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1

关键词:液体壁纸;市场前景;发展趋势;优势;特点

液体壁纸的市场前景

目前,建材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经济支柱行业,极大的促进了GDP的增长。而在建材市场当中,最火爆的无疑是液体壁纸。因为液体壁纸花色很多,可以自由的进行组合,非常的具有个性,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同时它还具有壁纸和涂料的所有优势,在家装建材市场可谓是一匹黑马。

液体壁纸不但可以克服涂料色彩单调,没有新意的缺点,而且又能够避免像壁纸一样产生鼓包或者开裂的现象。除此之外,它能够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环保,无毒,不会像涂料一样含有甲醛成分。预计在将来,液体壁纸将会占领整个家装建材市场。

前几年,当液体壁纸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许多的业内人士并不看好,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概念创新的细分市场。但是几年过去之后,液体壁纸发展的非常好,同时也表现出了发展的潜能。但是,目前我国的液体壁纸行业也出现了“伪竞争过剩”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概念创新所带来的副作用上。虽然液体壁纸的营销概念比较好,但是仅仅只有一个概念来支撑这个品牌,就会逐渐形成“伪竞争过剩”的现象。细分市场在发展的时候,产生泡沫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泡沫也会消失。只有实在产品才能够支撑人们的需要,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液体壁纸的性能和特点

1.外观

液体壁纸的种类很多,可以变换出上百种花样以及颜色。比如,有一种夜光壁纸漆,它能够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持续12小时左右。另外一种变色龙壁纸漆,如果用白炽灯照射也会发出特殊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又会呈现另外的效果。还有一种浮雕壁纸漆,因为被特殊工艺处理过,所以墙面会呈现浮雕的效果。因为它的外观多变,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所以受到了青睐。

2.物理性能

液体壁纸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性能,即便是长期存储和运输,也不会发生改变,更不会沉淀和分层。它的保质期很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它因为物理性能较好,还具有施工稳定性。粘度是液体壁纸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工艺参数。使用者通过对粘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涂料的厚薄,并改善外层的外观效果。通过原料来控制粘度,能够其更加的稳定和统一。

3.化学性能

液体壁纸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而且无毒无味,它通过了国家化学建筑材料的检测,所有的指标以及有害物质都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液体壁纸的产品都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并且使用超耐候性原料为成膜物质,再配以不同的配套助剂制成液体壁纸。它具有非常好的耐老化性能,而且透气性能也很好,不容易裂开和褪色,它的使用寿命大概在20年以上。

4.特点

首先,它具有无缝连接的特点,所以不存在裂开、起皮的现象。这是墙纸和图纸不能达到的效果。它的多样性,使得单调的墙体充满了流动感、丰富感和立体感。其次,它运用的是高科技加工工艺,另外还采用了光干涉原理,使同一种入射光产生不同色相的反射光。因此,它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效果。最后,它还具有环保性。因为它的原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以及进口珠光颜料。同时,它的粘合剂也是选用的无害的、无毒的胶体。

液体壁纸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目前的家居装饰材料,依旧是以乳胶漆和壁纸为主要的产品。壁纸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大,这是因为它具有比较好的装饰效果。权威部门统计,在我国的大城市当中,壁纸每一年的工程用量达到了2000万平方米。在我国的乡镇当中,则达到了1000万平方米的份额,市场容量在100亿元左右。人们在使用壁纸的时候,会担心壁纸的价格过高,同时也会担心其会开裂,或者有毒。也因此,壁纸产品失去了一些市场空间,后来出现了液体壁纸,它具有壁纸的优势,比如立体感强、色彩繁多等,但它又摒弃了壁纸的一些缺陷,不但质量高,而且无毒无味。此外,它的施工方法也比较简单,目前,它已经代替了壁纸、壁布材料等,并且为墙面的装饰赋予了新的理念。预计在未来,液体壁纸将会颠覆内墙装饰装修的局面,同时,它也可能会走上个性化的道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的设置需要的图案和颜色,或者在不同的环境和意境下,使之展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大大的满足了个性化的装饰需求。另外,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其定制不一样的个性化图案,图案设计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其包括了民族特色、卡通造型、时尚惊艳、端庄典雅、田园风格以及经典怀旧等等。

总结与体会

近20年来,随着装饰材料的不断革新,液体壁纸出现了,它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市场潜力也很大。因此在将来,它一定引领潮流,同时也会从高档别墅、公寓慢慢的扩大到普通住宅,从而成为建筑家装材料的主导,赋予墙面全新的装饰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继承.内墙面乳胶漆“液体壁纸”施工技术[J].科学时代,2010,(11):58-59.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2

[关键词] 奥运 体育旅游 发展 影响

体育旅游是新兴的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在运动休闲已成为时尚的今天,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将吸引全世界各国的体育官员、运动员、记者和观光者的涌入,这必将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一、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体育旅游的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掀起了骑自行车旅游热、徒步旅游热、登山旅游热等。到90年代后,在我国由于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由以前的自然观光旅游、人文旅游向健身、娱乐、休闲旅游转变。200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以体育健身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极大地开发了体育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共有100多个体育赛事和旅游节庆,还有11个体育旅游专项产品。但目前体育旅游只占旅游业5%左右的份额,发展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项目内容单一,缺乏特色;(2)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中观赏性的多,参与性的少;(3)体育旅游需求不足;(4)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营销人才缺乏以及组织者不专业;(5)体育旅游扶持政策缺乏以及法规政策不完善;(6)从事体育旅游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7)体育与旅游两种活动的结合还不完善;(8)对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甚少。

2.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各国旅游群体中,以娱乐消遣、健身休闲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观光时的愉悦,更希望在紧张工作之余,使身心得到放松,增强体魄,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工作。而体育旅游恰好起到这种作用,使体育旅游消费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在这市场中,开发更高层次,更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追求的目标。

二、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业及经济的影响

奥运会不单是一项重大的赛事,它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成为拉动举办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作为奥运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业将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能给举办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前,举办国视奥运为“形象工程”,基本上不带来经济效益。但在美国洛杉叽奥运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中,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提出“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使得本届奥运会不仅没亏损,而且还盈利2.5亿美元,为以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树立了榜样。1988年汉城奥运会与旅游有关的收入达14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而2000年悉尼奥运会旅游收入至少达37亿美元。

奥运会作为超大型的“人文旅游品牌”,吸引无数的游客,其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超过了世界上任何的超大型活动。如图1所示,1964年东京奥运会旅游人数只有7万, 2000年悉尼奥运会比赛期间共接待国外游客竟高达50万人次。从东京到悉尼奥运会,旅游人数呈现出了快速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08年奥运会我国旅游人数将有个更大突破。除了入境游客数量在逐渐增加外,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参赛队员和参赛国家也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也是旅游客源的一部分。

三、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影响的预测分析

1.为我国开辟了巨大的体育旅游国际市场

奥运会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是当今世界任何超大型活动都不可替代的。在筹备奥运会的过程中,我国将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这种巨大的聚焦效应,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最佳传播载体。奥运会举办期间,万名记者的高密度、大强度的采访报道,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自然的宣传报道活动,其规模无与伦比,价值难以估量,影响极为深远。2008奥运会将使我国体育旅游形象品牌效益超前10年,极大提高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体育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国际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在海外专门研究旅游的华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学君保守估测,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于奥运会增加的旅游收入总共可以达到1700亿人民币。

2.加快了体育旅游的产业化步伐

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将体育化为第三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确立了体育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基本思路。广义的“体育产业”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为体育主体产业类,只发挥体育自身经济娱乐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类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活动。因此,体育旅游业按照“以体育为主体”的要求,应属于体育产业的第三类,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应跟着体育产业一样走产业化道路。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给体育旅游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体育旅游新世纪初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将直接促进中国体育旅游业在21世纪前10年再上一个台阶,加快体育旅游的产业化步伐。

3.营造良好的奥运体育旅游发展环境

(1)软环境。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地宣传北京奥运会,提高了公民对奥运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内涵。进一步加强了行业自律,整顿和规范了旅游市场,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同时,奥运热对人们体育健身思想意识具有深刻的触动。随着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我国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将不断增强,外出参加体育休闲旅游的次数和人数也将增加,展现出少有的体育旅游热情,开展更多体育旅游项目,为奥运旅游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硬环境。主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效应,将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创造一流体育旅游环境,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带动体育旅游行业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作为古都的北京将要凸显传统特色与现代气息的融合。一大批国际一流的、集中体现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和设施将逐渐出现在城市的主要区域,为古都北京增添新的形象和现代都市气息。同时,作为北京分会场的青岛市,其最大的影响是促使青岛市城市建设目标提前10年完成,并及时提出了“珍惜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设,努力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北京奥运,青岛”的旅游宣传促销口号,据此还制定了7年规划,计划总投资780亿元,全面改造和建设青岛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交通、环保、通讯和比赛场馆。2008年奥运会不但是北京及其他5个城市的奥运会,更是全中国的奥运会。在重点建设北京、青岛、秦皇岛、上海、沈阳和天津的同时,全国各大城市也都在准备,将为中国体育旅游提供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韩纪光: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1)

[2]邱小慧 骆玉峰:主办奥运会对旅游的影响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3

摘要:克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体育休闲产业的冲击,并在困难中实现产业的不断发展,是各级政府和体育休闲产业的经营者必须应对的现实。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的原则提升经营策略和体育产品与服务层次,引导和创造市场需求,规范市场化经营,打造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在市场中“强身健体”、自我发展,应成为金融危机下我国体育休闲产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方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体育休闲;经营方略

体育休闲产业正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逐渐丰富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生活习惯,体育休闲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冲击不容小视。各级政府和从事体育休闲产业的经营者应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的原则管理和经营体育休闲产业,在困难中求发展。正确认识体育休闲产业在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采取必要的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是政府应做的工作;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体育休闲产业,促进产业自身发展是企业克服危、应对困难、长久发展的关键。

一、体育休闲和体育休闲产业概念的界定

当人们拥有了除工作和生活必须的时间之外的时间时,休闲活动便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生存状态更加理想化,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实现内心自由的愿望,人们更多的选择了以体育作为休闲的方式。因为体育的特质能使人们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但是对源于西方的“LeisureSport”这种用于休闲的体育活动称谓仍然不能统一,甚至比较模糊。比如余暇体育,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多种活动的方式[1]。运动休闲是根据个人自由意愿与个人特定之参与目标,于课余时间之内主动且积极所从事的具有运动性质的活动,包括动态性与体能性的体育活动[2]。娱乐体育是从人们内心本体感受来定义的,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的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上不拘一格的多样性[3][4]。无论是健身休闲、体育休闲娱乐,还是运动休闲、娱乐体育无非是在休闲的前提下,在体育活动的范畴内所强调的重点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追究体育与休闲之间所谓的称谓概念,我们只需知道它们是“属种关系”,即休闲是体育休闲的属概念,而体育休闲是休闲的种概念即可[5]。因为,只有搞清这个关系体育休闲产业的从业者就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细致的市场定位与细分。这里仅从关乎体育与休闲关系的内质来定义上述那些称谓即:体育休闲。美国休闲教育家托马斯.古德尔说过“人人都会拥有空闲时间,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休闲。空闲时间是一种人人拥有并可以实现的观念,而休闲却并非是每个人都可以真正达到的人生状态,因为休闲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更是一种理想。空闲时间只是计算时间的一种方式,而休闲则涉及到存在状态和人类生存环境[6]。”因此体育休闲从精神状态的层面来阐述更能表现出它的价值。它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抱着自我完善、自我充实的自觉态度,积极主动的追求和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一种现代行为方式,人们在余暇时间里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进行身体锻炼,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身体娱乐,并把它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交往方式和交际手段[7]。

体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新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8]。与其它产业相比,它具备其它产业共有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又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门类的特性,即体育产业更注重社会效益。因为归根结底,其产业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广大居民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社会个体健康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体育休闲产业则是关乎体育休闲活动,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体。

二、体育休闲和体育休闲产业价值的认识

价值判断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认识思维活动,是我们对刺激和影响感官的各种事情或物体是否产生兴趣、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思维,是否采取人体行为加以处置的前提条件。哲学把价值定义为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9]。体育休闲的价值和体育休闲产业的价值反映在许多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贯通,互相融合。

发展人的价值。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休闲是对自身进行改造的最佳手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体育休闲实践是把人类自身作为明确的改造主体,具有主、客体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人们把身体运动作为对自身进行改造手段的同时,又追求身体运动本身对人的积极作用和美的价值,具有目的与手段的同一性。所以,它在促进人类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既是体育休闲的价值所在,也是休闲体育产业价值的根源。

推动经济的价值。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当前我国体育休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的消费、参与体育运动的消费、观赏体育的消费这几个方面,并且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部课题组报告,到2020年我国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多。由于我国人口总量还会继续增长,到2020年前后人口总数将突破15.18亿,这就意味着消费的人群在逐年增长,而有支付体育休闲消费能力的增长必然推动社会经济新的增长[10]。

缓和社会矛盾的价值。在休闲生活方式上,人们历来对此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两种态度。人们如果不用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内容来填充闲暇时间,就有可能出现“闲而生危”情形。我国社会工作者曾经对青少年犯罪率剧增的现象进行过研究,在对130名监狱在押青少年犯人调查结果显示,87%的犯罪活动都是在闲暇时间进行的,这说明在闲暇时间里犯罪与青少年在闲暇中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有关[11]。而文明、科学、健康的体育休闲生活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种健康、高级、崭新的现代生活目标,它是社会成员排遣精神压力、散发心中郁闷和发泄多余精力的一个安全释放口。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据今年部分省市的统计调查数据表明显示,我国发达地区的体育休闲产业增加值已占到了当地GDP比重的0.7%至1%,体育休闲娱乐经营单位的规模与数量也大幅度提高,从业人员占到了当地从业人数的1%,总体水平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已初具规模[12]。体育用品业和体育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体育休闲产业的后备补给更加的充足,其总产值接近体育产业总产值的1/3,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相同,已初成体系。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同时也带动了包括制造、建筑、建材、房地产、高新技术、旅游、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体育休闲产业的支柱力量的体育赛事和商业体育俱乐部,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他们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世界经济形式的各种变化,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总会对我国发生影响。中国承办一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国外赞助商纷纷退出了高额赞助的行列,如此一来,国内投资者对于体育赛事的投资热情也受到了影响。由于人们的收入减少了,因此购买赛事附加产品,诸如服装、纪念品等物品的购买力降低了;观看体育赛事的热情也降低了,票房也就减少了,观众的减少又直接影响赞助商的热情;随之而来的还有电视转播等问题。并且,北京奥运会后还有一系列大赛将要在国内各地陆续举办,这些大型赛事也都将面临着挑战,从而影响到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虽然金融危机让我国体育休闲的经济实体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其总的势头是向前发展的。许多地区的体育休闲娱乐市场日渐红火起来,一些以提供健身娱乐市场管理咨询公司应运而生,并受到体育休闲娱乐场所经营者的真诚欢迎。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剖析。

国家加大了推动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力度。我国在《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有关体育产业相关内容中提出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养体育市场的口号。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体育产业,保障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并指出要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14]。

各地政府努力打造符合本地特点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如:河北打造环京津健身休闲圈。河北省有6座城市直接环绕京津,占了河北省城市半数以上。“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将对8个城市的资源进行整体开发,逐步形成一个集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环状产业带,同时,它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京津冀群众参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需要,而且可以整合和开发河北体育产业,“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将在2010年初具规模,2015年走向成熟[15]。云南努力成为户外运动的聚集地。云南有着得天独厚户外运动的自然地理条件,无论是野营、登山、垂钓,还是蹦极、漂流、攀岩,它都是让人们走出水泥森林,步入自然森林的理想归宿。它无论是从健身性、观赏性,还是从娱乐性、竞技性来说,都是缓解现代人生活压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户外运动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必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哈尔滨努力打造冰雪体育特色品牌。由于哈尔滨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气温都在零度以下,适合发展滑冰、冰球、冰壶、滑雪等方面的特色体育休闲活动。

从事体育休闲活动的经济实体纳入体育认证服务体系。为了保证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者的健康与安全,让更多的体育消费者享受优质服务,促使体育场所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更是为了保证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在中国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2005年11月,我国第一家体育服务认证机构——北京华安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落户北京。由此可见加强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规范化,保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仅要靠政府政策的严格管理,社会力量也开始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该机构涉及到对于从事体育休闲娱乐经济实体设立的准入机制,监督机制,体育场所开放条件标准,体育场所等级划分标准,以及体育设施标准等。

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当地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02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成功举办,给青海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着力点。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休闲方式,目前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环湖赛虽然是一项专业赛事,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当地体育休闲项目的发展,比如登山、攀岩、徒步等。为此,青海省还建立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成为全国二十个全民健身著名景观之一[15]。冬季运动会。从1996年至今,滑雪运动在我国掀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亚冬会之后,亚布力成为滑雪旅游的重点地区。第二次是2003年全国十冬会后,滑雪场和滑雪人数大量增加。第三次是2005年申办大冬会成功后,滑雪成为黑龙江省一项重要体育运动,滑雪者剧增。不难看出,每次热潮形成都是通过举办综合性国际、国内大赛推动形成的。迄今为止,我国每年滑雪人次已超过200万,并且随着第24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009年2月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成功落下了帷幕,参与滑雪的人数还会增加。

五、策略选择

尽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体育休闲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暂时的,但从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事体育休闲活动的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积极探索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运营规律。企业应该努力寻找提升自身的经营策略;政府部门应该纵观全局,采取积极的推动对策,发展体育休闲产业。

找准市场定位。在全民健身的举国策略中,有些企业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体育运营获利颇丰,而有些却门庭冷落。不难看出,体育作为一个舞台给投资者到来的收益差别是巨大的,准确的市场定位首当其冲。

借助体育营销打造企业品牌。体育营销是企业打造自身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人把体育营销误认为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赞助行为,实际上体育赞助是企业在向公众推销一种健康向上、挑战自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16]。要形成一个成熟的理念和比较畅通的推广渠道,使赞助事半功倍。简单的复制国外的明星加广告式的宣传推广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病,体育明星的个人行为和运动成绩的不确定性会让企业形象沉浮不定。要充分借助体育领域中的核心资源(比如说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国奥委会共同倡导的环保理念)来打动消费者,以提升品牌形象。

时刻关注体育体闲时尚的动态,努力开发体育休闲娱乐产品。从事体育休闲业的企业必须从生活和每次活动中体察到人们对体育休闲消费的需求,以及休闲消费倾向与休闲消费的变化。比如说2000年风靡全国各大城市的“蝎斗足球”,2006年各大院校兴起的“脚斗士”,还有近两年在全国流行的“娱乐篮球”,这些都是体育时尚前沿的标志性产品。由于参与这些活动的门槛低,所以在非常时期,它们也是很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优势项目。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开发登山、攀岩、穿越、潜水、滑翔、漂流、滑雪、骑马等户外体育休闲活动。如果自身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结成联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发挥资金效益,使各种生产要素最优化的发挥作用。

从体育休闲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提升体育产品的层次与服务质量。体育消费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有些体育休闲项目常常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说登山、徒步穿越、野外探险等一些危险性很大的项目,它们比其他休闲运动更强调专业性和功能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严密的组织,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参与者的安全,也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因此对于这类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在经营、人员培训等方面,企业都应当做到专业化,只有这样这类项目才有发展的前景[17]。另外,要努力构建覆盖面广、社会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对体育消费的多种类、多元化需求。

探索企业与高校体育的结合。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院,以及一些高等体育院校都开设有体育休闲专业,一些高校也成立了各种体育休闲俱乐部来培养锻炼学生。所以,从事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企业如果能与高校结缘,一定会在人员素质、业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且也随之会带来相当可观的客户群。

积极参与从业机构资质认证,提升企业影响力。在我国,虽然从事体育休闲娱乐业的企业很多,但都是国家通过质量监督抽查等方式检查强制性标准进行的,对检查中发现的或投诉渠道发现的不符合行为予以查处。而对于推荐性国家或行业标准,包括《体育场馆等级的划分》、《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等不予理睬。其实,进行这种推荐性标准的认证,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有利于体育场所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还可有效地提高体育场所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亦可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和体育场所内部的监督管理,不断发现和获得体育场所服务做强做大的机会,从而提升企业在本行业的影响力。

注重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配套产品的品牌效应。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配套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它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休闲参与者的安危,以及兴趣取向。因此,应该时刻关注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配套产品的品牌效应,保证其在功能性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体育赛事拉动应量力而行。体育赛事固然可以拉动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但是申办大赛一定要量力而行。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障民生的任务很重,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也应纳入重大项目管理。对计划要举办赛事进行论证,严格成本预算,使这些大赛既能保证质量、满足国内体育爱好者的需求,又不会因追求奢华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学习国外先进的休闲体育组织管理模式。澳大利亚被誉为体育休闲运动的天堂,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发达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澳大利亚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运作成功之处来源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2000-2001年间,政府机构的73亿收入来自于休闲体育产业,这部分收入中的63%被用作与政府对于该产业的营运基金[18]。〖JP+1〗虽然金融危机让我国金融、地产、外贸等行业受挫不轻,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以每年将近9%的速度增长。所以,我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投资休闲体育产业。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4

关键词:拓展训练 企业核心竞争力 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文化

如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具备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员工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因此新兴的拓展训练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弥补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1.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开始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战胜一个个的困难。二战时期,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陆地,绝大多数人不幸牺牲了,但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后来,发现得以生还的人并不是那些身体强壮的人,而是那些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于是德国人库尔特・哈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年轻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此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只失事后的生存技巧。战争结束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使参训学员通过体验的成功心理训练和团队合作训练等活动项目一起讨论、分享、反思,从而把在训练中的收获和感受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以达到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团队潜能的挖掘,有效地拓展团队队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团队队员建立高尚而尊严的人格,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

2.拓展训练的现状

2.1拓展训练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946年OutwardBound信托基金会在英国成立,目的是推广OB理念并且筹集资金创建新的OB学校,OB信托基金会拥有OB的商标,掌握着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1951年至1952年,美国人乔什・曼纳(JoshLMiner)受到哈恩的理念和OB前景的启发,意识到美国也应该建立OB学校。1962年,科罗拉多OB学校在乔什・曼纳等人的努力下正式成立,并于1963年正式从OB信托基金会获得了许可证书。随后的数年间,OB学校在世界各地不断成立,实践着OB理念。OB组织也逐渐发展成为OB国际组织(OutwardBound InternationalInc.简称OBI),目前其办公地点设在美国犹他州的德雷伯市。

OB国际组织下属的OutwardBound School(简称OBS)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共有40多所分校,这些分校秉承了哈恩的教育理念,受训人员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

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B学校,此后香港、日本先后引进了这种体验式教育的课程模式。由于它适应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其中,一同感受令人震撼的学习效果,同时参加此类课程也成为现代人生活近几年内有不断升温的趋势。

2.2拓展训练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是中国第一个加入OB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第一个培训基地。1995年以“拓展训练”命名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改造后进入中国。刘力先生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将其体验式培训产品命名为拓展训练。1995年3月15日成立了“人众人教育”(GROUP),1996年正式创立了培训知名品牌―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以独特的培训模式和新颖的培训项目给国内的培训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从1995年,国内诞生第一家拓展训练机构到现在,整个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行业内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全国规模来看,拓展训练近几年的市场增长大约在30%~40%,2005年的国内总产值达到2-3亿,从业人员近万人。短短的几年间,拓展训练培训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呈几何数字增长,在国内比较正规且形成规模(即每年培训人数超过千人以上)的拓展训练培训机构已有300多家,而参与拓展训练或“类拓展训练”的机构,包括培训学校、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咨询公司等已超过千余家,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它们都对拓展训练做了推广与发展。

随着国内拓展训练的普及,参训单位也由最初的外企、MBA学员发展到国企、事业单位,参训学员从高层领导直至普通员工、以及新员工融入培训。从1995年拓展训练在我国开始至今,列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IBM、惠普、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都开始继续他们喜欢的这种培训活动,国内知名企业如联想集团、清华紫光、北大方正、海尔等企业也都把这种培训课程作为员工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如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央组织部、公安部已把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的必须参加的培训课程,定期、分批进行培训。

在国内,拓展训练1995年才被引入,与国外相比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大多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因此缺乏创新性。同时国内的拓展训练行业依然存在不规范,不成熟的问题。由于拓展训练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培训来说更生动直观,因此更具吸引力,这也导致了许多企业盲目追求这种新型的培训,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从而不能做到量体裁衣,物尽其用,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凡齐.我国拓展训练行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64-67

[2]何忠,许志琳.户外拓展训练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32(8):55-57

[3]王海.企业培训的新模式:拓展训练[J].商场现代化,2008,538(13):19-20

[4]杨芳.试析拓展训练与团队精神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9,8:101-102

[5]王燕桐.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开展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0(01)

[6]袁铜墙,吴映辉,薛保红.拓展训练在我国兴起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0(05)

[7]张先松,刘丽.武汉户外拓展训练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8]李忠俊.我国西部地区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3)

[9]刘凡齐.我国拓展训练行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01)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5

关键字: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前景

一、引言

2009年7月,继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规划之后,我国政府又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的出台具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文化产业终于被提升到国家层面,作为一种产业受到政府的巨大重视,自此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使我国文化产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它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以为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以生产和为社会提供精神财富为主旨而发展壮大的一门产业。文化创作狭义上包括电视剧创作、音乐创作、小品相声创作、舞蹈创作、电影创作、文学创作、机械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产业是在人们消费方式与手段大变革,国际分工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中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喻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一)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虽然中国文化产业开始比较晚,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比较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迅猛。2009年,我国政府制定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中强调:“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十报告指出,“着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

这些政策的出台明显提升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战略地位,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巨大的政策优惠,将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截止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机构有34万个,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逾500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为12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012年,第一次突破4万亿元。

(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一段距离,如日本的GDP构成中,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到20%,美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约为GDP的22%,由此观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性明显,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快,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则发展较慢。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为36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27元和25元,相差甚远。

另外,我国文化产业中在各行业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电影行业发展最为迅猛,2012年我国电影产量共893部,居全球前三。2010年,我国出版传媒、音乐、广告、电影等行业的增长约为16%,增长情况相对温和。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我国拥有5000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文情怀,有非常的丰富文化资源可用于开发。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文化产业。

(一)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带动国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增加就业率和创业水平。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强、消费空间大,开发价值高、投资机会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效益和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市场空间广阔,可以拉动巨大的消费需求,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要发展一国文化产业,就必须深度挖掘该国文化产品的内涵,努力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不仅要对各种文化作品与服务进行市场细分,还要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场运营方式进行操作,努力营造文化气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

(三)弘扬中国文化

文化只有得到广泛传播,才能促进不同肤色、不同地区的人们广泛交流。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都有着不同的语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和文化差异,通过文化交流才能增进相互了解,要实现这些,就必须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相关产品进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该国人民,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四、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明显,例如对文化产业投资过少、缺少影响力品牌、对外文化交流局限性大、文化输出缓慢等一系列问题。

(一)文化产业投资过少

2012年,全国在文化、娱乐、体育方面的投资达到2400亿元,同比增长60%,但其投资完成额仅占全国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1.2%;2012年国家财政支出为11360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建设仅为155亿元。

我国文化产业接受和利用外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2012年,外商投资额为1117亿美元,只有6亿美元投资在文化和娱乐业领域,仅占全部投资额的0.5%。2012年。与外商签订的直接投资合同中,文化体育娱乐业仅占全部总数的0.5%。我国文化产业在利用外资结构和方向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处境不容乐观。

(二)缺少影响力品牌

如今,商品品牌成为全球经济瞩目的焦点,有影响力品牌意味着巨额、丰厚利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屹立而不倒,就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品牌作为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载体,成功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加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不言而喻。

每年,全球65%的动画片和动漫产自日本,电子游戏业更是给日本带去巨额财富。2001年,日本文化产业仅次于制造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美国文化娱乐业以年收入超过400亿美元的成绩早已成为仅次于工业的美国第二大支柱产业。据中国文化产业司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幅为1.5万亿元,仅占GDP比重的3%,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

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加速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我国经济发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规划》的出台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但目前还只是一个口号,落实具体政策才是关键。

(三)文化输出速度缓慢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交流年鉴》显示:从1985年到2012年,签订的文化协定从5项变为145项,从协定数量上可以看出,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变化。在这一段时期内,中国GDP总量却从9016亿元增长到519322亿元,增幅达5660%。由此观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机制、市场、平台尚不完备,文化交流信息不对称。虽然,我国有比较完善的房地产、人才、农贸、证券交易、黄金期货等市场,唯一缺少的是文化交流市场,缺少全民交流就是失去了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必然会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投资前景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意见高度统一。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接近14000亿元,约占GDP的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加至2011年的2.85%,年平均增长23.35%。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收入为14569亿元,电子、图书出版物发行量居世界前列。2012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产值超过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总额和比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012年,国产故事片上映893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达到171亿元,比2011年增加30个百分点。

(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投资最佳选择

根据调查,一国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时,居民在文化领域的消费就会快速扩张;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呈快速上升势头;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发生井喷现象。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6100美元,步入文化产业消费增长的快车道,是进入文化产业的最佳时机。

(二)文化产业投资空间广阔,回报链条延伸长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包括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业的内容价值可以重复使用、多次消费,产品形式丰富,如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电影、音乐、电视剧、画册等,之后可以把这些产品制作成CD或纪念品,延伸产业链条。

(三)文化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我国正在执行“拉内需、扩消费”的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扩大文化产业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拉大居民消费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手段。尽管我国从2003年才开始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政府部门很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门强调要施行一系列举措,不断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009年,我国政府《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这一系列相关政策确定了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地位,这些政策的出台都说明了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六、启示

中国拥有世界大最庞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资源并不等同于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如市场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产品缺乏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亟待完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我国要实现文化产业繁荣的远大目标,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重要地位,还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从而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破除原有体制机制的诟病,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解放市场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价值,共迎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张晓明,胡慧林.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曹晶.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2(01).

体育行业前景分析范文6

明确培养目标,打牢学风建设基础。南山学院在高职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一贯注重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办学传统,决定了“技能型、应用型”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一是领导重视,南山学院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任副组长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南山学院、二级学院、教辅人员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保障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教辅人员具体抓学风建设的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制度规范,南山学院相继出台了《烟台南山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系列学风建设文件,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把引导与约束、提倡与反对结合起来,鼓励勤奋上进,褒扬科学严谨,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三是强化课堂管理,校督学检查落实教学授课情况,任课教师严格考勤,严抓课堂秩序,班主任进课堂听课、查课,打牢学风建设基础工作,规范学生课堂纪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管、帮、带、辅”的教育模式。管科学院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推行辅导员每周五次进课堂听课制度和分管院长、任课教师、辅导员学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选拔高年级学生党员干部担任学业辅导员,开展“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名生讲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四是严肃考风考纪,开展诚信应考系列教育活动。材料学院推行诚信应考承诺制和“作弊——可耻”签名活动,规范了考风,净化了学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风氛围。一是开展 “文明校园、阳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四园建设,校园建筑简约朴素,图书馆、校史馆、实训室、各处园林、古今中外名人肖像、名言警句,与花坛湖水相映成趣,发挥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育人效果。二是开展党、团、班学风建设活动,学生党支部、班团委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我的大学目标”、“优良学风,从我做起”恳谈会、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结合学科特色,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不同的语言编制同一个梦想”外语角活动,国际商学院推行早操晨读活动,成立了“学习交流协会”,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三

是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设有机械、机电、汽车、电子、计算机实训中心四处,二级学院均共设有专业实验室155个,近年来学校连续增设实验场地和设备,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扩大实践课时比例,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注重将企业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工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工作现场,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磨练提高,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是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业活动,每年每一专业都要精选一项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常年组织“南山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办好国际劳工组织推广的SYB创业培训项目;帮助学生融入各地政府提供的创业扶持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在大学生学科竞赛等中参赛选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内生动力。一是开展“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内驱力上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学习刻苦求学之风。二是对老少边疆地区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帮扶、救助活动,通过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援助和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前景分析和择业规划,帮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激发学习热情。三是深入开展谈心制度,纺织学院辅导员每周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班主任深入班级对学生进行访谈,关爱关心学生成长,并在学院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一对一谈心或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管科学院从大一入学即开展专升本、考研教育,为学生选配升本、考研优秀指导教师,提供专门学习场所,举办专题报告,该学院每年专升本、考研的数量、质量遥居南山学院前列。

服务与指导相结合,深入推动学风建设。一是开展“小管束,大服务”以生为本的服务活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以促进学风建设。南山学院专门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分设8个窗口,来自5个部门的14名老师为学生办理各种业务、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奖助学金、学籍异动、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前来咨询的学生高兴地说:“一站式的服务与咨询解决了我们不懂流程、来回跑部门的难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南山学院出台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计划》、《烟台南山学院学生班级导师制管理规定》,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为辅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