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建丽。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2016年图文升级版上市,将原作中所列举的教育案例、核心理念,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

尹建莉,女,青少年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著作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部译作 《小王子》已经上市。

(来源:文章屋网 )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2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已有同龄的孩子早早起来去挨家挨户送报纸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似乎太“残忍”了,难道是美国家庭差钱,要让孩子去赚“外快”?当然不是。这其实是美国人提高孩子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超强的适应能力,使孩子在长大以后,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美国家庭教育方式和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其根源在于观念上的差异,美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属于父母。

在中国,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社会,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的权利。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从小到大,家长都会帮孩子料理好一切,生活、学习,无所不包,想方设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结婚、买房子、养儿育女等。父母把做这些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心甘情愿,发自于内心的。 而在美国,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不仅如此,孩子还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的学习费用和一些额外的花销,要靠自己通过劳动到社会或学校去挣,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工钱。这样会提高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美国这种看似“残忍”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怀。这样做其核心理念就是:一是多鼓励少保护。鼓励孩子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在实践中树立自信心。他们认为,过分的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二是多引导少灌输。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美国家长会这样讲:“我觉得……会好些?我建议……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不像中国家长那样说:“你还小,听妈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美国家长引导和启发孩子去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中国家长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孩子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缺乏主见,只会束缚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看起来“残忍”的教育方式,却能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理解、鼓励、引导。而尊重和理解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则是培养自信心的养料。不能说美国的教育什么都好,都会成功,但是对孩子进行各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3

一、阳光课堂:和煦心灵,润泽生命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安全、幸福、民主的世界,给孩子一个自信、创造、自主、开放的空间。师生之间自由地对话,自在地交流,自信地沟通,自得地享受,有助于师与生、生与生平等互助,结成“精神知己”“学习伙伴”。“和煦心灵、润泽生命”是阳光课堂的基本理念及核心价值,为此,学校努力打造阳光课堂,着力凸现五大特性:一是阳光普照之整体性,体现为面向全体、顾及差异、关注弱势、因材施教,防止课堂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二是阳光温暖之关爱性,体现为环境舒适、氛围和谐、微笑赏识、平等待人,防止课堂出现呵斥与责备;三是阳光缤纷之多样性,体现为多发并用、多向互动、多元评价、个性发展,防止课堂出现传统单一而空洞的说教;四是阳光气息之自然性,体现为返璞归真、遵循规律、沟通流畅、过程自然,防止课堂出现违背客观规律的“灌输”和“注入”;五是阳光魅力之共长性,体现为注重基础、关注发展、圆融互摄、教学相长,课堂师生之间没有了“距离”。

课堂有了阳光就有了活力,孩子们活动更自主了,学习更自信了,笑容更灿烂了。阳光给校园带来七色光彩,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给每个孩子带来了自尊和自信。

二、阳光体验:平等赏识,悦纳融合

同城化教育活动坚持“尊重、平等、欣赏、融合”的核心理念,倡导“四零”教育观,即:“零差异”,本外地学生平等,不仅不能歧视,更要欣赏;接收新市民子女“零拒绝”,用悦纳的态度面对,用真诚的教育感人;本外地学生沟通交往“零障碍”,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融合各地域文化,实现“阳光下,共成长!”愿景;对特殊学生教育“零忽视”,引导教师重视加强对特殊学生的研究,耐心做好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和心理疏导工作,让“流动的花朵”开得更加鲜艳、美丽。

为此,学校开展了“争三小,阳光之旅”实践体验活动:一是合作性“小伙伴”学习活动,突破课堂,课内外同时进行结伴交流学习,注意本地及外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包括学习互补、个性互补、动手能力互补、文体活动技能互补、家庭差异互补等,旨在实现1+1>2的功效;二是对口家庭互访结交“小朋友”活动,本外地学生之间互访、作客、交往、体验生活,“主人”负责活动设计、布置环境、热情招待、组织活动,“客人”负责赠送有意义的礼物、记录成长日记。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习俗、地域文化,提高交往沟通能力;三是少年宫课外兴趣类“小主人”拓展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琵琶演奏、葡萄栽培、模型制作、特长展示等兴趣班培训或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地及外地学生之间结伴学习、生活、锻炼,入学、受教育、参与一切活动的机会均等,实现无痕化融合,让新市民及其子女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本地学生更具包容性,与新市民子女携手共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活动培养了孩子自信、智慧、悦纳、宽容、体贴、互助等积极的交往意识、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健全的人格。

三、阳光家访: 温暖关爱,慧泽成长

2011年以来,学校连续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要求教师每月重点家访3—4名新市民子女,做到“三送”,送真诚、送鼓励、送方法。“送真诚”即要求全体教师献出一点爱心,尽量带上一份薄礼,或学习用品、或文体活动器具、或中华经典读物、或学生喜欢的儿童用品等,让新市民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一片真诚;“送鼓励”即要求全体教师在家访过程中一定要鼓励为主、赏识为主、表扬为主,放大新市民子女的优点和长处,肯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或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本、或发放阳光点点卡(优点卡)、或展示突出表演或表现的照片、或给予语言赏识与激励等,让新市民家长和子女不仅不害怕家访,更从内心欢迎家访,并从中得到鼓舞的力量;“送方法”即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方法引导和启迪,或讨论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优化、或研究孩子的兴趣特长如何培养、或探索家长如何发挥榜样作用、或引导家长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等,让新市民家庭教育建立教育新观念、新思想。

学校还优先安排新市民子女参与学校的一切活动,如今年寒假期间,学校开展了“快乐寒假行”系列教育活动,包括班主任与新市民子女一起“快乐过大年”,学生给老师拜年,老师给学生压岁钱,师生一起包馄饨或饺子,吃年夜饭,如同一家人,其乐融融;组织新市民子女一起参加社区“快乐大本营”基地活动,与社区一同开展迎新春,包括剪窗花、写春联、观舞龙舞狮等活动,感受当地民风民俗;学校还组织近60名优秀新市民子女(阳光好少年、好儿童)参加“快乐港城游”活动,参观张家港市科技馆、城市展馆和梁丰生态园、张家港公园等市区文化景点,感受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港城新貌。活动让新市民子女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了文明素养与综合素质,增长了见识,并尽快融入到了张家港城市生活。

许多老师走进新市民家庭、走进新市民生活,收获了一份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感慨于新市民的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家访给了教师教育的责任和力量,给了家庭教育走向成功的勇气和信念。家访成为一场场及时雨,成为凝聚教育合力的粘合剂,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灵相约的契机。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和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高度重视,随着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已基本解决了高校贫困生求学的后顾之忧,高校贫困生工作理应从“经济援助”转向“成才援助”。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进行研究对社会、国家和学生本人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理论实践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高校贫困生成才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即成才教育过程,是很难达到的。现阶段的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存在着如下问题。

1.重经济扶贫、轻教育扶持:教育目的和任务不明确

各高校中存在着“重经济扶贫、轻教育扶持”的现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只注重贫困生资助资金“量”的完成,忽视了贫困生工作“质”的提高。目前高校的贫困生工作缺乏对高校贫困生的专门教育,部分高校还存在贫困生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从事贫困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力量尚待加强。部分高校贫困生由于过渡依赖经济资助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缺乏感恩与回报之心,缺乏自强、自立精神,有待于加强有效引导。

2.重学校主体、轻家庭和社会主体:教育主体部分缺失

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更需要整合所有有利于贫困生成才教育的主体资源。部分贫困生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压力教育”过多,“阳光教育”不够的现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家长过度强调家庭的困难与生活的艰辛,将会增加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甚至影响到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对贫困生未来面临外界物质利益,尤其是金钱的诱惑时会造成消极影响。有些社会资助群体在进行贫困生资助时过于重视自身品牌效应或社会影响,忽视了对受助大学生自尊心及个人名誉的保护。

3.重灌输说教、轻内化实践: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针对贫困生成才教育的途径不尽完善。在贫困生的教育中,高校大多采用灌输式说教。首先,教育者居高临下,完全以自己的意志和偏好作为出发点,自觉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地位,认为贫困生应该完全服从,教育形式呆板。其次,对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实践途径主要集中于校内的实践活动,校外教育资源尚未形成整体,实践途径不尽完善。最后,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成才教育的其他途径易被忽视,如: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对贫困生的成才教育、在贫困生界定和经济资助工作中渗入对贫困生的成才教育、在心理咨询中融合对贫困生的成才教育等。

二、树立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整体观念

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已有资源,结合时代特征,树立整体观念。

1.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

环境对成才的影响至关重要,在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中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才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优化社会环境。在充斥着金钱和物质崇拜的社会文化中,贫困生会日趋产生自卑和焦虑。因此社会各层面应努力消除经济增长给人们价值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进一步完善就业用人机制,给公共关系资源相对贫乏的高校贫困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开展社会救助时要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心,更多的进行隐性救助、无接触救助,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健康自信成长。

第二,减压家庭环境。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为个人顺利完成社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开展高校贫困生工作中应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在教育孩子时应避免片面强调甚至夸大生活的灰暗面,注意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学会阳光思维,帮助孩子正确处理物质窘迫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第三,平等校园环境。马克思曾指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高校担负着管理、教育和培养贫困生的重大责任,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适宜贫困生发展的教育和人文环境,消除校园歧视,禁止消费攀比。

2.积极弘扬贫困生的优秀品质

用整体观来审视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就要把教育对象作为整体来把握。我们不能只看到贫困生的自卑、敏感和脆弱,更应该看到大部分高校贫困生所具备的成才愿望强烈和意志品质坚韧的闪光点,要“因人施教”,充分挖掘其自身优秀品质,不断激励、强化、树立信心和目标。在积极弘扬贫困生优秀品质的同时,还要善于树立身边的典型,采取榜样教育法。针对高校贫困生中部分自强自立、成才愿望强烈、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贫困生要引导其树立远大志向和更高的成才目标,以继续深造和成为国家高精尖人才为发展方向,在成才过程中不断激励其信心和斗志。针对具有自卑情结的贫困生,更应该以十二分的诚心、爱心和耐心,以贫困生个性充分、自由、积极发挥为目的,善于发掘每个贫困生的优点、闪光点和特点,对贫困生所具有的个体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给予足够重视,使贫困生感到自己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而且贫困并不可耻,虽然贫困,但是可以做得更好。

3.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的落实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全方位教育格局。党、团组织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导全体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过程中要把贫困生成才同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从专业角度,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业方面的必要指导。入学前详细查阅贫困生家庭信息,初步掌握贫困生基本情况;新生入学教育中,树立在校贫困生典型,激发全体同学对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尊重和认同,营造有益于贫困生学习生活的舆论氛围;日常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面对每一位贫困生的不同情况,因人施教;就业教育中,及时进行精神解困,缓解就业思想包袱,树立就业信心,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单位,进行专门的一对一的就业指导。

三、充实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内容

高校贫困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成才教育的内容要着重把握四个方面。

1.人生观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着力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它主要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等问题。成才教育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人生观教育直接指向成才目标,决定了贫困生在接受系统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并决定了将来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高校贫困生由于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他们的个人主义和功利色彩往往更明显,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贫困、面对困难。在开展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端正价值取向,教育贫困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对家庭的责任感上升到对社会的责任感;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2.知识技能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关键点

人才的必要条件即是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专长和技能,因此,知识技能教育应成为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主体,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贫困生知识技能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针对高校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贫困生工作应努力为贫困生的素质教育和各项培训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如针对贫困生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差的问题,可开设英语和计算机的免费培训班;针对贫困生缺乏自信的问题,可邀请已成才的贫困生做成才报告会;对贫困生的社会实践和校外助学给予支持等。当然知识技能教育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必须依靠高校更新教育理念、严格教育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目标的核心理念。

3.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突破点

健康的心理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因,是人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对人的成长成才有着直接影响。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三结合: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团体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形式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障碍的贫困生进行主动咨询、了解、干预,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心理输导。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5

一、学校与文化重建的精神内涵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浙江省承担了青川县灾后重建的援助任务。浙江在援建工作中把对教育的支援放在首位,坚持“恢复完善功能,规模适度合理,整合利用资源,确保质量安全”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总投资10.46亿,帮助青川新建学校48所,新建校舍43.8万平方米,并配备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3万青川学子进入美丽的新校园学习、成长。清溪小学由温州市援建,总占地面积19021平方米,建筑面积8975平方米,总投资3200余万元。学校不仅配备了完善的教学功能室、计算机房、实验室、图书馆,还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有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以及食堂、宿舍等附属设施。像清溪小学这样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在青川县还有许多。灾后重建给青川县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在浙江省强有力援助下,震后不到两年,灾区学校与震前相比,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物质建设上已迈入现代化、信息化阶段。物质建设仅是灾区学校重建的第一步,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恢复发展同样重要。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它是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动力源泉。在“5•12”大地震重建背景下,灾区学校文化建设包含了特定的精神内涵。

(一)“5•12”大地震的抗震救灾精神灾难可以毁坏物质,但却没有震垮人们的精神,反而会赋予更强的精神力量。“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就是青川精神。秉承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大地震过去仅两周,废墟上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就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在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像燃起两盏明灯,一盏是希望,一盏是勇气。有了这两盏明灯,我们一直走到现在,走到了光明。这场巨大的灾难给每一所灾区学校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学校发展史上一次生死转折点,它用生命的奇迹、感人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充分展示着人性的光辉和伟大的精神,为学校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人民教师,用可歌可泣的事迹诠释了师德大爱,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也是灾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二)援建者无私奉献的援建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1年4月底,全国各地对口支援的3860个援建项目已基本竣工,累计投入资金760多亿元。其中浙江省援建青川的项目547个,累计投入资金77亿元。在援建青川过程中,浙江人民将“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带给灾区。在青川建立了39个援建指挥部,派出332名援建干部,共援建学校48座,卫生院37座,通村公路里程1110公里,桥梁158座,安全饮用水设施11000个,这些都创下了全国对口援建之最。授之以鱼解时困,授之以渔助远行,浙江省还建设了两个总投资35亿元的工业园,引导实力雄厚的浙江企业落户灾区,扶持灾区建立100多个“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项目,为灾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口支援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强大力量,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援建精神赋予灾区学校感恩的新内涵,将感恩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灾区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感恩精神。浙江在灾区发展规划设计中,注重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倡导“天地人和”的援建精神,让灾区学校直观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新思维,赋予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援建者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表现出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高度责任感,用兢兢业业的行动诠释了求实创新的援建精神,使灾区学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为学校文化建设赋予更强的精神内涵。

(三)灾区学校自身的传统文化精神尽管新学校是由援建者设计建造,融入了大量援建者的创意和价值观,但它终究是灾区的学校,而非援建者的学校。学校文化建设除了吸收抗震救灾和援建精神元素之外,还必须发掘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元素。威廉•大内认为,组织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组织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组织共有的理念,或成员对组织的理解,包括问题、目标、价值及实践活动。[1]学校文化是时间和空间上带有持续性与全员性的价值理念体系,只有认真解读学校历史和现实中的精神文化元素,才能抓住文化源头,找准文化精髓,这样的学校文化才能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获取长流不竭的活力源泉,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论述,文化是不断生长和发育的流体,文化次生质以原生质为基础,再次生质又以次生质为基础,层层积淀最终形成文化传统。学校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构成校园文化的原生质,从根本上决定学校文化的独特性。譬如清溪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认真回顾历史,以1851年创建的青云书院,追根溯源寻找到学校文化的原生质,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传统的校园文化,确立办学核心理念,并融入抗震救灾和援建精神元素,重建了一套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两仪四象”:理念形成与教育实践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是全校师生长期努力建立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一旦建立,就具有指导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作用,就能凝聚全校力量,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2]清溪小学在长达三年的重建实践和发展探索中,不断总结完善,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两仪四象”学校文化理念体系。(见图1)体系包括核心理念、学校愿景、校训、精神、特色和口号六大要素,互为依托,共同组成学校文化的有机系统,在文化传播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始生“两仪”,确定学校文化核心

1.核心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基石核心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根源,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指引学校打造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清溪小学秉承青云书院百年之育人传统,以和谐为立校之根本,以自然为办学之道法,确立“和谐共生,教法自然”的核心理念。“和谐共生”意为学校要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努力实现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和谐共立、和谐共达、和谐共爱,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三者目标一致共生。“教法自然”意为办学育人要顺自然之道、循自然之法、育自然之人。学校要顺应自然规律,用自然的教育方法,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遵循成长规律实施教育,从学生兴趣和需求出发,培育身心健康、仁爱知礼、富于平等思想和自由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学校愿景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愿景像一盏明灯,指明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内驱力。愿景有一种实质感,它是生动而真实的,可以看到摸到,它描述的是一个梦想、希望或渴望。愿景植入我们的内心,催生我们做出最大努力的信念,表明我们渴望成为什么、达到什么境界和创造出什么。[3]青溪小学的愿景是让青溪小学成为师生自然成长的和谐乐园。在核心理念指导下,围绕学校愿景,清溪小学树立了“三本”思想:学校以教育为本,和谐管理、和谐环境、和谐施教、和谐育人,培养全面自然发展的快乐之人、有用之人;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个性人格,发展个人特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民主和谐、政通人和的管理氛围,为教师成长铺路搭桥。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自然的成长观;让教师养成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卓越的价值观,形成持续的幸福观,竭尽全力为师生的自然成长创造条件。

(二)围绕“四象”,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1.校训是学校实践的行为准则校训是表达学校愿景的途径和手段,是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根本行为准则和规范。一所好学校,只有具有良好的实践准则,才能通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将愿景变为现实。青溪小学的校训是:有理想、有道德,爱学习、爱生活。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生活就缺失了存在的意义。志当存高远,要树立高远的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幸福快乐的人。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使学生能够明礼重义、守廉知耻。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掌握适应社会的本领。要鼓励学生海纳百川广泛猎取知识,培养充沛旺盛的好奇心,形成勤奋好学的学习观,从学习中获得启发、获得知识、获得快乐。“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学会尊重生命,学会热爱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体验美好生活。

2.精神是学校意志的高度凝结学校精神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沉淀、整合、升华,最终形成的凝结学校理想、认识、价值、情感和意志的精神力量。青溪小学的精神是自强不息,进取奉献。“5•12”大地震后,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我们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奋起自救。灾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团结互助的大仁大爱,更让我们认识到,只要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就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灾难面前不畏惧,在逆境面前不屈服,坚忍不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双手去创造美好明天。进取奉献是一种建功立业、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它是学校发展和成长的牵引力,指引我们向着目标不断努力,永不懈怠。

3.特色是学校个性的独特展示学校特色是在核心理念和愿景指引下,产生的一种与众不同,独辟蹊径的办学道路,它是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溪小学的特色是:生态校园,自然教育。学校秉承青云书院“知天达命、仁人恤物”之思想,结合学校独特资源,提出构建生态校园的办学特色,不仅要将学校建成和谐自然的生态校园,更要将和谐自然的生态思想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用爱护生态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家人和朋友,号召全社会一起保护自然。让学生从小接受生态保护教育,树立环保理念,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青溪小学拥有开展自然教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距学校12公里处,就是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保护区,学校能够开展丰富的自然教育,将生态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使自然教育内化于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4.口号是学校文化的集中表达口号是学校文化的高度凝结,是对学校价值、智慧和情感的集中表达。法拉斯的传授量理论认为,信息传授量是理解传播效果和功能的重要变量,简洁精炼的信息能够提高传播的效果。[4]青溪小学的口号是:用爱点亮人生,用心创造未来。爱是和谐的爱,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尊重与理解,需要个性张扬和发展的空间,这一切都离不开爱;爱是自然的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源自心灵的尊重和珍爱。心灵是人感悟世界的根本,也是教育本质的集中体现,只有用心才能创造未来。学生要用心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发展自我,将来才有机会实现梦想;教师要用心教育,只有用心领悟,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教师要把教育作为人生的崇高事业,把学生看作第二生命,用心感动学生,用心温暖学生;学校要用心管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用心管理,才能内协外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三、3M-Proces模式:文化管理与动态能力

学校文化不仅是一种教育文化,一种微观组织文化,还是一种管理文化。[5]成功的学校领导会告诉你,形成并运用正确的文化以及关注教师、学生及家长所共同认同的意义价值,是成功管理学校的基本规律。[6]

(一)文化动态管理的新视角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学校文化,客观观察和描述学校后天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物,孕育形成文化的特征和个性。而管理学视角的学校文化则充分发展利用这种文化的特征和个性,积极适应学校现代管理的要求,将文化作为管理的根本手段和力量,对学校实施有效管理。首先,学校文化管理使学校凝聚为一个整体。学校是人的学校,不是物的学校。既然是人,就有精神和灵魂,这就是学校文化。将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学校管理的一切方面,我们就能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和价值观改变的功能,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将分散的个人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学校个性。其次,学校文化为学校打造一座经常提示的“警世钟”。学校要有长远追求,为什么办学?办什么学校?怎样办学?这些问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认清,才能确定学校的生存方式,挖掘生存资源,提高生存能力,才能沿着正确道路办学治学,走向卓越。再次,学校文化为学校管理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南。用学校文化强有力地指导行为,形成学校的行为规范,使全体师生自觉按照文化的要求控制行为,实现学校价值观的全面落地,将文化个性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为根本手段的动态管理,将学校文化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流、文化流、物质流、资源流的动态交换,以保持自身远离平衡态,不断获取文化的新特质,丰富文化的新内涵,促进文化的新发展。有学者认为,优质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具有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文化系统。也就是说,优质学校不确立固定的标准体系和模式,也不是达到某一目标以后就停止不前的系统,而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卓越的学习过程。[7]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范文6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涵义

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给予贫困生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尊重贫困生的人格和尊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合理的权利和物质保障,注重贫困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与贫困生的情感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灵活动和心理健康,塑造健全和完善的人格,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促进高校贫困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实现高校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身的心理素质、思想状况具有特殊性,同时受社会不良因素以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影响,这些都不利于高校贫困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教育中要融入人文关怀因素,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精神为指导,向他们传授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和社会道德规范,更主要的是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追求理想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强调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增强了高校贫困生自我确认、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受社会不良因素和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等方面的影响,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面临很大压力,这使很多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还应该注重激发高校贫困生的创造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提供精神激励和价值引导,从而增强校园的活力,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高校、家庭、贫困生自身等因素的努力下,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阻碍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资助方式重物质轻精神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由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奖、贷、助、减、补、免、勤”的资助体系。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都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大都是关于物质方面的资助,对贫困生的思想和精神关注不够。并且,此种过度的物质关注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挫,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心灵受到了伤害。因此,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在心理、知识、能力上给予全方位的资助。

(二)高校校园人文环境有待优化

当今社会物质化、商品化影响很大,使得高校校园的人文氛围淡薄,出现了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尤其是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在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倾向于关注贫困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忽视情感沟通教育。

(三)家庭教育人文关怀重视不足

高校贫困生绝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或城镇下岗工人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偏低,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关注度不高。家长多采用“专制式”的教育方式,而不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这种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尊重、强制式的方式扭曲了高校贫困生的人格。与此相反,有的家长采取“溺爱式”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省吃俭用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抗挫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四)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偏差

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给高校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在自我认知方面出现偏差。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对自己的形象比较敏感,把贫困作为耻辱,更不愿意主动接受别人的关新和帮助。虚荣心强,拒绝学校以及社会提供的资助。他们对成功抱有的期望值过大,存在很强的自负心理。当美好愿望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便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

四、加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

为了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高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创设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首先,优化高校校园物质环境。把人文精神渗透在校园的自然环境中,让高校贫困生在物质文化环境中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其次,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应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制度上渗透人文关怀的理念。最后,要优化校园人际环境。高校要鼓励老师、同学积极主动的与贫困生沟通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形成尊重、理解和关爱的良好氛围,切身体会到人文关怀,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二)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学校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高校贫困生家长的情感教育意识,增强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孩子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高校贫困生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要尊重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在对高校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高校贫困生建立信仰,不断超越自我,在面临困境时要保持自己的信仰。其次,培养高校贫困生的创新理念。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高校贫困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和与众不同的想法,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