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1

九大悖论让业界掘地自焚

悖论1:资本运作

招商者把某一产品(服务)或项目经过精心策划,将之包装成为一个合作项目,跳出低层面的产品经销进行招商推广。当然合作书里将项目前景、合作方式、盈利模式等分析得入木三分,似乎有种天上掉下“陷”饼的感觉。这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尚未上市就招商、加盟连锁信息,如某产品拟定在10月份上市,但4、5月份就紧锣密鼓地开始招商了,或许只有一个配方或概念,预期在上市前就募集一大笔资金,以便用这笔钱投入生产和宣传推广。

这种拟用商家的资金做资金周转的运作模式,可界定为资本运作形式下的招商模式,但不是每个企业都可转得动的。没有较强知名度、信誉度乃至客户基础的企业,想法永远是想法,创意永远是创意,采用这种方式招商,犹如一块小石头扔到大海里,连泡泡都不会冒一个。

悖论2:孤注一掷

招商者把招商当成救命的草,试图通过招商来搏一搏,搏起来就搏起来了,搏不起来就准备销声匿迹。将招商的期望值赋予很大,有一股赌徒、莽汉的气魄,不惜拿出全部家当50万、100万甚至更多用来招商,心想:东村的王五能成,我西村的李四难道不能成吗?这类招商有种投机、红眼病在作怪,根本不考虑任何因素,什幺市场前景、推广部署犹如对牛弹琴,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悖论3:头重脚轻

招商者把大部分资金或重心放在前期招商上,对中后期的商家扶持、市场推广等重头戏不闻不问、置之不理,造成头重脚轻的格局。这一般是由招商者的实力、动机或推广进展等原因引起的,其对全局没有把握意识。殊不知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断了中间的任何一环都会前功尽弃,这类招商或许前期会取得一定成功,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悖论4:信誉危机

部分招商者的不良动机,让商家“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的心智情结难解,且不断蔓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造成了部分商家对行业丧失信心,信誉危机已上升为行业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型招商者生存尤为举步维艰。

悖论5:竞争壁垒缺乏

招商的性质决定了其模式和手法单一,且无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界定,直接导致行业内竞争壁垒缺乏。尤其是在招商政策、运作手法及合作项目(产品)上,一旦有谁获得成功,后来切入者蜂拥而至——抄袭、拷贝、甚至更胜一筹,将之全面升级,如返利政策支持,若谁返给商家5%比例获得成功,升级版将会突破5%升至8%以上,更具招商吸引力,这样只会对开拓者造成冲击波,甚至致命的打击。

悖论6:先驱者先烈者的命运

一个新型行业的诞生或一个未知领域的挖掘,需要先驱者去开拓,这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要进行市场认知教育,既要教育商家、也要教育消费者,犹如终端柜教、科普说明,只有当两者达到一定认知度,才能成就这个行业,当然前期先驱者要耗掉大量的人、财、物力,才有可能开始盈利。而当先驱者掘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就会有大批跟随者“适时切入”,这时考验的是先驱都是否已具备垄断优势及竞争壁垒中的反击优势,但多半先驱者因后续不足成了先烈者,如补肾、眼贴膜等领域举不胜举。

悖论7:同质化

招商产品(项目)类别趋同 ,合作政策大同小异,市场运作换汤不换药,招商诉求卖弄文字等等迹象表明:大多数招商已步入同质化的俗套。不能为商家创造新的合作利诱点,以至于广大商家将之冷落,这类招商者的出局也可称得上是行业内的自然洗牌——自已将自己淘汰掉了,这类人群比重也较大。

悖论8:样板市场

样板市场顾名思义是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的区域市场,目前焦点集中在:1)什幺样的市场才可称得上是样板市场,衡量标准与界定又是什幺?2)样板市场是否真的具备可复制性,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呢?3)商家打造样板市场费用由谁承担,若“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失去了合作利诱点。总的说来,样板市场对商家而言是糊涂的爱,只有让其明朗并让其认同和接受,才可能成为合作支撑点,否则就是一种自恋倾向。

悖论9:反间计

“客大欺店、店大欺客”,“把对方没套住反而把自己套进去了”的现象时常发生,商家与招商者玩起了反间计,直接进入“囚徒时代”,渴望真诚合作、诚信相待已呼之欲出 ,反间计直接导致招商的宿命论。

以上任何一条都足以让商家走向失败,任何“垂者自垂”只会导致“吊者自吊”,当前人踏过死亡角的时候,留给后人的更多是思考。

后招商时代的招商操守

尽管悖论横飞,但还是有人已悟出了时过境迁:中国招商行业在经历诞生期、成长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走过发展阶段、混战阶段、沉思阶段后,现直接进入了后招商时代。

什幺是后招商时代?就是传统招商者凭借“三招五式”前期取得小有成功,中后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其以后功利主义为标志界定,这个时代只管结果而不问过程,急功近利并与招商行业发展背道而驰的做法将退出历史舞台。即守规矩的招商者获利,不守规矩的招商者出局的时代。

当前进入后招商时代,究竟什幺是守规矩的招商操守呢?我们在深入剖析行业发展及症结所在的过程中,就其值得关注的焦点、热点进行了解析,从中找到解决之道,这里要解决两个现实问题:广大商家如何在鱼目混珠的招商者中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能实现理想赢得;广大招商者在什幺样的行业准则下进行成功招商并能为商家创造经销价值。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招商界在转轨时期也呈现出这样的格局:没有规则,招商将沦为枭雄圈钱的工具;没有信誉,经销合作永远没有保障;没有水准,厂商之间仅有一锤子买卖……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招商界需要守规矩的招商操守是一种新招商精神:

规则——给招商行业一个准入模式

通过行业自律建立完善的行业规则。当前不是行业规则的缺乏,而是缺乏执行规则的招商环境,在新招商精神下,招商者必须严格地、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招商协议规定下的所有内容,否则违者受到惩罚。集中体现在:建立行业准入壁垒,把“将招商作为圈钱工具”的招商者拒之门外。

信誉——最基本的职手操盘要求

在后招商时代,信誉不仅是招商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适应市场的根本之道,而且还是作为行业最主要的契约内容被要求强制执行,违约者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和市场惩戒,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集中体现在:招商者与商家是否兑现承诺,但执行难度更多体现在招商者。

水准——最基础的技术层面

在后招商时代,水准集中体现在招商者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执行能力及商家的配合度,即解决市场问题。焦点体现在市场动销与销售提升,有了水准才可能实现两者的经销愿景。

新招商精神构建新一轮的招商行业生态链

后招商时代招商行业需持续发展,招商者需成功招商,商家需成功经销,只有建立在和谐的招商行业生态链上才得以实现,否则将是新一轮的掘地自焚。整个链作为维系三者利益天平的杠杆,应包括如下方面:

1)“蛋糕是靠做大,不是去抢”

“希望每个中国人每天都喝一杯牛奶,但不一定要喝蒙牛牛奶”,这是蒙牛掌门人牛根生肺腑之言。只有行业发展,才有各参与者发展的行业观,已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市场蛋糕是靠各自做大,而不是去抢行业蛋糕。行业内各领域也有边际成本、盈亏点,将之称为警戒线(但也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行业保护)只会导致一个结果:以损害行业发展为代价换取自己短期的利益,同时也容易滋生虚假招商,如:某产品警戒线为5折供货,倘若招商者为吸引商家合作以3折招商,商是招进来了,若真兑现自己也是亏本的,这样一来,最后只有“人间蒸发”,但行业的负面影响和商家创伤不知需要多长的时间去修复。为此,加强行业观犹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重建厂商合作关系

信誉的缺乏作为当前整个招商行业发展的精神顽疾,其容易造成短视和急功近利,并危及到合作的稳固性和长久性。在后招商时代,需要建立以信誉为基准的新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由原来单纯的经销关系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我们为什幺而招商?”

这个一直困绕着招商界同仁的话题,或许至今有人还未弄明白。招商从营销学4P理论角度出发,它解决了“渠道”问题;招商从资本运作角度出发,它解决了“资金”问题,而这是向商家提前预支的。那幺招商到底是为了建立渠道,还是为了“圈钱”呢?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导致的结果也不言而喻了,而后招商时代需要招商者清醒地认识到,招商应该是为建立渠道而招商,真正赢得是建立在渠道流通(产品)而得以实现的。

4)长板与短板

或许当前整个营销界更多推崇“短板”理论,以便制定作战计划。后招商时代,招商者更应找到自己的长板,正视自己的短板,发挥好自己的长板优势,采取定位招商,即长板能惠及哪类商家而诚招此类商家。有针对性地招商,避免盲目性,如新药招商需要有临床渠道网络的商家,而非OTC类渠道的商家。

5)专业化运作

草莽操作的结束,专业化运作的呼出,招商作为系统工程,导入全局、整合的观念进行运作。整合流程做成模块化,并做到精细化、专业化。若自身能力有限,可借助外脑即与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进行单项或全面合作,以减少推广风险。如媒介策划、机构的媒体、市场推广或营销咨询策划机构的市场操作,专业性招商策划机构的整体运作等都是可以进行适度引入的,但不能过分依赖。

中国本土经销价值链

以上是后招商时代招商行业生态链的基本元素,在此链下打造中国本土经销价值链可实现成功招商,该价值链通过贯通工程运作,已得到了成功验证,它也成为了整个招商界的“操作指南。”

整个经销价值链分为:上市辅助通路设计渠道推广操作执行市场扶持投入产出持续经销七个步骤。

上市辅助:做好市场调查、市场论证、SWOT分析、卖点提升、品牌定位、通路设计、市场攻略等事宜。

通路设计:根据产品特征,结合现有营销环境(相关行业政策、竞争状况、消费者购买行为等),把握未来营销发展趋势,设计的通路模式,要解决消费者能在理想的卖场买到产品(服务),力求方便、快捷、准确、适应性等原则。其间通过市场攻略(市场战略、战略定位),解决“如何切入市场 ”。

渠道推广:解决网络构建和渠道拓建两大主题。通过金字塔式的招商体制进行网络构建,扁平化的通路模块进行终端渠道拓建与规划,其间作好样板市场的培育与扩建,运用“1+1”(新闻+广告)传播模式进行营销活动传播突围。

操作执行:根据产品(服务)及市场实际,策划极具实操性、前瞻性的操作方案,全面导入商家市场推广,其间,做到方案简单易行,能短、平、快地启动市场并能热销。

市场扶持:为保障操作方案的全面实施,除给予商家财力、物力等支持外,还定期和不定期辅以常规的人力、智能扶持,以及制定市场保护措施,确保商家利益,真正实现捆绑经营,做到授人以“渔”。

投入产出:采取积极的利润分配策略,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体制,做好投入产出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各流通环节都能获利。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2

银河证券

投资要点:1、未来三年电信投资趋于乐观;2、预判无线网络投资拐点渐行渐近。

2000~2011年国内网络建设波动对通信企业投资回报影响显著。对比中美二个市场的网络投资,阶段性高峰的间隔周期一般均为5年。从运营商历史投资周期角度,国内目前的电信业务发展阶段,驱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速二大关键因子在于网络投资周期和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增长台阶向下走的风险下,运营商唯有依靠新一轮的网络投资来确保十二五的业务增长,当前对数据业务支撑滞后的无线网络有可投资的巨大空间。

2008-2009年因为国家整体“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所透支的资本开支,在2010~2011年已基本消化,2012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占营收比实际已进入一个触底回升的新上升周期拐点。而从历史的网络投资结构性进行分析,2013年运营商资本开支中有线、无线的占比结构将面临较大的转变,无线投资在运营商资本开支中占比预计将再度快速回升。

投资建议:下半年看好专网通信和无线板块可能将近的拐点性机会。重点推荐:中兴通讯、海能达、海格通信、星网锐捷。

医疗保健:个股业绩打开估值空间

瑞银证券

投资要点:1、医药板块的整体上涨趋势趋稳;2、不容忽视的公立医院医院改革试点推进。

预计医药板块的整体上涨趋势趋稳。往后看1-3个月,在基本面的支撑和估值溢价高位的拉锯下,预计医药板块的整体上涨趋势将趋稳:一方面,我们预计未来3个月行业业绩增速可能是全年最好的时期,而政策面仍平和,近3个月不会有超预期的重大政策出台,板块估值的下行风险有限;另一方面,板块PE估值(TTM)溢价率已处于近年高位,基本反应了市场对行业业绩增长恢复稳定增长的预期,进一步提升需要用业绩和时间来换。同时,由于市场对经济趋势、政策效力的解读可能出现反复,因此估计医药板块的溢价水平和市场偏好也会相应波动,以波动和分化为主旋律。预计中报的业绩增速将使医药板块PE(TTM)下移,业绩的分化将打开个股的上升空间。

不容忽视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7月1日,北京和深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其影响深远——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由点到面、渐进而明确的过程,医疗服务将逐步成为医院和医生收入的主要部分,对药品的依赖将会降低;医院会有很强动力使用

药品应用领域的分化将越发明确:辅助药、不合理用药将会缩减,高端专科仿制药、品牌普药有望逐步成为主导。

应该更多地关注攻守兼备的品种若攻守兼备品种顺应医改大势,中报业绩增长应可延续。建议关注3条投资主线。第一是医保控费,进口替代类,推荐信立泰、恒瑞医药、恩华药业;第二是县域市场加速扩展的独家中药,推荐康缘药业、以岭药业。第三十流通领域管制长期课题下具备完善终端直销网络的商业公司,我们推荐瑞康医药。

环保:投资加速兑现高成长

银河证券

投资要点:1、从政策驱动到投资推动;2、从订单预期到业绩兑现。

近几年来的环保板块股价表现与政策规划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环保行业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以及盈利空间的大小会受到政策规划的影响。每次重大环保政策预期出台,都是估值提升的前兆。环保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总体的政策规划已经出台,接下来需要关注各细分产业的具体政策规划以及相关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预测2012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增长率将达到35%,“十二五”环保项目订单在2012年将快速释放。环保行业是典型的投资拉动产业,高增长机会在产业链上游。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新建环保基础设施,“十二五”环保投资将至少有5万亿,到2015年将有望达到GDP的2.6%,到2020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认为目前环保板块平均动态估值在30倍左右,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公司业绩兑现情况。

建议投资业绩有支撑、未来成长性明确和估值安全边际较高的龙头企业,行业整合及资产注入有望带来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可以给予重点公司估值溢价。重点推荐:桑德环境、碧水源、龙源技术,分别给予50%、25%和25%的投资权重。

证券:业绩风险逐步释放

申银万国证券

投资要点:1、随着市场的下滑,中报业绩基本确定,券商股风险基本释放;2、资本市场改革和券商行业转型的逻辑没变。

修正中报前瞻预期。上市券商2012年6月份的月报逐步推出,实际业绩好于预期,平均超出预期10%左右,中信高于预期15%,广发高于预期17%,海通高于预期8.8%,华泰(8.2%)、招商(6.2%)、光大(24%)。各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变化同比如下:大券商同比:中信(-30%)、海通(-12%)、华泰(-13%)、广发(-8%)、招商(-41%)、光大(-35%);中小券商同比:国元(-33%)、方正(16%)、长江(7%)、西南(-16%)、兴业(-18%)、宏源(1%)、东吴(-42%)、山西(-9%)、国金(-4%)、东北(14%)。

总体来讲,行业上半年业绩好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2012市场指数相对上涨;第二是大券商业务结构逐步完善,与市场相关度逐步减弱;如对于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到600亿元,而2011年6月仅300亿,2012年上半年融资融券约给行业贡献20亿净利润,约占行业利润的10%。

随着市场的下滑,中报业绩基本确定,券商股风险基本释放。前期随着市场的下滑,券商业绩令人担忧,券商股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调。随着上半年各月业绩快报的推出,中报业绩虽同比下滑,但好于预期。同时证券股相对于市场的PB 估值水平也较之前有所下滑,当前为1.08倍(相对市场估值),与08-10年平均1.31倍仍然相对较低,风险基本释放,可以适当加仓。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3

一、凡客诚品的经营现状

VANCL(凡客诚品),创立于2007年6月,从创办到2012年年底,经历了F轮不同规模的融资。每一次融资都给VANCL(凡客诚品)资金链供应,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凡客不断成长壮大的坚强后盾。据资料显示:2008年底,凡客诚品年增长是180%,2010年和2009年凡客诚品的年增长已经接近300%。2011年的凡客诚品,仍旧是快速成长的一年。企业整体收入,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最高一天订单超过了50万单,收定金额高达7000万。2011年VANCL(凡客诚品)实际购买用户,突破千万,用户二次购物的贡献,近期更是超过了80%。凡客T恤也就是我们内部所说的VT,销售超过了1000万件;帆布鞋销售了500万双。整体销售超过了7000万件。

成长中的凡客在不断的寻求突破,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增强企业的实力,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不断增加新的产品,增加新的客户消费群,广告投放也是凡客营销中非常看重的一点,2008.2009.2010三年,凡客的年度营收数字为1亿元、5亿元、20亿元。每年都以几倍速度增长的凡客,对于企业的战绩充满自豪,对未来更是信心倍增。

二、企业成长中的战略调整

“创业要记住别着急。创业公司饿死的少,大都是撑死的。”凡客诚品的董事长陈年曾经对自己朋友这样说过,陈年比谁都清楚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失控。2011年年中,凡客也遇到了由于公司发展速度过快,管理层过度放权,企业品牌定义清晰度下降、产品线拉得过长的问题等状况不断的现状。快速增长的创业型企业到了他的转型期,调整期。2011年8月起,凡客诚品管理层多次召开中层以上的会议,检讨凡客管理中存在的失误。9月进行了有凡客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这次调整,是凡客诚品管理升级的重要一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大体可以划为四个,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处于这四个阶段的某一个阶段上。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管理战略、面临的企业挑战和机遇也会呈现出不同特色。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于社会大背景的依赖,对自身行业特色的把握

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电子商务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它把传统商业的进销存、前端制造、物流配送等整合在一起。凡客在经历了四年的快速经营之后,这种B2C经营模式已经运营的非常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一些难关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于2011年流传的“电商寒冬”论予遭到电商界业内人士反驳。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洗牌是必然的,洗牌是为了电商未来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个生意。2012年被称为是电商行业的一个淘汰年,生死年。

中国网购市场主要源于C2C的兴盛。2008年的网络零售市场,C2C占据了其中的93.2%,大大超过B2C的规模。尽管如此,B2C的迅猛发展势头却被更多人看好。十年前美国最大的C2C企业eBay的规模是B2C亚马逊的上百倍,而现在,eBay的年营业额不到亚马逊的一半。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下,B2C将有同样的前景。艾瑞咨询《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6亿元,同比增长94.8%。

但是B2C企业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赚钱,他们也有自己经营过程中的苦衷。

首先是投资大、回报小。其次: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是众多企业的难题。为了让价格具有竞争力,实惠的支付平台和物流渠道对B2C非常重要。凡客为了解决物流苦难,在全国建立了28个仓库,有一级的,比如说像北上广深,还有成都西安,这算一级仓库,还有二级的,比如说一些交通枢纽,武汉,杭州等,还有像比较密的地区,比如说江浙一带,订单量非常大,这一带库房就会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是凡客作为推广实验的,比如像沈阳,哈尔滨,兰州,济南,这些地方其实企业就有点推广实验的性质。第三:B2C企业也正面临逐步同质化的危险。面对重重困难,B2C要实现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主流定位,经营模式亟须创新。所以B2C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找准企业产品定位,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小的专业领域和地域,稳妥推进市场,解决好‘金流’、物流等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在形成优良的企业体质后再寻求向外扩张,可能是适合B2C企业发展的较好模式。

四、凡客诚品的经营优势

凡客的烦恼更像是电商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产物,目前凡客7人核心创始团队仍在,管理问题也可在度过危机后调整平复。凡客未来的定位将类似于“宜家”,并与开放品牌平台V+形成互推合力。和其他企业比较,凡客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无限时尚选择,就是没有时尚,凡客这个品牌肯定不成立,从衬衫开始,像传统渠道不可能在这么短期里产生这么多设计,这也是因为互联网,凡客跟很多设计师合作,这是传统品牌做不到的,所以叫无限时尚选择。

第二,高性价比。在同等价位,同等品质,向顾客提供最好的价格。比如说T恤,在郴州的生产线上,这边是优衣库,那边是阿迪,这样的生产线出来的东西我们卖29,帆布鞋卖59。用户在体验产品的品质,凡客做的好,二次购买越来越高,产品销量,口碑越来越好。

第三,整个服务体系,叫IT系统,渠道体系,运营体系,比如凡客的物流如风达是跑在外面的,他的服务态度反映是凡客内部体系最后的体现,比如速度,态度,都是凡客内部体系的体现。很多互联网做零售的公司,只有凡客诚品的电话是挂在最醒目的地方,第一时间让顾客记住凡客。

另外,相比较传统的服装企业,他们都是货铺到渠道,渠道结果如何,6个月才能知道数据。他们一年做两季,春夏和秋冬,6个月后才知道渠道的数据,并且,他们存货必须保持在1.4的比例,也就是说,要保障不缺货,买1件衣服,要1.4件存货。但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凡客诚品都可以规避。凡客有28个仓库,每一秒都可以通过刷新知道销量如何,而传统服装就两个仓库甚至一个,但货都不在库里,在渠道了,这就是他们最大的苦恼。除此之外:凡客推出的30天无理由退换货、上门退换货,上门试穿等每一个细节的升级背后,都需要很多部门、很多人来完成,但同样也是凡客不断成长,不断创新的体现。

五、挑战与信心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业性质 专业建设 网络营销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美国,电子商务实践早于电子商务概念,企业的商务需求“推动”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促成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当Internet时代到来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先进和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

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所以,在1997年和1998年,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经过这一阶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入下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深化和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始跌入低谷,而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却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性变化也说明现在电子商务已经从当初单纯依靠技术为主体的时代转向以营销为主要目的的转变。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电子商务已经开始从技术应用向商务应用领域转变,传统的网站建设已经不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领域,如何有效的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相关的营销活动才是如今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

二、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2003年教育部允许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招收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标志着电子商务教育在国内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再加上近些年各高职和中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已达到上千所,而宁波某技工学校也是这千余所院校之一。

三、电子商务专业在技工类院校的困境

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专业,而且在不断完善对其的理解和应用,这也使得该专业建设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对于很多中职、技工类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只能模仿和照搬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就使得在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开办院校迅速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调查显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我国高校83%的平均就业率。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电子商务学生极低的就业率现状。作为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的学生,为何就业存在着如此大的困难,其原因引人深思。

1.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

一般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是边缘性学科、交叉性学科,因为它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现代物流学、法学等学科属性。国内高校授予的学士学位也出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律学学士、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等不同学位。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到底应该属于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仔细分析一下“电子商务”这四个字,拆分一下就是“电子”和“商务”,即得其最简化概论:电子手段下的商务活动。那么,电子商务的本质是“电子”还是“商务”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手段与环境而已。

从电子商务从属性上来讲,其商务本质勿庸置疑;从教学的角度讲,电子商务大多数情况下归属管理学科,同时又带有部分经济、计算机、法律、物流等专业的“特色”,这就回到了原点,即电子商务专业以什么属性为主?结合当下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我看来,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物流管理流程、互联网法律法规等都是在为电商行业本身的运营在做服务,而这个运营过程往往又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实现手段与商务目的之间的主从关系已然确定。

我认为,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就是商务运营,再细化可以认为就是营销,属于营销学科,即网络营销。这一点既符合我国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学科专业目录:电子商务为110209(属于:管理学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符合当今电子商务潮流的发展趋势。

2.课程体系设置重点有偏差

既然把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定性为营销,那么在专业学习时就可指明系统学习方案,让学生明白在校学习都应该以营销为中心,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或是实践演练的操作,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进行,而且目前市场也是这样要求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企业运营中网络营销是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手段。

但是很多院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却是偏向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等内容,往往忽略了营销,认为营销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小小的附加职能。就以宁波某技工学校为例,纵览其05年~13年电子商务的教学计划(09年除外)就不难发现这一问题。根据这8年的教学计划,总体归纳可以将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为五部分:

(1)专业核心课:物流与配送(108课时)、ASP(216课时)、网页美化(含有PS、FLASH)(108课时)、网页制作(108课时);电子支付与安全(72课时);电子商务案例分析(108课时);国际贸易实务(108课时)、外贸函电(108课时);管理信息系统(108课时);

(2)专业基础课: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72课时)、电子商务概论(108课时)、基础会计(108课时)、经济学(144课时)、数据库(108课时)、计算机网络(108课时)、网络企业管理(108课时);商务英语(72课时);网络营销(108课时);

(3)专业辅助课:应用文写作(108课时);商务谈判(72课时);商务礼仪(72课时)、汽车文化(72课时)、汽车英语(72课时)、汽车构造(108课时);

(4)实践操作:电子商务员考证辅导(4周);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辅导(4周);中级工课程设计(网页制作4周);高技工课程设计(网站制作4周);毕业设计(4周);下场实习(22周);

(5)全校公共课:如数学、语文、英语、体育、政治、计算机应用等,一来是为了顺利通过第三年的成人高考,二来是掌握一些未来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

虽然每学期课时周数略有变化,但以每学期18周为基本课时周数,每周32个课时全部上满为假设条件,对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布做如下图所示:(见图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校性质公共课占据的比例是最高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技工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入校前两年半学生要顺利通过成人高考,所以在此期间以各公共课为主,专业课涉及较少。而位居第二的是实践操作的课时,这是由于在学生最后一个学期18周甚至22周的时间都要下厂实习,所以占据次席,这也符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技工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在专业核心课内容中,我分别从“电子”和“商务”两部分涉及的课时数做了如下比较:(见表3、图3)

从上述图表中可见,在专业核心课上,电子类的相关课程,以接近60%的比例占据绝对课时数,而在60%的所占比例中,与网站有关的课程又占据了接近70%的内容,也正是因为此原因,在每届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上,也都是以与网站有关的内容为主,从这一数据中说明,其电子商务专业依然是以电子为主,而忽略了商务这部分内容。

即便商务的相关课程占据了40%,但是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依然没有体现营销的核心,而是以与商务有关的相关行业为主开设课程,如物流行业、外贸行业等,一旦使用行业这个概念来作为课程设置的一句,就使得学生在接近五年的学习中,感觉什么都学点,但又什么都不清楚,依然无法自己所学专业做具体定位。

3.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

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如果你问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是什么,他们大多数都会回答:电子商务专业一个很“杂”的学科:学的专业课杂;老师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阐述杂;教课方式、风格杂,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杂……所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常常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等字眼所迷惑,不知道电子商务在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学什么比较好、重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怎么找发展方向等等问题,往往是毕业了,没有成为“复合型”人才,反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自身归属,也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经历了起初的如火如荼之后,却面临着今天这般的招生窘境的原因。

四、对技工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性质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被定性为网络营销,虽然诈看这样的定性过于狭隘,但也不失为一种专业建设的思路。一旦这种思路确定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以此为参考来规划日常学习,无论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物流学专业知识,还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运营推广技术,都清楚的知晓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展开,就能避免学习系统混乱、对发展方向不知所措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为自己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鉴于宁波某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见表4),可见,其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以女生为主,而网络营销的方向也恰好符合这一趋势。同时,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向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是营销,也有极少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但从事与网站、网络有关的工作几乎为零。所以,将宁波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性质定性为网络营销,是能够适应当今网络时代下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2.调整专业课程培养方向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它既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电子类课程,有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广告学、信息管理学等等传统社会学科,但是它培养的人才绝对不是计算机人才或者是网络人才,而是旨在培养掌握一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能熟悉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渠道开展商务活动能力的人才。

所以,该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从偏重于网站建设、网络维护,向网络营销、商务活动能力上转变。根据职友集网站对宁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4),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就业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方向,也正是由此,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历要求大多集中在大专(见图5),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大多集中在不限(见图6)。

从以上数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宁波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学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学生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职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也就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各种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商务营销活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所以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他们是培养大而杂的系统性学生,而技工院校是培养杂而精的定向性人才。只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不同层级的既熟悉电子商务全面知识、又掌握重点技能、能从事实践工作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上让学生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3.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念

据调查,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往往很是模糊,毕业生在应聘时也很不易把握就业的机会。其实,电子商务专业是建立在传统商业基础上的,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把眼光放广一点,姿态摆低一点;告诉学生任何专业都是个壳,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如果自己的综合素质足够,加之以较强的动手能力,企业自然会慧眼识珠;最怕的是什么都不行,而心态上还依然认为学得是个热门专业。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就业时从所学的专业知识出发,结合社会的需求,积极地多渠道地寻找就业良机,寻找专业与社会的诸多“契合点”。

五、小结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一旦时机成熟,将呈现大规模、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针对当前的形势,技工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学生时,应变压力为动力,化困境为机遇,多平台、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IT+营销”背景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或“IT+营销+管理”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商人在线

[2]职友集

[3]张梁平.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困境引发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04

[4]艾瑞咨询在线.cn

[5]王新庄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5

随着股市走牛,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各类研究机构继续乐观,2015年A股进入多头天下统治

国泰君安继续高调唱多,以5000点口号再次震撼资本市场。前期看空的安信证券、中信证券也按捺不住倒向多头

国企、土地等改革,资金利率下降,海外、居民资产重配,金融杠杆等多种因素叠加,构成了券商预判2015年牛市的基础

券商重点看好改革概念、非银金融股、“一路一带”等板块

54%,2014年A股市场以全球主要股市最高涨幅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随着股市走牛,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各类研究机构也是相继唱多。2015年A股进入多头天下统治。

我们来看看券商们2015年年度投资策略:“新繁荣启动”、“英雄时代”、“大决战”、“旭日东升”……仅凭这些火热的标题,投资者都不难想像,券商们唱多的调子有多高。

纵观各大券商的投资策略,则呈现了一种风向:大家均看好股市,最高点高看至5000点。其中,国泰君安继续高调唱多,以5000点口号再次震撼资本市场。前期看空的安信证券、中信证券也按捺不住倒向多头。

《投资者报》记者还注意到,在11月就开始对外年度策略报告的券商,其观点稍微保守,把沪指突破3000点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最高也就是看至3500点;而到12月报告的券商,看到了强势疯狂的股市,不断调高股市的上涨区间,4000点、5000点在很多券商看来都不是个事儿。

集体看多至5000点

根据东方财富网对2015年投资策略统计显示,26家券商中有20家券商看多2015年的走势,看平券商数量为5家,其实也只是略微谨慎或认为存在结构性不均行情,显示券商整体对2015年走势持乐观态度。

其中,国泰君安是最受关注的券商,其在年初市场一片谨慎策略中抛出“400点反弹”的石破天惊观点,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大胆的,事实证明了其预判成功,之后国泰君安又喊出5000点的豪言壮语。

在2015年的策略报告会上,国泰君安更是给出卖掉房子买股票的建议,建议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应增加股票和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比例,增持美元资产、有价证券,降低黄金和储蓄存款类的资产配置比例。

中金公司在其2015年策略展望中表示,若2014年市场的核心变量是改革,2015年除了改革的继续深化之外,实际利率的下行将是又一主导市场的重要变量。实际利率的下行将鼓励风险偏好,2015年有望实现“股债双牛”,“若具体到股市上,2015年A股年度收益预测将有望达到20%左右。”

招商证券认为,上证综指2015年的合理区间为3200~3450点之间,并看多低估值蓝筹的估值修复,对应地认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将跑输主板市场。

平安证券考虑到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利好,预计增量资金入市行情持续,看多2015年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2600点~3500点,重点关注国企改革。

东兴证券判断,2015年的A股宽幅震荡,但震荡向上,风格多元化,关键在于抓住“利益相合时”的“风口”,并预计2015年一次降息、两次降准,A股资金面“金主+杠杆”将继续演绎;国元证券则预计明年上证指数在2200点到3500点之间运行。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随着股市的持续走牛,越是临近年末才推出的年度策略报告,对未来越是乐观。

例如12月6日,国盛证券在策略会上预计,2015年上证综指的涨幅介于20%~30%之间可能性较大,按此推测,2015年A股指数最高看至4000点。民生证券在12月25日的策略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考虑到明年企业盈利增速有底、降息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居民资产重配的驱动因素,A股市场整体估值中枢有20%~30%的上升空间,2015年A股市场仍将保持强势格局。

除了券商高举大涨旗帜,2014年12月23日,社科院的《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5)》也对2015年的股票市场充满乐观。蓝皮书认为,2015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缓慢牛市的概率较大。目前正站在牛市的边缘,上证综合指数突破3000点、重上5000点都是可期待的。

除了此前乐观的券商,安信证券、中信证券等谨慎的券商也加入了看多阵营。

2014年年初看空的安信证券直到四季度才开始转多,他们认为,未来市场的上涨将更多地依赖于基本面改善,而这种改善将可以预期。在实体经济中,还将逐步看到改善倾向,并最终支持利润,支持股票市场的基本面。

中信证券也是中期策略里的“空头”代表。2014年6月,券商行业龙头――中信证券便举起了空头大旗,名为《寻底》的2014年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指出市场弱势寻底,下半年应“积极防御,精选主题”。但在12月份举行的投资策略会上,中信证券研究部则预计,2015年股市上行动力将主要来自于货币宽松、资本市场国际化、改革加速这三大合力以及共同作用下的资金再配置。中信证券认为,A股将开启国际化“钻石十年”,投资者可关注低估值和稀缺性品种。

仅少数券商谨慎

在一片高歌声中,东吴证券、交银国际等券商则给市场泼了一盆凉水,不过目前来看,声音弱小,很快就被淹没了。

2014年12月底,东吴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李双武发表的报告中,认为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会面临三大风险:(1)房地产低迷的风险,房地产投资下滑向上下游传导;(2)剧烈的去产能风险,过剩产能去化时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集中爆发;(3)通货紧缩的风险,国内过剩产能引起的通货紧缩与国际输入型通货紧缩相互叠加。

基于对2015年经济形势的预测,东吴证券认为2015年上证指数很可能会呈N型走势,但最后上升的走势不会太陡峭。上证指数在第一季度有望突破4000点,但第二季度将以非常大的概率发生断崖式的下跌,在三季度后中国将会迎来长期慢牛,但在年末的时候市场并不会达到一个很高的点位,甚至难以维持在2500点。做出以上较悲观的预测是基于对中国三大风险的分析,以及对债务链传染导致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的预测。

2013年年末,李双武等东吴证券策略师在2014年A股投资策略中表示,看多2014年上证指数至3000点,而创业板则将冲高回落,并在8月完成与周期性板块的切换。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在2014年12月24日的最新专栏中指出,2015年有可能发生重大意外,如果不能一举有效突破3400点的理性预期,最终延迟大牛市的道路。意外包括2015年,房价小周期的回暖将会使央行的宽松力度低于市场预期、大宗商品将出现熊市反弹、金融市场将绑架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等等,这些意外尽管发生的概率小,但是发生的概率比市场共识的认知要高。

他在专栏中提到,他在给一个顶尖的私募基金经理班级讲课时发现,整个人群也就剩下他对市场大的前景还保有一丝谨慎,他表示,这种近乎被共识催眠的状态令他忧心忡忡。

他说,上证指数正以强劲的势头高歌猛进。投机性资本,尤其是江浙一带曾大规模投入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资本,现正纷纷涌入股票市场。这些资金如同洪水猛兽,势头堪比过往逼空华东沿海地区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操盘的手法。理性分析和建立在历史数据的严谨的量化模型都未能解释这种非理性的“动物精神”,而这种非理性状态则会很可怕,上述某些出人意表的情况可以在2015年把市场打个措手不及。

重点看好改革和非银金融

各家券商不仅在牛市启动上的预判上达成了共识,而且在板块建议上也颇多共同点。

记者注意到26家券商年度策略报告中,2015年布局的重点大都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改革概念,其中国企改革、受到了多家券商的联合推荐;二是非银金融,包括券商和保险。此外,高铁、核能核电等均比较被看好。

首先,“国企改革”、“券商”、“环保”、“保险”几个板块依然被大多数券商集中看好,看好的逻辑也基本上得到延续――“政策推动、股市制度改革、环境污染日益引发重视并有重磅政策支持”等。国泰君安、光大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国海证券等都提到“国企改革”。

国泰君安任泽平表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A股可能迎来一个大牛市。2014年作为改革元年,财税改革落地了,中央通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涉及财税、金融、土地、社保等。未来,这些改革方案不会束之高阁,将会逐步落地。

申银万国策略报告中指出,主题角度方面建议特别关注“十三五”相对“十二五”有变化的细分领域,推荐大型国企改革(特别是分拆上市)、迪士尼、新的美股映射领域等。

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师陈李表示,国企改革已进入需要完成“顶层设计”的阶段,需要在国企改革整体指导方案完成后,才能期待国企改革对股市的利好效用。

2014年年底已经上涨1倍多的券商股依然被券商机构看好,这以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证券公司为主。

华泰证券在策略报告中表示,2015年是券商的大年,市场红利、制度红利和加杠杆等多重红利开启行业发展空间。在创新改革大周期下,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进入全面革新,经纪新模式、投行市场化、业务规模化引领券商进入新时代。同时,券商步入加杠杆化周期,业务模式加杠杆、资本加杠杆和人力加杠杆激活券商经营活力。行业处于业务放量发展阶段,盈利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行业盈利50%。在市场空间打开、业务模式创新和加杠杆周期下,行业进入高成长阶段,是市场的高弹性品种,维持推荐评级。

电商行业发展阶段范文6

“RTB”、“DSP”、“大数据”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的高频热词。随着互联网广告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的RTB广告正在改变传统广告的售卖方式,通过人群定向算法和市场化的竞价机制让广告更加精准。流量是RTB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2013年,随着新浪SAX 和百度BES相继上线,为中国RTB市场快速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石。在此带动下,DSP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RTB行业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国整个RTB产业链都在加速发展,继去年Google推出DoubleClick Ad Exchange平台后,我们很高兴,看到市场上有更多参与者出现。”Google DoubleClick大中华区广告平台运营总监陈骥在接受《广告主》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告主和大众对于RTB的认知度在逐渐提升,DSP增多并逐渐成熟和细分,媒体也将更为优质的资源投入到Ad Exchange当中。已经有很多广告主开始尝试RTB广告,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进展,整个AdX生态链正在逐步成长和发展。

陈骥透露,自2012年Google正式在中国推出AdX平台以来,截止到今年9月底,今年业务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包括华扬联众、Media V在内的4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DoubleClick Ad Exchange平台。同时,今年DoubleClick推出了DBM (DoubleClick Bid Manager),它以全新的理念重塑程序化购买,能够帮助商购买平台、机构和广告主通过广告交易平台以实时竞价的方式轻松购买全球展示广告资源,并获得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好的广告表现。

“2013年国内的Exchange由两家变为十三家,流量池子从年初的30亿涨到了70亿。国内的DSP厂家超过了30家。这代表RTB购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媒体接受并且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璧合广告CEO刘竣丰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

聚胜万合董事长兼CEO杨炯纬表示,百度、谷歌、阿里等多家流量巨头纷纷布局广告交易平台,使得广告资源流动性急剧提升,且按需购买这种营销采购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此外,DSP、Ad exchange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DMP、ATD、SSP等商业形态公司的诞生,程序化营销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我们将2013年定义为RTB行业的‘青春期’。”品友互动CEO黄晓南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RTB行业的“青春期”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围绕RTB行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都呈现出一个蓬勃的发展态势,2013年淘宝、新浪、优酷、百度等行业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Ad Exchange交易平台,目前市场上总共有十几家Ad Exchange平台,说明RTB已经越来越被媒体平台重视起来。其次,在广告主角度来讲,2012年算是“小试牛刀”,2013年开始,广告主对DSP的理解更加成熟。品友互动2013年新增了多家国内外500强的品牌广告主客户,目前已经有超过200家国内外500强企业与品友互动建立了合作。第三,对于DSP公司来讲,产品形态出现了细分和升级。例如,品友互动今年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品友大算盘”(Self-Service Demand-Side Platform, S-DSP),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实时竞价自助广告投放工具;品友互动2013年还针对电商、汽车、金融等行业,推出垂直化的DSP平台产品,这也说明市场对于垂直化、细分化的DSP产品需求已经生根发芽。最后,2013年出现了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但目前中国DSP行业对DMP的定义和理解还有所偏差,尚处于早期。

“目前,国内的RTB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RTB链条上涉及到的AdExchange、DSP、DMP、SSP、Trading Desk等角色逐渐出现,并出现细分化的趋势。”传漾科技创始人及技术副总裁王跃表示。

“RTB广告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已被广泛认可,而在中国则刚刚起步,预计中国RTB广告投放规模未来三年的增速将位居全球之首。”爱点击iClick副总裁及共同创始人吴友平表示,广告主是否采用RTB取决于广告效能是否有明显提升,虽然RTB的核心功能在于人群购买,但实际上还需配合多元及优质的广告媒体方可实现可观的效益。各大媒体包括百度、腾讯及谷歌等都已建立自家的Ad Exchange,但媒体资源不论在质与量都仍有改善空间;另一方面, 广告主对推动RTB发展同样重要,随着视频甚至是移动RTB的出现,不论是针对效果或品牌的广告主都应持开放态度尝试RTB投放,并积极从中应用及提取更多数据,作不断的优化。

当前制约RTB广告发展的因素

虽然国内RTB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但是国内市场远没有成熟,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而对于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业内的看法似乎是一致:广告主对RTB的认知、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第三方DMP的缺失等是当前制约RTB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整个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我们还面临一些挑战。” Google DoubleClick大中华区广告平台运营总监陈骥表示,第一,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是碎片化发展最严重的市场之一,缺乏统一标准成为RTB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第二,使RTB技术发力的关键因素是数据精准性,目前,广告主的第一方数据缺乏有效的技术平台对其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而第三方的数据供应商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第三,广告主需要提升对程序化购买的认知,从以内容为标准决定媒体购买转变为以数据为基点进行实时的受众购买和媒体策略优化。

Google也在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致力于引导和推动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发展。如推动广告尺寸,广告分类,媒体资源分类的统一化;引导移动广告和视频广告等新技术的标准化等。同时,我们也希望利用Google的全球资源为中国带来更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技术,比如今年10月Google刚刚在中国举办了首次Think DoubleClick活动,与合作伙伴分享了全球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面对面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等。我们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努力下,加以时日,终会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系统。

王跃指出,虽然国内RTB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但是国内市场远没有成熟,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现在RTB广告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广告主对RTB生态系统认识不足,需要进行教育,从购买位置和广告形式到购买目标受众和目标人群,广告主需要进行这样的理念转换。而对于广告媒体来说,则需适应从固定收益转化为营销方面的另外一种受益模式——CPM定价。这种收益更加倾向于浮动收益,广告媒体也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接受这种收益模式的改变。对于RTB的发展,国内的媒体数据资源的封闭性也是问题,国内短期内难以形成类似于国外的Data Exchange。未来还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RTB广告一定会得到更快速的增长,并成为互联网广告的主流投放形式。

新数网络CEO赵士路认为,目前,广告主对于DSP、特别是RTB模式的认知,尚限制在“效果渠道”上,这使得有大量品牌预算的行业保持观望,如快消、日化、女性等。而另一方面,缺乏公允的DSP-Branding效果衡量体系,也有助于这种观念长期存活。未来,创新的广告展现形式、更加精细深入的衡量体系(如展示后行为、点击后行为的交互考量),将会成为突破点。

亿玛总裁柯细兴认为,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媒体端:优质的广告资源流量还没有进入广告交易平台和DSP;广告主端:许多广告主尤其是品牌广告主对DSP的认同和实际投放还需时间;数据合作: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机制还未建立,独立第三方DMP缺失;技术和人才:大数据分析师、算法、建模等大数据人才匮乏。

黄晓南表示当前制约因素有三点:第一是行业缺乏KPI合理制定的标准,对于RTB广告的效果,行业需要一个更科学的KPI制定和第三方统计机制。RTB广告是一种以人群定向为广告展示的判断依据,因此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广告主企业的广告负责人不一定能看到广告。这也导致行业对于广告效果有一种非理性的极致KPI考核,或者按照CPA来考核广告效果。第二,广告主对于DSP行业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DSP平台提供的广告资源好不好。媒体广告位置、资源的好与坏,不是通过展示位置,而是通过竞价来判断的,性价比决定着广告资源的好与不好。RTB的优势在于用最少的费用竞得性价比更高的广告位置。另外一个误解在于,广告主认为DSP平台会将自己的广告投到与品牌形象不匹配的长尾网站,但其实可以通过设置媒体白名单的方式,选择广告出现的媒体和形式,自己掌握主动权。第三,DSP行业面临着人才瓶颈,销售、优化、研发、技术、数据各个层面的人才缺口都比较大。

“第一是数据,第二是诚信。”杨炯纬表示,首先,没有足够的数据,难以发挥程序化购买的真正的能量和价值,MediaV在2013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了国内首个第一方数据管理平台,并开始与多家第三方DMP开始对接。他预计,2014年将会有更多第三方DMP涌现出来。“和每一次新的广告形态的出现一样,作弊现象伴随着DSP这样一种业态的发展也同步在发生着变化,同时由于DSP具备更为复杂的按人群购买的特点以及更为复杂的营销技术的使用,也使得潜藏在一些DSP中的作弊现象具有更强的隐蔽性。这一点可能会伤害广告主对这一全新事物的信赖。”他表示,“我们呼吁业界人士恪守诚信,维护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建立更为客观公正透明的效果评估体系,也希望各家第三方监测机构能够不断提升和改善自己的反作弊能力,坚决与这种丑恶现象作斗争。”

“一是流量规模不够;现在DSP商家对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对流量挑选也越来越精细。现在的流量规模仍然会是瓶颈,精准投放永远需要更大的流量池子。”刘竣丰表示,二是可靠的第三方或第一方数据平台缺失:现在DSP都是自己维护数据平台,提炼有效数据,这样效率低,覆盖面差,数据积累慢,如果国内有可靠的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可以极大的提高RTB购买的效果和效率。

吴友平认为,当前中国广告交易平台发展现状是制约因素与推动因素并存: 当前旧式媒体购买习惯有待改变、数据重要性尚需有效体现、广告展现形式缺乏统一标准成为中国广告交易平台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同时,广告主寻求更高效的营销方式、各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广告交易平台实现人群购买、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成为推动中国广告交易平台发展的三大因素,只有当产业链各方参与者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独立第三方DMP或将出现

在国内整个RTB产业链中,与广告交易平台、DSP、SSP等环节热闹非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整个RTB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三方DMP环境却相对冷清,国内真正意义上能够达到美国水平的DMP还没有出现。无论是Ad Exchange、DSP还是Trading Desk当前当扮演着“一人饰多角”的情况,都在发展自己的数据库及数据挖掘能力,并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

“与国外发展情况不同,国内目前还没有第三方独立的DMP来承担交易中的数据需求,所以在竞价中的数据分析也经常由DSP来兼任。由于各大媒体企业都各自握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及私有性的基础上,国内短期内难以形成类似国外的Data Exchange。这使得国内数据较为封闭,难以互通以提升整个RTB行业的精准投放效果。”王跃表示,传漾在数据分析方面是由公司DMP产品智能数据引擎SameData来提供,它采用先进的算法将海量的受众信息数据分为33兴趣大类、168兴趣中类、857兴趣小类,通过机器学习,整合清洗为可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数据库,这是真实可验证的受众数据,为竞价提供底层的数据接口及应用匹配展示,并以此作为DSP平台购买的底层支撑。

“事实上多家第三方DMP已经在酝酿之中,目前正加紧解决包括数据对接、价值评估、定价及销售体系、数据保护等多项必须解决的问题。相信2014年能看到多家DMP的商业应用。”杨炯纬如是说。

柯细兴认为,秒针系统、AdMaster和云软网络等公司可能会向第三方DMP方向发展,进而推动RTB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各个DMP之间数据是有益的互补,因此DSP需要在自己很难触及的领域大量使用第三方DMP的数据。第三方DMP的搭建门槛较高,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模型积累、迭代、调优,这些都需要DMP对行业环境有深入的剖析、对系统架构有持续的优化、对技术经验有长期的沉淀。互联网广告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相信2014年 将是中国DMP市场规模、系统技术大发展的一年, 以AdMaster为主要代表的独立第三方DMP平台的优势和重要性将越来越凸现。”AdMaster创始人兼CEO洪倍告诉《广告主》杂志。

赵士路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认为DMP最有可能先从百度、淘宝、腾讯等行业巨头中出现,而第三方网络广告监测机构也有一定的潜质成为DMP。另外,国内关于隐私保护方面的政策风险,以及数据应用的安全性,是建立DMP的二大门槛。”

随视传媒CTO翁启育的看法与赵士路不谋而合。“独立第三方DMP迟早会出现,平台级的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可能性会较大,公信力也较高。”

刘竣丰认为,独立第三方DMP一定会出现,但要做到稳定可靠的广告用数据提供,受国内法律和政策的制约,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

黄晓南认为,业界对于数据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误区。媒体将自己网站上用户匿名的行为数据提供给Ad Exchange平台非常必要,数据只有被挖掘才能被DSP公司竞价,才能产生广告价值。DSP公司的角色类似于股票市场的分析师,媒体平台的数据就像是上市公司的财报,媒体将消费者匿名的行为数据提供出来,DSP公司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判断,两者共同将广告价值最大化。

DMP的概念需要梳理一下,国内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是,将门户网站、垂直网站、视频网站等等媒体上的数据集中起来,成为一个消费者数据库。因为中国DSP行业发展仍非常初级,DMP平台体量比较小,只能解决RTB广告的一部分问题,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重要。DMP在中国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DSP的广告投放,成为一个洞察广告主数据的管理平台,优势在于数据整合能力。品友互动作为一个超级DSP平台,DMP只服务于品友自己的DSP。在国外,DSP行业发展更成熟,分工更细,独立第三方DMP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内起到数据核对,验证广告效果作用的,并不是DMP而应该是第三方公司,2014年中国不太可能出现第三方DMP。”

在陈骥看来,数据对RTB的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数据行业,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对广告主第一方数据的有效管理。广告投放的历史数据应用于程序化购买的价值很高,其精准性,相关性是任何第三方数据都无法比拟的。然而,广告主对自有数据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平台支持,需要个数据平台来把自有数据整理、分类,并且按照RTB技术规范与媒体购买平台整合,从而实现精准投放。这也就是被业内常提到的Data Management Platfrom (DMP),需要澄清的概念是,DMP是一个纯技术平台,由广告主使用管理其第一方数据。目前,这样的产品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第二,数据供应商成功商业化。数据供应商是指通过符合行业规范及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收集第三方数据,以出售数据盈利为目的向广告主提供数据服务。“很多场合,我们把DMP与数据提供商这两个概念混淆。目前,我们关注到国内已经有一些公司准备提供数据服务,就是数据提供商的商业模式,但是绝大部分都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期待国内的数据提供商能尽快成熟。”

“广告主和DSP除了自建私有DMP外,都将更依赖于第三方DMP打通数据链上的缺失环节,细化受众识别的精度、监督媒体投放的净度、提升营销策略的准度。”洪倍表示,“AdMaster做为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营销监测机构,我们已经在第三方DMP领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们的DMP已经开始和各大DSP AdExchange进行实时数据对接,同时我们正和DSP、广告主、Agency一起探索,建立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数据应用模型,相信不久的将来AdMaster的DMP正式后,将引领广告大数据的风潮。”

资源将更加丰富

据了解,对于媒体尤其是大型媒体平台来说,其资源多分为三档:第一类资源是优质稀缺资源,比如门户首页广告位,这类资源是媒体直接售卖,约三十个的广告位占了媒体80%的广告收入;其次,是频道首页的位置,比如时尚、金融等频道首屏。此类资源大多数是包段给广告联盟;第三类是某频道点进去的第二屏、第三屏上的资源。这类的长尾资源主要是在RTB上。据悉,目前,RTB广告投放的流量偏中长尾,首页广告位偏少,富媒体广告很少。RTB广告的媒体质量不高,这也成为部分广告主不愿意进行RTB广告投放的重要原因。

杨炯纬也坦言,目前,RTB广告投放的流量偏中长尾,首页广告位偏少,富媒体广告很少。MediaV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与一线的门户网站合作,以包断的方式将其首页的黄金资源纳入到了MediaV的RTB广告平台中,使得广告主可以按需进行实时竞价购买。而随着广告主对RTB广告了解的不断加深,他们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具有多样性,而流量供应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据我所知,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视频和无线流量进入广告交易平台。”

“目前,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放出优质广告位,甚至包括首页,频道首页的第一屏的大尺寸广告位,‘质量不高’的状况正在快速改善。”赵士路表示,“另外,我们认为改变永远来自于需求的推动,广告主对于DSP、特别是RTB模式的认知限制在“效果渠道”上,这一观点限制了市场对RTB富媒体资源的开发热情,”在他看来,随着市场教育的逐步深入,以及DSP-branding效果衡量体系的完善,相信市场会对优质广告位、高溢价的广告形式提出更多的需求,而ADEX也会驱动媒体方做出相应的改变。

“现在通过RTB方式购买的品牌广告主越来越多,他们会对媒体质量有较高要求,媒体也开始意识到RTB方式可以为他们提供更高的售卖价格及优质客户,所以我觉得2014年这种情况肯定会有改观。现在趋势就已经很明显,四大门户及垂直网站的各行业排名靠前的媒体都已经加入到了RTB市场里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开始自己研发Exchang平台,以适合RTB的市场要求,包括百度,新浪,搜狐,都推出了自己的Exchange。”刘竣丰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广告主采用RTB投放方式,DSP带来更高的ROI,品牌安全得以保障及广告投放环境的适宜性得到解决,RTB广告媒体质量不高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柯细兴表示,以亿玛-易博为例,目前与百度、Google、淘宝、腾讯、360、搜狗等多家媒体平台对接,仅接入的广告交易平台日覆盖流量达50亿PV,无论在流量和质量上都处于第一阵营,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接入的媒体流量和质量。

而王跃则持相反的态度。“展示广告产业链为广告主或广告公司直接向媒体购买资源,主要是人工谈判和流量包断模式。对于优质媒体及品牌客户来说,他们更希望广告投放是期货达成,因此优质媒体很难将优质资源进行RTB广告投放,各家媒体都只将剩余流量与第三方平台对接。”王跃表示,“短期内媒体很难将优质资源转移到RTB,但转移的资源比重会逐渐增加,最终不会达到很高的份额。美国目前的RTB媒体资源占总媒体资源的15%。”

在陈骥看来,互联网广告的优势是精准性,可衡量性,而互联网营销也正在由传统的“媒体购买”转向“受众购买”。这也正是RTB广告的特点,它购买的不是媒体,而是看这个媒体的人群,也就是受众购买。RTB技术的出现,使展示广告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不再单纯强调广告的位置,而是广告所及的受众。“随着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媒体也会将其更多广告资源放到Ad Exchange上来售卖。根据eMarketer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底美国将有28%展示广告以RTB方式售卖,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升至51%。”

黄晓南认为,广告主对于DSP行业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DSP平台提供的广告资源好不好。所谓的媒体质量高,在RTB广告的领域,是通过性价比判断的。媒体广告位置、资源的好与坏,不是通过展示位置,而是通过竞价来判断的,性价比决定着广告资源的好与不好。RTB的优势在于用最少的费用竞得性价比更高的广告位置。另外一个误解在于,广告主认为DSP平台会将自己的广告投到与品牌形象不匹配的长尾网站,但其实可以通过设置媒体名单的方式,选择广告出现的形式,比如首页广告、富媒体广告等,自己掌握主动权。

“未来随着精准度和ROI的提升,广告主会逐渐选择在不减少总预算同时接受高均价但更有效细分的受众到达,这时核心资源会接入RTB网络,甚至体量较大媒体还会选择自建AdExchange。”洪倍告诉记者。

移动DSP快速发展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移动广告也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追捧。基于手机自身LBS定位等特性,只要手机不刷机,就可以完整保留用户数据,因此移动端在精准营销数据定位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代表着更高效率的广告投放技术的RTB广告在移动端也开始蓬勃发展。全球移动广告平台 Adfonic的CEO Victor Malachard认为,RTB将是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方向。

力美科技CEO舒义认为,RTB广告的投放的关键在于数据的积累。在中国,PC端cookie的数据挖掘空间不很大,PC端的Cookie数据通常三个月或者几周就会被清理掉;而在移动端上,Cookies的作用就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备可追踪性的Device ID。移动端的ID的生命周期更长,据友盟的统计,中国人平均一部手机要用14个月。在这14个月中,分析和挖掘的用户数据不断积累、沉淀,这为移动广告精准投放奠定了基础。“没有精准数据积累的RTB投放是没有意义的。”

作为专业的移动营销提供商,力美科技敏锐察觉到传统的移动WAP广告和AdNetwork已无法满足移动营销的各方需求,于8月正式推出专业移动DSP产品Axion力道。舒义透漏,力美的Mobile DSP不只是为手机设计,更准确地说,力道是智能终端的DSP,包括未来的智能PAD、智能电视以及今年流行的可穿戴设备等。此外,力美的Mobile DSP针对的是全球市场,移动互联网促使广告企业国际化,而PC领域只能在中国市场进行投放。“我们对接Google Ad Exchange Doubleclick 的流量是覆盖全球的,我们可以将国内的游戏推广到海外的Ad Exchange上,接下来,我们也将对接更多的全球流量,比如facebook等。”

赵士路认为,广告主预算将更多向移动端迁移,在不久的将来,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收入有可能会超过PC广告收入,而在如今的数字营销DSP时代,WiseMedia在重点推广PC端DSP 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移动端DSP。如今,WiseMedia的移动端DSP已经有超过6种定向纬度、日均5亿PV请求、4万个APP媒体、5千个WAP媒体。

黄晓南表示,对移动端她长期看好,但短期还处于是起步阶段。现在品友互动已经对接了谷歌移动的Exchange。在她看来,移动和PC是有区别:第一个定向维度不一样,比如说针对不同APP定向,是针对Android还是iPhone还是iPad来定向,这跟PC是不一样的。第二,目前移动端的客户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一些,都是追求下载的,追求游戏用户的,还没有像互联网成为很多广告主常规的投放方式。这两个特点会影响移动的发展,在她看来,随着消费者的关注度在移动上越来越倾斜,移动的DSP将来会是其很重要的战场。

面对移动RTB广告市场这一蓝海,众多国内传统互联网DSP企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都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分切这一巨大的蛋糕。201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入局,移动RTB广告市场竞争势必进一步激烈。

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RTB快速发展及不断深入的市场教育的影响,Ad Exchange、DSP、RTB这些概念在国内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广告主已经开始认识RTB广告价值,并开始越发主动参与到这个新兴广告模式中来。那么RTB广告市场明年还将出现哪些发展趋势?

陈骥表示,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我们看到以下发展趋势:第一、从消费者行为趋势来看,他们期待有新的品牌体验和新的用户体验;第二、从行业趋势来看,程序化购买将崛起,购买工具也将蓬勃发展。第三、品牌广告主正在转向程序化购买。随着Google的努力以及众多行业参与者的推动,我们相信RTB在未来会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程序化购买将会获得更多广告主的认同和接受,产业链的各端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Google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整个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柯细兴表示,首先,RTB投放规模和投放方式将在2014年大爆发;其次DSP差异化发展将出现,比如更注重回头客,更注重新客等等;再次,缺乏大数据的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最后,广告主对品效合一的追求将是2014年RTB行业的一个重大趋势。

在黄晓南看来,2014年将是RTB行业的“成年礼”。行业发展将呈现三个特点:一,市场会大浪淘沙,呈现一个更明确的行业格局,强者更强。二,行业分工会更加细分清晰。三,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会选择大量投放RTB广告。

翁启育表示,2014年,传统品牌企业对DSP的需求量会增长;市场进入洗牌期。随视传媒将把重心放在“练好内功”(算法和实战经验),厚积薄发。

刘竣丰认为2014年行业竞争势必进一步加剧,行业垂直、细分将是未来的生存策略。“我们会继续稳固在游戏行业的地位,同时稳步发展电商行业,焦点会持续在提供真实的广告效果上,2014年会重点关注的行业是旅游、电商和金融。”

赵士路也给出了三个发展趋势: 一、RTB流量和单价会持续上涨;二、DSP更加国际化,国内DSP往外走、国际DSP往里走;三、多屏概念继续热门。

“2014年,基于RTB的多屏会出现趋势化,而RTB比例会在整体网络广告中成倍增长。” 王跃表示,传漾将会在2014年加强在跨屏广告领域的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