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1
1 目前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随着机动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目前,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其中生活污水基本上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直接排放,并且各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建设很不相称。此外垃圾处理是城市又一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垃圾的产出量高,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工业污染严重,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各市采取措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力度不够,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4)城市“高层建筑”影响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的进程,不断开发和城市发展,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它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正面临经济浪潮的冲击,过多的高层建筑“透支”着城市生态环境。高层建筑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然而发展却非常快。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建造层数也越来越高。1999年上海金茂大厦落成,共88层,高420m,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从城市环境的价值取向分析,高层建筑密度无疑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强烈的负效应,高层建筑除以巨大的体积占据城市空间外,因其本身往往聚集大量活动的人流、车流而需要较大的外部空间,高层建筑用地的高容积率是用较低的建筑密度换来的。从城市空间环境来看,优美舒适的城市空间形态,首先要控制好建筑的外部空间尺度。一般来讲,建筑物体量的形式是决定其干扰性及其大小的重要因素。建筑体量愈大,外部空间应愈大,对已有环境的影响也愈大。高层建筑处于城市环境中,会影响到光线、日照、阴影,甚至于空气流动,造成倒灌风和突然阵风。风速随着楼层高度呈指数倍增加。高层建筑一旦建起来,街面上正常的微风轻拂可能会变成险恶的狂风。这在严冬季节是令人不堪忍受的,两幢高楼之间所形成的峡谷效果会使正常风速增强3-4倍。由于高度的关系,超高层建筑易受到巨大的侧向风力。有些塔楼可能在其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是很令人讨厌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最好进行风洞实验,以便用协调其形式的方法尝试保持最小的环境干扰性。
2 生态城市建设
从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城市现阶段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坚决杜绝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为此,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至少应形成以下几种机制。
(1)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生态
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利用城市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这需要一种产业置换机制。根据我国城市自然、人文资源和地域、民俗等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耕作农业和污染工业,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掉污染工业存量。建议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建设城市生态林业。“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K Jorgensen首次提出后,各国学者与组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对城市生态林业的各种诠释,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带动周边农林地区,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补其之所短,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作为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专门分支,是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生态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
(3)城市森林是发挥树木和森林在改善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环境。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或有毒气体,阻滞尘埃,分泌杀菌素等,调节和改善空气质量;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树木对小环境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毒素并将其转化分解为无毒物质,植物还有减噪作用。森林通过树冠和地被植物的截留、死地被物的吸收与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目的。设置防风林带可降低风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另一方面森林还具有生产功能和人体保健功能。树木的全株或其一部分叶、根、茎、花、果实、种子以及其所分泌的乳胶、叶液等许多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或作工业原料用。植物还具有保健功能,如人到空气新鲜的森林中,心旷神怡,称为“森林浴”。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城市生态规划可分成两种,一是作为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园林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等),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对前一种含义的生态规划,应该被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所掌握,使其在城市开发区、风景区、城市公园、乡镇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对后一种含义的生态规划,应从定性描述和分析走向定量和模拟,使其成为可实施的对策规划,并真正成为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彦琳.现代城市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5.25.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前景
1 城市立体绿化概述及类型
1.1 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所指的是地平面的绿化、屋顶高层面的绿化及墙体垂直面的绿化等多层次绿化总称。它能够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太阳辐射,吸附粉尘,对天然降水进行储蓄,并对城市生态与景观进行改善与美化,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地数量,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
1.2 城市立体绿化类型
现在城市立体绿化形式主要有屋顶绿化、挑台绿化、壁面绿化、立交绿化、柱廊绿化及棚架绿化等,其立体绿化形式是比较多的,屋顶绿化所指的是在城市建筑物及构筑物等顶部、露台及天台上进行绿化,依据屋顶立地条件不同,其屋顶绿化的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屋顶绿化主要有密集型、开敞型及半密集型的3种常见屋顶绿化,每种屋顶绿化均有它自身特点,开敞型屋顶绿化,运用的是抗逆性比较强的草本植被,具有适用范围广、重量轻及养护投入小的特点,但景观可塑性比较小,最近还兴起了一种移动式的屋顶绿化方法,其施工方法更加简单,养护管理也比较容易。挑台绿化是种很容易实现的城市立体绿化方式,像在窗台及阳台上等进行的小台式空间绿化,常见绿化方式为盆式及槽式的容器来盛装的,在进行挑台绿化时,要注意挑台荷载,防止盆槽过重,绿化植物可以选择迎春、黄馨、葡萄及丝瓜等均可。壁面绿化所指的是和水平面相垂直的各建筑物表面进行绿化,主要有设施类及攀援类的壁面绿化,攀援类避免的绿化主要是通过植物缠绕、吸附、钩刺及卷须等攀援特点来依附建筑垂直表面的,像爬山虎等植物;设施类的壁面绿化主要是在墙壁的表面设立构架来支持容器模块,让其形成和水平面相垂直的种植土层,并在容器内部种植适合的植物就可以了。在立体绿化中,包括很多种绿化方式,每种绿化方式都有它的特点及作用,均为城市绿化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前景
2.1 城市立体绿化技术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立体绿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立体绿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植被的选择上更加合理,空间环境的把握也越来越好。比如屋顶绿化中,屋顶昼夜温度和地面间的相差是比较大的,这样就应该选择温度耐受性好的景天植物,使其生长能够有效抵御炎热夏季天气;在立体绿化中所面临的荷载是个很大问题,在人们长期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轻质高效人工栽培基质,这样节省了建设费用,真正实现了环保;其立体绿化的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比如排水材料、透水材料和浇灌装置等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发展,并且运用乔灌木产生了墙面贴植的技术,以及屋顶绿化中的移动绿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立体绿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城市森林发展要求促进着立体化发展
随着城市建筑不断增加,城市地面大都被钢筋混凝土及沥青所覆盖,其绿化面积很少,并且形成了水泥森林,随着绿化用地的紧张,城市绿化正在由地面绿化向空间绿化发展,这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立体绿化正好弥补了现代绿化的需求,也是进行城市全方位绿化的唯一途径,立体绿化能够缓解土地紧张局面,有效降低温室效应,并进行节能环保及美化城市环境,现在它已成为很多城市增绿的主要增长点。通过立体绿化增加了绿化面积,并逐渐达到四季常绿的绿化景观效果,保证城市能够向着绿色城市森林发展已成为可能,这就需要加强立体绿化。
2.3 城市的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了城市立体化发展
对城市进行立体绿化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面,有效改善及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绿化景观,而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市立体绿化的核心绿化设计理念,立体绿化设计中,需要对人类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包括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环境绿化。其立体绿化是将地面绿化概念扩展到了空间绿化进行城市面积紧张问题的解决,这样不仅节省了城市地面空间,还改善了城市的立面环境,从而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绿地面积的需求。近些年来,各大城市均在建设及改造成宜居城市及花园城市,也就是让环境和建筑达成有机的统一体,促进自然、建筑形体及人类之间的协调和谐,而城市立体绿化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这些要求,其绿化的多样性可以弥补地面绿化的欠缺,其绿化的丰富多层次性,可以有益于生态平衡的恢复,还增加了建筑的环境艺术效果,从而使城市更加美观整洁,适合人类居住。
3 结语
立体绿化具有着占地少、空间运用充分及绿化覆盖率广等特点,对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各大城市对绿化环境的重视及绿化形式的紧迫性,进行立体绿化已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中小城市公园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高,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已不仅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目标,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各中小城市公园的发展却因为资金、技术等的限制而相对滞后,城市公园的发展状况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城市公园的发展是城市园林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绿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1]。
1、城市公园发展中的问题
1.1客观因素分析
(1)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观念也随之逐步的改变和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各地普遍重视兴建新的旅游景点及各种类型的广场。与此同时,相对旅游景点而言,城市公园的发展却被忽视,在经济、技术上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与如火如茶的城市建设相比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自身发展上没有有效的突破和创新。出现了外部环境与内部建设相背离的局面。
(2)经济因素
在经济社会.人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自然会考虑到自身的消费水平。在外部经济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的状态下,公园不得不采取多种经营方式谋得资金以弥补自身经费的不足。例如收取门票费用、鼓励各种经营等,也相应增加了游客的经济支出。与此相比,新建景区不但能给游客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强烈刺激,同时由于是以公益项目建成,以服务大众和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没有任何费用就能享受到园林艺术之美。在新的景点中融人了现代艺术表现与科技的含量,较之传统的以诗情画意为情调的山水园林其表现手法,更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富亲和力,由此也造成了公园部分客源的流失。
1.2主观原因
城市公园具有绿色载体的功能,他的休闲娱乐功能是依托于环境美学之中。但是有些公园在管理中忽视了公园的本质和特征,使公园的发展走向误区。
(1)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公园为了自身的发展鼓励多种经营,如破墙开店、大搞游乐设施、举办各种展览等,同时大幅提升票价,这往往给游客心理造成强烈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付出远大于公园能给予的服务,认为这样做只是单纯在为公园本身牟利。公园经营者没有把握游客的消费心理,使游客量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单纯依靠涨价来维持经营是不能长久的,公园的经营活动应是非生产性的,只有搞好公园的自身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客流量减少的问题。
(2)长官意志
在对园容园貌的改造中,缺乏统筹管理,往往是边建边改。今天种明天移,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公园建设中应该树立整体观念,讲求效益,不能单凭领导者的感觉,这样才有利于公园的长远发展。
(3)资金技术有限
由于资金的限制,在公园建设中不可能像大城市公园那样有大的投人,所以只有将有限的资金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公园才会有好的发展。以科技为指导,提高设计水平、创建精品工程,才能得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种种原因造成的城市公园的尴尬境地,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才能使公园正常发展,使公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2、城市公园发展的出路
2.1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城市公园,无论就服务对象还是提供服务本身来说,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口号,而应该做到实处。
以往我们更多强调以人为本仅限于以服务对象为主,根据服务对象制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在园林小品设计的园椅高度,旅游路线的设置,景点的设计等都是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但是,我们常常忽视了我们自己,其实在现在社会企业营销中早就把企业员工也作为营销的对象。那么对于我们服务业中,把从业人员也应作为服务对象,给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环境、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整个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在服务的方方面面都能逐步提高[2]。
2.2丰富园林内涵,创造更高的审美意境
园林是造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我国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誉。仔细品酌,这些作为经典遗留后世的中国古典园林无不是以诗传情、以画写意的山水园林,构筑了中国古典园林特色。这也表明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和表现手法的单一性。
现代人讲究个性与时尚的统一。没有个性就没有特点,追求时尚也就是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园林讲究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特色与意境的协调,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在园林空间的格局上,足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既有相对的私密空间,也有敞亮开放的游憩场所,让人能在喧嚣之中找到一份安逸轻松,也能在心情低落孤独时找到生气和灵性的所在,满足他们释放心情的需要,创造“情感空间”。
2.3从整体出发、走特色之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特色的。中小城市公园在资金、技术、人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有好的发展前景。普通的城市公园既不能象江南园林那样形成“文因景名,景因名胜”的经典,也不可能大投人、大产出,只有给自己准确定位,根据所在地区的文化地域特征,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与城市其他建设相协调,把城市公园建成城市园林化中的园中之园。选择当地特色树种,创造当地独特景观,既可以节约管理费用也能走出自己的风格。
2.4以经济眼光看园林
城市园林化是现代城市的特色,是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
城市园林作为现代社会新的理念,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要用新的经济价值观去思考、创新,把城市园林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结论
中小城市的综合性公园的发展前景,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中小城市的经济、自然和文化的现状,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选址、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弘扬城市旅游文化,又方便本地市民使用,切实提高市民休闲生活质量,建设可持续的节约型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 广昌县 荷花 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14-01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广昌县组织建设了白莲科学研究所,这是我国历史上首家莲花研究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直致力于对莲花产品的种植培育以及病害治理等工作的摸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初的研究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2007年,广昌县在旴江镇小港村开始规划建设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该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子莲科研、资源保存、良种繁育多功能为一体的子莲科技创新平台。
一、莲的成分
针对莲的组成成分问题,以唐佩华为首的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取了初步的结论。通过对莲子内蛋白成分的构成、溶解能力以及品质水平等方面的探究,他们证实了莲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接近四分之一,其中大约接近百分之八十的都属于盐溶球蛋白以及水溶清蛋白的范畴,只有十分微少的成为为醇溶蛋白。
以林善财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比“太空莲36号”和“建莲”两者的成分结构,了解到这两种莲子都具备很多类别的单糖成分,同时这两种莲子中单糖量比别的莲子明显要多。曾志将等对白莲花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在经过试验验证之后,了解到白莲花粉中存在很多不同类别的成分,且这些都是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二、在药、食功能方面
1.荷花的保健功能
荷花本身的多个部分都具备多样类别的生物碱以及氨基酸,以及其他营养与药用成分。,这对于生物而言,是具有制药意义的。能够帮助人体恢复气血、保养脾胃以及提升免疫力水平。白莲花粉是一种天然营养品,被称为“完全营养品”、“天然的浓缩营养库”。其中V B1有治疗神经炎、心肌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荷花制成的美食
荷花不仅在医学保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美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荷花各个部分都能够经过加工后,成为可口的美食菜肴,比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莲藕,就是荷花的根茎部分,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我国饮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食材。同时在每一季节所收获的莲藕,从口感到功效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说夏天所采摘的莲藕能够消暑生津;秋天人们用藕作藕菜。冬日的藕淀粉量多,人们蒸煮食用,其香甜酥烂。做藕粉、吃藕粉也是广昌莲农历来的传统习俗。广昌人民把莲子做成各式各样的小吃,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欢迎与爱好。
3.在景观、生态方面
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设立了花莲观赏区。种植的荷花品种繁多,花型各异,颜色丰富多彩,观赏莲花品种特色显著。广昌县荷源生态公园运用了佛、禅、莲的念头,在湖边的一个无形巨幕投影设计理念,展现了“从有界到无疆;从无形到有行”“铺莲花之禅路”的意境,广昌荷花的种植面积非常广,形成了大范围的湿地环境,既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也在荷花盛开时期,形成美丽的湿地景观。
三、荷花发展前景
1.维持荷花生态湿地的生态平衡
不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维持荷花生态湿地平衡都是一个统一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河流,都将是荷花生态湿地保护的重点对象。比如湖北武汉,在过去的几年间,种植培育了大量的水生植物,这些植物对于水景起到了重要的美化作用,同时对于水底环境体现出关键的改善功能。所以说种植培育水生植物可以在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水质等领域加以推广运用。
2.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开始更多的注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伫立的高楼大厦让城市逐渐的占据着绿化植被的空间。现在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绿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那些配备了水景设施的社区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宠儿。相较于之前的社区美化理念,当前人们更喜欢通过水中种植荷花、睡莲等来实现对居住环境的改善。这样一来,可以看出荷花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在在一些社区,一楼的住户往往配备了小院落,顶楼的住户一般配备了露天阳台,那些体积较小的碗莲,就成为深受广大居民欢迎的绿色植物。
3.荷文化在旅游行业的应用
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莲花发展开阔了全新的领域。不同于那些名胜古迹的游玩,赏荷更加能够陶冶情操,帮助舒缓日常工作生活的压力。这种旅游方式,已经在我国快速的蔓延开来,这让倡导“农家乐”文化的旅游理念逐渐深化。其共同特点是构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态农业区,以莲荷产业为依托,开发城里人欣赏的“农家乐”,扶持农民增收。
4.莲荷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中国各地都蕴藏有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荷文化,只要把它发掘出来,无不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打地方荷文化品牌,更有利于助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前提是有一片湖塘美景。贵州安龙县倾力打造荷文化,促进旅游发展。该县2010年荷花节邀请滇、桂、贵作家参加第4届。荷花笔会”、举办荷花艺术欣赏讲座、安龙秀美荷都绘画展,并举办篝火晚会、荷灯展、民间绝技表演、民间民族歌舞展演等荷文化活动,促进荷文化生态旅游,取得积极效果。
5.全面研发荷产品
中国食文化中莲食文化亦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宝应特产“蜜饯捶藕”既是美食又具保健功能,在清代曾载入宫廷御食谱,像这种几百年不衰的莲食品牌尚不多见。现各地推出的“荷花宴”精品甚少,有待提升档次,以适应中、高档消费者的需要。
总的来说,对于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依然存在较为广阔的余地,莲产品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于那些加工之后残余的莲物质,怎样采取合理的技术有效的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将其应用价值进一步挖掘,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1] 谢克强. 广昌白莲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莲产业的贡献[J].长江蔬菜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旅游是指将农村田园风景、自然生态资源等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并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当地特色文化和乡间生生活,提供给人们一个体验休闲生活状态的农业发展形式。由于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起步晚,相关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不够成熟完善,这很大程度限制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但休闲农业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规划设计生态化的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还能带动了农业的新一轮改革,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面临的问题
1.1休闲农业旅游经营模式比较分散
我国许多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的经营模式为小农经济。目前乡村的休闲农业旅游以自发、分散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为主,这种原生态的经营模式对客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缺乏科学管理和整体营销的理念,很难形成品牌性的产业。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1.2休闲农业旅游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由于国内农业旅游产品个性化不明显,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和全局发展观念。这导致农业旅游产业现有的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但不能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稳健发展,还会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倒退。应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对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加大对农业旅游的管理力度,引导农业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3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过程中,传统的经营理念显得十分的陈旧和落后,无法给城市旅游者带来更好的乡村生活体验;且从事休闲农业旅游的管理工作的基本都是当地的百姓,不会通过研究把握旅游者的消费心理进行产业规划。许多农户对当地旅游行业的宣传力度也十分有限,没有形成系统规模化的营销手段,限制了休闲农业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2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发展策略
2.1发展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
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进行特色化,提升本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根据当地特色的文化对休闲农业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开展一系列的创意性旅游活动,提高当地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其次,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开展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前提,要把握当地的文化积累对旅游产业进行创新,将文化底蕴和旅游产业业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确保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加大对当地产业人力、物力相关的投入力度,对乡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翻新,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
2.2推动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生态化
休闲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产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旅游的生存之本,如何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是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应将休闲农业旅游领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护好当地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为前提下去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要规范休闲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城市旅游者的消费体验,将农业旅游进行品牌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系统,推动当地农业更迅速的发展。
2.3改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体验感
对于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来说,当地旅游业不仅仅是提品的地方,它更多是提供了一个给旅游者行进消费的平台。城市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特色文化的喜好去进行消费购物,这需要我们将旅游产业特色和旅游者的心理特性进行结合设计,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休闲农业旅游体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实现人与自然、文化科学的完美融合,实行生态化旅游产业,具体的设计方向应使旅游者在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差异中获取美好的乡村风情体验。让旅游者全面享受乡间生活带来的惬意体验,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内容。同时当地老百姓也能从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
3总结
在当代,人们渴求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休闲农业旅游迎合了人类亲近绿色环保生活的高品质心理特征。绿色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消费模式,这是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产物,它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潮流模式。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可以在扩展旅游者休闲度假空间选择的同时,将乡村特有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收益。发展农业旅游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走向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现代的农业科技知识也得到了广泛科普,实现了互赢互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单福彬.乡村旅游目的的地方品牌价值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23).
[2]杨伊侬.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J].中国商贸,2014(07).
生态城市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富饶的的汉中盆地。近年来,汉中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自然生态资源的独特性与人文资源的无可替代性,使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业的具有很大优势,生态旅游将成为促进汉中经济发展的六大绿色产业之一。根据汉中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就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条件
(一)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使汉中市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也对汉中旅游业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同时,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汉中市已列入陕西省整体旅游开发格局的次中心。抓住政策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加入陕西的整体开发,是汉中市实现突破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的资源优势
汉中市位于陕、川、渝、甘交界,是秦蜀的咽喉,西北、西南的关口。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汉中市已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使汉中市融江南风光、西北风情、西南风俗于一体,集两汉三国文化和丰厚地域文化为一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资源,是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两大优势。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和汉水、秦岭、巴山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汉江两岸底蕴深厚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三)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汉中旅游业发展开辟一条捷径
西(安)汉(中)高速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西安汉中的距离。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汉中市的交通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汉中与西安、汉中与成都的距离,方便了汉中的“北上”和“南下”,也方便了游客来汉中旅游。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更好的开发汉中市的旅游资源,有利于汉中市同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周边城市合作发展跨境旅游,有利于汉中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现状
(一)旅游竟争加剧,旅游开发滞后
汉中市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虽然生态资源丰富,但一些世界级的生态资源目前尚未得到国际认证,不能提高这些资源的品牌。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后,虽然为汉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但是,如果生态旅游开发滞后,旅游服务不能提升,不仅南来北往的人流不会成为汉中的游客,甚至原有的游客也会直奔周边的四川成都,使汉中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优势发挥仍显不足
从人文景观上讲,四川的人文资源和西安、咸阳的历史资源,都都对汉中市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某种程度上讲,周边的旅游优势制约着汉中市旅游业的发展。从生态景观上讲,生态景观无非是山、水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环境。汉中市的生态环境较好是相对而言的。近年来,汉中市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开山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汉江水域的大面积污染,使得汉中市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的恶化,对汉中市发展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2010年3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汉中慰问演出是宣传汉中的好机会,但整台节目提到汉中的很少,就暴露出可宣传的汉中元素不足,汉中历史文化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宣传的问题。有效治理和科学开发,是汉中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接待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汉中市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4—10月份,旅游淡季长达5个多月,由此导致了汉中市的生态旅游业,旺季接待能力受限,淡季旅游设施闲置的现象发生。2010年4月,佛坪县举办首届秦岭大熊猫旅游节、第三届茱萸花海踏春游活动。由于节前县上作了充分准备,这次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佛坪,“亲近国宝熊猫、畅游茱萸花海”。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县城太小接待能力有限,出现了大量游客吃住紧张局面。如何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汉中市生态旅游的接待能力,是发展汉中市生态旅游的新课题。
三、汉中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一)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汉中市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是汉中市生态旅游的基本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在汉中市经济发展定位上,要做大做强汉中旅游业,要挖掘汉中市生态旅游的特色,要给予生态旅游业以支柱产业的定位,让独具特色的“青山绿水汉文化”的汉中市生态旅游业作为带领汉中经济腾飞的先导产业。汉中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市场定位
要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汉中市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有效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完善“行、游、住、食、购、娱”等服务功能,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使汉中市生态旅游业实现“突破”发展。以“田园山水、生态休闲”为突破口,以“建设重点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营销、加强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把汉中建成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生态旅游特色城市。
(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旅游产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