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现象,防止和减少由泄漏引起的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4年9月了《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化工企业泄漏管理,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泄漏引发系列危害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多涉及高温、高压,设备、管道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工艺波动、违规操作、使用不当、设备失效、缺乏正确维护等情况,均可能造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近些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遏制事故为突破口、标本兼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收到初步成效。但是,我国化工行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工人的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认为,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因为泄漏造成的爆炸、着火事故,还时有发生。

2013年11月22日,发生在青岛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管道疏于维护,被腐蚀泄漏原油,因维修作业的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化工企业发生的泄漏事故除了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外,还容易导致次生事故、环境污染、社会恐慌等不良后果,另外还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加强泄漏管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王浩水介绍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和实施泄漏检测和管理技术已经很多年,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泄漏管理体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借鉴国外过程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泄漏管理措施,制定了《指导意见》,从治本抓起,指导化工企业全面认识泄漏管理,并科学实施泄漏管理。

源头入手 治本为上

由于我国的化工安全管理人员对化工企业泄漏的表现形式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如何加强泄漏管理、泄漏管理需要做哪些工作尚不清楚,因此《指导意见》专门在第二部分对此进行了介绍。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易挥发物料的逸散性泄漏和各种物料的源设备泄漏两种形式。

“所谓逸散性泄漏就是平时肉眼看不到的‘跑冒滴漏’,一些微小的泄漏,主要是易挥发物料从装置的阀门、法兰、机泵、人孔、压力管道焊接处等密闭系统密封处,发生非预期或隐蔽泄漏。”王浩水说,逸散性泄漏不光造成物料损失,更危害职业健康。

源设备泄漏主要是物料非计划、不受控制地,以泼溅、渗漏、溢出等形式,从储罐、管道、容器、槽车及其他用于转移物料的设备进入周围空间,产生无组织形式排放。“假如储罐破了,或被腐蚀透了而产生物料泄漏,也算是源设备泄漏。设备失效泄漏是源设备泄漏的主要表现形式。”

针对这两种形式的泄漏,《指导意见》分别给出了泄漏检测的技术手段和监测流程。“其实,最主要的措施是要从根本上减少泄漏的可能性。”王浩水指出,《指导意见》正是秉承这种原则,突出源头治理,从装置的设计、设备的选型开始,全面提升防泄漏水平。

在设计阶段,要尽可能选用先进的工艺路线,减少设备密封、管道连接等易泄漏点,降低操作压力、温度等工艺条件。在设备和管线的排放口、采样口等排放阀设计时,要通过加装盲板、丝堵、管帽、双阀等措施,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对存在剧毒及高毒类物质的工艺环节,要采用密闭取样系统设计,有毒、可燃气体的安全泄压排放,要采取密闭措施设计。

除了优化装置设计,优化设备选型也必不可少。为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新建和改扩建装置的管道、法兰、垫片、紧固件等的选型,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验。“选型不符合现行安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已建成装置,泄漏率符合规定的,企业要加强泄漏检测,监护运行;泄漏率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王浩水强调。

《指导意见》十分重视泄漏风险的辨识与评估,要求企业组织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可能存在的泄漏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结合企业实际设备失效数据或历史泄漏数据分析,辨识出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根据设备类型、物料危险性、泄漏量等因素,对泄漏部位进行分级管理,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最终形成健全的泄漏管理规章制度,使其常态化运行,并建立和不断完善泄漏检测、报告、处理、消除等闭环管理制度。当然,万一真的发生泄漏事故,《指导意见》也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处置要求。”王浩水补充说。

持续完善泄漏管理

我国部分化工企业除了对泄漏管理不重视之外,还存在对泄漏管理的方法不科学、不系统的问题。王浩水表示,《指导意见》出台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首先在中央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同时逐步向所有化工企业延伸,指导化工企业从治本入手,加强泄漏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2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工作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的制度安排;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抓手;是财政部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以建设管理会计体系为抓手,引导、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的关键时期。

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按照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的“4+1”有机体系开展。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础,解决目前对管理会计认识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等问题;“指引体系”是保障,与时俱进地拓展和开发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为管理会计的实务应用提供指导示范;“人才队伍”是关键,是该体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是体现“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原则的重点:“信息系统”是支撑,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充分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支撑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咨询服务”是确保四大任务顺利实施推进的外部支持,为单位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实务解决方案。

加强管理会计标准建设,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单位提供有力的抓手,确保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单位中的应用效果,达到提升单位价值创造力的目标。

1.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2016年,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要素等内容进行了总结、提炼,为单位全面准确理解管理会计、科学系统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方向,有利于加强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同时,《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构建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回答了会计理论界关心的管理会计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理论问题,统一了各方认识,协调了各方意见,为引导会计理论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2.关于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按照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将应用指引划分为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营运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决策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其他等应用领域,每一应用领域下再按照具体工具方法排序,即包含若干项工具方法指引。

3.关于管理会计案例库

案例库的建设坚持典型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框架结构、基本要素、质量特征等案例标准,形成案例规范格式文本的基础上,分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等情况,逐步提??若干管理会计案例,并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同时,既提炼总结管理会计整体应用案例,也针对管理会计的某些领域和应用指引中的相关工具方法提炼专项应用方案。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尤其是以深入实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抓手,积极指导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从记录价值向创造价值拓展,是顺序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管理会计体系应用

1.在应用环节上

管理会计贯穿于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个管理环节,融合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循环,贯穿于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始终。在规划、决策环节,管理会计在业务活动开始就介入其中,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加工、通过做好相关信息支持,参与战略规划似定,从支持其定位、目标设定、实施方案选择等方面,为单位合理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支撑,并融合财务和业务等活动,及时充分提供和利用相关信息,支持单位各层根据战略规划做出决策。

在控制环节,管理会计可以通过设定定量定性标准,强化分析、沟通、协调、反馈等控制机制,支持和引导单位持续高质高效地实施单位战略规则。

在评价环节,管理会计可以基于管理会计信息等,合理设计评价体系评价单位战略规划实施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对管理会计活动进行评估和完善,以持续改进管理会计应用。

2.在应用领域上

管理会计强调财务与业务活动融合,涉及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领域,辐射单位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推动单位价值创造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战略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工具方法,从战略分析、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等环节,指导单位加强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单位实现战略目标。

在预算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滚动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工具方法,促进单位提高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报告、考核的水平,促进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成本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工具方法,促进单位优化成本结构,削减无效成本,拓展成本控制和分析维度,提高成本控制和分析精度,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在营运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工具方法,强化营运控制,提高营运效率和质量,优化单位营运管理。

在投融资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工具方法,降低投融资风险,健全投融资决策机制,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3

关键词:水电站;物资仓储;标准化;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277-02

新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企业,截至2014年3月,该公司装机容量达到3 116.775万千瓦,下属51家项目单位,分布在20个省、市、自治区,各项目单位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管理难度高。如何提高物资管理水平一直是新源公司重点工作。针对物资库房和仓储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信息平台和网络技术存在的严重不足。新源公司以国网公司《仓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为指导,将水电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入贯彻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重要举措,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并取得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阶段性成果。自2011年起,新源公司积极探索集约化管理新形势下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的新模式:即以本部物资部为主导、建设公司为技术支撑,新源系统仓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要团队,以“指导意见”为抓手,以建设过程控制为主线。整个建设过程管控到位,亮点可圈可点,成果显著突出,经验值得借鉴。

一、以点带面、分批建设

国网公司的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仓储硬件标准化、仓储管理信息化、流程制度规范化和人员结构专业化。新源公司将国网公司的“四项基础建设”(体制机制、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才队伍)中的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将全面深化“九大关键业务”(物资计划、物资采购、物资合同、仓储、配送、物资质量、供应商关系、应急物资和废旧物资处置)的仓储作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物资管理体系。物资部通过制定物资仓储的公司规划、调动各方资源、执行过程管理、强化纵向管控、严格考核验收,积极开展水电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执行“先行试点,分阶段”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并总结了有益的经验。

(一)试点先行,首获佳绩

依据国网公司2010年12月17日印发的指导意见,物资部将物资仓储作为促进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将公司系统仓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张河湾公司和宝泉公司作为开展仓储标准化建设的试点单位,组织对项目公司的调研,制定方案和仓储标准化落实计划。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物资部组织了标办、国网物流中心、国网系统有经验的物资管理人员赴试点单位规范、检查、指导仓储标准化建设。几经努力,2012年11月这两家试点单位的检查验收成功。试点单位在新源系统形成示范和连锁效应。

(二)精心筹划,分批实施

2013年,新源公司在系统内开始有计划地统一对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或新建,并于同年成功验收通过第一批9家推广单位的仓储标准化建设,其推进建设过程循序渐进、管控科学、措施得力、其经验典型,值得总结,以提升新源公司仓储标准化建设水平。

1.开展调研,分析报告

早在2012年10月物资部即完成18家蓄能电站和6家常规水电站的《各单位仓库分析表》,及时掌握各项目单位仓储和管理人员现状,对各项目单位提出的各种建议进行分析、汇总。

2.针对问题,稳步推广

(1)存在的问题

物资部前期的调研发现,仓储标准化分批推广建设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一些项目单位仓储总面积小、仓储硬件设施匮乏,如华东的新安江水电厂仓库库龄长,仓储设施老化;2)仓库区域普遍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现场仓储管理区域设计不合理,仓储空间严重浪费的现象,废旧物资没有划定专门区域独立管理;3)仓储信息化物料编码一码多物问题突出。物资仓储位置必须重新调整定位,亟待通过硬件标准化建设为将来WM模块上线打下扎实的基础;4)外观标识配置(包括仓库的外观、指示标识、定置标牌)都未按照仓储标准化要求设置;5)项目单位物资管理人员亟待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颁发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物资部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物资仓储标准化推广工作方案》,以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选择宜兴公司等9家生产型单位作为第一批推广单位。新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物资仓储标准化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各单位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在标准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并对标准化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价。同时,组成以物资部副主任为推广工作小组组长的推广工作小组,督导仓库规划布置及推广工作的开展,审核、批准各项技术方案,并提出意见;检查推广实施单位按时间节点及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协调、解决推广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对推广工作的进展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3.确定阶段,推进实施

建设公司作为新源公司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平台,对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协助组织各方力量,全力配合各单位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力量投入。第一批推广单位在全年分以下策划阶段、执行阶段和整改验收阶段三个阶段实施建设工作。通过有计划、按方案、有步骤、分阶段的建设、实施、整改,组织验收并进行评比。

4.举措得当,指导到位

新源公司的仓储标准化推广循序渐进,在尽可能不增加项目单位负担的情况下,有序完成标准化实施工作。对于常规水电厂,仓储标准化的实施还分阶段完善,结合电站综合计划的特点,逐步推进仓储标准化建设。物资部作为组织机构,采用如下重要步骤:

(1)本部物资部颁发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仓储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下称手册),作为新源公司构建物资管理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手册成为新源公司开展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试点及推广的指导文件。

(2)分别选择基建转生产期、生产期和常规水电三种不同类型电站进行了现场调研,提交了仓储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报告。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措施及建议。

(3)物资部组织物资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单位到试点单位开展学习交流,巩固工作成果,规范物资仓储建设,通过有序推广,扩大试点工作成果。

(4)物资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各个项目单位提出书面的“指导意见”,指导的重点为仓库的规划设计和仓储改造的组织执行。

5.建设规范,评分验收

一期推广单位的仓储标准化建设以及验收组的推广验收工作内容共47项,包括仓库外观标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验收工作分为自查验收和抽查验收。自查验收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如实汇报自查验收情况。物资部成立抽查验收工作组,根据各单位自查验收情况,对一期推广单位进行抽查验收,抽查验收流程分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现场验收和验收工作组验收评分四部分。验收标准合理、验收流程规范。

二、绩效突出、作用显著

两家仓储标准化试点单位及9家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单位的验收成功,是新源公司物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深化物力集约化管理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两家验收成功试点单位根据要求,做好仓储标准化推广的示范和业务指导工作,物资部通过组织系统内项目单位向试点单位取经,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新源公司在系统内全面推广仓储标准化建设提供样板。同时,两家试点在验收通过后,已于2013年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WM模块,为系统内开始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在2014年进行WM模块的推广使用铺平道路。

2.仓储标准化一期推广验收的成功,为新源系统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第二批7家生产型单位作为集中推广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创造条件。

3.提高仓储管理人员劳动效率,从而为企业更好地降低物资管理成本和物资损耗,提高物资利用率;同时,通过仓储硬件标准化建设,为仓储物资保质可用提供硬件条件。

4.新源系统的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是深化物资集约化的关键。随着第一批推广单位的验收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项目单位存在的仓储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整体提升了这些项目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尤其是应急物资供应能力,为基建、生产管理提供物资保障。

5.目前,通过验收的项目单位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开展。信息化作为仓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这对于降低新源系统物资库存、提高物资仓储、调剂管理水平,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服务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6.2014年,新源公司注重物资信息化管理方面,正在积极推进物资ERP-WM仓储模块上线运行。对已完成仓储标准化建设的单位,逐步推进物资仓储ERP- WM模块上线运行,实现对仓储物资精益化管理,统筹仓库资源,落实库存物资“一本账”管理,形成库存信息共享、作业流程规范、资源配置优化的科学仓储体系,全面降低公司整体库存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将条形码技术应用到仓储管理。新源公司的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必将在2014年取得新的成就。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4

管理会计在我国业已成燎原之势

若管理会计在企业得以落地,财务部门的角色定位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此,企业财务部门的定位将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利润中心”。

传统财务部门大多从事的是低价值而非显著价值增值的工作,通过推进管理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者在企业财务转型中的领导作用将更加明显。比如,通过“战略地图”,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平衡计分卡,将战略与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在内的短期业绩指标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作业成本法、标杆法、完整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等,使战略思想嵌入到企业财务的方法和技巧之中;加之流程理念和行为科学导入财务领域等,管理会计将使财务控制脱胎换骨,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通过管理会计,会计工作者可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不仅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在纷纷迎接管理会计改革。随着支付方式和补偿机制的转变,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果和效率,转变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当前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少专家认为,管理会计的学习与应用,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解决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工作侧重于鉴证类会计和记账类会计,管理会计发展滞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创造能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是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生需求,有利于推动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提升企业效益和经济绩效;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政府部门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打造特色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重在实务应用,因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是要充分考虑各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从实际出发,推动管理会计工作有序开展,指导企事业单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建设具有单位特色的管理会计、运用管理会计帮助单位创造价值,这也是有志于发展管理会计的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关专家就表示,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单位,管理会计要创造价值、要更好发挥作用,关键就是始终立足于业务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体系化管理。

因此,围绕企业单位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是从面向成本的设计到全价值链成本管理。坚持推进成本管理向“前”延伸,突出设计源头控制成本,向不同单位推广成功经验,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打造基于业务、财务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全面预算整合相关管理会计工具,设计出适合本单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三是实施精细化标准成本控制。通过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不断提高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四是强调人的激励和管理评价的组织公正性。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结合管理会计工具运用,建立全员、全面、奖惩并举的绩效评价,务求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全面。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5

(一)了解学生掌握Photoshop课程的技术操作情况,是做好项目设计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项目的选择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Photoshop课程技术操作情况。如果学生对操作软件的功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项目的设计就会很难进行,或者会出现在实施阶段进行不下去,学生自信息受挫,很难着手实施。如果学生萌生了挫败感,就会降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至于项目的创意性更是无从谈起。在了解学生的课程软件掌握情况后,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太容易学生没有积极性,太难了学生很难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流出独立想象和进行创意设计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意设计潜能。

(二)与企业合作获得项目,使得学生模拟实际项目整个操作流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获得设计项目,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努力做好项目。对于被企业采纳的作品,企业给予学生经济上的奖励,同时学生还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实际操作经验。这样也避免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做项目的情况,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提点学生总结,确保项目顺利有效的完成

(一)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发挥提点的作用,给学生留有创意的空间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操,利用Photoshop软件将自己的设计展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将自己抽象的设计转化成图像的过程,涉及到软件的技术操作,同时也检验着学生是否真正掌握Photoshop这门课程的能力。在实操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中进行提示,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的能力。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提供类似案例作品,以便学生进行比对,确保项目实施的方向不产生误差

有很多时候,学生们的服装设计构思的很完美,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是有些误差的。比如服装德尔颜色、尺寸、大小等方面,都会产生和自己的构想有出入的情况。毕竟前期设计的时候是在纸上,没有立体感,一旦转换到电脑上,就有了不一样的视觉感。此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比对及时进行修正,总结自己的不足,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以后设计做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奠定基础。

三、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

对于完成的作品,教师应该客观的给予作品指导意见,将学生做的好的方面,讲出来,好在哪里,让学生充满自信,明确自己的优势。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教师应该给出方法,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作。学生最好将这些意见都记录在本子上,以便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四、结束语

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意见范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新课程教学 困惑 反思与感悟

自2008年秋季起,我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半年来,广大政治教师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学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切实领会课改精神,革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半年来的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有困惑亦有收获,同时对新课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

(一)新教材内容处理中的困惑。

1.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高一《经济生活》把旧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基本打乱,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删除了一些旧的知识点,也增添了许多经济学知识,比如需求弹性等。总体来说,新课程淡化了理论,教材内容偏重于建立一种生活化的经济学,在内容的处理上倾向于“通俗易懂”。表面上看好像简单了许多,实际上却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比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概念出现在“货币的产生过程”中显得突兀,不利于学生对之进行深入理解,而把该内容放在“多变的价格”似乎更为合适。再比如,第八页的货币流通规律这个相关链接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化紧缩问题,放在第七页货币的职能中似乎有些突然。旧教材的知识原理较多,但新教材把有些必要的知识点也删除了,且有些知识点有所疏漏。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减少知识容量,使他们真正能把知识融入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知识点的删除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材中提到了恩格尔系数,但另一个重要的系数也就是基尼系数却未涉及,但在收入分配这一课却多次提到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在新教材中宏观调控部分讲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问题,针对哪些是货币政策,谁来实施货币政策等问题很难讲清,因为在银行部分删去了中央银行的内容,只保留了商业银行。再比如,在市场经济这一内容中新教材涉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由于删除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有关内容,不利于学生理解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现象。在讲解公司的有关知识点时,书本中只提到了法人和自然人,把企业法人这个内容删去,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公司的含义和公司、企业及企业法人的不同。三大产业的有关内容也几乎被删去,而新材中又多次出现产业结构问题,连三大产业的基本划分也不清楚,那么学生又如何深入理解产业结构问题呢?

2.教材容量过大,处理的难度增加。

新教材中的《经济生活》(必修一)实质上是经济学理论的精髓,每课标题背后都隐含着许多知识点,导致课时不够用。经济学理论本身就是复杂的,要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知识揉合,并且讲清楚是很难的。新教材经济学的内容比较灵活、多样,既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又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教师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困难。此外,新教材中大量的名词、理论、观点都是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没有接触到的,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重新建构。教材呈现的知识比较基础,但有的课后题难度大,甚至有些教材根本未涉及,如新型工业化的“新”体现在哪里等问题。庞杂的教材内容,灵活的课后题对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是否每堂课都需要“自主、合作、探究”。

比如,第一课“神秘的货币”中就有七个探究活动,虽然在《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未曾明确规定可不作拓展或不作要求,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内容要么略去不讲,要么只能详讲,不可能做到点到即止。陈友芳教授曾经指出,不要求在课堂上讨论所有的探究活动,每一目讨论1―2个即可,剩下的交给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学习。①然而,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这样机械、刻板的操作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讨论过多,导致课堂时间不足或者难以掌控等情况。“自主、合作、探究”是政治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究竟需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需要对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如何把握知识点落实的度。

《指导意见(试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降低了知识掌握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上都淡化了,如价值和使用价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还有一些尽管在正文中出现,但《指导意见(试行)》中却降低了记忆的要求,这就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死记硬背”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做是否又违背了《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呢?

3.如何提高新教材实施后的课堂效率。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基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有的课程专家甚至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但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教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往的课堂也许沉闷,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收获颇丰。如今的课堂效率似乎降低了。课堂的“失控”导致预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师该如何练就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本领,把握好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呢?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综合探究活动是政治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它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教学不局限于对知识的复制,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综合探究以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笔者在组织四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基本上只能采取围绕某一事件展开讨论、作问卷调查或辩论几个形式,但真正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形式却很少,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又如,《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课,本来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到劳动力市场去观察、体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最后一个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有许多概念,如产业转移、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倾销等,都涉及许多知识和典型案例,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但是条件不具备。总之,综合探究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矛盾,其一是探究内容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其二是探究内容与活动形式采用上的矛盾,其三是探究的创新设计和客观条件的矛盾,其四是综合探究活动与学科的整体教学和学校教育管理秩序的矛盾。

2.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新教材开始使用后,很多教师就在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是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改变以往一考定论的方式。但是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惑,如,是否要记录学生平时上课的发言情况,是否要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探究中的表现,等等。对于新课程实施后试卷如何出,出什么样的题型,期中考是出试题还是写小论文,学分制到底如何实施等问题都没有深入地讨论和研究。大部分学校对教师仍然是以高考成绩论英雄,致使教师无休止地争时间,抢课时,片面追求成绩,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三年后的高考方案如何,教师也只能猜测而已,所以许多教师只能采取保守教法,做好几手准备,这样无疑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与感悟

尽管新课程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必定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应着眼于微观教学领域,这其中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上课的问题。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目标。那么,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如何授课呢?就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施行的新课程改革,被说成是空前深刻、天翻地覆的教育变革,于是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将原来的一切,彻底破坏,重建教育教学秩序。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新课改是要破,而且有些方面必须破得彻底,但绝不是全破全立,而是有破有立。简言之,就是要对原来的模式进行批判的吸收,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与时俱进,才能给学生营造出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探讨。旧的教学理念注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教学的要求,这正是新课程要破的东西。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倡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动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里教师的传授。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具体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容量过大,砍则担心影响考试成绩,不砍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到底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前仔细研究《指导意见》非常必要。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备教材、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致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新瓶装旧酒”,按照原来的套路,对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完全以个人意愿随意处理教材,甚至弃教材于不顾,还美其名曰“个性化”。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政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绝不可弃之不用。此外,由于政治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广泛吸取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

教材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②,是教材系统中最主要的“教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在教材使用上,应吃透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根据需要,对教材的结构可以适当变通,以适应教学的需要。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素质不同,而且现在的班级都是“超负荷”运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各个教学班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法方式作出调整。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

(三)善于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新课程仍需要教师的讲,但这个讲是建立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之上的,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现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传统的是讲授法。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单纯使用讲授法肯定会回到以前一味灌输的老路,因此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可采用讨论法,抛出一个典型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如收入公平问题);或者采取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仿佛真正在实践该项活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投资理财问题)。新课程的信息量较大,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给学生呈现丰富的信息(小康社会问题)。实物真人展示教学法也可多运用,使学生能真正把书本中的理论结合现实(信用工具问题)。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要多元,可以融合使用,只要使用的时机恰当即可,不必拘泥于某一课固定使用哪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号角已吹响,声势浩大,每一位教师都应借新课改之风不断完善自我、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尽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有困惑和问题,有些教师发出了“政治新课程,爱你为什么这么难”的感叹,但是困惑和问题并不可怕,它们是引领我们进步的阶梯,推动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真正的一堂好课,靠的是教师的勤奋与努力、辛苦与汗水的付出。只要我们在面对困惑的时候不是后退而是多想一想“新课程,如何上好课”这个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所收获。

注释:

①http://省略/sxzz/jszx/jcpx/jcjs/wzjs/200703/t2007 0305_294777.htm.

陈友芳.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②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28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