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宿舍管理 工作 强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一、明确高校的宿舍管理人员职责
宿管人员是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在人员的选用及职责的明确方面加以明确,从而确保管理工作得以很好的开展。总的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是对于宿舍管理人员的组织安排的确定。后勤管理科处应辅导学生生活、制定宿舍管理计划、实施学生住校申请调查及分配,并行督导与考核。学生宿舍修缮、保养、清洁及垃圾清运、水电用品供应、自动贩卖机、餐厅等的管理工作应由总务处办理。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由总务处支援,并与后勤管理科共同督导。为落实学生宿舍辅导工作,并促进师生的了解与互动。宿舍管理员应该接受生活辅导组、校区后勤管理科的督导,并与不同宿舍管理人员协调,执行宿舍行政事务的工作。高校宿舍应该建立学生自治制度,设学生宿舍自治委员会,各寝室设置室长,由该室学生推选,并对于不同的宿舍楼设置楼长,由该楼宿委相互推选,对其任期加以明确,受宿舍管理人员的统一指导,维护宿舍寝室的公共安全、卫生与秩序 。各宿舍管理人员应集中于宿舍办公,以期协调密切,提高工作效率。各系主任辅导员及各班班级辅导员,应参与辅导,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查看本系(本班)住宿学生。
其次是对宿舍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加以明确。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应包括如下这些方面:维护学生宿舍安全并善尽管理责任,随时检查公共区域及学生房间内电源开关、水龙头、门窗等物品,如有损坏情形,立即通知总务处维修;执行每日学生宿舍清洁工作与内务及生活相关事务的督导、清洁用品分配与保管、环境卫生的维护、宿舍周边绿(美)化工作;每周签退前实施宿舍财产清点,完整记录于宿舍工作日记当中,分别送教导处、总务处核章后呈校长核阅;维护学生用餐秩序,注意住宿学生饮水及饮食卫生,并纪录于学生宿舍工作日记;依高校紧急应变处理流程,处理住宿学生临时疾病或其他事故;住宿学生行为违反住宿生管理办法,联系保卫处、辅导员及学生家长,并即建立特殊个案处理资料送保卫处及辅导室后续处理;实施夜间查舖,以维护学生住宿安全;协助特殊及危安事件防范、处理及反映;协助保卫处、总务处完成学生宿舍床位分配、调整及学生宿舍活动规划与建议;提供必要的住宿学生自治干部选用及住宿生奖惩的建议;学生宿舍财产定期清点,软、硬件设施的管制运用规划建议。
二、完善高校宿舍管理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工作也需要在明确的规则制度约束之下加以开展,因此应当完善宿舍管理规则,这些规则应该涵盖如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一般的宿舍管理制度 。这包括:遵守起居作息时间,按规定整理寝室、内务、寝室门口及鞋柜,保持其整齐清洁;宿舍内不可留宿外宾或亲友同学;遵守会客规定,不可在寝室会见异性访客;不可携带违禁品及易燃物进入宿舍或存放,以维护公共安全;严禁在宿舍内私自炊膳,否则予以退宿;切实遵守学生宿舍用电办法的规定,不可私接电源或违规使用电器,也不可在寝室内点燃蜡烛或焚烧字纸等物,以确保宿舍公共安全;不可在宿舍庭院内停放脚踏车(机车)或在走廊堆放及悬挂物品,否则视为废弃物处理;宿舍走廊楼梯间、洗衣间不可牵扯绳索晾晒衣物或悬挂物品;不可在宿舍饲养家畜或其它动物,以维护公共卫生;宿舍内不可喧哗、争吵、殴斗,也不可有放鞭炮、赌博、酗酒或其他放荡行为,以保持宿舍的宁静;爱惜宿舍的设备,不可擅自移动、调换,如有损坏应负责赔偿;不可在寝室外墙或门板上擅自挂贴画像、海报、旗帜、布条等物品;离开寝室应该关闭电源并锁好门窗,不得有妨碍他人休息行为等方面。
其次是宿舍安全管制与会客规章。这包括:为确保住宿学生的安全与安静,学生宿舍应实施安全管制,由值勤(住校)管理人员辅导宿舍干部负责执行;关门时间严格按照正常作息时间来执行;各宿舍于晚上规定实践由宿舍干部查报人数,必要时得集合实施晚点名或查补;外宿、晚归者应事先向各宿舍管理人员完成请假手续,并记载于点名簿;宿舍依规定时间会客,会客地点应在楼下会客厅,未经核准者,不得进入寝室;总务处或相关单位需要通知后勤管理科后,由管理员陪同进入宿舍办理相关事务;后勤管理科得会同有关单位对宿舍及寝室进行安全、卫生等检查 。
第三是宿舍公物维护与使用规则。这包括:学生宿舍除供本宿舍住宿学生使用或举办有关的活动外,本校任何团体或个人,欲申请宿舍场地举办活动者,须向该舍管理人员或宿舍干部填写申请单,经同意后始得使用;为维护宿舍安静、培养住宿学生定时作息及节约能源的良好生活习惯,学生宿舍水电需要依据公告时间进行供应及管制。
最后是宿舍环境整洁维护的规章。这应该包括:寝室内务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不可堆放垃圾、杂物或随意晾晒衣物,各寝室应轮流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由各楼层管理人员排定,宿舍垃圾分类实施模式应根据高校宿舍管理委员会拟定相关作业流程公告实施;各寝室门窗、玻璃、地面、墙壁及所有设施均由住宿学生负责;宿舍环境整洁与花木维护、内部公共设施(浴厕、走廊)进行合并,高校办理清洁委外招标作业,清洁人员在进行评估计算后,将全年所需费用由高校全体住宿生平均分摊,并入住宿费计算。由宿舍自治委员及宿舍管理人员负责督导;高校宿舍自治委员会,为营造宿舍特色、维持宿舍品性,可适时开展宿舍美化环境竞赛等或配合庆典开放宿舍参观等活动,得向后勤管理科提出活动计划申请与经费补助。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注释:
陈发瑶,姚信,叶建强.浅谈高校宿舍管理社会化对学生班集体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2
一、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研究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据统计,大学生有80%的课余时间在宿舍度过。据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宿舍内最基本的设施已经基本配备,但像电视机、会客厅等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和交流的设施还比较缺乏。在对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方面:81.39%的男生和80.8%的女生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在对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态度上:84.2%的男生和83.4%的女生表示支持;在对宿舍文化建设现状的评价方面,学生的不满意率超过20%的方面占了8项。这表明,学生群体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具有明晰的认识和强烈的高质量追求,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诉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研究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研究生宿舍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相对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普遍特点外,研究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互感性和倾向性。研究生个体在宿舍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宿舍生活,这个调整的过程有着强烈的互感性,各种思想观念在调整中不断碰撞,摩擦、妥协和重组,彼此在不断的对话交流中取长补短、摒弃偏见,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这些都是宿舍文化倾向性的具体表现。二是时代性和动态性。研究生宿舍文化是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宿舍中的集中表现,受到所在时代和社会的影响。研究生群体本身具有发展性,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动态发展状态。三是潜在性和包容性。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不仅是通过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在的强制力量完成的,还通过宿舍中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它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个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一种自觉的、内在的过程,是对每个宿舍成员的特色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具有包容性。四是娱乐性和多样性。宿舍是学生在校园中感到最自由的地方,许多在校园其他场所被限制和禁止的行为,都有可能在学生宿舍内发生。在宿舍中,每个学生都按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习惯说话做事,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校园班级事件的观点看法。宿舍文化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宿舍成为研究生放松休息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在课业之余为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让自己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他们会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消遣娱乐活动。同时由于宿舍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条件、不同的专业甚至是不同的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信仰等都有差异,同一栋楼中的每个宿舍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宿舍文化。
三、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
学校对于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视管理人员的数量、轻管理人员的质量建设。学校后勤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且低学历的人普遍存在。二是重视宿舍数量、轻宿舍区规划。在高校扩招和规模化发展的压力下,学校重点关注于宿舍的数量是否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对宿舍区缺乏规划,导致宿舍文化配套设施和周边生活设施建设跟不上。三是重视宿舍建筑物建设、轻宿舍内部环境建设。一些高校的宿舍外观很美,但内部通风、采光等较差,尤其是“筒子楼”中的阴面宿舍,四季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居住很是不便。
(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缺乏个性、独创性和针对性
目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没有明显的差别,没有突出研究生群体的特色,没有能够结合校园文化形成与众不同的宿舍文化风格,过于重视宿舍文化建设的表面形式,忽视了对宿舍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把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界定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和卫生的检查,缺乏个性、独创性从而导致其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也没有针对研究生群体文化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三)制度尚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够
学校一般注重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违规现象管理,宿舍文化建设的制度还不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大多是对学生在宿舍生活、言谈举止、道德规范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制度的执行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许多高校为了方便管理纷纷采用了封闭式的管理办法,聘用保安充当每栋楼的安保人员,宿管人员中较多的是清洁人员。宿管人员缺乏理论素养,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些制度与规定虽然已经张贴在宿舍楼或宿舍内的醒目之处,却因为没有组织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对其并不知晓,形同虚设。
(四)管理理念落后,难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管理者沿用陈旧的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管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地位,导致了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不理解,并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宿舍文化的重要性
宿舍文化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并重视宿舍文化建设。首先,要改善研究生宿舍硬件和软件条件。考虑到一些研究生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单独宿舍或是帮助其子女在当地入学。加强宿舍周边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在学生宿舍附近要有适量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能够使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特别是那些在校外和远离校区的学生宿舍更应该配备一些小型的文体设施,使学生在娱乐中增强体质、加强交流、促进团结,形成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其次,针对研究生群体要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在每层楼设一间会客室、厨房等设施。研究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较重,这样的设施有助于研究生间的聚会交流。甚至可以让心理咨询室进宿舍楼,使研究生有了心理问题能够有途径得到及时疏导,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要优化,有针对性和个性化
首先,研究生群体文化有着学术性、松散性、自主性的特点,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的学习任务更重、学习自主性更强,他们白天几乎都在实验室、图书馆等地方学习,有些研究生还要经常出差很少在宿舍,室友之间的交流大多是在晚上睡前的卧谈。其次,研究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如学业、工作、爱情、婚姻等。再次,90后逐渐成为研究生队伍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与80后有着巨大差异,所以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要结合实际,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消费观教育、情感婚恋价值观教育。其中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对自我生命的关注和珍惜,更要注重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近年几起有关研究生宿舍的事故使得对于研究生群体的生命教育显得更加迫切。
(三)加强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稳定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更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规章制度在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研究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规章。一些重要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应贴在宿舍楼的醒目位置或是写入研究生手册,使得大家能够知晓这些管理规定,做到知、懂、守、行。对于违反宿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作出相应的处罚并与研究生的评优等挂钩。对于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有突出表现的团体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做到赏罚分明。另外,学生宿舍的具体规章制度应该根据宿舍管理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加以改进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 高校二级学院 常规学生工作 创新
高校二级学院常规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二级学院常规学生工作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高校二级常规学生工作繁琐复杂,任务繁重,常常让新加入学生工作的学生辅导员压力倍增,做起学生工作来摸不清头绪,如坐针毡。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常规工作急需系统化、高效化、创新化,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我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现状,探讨常规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高校二级学院常规工作学生工作进行系统化、高效化研究,同时也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一、力保学生思想稳定,奠定人才良好发展基础
(一)思想工作应从新生入学开始,抓住契机,服务到位。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要特别重视迎接新生和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工作,这一环节顺利的开展能让新生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并确定发展目标。
1.营造氛围。新生的接待工作关系到学校的良好的社会效应,学院要注意营造温馨、活跃的接待氛围,让新生感觉到家的温暖,从而赢得新生及家长们的认可。
2.稳固专业思想。新生入学后,往往容易产生转专业或退学复读等不稳定的想法,部分原因是由于对专业了解不深入,也有部分原因是容易受到一些高年级学生负面宣传的影响。因此,对迎新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等思想的培训应得到落实。
3.培养专业兴趣。除了要加强对新生专业了解外,新生对专业的兴趣关系到其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关系到其个人专业素养的发展。因此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学院要对新生进行详细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4、打造学习目标。新生从高考中刚刚放松下来,在短期内没有确定好大学目标,在学习方面将大大地松懈,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学院要打造各种学习平台和特色宣传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例如考研宣传、榜样宣传、各种知识竞赛等。
(二)推动班主任参与学生工作,将有利于确保学生思想的稳定。
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往往对班主任有着敬慕的心理,对大学班主任有进一步的仰慕。班主任的言语行为对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更能感染学生。在允许的条件下,班主任应争取一些时间和学生沟通与参加学生班级活动,及时地了解班级中的思想情况,将有利于解决学生当中存在问题,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应加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有利于确保学生思想的稳定。
(三)健立学生信息库,使学生管理科学化、有效化、针对化。
学生信息库包括宿舍安排、联系方式、心理数据、综合测评、学生工作、就业意向、社会实践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动态管理。收集信息主要通过计划每年针对新生专门印制关于学生情况调查问卷(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配合),学生认真填写,辅导员和班主任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汇总做成每个学生的信息库。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等方面内容,可以有科学化、有效化、针对化地进行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辅导,改被动处理危机为主动修正倾向,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心理方面的稳定和个人健康的发展。
(四)走进学生,走进宿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多次的调研中,发现不少学生大学四年都沉迷于网络,缺少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沟通。存在的个人问题急需指引和关心,但现在的辅导员到宿舍聊天次数不多,宿舍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提前了解和解决,严重影响到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因此,在辅导员常规工作中,常进宿舍是一个重要部分。建议:一是辅导员每一周或两周到学生宿舍至少要找1―2名学生个别谈心,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对学校和学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要求;二是每两周参加一次学生不同类型的班会、座谈会等活动,从而贴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动态,有心去和学生交流,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建立信息安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委员队伍、党员进宿舍机制,建立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委员,宿舍党员的QQ群或飞信群,加强与他们的信息沟通,让他们及时、快速、定期地反映学生当中存在的异常现象或是不安全的问题,从而杜绝学生当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严格的班级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超前防范,信息畅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把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在思想上永不松懈,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打造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促进优质的院风和学风形成
(一)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力量。
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精干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笔者通过同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干部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院的学风和班风的建设,假如院干没有威信或能力指导班干工作时,班级干部往往不得力,班级工作开展不能很好完成,所以应加强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培训,不同学生机构干部应有不同的培养理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挥,从而保证学院工作顺利开展。每月可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例会或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在保证增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同时,可加强建设干部奖励机制,保证干部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生社团工作在实践活动中求发展。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好专业型、适用社会需求型、综合素质拓展型的社团非常必要。社团的指导,首先务必指导学生做好各社团的建章立制工作,使社团工作良好、快速地发展。学院社团应争取和专业老师沟通,通过积极开展实质性社会实践项目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争取见效果、出成果。目前高校社团发展主要存在的瓶颈是成员专业知识不过硬,没有专业老师良好的沟通与指导,得不到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能做出实际性成果。分管社团的辅导员可充分地发挥社团干部的创新、发散性思维,协调好社团发展路线,再争取专业老师解决专业技能培训问题,从而突破社团发展的困难。
(三)促进优质院风学风的形成。
1.改革督导制度,设立由宿舍心理联络员和宿舍党员组建的院风督导小组,按照学校、学院领导指示,制定详细的检查安排计划,实行不定期、定期检查督导。从而规范学生的日常管理,重视学生的日常纪律,对迟到、旷课等违纪的学生的处理,及时、公正、公平。结合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礼仪等方面进一步的提高,促进院风建设。
2.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考研、榜样宣传。通过大力的宣传和完善学院学习环境和平台,促学风,把学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重点可放在大力抓典型,计划通过考研等榜样的力量带动大批学生,促进优质的院风、学风的形成。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以活动促进学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各二级学院开展的活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开展。如师范专业主要开展有专业性的教学综合技能比赛活动,针对理科专业科研深厚基础,可在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物理实验大赛等方面加强突破,此外要加强学院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企业提供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知道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通过在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等。
(二)丰富第二课堂,优化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大学生局限于校园,缺少与社会接触,缺少自身个性发展的条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普遍较弱。因此,要根据社会人才要求,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才能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三)应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宣传目的是要使二级学院学生活动开展有效果、有成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很大部分的保障在于活动的宣传。目前有些二级学院认为宣传是学校的事情,开展活动不注重宣传,或是活动的宣传只是在活动的前半期,容易造成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通过调研发现,活动后期对活动的结果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活动结果的宣传不单是给参加的同学荣誉的鼓励,让他们保持饱满的激情参加下一次的活动的同时,会吸引更多的其他同学参与到其中来。
四、完善学院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培养学生诚信感恩意识
(一)关注特殊群体,切实做好贫困生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二级学院的贫困生工作,可制定《学院院贫困生管理办法》,加强贫苦生生数据的管理,真正使二级学院的特困生工作走向了科学化、合理化。在日常的贫困生具体工作中,通过定期召开贫困生生活会和开展联谊晚会等平台,了解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同时注意培养他们自信心、感恩心和综合能力。
(二)国家奖助学金与缴费意识。
在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中,评定贫困生要把关紧口,为以后奖助学金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始终能够坚持标准,严格履行程序,加强监督,通过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和评选结果公示等多种途径,使评选工作更加透明和公开,争取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同时要加强学生的上学缴费意识,明确缴费上学的做人诚信理念。
(三)公开透明,做好各项评选工作。
每年的评优工作都是广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评选结果的公平与否也关系着学生对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信任和认可。在严格按照学院有关标准进行评选的同时,加大了评比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所有学生都了解评选标准。同时对院内各项优秀的评选办法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使院内的评选工作更能有章可循。
五、完善党建团建工作,培养先进队伍
(一)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模范作用,党员进班级,党员进宿舍,以每个党员为一个宣传窗口,在管理好每个宿舍的同时,宣传学院的各项政策计划,使其有力地落实到位。举办学院业余党校或党的知识宣传小组,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党的知识。做好积极份子的培养和教育,认真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严格履行学校有关发展党员的标准,坚决落实好组织推优制度,并加大力度,严格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打造党员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影响周围的同学。
(二)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要从基层来,到基层去。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工作是一个学校团结广大团员青年的关键纽带。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以每个学期在班级中开展的团组织活动为契机,建设好班级团支部队伍,开展活动目标要达到增强团员合作意识与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各种综合素质,更要认真完成好学院精品团活动的示范与宣传效果性。
六、加强宿舍管理工作,优化学生生活环境
二级学院可通过星级宿舍评比和完善党员宿舍的建设,来加强宿舍的管理。设立每周定期查起床、查就寝、查卫生、查安全隐患的行之有效的四查制度,来评定和奖励星级宿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优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还可以在学生当中选拔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征求在宿舍中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丰富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会融入集体,懂得待人接物,从而减少舍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且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七、在实践中培养就业素质,扩展就业渠道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就业素质。
要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要加强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平台,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外,也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素质形成。
(二)踏实做好毕业生的相关工作。
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服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广大学生积极联系和开辟就业渠道。建议学院成立就业信息搜索小组,多方面收集用人信息,意识到信息就是机会,多一条就业信息就多一个就业机会。在考研深造方面,按照学校的指示,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与协调指导工作。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此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来为广大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5).
[2]徐铭.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形象塑造[J].镇江高专学报,2003,(2).
[3]傅昌盛.浅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2).
[4]李荣华.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浙江大学组织评选学生工作创新奖[C].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
[6]杨欣虎,杨向荣,刘龙海.谈高校学生工作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4
从学生工作二级管理角度而言,我院学生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院系权责不明晰,哪些应该有学生处、团委等院一级管,哪些应该系部管理,界限不清,权限不明;管理重心未真正下移,以致造成学校会议多、职能部门下达任务多、系部请示多的现象。(2)学生管理体制存在结构条块分割,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有的部门甚至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对发生的问题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处理;有的事情大家都管,有的事情谁都不管或者不愿意管(3)学生工作的观念较陈旧,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4)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渠道和途径的探索缺乏力度;(5)缺乏规范的两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已有的目标考核制度,或不够科学合理、或奖罚不明、或责任追究不力,结果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激励竞争机制,没有打破以往的管理定势,从而影响了学校学生工作水平,管理效益有待增强。为此,就明确院系权责,逐步构建学生工作的二级管理体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院系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体改革的基本原则
1.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学院既要规范管理行为,又要进行有效监督,更要进一步明晰学校、职能部门、系部的管理及工作职责,充分调动系部和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系部办学自,简化办事程序,将日常工作管理重心切实下移,做到职能、责任、权利相一致。同时,要加强校系两级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建设,要把下放的责任权限规定在这些制度中,并具体落实到位,以利于规范和操作。组织机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其在组织中的权力应该紧密关联,要求其承担一定的职责,就应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只交责任,不交权力,责任也将落空。
2.明确目标、分级管理原则。要明确学院学生工作总体目标,明晰分级管理层次,实行学院目标管理、系部过程管理,使学院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制订规章制度、履行服务职责、加强目标检查、监督和调查研究上来,逐步实现学校的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学生处是学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系部学生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系部工作要根据学校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决策,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具体计划,做好具体工作。在机构上,系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可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以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对于较大的系部,可以按照专业分为2-3个学生工作办公室,从而便于对学生进行日常检查、开展评奖评优。
3.突出绩效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的原则。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旨在提高管理效率,激发办学活力,调动教职员工尤其系部办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此,要重新调整其静态组织机构和动态运行功能,建立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学校确立学生工作总体目标,各系部也根据系部特点,确立二级子目标。学校要制定目标考核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系部学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能科学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不能科学量化的,则要有具体的定性分析,以体现公平公正,并且做到将考核结果与晋级、评优、奖金分配等挂钩。
4.建立配套制度、保证管理到位原则。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要重视改革的配套性和系统性。凡属于学校部门的职能不能强加于系部,而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等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有关的管理经验,使传统的学生工作中诸如宿舍管理、就餐管理、治安管理等能形成一个新的运行机制。这样既可调动后勤等部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减轻系部学生工作的压力。同时,学院应全面梳理办事程序,明确工作规程,并落实职责部门负责解释和协调两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和工作督查力度,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两级管理体系,并使之制度化。加强对全局的宏观管理和科学调控,要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如制订院系两级管理办法,界定管理范围,确立总体框架,对系部的职能、机构、决策机制和权限、责任予以明确。制订校系两级学生工作实施办法,并建立起对系部学生工作的监督、制约、保障和奖惩机制及相关体系。
(二)构建院系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的主要建议
1.更新管理理念,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1)更新管理理念
首先是学院管理层要管理观念。学院管理层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学院权力重心逐渐下移,变直接领导为目标管理,变管理中心为决策中心和监督中心,从而扩大系部办学自。要增强系部的适应能力,激发自主寻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系部的工作,学校要加快校园基本建设,制定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等等,从而为系部的各项工作做好指导、服务以及监督。
其次,学校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实行科学的层级管理,理顺管理主体间的关系,强化系部在学院里的管理主体地位,这是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系的发展服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校部职能部门要实现“五个转变,五个加强,五个提高”,即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加强信息收集、统计,提高指挥、协调能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由主要抓日常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检查、指导能力;由主要抓过程管理向过程控制、结果验收、督察、评估转变,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水平;由指令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另外,系部和整个学生工作队伍要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工作理念。要端正学生工作队伍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意识和责任荣誉意识。
(2)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1)学生处和系部学生工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学生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系两级管理,以系部为主体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部(处)代表学校对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在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日常管理、学生资助等方面履行计划、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和考核等职责。系部是学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根据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全面负责本系部的学生工作。
2)学生处和团委、保卫、教务、就业之间的权责划分。(1)学生违纪处分,由学生处负责。其中:系部查处的违纪行为,给予记过(含记过)由系部自行处理,报学生处备案即可外;学生处查处的违纪行为、跨部门的违纪,留校察看及以上由学生处负责,报违纪处分委员会审批即可;教务处等部门有权就考试违纪等违纪行为进行事实认定和提出处分建议,学生处根据建议做出处分。(2)除新生的入学教育外,学生活动由团委负责。因此,团委负责对校学生会的指导,学生第二课堂和学生素质拓展等学生活动的开展指导。(3)校园安全,由保卫处负总责。其中学生宿舍的进出安全,晚归不归的安全检查,违章用电的检查,由学生处(望舒)负责,但宿舍中其他的如物的安全,消防安全等以及宿舍外安全由保卫处负责。宿舍内发生的重大打架斗殴事件由系部,保卫处,学生处一块负责。
2.构建学生工作新模式——以指导、服务为主的管理型体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诸如,高校如何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搞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如何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困、助学力度等等,都成了学生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
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增强,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为此,将现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学生辅导员)实行分流,选派一部分理论素质高、研究能力强、踏实肯干的教师与心理咨询教师组成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以起到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咨询引导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3.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二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进行高校学生工作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实际上是对系部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和认识,是评定优劣并以此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可以衡量系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状况,同时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保证考评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1)对于学生工作的定性评价指标(对象为各系部学生)。1)政治表现;2)文明守纪;3)学习态度;4)社会工作;5)实践公益;6)团队精神;7)科研创新;8)文体特长;9)技能素质;10)特殊经历。对这些定性指标可以确定A,B,C,D四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等级参数,如:1,0.7,0.5,0.1加以评分。为了保证公正公平,可采用系部互评和学校学生处(学工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各算出平均分,两者之间确定权值比例,得到学生工作定性指标得分。
(2)对于学生工作定量指标(对象为各系部学生)。1)德育考核合格率、优秀率;2)党团员人数比例;3)青年志愿者人数比例;4)受违纪处分学生比例;5)专业知识考试合格率;6)国家统一考试达标率;7)各技能证书获得率;8)毕业生就业率;9)获奖学金及荣誉奖情况;10)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数量、质量评价;等等。对这些指标设置权值比例,由学生处对系部进行统计并打分。然后在以上定性、定量指标两者之间确定权值比例,从而得到学生工作绩效最终评议得分。通过制订和实施对系部学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来加强评估考核工作,抓住关键、掌握动态。建立起对系部学生工作的监督、制约、保障和奖惩机制。
4.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对学生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之后,应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手段,达到鼓励、调动系部学生工作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同时将系部的工作绩效与对辅导员激励相挂钩。修订辅导员工作条例,设立“优秀工作奖”、“特色工作奖”等若干奖项,对于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加大工作中的争优创新意识,提升工作水平。相反,对于学生工作绩效不明显甚至落后的系部,应采取扣除奖金、不给予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等惩罚措施。
二、强化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就校园安全而言,主要涉及的有:心理安全、人身安全、交往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灾难逃生以及财产安全等。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1.心理安全隐患较大,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不到位,不及时;2.学生在恋爱或与人交往中防骗意识,防抢意识,人身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意识较差,寝室的火灾和去年图书馆事件就是例证。3.是学生宿舍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被盗后是否赔偿,如何赔偿,谁来负责,是说不清,道不明。
(一)强化心理安全管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通过强化三支队伍、实施七个结合、做好八项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强化三支队伍:即心理咨询和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以总支书记、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队伍(心理健康部、班级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2.实施七个结合:即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与心理热线相结合、虚拟网络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专题讲座与长期工作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两头并重相结合、咨询中心的主动出击与学生的主动求助相结合、心理普查与心理动态调研相结合;3.做好九项工作:每年一次新生心理普查、一个心理健康宣传周(5.25)、一份心理健康宣传册、一个宣传橱窗、同时做好心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建设好心理咨询室、维护好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指导好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二)强化宿舍安全管理
1.要加强宿舍硬件、学生生活设施和安全物品等的建设,保证开水房、澡堂能提供足够的热开水或者实行热开水进宿舍,以减少热得快的使用,防止火灾的发生,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2.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严查违章用电和学生晚归不归,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和人财物的进出登记工作,开展电脑等贵重物品的保险箱业务,建立和健全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网络,完善宿舍火灾等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3.加强宿管队伍建设,优化组合辅导员与宿舍管理员,选聘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在宿舍内担任政治辅导员,加强业务培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加强对栋长、层长的工作指导,拓宽学院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对话渠道,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场所。
4.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宿舍挂牌、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和下寝室工作机制,建立政治辅导员进行宿舍卫生、纪律、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
5.做好消防安全和地震灾害的演习和加强安全教育,谨防学生上当受骗。
三、多措并举,优化资助服务,构建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
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努力成才,不仅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院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我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先后二次获得了省教育厅的奖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一是目标不明确,资助制度不健全。二是学生资助的理念较落后,科学化水平较低。三是受助学生范围有待扩大、资助的资金来源和助学的手段、途径有待拓展。为此,就如何多措并举,优化学生资助服务,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提点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目标---济困助学、育人成才
资助工作的目标简单说就是济困助学,不让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更高一点就是与育人成才,让每一位受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使受助学生不仅能顺利上学,还能安心乐学、成功择业、发展事业。
目前,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目标应定得低一点,才切合实际。近年,有不少学生中途退学,都多多少少与家庭经济困难有关系。因此,我们的目标如果定为:以学生为本,坚持资助的“公开、公平、公正”,全方位服务学生,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失学,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造成学习、心理、行为和就业困难,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动力,发展有平台”,可能更为合适。
当然,这一目标还比较的虚,不具体。因此,我建议将其具体为“四个百分百”一是学生应助尽助率基本达到100%,二是受助学生资助充足率基本达到100%,三是受助学生满意度基本达到100%,四是受助学生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做到“学生有需求,学校有响应”,从而实现助学成才。
(二)创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精细化服务
资助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服好务的一项工作。而贫困生往往又是心理自卑、性格内向、为人老实的学生,同时,每一个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和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要提倡以学生为本,着眼人性化、人本化,推进精细化服务。要区别差异,分类实施,满足资助对象的个性化要求,切实吸引资助对象参与学校重大资助事务的讨论、决策。注重学生资助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差异化资助方法,找准资助工作所要求的“知情权扩张与受助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边界,实施学生资助的“显形资助、隐性资助”的结合,凸显人本化、人性化。
在资助过程中,要坚持“三公开、三保密”,保障学生权利、保护学生隐私和维护学生自尊。“三公开”:1.公开各类奖助学金和资助项目的资助数额、资助方式、资助来源,确保每一名在校生都了解相关资助政策,使每一名学生受助权利得到维护;2.公开受助学生的学院和姓名,接受师生监督;3.公开学校资助工作咨询电话、投诉方式,畅通咨询和投诉渠道。“三保密”:1.要求班级、院系贫困生认定小组严格保密申请学生的隐私,不在公开场合谈论;2.要求在资助项目评审过程中,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为学生家庭信息保密,不对外公布;3.要求在公示阶段,只公示到受助学生的姓名和所在学院,为个人的其他信息保密。在资助工作中既做到公开,又做到保密,实现过程人文关怀和结果公平公正的有机统一,体现资助工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构建体系----“奖、贷、勤、助、免”,一个也不能少
首先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勤工助学为基础帮困手段,以奖学金为主要激励方式,以校友和社会捐助为重要筹款手段,以‘减、免、补’为重要辅助措施”的立体、多元、混合的学生资助体系。“奖、贷、勤、助、免”一个也不能少。要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目前,我院的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是比较到位的,但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学生补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要改变校内奖学金评选条件,增加校内奖学金的评奖项目和中奖面,不能仅因为学习好就获奖;2.要大力挖掘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特别是挖掘校内家教家政、保洁和校内门店的兼职岗位,条件成熟时,要让贫困学生参与到助教、助管和助研的工作中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激励、维护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创业,开设立足校园内外、为同学服务的经营性勤工助学基地,例如,资源回收、二手市场、爱心超市、特色书屋、报刊亭、图书馆管理、食堂服务等,由勤工助学部门管理,贫困生协助经营,所获得的资金作为助困资金发放给参与经营的勤工俭学学生,并能为尽可能多的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同时,通过促进助学基地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创业有成“反哺”助学基地等形式,实现资助资金自我产生、发展和循环,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岗位和资助。3.要通过勤工助学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4.要增设“大病学生生活补助”、“残疾学生生活补贴”、“学费减免”和“为困难学生送寒衣”等资助项目。5.要简化绿色通道的手续,让每一个新生一进校门就能吃上饭、拿上书、住上房、上上课。
(四)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首先,要尽快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勤工助学管理、学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相关制度;要修订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评奖评优制度,国家助学金评定等制度,使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要购置或开发相关软件,向广大学生提供资助工作在线认定、申请、审核、查询、投诉和反馈等一体化服务,规范学生资助流程,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互动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探索模式---狠抓“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
学生资助的重要功能是教育。要狠抓“四项教育”,即受奖助学生的自强(“自强之星”评选)、诚信、感恩、责任等四项教育。实施“五关服务”,即关爱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关心学习困难学生送辅导,关怀心理困难学生送疏导,关照行为困难学生送引导,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送指导,将经济资助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相结合,着力构建“经济资助、能力支持和精神关怀”三位一体的立体贫困生资助体系,深入推进资助助人和资助育人工作,培养和造就“正德厚生、经世济用”的高素质人才。
四、多管齐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目前,尽管我院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年我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学生工作处,但与本科院校的要求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年2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就很说明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就是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部分政工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却相去甚远的现象。
(一)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前提
参照本科院校的做法,要健全的机构有2个,一是在学生处应设立学生思想教育科,负责学生的宏观的全校性学生思想教育。二是系部应根据情况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系部学生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稳定,一是要解决辅导员的出路,例如:实行辅导员的岗位职务,如从事辅导员工作3年可晋升为副科,享受副科级待遇,工作6年,可晋升为正科等;又如对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校的需要,优先从辅导员中挑选人才,从事相关行政工作和教育工作,如副书记的工作。二是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实行专业化和专职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一年一聘辅导员尽快转为三年一聘或使其具有正式编制。三是要落实辅导员实施细则,加大辅导员的考核,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应严格与评奖评优,晋级和聘用挂钩。四是要通过辅导员沙龙、学生工作论文评选、工作研讨或座谈辅导员外出考察,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将辅导员的培训长期化和固定化,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将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这有二个问题:一是好学或有文体特长的学生,如何引导的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因违纪受过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预防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抓两头,放中间的问题。
对于好学生和特长生,关键是如何满足其学习和文娱活动的需要和正面引导的问题。对好学的学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协会,开展外语、计算机等的学习;利用学校教授、博士,开展专业讲座和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特长生,可通过完善文娱或学生活动设施,组织相关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其参加。要通过素质拓展项目和学习创新或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向上发展。
对于第二类问题学生,学校可根据学生特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心理抑郁和异常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因违纪受过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教育、管理。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一”,即为他们当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档案,确定一名朋辈学习伙伴,制定一份成长计划,进行逐个指导与教育,并对这些信息严格保密。同时,对第二类问题学生要定期排查,动态跟踪,建立相关的学业预警机制和严格的奖惩机制,从而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要运用学生工作例会这个工作平台,组织有关方面专家、领导、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分析问题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革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1.要通过网上和网下,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渠道,动员学校、家庭和朋辈一起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2.要引进学生工作软件系统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飞信、博客、Q电子邮件)等进行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
3.要充分发挥榜样和党员的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评选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校园十佳等,发挥学生中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用充分调动学生自治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支持学生自治组织的活动和工作开展,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5
高校是城市用水大户,以高校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容易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前国内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对用水行为过程的分析[1-2]、对节水意识进行调查[3]、对水资源管理的思考[4-5]、对节水设施的探究评价[6-7]。在国外相关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对节水行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9-11]、技术对用水意识的作用研究[11]、高校中水的可用性与可持续性研究[13-14]等。
目前高校水资源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统计分析的经济学方法[1-3,19]、运筹学等其他数学方法[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4-5]、在技术水平基础上研究节水系统 [6-7]等几个方面。本文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当前国际研究中,层次分析法大多运用在工程技术研究[14-16]、社会科学基础研究[17-18]、行业的指导评价[19-20]等领域。同时,本文参考了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1-22]、水资源利用效率[23-24]、水资源评价[25]等方面。
考虑到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相关研究普遍缺少对用水现状、用水量、节水技术、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意识几个方面相结合的分析,而水资源利用情况是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才能对高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不同高校拥有不同的背景,同一指标在各方面的反应不尽相同,使得目前的研究很难找出适合本校的用水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此次研究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分层构建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然后,将专家打分表作为判断矩阵,用线性加权法对指标进行运算。最后,结合调查情况和定量数据对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水量、节水技术、水资源管理、节水意识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高校水资源利用情况,完善了当前关于高校水资源利用评价的角度。
2 南京林业大学用水现状与节水意识调查
2.1 用水现状调查
用水现状调查以教学区域,生活区域的用水情况为主要调查对象。这些区域用水人员多,用水量大,便于我们找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其中实地调查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新图书馆的手动冲水设备设置了分档,一次冲水量只有原先的一半;教五楼的手动旋转式洗手池的漏水现象严重。调查中,我们发现,按压式水龙头在使用时,限制了出水时间和出水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水,而旋转式的老式水龙头和老旧水管接口处会发生漏水。
生活区域中人为浪费的现象极少。并且,学校食堂采用喷洒式洗菜方式,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另外,有两栋宿舍楼的上一层洗涤用水可以用在下一层冲洗厕所,原理上能够节约30%左右的水。但是清理工作欠缺,所以是否能真正节水还有待商榷。
目前,校园内的节水设备有供水管网测漏系统,于2014年建好使用。采用的是节能传管平台(計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和远传水表等技术。在计算机中可以观察数据,当用水异常时,结合人工排查,找到漏水点,从而节约用水。
2.2 校园用水管理制度调查
2.2.1 制度方面
2009年修订的《南京林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中规定,学生宿舍的用水超出定额的部分由学生自行支付;行政部门的水电超额部分由学校和各单位按比例分担,节约部分按比例予以单位奖励;学校每年设立节能技术改造专项经费,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的用水设施中,优先选择节能型的产品。
2.2.2 水费方面
用水收费的部分为宿舍楼层饮水机,开水通过刷卡出水,定价0.2元/瓶;浴室通过刷卡出水,定价0.2元/分钟。
2.2.3 用水时间
教学区的开放时间为7:00-22:00,用水时间为16小时。浴室开放时间为12:00-22:00,用水时间为10小时。宿舍的用水24小时开放。
2.2.4 当前措施
用水设备附近有节水标语,但是校内没有定期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和浪费水资源的处罚措施。
2.3 节水意识和行为问卷调查
为了对学生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做出科学性的调查,我们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认为,节水认知态度、节水政策态度、节水主观规范和节水行为控制决定节水行为意向,节水行为意向决定节水行为。节水认知态度指,大学生在采取节约用水这一特定行为时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所持有的评价;节水政策态度指,大学生对节水政策的支持程度;节水主观规范指,大学生在采取节水行为时受到外界的压力;节水行为意向则表明一个人节水行为的意愿程度。本文调查问卷以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从节水认识态度、政策态度、行为主观规范、行为自我控制感、行为意向、行为实践情况调查这6个方面设置了问题。共计发放了658份问卷,回收了658份,有效问卷为656份,有效率为99.6%。其中有效问卷过汇总、整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评价结果可知,在节水认知态度方面,同意“节约水资源很有必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90.7%。在节水行为控制方面,同意“看到有水龙头未关紧,我会上前关紧” 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87.4%。由此可见,大家具备履行基本的节水行为和态度。但是,在节水主观规范方面,同意“对于节水有自己的小方法”、“参加社会上的节水宣传活动”和“会二次利用洗衣水”的人群比例最低,只有53.6%、56.8%和56.8%。说明当前很多同学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节水行为或者节水技巧进行深入探究。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为研究过程提供了量化的指标,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结合现有研究和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现状,我们将指标分为三个方面:用水评价、技术评价、管理评价。
用水评价主要体现了水的用量方面的情况,与之相关的因素有高校人数、高校面积、水定价与用水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的整体和个体用水情况。
技术评价是水资源利用设备方面的情况,以用水设备使用情况为主,从设备数量、质量和高校对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几个方面反映。选取的指标应当体现节水技术水平,以此反映水资源利用情况。
水资源管理的指标对评价也至关重要。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数、管理费用都可以体现高校对水资源合理利用是否重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管理制度更新次数表明了高校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平。
综合考虑了指标数据获得的难度、对情况反应的准确性,以及指标的全面性、易取得性[25]等,我们得到以下指标体系。其中,正向指标表示数值越大,水资源利用利用情况越好;负向指标表示数值越小,水资源利用情况越好。选取的指标如表3所示。
3.2 基于AHP法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3.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优点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有序的层次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选出最优方案。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清晰、明确的[25]。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26]
①建立问题的层次模型。先分析问题,按照因素的共同特征归纳成组,其次把共同特性作为系统中新的层次中的某因素,最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模型,构建出层次结构图。
②构造判断矩阵。对影响上一层的同一层诸因素进行比较,判断优劣,并采用1-9标度方法。通过常用的幂法来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从而计算出某一层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性权值。
③对指标进排序。计算出某一层相对于上一层的各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元素的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计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以此类推,计算出最底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排序值。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在第一部分的用水现状调查中,可以总结出高校的用水时间和水费都比较合理,但是节水型用水设备覆盖不全面;经费有限,后勤部门人数少,导致日常巡查、维修不及时,并且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没有处罚措施。节水意识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学生具有节水意识,但是未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于节水工作。
由本文第三部分的计算数据得出2006年~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情况趋势图,如图1所示。在2006年~2015年,水资源利用状况从波动到平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在往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图2、图3、图4分别表示了用水评价、技术评价、管理评价三个层面上水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
从指标角度分析,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波动总体受到权重最大的用水评价指标影响。管理评价中的节水管理费用和技术评价中调节设施数量、环境维护供水设施个数指标值从一定时期开始大幅上升对整体的趋势也產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结合表4~表5和图1~图4从评价对象角度具体分析。以2006年~2008年为整体,水资源利用情况的综合指标值分别为0.214、0.402、0.156都处于较差水平。主要原因是:2006年~2008年高校并未具备和履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体现在权重最大的用水评价指标中,人均用水量指标值分别为0.263、1.000、0.030,亩均用水量指标值分别为0.446、1.000、0.000,月最高用水量标准化指标值分别为0.086、0.000、0.168,波动明显。其中,管理方面评价指标值最低,主要因为没有实施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管理制度的更新等措施,例如2006年的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管理制度的更新两个因素的标准化指标值都为0.000。2007年的技术和管理评价指标值为0.020和0.000,人均用水量和亩均用水量指标值有所升高,为1.000,可见用水评价指标值的升高,使得综合水资源利用情况远好于2006年和2008年。2008年的高校人数最多,但是各方面没有协调合理地规划用水,导致用水评价指标中人均用水量和亩均用水量指标值较低,为0.020和0.000。但是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指标值分别为0.043和0.038,相比之前略有上升。
以2009年~2015年为整体。2009年江苏省建设节水型高校,借此,南京林业大学的人均用水量有所减少。具体节水措施包括:洒水车替代消防栓对校园内植被进行灌溉;食堂和院楼实验室的清洗改用喷灌设备,以此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从而使得人均用水量标准化指标值有所上升,为0.284。同时,高校对水电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补全了制度的漏洞。因此,管理评价指标值提高为0.196。2011年通过节水型高校复查后,南京林业大学获得了先进集体,得益于此期间高校为节水进行的各项措施,综合评价指标值稳定上升,为0.527,用水评价、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指标值都提高为0.268、0.087、0.176。尤其在2014年投入使用的管网侧漏系统后,技术评价指标值从2013年的0.107提高到2014年的0.134。
由以上分析可知,用水评价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情况,其中人均用水量所占权重最大,且波动最大。因此控制好人均用水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学生是高校中主要的流动性群体,并且可塑性很大,学生节水工作到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长远来看,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主观因素方面对用水量的影响程度会逐渐变小,因此,同时注重提高水资源管理方式和技术水平也是改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突破口。
4.4 措施探讨
由以上分析得出,控制水量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
①控制好人均用水。具体措施是:每间公寓安装单独水表,实行“定额免收,超额自付”的收费方式;在宿舍管理人员例行检查时,发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可对学生进行处罚,并将之与荣誉评比挂钩。
②注重节水的高效管理。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的水电管理制度,建立独立的水电管理中心定期组织水电维修;校的节水组织机构制定有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例如建立用水台账,做到用水部位装表计量,责任到人;规定教学楼在夜晚关闭后同时关闭水阀,宿舍在熄灯一定时间后停止供应热水;定时更新《南京林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的内容。
③改进节水设备。主要措施有:将老化的非节水型设备直接更换为节水设备;完善已有的中水回用设施,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推广到所有楼栋;通过江苏省高校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各个高校进行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并且鼓励本校师生自行开发雨水回收、远传水表、水电计量系统等节水系统。
④在师生中推广具体的节水行为实践。比如定期组织一些有关节水方法的知识竞赛,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学校可以开设生态环境类的课程,计入学分。在用水设备附近节水标语中寫明报修电话等。
5 结论
通过以上数值计算和分析总结,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①实地调查可以得出高校的用水费用和供水时间较合理,但是大部分的用水设施利用率很低。在问卷调查中总结出看出高校学生的节水意识比较强,但只有少数人会投入时间精力于节水工作。
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进行评价,发现2006年~2015年水资源利用情况由不稳定变为稳定,由差变好。可以看出,水资源利用逐渐引起重视,进行的一系列节水措施也卓有成效。
中国高校多而广,对高校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核心之一。本文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进行深入调查,希望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以此反映高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此次科学研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管理评价的方法。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选取样本范围过小,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无法代表大部分地域高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拟采用更精确的定量方法,扩大研究范围,给更多高校的节水工作以参考,探讨出可以用于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参考文献:
[1]贾香香,许新宜.高校学生用水过程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2010,8(2):113-115.
[2]杨晓英,李纪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生活用水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81-885.
[3]訾冉.大学生节水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5):9-51.
[4]许立冬,赵满成,吕启元.加强节水管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型校园——清华大学建设节水型校园的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0(6):51-53.
[5]赵维雪,闫富松. 浅谈科学管理和构建节水型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9(2):53-55.
[6]吴根树,刘妍,朱春英.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19(4):3-5.
[7]周永艳.高校早期建筑群实效节水方案例析[J].建筑,2010(15):71-72.
[8]Mohammad Fozan Alajmi. Wat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Basic College of Education in Kuwait[M].Pro Quest Dissertation & Thesis Database,2008.
[9]Lapinski Maria Knight,Rimal Rajiv N,Devries Rebecca,Lee Ee Lin. The role of group orientation and descriptive norms on water conserva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 Health Communication (Philadelphia), 2007, Vol.22 (2), pp.133-42.
[10]Raymond K. Watson. Questions about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pro social education arising from a seven-year study of water conservation. [J]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1999, Vol.16 (2), pp.72-84.
[11]Janna Parker Doreen Sams. Eco-feedback Technology's Influence on Water Conservation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USA: An Experimental Design.[J] Green Energy and Technology,2015.
[12]Ahmed I. Amr, Shaimaa Kamel,Germin El Gohary,Johannes Hamhaber. Water as an Ecological Factor for a Sustainable Campus Landscape. [J] Pro 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6, Vol.216.
[13]Adewale James Afolami,Gabriel Fadairo.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kure Environs, Nigeria. [J] Arts and Design Studies, 2014.
[14]Asghar Anvary Rostamy Ali,Shaverdi Meysam,Ramezani Ima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 Publishing Industry Based on Fuzzy AHP Approach.[J]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3, Vol.2 (1): pp.6.
[15]陳桥,胡克.基于AHP法的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5. Vol. 35, No.3 377-383.
[16]田依林,杨青.基于AHP-DELPHI法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32(1):168-171.
[17]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55-61.
[18]罗新星,彭素华.绿色供应链中基于AHP和TOPSIS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1,25(2):53-56.
[19]易君丽,庞燕.基于AHP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评价[J].企业经济,2012,8:124-128.
[20]赵伟.基于改进的AHP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风险综合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4):104-106.
[21]何君,石城,杨思波,荣超.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1):75-79.
[22]王方勇,穆征,李静,等.基于模糊AHP分析法的水库移民环境容量分析[J].人民长江,2009,40(13):66-68.
[23]高媛媛,许新宜,王红瑞,等.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3):777-784.
[24]张淑清,张昕,俞黎曦.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的评价体系[J].产业观察,2010,2:89-91.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家庭贫困生 认定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原本是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这是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中的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国家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助学奖学金发放力度。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都为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做出了政策上的指导。
有了好的扶贫助学的政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将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其中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各项助学工作的关键所在,也进一步强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要严把“进门关”。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现象。
1.错误地认为贫困生认定工作就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个包括前期调查、认定和后期监督处理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凭高校某一个部门、某几位专兼职贫困生工作的老师和贫困生评议小组的学生代表就能完成的,它要联合国家、社会、地方政府、学生家庭及个人通过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此外,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也存在专职此项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方式单一、工作方法简单、缺少资金支持等问题和现象。
2.“假证明”现象突出。
(1)生源地政府出具假证明无人监管,走后门现象频现。
近年来,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深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金钱至上、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来大学前就已经打听和了解了就读高校中的各项助学、减免等优惠政策,托关系走后门办理了虚假的“贫困证明”、“低保证明”等材料,目的就是在新生开学后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学校的各项资助和补助。而学生所在的生源地政府部门也存在把关不严、为了人情面子顺水推舟开具假证明等现象。
(2)在校成绩优异的非贫困生办理贫困证明不在少数。
由于,国家逐年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最高每人每年4000元,最低每人每年2000元。相对于学校每年颁发给成绩优秀学生的校级一等奖学金一两千元来说,部分学习成绩优异但不是贫困生的学生觉得自己吃亏了,学习成绩不如自己优异的贫困生拿的资助比自己多数倍,导致一部分成绩优异学生纷纷回家办理贫困证明,为的是能取得贫困生的身份。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1)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数能正视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与同学和睦相处。但也有少数的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在班级和宿舍中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其向学校递交了贫困证明后,在班级贫困生民主评议中因投票数未能过半而被列为“不贫困”的现象出现。
(2)自卑心理严重。
高校中,还有部分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个别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极度的自卑感,特别好面子生怕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里贫困的情况,而瞧不起自己,因此,即使在老师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他家生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他也不主动申请贫困生,宁愿把父母嘱咐其交给学校的贫困证明藏在箱子底。
4.贫困生班级民主评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人情票、感情票现象突出。
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各高校基本上都是采用“本人申请—班级评议—学院(系部)认定与评审—学校评审”的认定程序。其中,在班级评议过程中也存在人情投票、感情投票的因素,个别交了贫困证明但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并非贫困)但人缘较好的学生往往票数也是较高的,虽然这类同学只占班级贫困生的极少数、极个别,但也应引起辅导员班主任的重视。
(2)贫困生民主评议会变味为“述苦大会”。
在每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中,不少贫困生同学认为,虽然每年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名额是有限的,但是,只要在班级民主评议中,自己得票数靠前,就有希望获得。因此,明明是对班级贫困生同学进行的民主评议会,最后却变相地成为交了贫困证明的同学争相上台的“述苦大会”,台上台下哭声一片,这也让班级大部分同学非常反感,在班级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5.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事前、事中和事后缺乏有效的监督、惩戒机制。
一方面,学生所在生源地政府不经调查核实随意开出贫困证明或出于人情开出虚假贫困证明,没有问责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高校也或多或少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如,仅凭一纸贫困证明就认定贫困生;碍于方方面面打招呼、托关系不经审核就认定;班主任、辅导员凭经验、拍脑袋决定,等等。而对于贫困生同学而言,一旦认定其为学校的贫困生,并且拿到国家、学校给予的各项资助、补助后,他们所获得的资助是如何使用的?消费在哪些方面?这些都不能得到真正的有效监管。致使部分非贫困生、伪贫困生有机可乘,用本该属于帮助贫困生同学顺利完成学业的资助,实现个人的享乐追求,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不让每一位学生因贫困上不起大学而辍学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作为高校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对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诚信、感恩、责任意识教育。
要解决当前贫困生认定中的各种“假证明”问题,关键在于大学生本人,即对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成熟时期,此时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爱贪小便宜、诚信缺失问题日益腐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是培养当代合格公民所不可或缺的。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让所有学生懂得:如果连国家给予贫困生同学扶持其完成学业的资助,都想通过开假证明分一杯羹,则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必将受到所有人的唾弃。
2.政府、高校、社会相互配合,把贫困生认定和帮扶工作当成一个系统工程。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高校为基础联合社会、生源地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中。《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哪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财政部、教育部等要密切配合,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指导、检查和督促地方开展工作。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切实抓好落实。教育部门要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专门的助学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此外,在社会层面,全社会要关注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给予他们各项物资资助的同时,更应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和心理健康问题。
3.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充当好“把门人”角色。
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和班主任、辅导员是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把关人。首先,各级负责贫困生工作的老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入理解和领会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帮扶政策。其次,在新生入校后,特别是贫困生认定工作前期,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定期召开班委会、宿舍长会,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召开班级全体贫困生同学的座谈会为后期班级民主评议做好准备。班主任、辅导员要引导和把握好贫困生民主评议会的主题和思想,一方面让班级同学了解贫困生同学的生活和想法,另一方面,也让贫困生同学学会正视目前的生活状况,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在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等补助评选和发放时,要秉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将国家和社会给予贫困生的有限资助切实用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身上。最后,把好人情关、后门关,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社会给予的关心和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4.对高校贫困生建立电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贫困生资格施行动态管理。
高校及当地生源地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局资助中心)应该联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信息库,便于学校和生源地政府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通过日常实际贫困生工作研究和相关调查问卷,学生在校每月的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生缴纳学费情况三项指标是最能反映学生的贫困程度的三项指标数据。这三项指标可以通过目前各高校建立的智慧校园一卡通数据库查询,学工处大学生资助中心可以利用与网络中心、大学生餐饮中心、财务处等部门联合,通过“一卡通”网络系统对学生在食堂用餐情况、学费缴纳情况,有无办理国家或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情况进行了解。对在学校已建档和认定的贫困生同学实现动态评价与管理,废除原先一次评定,在校期间一直有效的模式。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每学年或者每学期进行贫困生的资格筛查工作和贫困生的升档、降档工作。学校对于在一学期或一学年里屡次违反校纪校规,考试作弊、盗窃他人财物、多次夜不归宿、旷课等行为的贫困生视其行为轻重给予冻结其贫困生资格、取消贫困生资格等相应惩戒措施。对于个别贫困学生因家庭突发天灾人祸的特殊情况给予调档处理,增加对该生的暂时性资助或补助,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打破贫困生在校建档后终身制,对于就读期间家里经济情况好转,无需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学生,可由本人申请放弃贫困生资格。
5.加大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有效监督和实施相应惩戒机制。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助学政策的顺利落实和教育公平的体现。国家应花大力气对在贫困生认定环节中弄虚作假、开后门等丑恶现象实行问责制和惩戒制度,实行谁出具假证明谁负责,谁帮助非贫困生认定为贫困生谁负责。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应对外提供监督电话、电子邮箱,对于收到的举报信息要及时核实、及时处理、及时通报。对于被举报不符合贫困生条件的假贫困生要取消其贫困生资格并追回全部校内外资助,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校级处分,以此杜绝假冒贫困生、骗取资助的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2]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Z].200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