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1

各位同事们:

很高兴借此机会,向你们介绍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制度和北极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北极的活动。

北极在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北极的自然环境变化对全人类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北极的自然变化又反作用于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气候。

中国是北半球国家,北极地区冷空气活动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显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北极事务关乎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需要更多了解北极气候变化,了解此类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北极考察和研究,对认识北极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高中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北极科学研究,干1996年正式加入北极国际科学委员会,于1999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三次北极海洋综合考察。2004年,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并于2005年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多年来,中国对北极高空物理、气候变化、生态、海洋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初步观测体系,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专家队伍。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受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严重,需要北极地区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呵护。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北极地区国家在保护北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以及在全球环境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已经参加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主要国际环境公约,并正在认真履行相关条约义务,在控制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绩。中国将不懈努力,继续为保护全球环境和北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其次,我愿介绍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律制度的一些看法。中国认为,包括一系列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制度提供了处理北极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这包括:(一)区域性国际法文件和区域合作制度。如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等。(二)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国际环境公约。北极地区受臭氧层减少、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影响最大,有关国家在相关公约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法律文件,包括国际海事组织针对北极的特别航行条件制定的《北极冰封水域船只航行指南》等。(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条约在将群岛赋予挪威的同时,确立了缔约国国民平等待遇原则以及和平利用群岛原则,成为一项独特的北极法律制度。

中方认为,当代海洋法涉及海域划界、海洋环境保护、航行、海洋科研等各个方面,对沿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做出了基本规定,是处理各种北极活动时应予遵循的法律基础。中国支持包括海洋法在内的现行北极法律秩序,同时认为这一法律秩序需要因应形势落实与细化,渐进发展。

中国注意到有关北极地区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完成,认为北极地区有关海洋区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北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国家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协商早日解决相关问题。在确定外大陆架界限时,除妥善处理相邻北极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应充分考虑外大陆架与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关系,确保沿海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近年,北极冰雪消融加速,既带来了北极航道开通、北极经济开发的新机遇,也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挑战。国际法需要因应这些变化,做出适当安排,以趋利避害。国际社会应在现行国际法基础上。考虑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制度,保障北极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航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第三,我想谈谈中国对北极合作的看法。

北极问题主要是地区问题,也有气候变化、航运等跨地区问题,需要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中国很高兴地注意到,近20年来,北极合作不断深化、拓宽,日益机制化,合作已成为北极事务的主流。中国尊重北极地区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和管辖权,愿就北极相关问题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北极理事会是关于北极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在协调北极科研、促进北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事会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讨论、采取实际行动,在认识北极生态、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等研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中国赞赏北极理事会对非北极地区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开放态度,希望理事会尽早就观察员国家的作用和接受新观察员问题做出决定,形成北极地区国家与非北极地区国家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共同解决跨区域问题的合作模式。2007年以来,中国以特别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理事会相关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理事会的了解。中国政府支持理事会的宗旨与目标,愿积极参与理事会各项工作,尽己所能,对理事会的工作做出贡献。

刚刚结束的“2007~2009国际极地年”为促进北极合作、提高北极意识、加强北极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积极参加了国际极地年活动,组织了“北冰洋变化及其对中纬度的影响”等项目,并积极参与了有关国家倡导的极地年项目。中国期望极地年期间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制订关于北极问题的政策提供更为坚实的科研基础,希望极地年期间的国际北极合作能够继续深化,支持并愿积极参与北极持久观测网络的建设。

北极地区各国对于北极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进行北极研究离不开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良好,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开展北极科研合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组织的三次北极海洋科学考察中,有包括北极地区国家科学家在内的数十名外国科学家参与。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继续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科学观察和中国将要组织的北极海洋科考,愿同北极地区各国进一步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深化北极科研合作,充实北极合作内涵。

谢谢!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2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没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但是,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本次会议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改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选择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疑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和社会各界聚集在哥本哈根,力图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是希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内,“低碳经济”的倡导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方式确定下来。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由于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存在的分歧难以弥合,不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倡导似乎被会议“边缘化”了,只得留给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但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将“低碳经济”列入会议的议题,就足以表明“低碳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因气候变化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其概念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提倡人类以低排放、低污染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中,“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低碳经济”的提出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观转变的老问题,离我们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并不遥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在不断思考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谁应为此负有责任?目前,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过量碳排放所致,而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息息相关。当然,近期在一些媒体中也不断传播出一种“另类的声音”,质疑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无论这一论点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能否站得住脚,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毕竟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是改善自然环境或延缓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现实与未来的选择,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此早有广泛的共识。

“低碳经济”的理念是从人类的未来着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日益增多,发展“低碳经济”在许多国家已经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我们现实的社会越来越近了,并非遥不可及的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上,中国是最早重视和着手制定低排放、低污染发展规划的发展中国家,低排放、低污染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同时,低排放、低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至2015年)规划。

气候变化转变人类活动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改变传统的产生和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碳的大量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急功近利”的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发展途径,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需要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换,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由此“低碳经济”正在或将要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一项新的紧迫课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更多的从环保意识出发,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对环境毫无理智的破坏,避免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回头路和其他道路可走。尽管,新兴的“低碳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国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规模,在世界各国经济领域所占比也十分有限,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却不可估量。首先,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减轻了后续的压力,一举两得;其三,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改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上看,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与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截然不同,与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日益强烈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诉求,为人类生存危机寻求新的出路。

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再到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广泛共识和行动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也有表述。其表述的理念和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经济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由此,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被世界各国所日益重视,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如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为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使资本主义从金融危机后的衰退和低速发展再次步入繁荣。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全球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全球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甚至是金融结构的变革。从这个意义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和产能的技术标准符合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要求,同时在进行调整能源结构中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在调整技术研发上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

发展观的转变与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被联合国纳入全球首要重大问题。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发展观念不断深化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经济以至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涵盖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无数次实践人们深刻体会到,单凭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不仅如此,甚至还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观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转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谋求发展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和更新,对发展的要求更客观、更现实、更高了。发展观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化赋予了全球发展新的使命,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扩展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加剧以及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中包括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气候变化等),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到了80年代,人们更加关心自身所在世界的生存环境和前景,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把人类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能不说是人类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又一进步,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观,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人类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的人类发展目标是,在满足目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当今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构成危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体现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发展观不断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深化。

共同的生存环境与同样的责任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本应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大会期间,各国家代表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应负的责任等敏感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分歧始终围绕在减排量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以应对气候变化。会议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火药味”, 气候变化会议演变成各方利益和力量博奕的场所,在激烈争辩的喧嚣声中,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交锋几度达到“白热化”程度,似乎脱离了召开气候变化会议的初衷。

哥本哈根会议尽管不是人类为生存而努力的惟一机会,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机会,留给人类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关系,成为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或许这一新的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看,谁也不愿意看到全球变暖加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前提下,共同负起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为改善自然环境或减缓自然环境继续恶化方面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为了眼前的利益患得患失。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情况千差万别,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准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宗旨就是需要国际社会综合、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气候变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工业化过程中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历史责任,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不应是套用其惯用的、带有附加条件的“施舍”。但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谈判的一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不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承诺,甚至美国始终拒绝在《京都协议书》上签字,而且变本加厉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承担额外的、不合理的义务。由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在相关问题的谈判和磋商历经十多年,谈判过程曲折、复杂、激烈,甚至是情绪“激愤”,直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15次哥本哈根会议,190多个缔约国依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敏感问题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从人们从激愤的情绪中平静下来之后冷静地思考一下,要争取各缔约国达成某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协议,尤其是规定国家发达在量化的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机制安排和承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安排,并非希望渺茫,应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不是人类为全力自救的终点,人类在全力拯救自身生存环境危机从刚刚开始,或许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能全面解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所问题,但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会是人类为自身生存环境而自救的终点,人类需要永无止境地与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抗争。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3

巴黎气候大会的全名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这个长长的名字的背后也是世界各国漫长的气候谈判。

在能源和气候的国家战略上,杜祥琬是以一个科学家的思维来对待的。他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早年在莫斯科学原子物理,回国后就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发中。后来参与国家“863”计划,领导中国强激光领域的研究。

直到2002年,杜祥琬接受上级安排,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往能源学部履新。对当时正醉心于激光技术研究的杜祥琬来讲,能源是充满未知的全新领域。工作性质也由具体的科研项目攻关,转向更加宏观的战略咨询层面。这个全新的角色不无挑战。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快速推进,经济得以飞速增长,然而与之相伴的则是能源消耗总量节节高攀、环境污染日益堪忧。就在杜祥琬履新的2002年,我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也是煤炭、钢铁、铜矿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何开局新能源建设……摆在杜祥琬面前的,是一个个难解的命题。与以往一样,杜祥琬克服困难的办法仍是那条颠扑不灭的真理――不停学习,业务知识要更新,工作方法更要不断探索。

2010年,研究了8年能源问题的杜祥琬出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这一组织是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顶级“智囊团”。同年冬天,杜祥琬第一次作为气候变化问题“智囊团”成员飞赴坎昆参加谈判。气候谈判背后,是各国间能源发展的角力。从一线科研到战略咨询,领域变更,角色转换,杜祥琬说其间贯穿着相通的思维方法,“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观念,搞具体研究需要它,搞战略研究更离不开它”。无论研究如何宏观,都得老老实实“抠数据”,科学思维仍是基础。他归结出几个确定的“支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和环境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支点”为大家共同认可,才可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

现在,作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需要从宏观战略层面把握国家的能源与气候发展走向,还需要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在气候谈判桌上为中国尽可能多地争取利益。在严峻的现实下,他最看重的依旧是科学和理性的力量。

留学生:近几年来,中国很多城市地区遭遇灰霾天气,更多的人关心的是治霾速度和力度能否更快更见效。有关人士提出治霾最快需要15―20年,对此你如何看?

杜祥琬:治霾是必须的,肯定需要时间,但太长了让人没有信心。我认为10年应该见成效。中国总是在不断进步的。雾霾的出现,说明我们以前的发展方式存在粗放的问题,若要治霾较快见效,迫切需要我国在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上做精心设计,因为国内的环境容量比国际平均水平低好几倍。我们的发展没有本钱粗放,需要认真设计现代化、城镇化,以及同步设计分布式低碳能源方案。

留学生:其他国家在雾霾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杜祥琬:国际上有比较成功的经验,比如企业责任延伸制度,就是对其产品负责到底,包括产生的污染物。强制性措施,包括行政性、经济性和教育性,这是一套改变环境、生态和社会的组合拳。目前在很多国家成立了一种包括政府、企业、专家和公众的联合环境协调委员会,就是让民众自由表达心声的权利和体现,这也是政府的一个抓手,一种社会治理的模式。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欧洲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丹麦国土面积不大,不过海岸线很长,因此风电海上多于陆上。德国虽然和法国比邻,但是能源政策情况差异很大,法国核电占发电比例的75%,而德国准备“弃核”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未来这是大势所趋。我国现在与丹麦、德国、法国合作得非常密切。

从某种角度而言,我国有这么多的省相当于欧洲很多国家,各地蕴含的可再生能源不一样,像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所以要因地制宜、高比例地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实施一些鼓励政策。中央已明确要继续发展核电,而且要深入论证内陆核电站。

留学生:煤的燃烧对大气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而我国煤炭用量在能源总量上比重很大,今后是否会在煤的开采、生产和消费等用量及使用方式上加以控制?

杜祥琬:今后几十年中,虽然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会逐步下降,但是它依然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在能源结构变革的第二个阶段,要做到化石能源的节能优先、总量控制。从总量控制上,头脑中要时刻有一个“天花板”概念,同时,要积极探索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低碳利用。

在我们国家的煤炭消耗当中,只有一半是用来发电的。我们认为,煤炭发电的比例要增加,而直接燃烧、散烧煤要用气、电、余热等替代。除了总量控制,煤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清洁利用。洁净化有非常清晰的国家环保概念,脱硫、脱硝、除尘都有明确标准,这一点中国做得不比国际差。但是低碳化仍然是个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节煤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虽然有效、但是有限的。进一步低碳,呼唤创新,比如发展碳捕捉、利用和存储。

此外,在我国终端能源结构中,要显著提高电力的比例。也就是说,要大幅度降低煤炭和石油直接燃烧的部分,增加电力使用的部分,简单地说也就是电气化。同时,在电力的结构中,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我认为,智能电网和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留学生:现在世界不仅对气候变化有争议,对气候变化谈判的争议也是存在的。国际气候谈判的难点在哪里?

杜祥琬:这个问题很现实。要应对气候变化,首先是减排。各国要减少气体排放,这就牵涉到了各自的责任问题。所以确有分歧,也确有争论。

谈判经过这么多年,一个很重要的成就是定了一个正确的原则――共同有序。意思是发达国家要首先承担绝对减排的责任。他们在很长时间内排放得最多,历史累计排放显然很高。同时区别就在这儿,发展中国家则是尽自己可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尽量地主动承担一些义务,这叫“共同”。比如《京都议定书》给发达国家定了减排量,但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定。

这个吵架尽管吵,但是大家都认同这个原则。从去年以来,发达国家都要提交绝对减排的单子,而发展中国家则是相对减排的单子,这就体现了区别。但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不够强,所以大家对他们不满意。国际谈判吵架难免,但是我经常讲,就是吵而不分,斗而不破。谈了20年了,尽管吵架,谁也没敢退出,谁都不敢去承担谈判破裂的大事,因为这是全人类的大事。国际气候谈判的实质是什么呢?它不是个闹剧,它是人类严肃的、责任重大的努力。

留学生:近些年的谈判,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成果?

杜祥琬:应该说除了《议定书》以外,实质性的成果就是正确的原则。但是除此之外,确实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我们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觉得是铺垫了将要来临的成功。我个人理解,这次COP21应该有实质性的突破,能够达成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民性的协议。

留学生:在这方面中国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中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

杜祥琬:这里面中国是积极的,而且是务实的。中美两国最近发表了气候变化的声明:第一,气候变化是科学的;第二,中美共同制定减排原则。我们谈了美国需要绝对减多少,中国需要相对减多少。最后列出了中美合作的实际应用,它在全球产生了很正面的影响。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给大家增加了很多信心。在此之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双边地了要促进气候谈判的声明。经过这一系列的铺垫,为这个会做足了准备。

但是我们不能指望大会能解决一切问题。也许大会能够达成历史性的、有实质性进展的全面的协议,但是现在还要继续努力。这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诉求: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他们(发达国家)一直没有落实好。发达国家也没有否认自己应该这么做,所以我们也不断地督促他们把这条落实。

中国要应对气候变化,不纯粹是为了国际谈判,而是为了国家本身的发展。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但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我们国家需要绿色低碳发展,这个转型本身是中国未来的需求。

留学生:你是粒子物理学家,你是怎么从原子物理到核能研究,到强激光研究,然后转到能源咨询、包括气候变化领域的?

杜祥琬:其实我这一生的道路,自己掌握不住,全都是国家给我选择的,我是被选择。我高中毕业时想学天文物理学,但那时国家选预备生,把我派到莫斯科去学原子物理。他们说,最大的天文没学成,去学最小的原子核。这就不是我能定的了。一回来就参加了核武器研究,这就是后来我和核能的关系。再后来做“863”计划,我又是授命去搞核能激光研究,这也是国家要我做的事。

但是总的来说,没有接触过相关领域,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不得不学习。后来我去中国工程院做副院长,主持能源的工作。从本世纪初我就介入了能源的研究。中国能源很复杂,很费脑子的。从能源研究,我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气候变化领域。其实气候变化的背后就是能源问题。所以现在我在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嘛。我就是被国家需求导向,适应国家的需求,让它成为我的专业。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4

“地球一小时”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已成为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在内近十个城市参与了活动。今年,成都、贵阳、大连、石家庄等城市已确定参加熄灯活动,还有更多城市加入到活动中来。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公众的强烈意愿与协作。中国政府已作出承诺,到2020年会在2005年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40%—50%。因此地球一(仪)小时2010也是传递中国公众对于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支持。我们将在3月21日到3月26日(周一至周六)推出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低碳改变。

二、活动主题: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关掉你的灯!

三、活动目的: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方式,调高公众环保意识。

呼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行动中。

四、活动主办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五、活动承办方:社团联合会协会联络部绿色之风环保协会

六、活动协办方:动物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七、活动时间:3.21----3.26(熄灯时间:26日20:30----21:30)

八、活动意义:

“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将是“20行动”——全国百校大学生节能宣传联合行动的第二次活动,也是11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活动。大学生社团将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参与到这场盛会中。

“地球一小时”并非单指一个小时,它指的是我们在单位和家庭中用水用电的长期节能习惯。我们将通过这次告诉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们这种做法的好处:既可以节约开支,又减小了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公众的强烈意愿与协作,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需要全力以赴!

九.活动创意:(熄灯方案)

1、在此次活动正式开始的半个小时前,我们的会员会到甬道做最后一次的宣传活动,让大家观看我们制作好的幻灯片与视频,让大家更加深入去了解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了解低碳生活对我们的好处,了解在这一小时内全球都在参与,为地球做的贡献。

2.10秒倒计时:

(1)用我们平时可回收的硬纸箱,在纸箱的其中一面割出镂空的形状,以拼出0-9这十(几)个数字,倒计时的时侯,在里面点上蜡烛或放入充电的台灯,便可显示出0-9的数字,以倒数的形式迎接“关灯”那一刻。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参与到这场节能盛典中来。

(2)等“0”这个数字呈现的那一刻所有寝室楼、食堂、教学楼将纷纷熄灯。用镂空形状的硬纸箱,拼成“EH”——earthhours的缩写,并记录影像资料。

3邀请双阳电视台对活动现场进行拍摄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邀请广播电台、校电视台、校记者团、校报、青春杂志等校内媒体对本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十、活动主要内容:

(一)宣传周宣传:

1、3月21日:

于各公告板、教学楼以及食堂内张贴活动海报。传达低碳生活周的理念,呼吁大家通过5种简单的低碳行动去节约能源和资源,即:

周一家庭节能——利用循环水节约一公斤水资源,

周二办公室节能——减少10张打印纸,

周三低碳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少开一天私家车,

周四低碳购物——自带环保袋,拒绝塑料袋,

周五节约能源——关掉不必要的灯、关闭不使用的电器插座,节约一度电。

2、3月23日——3月26日:

(1)邀请校园广播电台参与广播宣传,做一周的气候问题专题节目。向全校师生传达低碳生活理念,扩大宣传力度。

(2)食堂窗口宣传:制作本协会关于宣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的小幅海报,贴于每个食堂点菜窗口,无形中让同学们在就餐时关注到此次活动。

3、流动式节能公告板:于校园人流量较大的甬道布置大型节能公告板。展出往届“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照片,全球气候问题资料以及照片,事先由各大组织书写的节能方式小书签、承诺参与集体熄灯的承诺条件等。于宣传周内展出同时,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这原来有个字,我忘记是什么字了)可以于现场书写节能方式书签,以及对气候问题的看法,同时签上自己的姓名贴于展板上。我们将会对参与书写意见的同学派送本协会纪念卡片。

4、网络宣传:将活动信息公布于本校官方网站以及绿色之风环保协会的官方博客上,即使向世界传达活动情况,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地球一小时”,关注气候变化,关注低碳生活。同时也可呼吁在校同学于“人人网”、“腾讯网”等渠道传递活动信息。

(二)熄灯安排

学校各寝室与26号20:30-----21:30自觉熄灯一个小时,在这神圣时刻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参与到这场节能大典中来,并由环保协会会员于熄灯时间内以照片,DV等形式记录同学们在寝室活动的照片及影像资料等,以便后期宣传。

十一.其它:

1、活动执行力保证:去年的“地球一小时”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经验,我们也总结了上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成果与不足,为这次活动的执行顺利导航。

2、双阳电视台与本协会多次合作,采访质量与宣传力度可以保障。同样校内媒体与本协会互助互利,交织成完整的媒体网络平台,为活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本活动希望得到学校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通过“节能减排办公室”给学校各组织,各学院下发通知,积极配合活动的进行。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5

《人与生物圈》:我们进行实地调查时看到了黄河首曲湿地在退化。尤其是人畜严重缺水,有些场景触目惊心。各位专家在这个地区工作了很长时间,这片世人瞩目的湿地现状如何?

雷光春(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我们称为黄河首曲湿地的这个区域,其中湿地面积达到100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在健康状况下,泥炭的储水量极大。据上世纪50年代估算,光是首曲湿地就储存了70多亿立方的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但现在这片湿地全面退化,其中严重退化甚至消失的占30%,中度退化的超过50%,也就是说大约80%的湿地都退化了,真正健康的湿地不到20万公顷了。

健康的湿地在退化变干的同时,土壤类型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本来正常的湿地土壤,含水量达到了饱和状态,退化严重的地方的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因为水干了,泥炭地原本含水的空间进入大量空气,泥炭开始分解氧化,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比如鼠类。鼠害大面积出现,打的鼠洞也会造成降水流失,同时湿地上原来的湿生植被也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毒杂草入侵,显著改变植被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循环,降低草场质量。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泥炭积累过程终止,露出水面的泥炭将成为二氧化碳重要的排放源。

健康的湿地是能够一年到头稳定地为黄河提供水源的,但现在因为退化的关系,让湿地涵养水的能力大大降低。来水多少、排出多少,原先那种把水分蓄积在泥炭地里再慢慢释放到黄河的过程大打折扣。本来黄河的排沙就是个大问题,沙量主要来自于黄河中游,如果这一带也荒漠化,黄河的泥沙淤积会更加严重,整个水文条件都会发生变化。首曲湿地只是一个缩影,现在黄河源头大概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湿地都消失了。

罗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说到这一地区这些年来的变化,研究报告很多。退化是不争的事实。但退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同的概念,政府官员和某些学者说“退化”,常常是指这块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经济生产功能的退化,而科学界所说的退化多是指生态退化。比如黄河首曲地区退化的表现有:湿地面积减少,特别是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减少,草地干旱化,产草量减少,鼠虫害加剧等。从功能角度来说,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碳汇功能也在不断下降,至于生物多样性这方面,主要是指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多样性,和过去比减少很多,鸟类、兽类、鱼类都减少了,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陈克林(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这片泥炭湿地已经形成了1万多年了,在它的历史里,前五千年是没有人类破坏的阶段,后五千年人类慢慢迁徒过去,就开始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了影响,但是影响很小。别说上千年前,就在七八十年前,过草地的时候都还走不过去呢,因为当时没有多少破坏。关键是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影响剧增,这个地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链条状的沙化带,很多地方的泥炭已经停止发育了。比如玛曲县曼日玛乡的湿地,我们四五年前是骑马才能进去的,现在车都开得进去了。

杜国祯(兰州大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沼泽湿地干化,面积在缩小,这是事实。举个例子:玛曲县曼日玛和采日玛两个乡交界处有大面积的湿地,我1981年骑马去考察的时候,到了山底下就过不去了,全是铁青色的沼泽。去年夏天我再去,虽然中间的核心部位还是典型沼泽,但周边都在放牧,牛羊已经能走下去了。据我目测,那片沼泽的面积至少减少了30%左右。玛曲县城往东走,路的右侧是整片湿地,那里原来是真正的典型沼泽,但现在变成了季节性积水的草场,到了旱季底子露了出来,并且出现大片盐渍化,草也长不起来。

《人与生物圈》:关于黄河首曲地区沼泽疏干、草场退化的原因,我们在采访中听到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气候变暖为主。另一种认为人为活动为主。各位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两者又是什么关系?

杜国祯: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存在。首先,气候变化对于玛曲乃至整个青藏高原都有影响,这是宏观认识,单凭直觉也能肯定的。然而要分析近期气候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你会发现,气象资料的系统整理是一个大缺口。就目前掌握的气象资料来看,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并不明显,但由于这些资料太有限,观测得不具体,所以不好下结论。我刚才也提到,一些原来很好的湿地现在变成季节性积水的草场了,到了旱季就会盐渍化,盐分很大。由此看来,可能蒸发对湿地干化的作用更大一些,而蒸发量的增加一般来说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但经验不是科学数据,只能作为推测,所以这个结论还很难下。其次,从人为因素看,主要集中在超载放牧上。光是玛曲县的统计资料显示,牲畜数量从1981年以来已经至少翻了一倍以上了,牲畜践踏对湿地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具体超载了多少?比如,现在的草地面积还是用的80年代普查结果的数字,其实已经今非昔比了,光是现在的道路、大批出现的小城镇就占去了很多面积,仍然用以前的草场面积来计算的话,过牧程度与实际远远不符,但确切数据又没有人系统调查。所以,气候变化与人为因素,这两个孰轻孰重,没有任何让人心服口服的统计数据来证明。

罗鹏:我认为造成退化的原因中,自然因素是主导,同时人为因素也起到了叠加作用。我们虽然做了一些监测,但时间较短,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数据来说明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影响环境的。现在我们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是,缺乏针对整个黄河首曲高原湿地的详细系统和长期的气候变化分析,因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尚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虽然在四川若尔盖、红原县和甘肃玛曲、碌曲县都有气象站,但毕竟设点太少,有些站是在城市里或城市边缘的,数据的精度也可能不够。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分析出的结论截然不同。可见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足够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多数研究者公认的是:近些年来黄河首曲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导致蒸发量增加。但我认为还需要更细致深入的数据和分析,比如是哪个季度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异常?对什么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蒸发量变大,影响的是地表还是整个系统?这些数据我们都没有,或者刚开始去监测和收集。气候的年际波动是很大的,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数据就不能说明长期趋势。再比如,有人认为湿地中的过度放牧是导致退化的主因,但事实上,积水较多的“真正的湿地”不存在过牧问题,因为牲畜不愿、也不能久呆在那里,且湿地植物的适口性也不好;而放牧对湿地的影响,比如对湿地水分蒸发和养分过程的影响,目前也并不明确。这也是 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陈克林:我认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关系不大。据气象数据,现在降水量和几十年前差不多,并没有明显减少。从温度上说,若尔盖比以前暖和了,对于泥炭地会有一定影响,但我个人认为这对黄河首曲高原湿地的退化来说不是重点,重点还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还有农业学大寨时期为了扩大草场而挖沟排水等对湿地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当初红原、若尔盖地区挖了许多沟渠,人为地大面积排水,沟渠在年复一年的雨水冲刷下越变越大,对泥炭湿地的影响是致命的。发育良好的泥炭地表面径流很少,雨水降下来之后就渗透下去了,所以有蓄水功能,黄河首曲湿地因此也被誉为黄河的大水库。而挖沟之后,湿地上出现了明显的径流,雨水下来之后就顺着沟流走了,无法存留那么多水,也没有那个慢慢储蓄再释放的过程了。原本良好的湿地系统被破坏之后,泥炭逐渐分解,被厚厚的土壤和沙子掩埋,蓄水功能下降。不仅如此,由于排水也让鼠害增加了,本来潮湿的地方鼠类无法生存,雯干后开始大量在地上打洞,快速繁殖。总之,我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气候变化,排水和过牧才是根本性问题。湿地退化中,我估计人为因素起码占到80%。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泥炭湿地退化对气候有影响,湿地既是碳库,同时也是碳汇和碳源。说它是碳库,是因为全球泥炭湿地储存了5500万吨碳,达到了陆地表面碳储量30%左右。泥炭地同时还是重要的碳汇,吸收碳的能力远远超出森林,同是一平方公里,泥炭地的碳汇能力在热带超过森林20倍,在温带也至少是森林的2倍。然而,泥炭地遭到破坏的时候就会变成碳源。泥炭地暴露在空气中,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就会开始释放二氧化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水位提高,二氧化碳释放就能减少。

罗鹏:我认为挖沟排水对湿地的影响有多大到现在还不明确。农业学大寨时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有个红原草地工作站,我们研究所的魏太昌研究员是当时的技术女责人之一。据他的观察,当时挖沟排水的总面积并不是很大,不是每个公社都有这个技术条件,一是没有机械,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一般东方红都不行,因为草皮太坚硬,很难挖开,所以红原只开了龙日坝和瓦切这两个乡。二是终年积水的地方,即使挖了沟,排走水也只是局部的,一条沟排走水,另一条可能又堵住了。某些区域确实排了水湿地就消失了,但可能只有10%左右,从更广泛的地域来说,大部分地方是排不走的。因为整体来说,这个地区地势都比较平坦,坡降很小,水流动不起来,时间一长沟就淤掉了,也就是说大部分沟塌掉了,没起作用。我认为魏太昌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周边的那些高寒沼泽湿地,也在“退化”,但那里却从来没有人工排水。排水对若尔盖湿地有影响,但影响多大不好说。

雷光春:放牧、排水和湿地退化是相互关联的。为了扩大可放牧利用的草地面积,若尔盖湿地曾在20世纪60-90年代进行了挖沟排水,主要发生于70年代。根据统计数据,1972到1974年间红原、若尔盖两县内开沟700多条,共长1000公里左右。仅若尔盖县累计开沟就达到380公里,当时新增草场8万公顷,疏干沼泽面积15万余公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沟使得沼泽湿地的面积急剧退化了60%。因为即使是平缓地区,湿地仍然高于黄河河面,所以开沟后地下水流失严重。排水后的草场又开始放牧。这样,草场既有啃食压力,也有鼠害压力,造成了退化。而且湿地的破坏不仅因为放牧,还有湿生植物转向旱生植物的种群变化,比如狼毒等毒杂草取代了原先的湿生植被和牧草。

同时,气候因素也不能排除,比如降水量总体趋势是减少的,平均气温上升,蒸发量在增加。草场退化导致植被减少,地表温度升高,蒸发量也随之上升。另外,湿地退化之后,空气湿度降低,又导致蒸发量进一步加大,这么一来丢失的水量就更大了。这中间,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是同时存在而且互相作用的。若尔盖对岸的玛曲湿地,当时没有经历挖沟排水,但也退化了,这就和整个气候及水文条件有关,再加上放牧强度过大,草场退化,鼠害等因素的累加。但是,不好说自然和人为谁是主要的。

《人与生物圈》:与气候因素相比,毕竟人为活动是可控的,我们不妨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为因素上,讨论一下导致黄河首曲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都有哪些?是如何导致湿地退化的?

杜国祯:单从人为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来看,有一点我一直在考虑:如今牧区包括修公路、开矿等建设开发用地占用了很多草地面积,就算载畜量不变,草场总面积减少也会导致单位面积载畜量变大,这个问题被轻视了。别轻看一条道路,虽然跑车的路面才几米宽,但是周边的30米宽度内都不能放牧了,而且如今牧区的道路纵横交错,总长度很大,占用的草场面积更大,我估计至少有5%。在这种情况下,玛曲黄河出口处国家还计划建两个大型水库,草场面积又要进一步减少,对于当地牧民和生态的影响都将难以预料。

另外草场承包也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牧民明确了自己的土地,起码一家一户知道自己有多大面积,就可以算清楚自己该养多少牛羊,负面效果就是水源分配不均造成矛盾,而且利用强度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造成草场生态的破碎化。因此,我们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应当以“单户承包,联户经营”的模式管理草地。

现在虽然总的植被盖度还比较高,但很多地方的草地群落中可利用牧草可能只有百分之四五十,其余的都变成毒杂草了。毒杂草叶片比较宽,有些需要很多的水才能固定少量光能,而且宽叶片植物与原先的牧草相比又会加大蒸腾浪费,这个数字是可怕的。我算了一下,在玛曲县1万平方公里的草地和湿地上,由于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和其他不可利用植物增加而造成的水分无效耗散,一年最大可达10亿立方米。比如,黄帚橐吾是退化草地主要组分种,本身耗水量大,有毒,80年代初在群落中不过20%,现在有的地方都增加到50-60%了,这样的地方在玛曲至少有一半以上。

陈克林:20世纪80年代后了,一包70年,这个政策对牧民们来说短期内是不错的,能够自由经营了,但从环保角度讲,当地牧民人口增加很快,需求随之上升,尽管国家有限制的举措,但放牧还是过多了,对草场的破坏就比较严重。而且,由于过牧,草长出来就被牛羊吃掉,没有枯枝败叶的积累,也造成泥炭的积累停止。草场承包政策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而言也成了一个新问题,保护区内的草场都承包给了个人,难以管理。

罗鹏:尽管我认为气候是占主导因素的,但气候主导还只是个外在条件,最近几十年来在自然系统管理和利用方面,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人为影响的叠加,可能加大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么是怎么叠加的?怎么加速的?一是对草场湿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包括放牧的数量和时间明显增加,有些湿地过去只能在冬季放牧,其它季节牲口进去会陷进沼泽里,现在湿地变干一点,就变成全年或者多季节利用了。二是利用方式的变化:过去 是到处游牧,现在拉了围栏,牲口走动的范围就缩小了、固定了。这样就造成了局部的过牧。并且,最近几十年有很多畜牧产业化和草地建设项目,比如商品牦牛、商品藏绵羊的发展。在这些背景下,需要对草地进行改良,包括对草地的除杂草、施肥、种草、轮牧等等。几十年前甚至搞过大规模的草地翻耕。我比较忧虑的是,这些“草地建设”,通过养分泄露或者直接加快湿地系统养分的释放和循环速度,可能加速湿地的演替,加快湿地向草地的转化。

《人与生物圈》:我们注意到各位对湿地的退化原因存在着不同看法,也都提到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在许多方面缺乏研究和可靠数据。我们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因为在许多问题上看法相左,又缺乏依据,已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能否讲一下在科学方面黄河首曲湿地还有哪些主要空白和如何补缺?

杜国祯:气象资料的系统整理是第一个大缺口。再者,我估计植被退化之后,蒸发量也会随之增加,但缺少依据。这种蒸发直接减少了湿地的水量,但到底减少了多少?这都需要研究,可现在没有人做。另外据我多年观察,这一地区山上大大小小的谷地有很多小湖泊和水洼,这些积水有可能沿着地下通道向下游湿地供水,不可小视它们对黄河首曲湿地的贡献,也就是说四周山地、谷地的植被保护同样重要,但是这一推断尚缺乏研究证明。所以说,我们对这一地区的认识空白太多了,自然过程留给人类的奥妙太多了,随便一个问题就把人问住了。

罗鹏:我刚才谈过,若尔盖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然而,由于研究工作及相关数据不足,对气候变化导致湿地环境退化的机理并不清楚,笼统地说气候变暖不足以解释若尔盖湿地现在出现的问题,比如地表水减少如此之多,湿地干化脱水如此明显,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人畜饮水的困难。地表的蒸散(蒸发加蒸腾),不足以让水分散失达到如此程度,径流的减少也不足以让整个区域干化到如此程度。目前有关地下隔水层的研究也非常少,若尔盖湿地的地下隔水层,比如冻土层、岩层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也不清楚。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对于这个地方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了很多技术干预,比如草地建设、围栏、基础设施开发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对这个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到底有什么影响,大部分在科学上都不能很好回答,这是需要关注的。这些东西还没有清楚,盲目采取技术措施有时是危险的。

雷光春:关于冻土层,我认为在这个地区是没有永冻层的,我们测水位曾经挖过1.5米深还没有碰到过冻土,湿地国际调查泥炭深度时,超过10米的深度,取出来的是非常纯的泥炭。但是在黄河首曲湿地存在季节性冻土,可能由于温度变化,解冻时间提前,导致蒸发量增加,这可以和水位下降挂上钩,但下面的隔水层变化我们没有研究,也不知有没有其他人研究。

我们在实验当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地下水这一块就特别希望从事地质的科研人员研究得透彻些,但这方面的数据很少,也包括隔水层、冻土这些问题。另外遇到的就是时间尺度上的积累不足,缺乏多年积累的数据,就无法对一些变化做出趋势的预测。另外,气象、水文、植被覆盖率等数据也很缺。现在都是各个院校、研究机构各自做着独立项目,如果能有一个资源共享的机制就好了。中国的数据壁垒是研究的一大问题。

《人与生物圈》:尽管存在许多认识空缺,但是这个地区还是需要在总体上有一个发展定位的。对此,各位是如何看的?

陈克林:近些年黄河水量减少后,中下游修建7很多水库,但效果并不好。其实,黄河首曲湿地是上好的天然水库,保护好它,就能使中下游源源不断地受益。反过来说,中下游受益地区就应该对上游进行补偿,这样才能使上游的湿地保护落到实处,上游百姓如果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利用的权利这是不行的。现在中央集权比较有力,只要认识到这个问题马上就可以付诸实施,应该能够协调好,关键是要认清这个地区的定位,要认识到其生态上的重大价值。

杜国祯:我认为这个地方就不要以经济定位了,而是要解决国家生态安全问题。从畜牧业资源方面来说,其实五大牧区整个的肉产量还不如河南、山东两个省呢。牧区只要能让当地人自给自足就够了,用牛羊的品质取胜,同时保护文化,别想着要建工厂搞加工通过这些方式把地区面貌改变了,那些都行不通,搞生态旅游还可以考虑。还有现在国家投入在这些地区的资金,应该更有效地利用,比如用拉围栏、盖房子的钱来支持牧区子女上学,慢慢提高当地人口素质,这才是出路。

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参与式合作研讨;程序;人口资源与环境

未来世界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政治竞争或者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素质的竞争。21世纪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适合学生成长,适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理想境界的关键一步。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要求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想学、会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并确实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观念。为此,我们设计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并在人口资源环境课程中加以实际应用,本文将对此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在资源环境教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1.大学教育需要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以便做出检验、判断和选择

大学教育究竟应为每一个青年提供一条什么样的知性路径,也许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对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把数年时间完全用于科学的思考的时间,从真理和精神世界的知识探求中探知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也许我们没有最好最聪明的学生,但参差百态的学生才是真实的社会形态,大学教育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负责任的人。大学教育需要创造一种鼓励学生提问和深入思考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学习环境中,大学生们能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以便在未来做出检验、判断和选择,获得知识、方法、理念和信念。合作研讨课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以及发展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模糊的事情面前抓住事物的特点,自主地解决问题,可以最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平等自由的讨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达到发展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

2.参与式合作研讨是资源环境教育的社会批判方法,有助于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与生态环境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基础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实际上是在追寻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是在进行公民关于社会权利和责任的教育。成人基础环境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素质是关键所在,因为他们是现阶段和潜在的社会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素养、对环境的敏感性、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性理性思维与见解关系到未来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念、对环境所采取的行动及个人对环境问题能够承担并勇于承担的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社会发展及需求看,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环境教育。

参与式合作研讨是资源环境教育的社会批判方法。提出问题、了解相关的环境思想、提议和理论,搜集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全面信息,并加以辨别与处理,力求获得该问题的更好的理解,在各方解决方案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思考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与行动对未来的影响,这种方法是一种内在批判方法,培养了分析能力,揭示了与问题相关的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和所持价值观,获得了态度的改变及对环境负责的行为方式。

二、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

三、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如何更有效地应用

1.创设有效的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

应用本模式教学,我们希望通过参与性合作学习与个人理性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价值观。观念的形成与态度的确立基于大学生个人理性的思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通常是在人们产生要求、需要了解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去积极地开动思维,因此创设有效的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显得异常重要,因为这些话题是启动思维的必要条件。人口资源环境课程恰好有相当多可供研讨的话题,如: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哪些影响?城市化发展对人口有吸引力吗?减少人口能提高人均GDP并解决失业、资源、环境问题吗?供水紧缺有可能造成哪些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为什么在中亚、埃及及阿拉伯半岛地区有可能爆发夺水之战?面对供水短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具有哪些特点?根据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能源资源的现状特点分析说明常规能源资源耗竭的严重性与紧迫性。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总体趋势?有哪些证据可供证明?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对人类环境会产生哪些可能影响?你认为控制全球变暖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具有持续性和普惠性?发展的成果能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能否使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如何受益?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我们大学生能做些什么?……

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处,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出的具有思考和启发意义的话题,也可以是学生课前、课中阅读教材后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只要有助于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制造求解的悬念,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研讨话题。

2.创设有效的合作研讨环境场

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他们不仅要在课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资料信息,而且要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整理好相关资料;他们要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争论,还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适时地进行解答、质疑与争辩。这就要求创设一种有利于合作研讨的环境场,研讨与对话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碰撞出思维创新的火花。从任务的设定、小组的合作查阅资料到小组共同整理资料、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与建议,再到课堂的共同讨论,每一环节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舒适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开放自己的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积极有效地进行研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研讨。

3.教师的有效引导触动学生的研讨动力

我们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和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学,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触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导读、课堂导议、课后导思。

进行课堂讨论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和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如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教学任务,确定全球气候变化的研讨话题,引导学生查阅气候变化的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控制对策、我们的选择等相关资料;资料收集后,引导每个学习小组先整理一下要讨论问题的资料,理清思路,如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小组组员也可及时补充或修正其观点。可能各小组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在交流中,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到各小组所要分析的内容,并能直接做出简单的评判、思考与选择。

课堂研讨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就相关的问题展开研讨时,教师首先应注意讨论的氛围,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引导使讨论不至于偏离所要讨论的话题太多。其次,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讨论的技巧。如何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何提出你的观点,如何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第三,要求学生能说会听。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分析对错,以便及时修正和补充,同时也可借此检验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千万不能只顾自己说,不注意他人的观点,要组织好语言,发表观点时做到表达清楚,有说服力;如果对某个方面问题还想不清楚,可以反复地与同学谈论,听取各方面的看法。第四,要求学生要以理服人。不要纠缠对和不对,要重在摆事实、讲道理,要清楚地想好自己要发表的观点,千万不能无理取闹。第五,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如何做到不盲从,如何做出独立的判断,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激烈的争辩与研讨后,学生就真的形成了科学的概念、正确的态度与理念了吗?知识与能力迁移了吗?懂得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吗?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课后引导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研讨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所要讨论的问题的?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针对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能改变什么,能做些什么吗?你的选择是什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希望借助本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确实提升大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个人负责任地对待资源环境的态度,做出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