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1
棘手细节
当前新闻专业人才需求市场正发生急剧变化,很多媒体单位不再满足于招收纯新闻专业的学生,而是将眼光放在双学位或者其他专业学生身上,造成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反而不如其他专业学生的尴尬局面。这就迫使高校及时改变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或者增加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或者在与其他高校的竞争过程中,为了提高本校新闻专业的就业率,出现了更加具体的经济新闻、外语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分支专业。这些分支专业的“新闻+X”培养模式,能否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平衡新闻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课时分布、知识容量、技能掌握度?是新闻专业技能占50%,其他专业知识占50%;还是新闻专业技能占70%,其他专业知识占30%;抑或是新闻专业占30%,其他专业知识占70%?这些具体的数量平衡也许是复合型人才能否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课程选择方面,是学校把所有应当学习的复合性知识硬性规定出来好,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其他专业知识好?是多学几门其他专业知识好,还是只学一门其他专业知识好?是从大一开始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知识好,还是到大二、大三或大四再让学生补修其他专业知识好?是把其他专业知识作为必修课予以考试好,还是把其他专业知识作为选修课予以考查好?这些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
指导策略
在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宏观策略亦呈百家争鸣之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因而其培养目标限定为“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采编、公关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①这是一种“功夫在诗外”的重基础型策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莫林虎教授认为,其他专业知识比新闻专业知识更重要,应该将重点放在其他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方面,至于新闻专业知识只需熟练运用即已足矣,②这是重新闻分支专业技能的策略;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的付然锋认为,应将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以便应对复合型采编人才急剧变化的现实需求,③这是从技术层面来设想的指导策略。这些指导策略看起来信心百倍,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新闻专业的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而非可以随意摆布的学习机器!因此,这些策略写在纸上可以,但具体贯彻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笔者看来,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应该是:以新闻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实践学习中拓展其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施能力和成功能力。亦即不再采取五五分成(或其他比例)的办法处理新闻专业技能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再强求学生成为无所不知的杂家,不再刻意熔铸学生广博的人文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不再硬性规定其他专业的必修知识;还学生主动决策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如何造就复合型知识内涵,学校只需检测其实施能力和成功能力。在检测过程中,不再硬性规定考核内容,不再量化考核方案,而是随机考核学生采、写、编、评、摄“即发性新闻事件”的实施能力,再综合其各项才能,评定其成功能力的大小。这种做法虽未客观量化出来,有点难以把握,但它更人性化与个性化,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目标为本”的大学精神的体现,是真正从内在素质上落实复合型人才的举措,而非仅从形式上杂糅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套路。
实现环节
在培养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实现环节中,教学方法是根本,实践教学是主力,技能培养是目的,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各个环节圆满实现的“护身符”。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讨论式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发表见解;并采用“理论+案例+实例”的模式,让学生动笔、动脑,进入角色思考状态中去;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批评、写作的实战技能,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作业内容”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小组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布置好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⑤)等。
在技能训练方面,要注意培养上手快且有后劲的人文底蕴深厚、掌握实用性传播技能、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的“多面手”。这些技能可分为大学生基本技能和新闻专业技能两大块。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协作交流、分析判断、思维创新、外语与计算机水平”等,专业技能包括“调查、策划、采编、写作、摄影摄像、新闻评论”等。为了抓好这些技能的培养,还应做好具体的评判工作,设置好评估体系,力求简洁明了,既能考核其全面素质,又能考核其专业特长,促使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掌握传媒发展动态,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二是注重人才的个性发掘,搭建复合型人才的合理教育平台;三是放眼传媒改革前沿,更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四是知晓新闻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不等于宽口径的道理;五是明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面不一定很宽,其需求量有时是很小的;六是新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以牺牲专业化水准为代价;七是要避免过犹不及。⑥
总之,在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细节方面,各大高校应该尽量走特色化道路,并适当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使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加灿烂光明。
注释:
①叶晓华:《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百度文库,/view/e660e04bc850ad02d
②莫林虎:《美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1期
③付然锋:《复合型采编人才的能力及培养》[J],《新闻窗》,2007年第2期
④刘文莉:《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J],《知识经济》,2009年第1期
⑤赵丽芳:《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刊),2007年第8期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2
1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生存环境的影响
1.1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危机感
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报、手机上网、笔记本电脑、IPhone等无线客户终端改变了传媒生态环境。传统媒介的四大产业:电信、互联网、各类出版、广播电视,从各自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逐步走向统一,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界线正在模糊。全媒体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播音主持具有相对独立的环境和专业性的特点,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多元互动环境加速信息和新闻的传播,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以往的主流媒体话语权也在逐渐瓦解,给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危机感。
1.2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在边缘徘徊
长期以来,新闻播音主持长期有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支撑,因此,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主流话语的表达和传播。由于这些因素,播音主持应对媒体竞争变化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具有相对稳定和独立的专业环境,因而很少进行跨媒体探索,因而全媒体的理念很少在新闻播音主持专业得到研究和传播,因而徘徊在全媒体的边缘。尽管现在有一些播音主持人开始了全媒体时代的主持探索,积极开通手机、微信、博客等无线客户终端,与大众进行实时交流,然而还远远不能满足电视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全媒体时代下,没有主动的把专业知识与全媒体时代的理念融合,仅仅进行专业技术的探讨还不够,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行实践方面的探索和理性思考。(2)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划分明显,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制作人员仅仅负责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由于相对独立的专业要求,使得播音支持人仅仅起着播音的作用。限制了播音主持人的发展。
1.3全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媒体话语权转移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不在是新闻工作者的专利,新闻传播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受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特别是以微博等平台为主的公民报道,显示了受众主体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成为“公民记者”,将“公民新闻”第一时间,在突发事件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这说明全媒体时代下,“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媒体话语权转移,新闻不在是主流媒体的权利,也是公众的权利,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播音主持人的主流话语权受到削弱。
2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全媒体时代给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在全媒体时代的生存和核心竞争力。
2.1新闻播音主持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在全媒体时代下,各个媒介相互融合,电视新闻主持必须打破传统界线,积极主动的进行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不仅具有语音、语流、断句、情感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掌握新闻采编知识,在主持过程中,要将网络、移动等媒体利用起来,加强实时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拉动与观众的距离,赢得观众支持和好评,形成固定的受众群。同时在利用手机、平板电脑、IPhone等新媒体时,要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我们是要运用新媒体来为主持服务,而不是用新媒体来代替主持,因此,要把握好主持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2.2要改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分割的状态,实现流程再创造
传统的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流程划分明显,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制作人员仅仅负责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由于相对独立的专业要求,使得播音支持人仅仅起着播音的作用。限制了播音主持人的发展。因此,要以全媒体理念对播音主持进行流程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构建播音主持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理解力和实践操作力。要改变新闻播音主持传统的流程相对独立和分割的状态,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应该线性地、有侧重地融入采编各个环节,实现采编同步、播音融入,实现全媒体传播过程中都有播音主持的有效介入。比如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时,电视新闻播音支持要灵活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在播放政府及时的消息时,要运用权威、肯定而简洁的语态;要对事态发展的进程及时信息,同时要抓住最有效、最重要的新闻点,在与观众、网民等互动过程中,有效运用QQ、博客、网络视频等平台,积极做好事态进程报道,提高亲和力,把握好舆论导向。因此,以全媒体理念对播音主持进行流程再创造,有利于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真正发挥播音主持的作用。
2.3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拓展创新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下,培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有利于提升栏目影响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信息化极其丰富的今天,受众需要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希望减少信息选择的不确定性,因此,提高节目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便表现为一种竞争力,进而转化为主持人的竞争压力。如何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自身品牌,提升栏目影响力,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培养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形成固定收视群体。打造品牌主持人,把品牌化作为主持人职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树立主持人自己的风格,加强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发展,适应全媒体生存。另一方面,要拓展创新平台,要更及时、更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对传播平台进行创新,利用各种先进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将全媒体时代的理念与 传统的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新闻播音主持数字化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拓展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平台,促进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3结语
全媒体时代下的播音主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和话语权的转移。我们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构建以全媒体为支撑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改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分割的状态,实现流程再创造,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加强与民众的亲和力。要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拓展创新平台,促进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规划模式
一、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就曾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追求职业需求、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应该为国家培养服务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健康发展。担任耶鲁大学二十年校长的里察•拉维因(RichardCharlesLevin)认为,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倡导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威大校长和耶大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都在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理工科或文科专业均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问题。曾经开创大学培养职业技能性新闻记者的密苏里大学,也终于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培养具备高人文素质、广博知识,但仍具备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步入大众化也迫使当今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本论文是以目前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参考基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提出一个课程规划模式方案,并为大陆培养应用型新闻学专业人才,规划一个为期四年的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案例。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才”。高等教育担负的职责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更大的使命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社会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其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具备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基本理念上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未来的领导阶层的人才;而职业学院教育则为各行业培养基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发展的潜力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那么目前海峡两岸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具有何种发展方向上的特征?目前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多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现今两岸许多大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传授狭窄的专业理论知识,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1]。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呈现出缺乏培养人才理念的办学现象。开设课程往往不是以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目标为导向,而是以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或兴趣开设课程,其结果是规划出的大学四年课程如同一个“大杂盘”,缺乏教育的方向感。那么,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的理念应以什么为建构的依据?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哪些方面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规划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的规划与设置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理念必须同时代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当今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专业人才。智慧是人的综合知识和判断事物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知识,但是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智慧,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养分。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获取智慧。人文素质的养分主要取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肥沃土壤。文、史、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我们独立判断与批判能力提供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培育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素质提供养份。通过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广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其知识面,还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身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为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开发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锻炼获得的[2]。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强。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新形象[3]。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为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培育需要整合学习专业化和学习职业化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者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素质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延伸和提升,它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对素质教育与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比例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均衡的发展。在规划课程时需要了解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课程与课程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开设每一课程应明确认识该课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每门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在撰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说明开设每一门课程预计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设计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和撰写课程大纲。此外,需要具体说明学生学习某一专业课程后应该“掌握”、“具备”何种能力。例如,具备独立进行创作的能力等,并且说明在技能的训练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本论文以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修读172总学分,设计以修读83学分的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一份“新闻学专业四年学习课程规划表”(见表—)。此表根据学生对不同传播媒体的兴趣,区分为A、B两个专业轨,供学生选读。不论选择A轨或B轨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均须修读至少47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必须修读至少36学分A、B两专业轨共同选修的专业性课程。此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规划可大致归纳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三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是一种系统性、专门化的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范围内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4]为满足传播业界对于人才技能之要求,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等知识,并掌握对该专业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此类课程包含所有专业所需修读的基础理论,或专业技术原理性课程。为满足新闻传播业界对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规划方案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性训练课程:专业必修学分:47学分(包括实习学分)专业选修学分:36学分(可选择修读的学分为68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必修学分57学分新闻专业本科四年必须修读总学分:172学分1.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此方向着重传授传播学理论性与原理性、传播史、传播法规等课程。此课程也包含专业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性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影视媒体器材与相关设备的能力。
三、专业拓展(延伸)课程
新闻媒体报导所呈现出内容的质量与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品德、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修读上述83个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外,我们进一步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修读拓展其志趣的“专业拓展课程”。这是属于专业知识培养性质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科学、或某一个领域,并且具备该领域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在进行采访时能够提出具有专业性、深入性的采访问题,并能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报导。例如,对未来有意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闻专业学生可到体育学院修读相关的课程,以培育学生在此领域的专长。学生亦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医疗、自然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地质学、海洋学、生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其专业知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其兴趣拓展的领域至少修读两个专业领域,且每一领域修读不得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修读拓展性课程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四、综合素质培育课程
此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开拓其视野,使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基本的了解。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分析事物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课程包含工具性知识的培养,如外语、基础研究方法等。这一模块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至少57学分,其中修读文学、历史、哲学,每一类不得少于12学分的课程。根据上述理念,本论文更进一步提出由三个模块组成的“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见表二)。
五、结语
以应用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为基础,本论文提出一个“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的案例。形成此模式的概念亦可运用到其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其他专业领域。此模式的有效执行,除了需要学校各院系彼此共同配合方可达成外,也需整合如中文、历史及目前开设的公共课程等,并须重新规划设置如目前台湾各院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中心”。此中心的设置可向全校所有科系学生提供各类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读。
参考文献:
1.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粱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房剑森,薛天祥.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4
1.构建坚实根基
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文化素养,对新闻的报道应扎根于社会,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虽然目前新闻媒体格局处于“全民记者化”状态,但是新闻行业对具备专业新闻传播知识的人才需求仍旧不低。这是因为在一些社会事件发生时,大众虽然能够及时发出最新消息,但是人们还是难以分辨关于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人们比较期待传统媒介发出的权威公告,消除人们的疑虑。由此观之,新闻机构的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宽阔的视野及敏捷的应变能力,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根基与视阈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合格的新闻记者。我国积淀深厚思想深邃的传统文化,就是新闻记者最好的文化基础。各高校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就必须守住这个根基。在守住根基的同时,也不能缺乏创新,新闻行业是走在社会最前沿,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才时应开阔学生视野,随时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如果不重视学生的根基与视阈,那么教出的学生就会脱离实际社会,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2.拓宽学生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新闻传播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扎实学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拓宽学生视野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拓宽学生视野的方法上既要跟进业态变化的进程,又不能一味地迎合新形势。打个比方,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使用新媒体,如让学生利用微博关注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或使用微博新闻消息,但如果一味地被新技术牵着鼻子走,那么对于学生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育也就成为无用之学。因此,高校教育者必须注重学生根基与视阈的培养,根基是学生立身于社会之本,视阈是学生眼界和思维的拓展,二者须相依为命。那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根基与视阈,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应压缩专业课程比重,加大文化基础课,强化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性的课程,使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人才能适应社会,与实际社会接轨。新闻传播还是需要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与视阈上。在新闻教育方面,必须要坚持以技能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为主的教育战略,并且要与视阈相结合方能培养出一个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结语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 融媒体 新闻学 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
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新常态;新闻传播;毕业生;就业
一、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新常态,强调要稳中求进、结构优化,消费继续发挥基础作用,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出口继续发挥支撑作用,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经济工作呈现三个特点,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必然推动创业,就业途径和方式势必呈现出多样性,创业将会是创新驱动的闪亮体现。在新常态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也会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人社部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是749万,较2014年增长22万,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对于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方面将面临一场新的考验和挑战。
二、新常态对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要转变思路和观念,在经济新常态下顺势而为、顺时而动,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主观意识上,大学生要克服就业目标过分集中、信息沟通不佳等困难,全面了解新闻传播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积极尝试新的就业方式,要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早日实现良好就业和合理就业,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环境和平台。待就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而机关、事业单位因岗位有限,吸纳毕业生数量不多;与之相反,受近年来各高校扩招的影响,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数量却是持续增多。尽管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事实上许多普通二本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还是面临重重困难。很多招聘单位青睐经验丰富、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地方院校毕业生可塑性强、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优势特点,使其就业时面临的障碍较多,问题较为突出。
(二)地方院校方面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分工的调整变化,工作种类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岗位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在发生变化。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它实操性强、时效性强,观点、技术、手段变化也比较快,这就要求专业师资能够紧跟时展,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促进学科发展。与985、211等知名院校相比,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培养目标清晰度欠缺,导致毕业生尽管掌握的新闻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操技能欠缺,难以高度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岗位相对较少,毕业生在应聘时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用人单位的各种岗位需求。近些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片面强调专业契合性,而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学生的多元化就业能力,院校及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高度重视这一趋势变化。基于此,高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和实践机会,通过第一线的实践促进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期间,不仅要了解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和就业市场发生的变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就业时力求做到自身兴趣和专业相挂钩。新闻传播行业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奉献精神,但事实状况是当前地方院校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专业知识不过硬、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尤其要客观分析、理性对待,排除“等、靠、要”等不良思想,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和个人价值,在就业时不片面追求未必适合自己的大单位、大城市。许多毕业生就业时将机关单位和省级新闻媒体单位作为追求的职业目标,忽略了工作条件、个人发展、工资待遇等对个人的影响,也缺乏相关的求职技能、岗位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导致签约率偏低,就业成效不够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新闻媒体类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大学生一定要修炼好内功、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积极应对就业困难的大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修正期望值,可以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市县级媒体或者中小型企业寻找工作岗位。也可以先就业,积极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不断磨练心智,之后再去更大的平台应聘,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
三、经济新常态下应对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学科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立足于实际,充分研究传媒业的市场需求和供求变化,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背景,以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等能力为主,以电子媒体技术为辅,加强一线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水平。指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当前的就业现状,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要科学判断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当前,传统价值观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冲击,某些社会矛盾在特殊形势下也存在引发思想风险的可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要做到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以专业角度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其就业时更具有竞争力,要依托学校必修课和基础课,调整优化课程体系,逐步开设符合当前形势的新型课程,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实现新常态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加强基础性建设,切实提升师资水平
经长期观察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专业经历和背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教育指导学生时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因此,地方高校要大力引进专业型人才,邀请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积极拓宽学生视野,积累专业知识。同时,要安排专业授课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到一线岗位体验新闻传播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与当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单位建立良好关系,杨通合作渠道,共建学生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传媒机构参观学习,通过观摩和实习让学生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环境。地方院校应加大资金投人建设专业实验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建设,完善观摩审片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编导编辑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其在校园内获得专业训练。要注重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校园刊物为平台,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用专业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几年,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势必更加迅猛,将为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专业教师更应该从士曾强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人手,优化知识结构,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职业发展教育,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进人大学开始就要科学规划未来,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将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新闻敏感度的培养密切结合。要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职业发展做知识积累和长期投资,而不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要促使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将专业学习融人到个人职业发展梦中去、融人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另外,地方高校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就业观念,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学生成才。要注重矫正毕业生的非理性就业观念,从学生的特点人手,培养其正确的职业意识、积累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从多方面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针对职业规划、择业签约、人职准备和上岗就业等不同阶段,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就业观,明确职业目标,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将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四)注重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提升素质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给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使其将所学理论结合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要支持毕业生职业探索,帮助其开展职业规划,使其实有机会承担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流程,胜任工作岗位,力求创新工作方法。鼓励学生返回校时将积极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风貌带到课堂中,从而促进良好职业操守的形成和较强职业素养的养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用人单位要积极吸纳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依法招聘人才,营造公开透明的就业环境、高效的职业管理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使其克服盲从心理,更新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