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1

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公司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欧洲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在2020年前,市场一直将保持活力。2009年欧洲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消耗量各为710万吨和700万吨,而2020年有望达到2270万吨和1800万吨,分别增长220%和157%。价格仍将是客户选用生物燃料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生物燃料生产商们正在将副产品逐步应用至商业领域以降低成本。

市场逐步成熟

欧洲生物燃料市场由生物乙醇市场和生物柴油市场组成,从作物种植、收购到生物燃料生产、存储、运输和油料混合、销售等环节都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弗若斯特沙利文认为,虽然拉美地区有大量的生物乙醇出口到欧洲市场。但得益于汽油销量的增长,欧洲生物乙醇市场将呈线性增长态势。预计2014年底之前,小麦将是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而随着第二代生物乙醇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稻草、木屑等非粮作物被用于制造生物乙醇。

欧洲目前出现了新型的生物化工精炼模式,就是在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利用副产品甘油生产相关的化工产品。另外,欧洲生物乙醇公司也正积极探索通过副产品生产乳酸和丁二酸等产品的方法,以期实现更多价值,提高欧洲产生物乙醇的竞争力。

原料不断创新

研究报告指出。按原料用量排名,欧洲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油菜籽、大豆、棕榈油和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其他原料如餐饮用油、动植物板油也都已经开始应用,从麻风树籽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已被用于新西兰航空和大陆航空的航班上。由于欧盟各国并不是主要的作物生产国,生产生物柴油所需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

欧洲生物乙醇原料正处于由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过程中。现阶段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仍是谷物、糖类作物和木质纤维素。据统计,2008年欧盟用于制造生物乙醇的谷物主要是390万吨小麦、680万吨甘蔗和9万吨甜蜜素。2008年欧盟各国用于生物燃料的木质纤维素分别占全球及欧洲油料作物消耗的6%~125%。其中,芬兰、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在木质纤维素利用方面居领先地位。

前景值得期待

推动欧洲生物燃料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欧盟推动生物燃料应用的努力和哥本哈根联合国环境大会的要求。欧盟最新指令要求,至2020年生物燃料要占全欧洲的运输能源的10%。同时,作为哥本哈根大会的签字方,欧洲各成员国政府也有义务实现大会提出的新目标。既2020年实现减排10%。

生物燃料市场的发展也面临阻力。对生物柴油市场来说。持续走低的矿物柴油价格和高企的生物柴油原料价格压缩了生物柴油厂商的生存空间。虽然欧盟已开始对美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税来保护本地的生物柴油产业,但这一措施的效果也打了折扣,因为美国生物柴油仍能通过加拿大等国进入欧洲。另一方面,来自阿根廷等地区的廉价生物柴油出口有望在2010年大幅提高。

生物乙醇产能的快速增长也将进一步降低生产商的利润。2009年欧洲生物乙醇产能为560万吨,开工率仅为50%。预计2010至2011年,由于大型生物乙醇项目相继上马,产能会有大幅提升。至2012年,大部分欧洲地区新增产能都将是第二代生物乙醇的试点项目。至2014年。欧洲生物乙醇产能有望达到2100万吨。

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实现规模化生产、控制原料供应商、与客户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保障可持续和低价的原料供应等将成为欧洲生物燃料供应商制胜的法宝。

(来源:中国化工报)

农业部关于天津静海县陈官屯镇西钓台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31个大中型秸秆沼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

为解决规模养殖业对农村环境和重点水域造成的污染,改善养殖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农业部关于天津静海县陈官屯镇西钓台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31个大中型秸秆沼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

一、项目主要建设大中型沼气原料预处理、沼气生产、沼气净化与储存、沼气利用、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等设施。配套建设供配电、控制、给排水、道路、绿化、围墙、业务用房等设施。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建设厌氧发酵、沼气输送以及沼渣沼液利用系统。

二、项目建设要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所产沼气主要用于解决周边居民生活用能,沼渣、沼液主要用于还田。应督促项目单位与农户签订供气协议或合同,开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严禁沼气、沼渣沼液直排排空或排放。应积极创新秸秆收领教储机制,通过行政、市场内部约束等多种形式,实现秸秆原料长效有效供给和总体稳定,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行。

三、要按照《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220.1~5-200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222-2006)等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开展初步设计,并报厅(委、局)审批。

四、政府投资规模达到《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规定的公开招标条件的(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仪器、设备、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必须公开招投标。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2

[论文摘要]干旱是制约泰来县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介绍泰来县旱灾情况、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对本县抗旱及其他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全县辖8镇2乡,83个行政村,532个自然屯。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万人。全县总幅员面积3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1.5万亩、草原109万亩。境内有“一江五河”(嫩江、托力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小绰尔河、乌裕尔河)、374个泡沼。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2.37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3.22亿立方米。全县水源充沛,地表和地下水贮量非常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0-30mm,年径流量0.78亿立方米,过境河流嫩江多年通过我县水量241.82亿立方米,大绰尔河年平均引水0.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下水量为3.70亿立方米。

二、旱灾情况

泰来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大,夏季高温少雨,秋季干燥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雨量392.6毫米,且雨量分布不均,80%集中在6、7、8月份。年均蒸发量1717.1毫米,是年均降雨量的4.4倍。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在20天以上,最大风力达12级,是典型的风沙干旱区。自1949年-2006年58年中,我县发生旱灾48年,春旱连夏旱20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几乎年年春旱,特别是自2000-2006年,旱情越来越严重,春旱连伏旱,夏旱连秋吊。一是2000-2004年,五年降雨量分别为217.1毫米、189.2毫米、310毫米、385.8毫米和194.2毫米,分别比历年平均降水少175.5毫米、203.4毫米、82.6毫米、6.8毫米和188.4毫米。2000年以来,高温少雨导致我县连续特大旱灾,旱灾面积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二是连续干旱使全县土壤墒情降到历史最低点,我县岗地、平地、洼地1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只有6.9-12.7%。三是全县地表水蓄积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除嫩江、托力河和少数几个泡沼外,其它河流、水库和泡沼全部干涸,正常年份全县374个泡沼蓄水可达1.4亿立方米,但现在蓄水量不足0.2亿立方米。由于干旱,自建国以来,我县累计作物受旱面积3419万亩,受灾面积2760万亩,成灾面积2129万亩,绝收面积363万亩,旱灾共造成损失粮食13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9.9亿元。2004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82.9万亩,成灾面积155.6万亩,绝收面积80.5万亩,损失粮食24.1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7亿元,草场受旱面积109万亩,其中70万亩返青后干枯,林业受旱面积50万亩,导致新植林的成活率仅为45%。2005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00万亩,成灾面积75.8万亩,绝收面积30.2万亩,损失粮食12.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0.31亿元。2006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50万亩,2007年旱灾面积71万亩,绝产面积15万亩。

三、规划依据及工程概述

干旱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县的干旱问题,县委、县政府从我县水资源条件出发,依据通过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专家审查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抗旱总体规划报告》(2002年10月),委托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2003年11月)和《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位于泰来县中南部,行政区划包括江桥镇、平洋镇、克利镇、胜利乡、泰来镇、宁姜乡等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70万亩,其中耕地75.2万亩,总人口11.28万人。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从嫩江取水。工程有灌溉和引洪两项任务,提水灌溉水田8万亩,旱田22万亩,解决抗旱水源27万亩,提水流量20m3/s;引洪水到宏胜水库及周围湿地,年最大自流引水量1.084亿m3。

引水工程渠首位于江桥水文站上游约6km,嫩江与绰尔河交汇处的杏花山开山口。嫩江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江桥水文站45年径流系列(用水还原为天然径流)进行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5.3×108m3,(多年平均流量为714m3/s),年径流CV=0.46,P=75%的年径流量为149×108m3。

本区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地形坡降1/3000-1/7000,北部较平坦,南部遍布泡沼、湿地及沙岗。

干旱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地下水位降低,灌溉水严重不足,草原、苇地退化,土壤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四、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我县先后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技术审查工作,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水土保持论证等六个相关论证。省水利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具了审查意见,项目土地预审和水资源论证分别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松辽水利委员会批复。2007年11月,省水利厅将项目建议书报水利部审查。2008年1月,水利部委托松辽委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查并提出核批意见后,2008年6月水利部商同国家发改委同意该项目由我省发改委立项审批。2008年8月,省发改委先后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水利厅批复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项目渠首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8年9月20日工程正式开工。

五、工程建设其他意义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成后除可以解决本区农业用水解决干旱问题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引水工程是泰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各种经济的需要

目前泰来县中南部地区耕地面积75.2万亩,主要以旱田为主,种植结构为玉米、高粱、绿豆等低附加值农作物。引水工程实施后,可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湿,退耕还草,以草原为中心发展畜牧业,以水面为中心发展畜禽养殖业,促进各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引水工程可为泰来县中东部补充地下水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降水偏少,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据1995年至2001年对泰来县城周边6眼井(好新白庙子、宏升郑家屯、街基绿化、胜利五家子、平洋镇、泰来镇)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46m,极值最大降深达2.13m,致使该区20%的农田井抽不上水,60%的农田井抽水量不足,因此实施引水工程,将嫩江水引入该区的湖泡中,补充地下水。

(三)引水工程充分利用了现有工程

引水工程输水渠道利用已建江桥灌区灌溉渠道,进行整修扩建,引嫩江水入宏胜水库等库泡,进行调蓄,减少工程占地。

(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3

去年,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逐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总体思路,下大力抓了信贷扶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扶贫贴息贷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年来,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亿元,其中项目贷款*亿元,小额到户贷款*亿元。扶贫贴息贷款共扶持扶贫龙头企业*个,扶持贫困户*万户、*万人。覆盖了全省*个市、77个中省重点贫困县和14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培育了主导产业,壮大了龙头企业,调整了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扶贫贴息贷款是一项直接面向农村和贫困农户,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贴息贷款工作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省上成立了有扶贫、财政、人行、银监局、有关金融机构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主管副省长为会议召集人,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市、县也成立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各贫困乡镇都有2至3名干部主抓落实。形成了各级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各级始终把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做为信贷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作为扶持的重点。到户贴息贷款计划全部安排在贫困县、贫困村,其中70%以上贴息资金集中用于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着力帮助贫困村的贫困户建立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二是把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到户贷款只扶持产业,不能用于看病、建房等,通过小额信贷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积极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培植特色产业,深受广大贫困群众的欢迎。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一年来,我们立项扶持的企业全部是国定、省定贫困县的企业,种养业、产业化项目占扶持项目总数的98%。通过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有效扶持,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运行程序。一是优选金融机构。把重原则、讲信用、口碑好,愿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金融机构,作为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主体及承贷机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了农业银行独家运营的做法,目前,全省已有农行、农发行、农信社、邮政银行、工商行等九家金融机构承担了扶贫贷款业务,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二是放宽投放标准。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由县扶贫办审查把关,将全县到户贷款总额度的20%用于能人大户或者经济合作组织。但每个能人大户放贷不得超过10万元,经济合作组织不得超过30万元。三是严格考察审核。到户贴息贷款投放由农户申请,村委会签注意见(盖章)、乡镇扶贫办与金融部门考察、审核,上报县扶贫办审批,金融机构按照程序投放贷款,县财政给予贴息。项目贷款由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县逐级审查上报,省扶贫办审查审批并推荐给金融部门,金融部门按照有关程序审查放贷,每年底由扶贫、财政、有关金融部门逐级审核确认后,将贴息资金兑付给项目单位。

四是着重把好“四关”。(1)严把扶持对象关。扶贫贴息贷款的对象是贫困群众,因此各级各部门始终紧紧围绕贫困农户来开展工作,对享受贴息的贫困户由村组和乡镇层层审核确定,保证贫困农户能够真正享受到扶贫贴息贷款的有效扶持;(2)严把资金投向关。在扶贫贷款贴息工作中,严格按照扶贫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性质,把贷款贴息资金集中用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项目上,确保农户发展生产得到有效扶持;(3)严把贴息兑付关。在扶贫贴息贷款范围和对象确认上,坚持扶贫办、财政局对贫困户贷款名单进行严格把关、严格审核,无异议并经过双方签章后,再通过金融部门把贷款贴息直接补贴到户,既确保了贷款农户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又保证了资金安全;(4)严把目标考核关。省上要求市、县每月上报一次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进度及工作落实情况,并适时进行通报。各级政府将扶贫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部门和下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奖优罚劣,确保了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湖北宜昌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82-03

如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是各级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及广大农业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宜昌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了“构筑四道防线,建立追溯体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线工作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初步成效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以“两个确保,两手抓”为目标,宜昌市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强化监测,始终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高压态势,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以来,农业部、省农业厅在宜昌市例行监测和专项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2%。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全市采样监测总体合格率为100%。水产品接受农业部、省农业厅抽检总体合格率为100%。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省政府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检查考核中,宜昌市综合考核评分在全省17个市(州)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

1.2 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1年以来,宜昌市农业局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覆盖市、县2级所有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农资经营门店、兽药经营门、店、动物诊疗单位、养殖场户、饲料加工企业、屠宰企业、奶站及规模以上餐饮伙食单位等,整治行动覆盖面达100%。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逐步走向合法化和规范化,实现了2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即确保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现了5个百分之百目标,即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生鲜乳收购站监管面达到了100%,定点屠宰场屠宰动物受检率达到了100%,出场动物检疫合格率达到了100%,重大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了100%。

1.3 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深入开展

2011年10月11日,市政府印发了《宜昌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2年3月6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动员大会。市农业局组建了蔬菜、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专班,分别制定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实施方案及相关考核评分标准。各行业广泛组织规模种植、养殖业主对照实施方案及相关考核评分标准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宣传与培训,目前已有27家蔬菜生产基地、4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8家水产养殖场的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

1.4 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国家启动新一轮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的浪潮中,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的整合,加快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宜昌市政府将农业综合检测中心项目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已申报到农业部,农业部已确定将宜昌市纳入2012年第1批项目投资计划。各县市区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食品安全保障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了1名联络员专门负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建设进展情况的跟踪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并先后成立了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宜昌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健全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执法行政处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突破

2012年5月28日,市农业局与市食安办、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联合召开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动员培训会议,正式启动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整合市直农业部门(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监管和执法力量,组建了一支由46名监管执法人员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队伍;再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处置流程,限定案件签收、调查、检测、处理和反馈5个环节的处置时间,提高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置效率;完成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比对,从城区121个社区、1110个网格中搜索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的64个社区和108个网格,摸清了城区111家菜市场和生鲜超市所在社区和网格,按照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的原则,将城区111个市场划分成2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实行2名监管执法人员负责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实现监管部门和社区网格员对接,推动了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2 存在的问题

宜昌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线工作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和群众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公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整体上看,宣传覆盖面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市场轻生产、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特别是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殖大户的宣传不够全面深入,边远农村的宣传还留有死角。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认识还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强。

2.2 标准化生产进程亟待进一步加快

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致使生产标准、技术规范难以落实到位,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1]。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5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按照投资项目审查工作领导小组第8次会议纪要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境内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从事规模种植、养殖、观光休闲的农业投资项目,一律按照本办法管理。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项目,继续按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审查管理。

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

第三条投资项目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全县农业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现代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

第四条项目办是全县现代农业项目管理的牵头单位,对全县现代农业项目管理工作负总责。工作职责是:制定全县现代农业项目管理办法;对经县政府审查通过的现代农业投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为建设单位协调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各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是本辖区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具体责任单位,对领导小组负责,接受项目办的指导和检查。

第六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完成本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

县发改委负责现代农业项目的备案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的环评审查工作;

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的规划审查工作,对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反映的违法建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县国土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用地的核查工作,对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反映的违法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县水务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的水利设施防护评价和防洪排险审查工作;

县工商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单位的验资和工商关系注册;

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单位的税务关系登记。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七条申报条件。

(一)项目建设单位工商注册资金必须在500万元以上,在境内注册成立农业类项目发展公司,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必须在缴纳。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必须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农业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500万元,种植业项目亩投资强度不低于5万元,观光农业项目亩投资强度不低于10万元,养殖业项目亩投资强度不低于30万元。鼓励和支持高标准、规模化的农业投资项目建设。农业项目投资标准由项目办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每2年重新修订一次。

第八条申报程序。

(一)项目建设单位持项目建设申请书、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企业法人登记证或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三级以上资质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县政府提出申请。

(二)县政府对项目申请初审后,批转至项目办,由项目办制订《现代农业项目审批表》,连同项目单位相关资料发至相关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项目还应到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县发改、国土、环保、建设、水务、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分别进行审核。

(三)相关镇人民政府、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县国土、建设、环保、发改、土地流转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项目办;由项目办对各单位审核意见进行汇总,报请县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后,上报领导小组审查。

第四章项目评审

第九条现代农业项目评审工作严格遵照投资项目审查办法执行。项目办负责项目的管理、资料收集和各种报表、数据的汇总工作。

第十条项目通过领导小组评审后,项目办依据投资项目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向项目所在镇政府(景区管理局)通知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向建设单位下达建设通知。通知必须注明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和期限。

办理建设手续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建设规划(项目设计规划图、效果图);

2.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期限、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投资计划、建设进度、保障措施等)。

第五章建设与监督

第十一条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经批准建设的现代农业项目的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由经营者按照“占一补一”要求负责补充占用耕地,或向县财政缴纳耕地开垦费统一补充。

第十二条经批准建设的农业投资项目,县考评办要纳入所在镇(景区管理局)的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并按有关重点项目的管理办法进行督促、管理。

第十三条各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对通过审批的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进行监督;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协助各相关部门对违法建设的农业项目依法进行查处。

第十四条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土地流转工作,由项目所在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负责协调项目建设单位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协议》;在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协议》中,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作为监证方须签字盖章。在项目建设前,项目单位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协议》约定的标准,向县财政缴纳风险保证金。

第十五条项目建成经验收合格后,由县政府根据项目的规模档次、农民增收幅度、社会效益、为企业服务质量等情况,对农业投资项目所在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

第十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通知进行建设,不得私自变更建设地点、内容和期限。未按规定动工,不能按照项目建设时限完工的项目,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按照土地流转办法收回土地,并进行土地闲置处罚;不按照要求建设或擅自改变建设规模和标准的,县国土部门依法处置。

第六章项目验收

第十七条项目建设完工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办提交项目竣工申请,由项目办组织相关部门和所在镇人民政府(景区管理局)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十八条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增建任何附属设施;如确需增加,需向项目办提出书面申请,由项目办提出复核意见,报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审定后由项目办向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所在镇(景区管理局)下达增建批复(一式两份,分别送达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所在镇存档)。项目所在镇按照批复内容,监督项目单位实施。

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重庆农业 招商引资 对策

一、引言

招商引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招商引资是实现农业快速及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谈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包括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及现代农民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农业招商引资与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相结合,积极引导“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互动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尽快融入国内外产业发展轨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可以推动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渝农发〔2008〕294号文件《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切实做好促进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农业重大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重庆农业招商引资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是很有意义的。

二、重庆农业招商引资现状

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是指行政区域外引进投入农业开发的资金。近几年来,重庆市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牵引作用,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化、优质化力度进一步加大,且开始呈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外资内资一起为重庆农业招商引资注入新的活力。2012年,库区签约经济合作项目165个,直接利用内资1351亿元、外资22.3亿美元,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成投产815个。重庆将以特色园区为平台,着力构建“135+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行集中项目、打捆资金、重点突破,大力培育食品加工产业、粮油加工、乳品加工、肉类加工、果蔬加工、酿造调味品及新型调味品、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等重点行业,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便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扩大龙头企业规模

随着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重庆,全新的经营理念带动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重庆有黔江区珍珠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00多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13年,重庆市重大招商项目中的农业产业项目有8个,总投资为74亿元;柑橘深加工项目、黄连健康饮料生产项目、綦江农业产业化项目和优质牛肉深加工项目的投资额都超过10亿元。

(三)提升了农产品品牌效应

农业招商引资不仅招来了重大项目,还引来农业资金,利用地区资源优势,还带动农户随企业共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重庆农业形成了无形资产,打造了市级或者国家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如重庆忠县打造成中国柑橘城,并把忠县柑橘推向国际市场发展。

(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近几年,招商引资的工作逐渐走向农业的发展。农业招商引资,不仅给农村带来了重大项目,也给农民了带来了就业的机会,重庆市乡村从业人口为1369.98万人,增长了0.6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6480元,增加了22.8%。

三、重庆农业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重庆农业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重庆农业招商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责任意识不强,成效不够明显

一些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没有发挥自身优势,造成农业招商引资的质量不高,成效并不明显。洽谈项目很多,实际落户项目少;谈成的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级加工项目多,高级研发项目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一些干部的思想不在状态,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二)资源总量不足,制约农业发展

不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商品率不高。如綦江县的万亩优质辣椒深加工的项目投资1.2亿元,虽然辣椒产业现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缺乏大量的规模生产基地,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发展。

(三)项目准备不足,招商事倍功半

有些项目的申报前期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概算表等基础资料不全,编制项目文本的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等等。有些单位捕捉不到招商项目最新信息,以致流失招商引资的机会,同时在重大项目建设上也缺乏高级人才,直接导致招商工作事倍功半。

四、对重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专业队建设

提高部门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加大对农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加强招商工作管理,建设农业项目信息平台和招商引资工作服务队伍,并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瞄准资源优势,强化招商引资措施

植物资源丰富,生长6000多种各类植物,森林覆盖率39%。重庆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2000余种,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以及当归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名的“黄连之乡”、黔江区被誉为“烤烟之乡”、涪陵是全国著名的“榨菜之乡”。这些资源的优势进一步为重庆农业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资源,创新农业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