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我国养老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方面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保障功能。在指出养老机构的现状发展基础上,分析了养老机构的社会保障功能,指出养老机构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好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养老机构;社会保障;功能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增加,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对于个人、社会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个人越来越重视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为养老做各方面的准备,社会也在不断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资金的帮助,在原有的社会福利基础上,增设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养老机构的存在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保障功能,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目前,养老机构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得到充足的发展机会,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还体现在服务和质量的提升。现在的养老机构有很多的名称和种类,比如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人院、老年福利院等多种多样。根据养老机构的所有制性质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公办、民办、公助民办、公助民营等形式,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都在发挥着养老的功能。国家对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养老机构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和服务要求,不同的养老机构也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帮助老人度过老年时光,分担社会的养老问题。在养老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床位的数量和设施的齐全程度都得到了增加,呈现出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有的养老机构配备专业素质高的护理人员,聘请营养师为老人的健康做出详细的饮食计划,还设有完备的娱乐与休闲场所,通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二、养老机构的社会保障功能
(一)养老机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目的更多的在于提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满足度,养老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节了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养老机构实现了老年人的集聚,这就减轻了老年人的孤独感,能够为老年人的交流提供平台和机遇,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就能有效舒缓老年人精神上的孤寂状态。当老年人独自生活时,极易出现郁闷、压抑的状态,也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在养老机构的环境下,通过唠嗑倾诉的方式就能缓解这种状态。老年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慢性疾病,养老机构就可以提供完善的饮食和锻炼计划,系统治疗这些慢性疾病,帮助慢性疾病的恢复,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规律,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在养老机构老年人可以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有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令自己的心情愉悦,自然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身体条件也会得到改善。
(二)养老机构助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养老机构的成立和建设目标,就是为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提升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度。养老机构重在以服务为核心,承担社会的养老问题,就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社会养老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的大问题,如果养老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就会生发出很多不良问题,影响社会的持续发展。政府的社会保障在很多方面就是为解决养老问题而提供的,旨在通过社会的力量和政府的支持为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全方面的条件。养老机构的成立和发展,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国情,体现了我国对养老问题的要求,能够更好地深入到社会的基层,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总有一部分老人得不到家庭的照顾,那么老人的照护只能依靠社会和政府来承担。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养老机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利益观念,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解决家庭难以解决的老年人照顾问题。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精心护理,帮助和照顾到每一个老人,实现社会整体的代际和谐。
(三)养老机构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养老机构为入住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不仅让老年人直接受益,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保证,也对社会上其它的人来说,起着重要的慰藉和疏导作用。对于不能照顾老人的家庭来说,养老机构减轻了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养老机构对老人的照护,也能慰藉所有的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养老也能得到保障,避免了不必要的后顾之忧,能够树立起平静、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存在。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价值理念,正是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体现了公益性与服务性的结合,将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奉献之中,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就带动了更多人的就业,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养老机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老人的环境,给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与老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减轻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要增加对养老机构的投入,健全养老机构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有关政策,解决养老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养老机构也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人力问题等,寻求更大规模的发展,探索更多、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养老的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加快养老机构发展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J].中国民政,2011(02)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犯罪;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71-02
一、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犯罪问题突出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形态转换时社会各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知识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1]。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现代社会的各项制度正在发展,但是基础依然没有打好。在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的条件下,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社会和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犯罪主体老年化的社会根源分析及其防范与解决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犯罪主体老年化的社会根源
犯罪根源是指犯罪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终极原因,是犯罪起源的决定性要素[2]。犯罪现象的发生要从社会根源寻找起因,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动静变化之中进行考察。犯罪主体老年化趋势上升也不会脱离社会根源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3]。社会结构的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社会规范、政治体系、经济制度的任一变化均会引起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整体、根本性变迁带来的影响巨大,不同地区的人适应或者接受力是不同的。城市地区接受现代文明较早,在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背景下,这些地区的人民可能在思想、行动上接受、趋向现代社会的程度更高;但是在偏远的农村、落后地区,有些传统思想、习俗根深蒂固在人们脑中扎根,部分人把现代文明当作对传统规范的挑战和破坏,他们不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甚至把现代文明当作对抗传统文化的元凶,会在思想上深埋反抗现代文明的毒瘤。这些情形在年轻的一代身上反应比较浅显,他们受传统影响的年代较短,对新奇、现代的事物向往而容易接受,也容易通过教育更能理解和追求现代文明带来的优势。所以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就会在这些地区的年长者心中越积越深,也是引发老年人犯罪的一个诱因。
(二)经济体制的变迁
中国当代已经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但是某些地区很多人依然保留传统的手工业,他们过去从事的行业在过去的年代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他们通过这种手工业获得生活来源,但是随着科技发展这些手工业已经被淘汰,而深谙这些手工业的又是年纪较大的人,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娴熟的技艺必然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可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使他们生活来源不能再依靠自己的技能,其社会地位也不如从前备受尊敬。例如传统的铁匠业,再高超的打铁、焊铁技能也抵不过利用现代科技建立的大型钢铁厂。现实与心理的落差自然也是刺激老年人诱发犯罪的一个潜在因素。
(三)社会文化的发展
传统型社会文化异于现代社会文化,现代社会文化自然是在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向前发展。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很多在传统社会中被视为理所应当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是有违人权了,但是在传统社会生长的老年人受那些“糟粕文化”影响深远,他们难以接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文化取向。他们可能还在信奉世袭制,他们不赞成民主,他们一味给子女包办婚姻,他们甚至反对一夫一妻制。他们不理会人权,自然就不会赞成人人平等的言论。从传统社会走到现代文明社会的部分老年人,一味坚持他们认为可以保护他们利益的弊端文化,当现实使得他们的利益不能满足的时候他们对现代社会的厌恶和仇视情绪也可能成为他们犯罪的导火线。
(四)老年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老年人在过去处于一种全民尊重的地位,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老年人处在什么岗位,青年一代对于长辈都是本能的尊重。而随着现代化发展,整个社会的重心偏向青少年,在各方面给予青少年特别保护的关爱,而且国家重心偏向经济发展,自然大量发展和培养现代经济型社会青年。而老年人在这种背景下被社会忽略不可避免,但对年纪越大心理越敏感的老年人而言,这种社会重心的偏移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很大,此种现象也会成为老年人走向犯罪的潜在因素之一。
三、老年人犯罪的防范与解决措施
犯罪的社会预防是指以防止和克服犯罪为目标而进行的发展经济、制度与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组织管理的活动与过程[4]。老年人犯罪的防范与解决措施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
国家对老年人养老践行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宗旨。虽然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已经颁布和实施,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老年人权益显然没有充分实现。社会保障真正要发挥其功能,一定要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在社会保障上给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城乡居民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公平,自然应该是所有公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
首先,解决城乡居民共同的养老问题。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都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国家财政在这一方面应加大投入,而且在农村偏远地区理应简化申请的程序,一切以便利城乡居民办理养老保险为目标之一。
其次,则是解决城乡居民医疗问题,医疗合作社在农村建立实施的困难应该由各地政府出资金、人力、物力来解决。交通不便就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村民对医疗的不理解,应派专业人员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讲解;在村民支付困难的时候,应该有其他救济措施,比如让条件更差的一些村民分期给付或者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在农村或更贫困的地区,针对那些即便申请医疗保险报销一部分医药费的居民仍然无力支付剩余费用的居民,符合申请条件则由社会保障基金会支付剩余费用。
再次,是针对老年人的公共设施,城镇老年人的交通、娱乐、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相对来说比农村老年人要好得多,但是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就太缺乏,这是当地政府没有重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老年人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晚年生活不再是枯燥无味,生活有了新的追求,自然会增长他们生活的乐趣,也就会降低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二)法制教育
法律途径重点是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普法教育,我国普遍的现象是全民的法制教育欠缺,青少年接触法制教育的机会也就多,但是社会整体忽视了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很多老年人犯罪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触犯法律的。加强老年人的法制宣传是一种约束老年人行为的方式,老年人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自然在思想上形成规范自己行为的观念。
我国虽然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但是却对这部法律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老年人甚至不知道这部法律的存在,老年人法制观念淡薄,必然会影响老年人自我维权和老年人遵纪守法。对老年人的法制宣传更应该坚持长期性的原则,老年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没有年轻时那么迅速,只采取形式宣传并不能达到效果。而且老年人的法制宣传不仅仅是面向老年人本身,更应该面向那些敬老养老的主体——中青年人,对防止部分中青年虐待老年人的现象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政府可以鼓励群众自发组成法律学习组织,也可以建立老年人学法机构,安排法律人士定期给老年人进行普法教育,在各个小区、各个村庄,设立固定的学习场所,定期派人任职进行法律宣传,印发法律法规条文给老年人阅读或讲解,建立老年人图书馆,便于老年人阅读各种书籍。
(三)民间力量
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是在国家机器之外的个人或者组织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工作。政府应当鼓励这些行为,有一些民间自发的团体组织给贫困老年人派发物资、进行文化教育、给老年人进行基础的医护检查。政府应支持鼓励发挥壮大群众力量,例如,建立全国性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协会,这对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将会发挥非常有力的作用。群众组织存在散乱的现象,这需要政府部门规范统一这些组织,建立相关的规章使之规范化,有一套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这样使得这些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当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老年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时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出面协调解决。老年人找这些组织比找一些政府部门、法制机构更容易些,这些组织代表老年人和其他部门沟通也更容易。
(四)精神拯救
很多老年人犯罪基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老年人身体衰老,反应迟钝、感官功能降低,使得老年人在心理上发生较大的变化。老年人由于年龄的问题变得更不易控制自我情绪,心理上的细微变化也难让人察觉。精神拯救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和尊重,老年人除了物质生活丰富之外,由于年老体迈更需要亲人的陪伴和社会的尊重。家庭、社会对老年人应该给予更多地关注,防止老年人的孤独感更甚。这需要家庭成员时刻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等。另一方面则是定期给老年人心理辅导。政府和社会应当鼓励专门从事心理工作的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重点在于社区对老年人的心理辅导,扩大社区的心理辅导范围。社区定期派心理医生给老年人检查,和老年人多交流,多了解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很多情况下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比物质更有助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心理意识上消灭犯罪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与现实2005,(5):124-125.
[2]张小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犯罪[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75.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社会 保障体系
一、人口老龄化简述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据2009年第5届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获悉,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约占总人口的12%,且还在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显然,这已超出了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界定。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二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由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与老年人口比重出现了明显的失衡,表现为全社会中老年人口过快的增长,即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无论是自然因素或是人为因素,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改变了人口的抚养比。据预测表明,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15.60人,2025年抚养29.46人,2050年抚养48.49人;总抚养比相应上升,从2025年的59.5%上升到2050年的76.8%。显而易见,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加重了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2、人口老龄化减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即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下降,对以粗犷的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随着养老负担的日益沉重,必然会带来生产基金的减少,而资金的减少必然会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
3、人口老龄化削弱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老年人口的增多,整个社会逐渐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源于老年人的生活节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均与青少年有明显不同的原因,在各个社会组织、团体等人员构成中,因年轻人比例的相对减少,致使行业的运作缺少了生机与活力。
4、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老年人口的猛增,各项费用将进一步上升,给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卫生部曾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全国几次大规模调查数据也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1/4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调查还表明,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且将逐步增加。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而我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168万张,仅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17%。许多地方排队入住养老院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5、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现有的产业结构。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这种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结构的相应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社会不得不为他们提供必需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势在必行。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1、增强危机意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据中国老龄协会的一份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力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是6:1,但是到了2030年和2050年之间,这个比例将剧减到2:1,即每两个成年劳动力要养活一个退休老人。一直以来,中国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自称,然而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的“人口红利”(即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正在面临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只有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规避人口红利枯竭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来的巨大风险。而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必然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做好各类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在人口出生率和老龄化之间找到均衡点,适当的调整生育政策以应对我国未富先老这一严峻形势。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偏见;终身化老年教育;成功老年化;社会态度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年龄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1%,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2%,许多国家的老年人数量将是儿童的两倍(United Nations,2009)。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已处于快速老龄化时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龄人口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与全球人口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相伴随的,则是对老年过程和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老年歧视态度。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提起老年过程和老年人时,总是与衰老、疾病、残障以及沉重的社会负担联系在一起。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社会歧视是一种不公正、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这种态度会导致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要减少或消除这种社会歧视,必须从改变社会态度人手。这里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阐述实施终身化老年教育、改变或消除老年歧视的态度和方法。
一、改变认知:终身化老年教育的误区
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发展任务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生阅历与睿智的累积与沉淀。一个人从1岁活到80岁,如果能够倒过来生活从80岁到1岁,那么,世界上将会有一半人成为伟人。可见,老年智慧是人类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对老年普遍存在诸多误区和偏见。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一旦说起老年人时,总是和庞大的卫生保健支出联系在一起,把社会上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看做是沉重的、耗竭社会资源的负担(WHO,2002)。但是,近期研究则表明,随着一个人的逐渐变老,保健成本会日益增长这是一个观念误区。其实,寿命延长对保健总费用的影响极小,因为不管一个人去世时年龄几何,最大一笔费用总是集中在生命快结束的时候(United Nations,2009)。由此可见,老年本身并不是社会卫生保健费用剧增的原因,关键的是如何让长寿的老年人更健康地生活,尽可能地自立、不残疾,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这样老年人保健成本就有可能大大降低。
其次,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老年化和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行为。2-3岁的幼儿就已经习得对老年人的消极观念(Kwong See&Nicoladis,2010),研究者还发现这种对老年人和老年化的消极态度并没有随着年代的变迁而改变,甚至表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尤其对老年女性表现更为突出(Anderson&Han,2009),并且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Laidlaw,Wang&Coelho,etal.,2010)。社会、家庭、媒体和图书资料是造成此种后果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目前广泛存在的消极老年化态度和老年化刻板印象,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应对挑战的能力、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对个人老化的接受程度(Gilbert&Ricketts,2008),而且与年轻人的冒险行为显著相关(Lauren,Shelia&Kristopher,2011),同时还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例如,各国大学生都对从事与老年人有关的工作缺乏兴趣(Weiss,2005)。
第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低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现代社会就有可能第一次出现年轻一代的寿命和健康状况都将不如他们的父辈。显然,他们缺乏老龄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观念和行为,饮食不健康、吸烟酗酒和不好动不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又会导致年轻人很难实现长寿、健康地走完生命历程,进而增加了社会卫生保健的负担。
由此可见,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老年化的消极态度和老年化知识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要应对和解决老龄化社会诸多问题,首先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即对每个人来讲,老年化应该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的毕生发展任务,而不仅仅只针对老年人口,终身老年化教育更不应该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不分老幼,人人都需要的毕生发展教育。通过终身化老年教育,了解和理解老年化过程及其问题,人们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社会责任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定,并能对老年人的能力及其创造非凡价值的潜力从观念上进行重新认识,消除老年歧视现象,使老年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正如胡利娅·塔·德阿尔瓦雷斯大使于1998年在纽约国际老年人年发起大会上说道:“我们需要‘人道地看待老年化’,我们需要‘不老的思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构架或窗口来看待事物。……把老年化看做是一个终身的、全社会的现象——不只是和老年人相关的现象——也需要思维的转换。这种转化就是‘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这一主题的根本思想。”因此,要迎接并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冲击和挑战,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有必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领域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改变和消除对老年化和老年人的消极社会态度,为实现长寿、健康的老年化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加认知:终身化老年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为了应对老年化问题,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广泛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如美国早在1961年第一次白宫老龄化会议(White HouseConference on Aging,简称WHCoA)上就提出在公立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和图书馆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在此后的历次会议中(WHCoA,1971;1981;1995)都明确要求生命周期教育要在所有公立教育中强制进行,把终身化老年教育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中,开展训练教授终身化老年教育课程教师的项目。由于认识到终身化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社会学研究者Fran Pratt在1979年创设了“老年化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Aging)”项目,并在1996年与北得克萨斯大学联合创建了“老年化教与学国家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Aging,简称NATLA)”。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和代际合作,为年轻人提供生命周期教育,促进对老年化问题的理解。”(Mcguire,Klein&Couper,2005)目前,美国的终身化老年教育除了在学校开展外,还在家庭和社区内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终身化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全美国家的教育运动。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的“代际学习”计划,通过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在一起工作、学习,促进代际之间的思想、情感、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交流,从而获得技能、知识和价值等。可以说,代际学习既是一种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互惠互利、相互融入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促进代际间了解和沟通的有效教育方式。马来西亚在2005年,为高中生增加了一个有关“基础老年医学和老年医学服务”的新课目,也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进行终身化老年教育。
根据Couper和Pratt(1999)的观点,终身化老年教育就是贯穿人一生的生命周期教育,它要求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各个教育领域,通过终身化老年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老年化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为个体的老化过程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老龄化偏见和老年歧视态度,并与老年人保持积极合作的关系。由此可见,终身化老年教育应该是代际间的、注重发展的提前教育,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帮助他们增进代际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他们未来健康的老年化发展。
总的来说,终身化老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人们拥有一个长寿而愉快的老年生活作准备。它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关于老年化过程的态度。通过终身化老年教育,提高人们对老年化过程的积极态度,把长寿看做是继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一个衰退的过程;全面看待老年化过程和老年人(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学会欣赏和尊重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老年歧视和偏见的危害;认识到每个人对老年化的态度是影响个人老年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个人和社会的选择对每个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帮助人们了解老年化过程。把老年化理解成一个不断成长、逐渐变老的自然的、终身的过程;老年化过程是遗传、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结果;每个人变老的方式都不一样,都具有其独特性;每个人都有长寿的可能性,“年轻”和“年老”只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第三,了解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了解长寿的原因以及老龄人口导致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挑战与机遇,个人和社会应对老龄化社会所作出的努力;意识到积极的代际关系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终身化老年教育的内容包括老年化过程中的人口结构、生理、心理、社会和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让每个人都接受终身化老年教育,尤其是向青少年一代提供关于老年化过程和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青少年关注老年化进程,增进对老年化过程及其相关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这是消除年龄歧视、促进代际和谐、增进老年人尊严的一项长期的根本战略,也是为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积极晚年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老龄化社会,把拥有一个健康晚年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目标纳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各个阶段,并被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认可和实践,这是满足未来社会卫生保健需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战略。
三、参与活动:终身化老年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终身化老年教育一般通过了解老年化信息,讨论老年化问题和与老年人直接接触等参与活动的方式进行。终身化老年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终身化老年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这是终身化老年教育的基础。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通过终身化老年教育(如上毕生发展课程、经常与老年人接触等),他们对老年化相关知识了解越多,自身老年化焦虑越少,老年歧视态度也越少(Allan&Johnson,2009;Mcguinn&Mosher-Ashley,2002);对老年人的机能和身心健康越抱有良好、符合实际的现实态度,也愈有可能为老年人服务(Harris&Dollinger,2001)。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这是消除老年歧视和对老年化的排斥与焦虑、增进代际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变对老年人态度的最佳选择。因此,教育者在实施终身化老年教育时,一是首先要帮助人们知觉到对老年化、老年人的信念和态度。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态度如消极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知觉。人们对老年化和老年人的态度亦是如此。如O'Hanlon and Brookover(2002)的研究发现,心理学本科生上完两门老年学课程后,虽然70%的学生对老年人的消极信念表现了显著的改变,但是,只有一半的学生意识到这种改变。有鉴于此,我们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时,首先要让这种无意识的社会态度意识化,让学生反省或意识到自己对老年化、老年人的态度和信念如何,提高他们社会认知偏见的自我知觉,这对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待老年人的行为和态度,在与老年人接触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减少或消除消极的老年化态度非常重要。二是实施终身化老年教育要提供全面、准确的老年化信息,注意关注老年化过程和老年人的积极方面。根据霍夫兰的信息传递与态度变化理论,全面的信息比单一的信息更容易促使态度的改变(俞国良,2010,p.180)。因此,在进行终身化老年教育时,要为人们提供准确、全面的老年人信息,让人们无偏见地看待各种老年人的品质、行为和特征,防止刻板态度的形成,了解死亡、疾病、残障和依赖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并不是老年人的标志。对儿童的终身化老年教育要更加关注老年化和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消极方面,如老年人的潜能以及长寿、健康的老年生活,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充满活力和独立自理的,老年人的积极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因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采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态度改变时提出,同时存在两个彼此不能调和一致的认知,是促使个体态度改变的内在动力(俞国良,2010,p.167)。儿童已有的消极老年态度与所接受的积极的终身老年教育之间产生认知失衡,从而实现其老年化态度的转变。
第二,践行高质量的代际交流,这是终身化老年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研究表明,与老年人保持高水平接触和了解老年化知识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积极的老年化观点,而且与老年人直接接触要比讨论、了解老年化相关问题和信息更能有效改变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Funderburk,Damron-Ro.drigues&Storms,et al.,2006)o但是,Schwartz和Simmons(2001)研究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接触以及接触的频率,并不能显著地提高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而是由双方接触的质量所决定的。即代际交流的质量要比代际交流的数量,更能有效改变对老年人的态度。高质量的代际交流是在自然情景下,代际之间自愿、平等地交流,是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依赖、亲密的代际接触。例如,欧美许多国家开展的“代际学习”计划。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可以是进行代际学习的场所,在活动形式上它最关注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代际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它通过建立不同代际间相互学习的关系,让青少年一代直观地感受到老年人的积极特点和价值,有利于消除代际之间的消极刻板印象,增进代际间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彼此尊重、良好联系的社区和邻里关系,并且对于促进老龄化社会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与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代际学习被认为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非常实际、有效的方法。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一、物质生活保障
虽然我国老年人口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下的年轻型老人,他们多数能够自理,然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老化,对于疾病侵扰的抵抗力大大下降,随着年龄的积累,因疾病和体力缺乏使老年人不能正常参加劳动。据统计在城市74的老人依靠退休金保障老年生活的医、食、住、行,其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三无”老人靠政府救济,而在农村绝大多数老人无退休金,土地是老年人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具备劳动能力时依靠个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维持生活,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后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其决定因素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状况。经济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就医保健,身体健康与否又影响老年的经济收入,而且农村老年人多数收入微薄,还要负责养家教育子女的责任,无力积蓄,晚年生活受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的影响极为严重,对家庭的依赖也有所增加。
我们应该认识到养老不仅是晚辈的一种反哺,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且老年人对我们的付出远远大于我们对老年人的回报。然而部分家庭不愿意赡养老人,原因有:1、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总体偏低,部分家庭生活停留在解决温饱的程度,加之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等导致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的就医难问题。2、无力照顾老人,表现在与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的冲突。3、思想上与老人和不来,一些人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过分重视物质享受,金钱至上,淡漠亲情,视老人为负担。因此要把这些老年人的老后经济保障,从以土地和家庭为主的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减轻居家养老的负担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解决的应是养老金来源问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生老循环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要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解决老人的经济来源问题应放首位。因为养老金不足很难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的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以保障居家养老之需。
1、家庭赡养费。我们从小到大,步入社会的全过程都来自老人的帮助,理所当然的要在经济上供养老人,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为鼓励子女尽赡养职责,有必要签定赡养协议,并制定优惠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对高收入家庭减免税收,及在住房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2、社会援助。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统一组织、倡导由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进行专项集资捐助,加之政府税收中专项用于老年人生活的救济金,对贫困老年人进行医、食、住、行等方面的救助。
3、保证老年人最低医疗费用。老年人具高患病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处于现收现付制向半积累制转变中,基金缺乏,我们要在医疗服务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和自身特点,对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最低医疗费用等特殊照顾,尤其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4、为贫困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凝聚着老年人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晚年生活的保障,然而城市老年人多数有养老金、医疗费,而绝大多数数农村老年人和三无老人得不到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如果说老年人社会救济是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计划,那么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则是一项涉及绝大多数老年社会成员的公共计划。要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特点,以个人缴纳、社会资助缴纳、国家补偿等方式实现为贫困老年人争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目的,这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争取社会各界援助老年人的一种手段,具有社会互济性。但是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一定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因为任何单一的方式离开国家法律的支持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无法实现的。
5、开辟渠道,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再次就业的机会。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授者,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低估的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教育传授,参谋咨询,社会公益和老年人自助互助等形式的工作,这样在主观上增加了老年人的收入,客观上使老年人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余光余热,体现了剩余价值,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依赖思想,尽可能长久的保持经济和生活上的独立与互助。
6、建立服务组织和家庭自我服务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统一体.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一种叫做劳务储蓄的新的服务方式,让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如此循环发展,以服务换服务的形式,组织老年人互帮互助。这样既可解决中低收入老年人的需求,又可用自己现在的劳动换取以后的服务,弥补了收入较低的不足的同时,解决了中低收入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二、精神慰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年人家庭越来越多,据统计,20__年65岁以上空巢家庭全国为22,一人家庭中65岁以上单身老人户占27.71超过四分之一,二人家庭中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口占13.41,老年人难享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每天夫妻二人相对或形单影只,加之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很容易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圈,由此产生孤独感和畏俱情绪,最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和没配偶者的老人孤独寂寞比例更高,专家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消费相对低的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精神上的交流对老年人意义很大。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子女,但由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需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问题,因长期缺乏感情交流,易使老人产生感情漠然,易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各类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高度重视起老人的精神慰藉,
规划好老年人晚年生活。第一、来自家庭子女的亲情慰藉。亲情这一特殊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在老人的精神慰藉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变化,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更渴望情感的关爱,心灵的慰藉,期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如何解决子女在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社会交往与老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
1、精神上安慰满足依存的需要。老年人普遍有孤独感,他们希望赢得周围人的亲近,求教与拥戴,要在人格上尊重老人,满足老人自尊需求。
2、生活上关心,满足老年人求助愿望。年龄原因,老年人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心理上非常渴望晚辈的主动关心,特别是患病老人,需要别人关心的愿望就更强烈了。
3、言语上沟通,排遣寂寞的需要。老年人常常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通过言语交流与沟通,可活跃思维,增长知识,调节情绪,宽阔胸怀,获得经验和多种信息,增强成就感,从而使生活多彩而不单调,以平和的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第二、来自社会的关心。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与社会接触少了,容易与社会脱节,产生封闭思想。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信息并大开方便之门,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消除老年人对社会的疏离感。
1、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看报、聊天在老年人闲暇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特点,组织老年人舞蹈、秧歌、旅游等健身项目,达到老年人能够与外界交流思想,排除寂寞的目的,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 老龄化问题;孝道文化;重建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重建孝道文化、采取法律手段等来维护和保障老龄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关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取其精华,与当代孝道文化相结合,重建与新型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孝道文化体系,共同促进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入孝道文化,使孝道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尚,引领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开启新的里程碑。
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现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60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显示,到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有2.0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了14.8%,按世界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那么我国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相对于城镇人口来说,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绝对数目和人口所占的比例都比城镇人口高;农村的老年群体生活水平和条件远低于城镇水平;农村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而言也比较差,虽然政府近年来推广“新农活”、“新农保”一类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惠民政策,但仍存在较大问题。最后,农村的老年人群及所直接交往的主要群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比较差。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现状令人担忧,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及整改。
二、我国农村孝道文化的衰微及其成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原有的生活模式几乎不见踪影,自给自足、邻里乡里互帮互助、厚道淳朴等生活态方式被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所侵蚀,变得以利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目的,农村流传千百年孝道文化也随之衰落。对传统美德的不断淡化,导致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不甚理想。我国农村孝道文化的衰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少年一代不理解甚至不知孝的含义。孝道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是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对于“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孝道,当代青年人是非常陌生的,不知道孝为何物,要做到孝谈何容易。
其次,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到青年人甚至孩子之后,其原因是家庭经济体制和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过去家庭中老年人代表了最高的家庭权力,子女一律听从家长的安排,这成为衡量子女孝道的标准。而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人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对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显得非常落伍,老年人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就可以主宰家庭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且子女外出务工见多识广、接受了很多新事物,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都紧跟着社会和时代的步伐,他们的收入也是远远高于老年人,是家庭里的经济支柱,这些都改变了各种资源在农村家庭里的配置,对孝道文化的根基有很大的冲击力。
再者,当代农村的文化环境中对老年人的尊重意识不强,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与老龄人生活脱节,其生活质量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孝道文化的衰微就成必然了。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重建
1、孝道文化重建的深层解析及立足点
我国传统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孝道,孝被认为百善之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其显著特征是对孝的强调,认为孝是所有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孝道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人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伦关系模式,中国传统农耕模式使得孝道文化具有农村文化的特点。子女依赖老一辈的生产资料、管理经验和农耕技术来生活,所以让父母得到最好的赡养,这也是孝的浓缩;“孝”作为与人相处之道,不止局限于自己的父母,它的道德内涵包括由父母的敬爱推及其他的长辈。由此可见,农村孝道文化深厚的根基有利于农村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农村孝道重建一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础,文化和社会的根源就在于此。农村孝道文化的重建和传统孝道文化是分不开的,其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及行为方式存在深刻的影响。农村孝道文化渗透在农民生活的各方面,如风俗、信仰、价值观念、思考方式等,还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带有文化记忆的建筑、手艺等。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抛弃孝道,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随着现代化各方面飞速发展,孝道在增加了新的内涵之后,应批判性的加以改造后继承和发扬,力争为老年群体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2、农村孝道文化重建的策略和措施
孝道文化重建需建立好农村的的孝道规范,农村孝道文化是集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为一体的完善的规范体系。因此,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吸收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使其能够进一步适应农村孝道文化建设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另外,传统的道德教育核心是孝道,应大力加强民族风俗、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等习俗的宣传、教育,如创建“孝子模范”、“和睦家庭”“道德先锋”等评选活动,树立好孝道榜样,给予其崇高的社会荣誉,形成一种有效践行孝道的激励机制。
此外,农村孝道重建完善养老制度是关键,这种制度可以打破孝道文化中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使孝道文化中物质承载功能和精神功能达到平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后,把老年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也是孝道文化建设中高一层次的敬亲。家庭、社会养老机制的有机结合,是建设农村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农村孝道文化建设中的法制建设
通过法律的支持和维护,农村孝道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建立较完善的大众道德价值观念和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法律来规范。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提及成年子女应履行对父母赡养的义务,应在物质赡养基础上增加精神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应明文规定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应受相关法律制裁,并要求其进一步丰富精神赡养的内涵。
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引入和实施《社会保障法》、《社会救济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和完善社会的医保、社保、养老保险等制度都极为必要。
形成系统化的法律咨询和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老年人法律咨询中心和服务站,及时提供其高质量服务。因此,需不断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有效及时的处理老年人问题,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在法治和道德双重作用之下,大力推动农村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步伐,共同创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新道路。
四、结语
农村孝道文化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弘扬;重建与当代相适应的老龄道德伦理和农村孝道文化处理好社会;家庭中的各种矛盾;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老有所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还深刻影响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孝道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代我们应努力实践和关注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唐琼,戴平安.农村孝道文化的衰落和重建[J].湖北社会学2010,10(6):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