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1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农村财务管理本质特征的反映,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假设前提下,以实现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目标和有效实施规范化过程为基础进行推导;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概念来源于长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是对规范化实践的总结、提炼。

二、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现状

(一)村级财务基础不扎实

从总体情况来看,各乡村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几项基本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包括乡村工资的发放、财务机构运转等,但是,乡村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农村中心镇目前承担着区域性社会职能,那么对于中心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就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其事权与财权平衡矛盾更加突出。村级财务基础不扎实,现有的财务制度规范性与财务管理水平与财政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财务核算队伍不稳定

农村进行财务核算的会计出纳人员流动性大,队伍极其不稳定,导致根本没有财务移交手续或者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近年来,由于村民委员会换届而变更会计核算人员的,经常出现不办理移交手续的情形;由于乡村经费紧张,经常出现乡村财务没有专门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经费的开支也没有专门人员进行审批和监督的情形。于是经常发生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但是不进行交账、结账、记账处理工作,这也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在个别村还形成了谁拿钱谁用钱的混乱局面。

(三)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规范、不健全

从原始资料的分析情况看,由于村级村务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会计知识,个别村没有按财务制度的规范来记录会计账目,比如说一些村仅记日记账而不记录明细账和总账;一些村因会计人员本身不会财务,根本无法找到账目记录和财务制度,仅仅把众多繁杂的票据封装起来。还存在着原始票据或原始凭证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收钱不开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白条入账,并且无经手人和证明人签章。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以领据票入账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非生产性开支较多,绝大多数的村级财务支出多用于招待,普遍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的现象。

三、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与制度体系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设立健全村级财务会计制度。建立良好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得农村基层至村一级的财务实务有章可循,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相关农村合作经济会计、财务制度要求,对村级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财务制度的完善需是全方位的,从现金管理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预算决算到收入支出审批制度,再到财务审计制度,从财务公开到民主理财监督制度等等。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建设使得农村财务工作规范化,从会计处理程序方法的规范出发,使得农村财务工作真实、完整反映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决策支持作用的发挥,以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功能化。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制度和教育方面入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防止“村官腐败”。在宣传过程中,主要加强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让村干部和村民懂得“自主化”不是“村干部的自主化”,而是“村民的自主管理”。村干部要自觉主动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民主完全有义务和权力过问,并决策村里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及时公开财务,让村民参与理财,知道村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堵塞漏洞。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村干部廉洁教育机制。要把村干部的廉洁教育工作列入年终考核指标之内,形成经常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村干部要常敲警钟。再次是要加大惩戒力度,取信于民,以儆效尤。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查处村干部犯罪的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增强村民们监督村干部的信心。

(二)严格执行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所有会计事项,都必须根据监察部和农业部两部委所颁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而公开信息,并且接受全体民众的监督。但凡农村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的成员重点关注的财务事项,都需要及时、据实逐项逐笔公布。并对广大群众产生的疑问,村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解释和答复。

(三)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新农村建设

为了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农问题,尤其是重要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问题,我国推行了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从推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上亿农业人口的医疗卫生水平上升了一大截,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了加快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快更好的实施,合作医疗档案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成为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

一、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为了对亿万农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必不可少。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次落实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成为了每一个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化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分复杂和多样,在工作实际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农民当中利益牵扯巨大,事关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想要又好又快地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必须让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就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推动作用

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仍然占据着我国人口的多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在工作实际中不断地摸索,才能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在摸索过程中,需要把经验记录下来,留待参考,这就离不开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二、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意识不足

如今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开展,参与其中的农民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工程的体量也在不断地膨胀当中,但是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视程度却始终缺乏改进。基层执行人员把档案管理当做是没有必要的形式主义,工作敷衍了事,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是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二)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不健全

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工作流程,所以需要一个全面完善的信息收集制度、档案收纳制度、信息调用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没有这些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工作就无法有效开展。只有打造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制度走上长期发展的轨道。

(三)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制度缺乏专业人才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严格执行,但是目前农村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仍然普遍缺乏档案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工作素质。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制度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导致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中的许多条款和规定无法得到其实有效的执行,是的制度出现了漏洞,那么当初设计制度时的考虑和想法就无从实现。

(四)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缺乏基本设备支持

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德尔执行需要比较好的硬件支持,随着参与的农民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档案数量也越来越臃肿,就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来收集和储存。目前,我国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在使用原始的书面方式,落实农村基层工作信息化势在必行。

三、完善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方案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视

只有思想建设跟上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要加强思想学习和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让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和参保农民能够正确认识到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二)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解决人才缺失的难题,必须从根源抓起,从头培养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真正具有高水平的,适应农村工作实际的干部队伍。也可以对现有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否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张予宏,李莹.2004年~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3,04:72-73.

[2]沈跃.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形成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9,10:49-50.

[3]张静静.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3,05:95.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基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农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经济问题,经济财政问题关系关系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农村财政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是在经济问题上,仍然有些基层干部存在腐败行为。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止基层干部,进而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

(一) 农村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全。内控制度是管理资金的有效措施,它能避免违纪事件发生,可以防止资金流失。国家财政部曾明确规定,单位应该建立资金业务责任制,保证资金业务的不同岗位人员之间互相监督。而许多农村的资金业务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是会计审核不力。国家《会计法》曾明确规定,各个单位在办理会计手续和审核时,需要填制并取得原始凭证,由会计机构或者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审核。记账凭证要依据原来的凭证进行编制,但是查阅农村“三资”服务中心档案资料发现存在会计凭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农业部在2009年指出,应该建立农村资产台账及资源登记的管理制度,必须做到按规矩办事。但是长久以来,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重资金、轻资源的现象。这点从“三资”服务中心的档案中就可以看出。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是账簿设置不力。有的“三资”委托给服务中心但是却没有资产资源账簿。有的虽然有账簿,却没有明细账;第二是无专门负责人。部分农村“三资”委托给服务中心后,没有实物会计,资产和资源无人管理;第三是账簿和事实不符。服务中心虽然有账簿,但是没有认真登记,资产详情没有体现在账簿中,使得账实不符现象非常普遍。

(三) 村务公开不透明。村务公开工作中,应该设置小报制度,公开村务收支以及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情况,从而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和参与权。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公开内容流于形式。大多公开内容表面东西多,实质内容少。有的农村甚至几年都没有公开过一次财务信息;其次是在发送小报过程中,没有进行备案,部分农民收不到报纸,这损害了其自身权利;最后是部分农村因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后,小报停办。这时村民不能了解实际情况,也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村民“三资”管理意识薄弱。农村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集体收入减少,留下的债务问题较多,集体资产存在浪费、丢失等现象,而且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对于法律制度也不能够很好理解,应该由村民自身行使的民利,却没有认真履行,村委会可能会在决策过程中出现差错,村民也只是消极对待。这种态度意识给“三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三资”管理的投入较少。“三资”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现金资产,有包括实物能源资产,这种管理的复杂性要求“三资”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管理素质。但是如今农村“三资”管理力量薄弱,人力、物力投入有所不足,“三资”管理是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能之一,乡镇领导可以加大对服务中心的重视,对农村“三资”管理加大监督力度,给予更优质管理。

(三) 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现代化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财务制度定期更新。这对村干部,特别是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今的高水平的财会人员较少,财务管理能力有限,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健全,这使得“三资”管理流于形式。农村集体资产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需要在财务数据上加大力度,作出严格规定。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对策

(一)统一思想

1.加强“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和谐的需要。“三资”归农村集体所有,其管理水平涉及到了农民的自身利益。做好“三资”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机制,保证“三资”增值,进而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和谐新农村梦想。

2. 加强“三资”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部分“三资”管理弱的农村,其村干部独断专行,致使农村集体资产被贪污浪费,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群关系。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就是要,减少干部犯错的可能。另外,还可以调动群众参加到监督中来,保证农民的决策和监督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3. 加强“三资”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可以减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起到有效的节约作用。另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产的增值潜力,增加农村“三资”积累,为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进而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执管理力度

1.资金代管制度。将农村的集体资金纳入集体账户进行管理,并委托给乡镇服务中心管理。各村除了留有部分备用金,应该全部存入当地信用社统一账户,保证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防止自动挪用款项,杜绝资金被贪污、挪用等现象出现。

2. 健全管理制度。基层管理人员要按章办事,做到有法可依。农村集体资金监督管理涉及到村务活动,应该从健全制度入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完善之后,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

(三)建立有效机制

1.建立有效组织。在乡级、村级都建立起“三资”管理组织,打造一支能够为群众办实事的专业队伍,对“三资”进行动态管理,尽可能提高“三资”使用效率。

2.建立监督制度。首先,落实“三资”公开制度,对村里资产、资金进行定期公开。加强理财小组的监督,严格执行签字手续;其次,乡镇可以按照规定,对村资产资源进行配置,对各项费用流向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办理;最后,乡镇纪委可以随时监督,严肃查处“三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

此外,还可以对基层财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将文化素质较高、踏实上进的青年人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化培训,并提高他们管理农村财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进“三资”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存在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基层干部“三资”管理意识薄弱、乡镇对“三资”管理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深化公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强化“三资”管理有助于基层干部实事求是,化解基层矛盾。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止基层干部,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而推进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九台市龙嘉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秀月.浅谈农村“三资”管理巩固财务制度一点体会[J].中国农业信息,2014(19).

[2]贺尧生.泰安市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林钿.福州市仓山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4

笔者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认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有以下原因:

一是村干部素质低,任用教育不到位。近年来,农村调整选拔的新的基层组织人员中,一些地方由于缺少必要的考查、考核,没有把好素质关,致使一些素质低的人员被选拔到村基层组织岗位上,埋下了发生职务犯罪问题的隐患。在犯罪的基层组织人员中,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政治素质较差,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前科劣迹。同时,教育不够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原因。目前,虽然各村大都建立了活动室、阅览室等学习阵地,但基层组织人员学政治理论、学业务却很少,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更少。由于忽视教育和学习,使一些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变化,自律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集体经济逐步向农、工、商、贸等多元化经济发展,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账、审批手续随意等,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支无制约。有的村基本上没有经费收支审批制度,基层组织人员人人管钱管物,个个自批自报。有的村对财务实行家长制管理,支出、审批一人说了算。二是账目不健全。有的村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账,村干部乱花钱,直至贪污侵占公款。三是财务人员成份杂、素质低。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的配备没有一定的标准,致使村级财务人员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对其政治和业务培训少,不少会计人员缺乏法纪观念,财会业务水平低,账务处理随意性大。四是账目审查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对农村账目审查仅局限于年终象征性对账,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对一些小村,甚至几年不去审查账目,导致个别基层组织人员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三是监督制约不力。从内部看,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就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也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如民主议事日是一个很有效的党内监督阵地,但往往是村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因此起不到相互监督作用。从外部看,民主监督不到位。目前推行村务、政务两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一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基层政府对基层组织人员监督不严,对于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依法办事,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造成职务犯罪发生。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一是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基层组织人员群众意识淡薄、严重,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开会不商量,缺少民主监督。其次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察单纯以能否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为标准,缺少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再者由于利益驱动和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村干部要寻找乡镇干部作靠山,乡镇干部需要在村级培养依靠力量,导致了目前乡、村两级干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网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导致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违法违纪放任不管。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教育、防止村官腐败。针对村干部素质低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建立村教育活动室,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轮流培训。首先应对基层组织人员采取持证上岗,任职教育的方法。其次,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违法违纪基层组织人员的及时查处、曝光,起到震慑作用,检察机关也应主动出击,深入乡村开展法制教育。再次在农闲季节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组织人员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党性强、素质高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二是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统一核算。要杜绝白条子、假票子等现象,实行收支两条线,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村主任、书记、会计、出纳等人要认真履行财务手续和执行财务制度,改变目前部分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堵塞漏洞。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5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村级财务的科学管理更是成为了基层民众和基层干部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农村 财务管理 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对于基层的管理工作来说,农村村级财务的科学管理更是成为了基层民众和基层干部所关注的焦点,总的说来,农村村级财务的科学管理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关系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精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为推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地完善和进步,账务公开、民主理财等财务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农村基层干部徇私枉法的行为越发的减少,目前财务管理是帐户已全部由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人员代管,支票由镇代管人员填写,村里留一个印章,由村里提供发票,根据发票金额报销发票,实现报帐制,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取得的这些成就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其中所凸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村子中的财务收支审批大权往往是掌握在村支书或主任一个人手中,大权独揽就很容易出现寻租的现象,加上村里对于村支书或村主任没有有力的监督,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牟取私利,村级干部财务管理思想不足,凭面子,凭想象,凭领导打招呼,对财务不理解,就进行财务支取。

2.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们是代管村级帐务,由村报发票,我们代付款,要求村级公开 这个流程来的,我们负责审核发票及付款,由村主任\书记签字后,监督小组盖章后,由镇分管领导签字后才能入帐,分月或分季公开这个流程.虽然说整个流程非常的科学合理,但实在实际工作中,村级财务管理公开质量不高,部分信息公开是偶尔的行为,而不是通过定期这种方式来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并且信息公开的内容具有选择性,对于涉及敏感地带的信息往往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村甚至出现了村级财务假公开的现象。信息的不公开也为村级群众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埋下了导火索。

3.财务管理中执行力不够

在农村的基层,随着基层老百姓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对于涉及财务管理的违法乱纪案件,很多是由村民爆料出来的,之所以,这些涉及财务管理的违法乱纪案件层出不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既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常常形成了“制度一套,领导一套”,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很多村干部还存在着现金坐收坐支,而村会计则成了财务秘书,负责账目的记载以及相应票据的收集,而且,很多村子里面还存在着打白条的陋习,还有一些村干部在选用财务人员的时候往往用人唯亲,而不是用人唯才,让许多自己信得过但是没有业务能力的人担任财务人员。

4.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

在基层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会计档案不够健全,同时账目之间混淆不清,相应的资金去向复杂,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对于一些工程的结算资料、相关的单据没有进行很好的归集,同时也没有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会计科目的设置也不够科学和统一,自己内部的财务收支混乱,不同村之间的呆账、坏账比例很大,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之处,比如有的资产已被处理,但是账面上没有相应的会计分录,目前仅时存在发票不规范,招待费大,白条多,手续不规范,没有正规发票,工程没有合同没有预算,。

5.农村的财务监管不力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村级财务的监督者主要是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但是由于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的约束有限,所以很难起到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作用,不少基层都没有审计机构、监管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就村民而言,大部分村民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也无法对村级的财务进行监督。

6.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

农村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没有费用预算,是一个新生的事物队伍人员少,会计事物多,人手不够用,人员都是兼职,不是专职人员,没有费用,服务中心人员有没有接受培训,有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农村大部门财务会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培训,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不能正常审计及监督村务公开。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是基础

村级财务管理既是一项带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又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所以财会人员既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选拔财会人员时,要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行为;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考核成绩不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关键

(1)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长期工作在基层,笔者深刻的体会到村级财务问题一直都是广大基层百姓的关注焦点,对于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问题如何进行保障对于村级财务制度的改进大有裨益,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的村务公开制度,首先,公开的内容要全面,不能是经过村干部的授意筛选,具体公开内容要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来执行,其次,内容的公开要及时合理,至少要每个季度公开一次,对于多数村民或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应及时公开,所有财务活动应逐笔公开。再次,公开的方式要进一步多元化,当然还是以公开栏为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应该通过村民大会以及广播、资料进行发放,最后,公开的程序要合理科学,在进行村级财务公开之前,可以组织监督小组参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账目进行一次查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2)是健全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

目前财务管理是帐户已全部由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人员代管,支票由镇代管人员填写,村里留一个印章,由村里提供发票,根据发票金额报销发票,实现报帐制,镇里代管,已实现电算化,但是服务中心没有费用预算,是一个新生的事物,队伍人员少,会计事物多,人手不够用,人员都是兼职,不是专职人员,没有费用,服务中心人员有没有经常接受培训,有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不能正常审计及监督。

(3)是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起外部的监督机制,对于会计工作来说,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将每年的定期审计工作落实到实处,村级财务每年都要主动接受镇审计小组对本村财务账目的常规审计,由镇审计小组书写审计报告,最好可以是不同村之间进行账目的交叉审计,同时在村级干部任期结束后,也要进行一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样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引入审计中介机构,聘请专业会计师进入农村开展独立审计,有利于完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保障

(1)加强法制观念的宣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对基层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的灌输,可以定期的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也要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强化依法办事的观念,还要进行基层的党风廉政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优良作风。

(2)建立并落实质询和责任追究制度

村民作为集体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基层的财务账目具有监督权,可以就不明白、不透明的地方提出质疑,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以集体名义借贷、以集体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等担保行为都是无效的,对于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要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范文6

一、拓宽思路,深挖财源,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资源开发、生产和服务创收靠经营生财,生产经营、资原开发和资本经营并重,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综合经营,开拓资本、土地、实物等多种形态的集体资产增值新途径,破解集体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难题。

1、大力开展资本经营。针对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村即在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资本经营,进行多渠道投资,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最大化。有条件的村应充分利用集镇优势,兴建集贸市场、菜市场等各类市场,在取得效益后,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建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充分利用征用土地、兴建电站等补偿留作集体的经营发展。

2、针对有集体土地、山岭资源的村经营集体土地资产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如对村闲置土地集中规划招标开发。3、盘活存量资产。在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住小城镇建设机遇,开展闲置房屋出租、兴建商用房,在建设之初,应出台“借鸡孵蛋”,引资筑巢优惠政策。

4、建立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积极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如种植、养殖、药材等专业合作社,解决卖难,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合作社认真开展清产核资,搞好产权登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拓资产增值渠道,做到依法经营,实行民主监管,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强化班子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一)破除单打独千亦能富的思想,树立村强我富的理念。

我国自实施以为主的农村生产体制以后,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广大群众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民逐步淡化了集体观念,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主的思想模式。大多数农民不关心、不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所以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唤醒农民的集体意识,宣传靠集体发展制富的先进典型,树立村强我富的意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的脆弱扫渐凸显,农民的弱势依然明显,特别是单个农产抵御市场的风险的能力基本没有,所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树立正确思想,提高于部素质

目前村千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户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人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监督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完善财务管理系列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严格货币资金和资产管理、招投标管理、干部报酬管理等,实行有章可循。同时建立村级财务查询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使村民有据依照程序查询本村账目,建立村级会计委托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心会计的监管。二是强化制度的落实。对会计、村报账员及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等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制度和各自岗位的职责,切实按规定实施,还不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2、阳光操作财务公开。财务公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也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公开内容,二是规范公开程序,三是规范公开形式,四是规范公开时间。

3、强化完善财务监督。村级集体财务推行会计委托制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三签一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对会计中心的业务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应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组成,履行应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