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88-02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以“产业”为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我国自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后,《产业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即被列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就总体来说,一般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学特色也不突出。
一、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从“产业”出发,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亦即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内容。从学科定位来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
在我国目前共有的134所医药院校(其中77所为大学或专门学院,57所为专科学校)里,很大一部分开设有经济学专业。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经贸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设经济学(卫生经济方向)本科专业、广东药学院设医药商学院、中国药科大学设国际医药商学院等。
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有《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是往往将《产业经济学》列为选修课,课时从必修课的54学时调整为36甚或32学时。课程属性的调整和课时的缩减,要求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进行特色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世界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加强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将有利于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后备的理论人才。
二、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培养目标有差距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其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工具来认识和理解实际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更多的是为应付考试而获得学分。因此,很多学生不但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不到位,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国内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之间有效交流和沟通不足,导致学生理解有难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高校里,经济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很多是从学校(学习)到学校(执教),甚至是师兄毕业就成老师的“学院派”,根本就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的经历和过程,在教学科研中也主要关注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无法给学生传递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映像,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产业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内容应用性弱,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认识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应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不提倡产业经济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忽视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重要性;2、教学课时分配问题。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给产业经济学分配54-32个学时,无法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内容讲授完毕,只能从中挑选部分内容匆匆讲解,更没有课时开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等;3、教材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学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主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产业经济问题及案例的研究比较缺乏,这也给产业经济学课程本身的教学带来挑战;4、教学实习问题。目前高校中设有经济学教育实习基地的院校屈指可数,产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实验教学课时,特别是专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产业发展调查与实践的时间更少,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产业经济学学习的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思路
在我国医药类高等院校中,要使《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特色突出,则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2
一、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1.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增强体质,学习体育“三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校本课程要求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并针对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千差万别来进行课程开发。同时,校本课程反映了课程管理地方化和民主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全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体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来。因此,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2.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由于我国课程开发的权利一度集中于国家,长期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得部分体育教师缺少对课程实践反思的主动性。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做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要求的准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因此,体育教师通过对课程开发,进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尝试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
现在,许多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所不满,他们与体育教学内容接触最多、最深,最能反映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总体感觉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没有趣味;第二,对长跑类的教学内容有强烈的惧怕和畏惧;第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被达标项目所替代的现象很反感,反应也很强烈,等等。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力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原有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出发,考虑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1.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的制定
(1)校本课程的确立要体现国家和本校的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新课程提出的五大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其目标的确立要能体现本校的体育特色和本校运动项目的地方特色。同时,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几个体系,避免目标过于单一或过大,要注重课程目标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因此,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国家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基础之上。
(2)科学地分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依据应遵照《决定》和《纲要》等文件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善于借鉴以往和现有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对学校已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适应性改造,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和所处地理环境,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
(3)加强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
进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应注意各个层次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层次教学计划之间要体现渐进性和持续性。新形势下,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新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要求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满足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不同需求。因此,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制定之前,学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体育基础、兴趣和动机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因此,通过若干学时或若干单元的体育校本课程教学,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体育教师在今后制定课程方案时值得深思的问题。
2.加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调动师生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程度,是取得学校校本体育课程改革进展和进步的关键。有调查显示,有近40%的领导对开发校本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持无所谓的态度。因此,要引导和带动这部分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应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在此基础和前提下,建立学校校本课程组织机构,加强开发和领导。
(2)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观念下,调动体育教师参加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水平;其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校本课程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再次,让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校本课程的组织机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首先,校本课程开发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等;其次,做好体育校本课程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再次,吸收学生进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以及时改进课程改革工作。
3.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1)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目前,部分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采取多种培训的措施和渠道,以提高教师的开发素养,如学术交流、各种短期培训以及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研讨等途径和形式。这使教师在学术交流中学习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经验,为学校间联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和交流空间。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应该充分结合各校实际和体育教学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办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自然环境资源是最经济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教师通过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筛选、开发和利用,进而将学生引入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构建体育知识。
4.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制定与体育校本课程相对应的课堂管理制度
体育校本课程教学的复杂性,要求教学管理者应该把注意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学校应该允许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中自觉展开讨论和学习。因此,要积极建立相应的教学规范,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各种教学方法。
(2)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综合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的衡量不应使用单一的尺度,应从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入手。实施学业成绩综合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往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当中,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管理办法,明确学业管理人员职责,细化学业管理的步骤,规范对学业管理的评价,以求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其学业成绩的各个方面均衡健康地发展。
除此之外,应加快完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如,注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拓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内容,将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列入到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当中。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单招生;普招生;会计学;特色教育
对口单招是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种方式。对口单招架起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桥梁,沟通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力地加快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步伐。1987年以来,江苏省积极开展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工作,努力探索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各行业培养输送了15万名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欢迎。实践证明,对口单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教育良性互动的重要举措。对口单招的学生(简称“单招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如对其因材施教,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是能够逐步形成系统培养特色的。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计划为18 200人。其中本科计划2 300人。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计划为595人,是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计划最多的本科院校。也是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的重点院校之一。截至2008年4月,学院共有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516人,其中单招生275人。占53.29%。是学院单招生所占比例最高的专业之一。为此课题组对会计学专业单招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能对会计学专业单招生特色教育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共向1―4年级学生发放问卷275份,回收问卷272份。回收率为97.33%;向老师发放问卷62份。回收问卷60份,回收率为96.77%。
一、学生角度的特色教育
(一)应着重提升专业能力
81.62%的学生认为其专业基础较好,仅有7.35%的学生认为其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较好。单招生在中职阶段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定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因而具有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但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大部分人英语和数学等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被调查的大四学生中,仅有42.4%的学生通过CET―4考试,CET―4成绩在390分以上也仅有63.2%。在被调查的学生中,96.32%的学生认为,花在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的时间远远超过会计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普遍认为没有时间好好学习专业课程。因此,如何提高单招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促进其提升专业能力是会计学专业特色教育研究的重点。
(二)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91.91%的学生认为,老师应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一致认为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在记账公司或公司制企业兼职。仅有8.09%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明确表示十分满意。69.49%的学生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应加强会计综合性模拟实验、会计软件(用友或金蝶软件)基本操作、企业实战演练等教学时数。部分学生还建议开设统计软件运用、会计软件运用选修课程,同时建议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同时指定实习指导老师。
(三)应拓展专业知识面
77.94%的学生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应增加专业课程教学时数。减少专业基础和公共课程教学时数,甚至建议取消基础会计等中职阶段已经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程。81.62%的学生认为。应开设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学、电算化会计7门专业课程。开设税法、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财政学、财经应用文、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15门专业基础课程。建议选择性开设预算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专业选修课程。
(四)应迎合就业意向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72.79%的学生就业意向是到企业或中介机构从事会计相关工作,16.54%的学生就业意向是从事会计教学工作,仅有7.39%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根据单招生的就业意向,应因材施教,制定与高校招收普通高中的学生(简称“普招生”)不同的教学计划,实行不同的教学管理。结合单招生的就业意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受社会欢迎的会计人才。
(五)应紧贴市场需求
用人单位对招收会计人才大都设置了两道门槛,一是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是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这对从学校踏上社会的会计专业学生无疑是一道很难短期逾越的鸿沟。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所有学生都认为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及时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以后会计执业和其他类的考试奠定基础。36.76%的学生建议学校为学生报考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甚至为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创造条件,这也是会计人员灵活就业的砝码。
二、教师角度的特色教育
(一)应单独制定教学计划
96.67%的教师认为,单招生的会计专业基础较好。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专业基础知识。也认为部分专业基础课可以取消。教师们普遍认为。单招生有专业学习方面的优势。应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单独为其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被调查的教师中。86.67%的教师认为,单招生花在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的时间过多,建议取消目前英语CET-4考试和毕业证书的挂钩,但要求能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专业英语的学习,至少应该能够学会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但一致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至少应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
(二)应单独组织实施教学
基于单招生基础方面有别于普招生。因而单招生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应有别于普招生,以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91.67%的老师认为。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是按照大学教学要求制定的。未能与中职学校的课程充分实现无缝对接,因而导致部分课程与中职阶段课程相重复。75%的教师建议,针对单招生这一特殊群体,应实行小班制。人数不宜超过30人。同时专门为其配备会计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校外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单招生一般是中职学校的优秀生。学习态度端正,踏实认真、吃苦耐劳。能够承受压力,接受挑战,但单招生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相对薄弱,与普招生相比,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78.33%的老师认为。应多鼓励单招生参加一些校内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抗压能力和心理的稳定性。
(三)应单独进行教学评价
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既精通会计实务和理财,又懂得
相关经济法律,特别是税法等相关知识的会计专业人才特别受市场青睐,因此会计学专业教育也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88.33%的老师认为,单招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应单独进行教学评价。采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模式,突出实践考核,强调会计综合性模拟实验、会计软件(用友或金蝶软件)基本操作、企业实战演练环节。36.67%的老师还认为,除了提升单招生的专业能力,还应加强其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甚至包括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应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所有教师一致认为。应注重单招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也应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部分老师到企业或中介机构兼职,甚至允许部分老师到企业长期工作,定期回学校指导学生实践,也可以从企业聘请一些有实践经验。同时也乐意从事教学工作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践指导老师,通过双师型教师制度的实施,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建设一支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应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基地
所有教师一致认为,应建立校内实践基地,重点在于模拟企业日常业务。使学生能真正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以后会计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教师一致认为,在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1―2个月的时间,到指定的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每个实践基地均应配备实践指导老师和理论指导老师,校外实践基地可以选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
三、建议与对策
(一)优化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
结合单招生的特点,应调整英语和数学等公共课程的教学计划,在分析中职学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公共课程教学的要求。建立适合单招生的公共课程教学计划;高校一般都把通过CET-4和计算机二级作为毕业条件,建议取消这一硬性规定,而改为校内英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重点强调英语和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结合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为充分发挥单招生的专业优势,提升其专业水平,适当调整5门专业课程(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的教学计划,加大其教学内容,为单招生下一步参加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奠定基础;甚至可以考虑在大学期间鼓励单招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CPA)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AC-CA),把单招生真正培养成会计的专门人才。
(二)加强专业教学,提高专业水平
要以完善专业教学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专业教学:一是制定一套适合单招生的教学大纲、实践大纲和考核大纲,重点突出实践考核。二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探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特别是加强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如税收筹划等。三是严格按照实践大纲的要求组织实践,应建立校内、校外以及定向单位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严格按照考核大纲的要求组织学期考试和实践考核,还可以组织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单招生的专业优势,应建立校内、校外以及定向单位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即在校内建立模拟实验室,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在定向单位建立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配套。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阶段模拟、综合模拟,真正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环境,掌握会计流程。校外实践基地一般通过与专业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建立会计软件应用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获取会计应用软件和ERP证书。定向单位实训就是到学校指定的单位全封闭实训,一般选择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实训时间至少2个月。此外还可以调动学校、家长的社会关系,让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以缩短会计教学与银行业务、税务及会计操作的差距。同时加强会计软件的教学与应用,达到人无我有。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4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张三(1983- ),男,河南泌阳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吴耀(1977- ),男,浙江丽水人,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主任,工美师。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台州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互动效应研究》(编号:L2012
C014),主持人:张三;浙江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先进生产理念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研究》(编号:KX13C-22),主持人:张三。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已成为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大举措[1]。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基于本国实际情况,已经探索出效果显著的职业教育模式,如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GNVQ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2]。这些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与本地区产业深入、广泛合作的形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不断地借鉴、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如何相互融合的细节还有待进行深入探讨。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某一范围内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组合的结果,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占有比例关系[3]。区域产业结构明显受到本地区科技储备与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与政策、自然资源、资金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经济措施和社会政策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产生、演变和发展[4]。
区域经济产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一般区域仅有几个或十余个优势支柱产业,是小范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活动,而这些往往造成职业技能类型单一,但是职业技能的要求高,恰好可以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社会分工的细致性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就在于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发展空间的高级人才。职业教育本身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和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企业在区域产业的平台上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程度取决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程度,也决定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劣[5]。职业教育的规模化、人性化、多样化、区域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已经成为关键。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紧密的联动性和互动性。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区域产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职业性和高教性特征,而且区域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职业教育提供的多为区域产业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6]。
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中,人才的价值越来越显著,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合适得当,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等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性,职业教育模式必定会有所不同。无论是何种经济产业结构,无论是在什么经济区域,无论是何种职业教育结构,二者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职业教育才能成为提高一个地区劳动生产率和该地区整体职业素质水平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途径见图1。
(一)学校发展定位
职业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发展定位有其特殊性,应立足打造本地特色,服务地方,谋划发展。其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地区域产业,面向本地经济在相关科技和技能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及社会文化的需求,不断引领本地区职业技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例如,某地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为“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高教性指明了办学层次,职教性明确了业务范围,地方性表达了服务对象。
(二)专业设置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本地的经济产业结构为依据,根据本地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结构来综合考虑专业设置[7]。目前,全国各区域都处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换代阶段,各地都在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经济产业、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适合本地的产业结构。职业院校必须切实做好对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本地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协调。同时,专业口径要与本地区社会职业分工情况相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不平衡,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行业社会分工程度和劳动组织形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专业设置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具体要求。例如,东部沿海某地区制造业门类齐全,目前已形成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等“5+1”主导产业。职业院校就要根据本地产业优势,开设以机电工程专业为通用主导专业,分设数控、模具、缝纫、汽车等本地特色专业,以匹配区域产业发展。
(三)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计划是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规定不同课程之间相互结合方式,课程教学计划要体现本地产业的特点。例如,某职业学校根据本地产业结构开设汽车专业,涉及汽车的制造生产、质量管理、保养维修、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多个方向,如果本地区具有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汽车制造业生产线,课程教学计划则偏重高技能生产型人才的培养;如果本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汽车拥有数量大,课程教学计划就偏重高技能维修保养人才的培养;如果本地拥有良好的商贸环境,课程教学计划则偏重高技能管理销售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计划也规定了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各个学期、学年、假期等时间进行划分。因此,课程教学计划也需要根据本地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如某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多个产业链环节,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本地的优势产业链环节应该优先安排,根据产业链环节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并分配足够的教学时间,特别是根据产业链环节的管理方式实行教学管理。
(四)课堂教学内容
要认真分析课程教学计划和本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把本地经济产业的特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如模具设计制造业已经成为本地的优势产业,相应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就应该体现这一优势产业,使用真实的企业产品案例作为讲解的基本载体,任课教师在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时就应参考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市场营销、维修服务等各个环节一线高级技术人员的意见,把最真实产品全部生命周期内的相关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当地经济产业的细节渗透、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而且,授课教师应当具备相关企业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能把本地的优势产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学中。
(五)实践教学环节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算化会计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以下简称“我系”)电算化会计专业开办已有五年。现有在校生440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3人,硕士学位4人。建有两个校外实训基地,一个手工模拟会计实验室,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课程设置是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专业课。主要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税法》、《经济法》、《审计基础与实务》等26门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办学规律要求,无法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能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案例教学少,理论和实践脱节。高职电算化会计专业课教学没有完全围绕培养学生技能这一主旨展开,实践课大都安排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进行,先以教科书为依据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等到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具体模拟实践。这样做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二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紧扣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是按学科来安排,不是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确定,不是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便讲授什么。基础课设置不能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环节也不突出。目前我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3:1,有的专业课甚至是4:1,实践教学体系也不独立。
三是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多,教材内容陈旧,错误较多。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经济法和税法等。尽管可选用的教材多,但教材内容陈旧。随着新准则、制度的出台,教材编写修订没有及时跟上,目前教师讲授的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而且教材内容错误较多,许多教材没有章节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和练习题等。
四是教学方式生硬,多媒体课少,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氛围不浓。目前启发式教学不够,依然是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和课下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对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很少设置多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五是合格的电算化会计教师缺乏。我系现有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过去一直从事普通中专教学,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学历也不高,缺乏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其中很多教师是由其它专业改行而来,基础会计知识功底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目前具备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专职教师只有2人,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外聘兼职会计教师也偏少。
六是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够。目前我系只有2个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和2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实验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也不高,财务管理实训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尚未建立。
针对以上现状,我系进行了系列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管理以及参与经济决策能力,直接从事会计、出纳、审计和其他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工学结合、证书导向、模块教学”,按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实践为重”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深入推进以“一个中心”(能力培养)、“两个课堂”(校内、校外)和“三级实训”(单项、综合、岗位)、掌握“四项核心技能”(手工账、计算机账、纳税实务、财务分析)的“1234”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原有教学基础,在深入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以下程序开展专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明确毕业生预期就业岗位各岗位职责和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体系掌握上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决定课程教学内容、重点、时数、教学手段与方法每个实践教学过程所承担的技能、培养的内容、重点、时数、手段与方法构成各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最后制定出四套专业教学文件,即电算化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教学模块对照表、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电算化会计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电算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门实验课、单项技能实习、综合实习)教学大纲。这些教学文件是在明确毕业生就业流向、岗位技能要求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遵循的原则是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基础课按专业要求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1:1),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
首先,以启发式教学为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避免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和学生课下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对于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等均要设置多级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并积极寻求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主讲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在PPT文件、参考资料方面实现和其它会计学类课程的资源共享。最后,以案例教学为依托,实现实践与理论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始终把案例教学放在突出地位,主讲教师对每一类主要的会计核算方法都要用过去经典案例或者是当今国内企业市场中的最新案例,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根据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坚持业务操作和理论知识结合,要求学生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环节均要有实际操作体验,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始终。
三是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整合专业课程,调整课程教学顺序,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进行课程整合,将《经济法》和《税法》进行整合,并适当调整授课顺序和授课课时。增加选修课程,增设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顺序是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讲解,分部解决问题。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后,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核算企业新产品、进行凭证编制、分析、纳税申报、模拟实训。本着“学校政策支持,教师人人参与,突出职教特色,教材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每个主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承担了相应教材编写任务,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2部教材正式出版,3部在学校编印使用。我系计划分两个阶段,再用三年时间完成专业教材建设,重点建设6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申报2门省级精品课程。重点推动特色教材和优质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
四是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按高职教育特点要求,应建立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电算化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或计算机等级证书。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争取在三年内,“双师型”教师人数45岁以下的任课教师都能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具体措施是:做好现有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和转轨工作。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考核、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重新定位教师教学任务,根据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制订教师业务提高计划。加强教师对会计实用软件应用的培训,要求教师参加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报考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定期轮换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任职,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验能力,选派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直接从社会会计工作岗位上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来我院任教,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是搞好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狠抓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更新改造现有2个实验室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科技含量,同时新建财务管理实训室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在省内2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保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六是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第一,在实践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和校企联姻、师生结合的教学质量反馈及评价机制。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一方面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改革沿正确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全面、客观、公正、量化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严把学生成绩考核关,尤其注重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考核,各门课程均按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立技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课程结束时按照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逐个考核,避免了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客观上也起到将学生平时学习着眼点引导到实践技能培养上来的作用。
七是以“证书”为导向,突出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实现“多证制”。
从电算化会计高职教育实践来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的办学特色,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实践能力的价值体现,目前我院已与常德市劳动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协商,在我校建立了会计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本专业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创造了培训条件。我们把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专业岗位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与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每学期安排三到四周服务技能实训课,实训内容完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专业岗位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进行。积极推行“多证制”,鼓励学生报考各种资格证,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省级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普通话三级甲等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等,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并能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 章振东.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科学时代,2007,(7):70-71.
特色课程教学计划范文6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学习文件、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拟定初稿、试行到应用完善,体现了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必须得到校领导的重视,主管部门、二级院系和教研室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得以修订完善。因此,在修订的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修订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二是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原有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已成为必然;三是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
回顾我校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广西及周边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毫不动摇地继续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按新时期医学人才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新时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树立以创新人才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其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本校办学的历史经验,尤其是近十年来培养人才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也要认真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创新教育思想和行为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3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落实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是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根据<标准》的具体要求,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围绕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深刻领会<标准》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明确要求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一名医院从业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保持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标准》分别对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和知识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要使毕业生达到该基本要求,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目前,国内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延续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2】。为此,要重视搞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将其列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3.1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医德教育的新体系】。要强化以医德和职业精神为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强化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要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践行大医精诚校训,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德才兼备医学人才。
3.2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生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质量的关键”。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②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③加强考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建立科学的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原则。修订好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主要依据L4J。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要制定既科学合理,又符合本校实际和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首先认真分析过去修订教学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正确处理好以下问题。
4.1要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教学计划反映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果认识不清,观念陈旧,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计划中存在着单一的培养模式,存在课时负担过重、个性被制约、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新的教学计划必须适应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变革和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4.2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传统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传授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要认真落实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相关精神,规范临床实践教学行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同时,要创新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的整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和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完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