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宪法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宪法概念范文1
关键词:宪法概念; 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 分配 ;社会秩序
中图分类号:D911.0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47-02
一、宪法概念的介绍与分析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概念的界定表述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3、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4、宪法是分配法权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 5、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宪法乃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西方学者在研究宪法时,则不大倾向于下定义、作概念的方法,因而在许多西方宪法学教材或专著中较难找到比较规范的宪法概念。即使作概念,也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等方面来说明宪法的涵义,而不倾向于从理性的角度,用本体论的方法揭示宪法的本质,在逻辑方法上则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而且“新的发展令人印象最深的方面也许是,从‘宪法’一词的定义中排除了任何意识形态的含义。”
运用这种方法,多数西方学者只是从宪法规定了什么和宪法看来是什么的角度来界定宪法概念。一个比较流行的宪法概念认为,宪法就是规定和调整国家机构及其权力运行的法律。而有的人则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了极端,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Charles Evans Hughes认为:“宪法就是法院说它是(宪法)的东西。”还有学者依据这种方法认为:“不可能给宪法下一个实质性的定义”,“为了弄明白‘宪法’一词的定义,最好研究一下宪法形式上的性质,即宪法的外在的、可以感觉到的特征。
中西宪法概念界定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背景。中国当代宪法学者继承和发展了阶级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前苏联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而西方学者则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西方文化中的实证主义和定量分析的传统并受近代产生的实证主义哲学和实证主义法学思潮的影响。
从科学评价和价值评价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宪法学者界定概念时,首先揭示宪法的本质,界定出的宪法概念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有助于人们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宪法。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方法也具有过于抽象、相距操作层面较远的缺点,不利于宪法的更有效的普及和运作,同时也更像政治学上的宪法概念而非法学上的宪法概念。而西方宪法学者界定概念的方法,无法揭示宪法的本质,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无助于人们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宪法。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却有较强的具体性和生动性,更接近于操作层面,有利于宪法的普及和运作,同时也更像法学上的宪法概念,而非政治学上的宪法概念。
二、宪法概念的再思索
笔者通过对中西方宪法概念的比较研究,在辨析其差异后,将宪法定义为:宪法就是协调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过程中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一)宪法制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分配与国家权力的分配
纵观各国立宪史,无论是1215年的英国《自由在》、1789年的美国宪法、1791年的法国宪法,还是1918年苏俄宪法、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立宪之初无不以公民权利的分配与国家权和分配为基础进行展开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这部宪法制定之初,由杰斐逊受托起草、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具有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或废黜它,以建立新的政府。可见,宪法的制定背后隐藏着权利与权力之争,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权利并保障公民权利。因此,该赋予国家多少权力才能保障公民自身的权利,赋予的国家权力如何分配才能保证自身良性互动,在国家权力失控时公民自身需要保留什么权利才能限制国家权力,伴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宪法孕育而生。
(二)宪法的制定过程是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之间的对立统一
这里宪法的制定应做广义的理解,即包括宪法的制定与宪法的修改。围绕着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以格老秀斯、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萌芽阶段,以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系统化阶段,还是以汉弥尔顿、杰斐逊、潘恩等为代表的付诸规范化、法律化的阶段,都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其所提出的天赋人权、法治的思想更为我们理解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前提。笔者借用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并结合分析方法,认为两者的关系为对立统一的,也即认为两者的总量应该是个定量。公民权利分配的量增加,则国家权力分配的量减少,相之亦然,这是由公民权利的本源性所决定的。有学者提出“社会权利(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总量具有递增性,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分工的深化而递增的。并举例说,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创造出了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权利,而后者立即被分解成了公民生产、销售和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权利和国家管理这些活动的权力。”笔者以为这种说法存在着有待商榷之处,对公民权利的理解不能做广义的解释,也即包括一切权利,在宪法的意义上只能理解为基本权利,也就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某些权益,是公民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而对国家权力在宪法意义的理解上也只能停留在第一层面,也即初次分配上的理解,因此上述举例中公民生产、销售和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权利并非宪法上意义的公民权利,而应有民法来调整;增加的国家管理这些活动的权力应该理解为权力的再分配,应有行政法来调整。另外,对社会权利递增性做深入分析的话,势必会出现宪法侵占民法或行政法等部门法的领域的情况,会直接对法律体系构成威胁。
(三)宪法的实现就是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的协调
法治国家的核心是,而就是宪法的实现,也即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的协调。它包涵着这三层意思:一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协调,即国家权力的来源必须合法化,无公民的授权即没有国家权力,同时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公民权利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得侵害公民权利;二是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能有民族歧视、宗教歧视、种族歧视等,同时对于一部分侵犯公民权利的其他公民的权利要予以一定的限制,以促使权利与权利之间的良性发展;三是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协调,即要处理好国家权力如何分配,以期国家权力行使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关注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此设计制度,以期实现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四)宪法是一种社会秩序
从最一般意义上看,秩序是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宪法所要达到的这种社会秩序也就是宪法秩序,也即是基于人们对一定规律的认识,通过制宪对该社会所需要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进行确认,形成一种宪法上的(应然)秩序,再通过宪法的各种调整手段,而将宪法上的(应然)秩序变成实际社会秩序。所谓宪法秩序,既可能是指前者,即应然的宪法秩序,也可能是后者,即实然的宪法秩序。宪法协调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是手段,而宪法所要达到的这种社会秩序是其最终目的。法治与秩序是不能分开的,自然分析法从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在经历了神学思想、实证主义分析方法的冲击下依然巍然屹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要实现的一种理性、正义、平等、自由、公平等社会秩序原理的存在,显然做为法的组成部分的宪法,其所体现的价值或者说要达到的目标就必然是一种体现理性、正义、平等、自由、公平的秩序。
三、对宪法概念再思索的意义
(一)有利于宪法概念的明晰化
对宪法概念的研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建构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更是提升宪法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关键。把宪法的概念抽象为协调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过程中所构建的社会秩序,表明宪法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管是那一时期,宪法都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为自身追求的理念,但其发展过程却并非始终如一,它体现在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之间的协调过程中,调和的结果是达到一个平衡点。各个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这一平衡点的非确定性,也决定了宪法所应具有的动态性。通过宪法定义的再思索,宪法学的主要任务也日趋明晰化了,即努力寻找促使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之间平衡的点。
(二)有利于促进人们对宪法的理解
人们从传统宪法的定义中所能体会到的仅仅是“根本法”、“阶级性”、“民主性”等大而泛的理解,其好比是空中楼阁,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传统宪法的定义使宪法陷入一种很无奈的困境,即人们仍不理解“宪法究竟是什么”、“宪法的作用表现在哪?”本文对宪法的理解试图对人们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宪法追求的是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营造需要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从公民这一方来讲,公民应当以自身权益之所想,又要以社会共同利益之所思;从国家这一方来讲,国家既要发挥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又要置自身于公民监督之下。
(三)有利于指导宪法的实施
理论的研究在于指导实施,对于目前我国宪法实施相对薄弱这一现实情况,宪法学理论研究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而如果对宪法的本身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势必会引起宪法理论的混乱,进而影响到宪法的实施。基于宪法实施的考虑,本文对宪法含义的理解体现了宪法实施的持续性和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对立宪国家来说,宪法的实施应该是一项持久性的日常工作,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它需要通过协调公民权利分配与国家权力分配以维持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何华辉.比较宪法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3]俞子清主编.宪法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童之伟.法权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俞德鹏.立政关系:宪法概念的新定义[J].政治与法律,1998,(6).
[6]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J].中国法学,2002,(6).
[7] [美]肯尼思.w.汤普森编.宪法的政治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7.
[8]〔荷〕亨利・范・马尔赛文等.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中华宪法选编[Z].1981.
[10]童之伟.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J].法学研究,1994,(5).
[11]周叶中主编:宪法[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宪法概念范文2
关键词: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制度保障;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6―0147―04
一、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理念的意蕴
根据《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组的研究,改革发展成果是指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公民和社会群体能够感受得到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利益的总和,包括政治成果、经济成果、文化成果以及社会成果等,但核心是经济成果。就经济成果而言,它最终又是以土地利益、自然资源利益、环境利益、产业利益、劳动者利益、社会保障利益、公共投资利益、融资利益、税收利益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它既包括私人产品性质的利益,又包括公共产品性质的利益。因此,对于改革发展成果的界定,我们采取的是尽量宽广的视角,并以利益为表征将其分为了九类,而要实现这九个方而的利益分享,就应当以“公平分享理念”为指导。
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必须公平,同志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闹室求”,总理把“公平正义”形象地比喻为“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并强收入分配不公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冈此,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公平分享的现念。对此,有学者作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其一,从内涵来讲,公平首先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范畴,它足一个以现实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客观基础、并在主观上形成剥此利益关系的意识和感受的概念;其次,公平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意味着以一定的社会正义原则来选择决定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进而在人们之间形成社会合作中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关系。最后,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公平内涵总是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来说明的,并总是反映了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其二,从外延上讲: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社会公平和法律公平。其三,从内容上讲,公平则包括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由此可见,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理念足一个具有多维内涵的范畴,其外在表现方式具有多元性,其内容结构也具有层级性,它从最广泛的角度关照到了全体人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然,公平分享理念的实现还需要通过法律、政策等来实现分享过程的制度化。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公平分享理念的实现
公平分享理念的实现必须仰赖于制度的保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作用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因此制度是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的所有规则。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它们对公平理念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正式制度对公平分享理念的实现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的特点是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或由有关各方共同制定并具有国家强制力。一般而言,在国家层面正式制度的代表包括法律和政策。
就法律而言,它通常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正式制度,诺斯就认为:“正规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这些规则可作如下排序:从宪法到成义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终刮确定制约的单个合约,从一般规则到特定的说明”。法律是保障公平分享理念实现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因为法治作为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慢调对基本人权的保障,而发展成果分享机制的建立,从小质上说就是要实现对人的利益包括公益和私益的公平配置,而法律能够有效解决社会利益配置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由此,在法律的框架内,建立发展成果分享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发展成果分享机制的有效开展,最终都必须依赖于分享的法律机制的建构,这一法律机制的总体构成应以权利的配置为核心、以市场分配法律机制为基础、以政府分配法律机制为保障和以第二次分配法律机制为补充。具体而言,还应当针对上述改革发展成果表现出的九个方面利益分配,分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就政策而言,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相:权威性的分配。我国有学者认为,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的过程。政策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在实现公平理念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公共政策。因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解决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而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中的核心问题则是“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怎么分配、最佳分配是什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益的分配。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从社会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过程取向,是与这种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所以,公共政策具有利益导向的功能、利益调控的功能和利益分配的功能,它有助于公平分享理念的实现。
(二)非正式制度对公平理念的实现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行为规则,包括信念、道德、习俗、惯例及意识形态等,是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人们称之为文化遗产部分的所谓传统,是自发形成的且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标准,是人们在日常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时所遵守的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来确定的“控制结构”协。非正式制度对公平理念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行会规章和道德来达成的。
而所谓行会规章,是指调整行会内部的各种事务的规章制度。行会规章之所以是实现公平分享理念的一种路径,主要原因是行业掷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又可以克服国家失灵,从而保障社会资源的公平分享。正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利维坦或者私有化均不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人类社会中的自我组织和自治,实际上是更为有效的管理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我国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下的第三条道路,并认为相较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行业协会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行业协会有助于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政府失败。第二,行业协会有助于精简机构,防止政府官僚机构数量的膨胀。第三,行业协会有助于政策的实施,减少法律的运行成本。第四,实证研究表明,行业协会这种“公”“私”混合的自治性团 体确实足解决市场失灵与国家失败的有效武器。而行业规章作为行业协会集体行动的契约,则从制度上保障了行业协会这一功能的发挥,当然也有利于资源的公平分事。
而对于道德,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它也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它通过是非、善恶、公平、正义等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促使人们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并依靠道德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米维持,从而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从功能的角度分析,道德主要通过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发挥作用,它是主体自觉自律的道德要求,然而道德又是从社会集体生活和社会理想中产生的,因此它最大的功能也在于对利:会利益的整合。因为“尽管有一套不变的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在限制个人行为程度上仍存在着相当的可变性。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足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因素”…。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更是实现公平分享的重要路径。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伦理的办式而不是政治法律的方式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心婵与精神世界,因此,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中,只有遵循“道德公平性”的原则,才能仃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社会的公平。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功能联动实现公平分享理念
以上的分析说明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于实现公平分享的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二者的制度特性不同,还应当高度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联动,即注重发挥二者功能的侧重性,也关注二者功能的互补性。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功能的侧重性
从整体上讲,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相互生成的;另一方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叫显的,因为非正式制度并非理性设计的,它是由文化遗传和生活习惯累积而成的,它对应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而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对社会行为确定的规范,它是经由理性设计而来的制度,对应于哈耶克的“建构秩序”,因此,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也必然存在差异。正是由于二者的性质不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实现公平方面还是存在诸多的区别,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就公平理念实现的保障而言,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在实现公平理念的过程中,由政府提供强力保障,具有很强的刚性,是一种“他律”。例如,不遵从法律规定就会遭致,严厉的制裁。而非正式制度则不具有强制力保障,主要依赖于习俗、惯例、道德等软性约束,通过自身内心的反省和自觉而达到保障公平理念的实现效果,因此是一种“自律”。在实践中,如果非正式制度在实现公平理念时不发牛作用,往往会转向正式制度寻求强制保障,
就公平理念实现的程序而言,正式制度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无论是法律还是政策的实施,均有舰范的程序要求,而非正式制度则往往不具有这样的要求,在实践中只要能达到公平的效果,二不在意程序的严谨性,大量的乡村规约和行业规定在解决矛盾时都具有简洁、便利的特点,这一点与国家法律诉讼程序的拖沓、繁杂相比尤其明显。
就公平实现的效率而言,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效率孰高孰低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依据科斯定理加以分析,也就是要具体分析是采用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更节约交易成本。例如有学者就认为如果行业协会规章运作的交易成本低于制定法,那么,则应适用行业协会规章,反之,制定法则更有充分适用的理由。
就公平理念实现的范围而言,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制度安排也只是决定选择的总约束的一小部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仍然是由非正式制度安排来约束的。由此可见,相较于正式制度,由于非正式制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就公平理念实现的范围而言,它比经过理性设计的正式制度更为宽泛。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功能的互补性
正如前述,由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既有紧密联系,又在实现公平理念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要实现公平理念,就应当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补。正如青木昌彦所言:“在一个经济中,只有那些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安排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可以把这些思想在理论上定义为制度化的联动与制度的互补”。
1.制度内容的转化性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容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卢梭所指出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它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却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在对公平理念的实现中,正式制度要善于从非正式制度中吸收有益的规则,并适时上升为正式法律规则,因为“从文化上讲,违反大家感情和道德愿望的法律很难执行”,而“利用文化,汲取其力量的法律则可以极为有效”。例如,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制并不是正式制度从上而下的安排,而是出自农民的自主选择和自发创新,并被我国《宪法》所采纳。同时,正式制度也会对非正式制度产生影响,诺斯就指出:“正规规则能贯彻和增进非正规制约的有效性,它们可能会降低信息、监督和实施成本,因而使得非正规制约成为解决更为复杂交换的可能方式。正规规则也可能被用于修正、修改或代替非正规制约”。例如在我国,乡村规约就已经外化为村民自治章程,在内容上就体现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与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宪法概念范文3
问:总书记视察上海“阳光之家”和会见国际贵宾时,对发展我国特奥运动和残疾人事业做出重要指示,中国残联如何落实指示精神?
王新宪: 总书记到上海社区看望智障孩子,场面非常感人,后来又亲自出席世界特奥会开幕式,这说明党和国家对发展特奥运动和残疾人事业非常重视。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使残疾人事业更加科学化、全面化,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所有智障人士和残疾人的心灵。科学化,就是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化,就是要加强薄弱环节,使欠发达地区的残疾人工作协调前进。要认真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根本目标是使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共享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成果。要在5年内,使830万残疾人得到康复,使32万残疾人完成危房改造,使400个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建立特教学校,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权益,特别要抓住机遇建立残疾人保障体系。我们还要发展聋奥事业、残奥事业,使整个残疾人事业科学、全面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问:能够参加特奥会的智障人士毕竟是少数,怎样使特奥运动留在中国,怎样使每一个智障人士受惠?
王新宪:总书记提出要弘扬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要通过上海世界特奥会,把特奥的精神、理念、文化传承下去,改变过去对智障人士的歧视性观念。特奥精神就是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特奥理念就是大家都做生活的冠军,你行我也行;特奥文化就是平等、包容、接受。智障人士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也应共享物质精神文明成果。发展特奥运动,就是要改变观念,改变世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这次世界特奥会,看到特奥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看到家长的喜悦心情,我也由衷地高兴。一个智障孩子降生以后,一个家庭的轨道就改变了,他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通过特奥会可以看到,这些智障孩子,过去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如今能够站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健全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增强生活信心,提高自理能力,成为生活的冠军,这很不容易。只要大家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帮他们一把,他们就能站起来。特奥会后,政府和社会要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重度智障人士,要通过各种办法保障他们的生活,使尊重、关心、帮助、理解智障人士的氛围更加浓厚。目前我国特奥运动员已发展到62万人,到2010年要达到100万人,这就要总结特奥运动的遗产,更加注重社区的发展,建立示范社区,把世界特奥会的运动项目在全国铺开。
问:现在有一种说法,特奥会和奥运会一样,超越了体育,是对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您赞同这个说法吗?
王新宪:我赞同。因为特奥运动更加纯洁。很多智障人士通过特奥运动,第一次走向社会。过去父母怕他们受歧视,把他们长期放在家里。如今他们从家里走出来,走到赛场上,在教练帮助下,完成了一些健全人也不一定完成的动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这体现了人类精神、人道精神。与别人相比,他们只是身体能力不同,有些不便,但在他人帮助下,他们也能挖掘人的潜能,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体现人的尊严,实现人生价值。
问:怎样通过上海“阳光之家”这样的机构,实现对重度智障人士的生活保障?
王新宪:“阳光之家”是一种托养机构。那些重度智障人士,父母年纪大了,兄弟姐妹不在身边,家庭无法负担,这部分人的生活照料需要政府来解决。随着国力的增强,各地经济的发展,政府或社会各界兴办了一些安养、养护、托养机构,里面有保育员、老师,照顾重度智障人士的生活。这些机构具有示范性,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多地兴办这些机构。目前托养机构还处在摸索阶段。
宪法概念范文4
一、深入学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有了明确的了解,增强了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下一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公开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等作了强调和安排。
二、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1、加大公开和宣传力度,扩大政务公开知晓面
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制作政务公开专栏、板报、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将各项行政办理事项的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向社会广泛公开,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在方便服务对象的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实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专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硬的人员组成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各科室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设立了投诉意见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以公开促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率,树立了发改委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使全委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宪法概念范文5
2013年春夏之交开始,中国国产片出现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新潮流:《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天机:富春山居图》《小时代》和《小时代2》等。这股新潮流是如此吸引人而又如此充满争议,以至于有识之士迅速打造出“现象电影”这个新名词,①试图加以概括。这样一种概括无论是否准确,本身就隐含着对这股新潮流加以合理化承认的冲动。笔者对这个新概念缺乏了解,暂时无法做出清晰的评判,但出于一种好奇心,在此想借助这个概念而对这股新潮流以及相关的电影理论与批评趋向,做点自己的初步思考。
一.“现象电影”概念的宽与窄
“现象电影”,又作“话题电影”,应是一个带有争议的概念,不同的论者会有不同的界说、赋予其不同的内涵。简要地看,一些论者倡导宽义或广义的“现象电影”概念,认为它“是指影片上映以后,因各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电影现象”,例如票房出乎意料地好(《人再途之泰》)、影片话题性强而引发争议(《小时代》)、艺术质量差而票房不低(《天机:富春山居图》)。②这意味着,凡是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争议的影片,都可以纳入“现象电影”范畴。与此不同,还有论者坚持“现象电影”的狭义或窄义,认为它仅仅是“特指那些引起的轰动效应与资本投入、艺术品质、制作方原先设想以及业界专家的评价形成鲜明强烈的反差,而且常常是无法预测、始料不及、几乎令人‘大跌眼镜’的那些电影”。③这里把“现象电影”仅仅界定为一种因效果与预期之间反差鲜明而成为热点的电影。当然,在上述宽义与窄义之外还存在诸多观点,这里不再一一列出。单从这种宽义与窄义之争可见,所谓“现象电影”还没有一个公认一致的界定,而只能暂且是各说各有理了。
笔者这里使用的“现象电影”,是在参照上述界说基础上拟定的,大约是指社会反响与预期之间形成鲜明反差,其结果是生成为新的社会热点的影片现象。这个概念在内涵上可以分为表层与深层含义。其表层含义在于,“现象电影”是指那种实际放映效果远比社会期待值高的影片;其深层含义在于,“现象电影”是指那种在意义系统上蕴含社会热点话题的影片。也就是说,表面看,“现象电影”仅仅涉及票房出奇地高或高得出奇的现象,但实际上,它触及的是社会公众敏感的社会神经,因而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新热点,甚至因此而成为社会时尚流的新泉眼。如此一来,“现象电影”应当是指那种表现社会热点现象、票房远超预期、打造新的时尚流的影片。由于它及时地触及社会公共话题,因而容易成为时尚的泉眼,引发公众的观赏兴趣,本身就成为新的社会时尚潮的潮头。其突出的客观效果在于,假如不去观看这些电影就会落伍了,跟不上趟了。如此一来,“现象电影”简直就可以说是时尚电影或商业电影的代名词了,这可能正是电影回到其时尚性本义或商业性本义的一种状况。
不过,笔者在这里不想仅仅只是锁定2013年春夏之交的新潮流,而是想由此视角而有所延伸或扩展,对过去三年来出现的带有“现象电影”特点的影片一并做点简要分析。如此,笔者的分析对象既有2013年春夏之交的几部影片,又有2011年的《失恋33天》以及2012年的《人再途之泰》。这仅仅是因为,它们共同地因触及社会热点现象而引发广泛关注,并成为新的时尚潮。
二.“现象电影”的分类
要分析“现象电影”的内涵,简便的办法就是对它进行分类。尽管这种分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还是想仅仅从影片对公众的主要吸引点及形成新的时尚流的角度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现象电影”呈现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关于闺蜜的“现象电影”。《失恋33天》在上映前,业内人士并未看好它,而是抱有观望或怀疑态度,因为它毕竟只是改编自网络人气小说,其拥戴者局限于网民群体,而未必能引起其他社会群体的共同兴趣。但正是网络及网民对这部影片之成为“现象电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根据同名网络人气小说改编,不仅改编过程高度尊重和吸纳网民的意见,而且观影过程本身也高度依赖于他们的票房拉动力,从而才创造了中低成本影片的高票房奇迹。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在其意义系统上突出了在网民中已成为新时尚的闺蜜及异性闺蜜现象。当突然间发现与自己相恋七年的男友却已爱上自己的闺蜜时,正是新的男性闺蜜王小贱的全力救助,黄小仙才成功地获得拯救。文章饰演的男闺蜜王小贱帮助黄小仙成功地摆脱失恋阴影而重新赢得爱情的故事,向网民和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传播了这种有关异性闺蜜的传奇式故事。正是通过这次成功的影像传播,这一原本局限于国际互联网网民范围的网上虚构故事,才得以越出普通网民范围而覆盖面甚广,一时成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共同关注的热点现象。在这里,异性闺蜜这一现象之成为社会时尚热点,才是这部影片被纳入“现象电影”的深层原因。
二是关于底层梦想的“现象电影”,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丝“现象电影”。《人再途之泰》通过叙述王宝、徐朗和高博三位丝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而到泰国展开公路追逐的故事,发泄了潜藏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丝们的美好生活欲望,引发了高度关注。在这部影片摄制之前,由王宝强和徐峥主演的《人在途》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而当徐峥接过这个题材和套路,想在泰国继续演绎的时候,人们起先也是持观望态度。但徐峥和他的团队一方面充分地展开了公路片的类型套路,另一方面是在泰国纵情挖掘或开发这个题材中的喜剧元素,直到笑料不断,引发观众持续的观赏热情。
三是关于赴外超生的“现象电影”。无论是孕妇到境外(香港、美国等福利国家或地区)去超生或偷生后代,还是小三儿寻找真爱,这两者都是近年我国的社会热点现象。《北京遇上西雅图》正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影像反映。它一方面模仿美国爱情片《西雅图夜未眠》,叙述作为小三儿的女主人公文佳佳到美国西雅图生子时遇到Frank而重新获得真爱的过程;另一方面凸显出中国社会中孕妇到境外生子的热点现象。这就是一面借好莱坞爱情片之壳而讲述中国式爱情故事,另一方面又再现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从而赢得了广泛关注。
四是关于留及企业家的“现象电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着青年学子赴外留学的强劲旋律。一批批到欧美留学的中国青年学子需要接受出国英语培训,这就为新东方学校的开办和兴盛提供了绝佳机遇。这个民办出国英语培训机构创造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赴美上市的奇迹,为整个改革开放时代的强劲旋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脚注。根据这个脚注而摄制的《中国合伙人》,同样讲述的是“新梦想”学校的相同奇迹,但更显得神奇而又充满吸引力。它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出国留的幕后推手新梦想公司的成功奥秘,另一个层面是这个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的成功奥秘。这两个层面的交融使得影片具备了双重吸引力。
五是关于青春怀旧的“现象电影”。逝去的青春或爱情历来是类型片的永恒主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新一代大学生郑微与陈孝正之间的校园爱情及其失落过程,其间伴随郑微的青梅竹马恋人林静因目击母亲与人而引发的逃避爱情等心理疾患后果。当代校园爱情的奇特处及其后果引发青年及中老年观众的关注兴趣。
六是关于文化热点的“现象电影”。其标本是《天机・富春山居图》。该片故事发端于2011年6月在发生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事件:长期分存于杭州和台北的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之两半终于在台北首次合璧展出。这一事件蕴含着一种不言而喻的象征性意义:国宝级名画的合璧展览,等于是目前政体分离的海峡两岸的一次象征性团聚,它极有可能构成两岸政体团聚的一次象征性预演。这样的文化交流事件,无疑构成该年度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热点。《天机・富春山居图》据此而虚构出跨国集团争夺名画的故事,其初衷自然是借助这个文化热点现象去打造一种时尚品位。
七是关于粉丝的“现象电影”。这也可称为“偶像现象电影”。影片《小时代》及《小时代2》的先后热映,一方面来自于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杂志的粉丝群体的票房拉动力,另一方面也来自在影片中饰演角色的杨幂、郭采洁、柯震东等明星的青春偶像的号召力。
当然,上面的几种“现象电影”类型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如果从不同视角去看,会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其中有的也可以同时划分到两种或以上类型中。例如,《失恋33天》也可以同时视为网络人气电影,因为它充分地借助了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人气小说、网友改编投票、网友拉动票房等网络元素的助推力,从而显示了互联网在电影艺术生产与消费中的推动力。
三.“现象电影”与社会群体心理
这些“现象电影”的热映,透露出当前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可以视为社会群体心理的宣泄渠道。简要归纳起来,可以看到如下几种群体心理的呈现:
一是求助心理。今天的社会生活是有风险的,甚至是充满高风险的。我们处在一个被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称为“风险社会”的时代。当“风险社会”的生活需要高代价时,一种对于外界的求助心理就逐渐滋长起来。《失恋33天》中黄小仙的男同事或男闺蜜王小贱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的司机Frank都分别扮演了这种“帮手”角色,客观上满足了公众心理中潜在的“风险社会”中的求助心理。其实,这种“帮手”角色出现,从艺术原型看,可以视为中国现代文艺中的主人公与帮手模式的一种变相折射。清末以来的中国现代文艺作品善于为英雄形象的成长塑造出一种“帮手”形象,并把其帮助者的作用视为促进主人公成长的重要动因。《天机・富春山居图》中男女主人公肖锦汉与林语嫣夫妻之间在情感上遭遇困境,都需要“帮手”群体及相关事件来救助。
二是向外求变心理。《人再途之泰》把故事放到泰国去讲述,让三位主人公王宝、徐朗和高博在外国频频历险,创造出一个个喜剧场景。这个故事的深层古代原型,或许正来自《诗经・蒹葭》中透露的那种天涯游子心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正是出于对真正的理想归宿在远方的执著信念,主人公们才需要外出求变。
三是美国确认心理。《中国合伙人》中新梦想公司的三巨头成东青、王强和孟晓骏青年时代都共同向往留学美国,后来成年时代仍然一心希求美国的承认。他们表现上看来是要勇猛地“攻陷美国”,但实际上却处处希求美国的肯定或承认。正是以美国的肯定为突出代表,这种美国确认心理深潜于这些人物的内心,显示了美国中心论至今仍在的强大影响力。
四是偶像崇拜心理。《小时代》的热映,透露出当前文艺时尚中的“卡里斯马”偶像现象。④《最小说》杂志的粉丝总是需要崇拜偶像,这是因为偶像能释放出“卡里斯马”符号或形象的感染力。而这部影片正是在杂志粉丝们的偶像狂欢过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当然,社会群体心理是变化的和多样的,不同的年代可能会翻涌起不同的社会心理来,而电影始终是这些社会群体心理及其时尚流所赖以生产和再生产的强大的发动机。
四.“现象电影”及其时尚性回归
上述“现象电影”的出现,表明电影毕竟并非简单的教化工具,而是时尚的艺术,从而需要扮演社会时尚的泉眼的角色,堪称时尚的发动机。离开了这种本质意义上的时尚性,影片当然可以继续摄制,甚至也可以继续贴钱摄制,但这种贴钱摄制的电影生产模式毕竟不能持久,无法长期持续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更无法真正赢得观众的观赏兴趣。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多年里,也就是自从1999年以来,冯小刚导演先后执导的国产贺岁片系列《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和《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就陆续打造出国产片的时尚流或商业流,在中国内地电影界率先扮演了时尚发动机的角色。有趣的是,他当年在打造中国电影时尚流方面还只是充当了一个似乎孤寂的独行侠角色。如今,这一独行侠姿态已经由滕华、薛晓路、徐峥、赵薇和郭敬明等组成的年轻导演群体于不知不觉间悄然地变换了。他们的崛起,已经真正掀翻了中式商业片的孤寂的独行侠形象,而改换成群体竞相鼓荡时尚流的新形象。于是,从电影时尚领域的独行侠导演到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可以见出一种明显的变化:在朝向电影的原初时尚性或商业性本义回归方面,中国国产片正从早些年的孤寂独行侠姿态,转向现在的年轻导演群体的崛起方式。
当崛起的年轻导演群已经更真切地理解和把握了电影的时尚本性时,也就是当中国电影界已经真正地懂得了如何从观众中赚钱以便维持自己的再生产能力时,对于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界来说,一个变化是应当及时做出新评估的。这个需要及时做出新评估的新变化就是,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电影理论与批评界何为?是继续这些年为中国电影票房的摇旗呐喊之举,还是干脆重新回归于冷静的旁观式批评?笔者的想法是,与其说是去为这些商业电影或时尚电影的成功找到合理性,或者甚至拍手称快,不如说是冷静地发现和反思它们的成功背后所透视出来的社会群体无意识景观及其相关缘由,以及更深厚的多重缘由。中国国产片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当电影时尚性或商业性的回归已成为平常现象时,更加重要的就是捕捉这些现象电影下面的种种文化、政治、经济、营销、传播、消费等缘由及其启示了。这就是说,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电影理论与批评理应回归其对立面――做电影时尚的批评者。与其继续充当电影时尚的吹鼓手,不如回到原本持守的理性反思桌前。值得期待的是,让电影的商业性归商界运作,其文化性归学界操持,双方各行其道、并行不悖而又相互对话,从而使得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同时经得起时尚潮狂卷和学术界冷评的公民共同参与治理的健全的社会。
也就是说,按笔者的有限理解,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界本来的主要使命,应当是对现成的电影作品加以冷峻的批评和剖析以及运用电影史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去做纵深分析。但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出于改革开放时代特有的一种使命感和社会激情,一些学者毅然把宝贵的精力转而投寄到对国产片的产业、市场及国内外推广等领域的开拓上,甚至还为中国国产片的票房提升而不遗余力地齐声呐喊。这种商业性转向在当时是具备一定的合理性的,值得理解。但如今,以“现象电影”潮流为新的转折点和启示的触发点,当崛起的年轻导演群体已经开始娴熟地承担起成批生产电影时尚流的任务时,中国电影理论和批评界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选择关头:继续充当电影时尚流的鼓吹者似已无必要,还是安心做一个旁观者式批判者吧!当然,每个学者个人自然有自己的主动选择权,但新的启示毕竟已经出现了。我相信,一些学者重新回到、另一些学者选择加入到电影文化理论与批评领域,应当是可以期待的了。
注 释
①本文据2013年12月12日―13日上海戏剧学院与《当代电影》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世纪中国‘现象’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发言稿增补而成,特此说明并向主办方致谢。
②周斌《从“现象”电影看当下国产影片的创作发展和市场建构》,引自2013年12月12日―13日上海戏剧学院“新世纪中国‘现象’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打印版)。
宪法概念范文6
【关键词】发生式定义 射线 概念教学】 人教版修订教材在“线段、直线和射线”内容编排上,对“射线”“直线”等概念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调整。以“射线”概念为例,原教材为“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属于描述式概念,它的优势在于采用较为直观的手段对射线进行单列教学,但弱化了“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修订教材调整为“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属于发生式定义概念,它以数学化的方式强调了射线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但相对比较抽象。
在“射线”概念的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没有关注到概念表现形式的变化,依然采用老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未能体现教材编排应有的意图;另一种是采用直接介绍或发出指令得到射线概念,学生对概念发生形成过程感知不充分,机械接受学习的痕迹比较明显。那么,在教学中能否把射线概念发生形成过程刻画得生动一些、体验更为充分一些呢?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过程
1. 呈现图片,复习线段特征。
2. 出示一组图示,组织学生讨论是否可以看作是线段。
通过判断交流、手势比画指认明确,一根直的吸管、一束光射到物体上那段光线、子弹直直地运动路线都可以看成是线段,两个端点表示静态物体的两个头、动态物体的起点与终点。
3. 比较上述三条线段的异同,强化线段“可以度量、两个端点”的特点。
4. 呈现图4,动态演示子弹穿过靶心直直地向正东方向一直运动。
讨论:它是怎样运动的?想一想,会得到怎样的一条线?(学生根据情境图尝试画线)
5. 反馈交流辨析。
(1)呈现作品1(画有两个端点),讨论得出:第二个端点表示运动终止,与“向正东方向一直运动”要求不符合,不能画第二个端点。
(2)呈现作品2(一端延伸部分画到练习纸边沿作品)、作品3(一端延伸部分没有画到练习纸边沿的作品,讨论得出:由于这条线一端无限延长没办法画完,只能画出其中一部分。
(3)呈现作品4(如右图):
师:这幅作品你能看懂吗?
生:它表示从端点出发,经过靶心,然后向正东方向无限延伸。
结合学生表述,标注字母“A”“B”,指名学生描述图意:从A点出发,经过B点,向正东方向无限延伸。
师:点B是端点吗?
生:不是。因为如果是端点,它就停止了,无法一直运动了。
教师遮住点B的延伸部分,引述:如果点B是端点,子弹运动形成的路线是一条什么线?
生:线段。
师:现在子弹要向正东方向一直运动,接着应该怎样画呢?
结合学生“把线段向右边延长”的观点,慢慢移除遮住部分。指出这样的线叫作射线,可以用一个端点和射线上的点进行命名,得出射线AB。
6. 给出线段AB(图),讨论:线段AB从B点出发,经过A点,向正西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什么线?这条射线怎么命名?
校对,得出射线BA。组织比较:射线AB和射线BA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只有一个端点。
生:都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都无法测量。
生:都是从线段AB延长出来的。
归纳指出: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7. 呈现图3、图4,组织讨论:都是子弹射出去、点直直地运动,怎么一会儿形成线段,一会儿形成射线?
生:图3中的点已经停止运动了,就会形成线段;图4中的点一直运动,就会形成射线。
生:图3有起点和终点,是一条线段;图4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条射线。呈现图2(一束灯光射到小岛上),讨论:怎样才能把一束光线看成射线?
生:如果灯光不受阻挡一直照射下去就可以看成射线了。
8. 判断练习,呈现图像说出线的名称,引出直线。介绍直线是由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介绍直线的两种命名方式。
9. 小结梳理三种线的特点,教师采用动态过程性画法给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像,组织学生根据过程性画法用肢体表演三种线。
10. 练习纸提供O,P两点,要求学生经过两点画三种线。校对反馈,组织观察:直线OP藏着一条线段,你能找到吗?
同桌互相指认,全班交流指出,只要把O,P两点看作端点就是一条线段,把线段OP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直线OP。
师:那你能在直线OP中找到射线OP吗?
生:把点O看作端点,点O和它右面的那部分就是射线OP。
师:射线PO呢?
生:把点P看作端点,点P和它左面的那部分就是射线PO。
师:是的。把直线上一点看成端点,这个端点和它一旁延伸部分就是射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
二、教学体会
(一)发生式定义过程刻画,需要适切的感性材料予以直观感知
尽管发生式定义教学起点是概念,但它在获取概念方式上仍属于概念形成,依然需要一个直观感知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具体到“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的发生形成过程,应该先让学生清晰感知到线段原型向一端无限延伸的动态过程(而不是抽象地直接将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然后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过程用图像进行记录,从而形成表象。要使表象清晰准确,就需要追求适切的感性材料加以直观刺激。
所谓适切的感性材料,应该是基于学生经验,能够反映概念特有本质和整个动态过程的。在前测中发现,学生对“射线”比较陌生,经验并不充足。在听到过“射线”的学生中,部分学生把射线描述为太阳光、灯光等,还有部分学生把射线描述为射出去的箭或有弹射功能的物体。多数学生对射线仅停留在“射出去”字面意思的理解,对于射线延伸的特点并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把射线和线段混淆在一起。又由于线段“发生”成射线,是一个点运动的过程,而教材给出的线段材料都是静态的,不利于概念发生过程的感知。基于两者的考虑,笔者采用了“子弹打靶”的材料,收到较好的直观感知效果,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贴近学生原先“射出去”的认知起点,有利于学生经验的激活;二是“穿过靶心”的动态画面吻合线段向一端延伸的描述,有利于“端点”和“射线上的点”直观解释;三是通过两幅“子弹打靶”图的对比,加强了线段和射线的比较,凸显了射线的本质特点,也对学生原有“射线就是射出去的线”认知经验进行了必要的改造。
(二)发生式定义过程刻画,需要动态直观演示与图像表达交互运行
加深学生对发生式定义过程的感知,除了提供适切的感性材料外,还需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在直观演示与图像表达之间来回体验。一般为两种方式,一是把直观演示过程画下来,二是根据图像把动态过程演示出来。在射线图示反馈辨析中,先借助前三幅图的比较区分得出射线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特点,然后借助对图4的解读,在区分端点和射线上的点同时明确射线是从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得来。在这个核心环节里,通过把看到的过程画下来,从动态走向静态形成表象。在三种线特点梳理环节,教师给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像,要求学生用肢体表演三种线就属于从抽象到具体,进一步体会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