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1
大二下学期末学生大个人总结一 时间很快的转过了大二,现在的我进入大三一月有余。其实小结工作在暑期就应进行。有时候真不敢相信自己大学的时光渐渐将尾声,大一的那份轻松潇洒仍然在生活中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时,遥远的大三烦恼也已经住进了我的计划中。择业,还是考研?惭愧的是,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都有强烈的悔意,大学的放纵让考级经历并不顺利(英语六级、计算机二、三级),在面对大三的同时,不得不背着那些多余的压力。再看看其他人正忙着做实验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网上搜寻着考研的一系列讯息;或是为自己的择业而四处努力的时候。我,却重新拾起陈旧的计算机书,坐在教室里一遍一遍的啃着大一大二没有啃完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时间过的太快,对我来说这样结束大学生涯实在落魄;时间其实很慢,那些成功的同学来说,他们实在熬的太辛苦了。实在来之不易。过去的东西经常将我带回抓不回的往事,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单纯,生活也是如此的轻松。现在才明白,轻松原来只是我一人而已。大家从未停止对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我却抱着理想做着其他的事。两年,不知是匆匆还是漫长,我是虚度之。除了我,大家的两年充满了财富,真的不甘心如此的差距,但又不得不鼓励自己面现实。与其说在为大二下学期作小结,不如给自己的两年生活来个反省,这样也许更有意义。以前的我一直在想大学是什么意思,现在,当我面对如此的压力不堪重负的时候,终于明白大学的含义是如此的浅显、简单。可惜愚蠢地我失去了才明白,可惜上天赐予我那宝贵的两年青春大学,更可惜了曾经勃发的雄心,父母、爱,早已不敢再提,现在的我更本无法用现实来回应他们的期待。听说每年的大三都要困惑很多人,感叹这对我来的太迟。困惑终于带出了我所有的烦恼,同样也让我对脚下的路越加的明白。大一大二留下的漏洞无法逃避。大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该清醒了,不能再清醒的走出大学校园,这不是我来的目的。糊涂的两年让我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剩下的青春其实就一年了,大三能给我什么?自己该清楚了。走在前面的同学已经给了我方向,只不过这条路太长,我得坚定的走完,因为再没勇气回头了。
大二下学期末学生大个人总结二 不知不觉间我进入大学也有二年的时间了.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收获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既有取得的进步,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苦恼,但还是在这得失之 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我发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进步了.从一个幼稚的,单纯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有能力有思想、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大学生.这其中有上级组 织的辛勤培养,老师、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只能以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报答.
在假期中,我看了许多,也想了许多,更明白了许多.我认为目前的大学生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能力,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社会的进步必须依靠科技的发 展.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的十年,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需要大批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科技人才.而我们,当代的大学 生,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怎样才能抓住这凸显自我价值,为提升我国国力的有利时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好自己的基础和专业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宽 自己的知识面,这是我们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每一个人走上社会,干好工作,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教育,只有持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紧跟党的领导,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仅是我对目前大学生的一点看法及对生活的一点认识,当然自己应当更加努力,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能力.新的学期开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当然 我也不例外.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首先,学习上,我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认真完成老师要求的各项作业,并且积极扩大学习范 围,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总是过得很快,进入大学已经快有两年了,自己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对大学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小女生了。尤其是当自己步入大二,看着那些大一的小朋友们,当自己已不再被称为新生的时候,恍然发现,哦,原来我也是大二的学姐了。
大一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对大学生活既充满憧憬也充满好奇。社团、学生会、各类竞赛或是活动,一样也不落的参与到其中。那个时候觉得什么都是有趣的,自己有时候也忙得稀里糊涂的。现在看来,那时候的自己是最充满活力的。大一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快的过去了。虽然离开家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不习惯,但身边有舍友、同学还有很多的新朋友,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2
学长制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
当今社会对于教育的投资和重视逐渐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些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飞速,以至于高校人数激增,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管理和教育难度的增加,如何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核心话题。然而高校数量增加,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师资数量并没有实质改变,导致的师资短缺让大学生教育的改革遇到了瓶颈。“学长制”的出现犹如一道晨曦,照进了大学生管理者的眼界与此同时,学长制毕竟也只是初露头角的新体系,对于每个高校而言,还需要逐步的完善和改变,本科研以上海商学院为例,调查甚至参与了目前学长制,从而总结出目前学长制的现状及其优劣分析,以及最后的合理实施改进方案。
一、我校学长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及良好效果
1.学长对接制度――一对多帮助新生适应大学
我校学长会制度采用了一对多的学长对接制度:即让学长会的每一位成员获得3-4名学弟或学妹的联系方式,从假期入学名单出来开始联系,安排并迎接每一位自己对接的新生,在新生入学前为他们答疑解惑,在入学期间帮助新生认识学校。
2.学院学长会实际开学接待学校新生――切实帮助大学管理并纳入新生
开学的新生接待工作绝大部分由学长会成员承担,其中包括:(1)新生接待,Y料给予;(2)三个学校口大门的新生迎接,家长迎接;(3)宿舍楼底帮忙搬运行李。这一类本身应当由学校工作人员负责的活动,由学长会成员全程负责,学长制在这一环节充分的展示了自己对于大学管理的价值。
3.学期末学长会招新――“学长制”精神的传承
每学期的学期末,由于大二学生即将升入学业相对紧张,空闲时间较少的大三,除了部分表现优异的学长得以进入管理层继续留任学长会的中心成员,大部分学长会成员都会自然“退休”,学长会每年期末进入招新不可避免。然而每一届新生,都会有稳定的数量,积极的参与学长会的招新,为学长会补充新鲜血液。
二、现役学长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
1.学生对接分配不合理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有不少学长曾抱怨几个问题:(1)对接所住的地点离自己所处的地点相差甚远,共同语言和互相交流有很大的阻碍;(2)对接根本不理解学长制的基础,且拒绝学长的帮助和接待。
于此,可以看出学长制对接分配的几点不合理,首先,学长所对接的学弟学妹应该尽量维持在同一区域,保证学长和对接的距离靠近才能保证对接制度的质量,其次,对新一届学生所进行的学长制介绍不足,仅靠一份信来陈述其对接学长的身份是不足够的,很多家长甚至也不明白对接学长的定义,导致对接学长的地位处在非常尴尬的状态。
2.学长奖惩制度不完善
学长制的表彰大会进行奖惩时,通常只奖励学长会每个部的部长和学长会的管理层,而不关注每一个普通的学长会成员。
笔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姓张的学长,他通过学校的“老乡群”认识了一个学妹,因为那个学妹对接的不负责任,张姓学长主动承担了其对接的责任,负责解答并解决该学妹的极多的问题,甚至经常接到该学妹的家长电话,成为其家长超越辅导员的第一联系人,而那个学妹本身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张姓学长没有不耐烦,不停的帮助这个本不是自己对接的学妹,没有一句怨言。然而在最终的表彰大会上,他甚至没有受到邀请,更不要说所有的奖赏和鼓励了。由此可见,学长制缺乏一个考察制度和明确的奖惩机制,使得其成员时常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3.部分学长存在“三分钟热度”,对学弟学妹的帮扶不深入
学长会在招新时,由于人数本身限制不大,以及“人越多做事越好”观念的秉持,导致学长的筛选制度非常松垮,通常有意向,没有明显问题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学长会,这导致了学长会成员出现了小部分“三分钟热度”的学长。
同样是笔者身边的一个案例:一个学妹向我抱怨,自己的对接从最开始问其问题是,就表现出类似于“别这种事都问我”“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语言,展现出及其不耐烦的态度,且事后对于学弟学妹该有的通知也很少做到位,导致她对学长会产生了质疑。
由此可见,学长制对于学长的筛选和培养,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三、针对优劣分析,本科研小组提出的改进建议
1.建立更加完备的对接制度,且呼吁校方给予足够的支持
首先,呼吁校方给予足够的支持是首要任务,让校方通过电话联系、修改入学通知书等措施,告知家长和新生关于“学长制”和“对接学长”的信息和细节,让其对两者有一个大概的理解,避免由于其陌生对其产生不必要的敌意。
其次,将学长按所处的区域、来自的地域进行分类,并且根据这个分类,合理分配各自区域的学弟学妹,尽量保证每一个学长都可以对接到同一地域对接学弟学妹,实在数量出现了分配难题,按照就近原则分配。
2.为学长会设立一个更加完备的学长奖惩机制和考察制度
首先是考察机制,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对每一个对接学生进行对接反馈活动,可以通过记名问卷调查,个人调查等方式,对学长对于对接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及时的反馈,同时根据反馈的数据,给每一个学长进行打分和评价。
再者是奖惩机制,对每个部的部长进行奖赏的同时,对于个别的评分优秀学长同样给予奖赏和鼓励,此外,对于表现不佳,对接反馈极差的学长提出批评并且惩罚,比如取消其志愿者时长的给予等,杜绝此类三分钟热度的学长再次出现。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问题 整改措施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学科,是教育部规定的、所有高等院校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进校后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开拓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验证和加深理解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的素质[1]。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实际开设过程中,却不能引起一些学生甚至部分老师的重视。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二十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能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得到反映,没有体现出时代的进步[2]。
2.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学习的目的不清楚,一些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应付、蒙混过关的心理,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只是按照老师讲解或者演示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凑出实验数据,甚至存在抄袭或编造实验数据等恶劣行为[3]。
3.实验室设备老化,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在一些大学物理实验室,尤其是基础物理实验室,实验仪器陈旧、老化,有一些陈旧仪器甚至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由于配件早已停产,仪器故障无法维修,即使勉强修复,仪器的精度和性能也都难以保障[4]。
4.一些理工科院系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重视不够。在学生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不能给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足够的保障,这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学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5.课堂教学为学生预留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一般会立刻向老师请教而不是去主动思考解决,很多教师往往也不是去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而是简单地替学生解决问题了事。
6.从实验内容来看,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偏重经典、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与科学技术发展脱节。从教学手段来看,大学物理实验过于强调严谨、自成体系、按部就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三、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地利用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5]。
1.改变教学模式
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从单纯填鸭式向多样性发展,内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课程进行之前,要安排演示实验课程。为此,我们建立了设施完备、性能先进的演示实验室,在演示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在进行实验观察的同时,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一方面,建立了对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对物理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了直觉上的感知[6]。这些对于他们学习物理实验乃至本专业的课程都是很有启发性的。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提出实验题目、实验要求,推荐参考文献,让学生通过看书,制订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等,然后在教师的把关下完成实验[7]。通过实践训练,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技术,而且能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开拓思路,熟悉和体验研究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拥有科学的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
3.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引进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系统。每学期初,在网上公布本学期的实验项目、时间、教师的配置。学生进入系统后,可以看到本学期的实验计划,了解本学期开设了哪些实验,其中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选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7]。学生在选择实验的同时,在网络上可以预约做每个实验的时间,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实验学习计划。该选课系统既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又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了管理依据。
4.实验考核体系改革
加强实验考核,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体现实验教学特点,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水平,课题组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把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课程的总成绩。平时成绩由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分为“笔试”和“操作考试”两种,笔试由实验的原理、内容、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的误差理论中抽取重点内容组卷,给出标准答案。操作考试包括:平时做过的实验、扩展性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学生随机抽号,学生抽到哪个实验,就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数据处理和测量结果当场评定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给出的实验综合成绩,确实反映了学生平时实验的真实情况,避免了以往学生只靠记忆书本知识就可获得良好实验成绩的弊病。
四、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全面性创新人才,因此教师应树立“强化基础,注重实践,追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加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整改措施,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学习和总结,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金环.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大学物理实验,2005,18,(1):75-77.
[2]谢莉莎,肖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9-22.
[3]梅孝安,苏卡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09,4:175-176.
[4]师文庆,封余军.浅谈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6:133-134.
[5]谢莉莎.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学物理实验,2005,18,(1):78-80.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教育服务理念;教师;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教育划分为第三产业,教育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具有服务属性。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的服务属性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的办学质量下降及生源减少带来的竞争危机,使高校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关注提高教育服务水平,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2]。高等教育服务理念认为,高等教育服务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学校为教师服务,二是教师为学生服务两类[3]。
教师为学生服务要求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依附于教师的状况,转变为在新型高等教育服务市场运行机制下,以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状况,教师应当按照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让教师服务学生的观念是不易被接纳的,而这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改革的地方。本文对教师服务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服务理念的推广,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教师服务的特点
高等教育服务具有一般服务的基本属性,即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差异性和不可储存性[4],作为教育服务的核心教师服务也同样具有以上特点。
1.1 无形性。
由于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分关注,家长、学生选择高等教育服务往往以学校名气大小、学校地理位置为依据,高等教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学生进入大学,在没有上课之前,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所学专业,所学专业会开哪几门课程,课程体系是如何安排的,更不用说去了解具体课程授课老师是谁,老师的知识水平如何、教学质量如何等等,学生在课程体系设计、课时安排、教师安排方面完全是未知的、被动的,很难对教师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1.2 差异性
教学服务质量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上等差异导致了教育服务的品质差异;教学服务效果因人而异,学生因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个体需求的不同,使教育的最终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这种个体、区域差异更加明显。因此,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所获效用大小,所感知的服务质量高低,都难以确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很难进行精确地测度和评价。
1.3 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教学服务产生于课堂,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师提供服务与学生消费服务同时进行,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听课接受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教学服务的发生和发展。
1.4 不可储存性
教学服务属于即时消费,教师课程授课结束服务即结束,学生可以对教师教学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但无法取消或归还。
2 教师服务存在的问题
教育服务理念在发达国家已较普及,我国目前对教育服务理念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尚不能以服务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根据教师服务的特点及我国现状,总结教师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社会对教师服务理念认识不足,教师的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教育服务理念尤其是教师服务理念在我国社会尚不易接纳,这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教育体制的限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及社会尊师重教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人们眼中是高贵的、令人尊敬的,人们很难将教师与服务联系起来,教师很难自降身份,以服务的态度对待教学。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环境下,别说让老师提供服务,学生甚至连向教师提问、质疑的勇气都没有。
教育服务理念的缺失影响教育质量,损害教育公平。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点,重新定义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负责,而学生作为教育的消费者,有必要对自己接受教育的质量提出要求。
2.2服务受众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服务针对性不强
教师授课都是课堂授课,每个课堂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较,教师服务无疑同时服务的人数众多,服务群体个体差异大,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而现有教学的安排却无视这一特点,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时的安排均以专业教学体系为出发点,统一安排,教师按部就班上课,这样虽然便于操作,易于实施,但却灵活度不够,忽视学生差异性,不能保证所制定教学计划适合每一名学生,造成部分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学生教学质量差。
2.3教学服务服务对象参与性强,周期长,易导致服务对象产生惰性,降低服务诉求
教师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每一次课90分钟,每一学期几十次课,持续时间长,是一个连续的脑力活动,与传统服务相比较,教学服务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同时付出辛勤劳动的过程,对服务对象而言,服务过程显然不像传统服务那样享受。学生付出多少、态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学服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自己会对教学服务出现抵触,从而降低对服务质量的诉求。
2.4 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一般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以学期末学评教为主,该方法存在许多不足。1、评价标准单一,针对性差,不够客观公正。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基础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不同课堂(人数从二三十人到一百余人不等)均采用相同标准,这种大锅饭的评价方法显然不够科学。2、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行学评教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来评判教师一学期的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提供了预期的服务,是否自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是消费者,是评教的主体,消费者关心的是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不是如何提高服务者水平。目前的学评教制度将学评教的主体混淆,学生成为评价教师的工具,通过评教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但对评教的学生却没有多大意义,买到不满意的产品可以退货,但受到不满意的教学服务却不能或很少提出意见。3、评教安排不合理。学评教一般都在学期末举行,此时教学已基本结束,因此即使学生在学评教中反映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师也已经无法调整或弥补。
3 结语
教育服务与传统服务行业相比,有共同点也存在区别,如何认清教育服务的特点,将教育服务与传统服务区分开来是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前提。教师服务是教育服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教师服务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探讨,下一步将继续对教师服务的内容、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教师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贺星岳.基于“教育服务型高校”理念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1-16.
[2]王蓁.关于教育服务品牌创建的看法[J].价值工程,2011,30(2):154-155.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学长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74-02
大卫.休谟有句名言“习惯是人类生活的伟大向导”,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关键,也是工作、人才成功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实施了学长制(也叫“小班主任”),即聘任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所高校实行这种学长制,发挥了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作为以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打造地方产业工程师“摇篮”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1 学长制实施的背景
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不断的增加使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出现了辅导员与学生数1:200甚至1:300的现象,加上“8090后”独生子女的叛逆与不屑,更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处境。虽然给每个小班配备了班主任,但以科研、教学为主要任务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个性化服务上并不可能给予太多的精力。而随着新形势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工作在环境、任务、内容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每个高校工作者应结合新形势,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学长制应运而生了,学长制的实施无疑是一大创新与突破,是对目前学生管理体系的必要辅助和完善。
1.1 学长制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学生工作的各项始终是围绕着“培养学生、服务学生”开展的,学长制是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促进学长与新生成长互动的积极方式。学长主要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助手,协助完成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新生在入学后面临新事物有各种困惑与难题,需要领路人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生活方向,以及方方面面的借鉴与模范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不同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要求,单一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很难做到逐一而全面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而学长与新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即亦师亦友,减少了沟通的障碍,便于开展工作,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特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确定小班主任人选时,结合专业对口、责任心强,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原则,由一位大四的党员配对一位大三的入党积极分子,使大四的党员既有了很好的能力锻炼,又让大三的入党积极分子得到了考察与提高。由于学长是在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考虑问题,更容易与新生沟通、交流,较老师与辅导员有说服力;同新生们的专业相同更容易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学习上进行沟通,发展方向上给以指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长既为辅导员、班主任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又通过当“小老师”的经历,体验了做老师的辛苦,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年级与年级间又建起了“以老带新、传承优良”的纽带。
1.2 学长制的实施是应当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面对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训话的教育方式。这种方法不仅在实践中收效甚微,而且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逆反情绪。实践表明,要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长善而救其失”。目前正值独生子女就学的,由于种种原因,新一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及品德情操、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较前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生中的贫富差距,独生子女的增多集中,学生的情感困惑,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薄弱,容易产生各种悲观情绪和心理的压抑和失衡。这些情况足以引起我们对学生心理建康工作的重视,必须及时的加以发现、疏导和排除。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日益广泛(通讯、网络等),极少数大一新生由于缺乏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鉴别能力差,因而盲目模仿和推崇。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游戏和网恋,使一些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教师和家长又不能每天随其左右,加以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学长对于他们来说是过来人,又没有代沟,因而学生更愿意向他们倾诉,同时也能得到更为适于他们的合理建议,他们也易于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说,学长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2 学长制的具体实施
学长制以人格影响和实践并重的方式,对大一新生的学习态度、社交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熏陶,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因此对于学长的选拔及考核应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2.1 学长的选拔及工作职责
根据学生特点,在实施学长制的过程中学校基本按照以下步骤:
2.1.1 选拔基本要求
(1)候选对象须为大三、大四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等;
(2)政治素质好,热爱党、热爱祖国,优先考虑党员或预备党员、学生干部骨干;
(3)有较高的道德、文明修养,热爱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社会工作;
(4)学习勤奋,学风严谨,学习态度端正,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5)热爱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
2.1.2 学长的工作职责
(1)引导新生加强对政治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
(2)结合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对新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指导;
(3)对新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疑释惑;及时发现辅导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或求助相关部门和老师;
(4)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向有关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反馈学员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商讨解决办法;
(6)态度要认真,言语要文明,对人要和气;不能以学长的身份要求所负责的学生为私人服务。
2.2 学长制的工作考核
学长制工作考核是对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作出评价,是对学长在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的描述。工作考核方法直接影响考核工作的成效和考核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考核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为基础,并能为被考核者所接受。
目前,学校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主要内容为:
(1)是否按照要求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工作;
(2)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贯彻学长的基本要求;
(3)所负责的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
(4)所负责的学生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
另外,学期末和学年末学长须向学院分团委提交学期体会收获和学年总结报告,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须填写《“学长制”学长考核表》;考核工作由学院分团委主持在每学年末开展,结果在学院内公布并报校团委备案。学校每年进行校级优秀学长的评比,评比结果在全校范围公布,颁发荣誉证书,并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等级评估法:将工作标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选项,考核人根据学长的实际工作表现,对职责的每一块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小组评价法:由班级组成不小于1/3人数的小组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
360°考核法:通过不同的考核者(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学院主管领导等)从不同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地考核学长的工作。
序列比较法:将所有的学长放在统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完成工作的状况进行排序,工作好的排在前,较差的排在后。
相对比较法:对学长的工作表现进行两两比较,工作相对较优的得分“1”,较差的得分“0”,总成绩相加,总数越大说明工作成绩越好。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考核。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采用序列比较考核法时,加入“自评”这一因素,有效地督促学长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反省,并通过自我分析找出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长增强学习、改进意识,提高工作能力。
3 学长制实施中常存在的问题
学长制只是种学生管理的辅助,切不可将新生教育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此。必须正确处理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的关系,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对学长们的工作给与积极引导和支持,而学长们也要全力配合老师们的工作,不可阳逢阴违。实施学长制,必须处理好学长与学弟学妹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学长不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不可做职责之外的事情;必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长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因学长工作而荒废学业。
此外,在学长制的考核和激励上还存在有问题。考核和激励都是对学长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而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其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其自身水平的提高。但一些高校往往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不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利用。美国心理学家赫兹博格提出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把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薪酬设定”属于保健因素,“晋升与培训”属于激励因素,能够使得职工感到满意。作为学长,虽然不是学校正式聘任的班主任,但是在履行着班主任的职责,因此,应在精神与物质上有所报酬,满足“保健和激励因素”,如果考核结果没有合理利用,就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无法激发学长的工作动力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韦鸿真.用“学长制”辅助学生管理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5.
[2] 刘凯华.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指导与经验交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常桦,龚萍.大学新生[M],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
大学期末学习总结范文6
摘 要:对于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班主任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沟通学员、教师、学校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培训的成效。本文针对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探析了“以点带面”式的学员自主化管理策略和艺术。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学员管理 自主化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农村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提高城乡成年居民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与各成技校密切配合,承担了全市成人高中双证制培训工作。笔者有幸成为2011年秋季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的班主任。但由于是第一次带成人教育班,心里忐忑不安,尤其是当笔者拿到那班级的100多名学员资料时,更觉得责任之重大。
为此,笔者事先请教了几位成教处的资深班主任,经过多番了解并进行了资料汇总,再根据学员前几次上课情况汇总,发现我们成人高中的双证制班的学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员年龄差距较大,身份具有双重性,各方面基础参差不齐
在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的学员中,年龄跨度在17-50岁之间,学员中大多数是已参加工作的或是曾参加过工作的,也有少数为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的,有的还在原单位担任领导工作。由于成人高中学员来源复杂,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不同,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不同,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往往在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2.学员学习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大多数学员肩负多种社会责任,他们既是学校的学员,又是单位的职工,同时还是家庭的支柱。作为单位的职工,他们在学习期间往往还承担着工作的任务,有许多工作必须完成,工作学习矛盾突出;作为家庭成员,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学校、家庭两头忙,上课时甚至还有孕妇,也有抱着孩子来听课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工作和学习矛盾,也导致他们学习时间难以得到保障,上课出勤率低,从班级管理角度也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3.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我们的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往往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学员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充电,在工作和活动实践中,切身感到知识的缺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所以重新拿起了书本进行学习。这些学员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上往往善于思考、好提问、喜欢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有的则是为了拿文凭,这些学员,学习较为消极被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他们一切以学历为中心,这就形成了一些学员急功近利、唯学历而学习的不良思想,从而导致请假率高、上课率低等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4.学员分布整体分散,而相对集中
通过对所带的成人高中双证制班学员的资料,笔者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一百多名学员整体上看起来较为分散,各镇各村、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却相对集中。因为他们很多都是同单位或同村的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一起报名的。比如说,班级中某驾校的学员就有18人之多,新桐包家淇村的也有11人,还有某快递公司的8人等等。这些同单位或同村的学员都彼此熟识,关系较好,往往一起来上课。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殊性,对班主任的管理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以点带面”学员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针对成人高中双证制学员的这些特点,如何把高中双证制班带好?怎么能让学员们通过本次教育培训而学有所获、终生受益?班主任如果能将教育管理工作与班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引导教育学员,指导学员成才。但从具体工作实践来看,仅凭借班主任一人之力是难以管理好这么一个庞大的集体的,简单地说,每次上课点名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何谈更多的教育管理工作呢!
作为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员作为组成班级的重要元素,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学员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学员是管理的对象,是管理的客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参与管理的主体。
正因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居于主导地位,学员才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的作用是重视发挥每个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和行为。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半年的实践,寻求到了一剂成教班级管理良方——“以点带面”式的学员自主管理模式。
要抓好班级整体这个“面”,就应该充分地发挥班上众多的“点”,以“点”带“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整个班级在学习、纪律、出勤等方面的改善。每个“点”都可以带动一个小“面”,所有的小“面”组成整个班级这个大“面”,具体思路如下。
1.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人数过多是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级管理难的主要因素,班主任要学会把大化小、化整为零。笔者尝试把整个班分成10个学习小组,以12人为一个小组,好中差结合,各年龄段相互融合,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平时的学习和纪律,学习上互相探索、互相协作,纪律上互相牵制,互相约束。
座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编上号,平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努力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每期评出3个优秀小组,在开学典礼中进行表彰,并向其他小组推荐他们的先进做法。这样大大缓解了大班管理上的压力,每位学员都明白不要因为一个人而影响整个小组,从而不断鞭策自己,校正个人行为。各小组都呈现良好态势,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员们又找到了以前在学校上学时的感觉。据学员反映,班级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的人数增加了许多,大家都很珍惜参加这次教育培训学习的机会(见表1)。
2.成立“1+1”互帮小组,解决工学矛盾问题
“1+1”互帮小组即一对一结成对子,具体从学员的工作、家庭等方面多做调查,进行结对子。结对子的两名学员,工作上时间可以错开。比如把班级里一名在工厂上班的学员和一名做汽车保险的学员结成对子,这样可以保证在有一名学员确实工作忙无法抽身来参加上课时,另外一名学员可以帮助他记听课笔记、拿辅导资料及领取课后作业,并在下次可以课前给予一定的辅导。
这对缺课的学员帮助很大,免得落下课程,同时也是对另一个学员的知识的巩固强化,可以说是两方都受益。但也要避免某些学员为了偷懒,每次两人只派一名代表来上课的情况发生,所以制作了一个互帮小组考勤情况统计表格,记录出勤等情况,强调所有学员必须完成的课时数,学期末公布每个互帮小组的出勤、成绩,褒扬先进、鞭策落后(表2)。
3.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头作用,班集体积极向上
据分析统计,班级里出勤全勤、学习用功的学员约占该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用好这部分优秀学员也成了班级管理的制胜法宝。树立学员自我管理的理念,让学员互相监督、互相鞭策,但要讲究科学和民主。首先要让学员充分认识这些优秀学员是模范,是令他们向往和追求的。要树立威信,就要遵循民主,所有优秀学员都由全体学员结合学习情况和平时表现,民主选举产生,做到心服口服。之后确定他们为班级的班干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每位班干部汇报一下个人的表现,找到自身长处,发现不足之处,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班内先进的人和事来教育人、影响人,以点带面,直至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要敢于管理班内事务,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
通过实践,在大班班级管理上,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收效明显。以优秀学员为榜样,每个学期学校都要评出一定数量的三好学员、优秀学员干部、文明学员、先进个人等,他们都是优秀学员的代表。班主任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这些优秀学员进行表扬,重视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榜样、表率作用。优秀学员的榜样作用有很直接很具体的意义。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员中的榜样为学员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员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也使得本来只为了拿文凭的那些学员受到带动,态度逐步端正起来,真正地达到了学有所获。
4.建立若干管理小组,克服出勤纪律问题
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联络组——负责联络本村或本单位的学员,特殊情况传达给班主任;卫生组——负责上课教室的保洁工作,检查卫生情况;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学员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各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汇总给班主任,统一纳入期末学员考核。
5.设置强有力的班集体联系网,相互传达交流信息
成教学员学习形式多是业余的,他们常因工作及家庭问题,使学习受到影响,致使其流动性大,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例如学校通知学员上课、补考等存在困难。所以,笔者就将每一位学员的联络方式的备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建立健全班级联系网,每学期补充一次,以防手机号或家庭电话号码变更,并可在网上建立班级同学录,建立QQ同学群,有通知即可在网上,并多设置几个管理员配合传达管理。
建立学员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强化了学员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级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员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为每位学员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学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成果与反思
有人也许会问:学员自主式管理,班主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其实,虽然看似什么事情都由学员完成,班主任好像没发挥什么作用,但班主任其中的引导作用、鼓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样的管理中,老师自然不必事事参与,但必须事事关心,让学员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肯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有一种强烈的需要,那就是自己的工作被别人看到、理解、肯定的需要。而学员更加地渴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被班主任老师看到,并给予肯定。因而,班主任老师应时刻关心学员的工作,当看到学员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时,应做到及时地给予赞许与肯定。当学员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及时地鼓励,如有必要可在暗中提供援助。最后,班主任必须对各项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在学期结束时向学员们汇报整体情况(表3)。
成人双证制的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的这些实践还很不够,一些想法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但笔者坚信,大力推行成人双证制教育,强化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班级管理的主动权应当也必须交给学员。因为,广大学员才是班级的真正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是他们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的任务不是培养一群只会服从管理拿到高中毕业证的“庸才”,而是培养一大批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逐步成为真正具有高中双证制水平的时代需要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莘.高校全日制脱产成教生的班主任工作浅谈[N].高等函授学报,2005(4).
[2]柳遂文,翟加斌.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N].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史为恒.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4]阎风桥.大学组织与治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5]王北生,姬忠林.成人教育管理概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