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教师;专业性;生源;师资;实习

经济建设的腾飞,为职教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在于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乘着国家发展职教事业的东风,迎接职教事业的春天。

一、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学生到学校除学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林院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难以走上教师的岗位,尤其是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讲医的不能给猪“去势”,讲畜牧的不会解剖,像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实验实习设备短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是形成学生技能不够强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教师是由普通高中调入职校的,往往用普通高中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注意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与实践接触较少。随着小养殖的滑坡,就业形势严峻,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存在问题,畜牧专业又是既脏又累的专业,生源奇缺,许多学校自动降低门槛,来者不拒,许多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较差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尤难,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这样一来,招生更难,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理论扎实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②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兽医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兽医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包括饲养实习,疾病诊治实习,畜禽解剖实习等,实习需要资金和实习动物,离开生产实习基地根本不行。把学生编排成实习小组,定期到各部室轮流实习,这样以来,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将来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开门教学,走向社会

对群众带来的有病畜、禽,引导学生现场诊治、解剖,每次出诊和疾病预防注射,兽医教师带一组学生实习,手把手地教学生,使学生能诊断、敢开药治病。我们每年定期到种猪场、饲养场和兽医站实习,还不定期地带学生参观西农大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特种动物养殖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中职化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03-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肩负着为特定的工作岗位培养合格的第一线的操作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的重任。但目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的学制有所缩短,许多基础文化课程的学时相应都有所删减,许多专业都没办法针对本专业的特定要求单独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课程。比如在笔者授课的学校,目前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均开设了化学课程,但开设时间均选择在第一学期,选用的教材和授课教师也是一样的;这样就没办法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其专业的化学知识。那就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摆在了中职教师面前――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能够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传授给学生一定量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摆在中职学校教师的难题,也是需要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和解决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结合笔者在中职学校授课的经验,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尝试着采用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知识模块的组合,传授各学生一定量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二、模块教学法在我校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

模块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我国职教界曾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宽基础、活模块" 的教育模式适用于我校目前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授课教师可以在园艺和畜牧兽医专业先设置一些知识和技能通用的模块,也就是"宽基础",然后再根据这两个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模块,也就是"活模块"。大致的使用方法是,两个专业在早期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共通的模块,在深入的细致学习之后,再学习一些两个专业有所区别的专业模块。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课时数内,既让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也能让学生学会了一定量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三、模块教学法在中职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划分知识模块

笔者任教的中职学校目前选用的化学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化学(农林牧渔类)》。如果采取模块教学法,首先应划分知识模块;根据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可先划分为两大知识模块,也就是化学基础知识模块和化学应用知识模块,具体划分可根据表1-1进行:

模块1化学基础知识 模块2化学应用知识

表1-1

全书一共有十一章,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分成了两大知识模块。前三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溶液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可以划分为化学基础知识模块,这一模块的知识主要为基础性的化学知识,是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都应该掌握的共通的化学基础知识。后面的八章划分为化学应用知识,根据知识的内容和相互的联系,再划分为了定量分析及滴定分析技术、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和生物大分子和营养三个小模块;这三个模块的知识主要是以应用为主,也是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要,进行相对有一定区别的教学。

2、化学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

化学基础知识模块是该门课程的所有知识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进行后面的化学应用知识模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化学基础知识模块突出一个"宽"字,要在本模块的授课中强化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通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化学基础知识模块涵盖了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溶液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诸多方面的化学知识,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化学基础素质,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教师在进行这个知识模块的教学时,不但要重视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以保证后面的化学应用知识模块教学的顺利进行。

3、化学应用知识模块的教学

化学应用知识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灵活应用该模块的知识,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要进行相对有一定区别的教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基本理论的讲授后,应该根据两个专业的专业需要和专业特点,在知识的应用、案例和实验教学中做出区分。这一知识模块操作方法如表1-2所示:

表1-2

4、按模块区分考核重点

在化学基础知识模块考核方面,因为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授课内容是一致的,可以选用同样的方式和题目进行考核。但针对化学应用知识模块式,因为在授课过程中已经根据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要进行区别授课,每个模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力实体,每个专业的每个模块的学习结束后,授课教师就应该进行侧重点相对不一样的考核,及时检验两个专业的学生每一个模块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模块2.1定量分析及滴定分析技术这一模块的技能考试中,针对园艺专业,可重点考核学生肥料中某种元素含量的测定;但针对畜牧兽医专业,则可以重点考核饲料中某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根据模块区分考核重点和难点,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利于教师根据每个模块教学中专业侧重点的不同来进行侧重点和难点也相对不同的考核,利于学生根据专业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学习和复习;也利于教师及时根据两个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辅导。

四、模块教学法在我校化学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模块教学法在中职化学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这也是其他学校的要进行模块教学时会遇到的问题。

1、制定相对合理和科学的划分模块的标准

在中职化学课程的授课中,目前还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进行模块划分的明确和公认的标准。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要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够自行制定相对科学和合理的划分模块的标准。

笔者本次划分模块的标准是根据知识的特点,先划分了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通用的化学基础知识模块;再根据两个专业的专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划分了在知识的应用、案例和实验教学中做出区分的化学应用知识模块。

2、要求任课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同一门课程,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授课专业的不同,做出有针对性的区分教学,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取不同的知识的应用、案例和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在进行该项教学改革的过程之前,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定期到养殖场和种植园实践的机制,通过学校组织教师到养殖场和种植园的不同部门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的方法,增加教师相关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到养殖场和种植园各部门各岗位实践,充分了解不同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各教学模块所需的教学内容,积累各教学模块所需知识和案例,丰富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且使教学更贴近各专业实际运用的需要。

五、结语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结合笔者所任教的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笔者本人的授课经验,将模块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能改变以往化学课程在园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一刀切"的教学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相对更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如果其他中职学校的某些课程也需要进行该项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条件,不断地探索实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吴艳芳.浅谈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 2008,(2)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对策分析

S85-4

经笔者分析,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分别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养殖人才的需求量大,使得社会出现技工荒。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问题。因此在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本身的教学质量,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强化本校的教育特色,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的强化竞争力[1]。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学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仅有课本,使得学生的学习层面变得狭窄,无法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考核时,多是考核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理解不多。

有些学校即使是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实践内容十分简单,多数是以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学生专业技能差,出现难以就业的情况。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在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未根据学生水平、学校特色进行施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相一致,学生并未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失去市场竞争。加上,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发展慢,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出现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偏差,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三是,教学脱离现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类型则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中职学校之中,畜牧兽医专业盲目跟随专业教材,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具备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十分缺乏社会实践,并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教学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二、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改善不良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笔者将从: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欠缺。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职业培训教学,更加注重能够于学生全面发展。行为导向教学与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相关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之中,活动是教学导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学习技能、思想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这类院校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这类学校和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到听得懂,也学得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畜牧兽医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3]。

(四)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

校企合作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养殖企业的现场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但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中学校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知识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师资队伍,选择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平台,落实专业技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教育的各个方面。现代教育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素质教育前瞻性改革的创举,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向社会化和实用化发展的强有力保证。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畜牧兽医学专业也是畜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和进步。畜牧兽医专业的种种教学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进此专业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会带来许多科技优势,以及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一、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描述,或者用图片和简易模型道具等来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性,如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青贮饲料加工过程、鸡的人工授精等知识点,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无法做到教学生动,更难以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掌握专业技术要点。这一弊端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凸显出来,许多学生在工作初期无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线,无法真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中,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质量产生质疑。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

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实习、实训时,门类品种庞杂、投入巨大、运行成本高,这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实验也面临实验动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学成本的问题:微生物学研究具有微观性、传染性,临床兽医学研究方向具有高风险性等,这些特殊的实践教学难点难以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场、复杂的工艺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视频,实时互动地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二、图文并茂,增加教学直观性

畜牧兽医课程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要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课本内容僵化,特别是一些图片资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致使学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使呆板的课本知识生动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家兔的品种和习性”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阅不同品种的家兔图片资料,把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图片粘贴下来,组成一系列不同品种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体貌特征,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得出不同品种家兔的体貌差异,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就容易的多。在讲解家兔的习性时,可播放一段教学短片,展示家兔的几个生活习性,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从难到易的转变。

二、信息广泛,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程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在于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以及产品都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疾病知识方面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比如在讲“禽流感”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趋势,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但这些知识对教学工作是相当有利的,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疾病发展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资料不可比拟的,也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合实际,增强探索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把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新出现科技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畜牧兽医行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比如近年来通过致病病毒和细菌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导致各种家畜的传染病频发。从2003年牛羊猪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鸡鸭禽流感,从2006年的猪蓝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杆菌病,无不使畜牧业一次次遭受重创。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我们不是十分清楚,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想像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四、言简意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5

阜新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是首批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是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建设专业,是辽宁省示范专业。在建设中,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职业岗位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双途径引领,三阶段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先进、定位准确、产学一体,工学结合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关键词]

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依据辽宁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辽西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特点,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职业岗位分析、结合学校示范校建设的实际情况,畜牧兽医专业形成了“双途径引领,三阶段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1“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1“双路径引领”的内涵

路径1: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通过前4个学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技能训练,经考核合格后与相应的企业签订培养订单,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协作下,使学生深入企业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定向性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及实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技能证书后毕业进入企业。路径2:对于有升学深造愿望的学生,通过前4个学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技能训练,经过考核合格后进入升学班,进行更深层次知识提升,最后参加全国统一升学考试。

1.2“三阶段实训”的内涵

第1阶段(1~4学期):在本阶段,无论就业还是升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依托校内“微型校中场”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轮换、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第2阶段(5学期):这个阶段,对于就业的学生,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实习岗位,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由企业专家和校内专职教师共同培养,使学生认识企业文化和理念,同时定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升学的学生,在校内,结合技能和内容进行校内实训。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从第5期进入升学班。第3阶段(6学期):这个阶段,就业的学生根据订单进入企业顶岗,通过入企使学生掌握生产流程和专业知识技能,使在校学习的知识得以体现和应用,也对专业知识进行丰富补充,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完成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毕业。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第6期继续在升学班学习,最后参加升学考试。

2“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1)“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签订有关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高校专家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进入校园,为学生进行讲座和指导;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锻炼和学习,以共同育人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纽带,实现互惠共赢;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

(2)校内学习+校外轮岗主要进行校内外理论教学与综合实训实践教学,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岗位轮换,工学交替”的原则,完成不同岗位的综合实训任务。在确保学生实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到与专业(技能)方向的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可以明确企业岗位职责,验证、巩固、弥补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全面培养职业素质,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对口升学是指本专业有升学意向的学生第3年不参加顶岗实习,继续在校学习1年,每年6月份参加中职升学考试。

3“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畜牧兽医专业全面推行“岗位轮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按照专业就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课堂设在动物医院、养殖场、饲料厂、兽药厂等实习实训场所,灵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带动、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综合练习等教学方式,边学边练,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试考核体系。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实行考教分离,采用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

4“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教学管理

(1)加强实践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前4个学期,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设施,开展实训教学;第2学期、第4学期采取校内和校外轮岗交换,做到产学结合,开展工学交替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解决在校内实训环境下不能完成的实训教学。

(3)设立企业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实践学习。

(4)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双路径引领,三阶段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需要建立一支由专业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行业兼职教师、高校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配制 应用 课程标准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迎来了发展良机,2010年国家教育部启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着力推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创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被列为该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成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如何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并且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高质量课程是其中的特色和亮点之一。因此,该课程组教师根据贵州省中草药资源丰富,地方农业以畜牧养殖为主的特点,开发并创建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与应用》课程。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该课程是我院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岗位能力拓展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针对畜禽饲养工、中兽医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职业岗位所需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主要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鉴别、种植、采集、炮制、加工、配伍方法及其在各种畜禽动物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草药添加剂的常用资源,采集、加工方法,熟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置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能够根据不同用途独立配置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并灵活运用到畜禽生产中。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以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分类教学、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为线索,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任务化形式,结合贵州省中草饲料药添加剂产业发展状况,通过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⒈工作过程序化知识点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行动体系中的过程性知识为主,即以企业生产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依据来确定教学内容。同时按照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即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植、采集、炮制、加工、配伍等工作过程序化知识,而将中草药的资源及其在动物中的应用情况等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进行整合,确保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不变。

⒉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老师注重知识理论讲授,企业人员负责实践技能培训。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作情景,工作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

⒊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

在实践教学中,把实验实训转化成任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每一个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采取提出项目、解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学的过程就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教与学有机融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针对性明确,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素养在项目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制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解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㈠知识目标

⒈了解我国中草药添加剂常用资源的基本知识与鉴定方法;

⒉了解饲料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制作原理、配制原则、特色与功效;

⒊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植、采集、保存及资源开发;

⒋掌握中草药添加剂的识别技术、炮制技术、制作与加工及临床应用技术。

㈡能力目标

⒈培养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伍原则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中草药添加剂的分类及药效,独立设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掌握中草药添加剂在畜禽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㈢素质目标

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⒉具有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⒊具有诚实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

四、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项目

通过对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最后转化为学习项目(见表1)。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的不同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1]。

⒈启发讨论式

教学主要采用互动交流和讨论的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师讲授-学生求问-解答-反馈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在中草药的研制与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各种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和用途以及配伍禁忌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⒉情景教学法

将教师深入企业所拍摄的照片、视频加工制作成PPT课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制作成图片库、视频动画库等挂在网络课程中,供同学们自主学习浏览。

⒊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自行设计完成操作项目,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小结。

⒋研究创新教学法

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收集苗医苗药邓地方民间组方,带回课堂并组织学生研讨,设计创新方案,增加教学特色,把苗医苗药理论带到饲料添加剂研制中。

六、考核评价

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10%)+态度与考勤(10%)+项目成绩(40%)+期终成绩(40%)。具体评价方法见下表2。

1.平时成绩

成绩认定办法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数次作业完成质量的平均数。每次作业完成质量成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按A~E计分,即A计为90,B计为80,C计为70,D计为60,E计为40,计算几次作业、测试、实训的平均成绩。

2.态度与考勤

分组表现情况等分为:几次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之和/分组讨论次数,各个讨论小组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成员按照优秀占30%,良好占40%,合格、不合格占30%的比例投票表决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

⒊项目成绩考核

笔试试题应由各课程任课教师从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抽取相应的知识点构成A、B、C三套笔试题。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构成。知识点的分布情况、难度系数应具有层次性,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三套试卷中相同的试题不应超过30%。

七、小结与体会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与应用》课程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期间开发设计的一门特色课程,课程选题结合贵州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课程设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在教学模式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模式,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为主线,突出添加剂的研制和应用技能,掌握必须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目前该课程处于建设的初期,应仍然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如课程的教材仍处于校本教材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直到正式出版;课程组教师队伍上主要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需要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指导教师;需要进一步扩展教学实习的平台,更深层次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

参考文献

[1]何敏,陈敏.中兽医学专科教学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12,05:110-111.

[2]王中华,方磊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课程改革初讨[J].中兽医学杂志,2012,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