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风险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应用;展望

引言

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灾害,这些灾害会对农产品的产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在这些灾害中,由于天气原因引起的灾害占了绝大部分,同时,由于天气对农业带来的灾害会使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加,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中的应用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这项工作相对的还不是很好,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中的应用

1.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在当前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应用中,重要的方式就是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致灾因子是在灾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异动因子,而气象灾害的轻重受到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受灾体共同来决定的,致灾因子的强度越强,产生的气象灾害就越重,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此,在利用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时,主要就是对致灾因子的强度进行评估。由于气象灾害的发生是不确定事件,因此就可以将其当做是一个随机事件,这就要求在评估的过程中以概率模型为模板,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来对致灾因子的强度进行计算。并且还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将致灾因子的出现频率以及出现时间进行计算,根据上述工作得到的结果对农业气象灾害做出最终评估[1]。

1.2 受灾体脆弱性评估

气象灾害在对农业影响的过程中,不仅仅受到致灾因子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受灾体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受灾体进行脆弱性评估,以此来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在出现致灾因子后,会对受灾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受灾因子会对受灾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是受灾体的脆弱性,依据评估出来的致灾因子强度,对受灾体可能遭受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一过程就是受灾体脆弱性评估。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首先要对评估的区域进行确定,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防灾能力进行评估,并且对评估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上述评估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2]。在一般的情况下,受灾体的脆弱性越小,防灾能力越强,造成的影响越小,损失越小;受灾体的脆弱性越大,就与此相反。

1.3 灾情期望损失评估

在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时,对灾情期望损失评估也是主要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使用概率的方法来推测未来发生灾害的几率以及产生影响,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可以用以下的三个指标来表示:其一为绝对指标,这一指标中包括了遭受灾害的土地面积,灾害对受灾体造成的破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等;其二是相对指标,这一指标中包括了减产率以及经济损失比率等;其三是综合性指标,这一指标是对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确定,根据灾害受损的情况,来对其进行等级的确定。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灾情反演法,对以往发生灾情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出损失与灾害之间的关系,根据灾情数据建立相应的曲线图像,对将来产生的气象灾害进行推测,并评估出产生灾害会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3]。

1.4 灾害风险综合评估

在对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时,只是对受灾体或者致灾因子进行评估,做出的评估结果有时会出现一些差错,不能对灾害进行准确的推测。因此,进行灾情风险综合性评估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在进行这项评估工作时,首先就要了解灾害形成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根据灾害的整体建立相应的灾害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根据整体灾害指数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这样得到的评估结果更加的准确,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中应用的展望

2.1 利用科技向动态评估方向发展

在当前阶段中,我国的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效果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动态评估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使评估的结果更加的准确,对农业生产起到更大的帮助。在当前的阶段中,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GPS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其加入到动态评估系统当中,使评估的效率更高,得到的结果更准确,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4]。

2.2 加强多种灾害评估方式的研究

在当前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单一灾害的风险评估有了一定的成果,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单一灾害出现的往往会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出现的通常是多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评估方式就不能全面的对灾害进行评估,评估出来的结果存在问题,使灾情不能使人们尽早的了解,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隐患。因此,对多灾种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2.3 加强气候变化时代的风险评估研究

在当前情况下,随着环境的不断破坏,对全国各地的气候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平均温度有了一定的增长,使得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不仅对受灾体造成直接的影响,还会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造成影响,使灾害变得更加复杂,出现的频率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带来了困难。因此,就要根据这种状况来对风险评估进行研究,使其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依然能准确的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评估。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农业在将来的很多年内依然会是我国主要的产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在农业气象灾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这项工作起步的较晚,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这就要我们加强对其进行研究,使其更好地发展,使其起到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胡亚南,李阔,许吟隆.1951-2010年华北平原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粮食减产风险评估[J].中国农业气象,2013,3(2):197.

[2]红英.关于农业气象的灾害评估现状及展望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8(17):156.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2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政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 X32;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008-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02

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城镇运行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适应气候变化任务繁重[1]。适应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目标制定的强制任务、行为准则、行动方式、步骤和措施的统称,具体包括规划、政策和法规等,是适应行动措施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2-3]。自2007年国务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来,政府各部门相继和实施一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指导适应行动[4]。根据国际经验,适应政策执行中需要开展监控和评估,以了解政策实施的进展和效果,加深对政策及其实施机制和障碍的认识,有利于及时加以调整或为今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经验借鉴[5]。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估可分为政策制定过程评估、政策组成要素完整性和合理性评估和实施效果评估。Preston等[7]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57项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组成要素完整性进行评估,发现没有一项政策涵盖了评估框架的全部评价要素,对非气候因素、适应能力等的作用考虑不够,政策平均评分为总分的37%。Lempert和Groves对美国Inland Empire公用事业局《城市水管理规划》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了规划方案调整建议[8]。Hardee和Mutunga[9]评价了4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国家适应行动计划》,发现其适应战略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需求。Bouwer[10]发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波兰在执行欧盟水框架中考虑气候变化适应时政策设计和实施存在显著差异。Biesbroek发现“国家适应战略”在欧洲国家实施过程中面临多层次治理和政策整合等困难 [11-12]。Urwin & Jordan通过以英国的农业、生态保护和水资源政策为例,指出现有跨部门适应政策需要考虑整合及协同问题[13]。以上开展的一系列的适应政策评估,对各国适应政策的制定、要素完整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深入的揭示了各国适应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首次尝试系统地对我国现有的适应政策与行动进行梳理,通过统一的适应政策评估框架和方法,对国家和部门层面的适应政策进行半定量评估,旨在了解适应政策实施的进展和效果,加深对政策及其实施机制和障碍的认识,为今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建议。作为发展中大国以及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脆弱国家之一,我国的适应经验可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1 适应政策评估对象和方法

1.1 评估对象

根据2008年至2012年我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4]、中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6]以及公布的政府文件[14]等,自2007年国务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来中国政府部门共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与法规117项,构成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基本框架,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开展适应行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117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与法规中绝大多数为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到部门、行业主流业务的“主流化”适应政策,而针对性指导部门和行业开展适应行动的“专门化”政策较少。从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制定的适应气候变化“专门化”政策共有8项(见表1),此类政策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深入的指导、协调与部署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如何开展适应气候变化业务,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估的研究对象。

1.2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估进展与方法

鉴于我国适应政策制定的过程、执行效果相关信息的原始记录保存、可获得性等方面的因素,本文采用适应政策组成要素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评估思路,采用Preston开发的适应政策组成要素评估框架[7]。将适应政策的制定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目标设定、适应能力与资源评估、决策、实施与评估,并进一步细化为19个流程。基于适应政策制定的阶段和流程,设计我国适应政策评估指标体系(见表2),并根据每个流程实现的情况评分(见表3)。

2 评估结果

根据适应政策要素组成评估框架,最高综合评分为38分,最低综合评分为0分。评估结果如下:

(1)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平均分为15.8分,约为总分的41.6%。最高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4分,最低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管理办法》7分(见图1)。适应政策平均分不足总分的50%,说明政策组成元素缺项较多,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得分较高,是由于政策组成元素较全面。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管理办法》侧重具体工作部署,对适应能力和资源配置、决策的科学和社会基础表述不足。

(2)从适应政策制定的四个阶段来看,适应政策的目标设定平均为11.5分,适应能力与资源评估平均为2.6分,决策平均为6.6分,实施与评估平均为9.2分。适应政策目标设定清晰,实施的主体和机制明确。适应政策的主要短板是实现适应目标的资源配置不清楚,决策的科学基础表述模糊(见图2)。

(3)从适应政策制定的19个流程来看,适应目标或优先领域(O1)、与现有政策的一致性(D7)、主流化(D8)、适应政策传达与推广(I1)为12分以上。社会资本评估(A2)、非气候因素(D3)评估为0分,自然资源评估(A3)、实物资本评估(A4)、清楚科学假设与不确定性(D5)为2分(见图2)。突现出适应政策制定在自然资源评估、社会资本评估、实物资本评估、非气候因素、科学假设与不确定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3 结 论

采用适应政策组成要素评估框架,对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专门化”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进行评价,认为我国适应政策平均评分为总分的41.6%,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57项适应政策平均评分为总分的37%相当,整体处于相近水平。同时,揭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1)我国适应政策的目标清晰,但支撑落实的适应资源匹配不明确。适应目标设定较高,但与之对应的适应能力与适应资源匹配不明确;如现有适应政策仅提到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加强资金投入等,对适应行动所需的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本基本涉基本没有涉及,使我国适应政策的实施面临巨大的能力与资源的来源问题。

(2)我国适应政策决策重视利益相关方和影响评估基础,但仍不完整。比较重视利益相关方参与,采用气候因素评估的结果作为决策基础,但忽视了对非气候因素的评估,对当前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假设和不确定性考虑不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对重视,但对适应决策很关键的未来风险评估不足,使针对未来适应行动的科学基础仍然较弱。

(3)适应政策推广实施较好,但监督不足,适应成效评估较弱。适应政策向下传达渠道明确,由省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实施,实施机制相对较完善,但对适应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不足,只有《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有相对完整的实施与监督机制,多数没有明确的监督机制表述。同时,现有政策对成效评估多数没有明确的成效评估工作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科学技术部.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10-11.[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 Beijing: Scientific Press, 2011: 10-11.]

[2]《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The Committee on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The Second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M]. Beijing: Scientific Press, 2011.]

[3]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10):1-6.[Pan Jiahua, Zheng 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10):1-6.]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R/OL].2011-12-29,2011. http:///gzdt/W020131107539683560304.pdf.[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State Council. The Report of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nd Actions in China [R/OL]. 2011-12-29,2011. http:///gzdt/W020131107539683560304.pdf.]

[5]Willows R I, Connell R K. Climate adaptation: Risk, Uncertainty and Decisionaking[R]. Oxford :UKCIP Technical Report,2003: 123-124.

[6]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R/OL].2012. http:///zcfg/201404/W020140415316896599816.pd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ation Committee. The Second 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a[R/OL]. 2012. http:///zcfg/201404/W020140415316896599816.pdf. ]

[7]Preston B L, Westaway R M, Yuen E J. Climate Adaptation Planning in Practice: An Evaluation of Adaptation Plans from Three Developed Nations[J]. Mitig Adapt Strteg Glob Change,2011,16:407-438.

[8]Lempert R J, Groves D G. Identifying and Evaluating Robust Adaptive Policy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for Water Management Agencies in the American West[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0,77:960-974.

[9]Hardee K, Mutunga C. Strengthening the Link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s: Lessons from the Case of Population in National Adaptation of Action(NAPAs) [J]. Mitig Adapt Strateg Glob Change, 2010,15:113-126.

[10]Brouwer. Mainstreaming Climate Policy[R]. The Case of Climate Adapt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U Water Policy.

[11]Gemmer M, Wilkes A, Vaucel L M. Govern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the EU and China: An Analysis of Formal Institutions[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2(1):1-11.

[12]Biesbroeck R, Swart R, Carter T, et al. Europe Adapts to Climate Change: Comparing National Adaptation Strategi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0, (20):440-450.

[13]Urwin K, Jordan A. Does Public Policy Support or Undermin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Exploring Policy Interplay Across Different Scales of Governanc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 18:180-191.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3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前10名排行榜

德班气候会议期间,一些媒体报道了根据英国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Maplecroft,世界上著名的风险评估公司之一)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以此为据对全球近几年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进行了排名,其中5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还多。

根据这份排名,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最高的10个国家如下:

第1名:中国。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但是,从人均排放量来看,中国的排放量并非最多。

第2名:美国。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居全球第2。

第3名:俄罗斯。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3。不过,饿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目前承诺,到2020年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25%。

第4名:印度。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鉴于印度的发展水平,任何降低碳排放量的举措都会导致贫困加剧。

第5名:日本。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5。这一数据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3%。

第6名:德国。德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6亿吨,住居全球第6。德国长期以来注重风力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绿色能源扶持计划。但因为工业化水平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排在世界前列。

第7名:加拿大。加拿大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1亿吨。加拿大政府承诺到2020年在2006年基础上实现温宣气体减排20%,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不过,加拿大已经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他们的减排能否实现,存在疑问。

第8名:英国。英国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5.86亿吨。英国政府于2008年颁布实施《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

第9名:韩国。韩国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5.14亿吨,全球排名第9。韩国承诺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0%。

第10名:伊朗。伊朗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4.71亿吨。

谁经受不起全球变暖的打击?

对于上述排名,联合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以及大部分国家都认同,但也有一些国家并不完全认同。例如,中国并不承认这一排序。

参加德班气候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的年排放量超过了美国,但是不能笼统地说中国就是最大的排放国,而应该把中国的排放总量放在多种因素里来考虑,包括人均、历史累计的排放、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等。如果按照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中国排位还是很靠后的。

中国既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又要积极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因此.中国要把气候变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机遇,希望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于2011年10月了一项称为“2011白然灾害风险集锦”的调查报告,根据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山体滑坡、洪水、暴风及野火给一个国家带来的经济风险程度对全球196个国家进行了评估排名,而这些灾难主要由全球变暖造成。这个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导致的灾害对30个国家的打击最大,包括海地、塞拉里昂、津巴布韦、索马里、朝鲜、马大加斯加、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和菲律宾等。这30个高风险国家全都是亚洲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4

关键词:桥梁事故;预防性养护;运营环境;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一、运营阶段桥梁事故原因分析

桥梁运营安全事故按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构本身缺陷和外部环境作用。结构本身缺陷主要指设计缺陷、施工不规范以及结构材料本身的自然老化和损伤累积等。[1]外部环境作用主要包括水毁(洪水、冲刷、漂流物等);碰撞(汽车碰撞、船只碰撞等);超载(交通量过大、车辆荷载超重);养管(养护管理不到位、不及时);其他(地质灾害、风灾、火灾、运输危险品爆炸等)。

自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彩虹桥事故至今,15年间中国运营中的桥梁共发生垮塌事故80余起。根据统计,运营阶段桥梁事故中由于结构本身原因造成事故的仅为2起,占总事故数的2.5%;而由于外部运营环境因素造成事故的有78起,占总事故数的97.5%,其中超载事故有26起,占32.5%;碰撞事故19起,占23.8%;水毁事故18起,占22.5%;养管事故8起,占10.0%;其他事故7起,占8.75%。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因素是造成运营阶段桥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事故桥梁是在结构本身较为完好的情况下,在一次突发的撞击、超载或洪水的作用下发生垮塌的,甚至部分桥梁在发生事故近期刚进行过加固。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桥梁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及技术状况均能满足设计荷载标准荷载标准的正常使用要求,而由于桥梁运营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不利变化,其作用荷载远远超出了设计荷载或出现了设计中未考虑的新荷载或永久荷载或偶然荷载,致使桥梁毁坏。

图表 115年间中国运营中的桥梁事故统计

二、桥梁运营环境因素的动态发展

运营过程中的桥梁始终是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作用在桥梁上的外部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且随着工程巨型化、技术复杂化以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多变性,给桥梁运营安全性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桥梁运营环境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且种类多、作用复杂、突发性强、危害巨大,相对而言结构本身的退化可认为是缓慢的、长期的,具有一定的延性和可控性。[2]桥梁运营环境因素的动态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车辆超载

货运车辆超载运输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触目惊心,有关部门不断强调严加管理,但就是屡治不止,时至今日超载状况未见根本性好转,有些地方还愈演愈烈,成为公路桥梁的一种“癌症”。据有关部门调查,额定载重25 t的各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比例高达30%~85%。这些超载车最大装载率都在300%以上,最高达760%,即1辆额定载重2 t的货车,实际运载量最高可达15 t。据有关部门在一些重点超载地区调查发现,运输车辆几乎100%超载,超载程度一般都在一倍以上,有的达到5~6倍,远远超出了桥梁设计时的车辆荷载。

2、交通量剧增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路网的拓展,交通运输活动更加频繁,早期修建的汽10、汽15等低荷载标准的桥梁已经无法承载现行的交通量,而桥梁的评估验算仍采用原有的设计标准,造成评估结果与桥梁实际状况大相径庭。

3、水文条件的变化

主要指人类活动造成桥位处河床变迁,河床严重下切,从而使桥梁基础变位,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包括河床采砂导致桥梁破坏及河床的泄洪能力的下降,山岭隧道的弃渣和生活区改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山区的纵向桥或高架桥对山区急流河槽水流的影响。

4、突发撞击

桥梁撞击主要为车撞和船撞。当今船舶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大吨位船舶日益增多,撞击力大。[3]目前对船桥碰撞研究较多,而车桥碰撞研究较少,在实际设计中很少考虑车桥碰撞作用。但随着城市立交的发展,超限车辆撞击跨线桥和车辆撞上中央分隔带桥墩的案例也逐年增加。

5、气候突变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暴雨、大风、暴雪、冰雹、极值气温和温度聚变等极端气候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但目前的桥梁设计对环境气候动态变化考虑不足。

6、其他因素

地震、地质灾害、火灾、地面单侧堆载、环境污染、运输危险品爆炸等特殊事故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了桥梁运营安全评估中不可忽视的外部环境因素。

三、现行桥梁安全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运营桥梁结构安全性的评估方法大致有:外观调查评估法、基于设计规范的方法、荷载试验法、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方法、承载能力的计算机有限元模拟法、基于专家经验或专家系统的评估方法,还有模糊综合评估、灰色关联度评估法、模糊神经网络法等[4]。各评估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按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桥梁承载能力评估为主的方法和以桥梁技术状态评估为主的方法。这些评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的健康状态,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或不足。

目前桥梁安全评估方法主要集中于对结构本身病害(如混凝土强度、裂缝、钢筋锈蚀、基础变位等)的检测分析,对外部荷载作用变化的调查分析较少,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只能较真实地反映结构当时的使用状态,却无法反映外界实际的荷载作用大小。

目前的评估计算会由于结构损伤、支承条件的改变使结构体系更为复杂而难以模拟;此外,结构在破损状态下的非线性加剧也会影响评估的精度;且计算模型中考虑的荷载大多,仅根据设计文件计算,无法真实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模式,评估计算结果也值得商榷。

目前的评估方法都是基于结构已经发生了病害,评估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承载力水平,其结果不具有预测性,对制定下一步预防养护措施的针对性不强。

桥梁运营环境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如何准确评估运营桥梁的安全性、提高其运营期间抵御风险事故的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桥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为了提升运营安全分析的准确度和易用性,荷载、材料、计算模型及运营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而风险评估正是针对这种不确定性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力手段。

桥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是从风险评估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一座桥或一条线路进行现场环境勘测(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专家定性判断影响运营桥梁安全的主要环境因素(关键风险源),通过定性(专家打分评价)、定量(建立评估计算模型分析)或半定量方法进行桥梁综合评估工作,分析运营失效的可能性及其损失,让桥梁运营相关方切实了解一条线路中哪座桥梁的安全隐患最大,运营过程中存在多少关键风险源、风险程度如何、降低风险的代价等,进而获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明确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目标,再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来实现风险的降低,提高桥梁运营的安全性。[4]

桥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应急预案。桥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是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勘测,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内容如下。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材料劣化、裂缝、缺损、基础冲刷移位、构件变形等结构病害的不利影响;江河水流的冲刷现状及河床变迁的影响;洪水、泥石流、滑坡、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车船的超载超限运输、车辆船舶的撞击、人为挖沙淘空、人为堆载、火灾、环境污染、危险品运输等。

桥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针对性较强、理论与经验紧密结合、定性与定量相互补充的系统评估方案。它不仅需要详细的结构定量检测和环境勘测报告,而且要求有专家调查分析的定性结论和精细化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报告,其评估结论不仅是对桥梁技术现状作出评估,更多的是对既有桥梁目前存在的风险源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面临的风险源进行识别、评估,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案。

结束语

通过统计分析中国近十几年中运营阶段桥梁事故,得出事故发生的一般性规律及主要原因。鉴于外部环境因素对运营阶段事故发生的重要影响,讨论了桥梁运营环境因素的客观性和动态性,以及目前桥梁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风险评估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能为桥梁预防性养护提供决策依据的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为以后的桥梁设计、评估及养护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利存.既有钢管混凝土肋拱桥承载力评估及加固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张喜刚,徐国平,刘高,等.公路桥隧工程风险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11):7377.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5

[关键词] 探险旅游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风险评估理论有助于决策者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和政策。联合国环境减灾署(ISDR)、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欧洲Trustnet和英国国家消费理事会(National Consumer Council)等国际、国家机构都对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予以重视,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风险评估的概念、流程和模型。在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已将风险治理列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模型,探讨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探险旅游及旅游风险的定义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个人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探险体验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殊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旅游风险的定义

旅游风险是指旅游者在探险旅游行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安全风险,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旅游行程以及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条件。探险旅游风险包括旅游地本身的风险,会因区域、文化、季节、路线、气候变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探险旅游的特征

(1)选择性和主题性

探险旅游要保证探险旅游者的体验真实性,都选择在自然环境优美、原始的、未开发的旅游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只限于有特殊探险爱好、较好体力、较高技能的旅游者;探险旅游花费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经济条件。探险旅游的体验主题性强。探险旅游在具有原始自然的和具有独特文化的旅游地环境中进行,旅游目的地保存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真实性,这些能带给旅游者特殊的探险体验。

(2)探险性和新奇性

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探险因素,使游客能展示和检验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满足游客的探险、求异、体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乐趣的愿望。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所设计的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个点、每个节目安排都有新颖性,使游客每天都有“惊险惊喜”。

(3)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的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在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得到体现的喜悦。探险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探险体验方式。通过接受挑战,战胜各种困难,体验各种经历,旅游者可以获得特殊的体验惊喜和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达到“高峰体验”。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等)。

(4)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跳伞、太空探险等的专业技能。在探险线路安排上要体现特定旅游生态环境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和谐的要求,旅游行程松紧相济,既保持旅游者的体力,又要对其身体或心理极限有一定的挑战性。必要时还要帮助旅游者排除存在的危险,保障旅游者的安全。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5)冒险性与安全性

冒险体验在探险旅游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冒险性将会导致对游客体验的刺激性降低。因此,要使游客获得惊喜“高峰体验”,就必须要保证探险旅游的冒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在“绝对安全”的探险旅游中获得“绝对惊喜”的体验。

二、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近年来,沙漠探险、冰雪探险、山地探险、洞穴探险等探险旅游受到中青年旅游者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但探险旅游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专业性强的活动。对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探险旅游,引导中国探险旅游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设计风险管理模型(见下图),来探讨探险旅游的风险战略管理。

该模型由“风险管理评价、风险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风险战略管理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低保持组成。

1.风险管理评价

在探险旅游组织以前,探险旅游企业要对探险旅游目的地、探险旅游资源、探险旅游旅游者、探险旅游行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对探险旅游的风险进行通盘的考虑与评价,探险旅游企业才能决定采取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才能保证探险旅游的安全,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如通过风险评价,细分市场,设计出不同个性化的探险旅游线路。

2.风险战略管理

风险战略管理由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低风险管理等四个管理决策系统组成。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要求探险旅游企业在组织探险旅游前,把风险控制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之内,理性考虑风险因素,考虑到俱乐部的人力、技术装备、线路设计、后部供给、救援能力等资源情况,要考虑气候变化、社会稳定等因素。绝不到一些超出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同时,还要求旅游企业在设置旅游线路时,增加对实际线路的实地踩点考察,增加探险旅游产品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企业要实施成功的风险减轻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领队人员队伍建设,选择有专业资格、受过专业训练、经验技术丰富、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员作领队。在探险旅游中,领队的经验、技术、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险旅游中的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安全性。例如,在高山徒步探险中,领队要根据队员的身体适应情况,来决定登山的高度和宿营地的安全。

其次,培训和挑选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者预订探险旅游时,旅游企业一定要通过网站、宣传册等资料,让每位旅游者了解探险旅游的所有要求和情况,掌握必要的探险设备应用、应急和自救等探险技能。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者的探险能力、身体情况,决定其能否参加探险旅游、参与何种探险旅游。

再次,同探险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企业和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社会救援条件,为探险旅游的顺利、平安进行增加保障。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或转嫁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在实施风险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探险旅游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通过投保,旅游企业将经营探险旅游的风险合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减轻事故出现后的赔偿等经济压力。其次,探险旅游者投保人身意外险和其他保险。旅游企业要通过典型案例,让旅游者认识到探险旅游的风险性,强制旅游者购买户外探险类保险。再次,通过合同特殊条款,与当地探险旅游商分担风险。

(4)低风险管理

风险没有转移出去,但旅游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也是很低的,例如针对探险旅游的装备设施损坏的风险。对此,探险旅游企业一般采取低风险管理策略。

3.风险管理信息反馈

旅游企业通过多途径来获得信息反馈,如领队总结报告、旅游者问卷调查、网站探险论坛、探险经历的读物等,来进行风险信息反馈管理,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探险旅游中管理不完善的地方,提高探险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风险管理反馈为风险评价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三、建立旅游资源的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在加强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探险旅游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探险旅游资源风险评级制度。第一,派遣探险专家组分赴各地调查探险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类别划分;第二,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由此划分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对外公布,让探险旅游爱好者有所参考,在选择相关活动时,可以视自身条件而定,减少一定的轻率性和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的法制体系,出台探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评定探险旅游资源的标准和开发探险旅游资源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探险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规模,使探险旅游处于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四、建立健全探险旅游救援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探险旅游者的安全,更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是为在探险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等)所提供的紧急救援而构建的体系。主要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

1.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直接参与到现场救援中的部门,如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居民(事故发生地)、旅游组织单位、医疗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武警部队、消防部门等等);

2.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间接参与到救援事故中的部门,如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和旅游地在安全救援中的作用。特别是事后理赔、舆论监督、信息传递和及时援助,这四个部门相互作用,能够减轻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五、建立健全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法制

第一,完善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完善保险制度,丰富保险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旅游者保险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等。第二,政府积极加强对探险旅游组织者的监管、建立国家救援机制。将“保险”和“救援”结合,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应规章制度。第四,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建立探险旅游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探险旅游特殊技能教育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Callander Marie,Stephen J.Page. Managing risk in adventure tourism opertions in New Zealand:a review of the legal case history and potential for litigation.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3~23

[2]Cavlek Nevenka.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afe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29(2):478~496

[3]陈 华:在我国环境恶劣地区开展探险旅游的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5]张传统:体验经济――探险旅游俱乐部未来发展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2007(6)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6

一.注重社会责任战略融入

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新阶段要求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决策机制、日常运营管理。G4体现了这一趋势:指南新增指标中近三分之一为公司治理指标,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要体现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管理,特别是最高治理机构在管理经济、环境、社会风险方面的决策机制应在报告中予以披露;新增商业道德和诚信议题;此外,指南要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重点议题管理方法的披露更加细致。这要求企业真正将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控的工具,纳入公司战略决策,融入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

二.强调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

G4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说明其在商业实践中促进和带动供应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如供应商环境影响评估、劳工实践评估、人权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等。这要求企业要把供应商的潜在风险纳入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中,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办法、监督体制,特别是在供应商筛选、进出机制方面将环境、劳工、人权、社会影响等因素纳入系统考虑,推进产业链健康良性发展。

三.突出对核心议题的披露

G4强化了报告内容质量方面的要求,尤其提高了报告对核心议题的披露要求。G4要求企业分析哪些是对自身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相关度高且对利益相关方影响大的议题,在报告中予以重点披露,并将此分析过程写入报告。这使得报告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战略和运营,便于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履责业绩。这要求企业要用战略思维来看待报告编制工作,把报告编制与企业风险评估、利益相关方沟通等工作相结合。企业应将社会风险放在与传统的环境风险同等重要位置,纳入统一考虑。完善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机制,定期收集和处理利益相关方反馈及评价,及时调整关键业绩指标,提高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