有重大启示。
一、后教学法研究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研究这门语言。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一直以来都受到密切的关注。众多英语研究者和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将心理学、认知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相继创造出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许多教学法。试图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法是多少年来英语教育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已知的教学法都不能解决所有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对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和不断的反思,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去没有,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教学法出现。
二、后教学法
既然追求“最佳教学法”没有出路,以库马(Kumaravapelu)为代表的学者经过批判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后教学法”,从而将教学法研究引到新的路线上来。作为后教学法的集大成者,库马提出了由具体性、实际性和社会性三个参数组成的外语教学理论框架。它并没有提供或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法,而是提出了对待教学法的新思路,从而摆脱了教学法选择的困惑。首先,应当明确“后教学法”不是某种简单的、具体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而是一套统一的、不断发展并指导我们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教学体系。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灵活、动态的外语教学指导思想。它对教师、学生和教育者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种参数,为教师具体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工具。
(一)三种身份重新定义
后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一种超越,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学生、教育者进行了重新定义。一是对教师的重新定义。在后教学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教师需要对教学中涉及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并积极学习各种新的理论从而逐步构建一套切合教学实际,并且有自我特色教学理论。二是对学习者的重新定义。后教学法认为理想学习者是自主的。他在教师帮助下实现自我调控,最大化自己的学习潜力;他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并通过讨论协商来解决问题;三是对教师教育者的重新定义。传统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是把各种教学法灌输给未来的教师,指导教师选择“最佳教学法”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后教学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育者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未来的教师确立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
(二)三个基本参数
后教学法为教师具体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工具。在已知的众多教学法中,选择何种教学法使其在特定的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始终困扰着广大教师。后教学法提出的以三个基本参数——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作为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为教师进行取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特定性(particularity)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机构里教一组追求特定目标的特定学生。在特定性指导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然后再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practicality)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及教师理论的形成,它拒绝把理论家视为知识生产者、把教师视为知识消费者的两分法,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创造理论,在实践中实施理论。社会可行性(possibility)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它拒绝把语言教学的作用局限于课堂内教授语言,把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和社会需求割裂开。主张开发利用带入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满足参与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方面的要求。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数三位一体,互相交织、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影响着外语教学实践。
三、后教学法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首先,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不同班级应该准备不同的的教案。应当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背景、课堂反应是不同的。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在备课时,应当针对不同的班级,在保障教授核心知识的前提下,为其量身打造不同的教案,也就是说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班级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其次,课堂实践应当灵活,根据实际适度调整。例如,在讲解生单词的时候,教师通过对学生反应的观察,发现该单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就可以略过或加强学生对该词深度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学实践需要有教案以保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又不拘泥于教案。教师应当注意多观察学生,根据其掌握状况适时作出一定的调整。再次,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控制教学量,给学生理解和消化的时间。教师有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或者被迫放弃交际法、暗示法等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学法,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内容乏味,学生没时间消化吸收所授知识,结果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每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作为授课重点。同时应当对整套教材有很好的了解。有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反复出现,这时如果该课的任务量大,就可以进行适当取舍,在以后的课堂上再作讲解,从而保证课堂任务量适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课堂设计同等重要。在传统教学法下,记单词、预习课文或完成课后练习题似乎成为固定的课后作业模式。这就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者身份的转变。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英文资料,学会自主学习。例如介绍学生看优秀的原声电影,推荐可读性强的优美英文短文,针对课文让学生作简单的相关话题报告,或者令学生准备下一堂课的教案,等等,都可以作为文课后作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Kumaravap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