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企业不仅需要一般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专业、能创新创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许多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截止2015年全国共有600所本科院校经教育部批准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是许多应用型院校开设的新兴专业,然而,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迅猛发展,正如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会长刘法公教授所说:“商务英语专业跑在了高速铁路上”,商务英语专业大方向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绍兴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校外企业、行业管理人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研分析,旨在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提高学生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二、调研与分析

《商英国标》要求,根据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校定位、办学传统、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此,笔者对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做了相应的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调研之一:采用问卷和座谈方式对绍兴地区部分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结合绍兴区域经济发展,就“商务英语专业是否需要+其他专业方向,+什么”等问题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校外专家们普遍认为,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商务英语分专业方向非常有必要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务英语+纺织贸易(服装)、商务英语+创意设计、商务英语+品牌营销等,分析原因有一下几点。

首先,从绍兴市产业结构来看,外贸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用性人才需求量大。如果在商务英语的基础上,开设纺织贸易(服装)专业,让准备往这方向发展的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纺织专业知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顾名思义,不管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特定的产品,必须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对于绍兴市的纺织产业,也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纺织产品创新,可以主要体现在面料和服装设计上。绍兴市纺织品及服装市场上,传统的“恨布不成衣”局面依然存在,但随着绍兴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绍兴本土的服装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开设“商务英语+创意设计”专业,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纺织创意设计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既有深厚的英语功底,又懂得一些纺织创意设计知识与技能,会大受市场欢迎。

其三,绍兴市纺织产业在“高端化”之路上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品牌发展上投入与运作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技术开发停留在“引、仿、跟”上,在产品开发中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很少。企业争创名牌意识较强,但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品牌营销手段。想要推动纺织产业高端化,必须先打造品牌,因此,需要加快推进纺织时尚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认真做好品牌运营。根据调研,虽然许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市场营销英语课程,但是想要掌握营销技术,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市场营销这门课的针对性并不强。如果能开设“商务英语+品牌营销”方向,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品牌营销知识和营销手段,在未来职场上会如鱼得水,更加有用武之地。

调研之二: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对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研学生对目前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实用性, 第二部分调研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关于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实用性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有一下几类课程:商务专业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商务翻译类课程,如商务英语笔译、口译、商务英语翻译实务等;商务语言类课程,如商科经典选读、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等;商务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如织英语、会展英语等,基础语言类课程,如听力、阅读、口语、词汇学等。在学生附加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商务英语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属于加强语言学习能力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语言训练为主,但是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属于商务课程,希望以语言为工具多了解商务知识,因此反映出商务英语类课程的矛盾之处,其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研讨。另外,学生认为商务类课程的开设数量欠缺,希望多加强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例如商务实践操作类课程,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业务操作课程、会计;商务翻译类课程,如中级口译、高级口译。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方向问题,学生愿意选择的专业方向主要有一下几类: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品牌营销、商务英语+纺织贸易,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新兴行业的兴趣较大,如电子商务、品牌营销,说明学生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

三、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

本文重点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构建进行探索。

(一)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构成。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国标》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根据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因此,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四学期共四个学期;外语教育,即第二外语,开设时间从第五至第七学期共三个学期;专业教育,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七学期共七个学期;实践教育,由实验教学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构成,开设时间从第一至第八学期共八个学期。即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又突出了专业课程和实践教育,开设时间最长。

在结合本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课程设置,优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商务理论和实践操作类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就开出了纺织英语、会展英语、国际物流等33门专业任选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要总学分的10-25%,并要求“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要以实践教学建设为抓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创造性学习和创新能力训练的环境。笔者所在学校创新设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商务会展实训、商务模拟实训等集中性实践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例如每年春、秋两季的中国柯桥纺织品博览会,都派学生参加志愿者,助力纺博会。通过不断的修订完善,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既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又能体现专业特色。

(二)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

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大方向越来越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市场的需求,因此加强商务专业的创新发展研究,及时了解国际商务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开设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商务英语 + 辅修专业方向等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已经刻不容缓。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外贸进出口大省前沿,以纺织业为龙头产业,培养以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联合其他具备优势学科专业的高校共同分享师资及教学设施,根据调研,首先在15级开出了商务英语+纺织贸易、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随后逐步增加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例如商务英语+会展英语、商务英语+品牌营销、商务英语+创新设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等专业方向。同时,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在商务英语大专业的基础上,创新商务英语+辅修专业方向,实现院校专业间的“互通互联”,开出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辅修专业方向,尽早实现商务英语+战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校标的制定也刻不容缓,各高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在课程设置和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方面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体现地方性、商务性、应用型的总体要求。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商务英语课程实用性等方面调研分析,重点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商务英语 + 专业方向(辅修专业方向)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标构建进行探索,对其他应用型本科制订个性化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兴国,严明,彭青龙,许德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2]刘法公.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J].中国外语,2015,12.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2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专业教师 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80-02

《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这十年期间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要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为重点的培训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中提到“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且时间紧迫。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

《规划》中提到要依托相关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商务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培训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在职教师,提高师资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教学水平、职业素质能力,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教研教改的开展。[1]

根据对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网2012年全年的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12年培训计划的统计,其中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屈指可数。2012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网上公布的培训计划中,和英语或商务英语相关的计划只有5项。[2]

由高等院校建立的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模式大多为寒暑假召集教师到基地,专家讲座与高校参观或企业参观相结合,然后颁发结业证书。这些培训项目中只有部分培训列出了考核内容,大多不能进行客观考核。

针对武汉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国家与学校经费的支助下,大多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培训,证书获得率为100%。培训之后,和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一样,教师们仍不敢称自己为“双师型教师”。调查结果表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参加完此类基地的培训活动之后,依然没有变成“双师型”。他们只是获得了“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证书,但并不具备“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规划》中所提到的由企业所创办的培训基地并未普及。因此,目前除了培训基地之外,国家或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推出切实可行的途径,真正使得商务英语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二、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的原因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高职英语专业存在理解误区。商务英语专业有别于培养大众型服务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可以让其从事与英语相关的涉外事务。因此,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只要能用英语做到“能说会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建设“双师型”。

原因之二在于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内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据统计,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方向主要为翻译、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方向的差别势必决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师资方向的差异,这样就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在专业内采用统一的模式,难于建设。

三、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索

事实上,在高职的范畴内,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以培养高端语言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自主摆脱传统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束缚,突出培养学生涉外场景下的语言技能和对策。要实现这些,就要首先让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根据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建设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工明确,确定目标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培养,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让专业教师有明确的课程方向,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该方向课程的授课,是切实实现“双师型”的前提条件。正如上文所述,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往往设置了不同的方向,只有根据专业设置的方向让专业教师做到方向明确,才能为其自身“双师型”角色实现确定目标。

授课方向明确稳定,不仅能让专业教师将该方向的课程挖深讲透,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贯彻落实,还能让他们理清“双师型”教师角色实现需做的努力,无需担心努力白费。这样,对其个人的专业知识深化也有促进,从而有效实现“双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专业教师实地兼职或网络兼职

专业教师确定了专业课程授课方向后,就可以着手与企业联系,有针对性地获取企业工作经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中提到推进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累计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活动是实现“双师型”角色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以翻译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与本地的翻译公司联系,担任其兼职翻译,定期参加公司活动;也可通过网络与国内外的翻译公司或网站联系,兼职翻译其分派的稿件。

以外贸英语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企业建立联系,兼职参与其涉外事务,如英文网站的维护、产品英文信息的、参与贸易环节等。

以旅游英语方向为例。专业教师可以实地或通过网络参与国内外旅行社的与英语相关的旅游服务项目,如旅游线路的介绍、会议安排、景点接待等。

这样在不影响实施教学任务的同时,专业教师可长期获得企业工作经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并使得教学内容符合岗位的实时要求。

负责同一方向的专业教师互相协作配合,以团队的方式参与企业的工作,更能有助于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三)鼓励专业教师学习与考证相结合

在鼓励商务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企业兼职工作的同时,应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参加相关证书的考试,做到教学相长、考学相长。16号文指出,职业教育师范生毕业时,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划》提到要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可见,专业教师获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双师”认定的条件之一。

据调查,80%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除了授课书本和相关参考书之外,鲜有阅读书籍、系统学习文献的习惯。调查中,有57%的商务英语教师表示任教后,没有阅读过除课本以外的英语类书籍。然而,教外语绝不单纯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紧密结合。[3]

因此,鼓励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断学习外语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很有必要。与证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检验学习成果。如外贸英语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外贸跟单员、业务员、电子商务师等证书的考试,翻译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翻译资格证书等考试,旅游英语方向的教师可以参加英语导游资格证等的考试。

按照这一模式,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均担任了企业的兼职工作,他们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充分参与了企业涉外事务,很好地实现了高职高专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据学院招生就业办统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达93%;用人单位对于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予以充分肯定,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人力资源公司每年都会来校为企业招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只有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语言教学能力和商务知识应用技能作为建设目标,综合提高教师素质,将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其需要的合格高技能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淑英.浅谈商务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Z].http://.cn/kjxb/html/2011-10/26/.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3

关键词:需求分析;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没有体现其高职特色和优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知识,轻语言能力和实践技能,所设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教学模式单一,依然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欠缺,无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资料收集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及其就业定位,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的评价及其建议。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三个不同群体:一是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通过对其商务能力的缺乏及实际需求的认知,可达到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二是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他们已经全面接触基本商务知识和部分实践知识。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是真实的、直接的。三是已经顶岗实习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已有相关商务英语专业实习经历,比较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及相关社会需求。

(三)问卷调查的内容。此次问卷采用单选、多选和开放型问答三种方式,共设计17个问题。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评价及建议。

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及就业方向定位;2.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3.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水平、授课要求及教材建设的建议;4.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改进意见

(四)数据资料收集。在2013年11月第11周,笔者向大一及大二的学生发放问卷130份,学生在作答15分钟后收回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97.6%)。在11月第12周向毕业生发放问卷19份(本地顶岗实习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9份。笔者在发放问卷之前介绍了现行的商英专业课程设置,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应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及就业方向定位。对于就业方向定位,67%的学生选择商务助理;19%选择商务翻译。74.7%的学生认为自身最缺乏的是英语应用技能和商务技能,其次是商务理论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他们认为目前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对其商务操作技能(如应用国际贸易术语,填写出口单据和报价还价等)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的培养还十分欠缺。同时,通过专业学习,68.5%的学生最想获得剑桥商务英语中级(BEC中级)证书,其次是外贸跟单员证、国际单证员证及报关员证,所占比例分别是56.2%、41.1%、24.7%。50.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课程对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几乎没有帮助。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对于课程设置比例,大一大二的学生要求增加商务类课程和实训课程,认为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该为4:2;而大三毕业生则认为商务和英语课程以及实训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应该为3:3。调查表明,学生大多主张把重点放在商务类课程上,对实践性课程需求很大,但对理论课的兴趣不高。

(三)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水平、授课要求及教材建设的建议。87%的学生认为具有商务实践经验且懂英语的教师才能真正满足该专业的要求;71.3%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应为中英结合,英文为主;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的教材,43.8%的学生认为最好使用英汉双语教程。

(四)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改进意见。56.8%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校内实训设施及校外实训基地;5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课程学习资源匮乏,26.7%的学生认为师资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课程学习资源,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四、“岗证结合”式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一)“岗证结合”式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商务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形成基于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岗位要求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全国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或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鼓励学生考取剑桥商务英语初(中)级证书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开展“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经过四学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习训练,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强化语言技能和国际商务技能。

(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例如,可使用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考证教材作为大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材。

教学计划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英语、商务英语、实用进出口单证、国际商务函电等基本知识。针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处理往来商务信函、制作商务单证技能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三项基本技能设计和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自始至终贯彻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外贸行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学生、社会等各方面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其商务操作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强化职业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商务英语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外语教学,2012,3

[2]丁怡,余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项对广州地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调查[J].科教文汇,2010,6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4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难点;对策

一、校企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必须面向社会,以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为依据,向社会拓展,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则为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符合高等职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既满足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顺应了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需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难点分析

1.校企合作平台缺乏支持力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非重点专业或人数较少的专业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往往是通过其相关专业教师联系企业,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而这种以人脉联络实现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加了校企合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当教师或专职人员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则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反之,则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平台。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存在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忱。作为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需要具有丰富经验,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作为实践经验欠缺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并且还可能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负担。因此,许多企业并不乐于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加之,专业与企业合作的缺乏,信息交流的不畅,企业无法有效掌握在校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而学校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新技术方面也了解较少,相应对学生服务于企业能力的培训也较少,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难以实现校企合作。

3.商务英语专业存在一定局限性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文秘人员等。而在中小型企业内,对这些岗位人才的需求较少。这种低需求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也削减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

三、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分析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加强对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传统领域人才的培养,也应积极拓展新方向、新领域。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行业协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行业协会构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将行业协会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行业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动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最新技术要求等,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其次,借助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共享平台。行业协会成员多为本行业的精英人士,具有丰富的领域知识。高职院校可邀请他们参与高职教育,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技能指导,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共同开发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相互促进与提高。

3.探索灵活多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为企业配合式,模式单一且缺乏深度,学校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结合市场需求,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企业赞助或引进企业生产、服务环节的方式,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用人需求,随时安排实习工作,直接服务于社会。最后,增强市场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让专业人才更贴合企业需求。

4.加强政府引导,健全法规制度

政府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成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府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并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严 瑾.高职高专外语系开设服务外包专业的探索研究[J].民营科技,2011(06).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5

关键词:独立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1引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对商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社会对商务英语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但由于各高校办学历史不同,教学目标、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各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五花八门。总体来看,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性。目前,独立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须符合其培养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结合独立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适合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存问题

2.1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脱胎于英语专业,教育模式继承了“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教育思想,在此思想倡导之下,商务英语专业简单等同于“商务+英语”,其培养目标也可简述为培养具有英语专业技能且掌握一定商务贸易知识的人才。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不应简化于此,它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进行各种商务、外事活动的综合型人才。它的内涵涉及金融、贸易、运输、投资、企业管理、财会以及经济法等各个层面。只有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才能设置恰当的课程,培养合格的人才。

2.2课程类型及结构设置不合理

许多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采取“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商务专业课程”的模式,即在听说读写训练课程和语言学、文学、文化相关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基础之上加上电子商务或经济贸易等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课程相差无几。如大一大二开设的精读、泛读、听力、语法、写作等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完全一致,完全无法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而大三大四开设的商务贸易类课程又与一二年级的课程完全脱节。从纵向上看,以这种模式制定的课程体系,各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各课程的培养目标无渐进性。英语专业技能课并未起到为商务类课程打基础的作用,商务类课程也无法体现英语专业技能课训练的效果,各课程之间分立严重。从横向上看,每个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也未有很好的联系。如高年级开设的英语语言学的相关课程与商务类课程也没有很好地融合。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商务英语专业要求的知识框架,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凌乱分散,也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2.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还停留在理论传授的阶段,不管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课程还是后期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抑或是商务类课程,皆以理论讲授为主。尤其是商务类课程,多数课程只是介绍概念、定义以及相关知识,并未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商务情景。脱离实际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纸上谈兵,毫无实践操作能力。

2.4教材选用不恰当

目前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教材和英语专业基本相同,如精读、泛读、听力等,三四年级商务类专业课的教材多采取经济类专业使用的专业课教材,这其实并不妥当。这些高校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丝毫未涉及商务方面的知识,比如商务词汇、商务术语表达等,造成他们在进入高年级学习商务专业类英语的困难;而高年级学生所学习的商务类专业教材由于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在专业知识方面过于艰深难懂,也造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困惑。所以,建议各高校在低年级时可以选择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听力等基础教材,高年级时可选择针对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教材。

3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为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3.1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不清晰

商务英语专业在近些年才兴起,商务英语脱胎于ESP,又不完全等同于ESP。在各高校制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如果只依据ESP理论,那么所制定的课程会涉及范围过窄、理论性过强、实践性缺乏。而商务英语专业创办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且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缺乏检验的机会,由此造成各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有偏差。另外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历程、培养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商务英语专业也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各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3.2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许多高校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依据的都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该大纲的权威性、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否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却颇多存疑。诸多高校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67%,英语专业知识课程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18%,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就包含在18%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里。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各高校普遍发现,按此大纲设置的课程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商务实践能力匮乏,甚至与英语专业的界限模糊不清。为此对外经贸大学牵头拟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教学要求》(试行),但目前该文件是否真正解决了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还拭目以待。

3.3教师、学生与市场脱节

各高校中的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且大多数为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实际参与过商务工作后又进入高校的少之又少。商务英语专业重在商务、重在实践。但高校教师一直处在象牙塔中,没有商务活动的实践经历,如何去教学生从事商务活动?此为其一。其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商务活动的机会太少。一方面是学校安排实践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各个公司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认为对其工作无利反而有影响。在这几方面影响下,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必然与市场脱节。

4独立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独立院校普遍比较年轻、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其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科学家也不是研究者,而是在社会中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作者。应用技术型人才重在应用,重在技术,重在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此培养目标定位下,独立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但要考虑该专业的专业特色,也要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把商务知识和实践能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综上,将独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如下:在一年级,除了开设常规的英语专业技能课之外,另开设法律、经济等浅显入门的课程。而精读、泛读换成商务英语阅读,听力应为商务英语听力等。可将相关知识课程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设置为1:4。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开始逐渐涉足商务领域。从二年级开始一些商务方面的课程需要逐渐增加,比如外贸函电、商务公文写作等。同时一些英语专业课程不能省略,比如欧美国家概况,英语视听说等,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了解,也为将来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打好基础。建议商务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的比例为1:3。三年级和四年级则注重商务实践,尽量开设双语贸易实践课、模拟商务谈判课程等。且某些英语专业课程比如口译、笔译也需要加强。在具备扎实的口笔译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商务贸易互动会更加得心应手。此时可将商务课程与英语课程的比例设置为1:1,商务实践课的比例也可更大些。相信如果按照此比例和安排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话,学生将在拥有扎实英语功底的基础之上,掌握更多的商务知识,且能够将二者融会贯通,具有更强的从事商务工作的能力。

5结论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备受关注。长久以来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偏差,课程标准不统一,以及教师与学生与市场严重脱节等问题造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如何科学地设置课程首先要考查的是市场对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另外还需考虑到各高校的培养定位,如独立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制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提到重要的位置。只有在多方面充分的考虑之下,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标准。

作者:余璐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陈宏俊,丁蔓.“英语+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连理工大学基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Sino-Teaching,2005(8).

[3]陈准,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问题;商务思维;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3

1.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也称商业英语和商贸英语,是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而逐渐产生的,指人们在商务环境中从事商务活动时应用的英语。

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着商务英语专业的深度发展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教学而忽视商务知识。商务英语终究是英语,是从传统英语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很多教师都将其作为一门外语,还保留着浓厚的英语专业气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英语音标、语法、口语、写作等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自然也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习得。教师往往把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当作英语阅读材料,将商务英语专业课作为英语听力课,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商务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2)方向定位模糊。商务是一个大范畴,它涵盖贸易、管理、法律、营销、金融等领域,对大学生的培养框架是英语加上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忽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相对随意,有的是参照别的院校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有的甚至依据本校师资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根本没能将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导致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但英语水平低于英语专业学生,对商务相关知识也一知半解,难以胜任当前工作。

(3)商务英语教学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目前,尽管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但是他们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灌输式地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大多数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睡觉、玩手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大学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学习效果降低,专业特色不明显。

(4)实践机会缺乏。一些高校不能较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不足,致使大多数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工作后面对复杂的商务环境时难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2.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思维的有效途径

上述问题的出现归因于学生未建立专业的商务导向,他们形成了一种学习语言的思维定式,习惯以英语学习的思维去学习商务专业知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专业课程设置水平,使课程与岗位高度对接。严格依据《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设置四大模块的课程:一是英语语言技能培训课程,二是商务知识及其技能,三是文化交际能力培训,四是人文素养培训。在这四大模块基础上,高校还应该根据学生拟定的就业方向对课程进行细化,使学生学有所专,而非多而浅。

(2)努力营造良好的商务学习环境。首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该专业的重点,将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尽可能以实例、情境模拟等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其次,还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如让学生当国际贸易博览会的翻译、志愿者,使其亲身体验商务环境,了解该专业的学习重点。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商务思维能力,提前进行职业规划,根据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弥补缺失的商务知识,力争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专业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