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 调酒技能 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以高技术高技能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发展和复合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所以,高职院校的调酒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导。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酒店专业教师实操技能不足的原因
目前职业院校的调酒教师普遍面临一个难题:自身的技术技能相对于酒店行业的职业人差距较大,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岗位要求。
笔者分析造成这些原因的主要因素:第一,众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的成长之路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模式,大学毕业了就直接进入教师岗位,实际工作经验少,技能薄弱;第二,教师工作压力较大,无闲暇时间参加社会培训、企业调研和酒店顶岗实践;第三,教师与酒店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少,对于行业发展的现状了解不够,很多教师上课时甚至把落后几年的酒吧经营理念和调酒技能传授给学生;另外,学校的实训设备不足也是制约教师技能提高的因素之一。
二、实训课程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层次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的竞争力所在;另外一方面,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掌握程度不高。因此,研究理论不是高职学生的优势所在。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们都期望将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到一技之长,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成为学生到职业院校学习的主要目的。
因此,高职院校的酒店专业学生对于实操技能(特别是调酒、咖啡冲泡)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对于酒水知识、咖啡知识的学习则不太积极。据统计,有近50%的学生不能完全通过课堂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多数学生对水平较高的实操课程感兴趣,认为实操课程非常重要,可以学到真正必备的技术技能;甚至有部分学生是通过实操的学习才对该部分的理论知识感兴趣,继而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
针对这种现象,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据调查,有些职业院校的教师自身就不具备实操技能,特别是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任课的教师,没有经过行业的历练,不能为学生提供水平较高的实训教学;在课堂授课中,教师进行实操演示的时候,几乎100%的学生都会认真观摩,并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演示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影响非常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而且还能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目前酒店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就是理论教学所占的课时比例过高。而仅有的实操课程,又因为教师的技能不足等原因,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到真正的岗位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以酒吧管理与酒水知识这门课程为例,据调查,有超过50%的职业院校学生对于酒水调制课程不满意,甚至很多酒店专业根本就没有和理论相对应的实训课程。这样学生无法对课程感兴趣,学校就不能按照计划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经分析,影响调酒课程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业务水平不能达标。因此,酒店专业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酒水调制技术。
三、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调酒技术和调酒方法
1.基本的调酒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断发展。作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指标之一,酒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人们对于饮酒的方式、酒的品质、酒水礼仪等要求也不断提升。现代社会的城市白领经常喜欢夜晚到酒吧喝杯鸡尾酒来放松自己,客人们对于调酒师的技能和文化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酒吧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调酒师为客人服务。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团队必须具备过硬的实操技能和技术。高职院校教师的调酒技能是指教师在调制酒品过程中的一种技能和艺术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动作规范、原料投放、调酒要领、调酒速度、调酒艺术创作等内容。调酒能力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
2.教师必须掌握的鸡尾酒调制方法
鸡尾酒于19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国出现,英文名为Cocktaill。鸡尾酒大多数是以蒸馏酒为基本酒水,再添加碳酸饮料、果汁、配置酒等辅料调制而成的,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艺术酒品。调制鸡尾酒的方法基本有四种,分别是兑和法、调和法、摇和法、搅和法等。
(1)兑和法。兑和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兑和法,即将配方所需的原料直接倒入酒杯中并且不需要搅拌而直接出品的方法;二是分层法,即根据不同酒水之间的不同比重,按照酒水从重到轻的顺序将酒水缓慢倒入酒杯中产生分层的效果,此方法一般会借助吧匙来减缓酒水倒入杯中的速度。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2)调和法。把酒水及辅料按配方规定的分量倒入装有适量冰块的酒杯中,用吧匙搅拌均匀,主要包括调和滤冰法和连冰调和法。
(3)摇和法。又称摇晃法,是把酒水、辅料及冰块按配方要求的分量倒入摇酒壶中,摇均匀后过滤冰块或连冰块一起倒入酒杯中。
(4)搅和法。把碎冰和酒水按配方规定量放进电动搅拌机中,启动电动搅拌机,利用搅拌机的高速以及刀片将原料充分打碎混合,最后连冰块带酒水一起倒入酒杯中。此法适合需要加入水果等固态原料同时产生泡沫等效果的鸡尾酒。因为耗材、设备及调制程序相对复杂等因素,该方法在课堂实操教学中应用较少。
四、提升教师调酒技术的基本思路
提升教师的调酒技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培训、到企业顶岗、进行社会调研等。但是,以上都是对行业短期性、阶段性和表面性的接触,而不是长期的广泛的接触。这样,教师在掌握技能和管理知识方面还是会出现欠缺的。根据现在人们对于酒水服务的不断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调酒技术真正地应用到社会服务当中去。在学校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在课余和节假日,先为所在的学校进行服务,例如毕业庆典、员工团拜会、学生聚会、生日宴会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教师以及团队的能力会不断提升,慢慢地可以为周边的社区提供服务,甚至把业务进一步扩大。这样教师就能常年不断地接触酒会的设计、酒水的调制,在实际的服务中既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素质,也能提升管理能力,为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下面以两个实例讲解。
1.承办生日聚会
生日聚会如果以年龄来分类,主要有老年人、中年人、幼儿生日宴会等形式。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长寿,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将青梅糯米酒用于老年人生日宴会。教师指导学生以青梅糯米酒为基酒,运用调酒技术创新保健型鸡尾酒,如采用青梅糯米酒60ml,橙汁90ml,蜂蜜30ml,鸡蛋半个,创作“青梅鸡尾酒”; 以青梅酒为基酒混合红糖浆、七喜、冰块,采用兑和法创作一款“夕阳红”;在宴会现场向老人们介绍上述鸡尾酒的保健作用,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2.花式调酒成为年轻人生日Party的主流
花式调酒源于美国,如今风靡世界,已经是调酒界的招牌。在学生生日Party上,伴随着节奏强劲的音乐,调酒师在制作鸡尾酒的过程中运用酒瓶、调酒壶、酒杯等调酒用具,做出一系列连贯的且令人赏心悦目的调酒表演动作,除了能够展现出调酒师的个人魅力外,还能吸引、愉悦客人,更好地与客人沟通,既促销了酒水又增加了年轻人生日Party 的娱乐性。
为了能够做好以上调酒服务,老师必须提前和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人提供服务。此过程不但能彻底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凭空想象,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收到了特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地成长。
五、小结
如今,我国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未来的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作为朝阳产业的饭店行业,未来的发展必然是迅速的。对客服务中的酒水服务是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酒店专业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求教师团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在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在工作一线进行教学,能了解更多的新技术、新技能、新设备、新资料,非常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利于以岗位需求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使调酒以及酒吧管理的教学紧跟酒店行业技术提升的步伐。只有酒店专业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光玲.调酒师手册[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
[2]李辉.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3]张书礼.谈高职工学结合的规范和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 碳税;开征必要性;税制要素;路径
一、我国碳税政策现状
碳税的开征与全球低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进行再工业化建设。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以新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基础,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碳税政策的激励和支撑。欧盟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先行者,已经有多个成员国家开征了碳税。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法国都开征了碳税。碳税开征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为征税对象,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税收支撑。当前我国还没有开征碳税,也没有征收性质相似的税类。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类。国际上相似的税种,有气候变化税、能源调节税。我国开征的能源调节类税收是燃油消费税、资源税。燃油消费税是针对成品油开征的税收,资源税是针对开采的矿产品征收的税类,这两类税种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我国还没有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收。碳税的缺失,造成对高耗能产业的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的控制国内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税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尚未在实际中得以显现。我国对碳税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发挥其实际效果。
二、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
1、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国家。在已有的国际公约当中,只规定了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具有减排的义务。但是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在未来也会成为温室气体的义务减排国家。尽管我国还不用承担碳减排的义务,但是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进行碳减排,并达到一定目标。我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排放的基准线上,大约减少一半。这个目标比较艰巨,要顺利完成,应当以碳税为支撑。实现碳减排目标,不仅为了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实现我国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的目标。只有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缓解我国当前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开征碳税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
碳税的开征有助于更好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顺利实现我国产业整体转型。低碳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为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新能源产业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风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开发产业等。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新能源产业离不开新材料产业的支撑。新能源材料产业,包括光伏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碳税的开征,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为低碳产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要淘汰我国产业的落后产能,促进高排放、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各种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的激励。税收政策能够起到强制性作用,对能源类产业升级发展非常重要。碳税的开征,有利于我国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型产业模式走向集约型模式。碳税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碳税税制要素的设置
碳税开征涉及到设置税制基本要素,包括计税依据、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收归宿、税收使用、税收优惠等。
一是计税依据的确定。国际上一般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碳税的征税对象。欧盟已经开征的碳税,计算二氧化碳的估计排放量。由于化石燃料及其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以通过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用数额的计算,确定其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二氧化碳的现实排放量较难测量,可以通过间接计算的方式来确定,这种方式在实际中较为可行。
二是确定碳税的纳税人范围。碳税征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所以在征收碳税之初,应当将碳税的范围限定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应当扩大到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低碳产业集中在第二产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企业集中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应当将第二产业纳入纳税人范围。
三是碳税的纳税范围。碳税的纳税范围规定的比较具体,可以确定为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化石燃料是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碳税的现实征税对象。
四是碳税税率的确定。碳税税率的确定和碳税计税依据息息相关。碳税的计税依据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碳税可以采用从量计征的办法,使用定额税率来确定碳税的税额。碳税税率的确定应当考虑到差异化原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二氧化碳的数量不同,税收数额也应当不同。化石燃料被征收的税种有所不同,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也不同,在设计碳税税率的时候,应当有所考虑。借鉴国际碳税税率的设计,我国碳税的税率在开征之初,实行从轻征收原则。碳税税率应当控制在5元/吨CO2到10元/吨CO2之间。碳税征收之后,根据征税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再适时调整碳税税率,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碳税征收数额为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和碳税税率的乘积。
五是税收归宿的确定。一个税种的税收归宿,是此税开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税属于流动性强,且分布不均匀的税种。碳税具备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起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鉴于碳税具备的这些特点,应当将碳税划分为中央税,来突出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央财政应发挥碳税的收入调节作用,用以支撑地方低碳产业发展。
六是碳税使用范围。征收碳税的欧盟成员国家,大都将碳税纳入一般的财政预算管理当中。我国也应当在征收碳税之后,将碳税纳入一般财政预算管理,和其他税种一道进行统一管理。碳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范畴,还应当考虑碳税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关系,将碳税收入作为支撑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可以将碳税收入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财政补贴,以激励低碳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将碳税收入用于新兴低碳产业的税收优惠。只有将碳税收入和低碳产业相联系,才能发挥碳税的广泛作用。
七是税收优惠的设定。碳税能够激励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碳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应当有针对性的设定税收优惠,使高碳企业可以顺利转型。我国现有能源类企业是需要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向新能源、清洁能源类低碳企业发展是其转型升级的目标。我国需要改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发展。对于现有能源类企业转型升级成本较高的,应当给以碳税优惠鼓励,减免一定程度的碳税。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低碳新能源类企业,也应当设置碳税税额优惠政策,以激励低碳能源类企业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崔军.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 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01-04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
基金可以分为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其中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理财的方式,主要投资于已上市的企业股票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简称产业基金,通过资金的募集,主要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的基金,它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产业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如信息、能源、交通、农业等,实行股市融资和资本运作,来解决国家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产业重点项目所面临的资金需求困难,促进基础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约健康成长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产业投资基金具有实业投资产、集合投资、专家经营管理等特点。具体的运作模式流程图分析如图1。
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2006年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打开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格局,2007年,结合各地区资源的运用情况,中国政府特批特办,设立了一批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的效用,改变我国产业的现状。
作为直接融资领域的又一次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已经在能源产业慢慢体现其社会功效,但是在现阶段,传统的能源产业发展发展遭遇瓶颈,急需转型,新兴能源行业也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能源产业的发展与投资基金的进一步融合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我国能源产业基金的可能性
1.行业层面。
受市场价格波动、产能过剩以及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的骤减,传统的能源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以煤炭产业为例,2016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加快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引导落后产能退出,煤炭产业的固定投资都有所放缓,但企业自有资金难以完全覆盖其投资支出需求及日常资金周转。由于上半年煤炭行业整体融资环境较差,煤炭企业新增贷款很难,大部分存量贷款规模亦有所缩减。煤炭企业经营性业务利润及经营净现金流无法对债务及利息的偿还形成保障,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不断增大。2016年上半年,煤炭企业普遍资金压力很大,债务的周转及营运资金的筹措主要依赖外部融资。
2.资本层面。
在国家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201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整体保持稳健基调,金融体系流动性较为宽裕。市场预期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导致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下降,不少企业驻足观望,把闲置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但在货币政策层面讲,公开市场操作、MLF和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充裕的流动性,有利于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从信用债券市场看,信用债券整体发行规模上扬,但是基于钢铁、煤炭行业的等产能过剩行业发行成本上升、投资者规避情绪强烈,发行受阻导致产能过剩行业净融资额为负,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新的资本进入。上证指数于2800-3100点区间持续震荡,股票市场的巡回震荡,不能给予投资者明确的投资信号,在经济基本面维持弱势、去产能、去杆杠化的局面下,企业生产面临冲击,叠加金融去杠杆趋势等因素的压力下,同时在企业盈利改善、G20峰会召开、养老金入市等均对股市形成支撑下,这种震荡的格局会持续进行。
3.政策层面。
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年度任务。伴随着《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相关行业政策的出台,行业方面的政策优惠将不断跟进,同时,在地方政府方面,山西省2016年5月18日《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细则》,也为社会资本进驻能源产业提供了机遇。2008年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程序发生关键性的改变,50亿元以下的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只需要备案即可执行,同时伴随着《合伙企业法》相关利好信息的出台,为产业投资基金的更合理有效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三、发展我国能源产业投Y基金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
传统能源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新形势经济转型阶段,能否有效的帮助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衡量经济能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周期选择,相对于其他行业,能源产业融资渠道单一,早期行业的发展更多是基于间接融资,社会资本参与的程度并不高,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资理念,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传统行业,实现监督与获利并存的格局,尤其是当前我国在社会资本基本面比较宽裕,其他的融资路径受阻的情况下,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可以使机构和个人通过购买基金份额的形式参与到能源行业中,获取应有的资本收益。同时,产业投资基金更多是长周期的跟进,资金的持续跟进能提供企业转型、升级的必须资金,专业的机构的进驻也能帮助能源产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升级。
2.有利于拓宽能源产业的融资路径。
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能源产业的融资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能源行业长周期积累的资金量,已经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从间接融资渠道看,受到行业政策、信用、抵押物方面的影响,银行对传统能源行业都不同程度的收缩放贷,行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同时早期积累的债务,是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从直接融资渠道来看,证券市场持续震荡的大环境,现有的行业股票表现不容乐观;企业债券市场基于钢铁、煤炭行业的等产能过剩行业发行成本上升、投资者规避情绪强烈,发行受阻导致产能过剩行业净融资额为负,资金缺口仍是困扰传统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源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为企业注入资金,能够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减少偿债压力,融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双重功效,能有效解决能源产业当前的困境。
3.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
我国当前已经存在的产业投资基金大多有政府的引导参与,在相关法律体系没到位的情况下,政府的参与引导也有很大的必要性,传统能源行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投资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地区政府的适当引导,担保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在税收政策上,结合产业政策可以对新设立的能源产业基金给予一定的优惠,一方面解决行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在政府职能方面更好的贯彻实施,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发挥。
四、我国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建议
1.健全市场体系,加大开放力度。
一方面,完善产业基金的退出方式建设,除了上市退出途径,应不断加快产权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创立更多合适的产业基金退出方式都是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地区间的产权市场应该规范化运作,充分发挥其市场功效,为能源产业基金的股权流转提供渠道。
2.健全基金运作的信息披露制度。
正确的防范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也是基金运作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在处理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上,产业基金的管理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要对所投资的企业、项目进行精心地调研,投资后要对企业的运作进行严密的监督,实时跟踪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监督企业加强信息披露,以减少防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传统能源产业大多有垄断的趋势,信息披露更有必要。另一方面,在处理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上,可以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让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更好的体现在资本运作中。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产业基金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项目评估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一些为监管创业投资活动而专门设立的特殊中介机构,如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项目市场潜力调查机构、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协会等。众多的中介服务机构连接和服务产业基金的各个参与主体,为产业基金提供财务、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支撑着产业基金的顺利运作。
4.提供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外先进国家产基金发展的经验,一国的税收政策对本国产业基金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为了让能源产业基金更好的发展,我国应该考虑效仿国外,降低产业基金的资本利得税,甚至可以学习印度政府,产业基金的利得不计入基金总收入中,可以免缴所得税,产业基金的投资者在分红后缴纳20%的所得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产业基金的税负问题,也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产业基金的双重征税问题,起到了激励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4
煤炭产业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当前面临的新井建设不快,产能增长受限,产业支撑不足的局限已经凸显。煤矿是我们的管理优势、产业优势,我们必须横下心来,理清思路,正视现实,补齐短板,迎难而上,奋勇开拓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坪上煤业作为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资源整合重点项目,面对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特殊、人员短缺、瓦斯突出等诸多困难,充分发挥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优势,齐心协力、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在2013年一次性顺利通过六大专篇、四个专项及项目总体竣工验收,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整合矿井科学发展之路。在竣工投产后,坪上煤业将继续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抽掘采衔接,合理安排组织生产,狠抓整章建制、业务规范等基础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4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实现2015年按期达产目标。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低碳技术 碳基金 节能减排
一、我国低碳技术基金设立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发展较晚,近几年经济又迅速腾飞,导致目前对能源消耗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2012年间必须减少至少5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990年排放水平5.2%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虽然协议书并未规定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理应自觉为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作出贡献。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基本都是依靠高能耗、高排放来实现的,低碳技术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少的。要实现技术的转型从高能耗、高排放改转到低消耗、低排放,将需要一笔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因此低碳技术投资基金的设立是必要的。
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虽然我国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能源密集,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开采力度大,导致人均能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势必加大对能源进口的依赖,从而导致我国可能会受制于能源出口国,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危害。资源不可再生,但是我们可以从改良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需求量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低碳技术的研发是迫在眉睫的。
二、低碳技术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1.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由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可以先由政府认购一定数量的份额,再由各相关企业认购剩余部分。比如原型碳基金( PCF) 伞形碳基金西班牙碳基金意大利碳基金。德国和日本碳基金也采用这个方式。他们的基金用途主要是购买《京都协议书》中规定的减排量,目的是完成本国减排目标。这种方式优点是运用灵活,筹资速度快,筹资量大。
2.由政府通过税收方式承担全部的出资。这种方式成立的碳基金是由政府出资并管理的,比如英国的碳基金,它成立于2001年,是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它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英国的气候变化税,相当于一种能源使用税,主要向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收取的。它的运作主要用于投资和技术研究两方面。其中用于投资的项目一般额度不超过150万英镑,技术研究项目投资额不超过25万英镑。目标是寻求低碳技术商业机会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英国发展成为低碳经济社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资金来源稳定充足,同时通过价格杠杆控制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从根本上促进节能减排。
3.企业自行募集的方式,由企业出资并采取企业方式管理。这些碳基金规模不大,主要从事清洁发展机制所产生的概念产品CERs( 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核证的减排量)的中间交易。这种方式的基金资金量比较小,筹集的难度比较大。
三、碳基金对低碳技术研发的资助方式
1.无偿资助。这个应该是政府政府主要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和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这就要求研发申请的项目目前尚未有销售或者仅有少量试销售。无偿资助的时间是有限的,资助的研发项目完成时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并且在项目完成时实现合理的收入。这个收入可以是销售研发产品的收入,也可以是研发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收入。
2.贷款贴息。这个基金支持方式是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为准。主要用于在低碳技术研发某项目到一定的程度,需要中试或者扩大规模,形成批量生产,并且已经有一定资金的项目。当申请的技术研发的项目得到担保机构所获得的贷款,项目符合条件时,基金重点进行贴息支持。
3.技术转移项目。这种技术投资主要是针对由企业与技术单位共同实施的项目,从模式上重点支持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就是依赖企业原有的技术水平,投入资金,组成科研小组或者邀请科研单位开发研究。这种模式有助于进行低碳技术研究的单位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转移内容以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功能两种方式为主。
4.重大项目。设立对重大项目的基金支持。所谓重大项目应符合一般项目的基本条件,具有较高的创新程度和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项目。
5.补贴资金项目。针对一些公益性的技术研究进行补助。2006年已首次支持该项目。
四、设立低碳技术研发基金的企业收益
首先通过低碳技术研发基金的技术资助项目,有助于企业的转型,由能源消耗型企业转化为绿色低碳型企业,紧跟世界经济的脚步,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壮大发展增添了无形的力量;第三,为减缓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贡献,也就是为下一代的生存奠定了基础;第四,企业参与到碳基金中来,可以通过各种项目获得碳汇,而符合清洁发展机制的碳汇项目要求的,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买家,获得商机。
五、关于低碳技术研发基金设立的政策建议
1.要建立低碳技术研发基金,必须要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经济。让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非政府的组织以及个人,都加入到低碳技术研发基金的设立中来,为低碳技术的发展筹资,为低碳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帮助。
2.争取政府的支持。为了扩大低碳技术研发基金的影响力,加快低碳技术的发展,必须争取中国政府的支持。在经济上政府融资更为容易,资金来源更为稳定;在号召力上,政府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普及低碳知识,这将有助于凝聚更多的力量。
3.依靠相关立法的支撑。制定减排目标,下达具体任务,使碳排放全成为稀缺品,并且制定相关法律来进行约束。限制企业的排放行为,逼迫他们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这样可以反过来促进低碳研发基金的设立。
参考文献:
[1]李怒云.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林业经济,2008
[2]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原因;对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与必要性
从国际上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英国2003年了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又于2009年7月了《低碳转型计划》;美国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日本于2008年提出要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并于2009年8月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我国的减排任务,但高速的工业化发展和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排放及其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巨大压力,要求我国必须做好迎接后危机时代挑战的准备。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能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受到威胁,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既能化解国际上的压力又符合我们自己的特殊国情。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的低碳发展宜采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所以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建立生物能源,利用沼气技术,发展沼气产业;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潮汐能、地热等能源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可以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能源技术的突破和革命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的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使减排行动降低30%成本,因此,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能源技术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如开通环境金融、风险投资,建立能源基金等。其次,要建设能源人才培育机制,如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吸收来增加我国能源技术人才储备,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能源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机制,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系统的专门的低碳经济制度与政策,现有政策的不完善成为导致我国经济长期陷入减排治理缺损的重要根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加以深度推进:一是加强低碳发展立法,完善法治,深化相关配套改革,强化环评制度和能评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二是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向主要依靠市场为主的政策转变。三是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第四,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序引导低碳消费。
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低碳金融体系是围绕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活动,如何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我国低碳金融项目应重点在交通领域、农业领域、建筑领域发展。能源领域的发展重点是要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支持能源低碳创新技术的重点突破,支持发达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低碳先进技术。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人们的消费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合理地、科学地引导,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向低碳、生态、健康的方向转变,使之消费行为向低碳化方向转变,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结合国家实际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优化产业结构,营造健康有序的低碳经济环境。全民应该动员起来,纷纷投身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生活中,以保证我国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