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1

关键词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和核聚变能以及由可此衍生出来的各种非常规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污染少的特点。因而也常被称为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在2010年制定的全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以湖北省为例,预计2015年湖北电网发电装机容量6220万kw,其中水电装机3771万kw,火电装机2332万kw,新能源发电装机120万kw(风力发电20万kw、光伏发电30万kw、生物质能50万kw、垃圾发电20万kw)。①

新材料与新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广泛渗透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每一次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新能源的迅速发展,最终离不开新材料推进。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新的技术和成果不断涌现。可以说,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国家大力培养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工学材料类专业的调整幅度最为突出。新设置的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等四个专业从原则上覆盖了原来的(199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目录)材料类的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冶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粉末冶金、复合材料、腐蚀与防护、铸造、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化工类的高分子材料及化工等近十五个专业。近几年来我国材料科学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有关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程度不同地参与了材料学科教育改革,并且开始出现了力图根本突破原教育模式的新思路新方案。教育部2010年7月批准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十一所高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十五所高等院校设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目前,湖北省武汉市共有高校26所,大部分的工科院科都设置有材料学科,且教学和科研实力都较强。其材料专业中以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流大学已经进入了新能源材料的研究。

1 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专业合并成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后,原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老专业变成了新专业所包含的学科方向。我国新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总体上的一致之处是压缩了原来的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模式。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宽口径的新专业,办学历史很短,完善的课程体系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现行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以金属材料为主要方向,与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不适应,对学生的就业也造成一定影响。

1.1 学科导论课定位不准

在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金属材料仍占有较大的份量,教学内容对非金属材料,特别是新型复合材料的阐述较少,没有体现新能源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重大影响。

1.2 课程分配没有结合新材料的发展

虽然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时较多,但专业课程中力学基础理论课时少,相关的基础理论支持性理论不全面,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较少,致使学生面对大型结构件材料的认识不足,对新能源领域中计算机软件的接触机会较少。

1.3 所开课程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开设的课程中,学生的实际应用环节较少,生产实习中,学生大多以参观的形式进入相关企业,时间仓促,无法深入地认识企业。实验设备有限,与新能源材料相关的实验设备更少。学生很难理解课程内容,实际应用更难。在课程体系中,只注意传统材料科学与技术教学的设置,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

1.4 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实验教学中采用金属材料工程的设置内容较多,大多数为对理论教学内容与知识的验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不强,缺乏创新性的设计性强的动手实践内容,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工程思维进行训练。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单一,理想状态下的实验实训脱离了“面向岗位”的宗旨。③

2 面向新能源发展的优化方向

为满足社会需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比原来单一专业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更合理,知识面应更宽,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更好,适应性应更强。④课程体系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2.1 面向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升专业的方向特色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及大型材料结构件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也在不断加强,本学科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学科研究方向要能满足本学科相关行业今后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地理优势加强特色内容的教学,不断通过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培养出合格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优化课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突出“实践、实用”

课程体系可按图1的模式进行优化,在完善现有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培养的科学性和专业化。从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梳理完整的学科结构,重视生产技术的应用和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以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并推动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模块分类强化,突出“实践、实用”教育理念

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分类(如图2)后,逐一完善和改进。新的课程体系强化核心基础课程,形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等不同层次的力学知识体系。引进新能源材料的热点,加入杆塔设计、大型材料结构件设计方向的课程。实践学习类课程加强对当前新能源科技发展信息的吸取,增加应用软件的学习,以工程软件实训的形式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类模块中,加入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的课程,如学术讲座、论文写作、沟通与交流等内容,培养未来现代工程的职业精神。优化的课程体系既夯实基础又提高综合素质,学生也具有了相应的材料应用维护、管理所必需的设计和测试能力,突出了“实践、实用”教育理念。

2.4 探讨专业新需求,实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就业情况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研究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态势和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的具体要求,探讨新能源的发展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新需求,一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办学特色;另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促进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以“新材料”推动师资培训的“新发展”,以合理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3 结语

在结合当前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新的专业培养模式既要体现国内外的“大材料”思想,又要具有较为鲜明的新能源和地方特色,以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优化的课程体系既满足“大材料”通才教育,又合理规划好新能源发展条件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新内涵和外延,突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和设计专业范围,探索新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

注释

① 周世平.新能源技术与湖北能源发展综述[J].湖北电力,2011.35(5):1-6.

② 樊自田,魏华胜,陈立亮,等.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培养宽知识面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11-12.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2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技术;石油燃料;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56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世界汽车的保有量为10亿辆,预计到了2020年,全球汽车的保有量为12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预计到了2020年,汽车用油将占到全球石油消耗总量的65%以上,同时大量使用石油,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导致全球温室化。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以及大气污染问题更加严峻,如果不能及时对相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具有节能性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进行分析

在我国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就是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汽车的节能,还是要从汽车的能源动力方面进行解决。所以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一方面要解决汽车能源动力的节能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将发展的目光放长远,不断提高节能的技术,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大力发展节能汽车。现有汽车的动力主要以石油和内燃机为基础,在现有的汽车动力基础上进行优化,大力发展具有节能性质的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系统以及直喷式内燃机。同时利用现有的技术,提高石油以及其他动力能源的清洁化,并与国际相关的标准进行接轨。利用生产生活的废弃品,实施回收战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转化为可供汽车使用的复合型燃料。同时,发展复合型燃料还要同我国的实际以及具体的能源战略相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清洁能源之路。预计到2020年,各种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将占到车辆能源用量的20%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每年石油、柴油消耗的量占到了我国石油、柴油消耗总量的50%以上,其中石油消耗占到了一半,从这个数据当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就是车用柴油同车用石油的消耗总量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而且使用的量呈现出每年逐步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就是我国的汽油和柴油占石油消耗总量的比例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所以通过对石油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可以间接替代汽车的动力燃料。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替代难度小的燃料,比如工业燃料、石化燃料以及其他燃料进行置换,在具有相同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就可以提高车用燃料大概20%%左右的上升空间。第三就是同国外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相比,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还很低,远远达不到我国现阶段经济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发展速度,所以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我国汽车节能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将汽车的动力能源从原来的石油、柴油向生物燃料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发展。根据现有的技术以及我国能源结构来看,主要有三种替代的动力能源:第一就是生物发电所产生的能源,第二种就是将天然气作为动力能源,第三种就是煤化气能源。就目前车辆能源应用的情况来看,合成油将是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的领域。一方面合成油能够与现有的汽车运行基础和体系完全契合。另一方面,合成油是一种优质、环保的燃料,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合成油的利用还不是特别充分,合成油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合成油将成为主要的动力能源之一。在气体燃料当中,甲烷是动力能源发展的重点,现阶段,天然气作为燃料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动力能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的,到了2020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量可以达到1200亿m3以上,如果将天然气总量的10%作为汽车燃料的替代品,就可以节约1000万吨左右的石油。但是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难度较大,需要在相关的技g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突破。

2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

(1)转型动力系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推广的过程中,应该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节能问题以及能源问题,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升级和推广,提高内燃机动力以及燃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转型基础设施。在汽车燃料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天然气、合成气以及氢气三种清洁的气体燃料运用到汽车的动力能源当中。通过合理的燃料设计推动汽车燃料有序、多元化的发展,使清洁的能源逐步代替石油等化石燃料,全力推进清洁燃料在我国汽车动力能源当中的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技术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破平台,通过相关平台的建立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推广和使用。

(3)进行产业化生产。在直喷内燃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之上,以电力驱动为核心,加强研发资金的投入,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克,掌握整套的生产技术流程。同时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轻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为基础,积累相关的技术经验和生产制造经验,带动其他混合动力的汽车实现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比如我国的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以我国相关的政策为导向,优先发展小汽车和公交车,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理念,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广和使用提供市场基础。

3 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进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能够有效节约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同时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对节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和使用,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理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都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颖琦,高宏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J].科学决策,2011(02):1-8.

[2]唐葆君,郑茜.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比较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05):69-72.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3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新能源产业 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73-04

[基金项目]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低碳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制度联动机制研究”(16BJL118)。

[作者简介] 秦艳(1979 ― ),女,广西兴安人,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产业政策。

近几年,广西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能源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化推动了产城融合。

一、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为重点,对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产业发展方面:三年来,三市GDP增长率有所下降,总体保持稳增长。柳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但其比重仍然较低;桂林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但在2015年有所降低;南宁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高,且高于2015年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均值(0.53)。

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从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来看,南宁、柳州、桂林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与2015年国家平均数(0.03)相比,柳州、桂林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过低,南宁的比例(0.04)略高。三个城市中,工业用电量均逐步减少,城乡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并且,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中,除柳州工业用电比例较高,南宁和桂林的工业用电比例与居民生活用电比例相近。

产城人互动方面:三个城市第二产业中电力、建筑业人员占比均高于2015年国家的平均数(0.18)。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均在0.3左右,与2015年国家均值接近。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三个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都过低。而且,城市道路面积也均低于2015年国家平均数(15.6平方米)。

二、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广西城市的能源消耗比例仍不合理,高碳排放能源占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同时,广西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且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的绿色能源消费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在当前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策略,即以低碳城市建设为基础,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新能源产业为保障,驱动低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低碳城市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撑。

低碳城市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市场。低碳城市建设就是降低“负”产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清洁能源是城市中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基本保证,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市场,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柳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倒逼清洁电力的开发,从而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城市的集聚效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支持,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广西的经济中心,柳州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州高新区已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基地。并且,柳州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了柳东新区的建设,并推动了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

广西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桂林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及风电建设,并获得了较好发展。2015年,南宁市实现了22项新能源的并网项目、83项并网服务。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的龙潭产业园区将建成为广西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广西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为低碳城市中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2016年上半年,在总发电量中,生物质能、风力、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占了9.5%,相比同期增长了6.1%,火力发电下降为36.1%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绿色交通的建设。广西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充电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三、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

发展思路

低碳型产城融合并不是新能源产业与低碳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低碳城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载体,并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必须要厘清其实施路径并从技术、规划、政策、人才等多方面为之提供有效支撑。

(一)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基于前面的现状分析,本文从设立产城融合区及完善城市系统两个方面构建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实施路径:

1. 以l展为基本原则设立产城融合区

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当产业和城市获得同步发展时,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间的协调性就会凸显。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匹配是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要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就需要有与低碳城市相匹配的产业。广西可再生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选取新能源产业作为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匹配产业,能有效地促进“低碳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根据前面的分析,选取南宁、柳州、桂林为试点,以“低碳型”产城融合为目标设立产城融合区,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低碳转型。

2. 基于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建设城市系统

市场和政府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中,应以市场和政府为主体,完善城市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道路、水电等城市设施建设,加强低碳城市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间的互动;通过教育、科技及社会保障等,为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服务。

(二)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顺利进行,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形成由技术、规划、产业体系、政策及人才保障等子系统构成的全面支撑体系。具体如下:

1. 技术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通过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的集中,能充分发挥群内研发优势,从而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因此,广西应在加强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加强低碳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政府扶持和社会投入的结合,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技术的创新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

2. 促进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为了避免区域整治规划、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等规划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排斥,应采取“多规合一”的措施,统一指导和引导城市、县域、社区、产业园区等多层次规划间的协同。柳州市的“多规合一”试点中取得的成果值得借鉴,即在现有的城乡、土地及环保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形成三类空间的三条红线。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还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应基于《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V西新能源产业规划》(2009)、《广西关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实施建议》(2015)等相关规划,加强低碳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及低碳城市间的产业衔接,以及促进低碳交通、低碳市政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3. 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广西应加强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协同,即通过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间的协作,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低碳转型,建立低碳型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带动了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广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因此,通过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互动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最终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

4. 政策制度体系。产城融合涉及城乡规划、土地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此,还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是低碳金融、低碳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同时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金融支持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要素,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更需要发展低碳金融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低碳信贷,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且支持新能源技术、设备等研发能力,以及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另一方面,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推进低碳交通、建筑节能等城市建设工作。并且,通过财税政策,将政府资金与市场融资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二是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柳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多个产城融合发展组团”,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柳州汽车城组团等四个组团,并将道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对产业和城市布局进行统筹。因此,应加强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将产业与城市在空间上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严管空间规划,促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产业、低碳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间的协同,制定低碳发展总体空间规划方案,避免多头管理及规划冲突。要实现政策制定部门间的协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及相关产业碳排放数据的共享,保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5. 人才保障体系。尽管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比较缺乏。广西应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低碳城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并且,完善现有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为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的科学研发及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若祥. 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16,(15):52-54.

[2]陈瑶.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2):161-166.

[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44-47.

[4]李光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苏美蓉,陈彬等. 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48-55.

[6]叶振宇.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J]. 区域经济评论,2013,(04):13-17.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4

2013年初,《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 "规划》面世。《规划》明确,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转变,向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转变,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调整能源结构的关键。

2013年全国两会,新能源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提案和议案中,涉及新能源的内容非常多。

新能源 ( 可再生能源 )一方面具有清洁性的优点,同时,对于解决能源的可持续供给问题,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哪个国家能够引领洁净能源经济,哪个国家就能引领全球经济”在《2010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奥巴马将新能源提高到关乎国家安全的地位。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新能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在我国,随着国家对绿色GDP越来越重视、各项新能源鼓励政策和新的环保标准的出台,新能源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跑。

央企电力巨头涉足新能源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但是,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压力和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双重驱动下,国有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数量日益增多,部分央企电力巨头纷纷加快了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整合的步伐。

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成立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新源”),开始大规模投资新能源发电。同年7月,与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南网能源”),以电能为核心领域,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等业务。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成立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与经营,以风电开发与运营为核心,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成立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7月,重组改制成为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设计、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新能源相关设备的研制、销售、检测与维修、与新能源业务相关的培训、咨询服务等。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成立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华电集团新能源项目,包括风能、小水电、分布式能源、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生产及电力销售;负责新能源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安装、调试、运行和监理;负责华电系统CDM项目的统一组织、统一开发和统一结算;负责新能源应用技术开发和咨询等。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成立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最大风电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的电力企业,也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致力于从事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投资、开发与利用。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成立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主导核电),主要从事风力发电、中小水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领域,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

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新能源的主要开发形式,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核电是调整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这些央企巨头在传统能源领域之外向新能源领域的延伸,势必加大了对新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与“国家队”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的同时,人们强烈的意识到,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力资源却捉襟见肘。整个新能源行业,无论是核电、风电、太阳能行业,还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大量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屏障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核电企业,目前只能通过加快人才流动的速度,如通过企业内部的人员调动或加快人才在核电企业之间的流动来扩大人才总量。

我国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在新能源人才的培养上目前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但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且至今还没有建立健全新能源人才培养体制。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学院,但仅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三个专业。其他高校在2008年才开始建立新能源学院或实验室。如华南理工大学在2008年8月28日建立了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新能源研究院于2008年10月19日成立,旨在组建一个以国际新能源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的新能源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科技攻关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创新基地;南昌大学于2008年10月6日成立了全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学院;河海大学经教育部批准于 2008年新增设“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后更名为“风能及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风力发电工程设计、研究、运行等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核电人才的培养方面,只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少数几所,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难于满足核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11所高校开设了教育部认可的核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截至2012年,全国开设了相关核专业的院校已有30多所。2010年,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1所大学成为首批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34所大学经审批开设了该专业。面对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储备却并未跟上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具备培养新能源高新技术人才能力的院校可谓凤毛麟角,且开设了新能源专业的部分院校也不免存在调研不充分、对市场缺乏清晰了解的前提下匆匆上马的情况。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我国目前一些重点理工大学的教学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在新能源领域释放出来,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能发电及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等领域的课程开设得还不够,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科研人才培养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新能源企业应对人才短缺之策

一方面是企业对新能源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高等院校需加快新能源专业设置和科研人才培养。还有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高校培养的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后并不能马上上岗,还需要经历一个实践锻炼的过程。有专家称,各院校能够大面积培养新能源人才至少得在3-5年后。而即便3年后各高校都有能力培养高端人才,那也得经过至少4年的本科学习,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行业要全面缓解人才匮乏问题最快是在7年后。面对目前新能源产业现有人才极度短缺,后备人才梯队不完善的局面,新能源行业内部是如何破解人才短缺这一问题的?

加大培训力度

培训对于现有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在各企业内已形成了普遍共识,因而,加大对新能源培训的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当量密度成为整个行业的共同选择。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中强调,要加强特高压、新能源等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以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技术标准、生产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实施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发工作,着力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2012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3年-2015年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中期规划暨管理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形成“网络式体系”:横向——按照专业技术领域不同,形成核电操纵员培训、核燃料工程知识体系培训、后处理工程知识体系培训、核能开发科研项目管理培训等;纵向——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同,形成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中层专业技术人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培养,从而形成整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广核集团在培训上也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大亚湾运营培训中心在引进法国操纵员的培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以在岗培训、技术理论培训、模拟机培训为主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同时以选拔、培训、考核、取照、复训为具体手段来保障运行人员的培养质量。此外,运营培训中心还自主开发了520门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每门课程具备“七件套”,包含课程描述单、培训任务书、标准教案、标准教材、标准考核大纲、标准试卷、标准的评价单,保证了核电专业培训的纵深度和及时性。

作为实现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引进、自主化发展研发平台、工程建设载体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加快推进相关核电技术自主化进程,带动核电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组织了国内13个集团32家单位开展了AP1000核电技术推广和培训,先后选送30多万人次到技术转让方接受培训,为三代核电标准化、批量化和系列化安全高效建设创造条件。

建立企业大学

多年来,国内核电企业通过校企联合、海外引进等多种形式构建着自己的人才库。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从企业战略发展考虑,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大学,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逐渐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才能为核电的安全运营、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支撑。

2005年,中广核组建了“核电学院”,核电学院统筹内外部培训资源,建立了管理培训、核电运营培训、核电工程培训和与高校联合办学四大支柱体系。其中,管理培训分领导干部系统培训、通用管理培训和新员工入职培训,旨在培养核电各级管理干部和新员工。核电运营培训包括大亚湾核电运营培训、阳江第三代核电运营培训和各核电基地运营培训中心,旨在培训核电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核电工程培训则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调试培训,目的是培训核电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人才。而与高校联合办学培训,则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双重资源,从大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结合企业实际,开展针对性的系统培训,为核电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多种渠道。员工从进入中广核到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再至培养成高端科研与技术人才,亦或者被培养成管理人才,中广核都为其成长的每个阶段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企业大学”——国核大学。“这是一所没有基地的虚拟大学,大学整合了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和公司知识创新成果,搭建了覆盖全员、满足随时随地地学习、支持个性发展、融合知识管理的网络学习平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魏锁介绍。为了保证员工学习效果,国核大学先后制定了培训管理、学分管理、讲师建设和课程开发等管理制度,并将教育培训与人才选拔、绩效评估等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干部培训和人力资源的一体化。

2012年11月,中核集团整合核工业研究生部与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资源建立了核工业大学,梳理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强化了培训研发部、培训部、合作办学部、职业教育培训部等四个部门职能;创新办学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其人才队伍建设、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近年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201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落户中国核建,为中国核建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搭建了很好的平台。2012年其高技能人才培养更驶入了“快车道”——建立了全球首个以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国际核电人为主的“国际核电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中国核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的“中国核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教育培训,为世界各国和中国核建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制定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为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各核能企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核电五大“训练营”。在国核大学的助力之下,国家核电构建了涵盖所有员工的多元化人才发展体系,并确定通过实施“五力项目”,以培养核心骨干人才。所谓“五力项目”是指:培养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及后备管理人员的领导力训练营,培养科技创新人员的科技力训练营,培养核电工程项目管理骨干人员的工程力训练营,培养合格核电站操作人员和生产运行人员的运行力训练营,以及提升新员工向心力和归宿感的新生力训练营。

中广核“白鹭计划”。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中广核为加大管理者转型的培养,应运而生了“白鹭计划”。该计划包含破壳计划——新入职员工的转型训练,助跑计划——新任基层管理者的转型训练,展翅计划——新任中层管理者的转型训练,翱翔计划——新任运营高管转型训练,让员工完成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再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管理者,最终达到管理企业的转型目标。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5

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既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民生环保,同是更是牵动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命运。在“十二五”规划元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加速发展,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已经经历了享受政策红利阶段,接下来我们认为除了政策支持外,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核心技术的公司将最终突围。

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新能源汽车推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通过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排放洁净化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技术强国的跨越。新能源革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而混合动力电动车对减少石油依赖和排放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该是主攻的方向。据保守估计,到2030年我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占20%到30%,我们的石油进口就有可能减少20%。对汽车消费处于增长期的中国而言,电动车是历史性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在较大幅度降低对国外石油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条件下,来圆中国人的汽车梦。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将分三步走:第一步2008~2010年,在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示范运行;第二步是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第三步是2016~2020年,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发展总体上将采用一种过渡战略和转型战略。未来5~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采取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发展战略,一方面继续优化现有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型内燃机汽车;另一方面,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两者共同发展,良性互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有望上半年公布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出台时间终于有了明确说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3月2日透露,目前各个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详细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出台时间表已经排了出来,待到这次两会审查批准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将在年内陆续出台。

工信部部长苗圩3月4日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并有望今年上半年公布。“两会”结束后,有望最快推出的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十年大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最早或将于3月出台实施。在2010年密集的“补贴”策出台后,新能源将面临如何真正起步的问题。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表示,为了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建议国家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上再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降低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目前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如充换电基础设施等,短期内还不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给新能源汽车推广带来一定局限性,而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一般都是在城区道路上行驶,车速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过70公里/小时,对第三方造成的危害也相对减小,车辆损害也相对较小。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分析

动力电池:锂电池是首选

我们发现作为大功率动力电池组,锂离子电池具有突出的优点:1)比功率高。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工作电压在3.6V,是镍镉和镍氢电池工作电压的3倍,单位重量电池能释放更高功率;2)比能量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目前可达140Wh/kg,远高于镍氢及铅酸电池,单位重量能储存更多能量;3)循环寿命长。目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已达1000次以上,在低放电深度下可达几万次,性能领先;4)自放电小。锂离子电池月自放电率仅为6~8%,低于镍镉电池(25~30%)及镍氢电池(30~40%);5)无记忆效应。可以根据要求随时充电,不会降低电池性能;6)对环境无污染。锂离子电池中不存在有害物质。

锂电池产业链构成,看好正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关键零部件。锂电池零部件采购成本构成如下:正极材料(含铝箱)的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30%左右,负极材料(含铜箔)的采购成本约20%,隔膜材料占总成本的20%左右,电解液占采购成本的20%左右,电池外壳等结构件占电池成本的10%左右。

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是电池关键零部件之一。磷酸铁锂材料是最新研制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作为车用动力储能设备,安全性能尤其需要重视。虽然钴酸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的电池具有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等优点,但它们是不适合作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车的。从目前各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最适合用于电动汽车产业化运用的锂离子电池。因此,掌握了规模化生产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产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石墨类碳负极材料以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一直是负极材料的主要类型。除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低端人造石墨等占据了小部分市场份额外,改性天然石墨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也逐渐开始使用钛酸锂材料作为负极。

电解液:电解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了传导电子的作用。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以上,毛利率高达75%。六氟磷酸锂当中的锂和氟都属稀缺资源,我国已经限制萤石的出口,未来一定也会限制氢氟酸的出口。我国的锂、氟资源在全球排名前列,具备发展锂电池相关材料的资源基础,成本也具备优势,未来必将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值得看好。

隔膜: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通俗点的描述就是一层多孔的塑料薄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约占电池成本的1/3左右。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产品目前基本依赖进口,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可以生产:河南新乡格瑞恩赫中科科技、佛山金辉高科、深圳星科科技等公司。

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首选

在新能源汽车当中,永磁电机将代替传统电机,与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相比,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永磁电机

在我国的应用刚刚起步,市场份额不到20%,而在日本和欧美国家,相应数据已超过60%。目前我国车用电机大部份是有刷直流电机,如雨刷电机、车窗电机等,但随着对耗能要求的提高,永磁电机正逐步取代有刷电机。另外,新能源车用电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电机,需要具备安全性高、安装空间小,能耗要求低的特点,永磁电机也将成为首选。

我国是稀土矿藏大国,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75%,稀土资源是制造永磁电机所使用的钕铁硼的主要来源。丰富的稀土资源为我国永磁电机的规模生产提供保障。同时,由于国内稀土永磁材料价格显著低于国际市场,且劳务费低廉,所以发展永磁电机产业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也有重要意义。

电控系统:永磁化、智能化、集成化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用于控制电池、电机等组件,其功能包括:电池管理,发动机、电动机能量管理等。电控系统的材料成本占比不高,但需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掌握关键算法,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涉及油、电混合的控制策略,技术壁垒较高。

未来,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三个技术发展方向是永磁化、数字化和集成化:(1)永磁化是指永磁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高、效率高、便于维护的优点;(2)数字化包括驱动控制的数字化、驱动到数控系统接口的数字化和测量单元数字化。用软件最大程度地代替硬件,具有保护、故障监控、自诊断等其他功能;(3)集成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机方面:电机与发动机总成、电机与变速箱总成的集成化;控制器方面:电力电子总成(功率器件、驱动、控制、传感器、电源等)的集成化。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电机系统也在向产业化多品种、小批量规模化生产模式靠拢,在目前这阶段需要特别解决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的工艺和工程化问题。由于驱动电机行业是人力资源相对密集型的产业,且国内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所以我国车用电机产业在全球资源条件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易于进入全球的分工体系。

新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展范文6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碳经济 影响与发展

一、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较高的附加值、较低的排放量、较低的污染度、较低的消耗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排放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提出的。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国家总体碳排放量,就是所谓的低碳发展。这里所说的低碳经济并不是意味着碳排放量值为零。所以,在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低碳经济,一般状况下都是从碳排放量、能耗以及经济产出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中,基本上是通过不断地投入资源来提高产量、增加财富、提高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把牺牲环境作为主要的代价。

所谓的新能源就是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能源形式。这种能源在来源上基本上都具备着可再生性能和低污染的实用性本质。在现阶段的新能源的使用上,人们对于风力发电能源、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能源、生物质能发电能源以及潮汐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基本上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这些新能源与传统的不可在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有以下几种特点: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的性能,资源丰富、清洁干净、无损害性污染物排放等性能。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新能源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起着共同发展的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以及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相关的技术以应用于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这些能源不但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碳含量的排放要求,改变环境。也就是说,低碳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框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高能效的科学技术、节约型的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这在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二者都对提高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概念下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种类:第一种是包括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以及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板块。第二种是以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以及清洁煤利用板块等能源为主的节能减排板块。

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新能源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新能源提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的稳定,要加快构建一个安全、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开发系统。

(一)要完善新能源开发的组织结构框架的稳定性,明确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新资源的开发重点,优化新能源的组织结构,要把开发洁净技术以及替代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点目标。首先,要把中国的新型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发展基地,把清洁型的低碳能源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开发重点,保持石油的开采比例,提高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比例,全面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运用一些多元化的辅助资源等措施来全面完善能源开发体系,建立一个稳定的能源储备应急计划。其次,制定一个传统资源的节能意识,对企业推行清洁型的高效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企业对于煤炭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推进新型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要提高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的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利用程度,不断地倡导水电、太阳能、风电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推进对核电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系统的发展与重视。

(二)加快法制配套建设,提高对自主创新体系核心研发的投入与重视

在低碳经济体系中要想全面提高新型能源的发展,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新型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转型等。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要根据能源的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结合相关的能源监督管理部门,理顺能源相关主体权益关系,完善相关的能源定价机制,在根本上有效提高能源的监督管理水平,全面促进能源的各种应用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新型能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要提高对能源研究发展技术的重视,提高相关的技术应用,发挥能源高科技术开发技术的带领作用。要支持和重视在新型能源中的科学技术的自我研发,加强对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核聚变能开发等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新型能源中减少碳含量的水平,逐步构建一个在全球低碳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的技术优势。

(三)开拓新能源消费市场,统筹能源产业布局

首先,在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利用我国在政权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规划中的本土优势,开拓一个全新的能源市场。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全面的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新能源覆盖率,提高使用率,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产业链市场。其次,要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进行政府的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落实各种新型节能措施。政府部门要根据宏观的统筹来打造一个新型能源的产业布局。例如,政府部门统筹我国北方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以及南方的分散式采暖空调技术,西南部的水电以及天然气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东中部地区的核电能源发展,提高对沿海地区的风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促进内陆以及海上的风电能源开发等。同时也要提高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的国际化发展。在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来提高国内技术整体研发创新水平,同时也要把国内的新能源开发技术推向世界,提高新能源的国家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极其辽阔的。我们在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新能源的应用上,要正确分析、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新能源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增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能源开发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新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剑禾.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J]. 2015(1):222-224.

[2] 杜涛.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J].地球,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