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1

信息消费:

智能手机火力可以再猛些

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将促进信息消费视为一项既能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北京自身来看,新世纪以来,信息产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十一五”时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速更是高达14.6%,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7个百分点。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信息消费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也大量涌现,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随之不断增加,信息消费正逐步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智能手机的出现,以其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作为一种实现信息消费的智能终端产品,玩转智能手机市场对促进信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政府、企业如何以此为契机,拉动信息消费呢?笔者提出以下提升居民信息消费能力的直接路径。

加强智能手机核心功能的普及与应用,扩大有效使用人群规模。近期,北京局队进行的一项关于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显示,使用过“智能手机其他主要功能” (即除了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功能外,还经常使用手机进行下载、视频、阅读、购物等功能)的被访者比重将近一半。从城乡看,城镇被访者中使用过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被访者。年龄结构也显示,智能手机其他主要功能的使用者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下人群。对此,笔者建议,政府与企业应从培育潜在用户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年群体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教学服务力度,让更多的消费者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扩大信息消费潜在需求。

创新智能手机便民服务内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调查发现,居民最需要智能手机实现的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便民惠民服务领域,如对“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包括实时交通路况查询、GPS导航、线路查询功能)”、“提供手机软件预约服务(看病挂号、家政、叫车等)”的呼声较高。其次,休闲娱乐服务功能(手机阅读、视频等)、手机支付功能和手机搜索下载功能等也被频频提及。对此,政府与企业应以百姓需求为切入点,加快提高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水平,引进社会化力量,研究开发与智能手机相兼容的交通、医疗、家政、社区服务等电子化信息服务产品,改进居民消费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应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市场供给,激发居民对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热情,形成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环境氛围。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降低信息服务资费标准。发挥智能手机的智慧功能还存在哪些绊脚石?调查显示,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少、信号差、连接不方便;手机上网速度慢、网络稳定性差;手机流量资费高;手机上网安全性不高,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等均是目前制约居民使用智能手机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政府和企业要尽快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服务质量;降低手机上网资费标准,在居民能够承受的手机月消费额较为集中的水平(100元、50元、30元)上,着力扩充信息服务内容,让居民享有更多的信息服务;增强网络安全建设,积极推动并出台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减少居民在进行信息消费时的顾虑。

旅游消费:

先挖潜好身边的宝藏

旅游产业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层级的不断提高,北京居民旅游热情空前高涨。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支出年均增长25.7%,高于人均消费性支出15.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年均增长24.7%,高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6.3个百分点。来自北京局队近期的一项关于居民文化消费意向的调查显示,82.3%的被访者表示,在时间、收入充裕的前提下,最希望进行的文化活动就是外出旅游;有55.3%的被访者表示自己的旅游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出北京市旅游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下一步,如何挖掘居民旅游消费的聚宝盆,结合被访者意愿,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规范引导旅游市场合理定价,满足居民旅游愿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北京居民对远郊游景点门票价格的期望值约为40元/张,对两天一夜远郊游价格的期望值约为300元/人次。但从市场供应看,比如携程网上标明的价格显示,目前京郊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如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百里山水画廊风景区、平谷京东大溶洞等的门票价格均在100元左右,京郊组团游两天一夜的价格基本在500元以上,明显高于百姓预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旅游市场及景点门票价格,别让消费者因高票价对旅游望而却步。同时,在节假日期间,通过打折、发放优惠门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

开发特色京郊旅游产品,释放居民旅游消费潜力。随着“五一”长假被多个分散着的三天小长假代替,北京居民的旅游需求出现一定变化。受到时间的限制,远郊区县游成为三天小长假较为适宜的休闲方式。调查显示,“北京以外的国内城市”和“北京城区的自然景点”人气均抵不过郊区休闲游。因此,建议北京市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京郊旅游,结合区域民俗特点和游玩者个性需求,开发特色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提升京郊旅游文化内涵,增强京郊旅游的吸引力。此外,不断完善与京郊游密切相关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闲、金融支付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旅游消费。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2

上周一A股市场继续缩量震荡,主要股指窄幅收低。上周一美股隔夜价大涨创出5月份以来的新高,受此利好因素刺激,上周二A股早盘迅速翻红,上演惊天逆转,但午后两市一直在2600点附近窄幅震荡,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报2591.55点,涨2.84点,涨幅0.11%,成交663.53亿元;深指报11210.7点,上涨60.41点,涨幅0.54%,成交644.04亿元,两市成交量均大幅降低,创下近期地量。鉴于本上周随着"史上最长黄金上周"的临近交易日短暂,市场观望情绪恐将更加浓厚。

从基本面来看,上周二成交量迅速萎缩,说明市场短线做多能量也有所萎缩,这不利于大盘的短线回稳。综合大小盘股来看,短期市场出现趋势性上涨很难。但基于银行、地产、煤炭、机械等低估值板块调整幅度已较大,以及近期中小盘股大幅调整对风险的释放,人民币屡创新高,市场未来下行空间也有限,但由于长假因素影响,市场观望浓厚,二三线题材股估值压力将继续释放,而部分由业绩支撑和政策利好的行业个股将重新走强;基于上述判断,以及长假心理影响,短期大盘将维持窄幅波动,市场热点有赖于政策利好刺激。

消息面上,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的要求,规范和引导我国农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制定并引发了《农药产业政策》;中国央行在长假期间宣布加息的忧虑挥之不去,加上有传闻称房产税可能在国庆前后出台,均有可能刺激投资者节前获利兑现落袋为安;中小板和创业板依然占据了两市跌幅榜前列的多数位置,显示出获利回吐仍未结束,投资者应适当加以规避。三是欧美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目前有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倾向;欧美不满日本干预汇市,同时盖特纳国会作证呼吁人民币大幅持续升值,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若人民币继续大幅走高,将加重中国出口的压力,对未来经济增速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

技术面来看,近期消息面上有众多的不利因素,导致盘面出现"弱势喘息"。目前沪指K线年内首次出现连续六日收阴,主力利用长假及政策不明朗等对节前市场进行疯狂打压,从近期三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盘中下跌有明显的恐慌盘出现,同时大盘日K继续走弱,收出十字星,且盘中再度考验了60日均线,鉴于上周一该关键支撑已经被击破,且权重个股的破位走势依旧没有缓解,后市大盘将受下降的5日线压制,继续向下寻找支撑。从创业板走势来看,由于连续快速下跌,短线将会回稳,但中小盘由于走势比较强硬,调整的时间将会延长。

本周将有十一长假,预计量能不济的状况仍将持续,由于近期明显的量能萎缩多半是因为中秋国庆长假的原因,所以地量并没有特别的意味,也并不意味着将现地价,本周略作反弹后应该还会再度向下探支撑。操作上,建议投资布局主要遵循两条主线展开:一是继续关注市场热点驱动的主题投资机会,比如受益西江经济带规划的广西区域,受益长假效应的商贸、旅游、餐饮板块,以及受益红眼病诊治需求的相关医药上市公司;二是建议在市场调整中进行节后投资布局,重点关注行业基本面持续好转和存在长期利好的行业,比如农林牧渔、医药、建筑建材等。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3

在国民经济有企稳回升之时,国务院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尤其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提法,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旅游行业是启动内需的重要方式,行业涉及吃住行购游娱多个子行业,产业链较长,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作出的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效果非常好。而当前,国内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虽然这两年旅游业经受了地震、金融危机和甲流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行业短期内受到波及较大,但这些因素总体是短期的,局部的,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行业应对负面影响即有脆弱性,但同时也具备快速恢复性,而支撑后者的正是持续旺盛的旅游需求。此次意见的出台,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旅游业定位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对行业的恢复和未来的加快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中关于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的规定,将为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松绑,有利于各地加快加大力度制定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就子行业而言,酒店和旅行社是国内最早向外资和社会资本开放的行业,尤其是今年五一旅行社条例的出台更是进一步降低了旅行社行业的进入门槛,这两个行业当前可以认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景区尤其是优质景区和部分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的酒店主要是国资控股。此次意见明确要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有利于未来各地积极出台政策盘活这部分旅游资源。从这个角度讲,各地尤其是地方国资下属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资产效率的提高是可以预期的。上市公司中国资下属大集团小公司的平台价值有望重新被认识,资产整合预期将加强。上市公司中符合这种类型的公司有:首旅股份、全聚德、锦江股份、桂林旅游、世博股份、东方宾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峨眉山。

后续政策有望出台

新的定位令全行业振奋,并且强化了后续政策出台的预期。国务院对旅游业的新定位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原定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大的不同,是多了“战略性”的字样。我国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势必将出台相应的国家旅游战略。这至少加强了近期内出台《旅游业振兴计划》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的预期,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集中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民休闲计划》的全国推行、国家旅游线路的规划进展(3月,国家已公布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目前正在对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三条线进行规划,涉及申遗、基础建设、产业布局等内容)、海南国际旅游岛后续政策出台(假设纲要在2009年底审批通过),以及地方十二五规划(旅游城市十二五规划,以及一些省、直辖市的旅游相关规划,如安徽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等),由于2010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政策当局会进一步思考经济转型的问题,出台国家层级的旅游战略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中期内可以关注《旅游法》的出台,以及国家对工作时间的进一步调整。

行业步入景气上升周期

自从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扩大以来,包括在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放松货币政策,并且推出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财政政策)。目前看来,这些政策的“正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由于各国为减轻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均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其中有大量资金涌入资产市场,推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相较实体经济出现了更早、更为强劲的“复苏”。国内股市从08年11月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达到116.17%(以沪深300指数计,截至09年11月13日)。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恢复,财富效应将对下一阶段居民消费的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而旅游无疑是人们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边际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

综上所述,受全球经济逐步见底回升和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积极影响,中国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三大市场在过去三个季度的时间里呈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随着经济重新步入正常的上升通道,就业市场的逐步修复,以及上海世博会顺利进行,在正常情况下(不考虑突发性事件的冲击),我们相信,中国旅游业有望步入景气上升周期,而且,由于世博会前期准备工作的进行,可能出现淡季(四季度后半段)不淡的局面,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将全面修复。

四季度有补涨需求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14tL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中国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具活力和潜力广阔的国内旅游市场,且增长态势强劲。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因此我国旅游市场成长潜力巨大,维持对行业短期看好的评级。支持行业在四季度走好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1 行业基本面向好。09年旅游行业主要面临两大风险,金融危机和甲流,前者正在逐步恢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后者则存大较大变数,对当期行业表现影响较大。今年4月随着甲流的蔓延,旅游行业的恢复性上涨受到抑制,对出行的恐慌直到8月才逐渐减弱行业恢复重新加速,但随着气温的下降甲流二次爆发风险在加大,这种预期成为市场的主流也是造成三季度行业基本无表现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中国北方和南方相继降温,甲流进入高发期,预计在2010年2月触底开始好转,如果进程符合我们预期,则当前可以认定是受到甲流负面影响最大的时候,展望未来4-6个月,行业的快速恢复性上涨是可以预期的。

2、事件性因素的正面驱动。上海迪斯尼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前者在11月4日宣布正式获批,后者预期在年内获批的可能性较大。旅游行业及重点公司正是这两起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此次国务院会议之后,预计各地会出台相应的促进旅游发展计划,从发放旅游消费券到鼓励带薪休假等,在甲流影响减弱后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能性是较大的,而春节黄金周可能是一次契机。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4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丽江依托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双赢的“丽江模式”。2012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11.21亿元人民币,以无可争议的旅游发展优势成为中国主要旅游热点地区之一。随着泛旅游时代的到来,加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现建设成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丽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旅游公共服务是由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针对旅游者的特定需求所提供,同时能为非旅游者所共享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丽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包括旅游基础、旅游公共信息、旅游行业指导、旅游公共安全监测等内容的基本保障体系。

1.建成了较完整的市内外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对外交通方面,初步实现铁路、公路、航空并行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市内现有运营公交线路17条,形成了连接市区、市郊景点如丽江古城、红太阳广场、黑龙潭、束河古镇等景区景点的旅游公共交通网络。其中7路车是云杉坪专线,另有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巴士专线。根据2011年丽江市规划局制定的《丽江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方案[1],丽江将规划形成两条旅游环线,提升了城市公交旅游综合服务的能力。

2.丽江旅游发展紧扣“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核心要素,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完善了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地方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例如旅游住宿形成了从普通民居客栈到星级酒店、特色五星酒店等多层次、特色鲜明的接待体系。

3.逐步建成全方位、科技化、人性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建有专门的游客集散中心,集自助旅游、团队旅游、旅游集散换乘、票务预订等全方位旅游服务;2009年投入使用30台中英文“电子导游”旅游信息查询系统;2011年建成丽江市规模最大的白龙文化广场旅游集散中心和玉河广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建设有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如云南省旅游网、丽江旅游网、云南丽江旅游信息网等;了旅游监督、投诉电话等联系方式;建立了旅游综合数据库和“一卡通”结算旅游消费平台。

4.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方面,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旅游行业服务规范、行业标准、行业管理等的地方性规范管理文件,例如《云南省旅游条例》、《旅游行业标准》、《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丽江市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丽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供给水平较低。

主要体现在:部分景点的交通指示系统不完善,设计不合理;旅游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和准确;市区旅游公共自行车服务、旅游信息公共(免费)手册、旅游食品卫生安全、旅游安全救助、旅游志愿服务系统等建设不够。

2.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发挥的作用定位不准确。

旅游业的发展过分强调其经济效用和经济产业属性,一些具有公益性的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存在有偿消费的现象。政府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也偏重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盈利性项目建设。

3.跨部门合作意识不强,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率低下。

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交通、城管、建设、卫生、公安、金融、通讯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立足于各自立场角度,往往难以就旅游公共服务整合、协作达成一致,导致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产品短缺和能力低下成为普遍问题和突出难点,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丽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1.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参与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协调及约束监督机制,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实践提供依据和保障,例如制定与旅游发展相关行业服务的标准制定及质量监督、旅游消费权益的保护、旅游市场准入审批及年检、违反行为处理等。

2.加强旅游信息类服务和城市旅游休憩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继续完善旅游基础交通、景区导游系统、旅游住宿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

其次,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吸引体系,游客能通过感受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韵味,进行“深度游”和“慢游”。因此,应着力加强城市旅游休憩服务设施建设,例如市政公园、休闲街区、特色美食广场、环城游休憩带、自驾车服务体系等项目的建设,提升城市旅游功能。

3.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体系。

就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效果而言,居民、旅游者等需求方的感知是最为重要的评价。因此建立以游客感知基础上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机制,积极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传媒、宣传手册等途径,扩大公共服务的影响范围,对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运营过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4.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享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成果

通过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打造“无障碍”的旅游合作区域,在旅游资源、产品线路、信息、公共应急等方面共享建设成果,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融合与共享,形成旅游的区域合力,共谋旅游发展。(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丽江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http:///

[2] 王信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J].旅游学刊,2012年(1)

[3] 叶全良,荣浩.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2(2)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5

[关键词] 休假制度 黄金周 带薪假期 旅游业

一、引言

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五一”和“十一”3个7天长假,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旅游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也使国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生活方式。但是黄金周的负面影响也是学者和业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黄金周”是否合理,休假制度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是争论的核心。

2007年12月16日,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新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经国务院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一方面,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放假减为1天;新增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元旦、春节、国庆放假不变。另一方面,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并根据不同工作年限规定了带薪年休假的时长。同时,年休假在一个年度内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段安排。

二、我国现行休假制度改革背景

1.“黄金周”引发旅游热。“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中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第一,其促进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整合优化,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从而也激醒了老百姓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第二,其带动了交通通讯、餐饮零售、休闲文化、娱乐健身、金融保险、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三,其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第四,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2.“黄金周”带来“闸涌”和重负。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第一,“闸涌式”旅游会挫伤旅游者持续消费积极性。一方面,景区人满为患,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著名景区严格实行客流量限制,远道而来的游客必然产生不满情绪。第二, 著名景区景点在“黄金周”期间的游客量远超过最佳接待量及最大承载量,旅游供给设施不堪重负,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破坏性经营,超负荷经营无疑加速了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第三,“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引起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并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必然影响旅游企业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第四,政府的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等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运动式”色彩的行政手段,虽一时可能奏效,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市场发育和企业成长。

近9年的情况表明,实行该制度后,“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平时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与我国旅游业的高效益、低耗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现行休假制度改革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1.取消“五一”黄金周对旅游业产生的冲击。首先,“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使得旅行社的长线游,尤其是出境长线游遇冷,毕竟集中假期对长线游的利用更为充分,因此,这个时候是旅行社经济来源的好时机。据统计,在2007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6亿元,约占全年的25%。现在把假期分散开来,需时较长的国内游、出境游的收客量都将大缩水。而长线游遇冷,分散的不仅是人气,也分散了收入。其次,“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使得三个7天长假变成了两个,春节和“十一”长假的游客量则更加集中,更易不堪重负形成井喷。全国假日办统计显示,2008年“五一”假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约894万人次,同比下降24.45%。而同年“十一”假日,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此外,取消“五一”长假,也对另两个长假的旅游造成了涨价压力。

2.传统节假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由于一个长黄金周变成了三个小黄金周,游客必然压缩旅游计划,因此,中短线路在近期内必然成为出游的热点。一些交通便利、靠近旅游消费能力强的地区的景点将受益,而地处偏僻的内地景点将受到假期缩短的负面影响。同时,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假期增多、消费观念改变等因素的促动下,旅游日趋成为个性化旅游消费品,自驾车、自助散客旅游也将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出游时尚。第二,由于单个假期由长变短,有集中变分散,因此部分城市旅游者可能会取消出游的计划,转而选者市内或者近郊的环城游憩带进行娱乐休闲活动,而这种专业会使得城市的娱乐休闲经济加快发展,多样化、个性化休闲活动项目的需求会急剧增加。

3.带薪假期对旅游业的影响。带薪假期由于时间长,分散了休假消费的时间和强度,避免客流过于集中,减弱了旅游淡、旺季给旅游企业带来的冲击。一来能使人流均衡分散,减少旅游质量问题的隐患;二来也有利于旅游企业合理地利用资源,以多种形式和不同档次,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扩大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四、我国休假制度改革对旅游业影响的对策

1.旅行社应科学安排线路。由于长线与中短线出游比例的变化,旅行社应将更好的安排旅游线路,来满足日后传统节日的传统游和中短途游的火爆。当然,旅行社不能因此放弃长线,毕竟十一与春节黄金周的压力会变得更大,而且,随着带薪假期制度的完善,今后要面临接待的长线游可能会重新增多,所以旅游线路的科学合理安排是未来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另外,对旅游质量的保障也是需要努力的另一方面。

2.景区景点应该“以静制动,动静结合”。“五一”黄金周取消,对景区的影响大致分为两大块。一是以短途游为主的东部南部地区,二是西部游以及境外游的长线游。以短途游为主的景区,对黄金周的去留问题影响并不很大,基本可以“以静制动”来应对。而以长线游为主的景区,则体现出动态的一面,必须浓缩景点,将以往需要三五天才能游完的分散景点,浓缩集中,同时需要删减景区内“鸡肋”型的景区,尽可能地将地区代表性的独特性的景点提炼出来,以适应游客在时间上的需要。

3.酒店应以服务质量为关键。黄金周的取消对酒店业来说冲击相对要小很多。尤其是以城市为主要业务的酒店,大部分的商务客人已经成了固定客源,所以,取消五一黄金周,对这类酒店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能减缓假日带来的重负。与城市酒店不同,景区酒店的客流量就绝大部分由景点的客流量来决定,所以,这类酒店应该做的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旺季时保持服务水平,淡季时努力开拓新客源,并及时对设施设备进行保养,这才是此类酒店本身生存的关键。

4.城市休闲产品应走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由于中短假期以及分散式带薪假期的出现、休假日总量的增多,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休闲活动会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同时,休闲产品的消费者愈来愈趋于理性,追求产品和生活的高品质,因此城市休闲产品应走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建立企业或产品的品质之路。

5.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推行休假汇率制。带薪休假必须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之上。正如周工作时间的减少一样,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必须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之上。目前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只是制定了带薪假日的指导性最低标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断,可长可短,但是不能低于最低标准。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对带薪假期加以调控,如果企业不实行,不仅享受不到任何优惠,还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很多西方国家或地区的带薪假期有很多是建立在劳资双方集体协议的基础上,而不是政府的强制规定,政府在其间扮演的是引导鼓励的角色,这是很值得借鉴的地方。

此外,还可以推行休假汇率制,使带薪假日的享受随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旅游旺季休假1天的“汇率”低于旅游淡季休假1天的“汇率”,即旅游旺季休假能享受的天数少于淡季休假的天数。当然,这也可以延伸到公共假期,如果人们不享受公共节假日,除了要求经济上的补偿外,也可用时间上的补偿来代替,这种补偿主要就是通过“休假汇率制”来执行。企业可以为不选择在这些节假日休假的职工提供更多的带薪假日的补偿。通过这样的政策措施,就能够引导民众权衡,尽量缓解时间上的集中性。

参考文献:

[1]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旅游学刊,第17卷2002年第4期

[2]杨劲松:国外休假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旅游学刊.第21卷,2006年第11期

近期旅游经济热点范文6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山里人家、海边渔家乐、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山东省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山东省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一大批乡村游项目迅速崛起,如莱芜房干村、威海“胶东渔村”、长岛的“渔家乐”等,威海西霞口、龙口南山等新农村也成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东省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乡村游”主题的提出,无疑为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人满为患”,出来旅游不是“看景”,倒是“看人”照个风景留影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以泰山、大明湖、崂山景点尤为突出。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青岛红岛休闲渔村推出“挖蛤拾贝”活动,莒县浮来青绿色生态旅游区推出“江北茶乡”观光之旅等都比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鉴。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例如青岛、烟台、威海;一望无际,勃勃生机,绿树成荫的平原乡村,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国乡,其中临沂就较为突出。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庙会、菏泽的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省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潍坊杨家埠的年画、济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鲁锦工艺、鲁南地区的柳编、菏泽的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满汉全席”为代表、博山菜、青岛海鲜等,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 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认为,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不错,但目前山东省的乡村游产品规模并不大,而且尚处于补充地位,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为我省所作的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中指出,山东人与山东人的生活,是我省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无疑,这在乡村游发展中也占有主导地位。

王教授认为,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我省目前还刚起步,保持传统特色的乡村往往经济欠发达,因此,政府还需要在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和支持。同时,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1、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大部分县市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

5、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潍坊杨家埠每年都会推出让游客亲自制作年画的活动,亲身体验的感觉。备受游客尤其是韩国客人的欢迎。

4、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长岛的“渔家乐”就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干净、卫生的民房改造的“炕床”住宿。反应比较不错。

5、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则是广大农民群众以旅游业为依托,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好办法。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希望通过调整,在近几年内,使我国乡村旅游业将以神奇的中国风采出现于世界旅游之林,为世界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