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戏剧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范文1

创新戏剧教学模式初探

近些年,随着演艺事业的大热,戏剧教育业迎来了艺术专业的极快发展,大批的学生进入许多艺术院校学习戏剧影视。何种教学模式最适合当前高校戏剧教学,才能使戏剧教学卓有成效?这是众多戏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考虑的问题。

1、情景型戏剧教学

就我国传统戏剧的发展和传承来看,几乎大多数是通过一代代模仿和学习而薪火相传下来,千百年的表演技艺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失传,最主要归功于戏剧的具象表现形式和师徒式的教导与传承。因此,高校在进行戏剧教学时,首先要回归最原始的教学方法,就是创设情境,进行模仿。而要想真正地达到情景化效果,则先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俗话说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是智慧的源泉。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怎样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或者再现经典戏剧的场景,以此来来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语言、角色以及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2、讲赏型戏剧教学

戏剧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丰富人类精神生活,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价值主要建立人们对戏剧的欣赏水平之上。在进行戏剧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戏剧的可欣赏性这一特征。现在高校的戏剧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尴尬情况:教师课上滔滔不绝,学生课下丈二和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以课上理论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赏析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了诸多戏剧教学的专业术语、概念、定义等,却始终停留在戏剧“门道”之外,无法达到能赏能春泥唱,能听能讲的程度。因此,教师在讲授戏剧相关专业知识时,可结合经典戏剧赏析,来达到讲赏结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感性地理解理论,并成功地将理论内化,提高自身艺术鉴赏能力。

3、编演型戏剧教学

以上两点主要停留在如何有效地学习戏剧,而演编型戏剧教学模式则注重于实践方面。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能够自主地进行剧本创作,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师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所提倡鼓励的。原创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只会盲目地、贸然地进入原创的领域只会让学生的作品越来越像小品,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戏剧作品。因此,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这种冒进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教导学生学会赏析戏剧,然后指导其对戏剧作品进行改编。比如可以通过抽取经典剧作的某些片段进行简写,删除掉一些人物和情节设定,用最简单的场景和最适合的人数进行实地表演。甚至有些戏剧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因素,使其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通过不断地“改编———演练”,培养学生剧本创作的基本能力。等到学生改编剧本的能力成熟之后,再让其尝试创作一些戏剧作品,这样才有可能出现精品、高质的剧作。

总结

戏剧教育范文2

关键词:戏剧;教育;作用;地位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20-01

一、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教育

教育的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戏剧艺术。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下教育的目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性,注重人的智慧潜能的开发,注重人的健全个性的形成,其目标在于“立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是完满、富有创造力、丰富的人,而不是马尔库塞口中的“机械人”和“单面人”。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有用的机器”,而是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懂得真善美、富有创造力的人。

忽视学生情感发展而过分注重学生理智发展的倾向,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仅把教育对象――人的发展理解为理智的成熟。这个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应该包含理智与情感或理性与感性协调发展。理智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学生发展唯一的方面,因为,儿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多向的发散,情感、感知、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发展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全面的发展。片面的只注重理智的开发、培养也会使人的心灵丧失平衡,心灵走向荒芜。实际上,这种培养模式已经“颇见成效”,社会上一些不合基本价值观的行为,很多就出自青少年,而这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有着天然的艺术的需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马克思曾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论证。他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享受和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必然发展起来的。

戏剧艺术是一种较高层级的艺术,戏剧艺术的欣赏本就需要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而能够欣赏戏剧艺术的人,也必然是有着相应文化艺术涵养的人。戏剧艺术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无论是从希腊罗马发展过来的西方古典喜剧、悲剧,还是中国本土的戏曲艺术,无不包含着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信仰精神等多个层面的文化意蕴。戏剧将抽象的精神思想具象化,内里包含着一个地域、民族的审美心理、文化心理。因而,对于初级教育阶段来讲,戏剧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启蒙作用;对于模塑向善、向美的价值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人生大舞台,戏剧的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讲,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在艺术中,可以进行人自身的观照。艺术可以深入生活、影响生命。因而戏剧艺术对于生命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培养出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才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社会,不仅需要艺术,人们同样应该懂得艺术。缺少了艺术的生活单调、苍白;而如果不懂得艺术,我们则可能把艺术堕落成为私欲的工具。

二、戏剧艺术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一门艺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样教学理论的传入和被接受,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在新时期的教育界,从何来实现教育的创造性,究竟如何将教育艺术付诸实施,在教育艺术理论中,相关人士提出了诸多颇有操作性的方法和要求,例如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艺术教育手段的使用、艺术教学态度;注重教学的形象性、表演性、即兴性、审美性、娱乐性等。应该说,戏剧艺术是拓展教育艺术性的重要手段。

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戏剧具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作为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但是这些教育目标却可以通过戏剧这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实现。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远持久,不能忽视。

树立人生目标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当完成的事情,但是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与之相对的针对性、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应试教育下,这样的目标就更被忽视。但是戏剧则可以通过其冲突展现、人物塑造、艺术渲染再现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对于高尚与堕落、深刻与平淡、卓越与平庸,在戏剧艺术中都会得到形象细致的展现,这必将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又如,学会面对挫折,挫折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是挫折教育却始终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戏剧中,展现进步出色的人物成长史,展现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可以利用戏剧艺术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在艺术中受到感动,增强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对于人生复杂的思考。当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选择多元,要在这个社会中坚持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免不了对社会人生中的复杂现象进行思考。戏剧就有着这样的重要作用,优秀的戏剧能够通过矛盾冲突展现社会人生的复杂,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这些思考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对于戏剧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是出于教育对象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是出于戏剧特殊教育效果。但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却有待提高。

戏剧教育范文3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大部分都是在室内进行,而有限的教学空间容易是儿童产生较强的拘束心理,这样就会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为孩子提供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是解除孩子拘束心理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戏剧教学穿插能够使儿童通过戏剧表演,并且表演中的每个动作都能够刺激儿童的神经发育,提儿童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比如小表演蝌蚪找妈妈戏剧,儿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体现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理,锻炼儿童如何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提高儿童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儿童在特殊情境下对自身肢体动作的控制能力。

(二)锻炼思维能力

传统的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只是能够浅层次的刺激儿童的思维,而戏剧表演能够深层次的锻炼儿童的思维,包括思维的灵活度好和连贯性。戏剧表演对于儿童思维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儿童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记忆力。通过戏剧情节的反复强化记忆,还能提高儿童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戏剧训练能够将儿童的思维成长同语言成长同步协调进行,进一步促进儿童的成熟速度。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

根据长期幼儿教育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幼儿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要让儿童感到对于自己的客观存在,也就是幼儿教育不能将儿童放在比成人低一层次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儿童开口说话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戏剧表演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语言表达,比如常见的三个和尚戏剧表演活动,让儿童通过体会三个和尚挑水的心理活动来提高儿童对于具体词汇的理解程度,强化学前儿童对于相近词汇的辨析能力,并且三个和尚这种在儿童日常接触文化中常见的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强其集体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通过调动儿童全身的感觉器官,实现对于儿童语言体系的充分刺激。

(四)锻炼儿童的组织能力

在戏剧法教学过程中,孩子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表演中,在戏剧表演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既有效摆脱了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也使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为自由的展现内心的思想,通过在戏剧学习中与其他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建立起孩子在机体中的组织能力。在戏剧法骄傲学中,孩子之间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有效实现了对戏剧内容的组织与表演,并在戏剧的表演过程中,对孩子的组织能力进行充分锻炼。戏剧法教学在对孩子的组织能力进行锻炼的同时,还会在孩子内心中建立起责任意识,并在戏剧课程的组织表演中将责任意识进一步深化,进而激发孩子对戏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表演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时,该童话戏剧表演由于人数较多,而且都是同时出现,能够很好的锻炼儿童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各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整个戏剧的表演。并且能够通过自导自演来更深的领悟戏剧中所表现的真善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基础。

(五)总结

戏剧教育范文4

【关键词】戏剧教育;课程设置;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一、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艺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最终实现了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而戏剧教育做为戏剧的一个教育形式,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情怀的同时也是一种人格教育,而且人格教育超越了表面上的艺术教育。所以在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更高的教学目标,即实现学生的人格教育,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艺术教育的形式上。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稳定的、个人独有独特的、内在的心里品质,是由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感等心里构成的复合体。一个人的人格还能通过一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精神面貌、性感、行为方式、认知能力、外在气质等表现出来。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把学生带入到戏剧本身的意境中,使戏剧教育的受众以及参与戏剧参演者体验到戏剧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对参演者和受众的各方面影响。在这影响的过程中,戏剧的课程能够对参演者和受众产生人生观、个人气质、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等全面的促进。对戏剧课程的体验也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道德感、审美观和审美情感,对个人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戏剧教育过程中的相关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在于培养戏剧的人才,更为重要的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健全和完善的人格。

二、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表现形式,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培养过程,是在当前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追求个人在人文方面的综合情况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高度,实现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对健全和完善的个性的追求,较高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人文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人文教育在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情怀等概念被不断的提及,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同样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位置。人文教育的强化,能够有效弥补当前教育上存在的诸多困境,诸如学校教育的重理轻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等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危机可以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补充。人文教育、人文情怀能够弥补和健全科技人才、工科人才在人格方面的不足,健全、完善和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

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书法、音乐、美术以及舞蹈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戏剧由于有故事和剧情、有冲突和矛盾、有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所以戏剧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包含着诸多的人文思想和情感。戏剧又不同于摄影、影视等艺术形式,戏剧更加的直观、明了、剪短和富于现实意义,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还是各种小品,都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所以戏剧更接近现实生活,成语“人生如戏”、“戏即人生”等就能充分的说明戏剧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绝对不能是简单的道德宣传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应该通过戏剧的展示、角色的扮演和剧情的设计达到教育目的。在戏剧课程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的通过戏剧中的相关剧情、人物更好的认识生活本身,感悟人生,培养和发展人格。戏剧课程设置应该更重视培养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参与实现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戏剧课程设置的人文教育倾向。

三、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剧教育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戏剧课程的设置也要帮助学生启发想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领一方面,戏剧课程设置要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身体动作、美化身体动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戏剧课程设置也要努力帮助学生之间促进表达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养成合作的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丰富感性、陶冶情操、富于意义、培养道德、健全人格、获得知识,还要做到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才艺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戏剧教育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J].戏剧艺术,2004(2)

[2] 吴戈.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J].艺术教育, 2007(12)

[3] 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9)

戏剧教育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戏剧;美育;成长

教育戏剧就是把戏剧表演艺术的各种元素,例如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编导、表演等艺术手段,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通过参与编创和表演等活动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戏剧是一种教育的媒介与平台,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注重将戏剧表演的艺术手段融入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对象亲自参与编创、表演等途径,对其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增强素质、提高艺术修养的培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戏剧活动,不仅是对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有效践行,也是对中国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有效验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了我们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若要透彻认识、理解知识和事物,唯有亲自躬行实践。荀子也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我国民间对于这一道理的表述涉及领域广泛且浅显易懂,如“不吃黄连,不知药苦”、“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蹚河不知水深浅”等。那么,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戏剧能为幼儿的成长带来哪些益处呢?如何看作是对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有效践行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带领幼师生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的一些观察和体会谈谈开展教育戏剧对于幼儿成长能够产生的意义。

一、开展幼儿教育戏剧的意义

1.开阔眼界,促进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的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所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戏剧扮演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形成幼儿对于生活或世界的新颖认识,这种新颖认识的交流能够使许多孩子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为了扮演得真实、可信、惟妙惟肖,获得认同与掌声,多数孩子都会自觉地利用多种渠道去搜寻、探索相关的知识与问题,比如问老师、问家长,敏锐的聆听、关注,不由自主地与小伙伴交流,等等。这种自发的自觉,便于幼儿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拓展和丰富幼儿观察世界、思考人生、探寻生活的视野和视角,提高幼儿观察、感受、思考的敏锐性、细致性、深刻性。2.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想象力需要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体验越广泛、深刻,想象力就越丰富。教育戏剧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体验机会,使幼儿可以通过活动中设置的大量练习,进入多彩的世界,吸收大量的信息。同时,教育戏剧也给幼儿预留出许多张开想象触角的空间,这种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和强化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创造力无限扩大。3.建立自信。著名导演英达在数十年专业的戏剧工作中发现在成长初期就接触到教育戏剧的孩子,会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和自信心,在言谈举止间也更为大方与自如。他说:“在一些国家,你会发现很多小学生面对镜头也能显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我们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面对镜头都很紧张与拘束,这除了我们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外,还和我们从小没有受过这方面的锻炼有关。在素质教育中,我们目前缺少的,就是国外小学生从小就会学习的表演和戏剧。”所以英达一直在呼吁“戏剧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戏剧中的表演元素,为孩子营造了特殊的展示环境,来操练克服紧张、集中注意力、坚定信念等自信特质。另外,幼儿在掌声中感受到的被接纳、被鼓励、被认可,也利于加强其自信心的建立。4.培养合作能力。戏剧活动在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戏剧表演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戏剧表演能教会孩子们明白“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个道理。5.培养同理心、促进交往能力。戏剧扮演是一种“情绪体验”的假装,这种假装锻炼了幼儿“感同身受”的能力,利于提高幼儿理解他人,体谅、包容、尊重、关怀他人的能力。与同伴协同完成戏剧作品的过程,有助于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外的他人的感受与需求,这时候如果能得到专业教育人员的正面引导,会有助于幼儿学会调整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和技巧,找到准确的情感表达方式,甚至学会控制情绪。6.引导幼儿明辨是非、趋善避恶、见贤思齐。张伯苓说过,戏剧是生活的缩影。但是,生活中的高尚与卑劣、贤明与愚钝,常常不及通过剧中的君子与小人、英杰与庸愚的表演令人深感震撼,饱受“教益”。戏剧“表演”带给“演员”的深刻心灵触动,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演员”明辨是非、趋善避恶、见贤思齐的能力。7.发展语言。教育戏剧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有些是编剧周密设计、精心安排的,有些则需要“小演员”开动脑筋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想。练习台词有助于幼儿领略语言的魅力与趣味,帮助幼儿完善发音、丰富语汇,并学到形形的说话语气、方式。8.帮助肢体发展。戏剧中“演员”的表演主要凭借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完成。相对于拥有课桌椅的传统课堂,教育戏剧的“动态”学习方式,十分有利于在课程结构中给予幼儿肢体语言开发,培养幼儿对于身体和肢体语言的认知,提升幼儿肢体的协调性,丰富幼儿对于形体美的体验。9.发挥、调动幼儿的艺术天分和才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就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戏剧活动糅合了导演、演员、文学、美术、舞蹈、配乐、灯光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有利于充分发挥、调动幼儿的艺术天分和才干,提高幼儿对美产生深层认识。10.释放、纾解不良情绪,愉悦身心。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不以追求完美的表演效果为目的,强调通过虚拟的情景、虚设的人物帮助幼儿进行直接的情感体验,契合幼儿游戏的天性。在虚拟环境中,幼儿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他们可以大喊大叫、做鬼脸,宣泄各种情感,释放、纾解不良情绪,获得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愉悦、欣喜和满足。

戏剧教育范文6

一、价值导向功能

(一)价值观导向功能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趋于成熟,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而高校戏剧活动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隐性的价值观导向功能,即在审美体验中达到情感净化的作用。高校戏剧活动作为一种“离人最近的艺术”,不管是经典剧目还是原创剧目,都能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在艺术感受中不自觉地抨击罪恶和恶习,感受崇高和高尚,进而摒弃的价值取向,肯定并趋同于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道德的内化。

(二)审美同化功能

戏剧艺术是以其特殊的情感表现力发挥审美的同化作用,使观众与演员在这种情绪感染中形成特定的审美价值,即与某种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价值发生情感上的同化。戏剧艺术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它是一种集语言、舞美、表演、人物塑造、情节创新、表演样式等为一体,融合主观与客观、感觉与知觉、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为一体的集中体验。高校戏剧活动的参与者既将戏剧活动当作审美对象,同时又将自己的审美意识加诸于表演中,在表演中融合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进而实现审美价值上的情感同化。

二、修正自我意识功能

高校戏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修正自我意识的功能,这主要是由“戏剧”这一特定的艺术样式和“高校”本身的环境决定的。高校戏剧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通过成立社团、剧本创作、甄选演员等方式建立团队,既要合作共同完成编、导、演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还要查阅大量资料,深化剧本认识;仔细体悟现实生活,揣摩角色、细节;克服胆怯心理,勇敢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戏剧活动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学生自我意识的修正,帮助他们形成团结、合作、自信、自强等的健全人格。

三、隐性教育功能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戏剧是教育者,而观众是被教育者”。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莫里哀(Moliere)指出:“戏剧在纠正错误方面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道德上,一本正经的最好说教常常不如讽刺作品的俏皮话有力量,要批评大部分人,没有什么东西赶得上把他们的缺点刻画出来。让这些缺点受到公众的哄笑,这是打击恶习最有效的方法。”显然,戏剧具有教育的功能。当前的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以集体灌输为手段,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第一课堂”已很难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高校戏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以非强制性的隐性作用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综合塑造、熏陶大学生的人格,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人格、意识、角色的发展、完善功能

上一篇消防设计

下一篇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