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提高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效率结合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学监控与教学管理,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经验,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工作与教师、学生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其中包括学生的档案管理、学籍管理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等。(2)学生管理。由于网络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强化学生管理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包括资料档案管理、注册认证管理以及学生日常学习管理、考核管理等。(3)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从学生开课直到毕业,教学管理渗透于整个过程中,如开学测试、制定教学大纲、准备课程讲义、网络咨询辅导等。(4)考试管理。考试是衡量教学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强化课程考试管理,引导学生重视考试,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强化学生对考场纪律的遵守,加大监考力度,杜绝考场舞弊行为,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2]。(5)教师管理。一方面,保障教师具备教学资格,提高教学水平,针对日常授课应做好监督检查,避免应付了事;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如教师自我评价、量化指标评价,包括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辅导学生情况、授课时间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3]。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作用,只有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保障各个管理层级的任务、目标落实到位,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针对网络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有序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等,落实课程教学方案,同时做好招生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管理、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信息反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等,发挥教学管理制度的作用,更好地满足远程教育需求[4-5]。另外,制定的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发展性、延续性特征,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网络远程教育发展。
应用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首先,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工具与平台,可凭借当前技术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构建一个多元化、互动性的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水平;通过信息、管理数据等,真正实现自动化办公,更好地为教师、学生提供可靠的教学信息与管理信息,为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供保障[6];其次,通过应用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在线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考试系统、教材管理系统等,为实现网络远程教育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确保远程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更利于实施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完善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维护教学活动正常运行和教学秩序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教学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管理的观念太久、认识不足,教学管理模式单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手段缺乏创新,管理队伍参差不齐,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分析形式化等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使其逐渐完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已经是每个高校和每个教学管理者都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一、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应当随之翻新。实现高校教育目标,要有现代化管理理念作指导,不能仅凭经验与机遇。因为高校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其内容和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深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方性、区域性的加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呈现出多样性。同时也由于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加大,因此,在教学管理的改革方面,会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为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需要具备适应现代管理活动要求的所有相关知识,所以如果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没有现代化管理思想意识,没有各种与高校所处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理念作指导,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管理目标的,也不可能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高校教学管理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需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将其工作计划和创新意识有机地结合,敢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树立新思想,学习新理论,探索新问题,从根本上增强其管理工作力度,以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于的光荣使命。
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是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根本,因此组建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队伍意义重大。在注重人员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同时,形成和完善一整套有关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的管理体系,使管理人员不断知识化和职能化。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应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团队协调、创新思维等等,全方位地提高管理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向心力和效率。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种管理配套措施,使之形成体系,保证管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以发挥最大功效。
3、建立激励机制,使工作成果与物质利益挂钩,通过物质激励、精神鼓励、荣誉奖励等方式,充分地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4、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增加管理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既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又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以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使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能够切实反映教育特点、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加快院校教学立法进程,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完整性,使普通校教学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法规制度建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质量。
3、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着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把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建立了适合不同院校、学科专业及培养对象特点的各具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
4、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必须立足院校实际,广泛吸收借鉴各大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各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将学生培养、教师考评、实践创新、教师科研等等通过制度建立起来,并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
四、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工作为了紧跟时展步伐,从容应对面临的挑战,彻底抛弃原先惯用的陈旧的机关工作作风,有效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管理人员要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基础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具体分工,在熟悉整个管理工作环节的基础上,将其科学地分门别类,积极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2、建立一个符合校情的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使学校管理实现宏观调控和微观处理,使统计、评估和决策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课程、网上答疑、成绩查询等,从而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点。另外,信息网络的使用可使教学管理信息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提高管理的效益和质量。
3、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大力开发校园网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网上教学,实现教学管理电子化、网络化。
五、建立教学管理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对于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促进教学管理走向成熟和规范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建立教学管理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要注意一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要以完善成熟的管理制度为基础;二是要进行贯穿学期各个阶段的监督检查;三是要形成完整的监控网络,做到教学监控、组织管理和信息反馈相互配合;四是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监控;五是加强教学质量检查,完善各类教学评价。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正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其发展变化,与时俱进,顺应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有成效,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需求,我们每一个高校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辱使命,为高等教育事业增添自己的一份力。(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宫小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17-19
[2]袁月梅.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4,5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小学创新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86
学校管理包含众多内容,对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打造学校管理品牌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群众调查,提升决策水平
学校管理需要提升决策水平,作为学校决策者,首先要建立调查意识,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提升学校管理决策针对性,需要对学校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到决策落脚点。学校领导决策水平高低,与学校管理调查研究密不可分,只有展开全面调查研究,才能提升决策的价值度。
学校管理决策出台前要做好几项调查:首先,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对管理措施进行充分的民主评议。其次,学校管理决策出台时,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对决策展开检验、纠偏、优化等处理。第三,学校管理决策制定要因时而定,因地制宜,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学校领导层要及时推出管理决策,不能错失管理良机。第四,决策要有极强可操作性,要结合管理实际,从长远利益出发,形成决策链条,提升可持续发展性。
学校管理决策制定关乎学校发展大计,作为学校领导,要有群众思想,关注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深入到基层,做好多方细致调查研究,为决策制定建立群体基础,以提升学校管理品质。特别是学校管理决策要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人文关怀角度展开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管理信度和效度。
二、健全管理制度,重视教学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需要规范健全,这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推出详细科学管理制度和规章,可以将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分解,通过具体管理小组和责任人,全面提升制度落实效度。特别是一些职能管理小组的建立,可以大大提升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常规管理机构要健全,管理方法要体现现代意识,管理操作要规范。
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措施执行时,要做好几个统一:首先是统一管理方式,特别是教学管理要求标准,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主动展开教学工作。其次是统一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重要内容。在具体执行评价标准时,需要针对教学实际作出科学规定,要体现过程评价。第三是统一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班级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学校整体工作有重要关联。学校要发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管理班级,特别是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制定班级管理计划,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相关精神,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在管理制度推行中,不仅需要统一管理意识,还要提升制度针对性、灵活性、科学性。管理制度具有拘束力,任何人在制度面前都不应该有什么特权,但根据现实需要,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学校领导也要给出积极应对。
三、关注教师成长,加快信息建设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尊重教师合法权益。为提升教师管理品质,学校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科学规划。如教师专业学习制度的推出,要求教师要主动参与业务学习和培训,特别是集体培训机会,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发挥重要助力作用。
信息化飞速发展,学校介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发展大势。学校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管理决策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和传递,教师借助网络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训练,不仅极大丰富了学习视野,也有效提升了学校管理效率。学校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和校园网络交流平台,为师生介入学校管理提供重要渠道。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旨在通过对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对现阶段学籍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进而加强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化,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以达到促成教学管理过程质量的提高。
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籍管理现状
1.学籍管理制度现状
现行的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条例对在校生入学注册、教学管理、毕业等过程进行学籍管理,其制度不太完善、力度略显不足,有很多规定针对普通高校学生,不适应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籍管理等诸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性较差。
2.日常工作复杂性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其管理均包括招生、计划、学籍这三大模块。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招生和计划环节,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大多会集中在学生毕业环节才发现,因此常常给学籍管理造成被动局面。学籍管理工作本身还包括新生建籍和信息核对、学籍异动、在校生注册、毕业生图像采集、毕业审核、学位审核、各类统计数据等七大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牵扯之后的若干个环节。现阶段由于网络教育学生分布情况以及生源大部分为在职人员等特殊原因造成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多情况下无法按照原计划时间完成工作任务。
3.学籍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教学秘书;地方民族高校;学分制
在深化目前我国地方民族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民族高等院校陆续开始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并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的发展对于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学分制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执行者,教学秘书也将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根据新的管理工作要求,及时提高自身总体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教学秘书的当务之急。
一、及时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选课制与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并决定学习进度。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学年制较为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而言,学分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更有利于培养通专并重的人才,更符合现代人才培养规律和我国市场经济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于十九世纪的哈佛大学,于1918年进入我国北京大学,并于近二十年在我国普通高校中重新得到试行,但由于历史及学校建设等其它方面原因,我国大部分地方高等学校引进学分制的时间都相对较晚。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教学管理方方面面的变更,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后,相同专业班级的学生学习课程不再整齐划一,学生的教学计划出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成绩管理和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等工作较学年制更加复杂;选修课增多致使教室资源与教师时间、学生时间协调困难,排课与选课数据处理难度加大。各地方高校为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同时引进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的组织管理和绩效考核又成为教学秘书工作中的新内容。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加大,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原来靠“传、帮、带”学来的经验式管理方法亟待与时俱进,教学秘书应积极学习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实施下教学管理的新特征,调整工作重点,及时更新工作方法。例如在成绩管理过程中,教学秘书应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将学生成绩按照必修课、选修课分开管理,争取将比较容易处理的必修课成绩做到统一管理,对有问题的选修课成绩可以个个突破。再如,教务办对本科生导师的管理工作可以借鉴学工办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这样教学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工作失误。
二、注重提高教学管理能力
在学分制实行的初期,学校管理制度尚待完善,新教学计划尚待修订,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有时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且处理难度大,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教学事故,影响教学秩序。所以,教学秘书只有提高教学管理能力才能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付自如。
首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学秘书应该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管理文件并更新常规工作计划,把握工作进度,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工作,防止出现由于不熟悉新文件造成的被动接受任务的工作状态。教学秘书应主动预见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展工作之前多向领导请示,工作完成之后多向领导报告,尤其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教学秘书而言,这样不仅可以让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还可以避免出现差错。另外,教学秘书要勤记录,以防因工作头绪繁杂而遗漏一些临时出现的工作任务。
其次,学会统筹和协调管理。作为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受教务处与学院主管教学院长的双重领导,日常工作除了排课调课、组织考试、整理档案、计算教师工作量、安排教学检查和毕业生选题答辩等工作外,还负责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学院、学院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等多方面的沟通协调,而且随着学分制的实施教学秘书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各种应激事件,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对象复杂。因此,教学秘书必须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全局意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工作。
再次,善于总结经验。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学秘书应注意总结在管理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甚至可将这些工作经验形成常规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力争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秘书岗位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信息枢纽。教务处、学院管理文件的上传下达,教学情况及其它相关信息的反馈、档案管理等教学信息处理工作都是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学分制的试行和在校生数量增加等原因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数据处理量,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导致同一专业不同年级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执行旧教学计划的班级存在重修课程对接及相关成绩管理等问题,执行新教学计划的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学资源配置需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调整。
面对这些新挑战,教学秘书须熟练应用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及各种办公软件。现代办公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有效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与可靠性。教学秘书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掌握学生的选课、重修、成绩和其它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做到管理有的放矢,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另外,教学秘书可通过与本学院教师、学生在网上建立的即时联系平台及时了解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网络平台在给教学秘书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所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凝聚成一个管理团队,团队内部实现了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教学秘书通过网络跟教务处及其它学院教学秘书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发新理念,解决新问题。
四、努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长期以来教学秘书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处于附属地位,教学秘书的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平时疲于应对各种繁琐的事情,工作中难免出现疏漏,一旦出现事故则教学秘书自信心容易受到挫折,而学校又缺乏针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晋升职称与职务空间十分有限,这就导致教学秘书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首先教学秘书应时刻注意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学会控制情绪,多进行自我激励,并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如果过于“情绪化”,就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受挫以后易焦虑,倾向于将工作中的失败归于外因,这种心理状态肯定使得他们不能正确汲取工作和生活中经验教训,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教学秘书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准确地认识工作中的得失与利弊,拥有乐观积极的世界观,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的展开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在工作之余教学秘书应持之以恒地学习教学管理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管理能力。
总之,在地方民族高校发展的进程中教学秘书的任务重、责任大,教学秘书应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为地方民族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慧青.学分制与选课制[J].教学研究,2005,28(1):21-23.
[2] 姜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7-68.
[3] 阿伦娜.地方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3):8-12.
[4] 韩滨,张英杰,王平.地方高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8,12.
[5] 邬大光,薛成龙.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3):138-156,192.
[6] 赵琳琳.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25(5):84-87.
[7] 朱琳,张福胜.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8):63-65.
[8] 朱华桂.组织管理中的团队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3(2):46-49.
[9] 王黎黎.高校“80后”教学管理群体职业素养论析――以院系教学秘书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2):22-25.
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个性发展;学分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个性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长久内在气质和创造力之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
一、探索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意义。
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管理制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年制强调共性和整齐划一,在传统的刚性统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下,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课程完成学业,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被束缚。学分制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实行弹性学制、自主选课、重修、免修制等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实践。
辽宁何氏医学院作为1999年创立的年轻医学院校,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探索学分制改革,由于我院以医学专业为主,且建立时间较短,实行完全学分制尚有一定困难,因此学院首先试行学年学分制,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的改革策略。
(一)制定并执行指导性学分制实施方案。
1、执行弹性学制,增强学生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2、实行重修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实行免修免听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4、实行目标管理制,有利于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适应学分制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
由于学分制管理制度打破了年级、专业的界限,大大增加了教学安排、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各方面的难度,因此,构建个性化、自动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就成为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自2012年11月起开始购买、调试KINGOSOFT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并于2013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充分保障了学分制管理的正常运行。
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效果。
自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以来,我院已有500余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业,通过重修、补修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因成绩不合格延迟毕业人数降低了71%。50余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水平转专业学习。20余名学生根据学院规定免修了相关课程,学生利用免修课程的时间学习感兴趣的其他课程,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目前我院已有253名学生报考了了二学历,1694名学生获得了营养师、人力资源师、育婴师等各类资格证书。由学生自发出资入股组建的大学生创业公司“何氏梦工厂”,也已于2012年开始运营。
四、目前我院学分制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开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还存在一定困难。医学院校教师的专业性强、专业口径比较窄,开设选修课时受到了限制,缺乏人文、法制、理工等方面的师资,为解决此问题,我院高薪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学教授来我院开设公共选修课,并与2013年末,引进了尔雅通识课程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学师、名家的网络课程,解决了我院通识选修课质量和数量问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2. 课程的系统性容易使学生在不具备先行知识的情况下选了课而读不下去。医学类课程多且有序,各课程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先修与后续关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层次性、相关性、逻辑性,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因此我院对于与某些与医学主干课程有关的课程在课程顺序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给出了限定,以免学生在不具备先行知识的情况下选了课而读不下去。
3. 满足学生的重修要求对学院的教师、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等教学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满足学生的重修要求,很多课程要多轮次重复开课,这样对我院教师、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等教学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我院正在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教学建设,满足教学需求,保障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院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学分制管理改革实践刚刚起步,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将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仍需一个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