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1
论文摘要: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给教学领域带来新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繁杂、分散、查询不便等一系列繁琐问题。本文利用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3.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来构建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
一、引言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则是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由于教学资源分散和结构性匾乏,教师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教学所需资源,直接导致教师备课时间大幅增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信息化进程。因此,组织和管理好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教学信息化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重心,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重点。面对现有的天量无序资源,只有充分应用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等现代化技术才可能使教师能在较少时间内找到合适资源,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本体方法论和本体软件protege3.3.1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定义属性、注释、限定条件和建立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OWL语言的本体,旨在为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高效管理做出有益探索。
二、本体定义和相关构建工具
(一)本体的概念
“本体”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描述事物存在的规律和本质。后来引入计算机界,人们便赋予它新的含义。从1991年Neches等提出的“一个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用于组合术语和关系,以定义词汇外延的规则”。此后,本体的概念逐渐深入知识工程界,并且和早先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众多定义中,被广大学者接受,在界内影响力最大的是Gruber于1993年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明确的规格说明”。
(二)本体的描述语言和构建工具
关于本体的描述语言有很多种,目前开发的本体语言主要是基于一阶逻辑和描述逻辑语言,以一阶逻辑语言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研究室开发的Ontolingua;Cyc系统的描述语言CycL;基于一阶谓词的高级编程语言Loom等。另外,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有马里兰大学开发的简单HTML本体扩展语言SHOE,美国SAR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开发的XOL,欧洲IST项目On-To-Knowledge开发的OIL}DARPA定义的本体描述语言DAML+OIL}W3C公布的Web本体语言推荐标准OWL等。
目前常用的本体创建和开发工具有以下几种: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开发的Ontoligua;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设计的Ontosauru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发的WebODE;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Protege;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的应用信息学和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所开发的KAON等。其中protege使用最为简便,且其源代码开放,模块划分清晰,提供API接口,扩展性强,方便用户学习和使用。用户可以在其工具站点—protege.stanford.edu/,免费下载最新版本、插件和相关文档资料,所以本文创建本体采用了Protege3.3.1。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的建构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分类标准
针对目前教育资源的复杂多样性,为避免出现教育资源层次分类不清和属性标注混乱,教育部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其中对教育资源的媒体素材进行了分类。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根据规范现分五大类: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因此,其后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中基本以上述五类为依据。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构建过程
1.概念及关系的确定
笔者从媒体类型、学科、适用对象、媒体格式、使用语言和存放位置将多媒体教学资源类划为六大类。①媒体类型被《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分为五类,笔者在这五类下又划分出多个子类,如“文本”包含子类“人物说明”“教材文本”“教案”“历史资料”“习题”等。②学科类的划分参照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③适用对象类依据年级划分,包含“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其他”。④媒体格式按照媒体类型具体编排,包括“文本格式”“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⑤语言类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如英语、汉语等。⑥存放位置:考虑到添加多媒体资源各个属性后,资源所在的具置于之后也是重要的概念,因此位置类也作为重要概念列入。
2.定义属性
根据属性标注选定的内容,此次本体构建中教育资源属性标注分为两个部分:①采用LOM模型必须元数据中的内容;②另一部采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针对各类教育资源的特点而开发的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内容。
首先,必选元数据内容具体如下:(1)标识,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标号,在系统中应该唯一;(2)描述,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内容的文本描述;(3)关键字,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关键字;(4)语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使用语言”属性,连接语言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5)创建者,记录是谁创建了该资源;(6)创建时间,记录创建资源的具体时间;(7)格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技术上的数据类型,具体有“所用格式”属性连接格式类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8)大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字节大小,如果经过压缩,指未压缩时的大小;(9)位置,描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物理位置,具体有“所处位置”属性位置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0)持续时间,是指连续运行多媒体教学资源需要的时间;(I1)使用者,指使用该资源的主要用户,最重要的优先列出,具体有“适用对象”属性对象下的个体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实例;(12)难度,指学习者学习该资源的难易程度的界定,在此将难度分为非常简单、简单、中等、困难和非常困难五类;(13)评注,指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在使用方面评论的内容;(14)文献资料,对具体某个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补充,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资源。
其次,分类扩展集中的属性按照素材类型分为不同又具有各自类型特色的属性,在此不再赘述。
3.添加实例
实例是本体领域中最精确、最小的概念,是实现本体最终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之前所有步骤,包括类的定义、属性的确立等,已经让本体初步成形;而实例的添加能使本体更充实饱满,也可以逐步建立领域知识框架。因此,在添加实例前要挑选和记录准确的个体,添加时,选择适当类别进行添加。以下简要描述如何对各类进行实例添加。
(1)媒体类型类的实例添加:按照自顶向下原则,先根据实例类型,纳入具体分类中,再根据主要内容进行更细的划分。如描述美国克林顿总统的视频,先归入“视频”类,界定出这个资源为人物描述,则再添入视频下的人物类。
(2)学科类的实例添加:学科下添加时可参考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具体不再赘述。
(3)对象类的实例添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适用对象分类在本文中已经确定,各年级的名称作为实例归入相应类下,如本科一年级作为实例添加到本科阶段类中,其他类中先不添加实例,可在之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添加子类。
(4)媒体格式类的实例添加:媒体格式包含的五个子类具体明晰,如:video/rmvb,image/gif,audio/midi等等,仅需填入对应类中即可。
(5)语言类的实例添加:语言类的实例为资源使用的语种,如汉语、英语、法语等,直接添入对应语言类下即可。
(6)位置类的实例添加:位置类实例依据多媒体教学资料存储空间的名称添加。
添加完实例后,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体库就初步完成了。在使用这个本体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对该本体定义属性、添加实例等不断对本体进行修改、扩展、完善,这是本体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本体优化步骤。笔者使用protege3.3.1编辑后的多媒体
教学资源本体主界面如图to
4.本体检索
本体构建完成后,利用protege3.3.1自带的插件Queries可以实现多重语义检索。在Queries插件中,可以利用类的名称、属性和属性的约束条件等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查询。Queries插件提供的多条件限制使资源检索更为精确:查询结果必须符合多个限定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者每一个才会呈现出来,这种检索方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便捷。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2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此,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多媒体教学通过将图像、声音、文字等有机结合起来,然后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使许多概念性的知识更加直观,易于学生们理解并接受。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从而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中国人的飞天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充分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来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觉的参与(视觉、听觉等等),利用多种形式的动感画面来冲击学生们的视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要求学生们也根据相关材料来制作多媒体作品,通过学以致用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能将多种信息及信息载体进行有效的综合,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素材进行有机的整合,然后通过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们在观赏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给予多媒体作品更多更深的内涵。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通过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来活跃他们的思维,切实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进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仍以《中国人的飞天梦》为例,教师在给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时,可进一步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如果是你来组织本课的教学,你将如何制作这一多媒体作品?这样,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地进行思考,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
既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渗透德育观点。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通常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而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且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此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可让学生们多制作一些多媒体作品,善于从自己的作品中渗透德育观点。通过自己的作品,结合制作过程感受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这些作品应该是紧贴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的,让他们在制作后进行互相交流,学会尊重别人的作品并能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人作品,以此来切实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指导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人作品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使自己也有所进步。切不可抱有自私心理,认识到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基础,过程与方法则是进一步的发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得以最终的升华。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们无论是在知识层次还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们存在的差异性,注意到学生们所处的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既照顾到成绩优异的学生,也照顾到成绩较差的学生。以避免课堂教学只是为了少部分优生而设置的,力求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注重选材的有效性。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材料的选择,要注重选材的有效性。确保所选材料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应避免过于注重多媒体作品的花哨而忽视了材料的有效性。否则容易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所以。这不仅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还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选材的有效性。
(三)避免滥用多媒体教学。
合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教师在应用时也要有所选择,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工具,因而,在应用时,教师也要避免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多媒体教学有其有效性,但也不是简单的多多益善。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加选择或是过于频繁,首先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为不加选择的多媒体作品只会让学生们感到疲于应对,进而也会影响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是大有裨益的,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并于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令其得到美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因而,在职业学校中,如果教师能合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必定能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彦俊,赵淑芬.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数据同步;缓冲区;时间戳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所具备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市场上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质量并不如人意。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往往出现延时较长、播放换乱、画面与语音不同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
一、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必须要经过网络传输,但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多媒体数据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多媒体内部的不同步,即发送端后发送的多媒体数据先一步到达接收端并且进行播放,从而导致接收端的多媒体数据播放混乱;另一种是多媒体之间的不同步,即同时采集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在接收端不同时播放,从而导致画面与语音的不同步。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影响多媒体数据同步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延时抖动
延时抖动即多媒体信息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外一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延时变换。例如CPU、存储单元、网络传输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延时抖动。由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时分开处理和传输的,因此不同多媒体数据的延时抖动不同,从而导致接收端接受的视频数据与音频数据之间的同步性遭到破坏。
(二)时钟偏差
在无全局时钟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因素的影响,使得多媒体系统中的教师端计算机与学生端计算机之间的时钟频率产生偏差,经过一端时间之后,会造成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的溢出,从而导致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
(三)数据丢失
在网络中传输的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没有按时达到目的地,从而破坏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性。
二、多媒体数据的同步技术
(一)基于缓冲区的多媒体数据同步技术
即在多媒体数据接收端分别为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设置不同的缓冲区,来减少网络传输抖动对多媒体数据之间同步性的影响。由于受到网络传输条件变换以及时钟偏移等因素的影响,缓冲区中的多媒体数据时不断变化的。为此,在多媒体数据的接收端需要对缓冲区中的数据量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如果缓冲量高于或者低于预设的阈值,即缓冲区中的多媒体数据将要溢出或者抽空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性。所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发送端处理和接收端处理两种。但是一般数据的发送端都是进行周期性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和发送,所以一般都是在发送端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多媒体数据的同步。在数据接收端一般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保证缓冲区中的数据量恢复到正常水平:1.加快或者放慢多媒体数据的播放频率;2.跳过或者重复播放某些多媒体数据。
(二)时间戳同步技术
时间戳技术即在多媒体数据的发送端将视频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成若干部分,并且依据同一个时间轴给每个部分标上时间戳。在多媒体数据的接收端,将处具有相同时间戳的视频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同时播放,从而达到多媒体数据的同步。
三、多媒体数据同步策略设计
根据前面对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媒体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在本文中主要对基于RTP协议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数据同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关键技术如下:
由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不存在全网同步时钟,因此只能采用时间戳技术,而无法使用RTCP协议中的SR分组来实现系统中多媒体数据的同步。首先,在发送端,将视频和音频数据的采集时间加入到RTP包头中的额时间戳字段中,同时,考虑到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采集、编码时的时间差,因此,在发送时还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同步校准;然后,在接收端,使用缓冲区策略来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内部同步,并且利用时间戳技术,通过同步算法实现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播放。
四、多媒体数据同步实现
(一)媒体内部同步控制
多媒体内部的同步控制主要采用缓冲区策略。其中对于音频数据而言,主要采用播放时限的方案,即在接收端设置一个带有门限值M的缓冲区,其中M的计算的计算如下所示:
其中dmax表示网络预期最大延迟,dmin表示网络逾期最小延迟,r表示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速率。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接收端开始接收音频数据开始,一直到缓冲区的音频数据量大于M时,才开始进行播放。
而对于视频流而言,为了保证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之间的同步,因此视频数据的播放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进行播放,即根据所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戳选取合适的视频数据进行播放。
(二)多媒体之间的同步控制
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觉对声音的连续性更为敏感,为此在多媒体播放时,主要采取音频为主流进行播放,而视频通过时间戳同步依据音频进行播放。其中音频、视频的同步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音频、视频同步播放算法如下:
1.规定音频数据域视频数据的不同步播放容忍度为Ta=100ms。定时从音频缓冲区中读取音频数据进行播放,并且记录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戳Tp,如果音频数据的延时不超过门限值M,那么就可以保证音频缓冲区中的数据可以连续播放。
2.将视频缓冲区中的视频数据按照时间戳进行排序,并选取最早的视频数据对其时间戳Tv进行判断:如果Tp—Ta≤Tv≤Tp+Ta,则播放该视频;如果Tv≤Tp—Ta,则表示视频数据滞后于音频数据超过了不同步播放的容忍度,则将该视频数据抛弃;如果Tv≥Tp+Ta,则表示视频数据超前于视频数据超过了不同步容忍度,则重复播放该视频数据,直到下一次播放音频数据时,再进行判断。
五、结束语
针对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不同步所造成的教学质量问题,本文采用缓冲区技术和时间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采取音频数据实时播放,视频数据依据音频数据时间戳进行播放的策略,来消除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数据不同步问题。
参考文献:
[1]白跃彬.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同步机制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7):P17—19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件;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中,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单一、手法单调、信息量少、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重要方式只有板书。多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更新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感觉全部调动起来,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而这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则更好地体现在英语课堂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中,使所学内容与相应的情境交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增强感知和把握知识的能力,才能展开初步的交际活动,才能较快地掌握各种场合所需要的恰当的语言。经过几年的试验,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情景,营造乐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乐学。通过自身实践,利用多媒体虚拟情境,的确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带着他的情绪进入课堂,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与人的情绪相关。常言道,心情好,一切好。因此积极的情绪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
二、营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更好地为提升学生提供平台。我国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氛围、语言实践的机会。多媒体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有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营造语言氛围或实践机会方面比其他方法更直接、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China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的视频资料,然后自然过渡到
CapitalcityofChinaisBeijing,FlagofChinaisredwith5stars,TheGreatWallisfamous.等等。同时还展示了说英语的国家的国旗和首都,让学生自己先口头描述然后简单写下这些国家的概况,这些视屏资料已经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写起来就非常容易,有的学生说都已经背下来了,问可不可以写这节课没有展示到的其他的国家。
又如在讲解What’stheweatherlike?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四季的图片资料以及每个季节的活动,然后让学生针对每个季节分别进行口头描述,看着春天处处美丽的景色,夏天河里游泳的小伙,冬天雪地里嬉闹的孩童……就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争着回答问题(他们回答前有的问我“teacher,howtosay放风筝和野炊”,“howtosay捉鱼”,“howtosay堆雪人打雪仗?”)。最后留下笔头训练“Myfavoriteseason”时,有学生问:“MayIwritetheseasonsofAustralia,becauseitisdifferentfromthoseinChina?”
三、提供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英语八年级Unit5Topic1SectionC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讨论两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学习“联系动词+形容词”这一知识点和学唱其中一部电影的主题歌。笔者提前让学生看了相关的视屏资料,在看之前就给学生提出要求,看完后必须复述故事情节,必须用上联系动词+形容词这一结构。因此,在教这一课时,学生对每个主人翁的外貌特征和心情记忆犹新,在理解课文和独立练习(2workalone)中均不需要教师再讲,而在课堂活动(3classactivities:singthesong)中,学生在看电影时就会唱了。
又如,在讲take(away)和bring(here)的区别时,用两个QQ表情(一个笑着的和一个生气的,均配上了效果声音),和一些百元的money,当money被take(away)(拿走)了,用哭脸;当money被bring(here)(带来了)用笑脸。学生在这一笑一生气的转换中就记住了这两个(拿)的区别。
可见,多媒体能使静态信息动化,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大脑处于不停的兴奋状态,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难点知识简易化,容易理解。使学生视、触觉并用,获得的信息灵活扎实,记忆牢固,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储存信息,更新评价手段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示:“教学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这是转变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建立学生作品库,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然后为每位学生建立各自的成果子目录,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存放到自己的子目录中,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从整体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并进行全面评价。通过这样及时、有效、全面的评价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时间上的节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增加学生课堂交流、自学和练习,并使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技能,减轻课外作业负担。另外,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特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取决于Internet的普及程度。比如,大部分家庭上了Internet,那么,教师可在网上答疑,信息,或通过BBS与学生进行讨论。电子邮件则提供了非实时的交互,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
现在,不少高等院校或高级中学已建成局域网,对学生来说,可适当鼓励他们上网浏览、学习。教师也可把作业、辅导、解答等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或用电子邮件传送作业、解答疑难等。“网上教育”应是未来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以计算机为基础,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为表现形式。它在侧重培养学生某一种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助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思想,正确认识多媒体,把握好使用尺度,做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发挥最佳效益。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语言的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满足了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而且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并更好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Java3D;虚拟现实;发展途径
在时展的过程中,我国当前高校的教学已经不再是单一化的模式了,而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有机的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形势来看,Java3D是当前主要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采用三维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能够将图形更立体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因此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Java3D技术简述
该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技术,是以二维技术为基础的,在三维领域中,该技术的出现属于一项重要的革新,因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通过Java3D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计算机的编程,三维动画的演示以及三维游戏的出现都是在Java3D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这一技术的应用相信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因为Java3D中并没有包含一些基本的形体,但是这并不影响其使用,通过与其他软件的结合使用,一样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构建出相应的立体形态。
2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意义
随着学生对这一技术的兴趣愈发高涨,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应该将Java3D技术与教学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这一技术的学习,更加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其真正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最初确实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件的形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同时,教师与学生长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创新性的思维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思想上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提高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水平,Java3D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一丝生机,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动手、动脑的技能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改进,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这一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三维立体的技术可以将原有的不能直观体现的场景以一种虚拟化的形态得到展现,这是Java3D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最大的突破,因此受到学生以及教师的青睐,并且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下面我们就进一步的了解Java3D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建设。
3Java3D技术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
该技术的出现是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人们从直观上能够感受到立体感,并且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模型,更加具有真实感。并且这一技术仅仅需要一台计算机就能实现。最早Java技术只是用来编程的工具,并不存在更多的应用范围。随着对这一技术的发展与进一步应用,逐渐发展成为Java3D技术,3D就是一种三维的虚拟空间,人的肉眼通常只能看到二维空间中的事物,但是通过计算机的设置以及Java3D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将三维空间的环境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并且可以创建更为虚拟的场景,只要设计出相应的编程程序,就能实现情景的再现。在计算机如此普遍的今天,采用Java3D技术应用在各种领域中已经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想。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远程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就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分离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这是在传统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新的方式,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只要登录到网站上进行学习,教师会随时对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答疑解惑。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逐渐在广大学生中流行开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必将愈发广泛,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就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开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进程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JavaWeb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一门应用技术,在实训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案例,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以Web平台为主要的应用系统的,而Java3D技术具有跨平台的特点,能够加快运行的速度,因此将JavaEE与JavaSE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应用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开发过程中,类的实现是核心问题。在用面向对象风格所写的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被封装在类的实例中,而整个程序则被封装在一个更高级的类中。根据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可知,系统可以以数据库的表为基础设计四个类:用户类、菜单类、信息类、留言类。这四个类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计阶段是以这个核心为基础,逐步完善系统的各个功能,从而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需求。Java3D开发应用的教学案例以完整的软件项目结Java3D开发技术的方式分别介绍了Java3D开发应用中所使用的服务器端技术。内容涵盖Servlet的生命周期,如何在JavaEE服务器上部署Servlet,怎样从Html页面访问Servlet,以及怎样从JSP跳转至Servlet页面中等。通过项目任务的指派,引导学生在操作步骤的指引下自主独立的完成实践任务,然后再体会项目设计的思路和流程,从而掌握专业知识的要点。
4结论
综上所述,Java3D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论述,将这一技术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希望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Java3D技术能够不仅仅应用在教学中,还可以广泛推广到更多的领域中。
参考文献
[1]卢海霞.基于Java3D技术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
[2]叶建军.Java3D与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6.
多媒体教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软件 移动互联时代的多媒体技术 实时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72-02
1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概述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灵魂是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讲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展开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重点是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可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为了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会陷入误区,即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认为只要是技术就能拿过来用,甚至在课堂中摒弃传统教学,完全靠技术玩花样,严重忽略了技术要适应教学内容这个本质问题。作为高校教师,我认为应该将技术和传统教学有效、恰当的结合,让技术服务于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通过技术全面的呈现于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2 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传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一般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表现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完成一系列随机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表达信息的媒体元素主要有如下几类[1]。
2.1 文本
文本是指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人类使用文字来传情达意、记录文明已经有六千多年了。在各种现代文化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被看做是普及性的技能,被看做是通向知识的必经之路。在众多教学媒体中,文字也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
2.2 静态图
静态图是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决定多媒体课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2.3 动画
动画是指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活页、连环图画等,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切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动画成分使用得当可以增强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效果,起到强调主题、增加情趣的作用。
2.4 声音
声音元素可能是多媒体中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成分。通过声音的辅助,学习者更容易抓住课件的重点,减少阅读文字的枯燥感。
2.5 活动视频
活动的视频图像(Motion Video)能将用户带入真实的世界当中。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活动视频成分,便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出课程的内容及所要表现的主题,观看者通过视频的引导可以加深对所看内容的印象。
3 传统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
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1]。应用传统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软件以authorware为代表,被应用在课堂,离线和在线教学系统中。
3.1 课件设计软件
以Authorware为代表的课件设计软件是一种解释型、基于流程的图形编程语言。Authorware被用于创建互动的程序,其中整合了声音、文本、图形、简单动画,以及数字电影。通过直观的流程图来表示用户程序的结构,Authorware可以开发各种交互,以及起导航作用的各种链接、按钮、菜单。其丰富的功能和对SCORM标准的支持使其成为了远程离线教学软件的首选。
3.2 Flash
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使用它来创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它允许用户交互的内容。Flash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复杂演示文稿和应用程序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内容。Flash的出现弥补了当时HTML语言的功能限制,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动态效果。通过插件的方式内建在浏览器当中,Flash也克服了Authorware作为教学软件无法实现跨平台的局限性。Flash基于浏览器的特性也让它出现在很多在线教学系统之中。
3.3 Powerpoint
作为最早的计算机演示文稿软件之一,Powerpoint实现类似传统幻灯片的功能,同时它还支持音频、视频和简单的动画等媒体方式,并通过按钮来实现了基本的交互功能。相对于Authorware和Flash,Power point使用起来更简单,学习曲线更平缓,这也使它在课堂教学中被更广泛的应用。
4 传统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的局限性
传统多媒体教学软件因其简单易用,有了固定的用户群体,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
(1)不能跨平台。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大部分都是基于特定的平台,如windows。虽然后来出现了很多跨平台的客户端解决方案,但是软件厂商出于版权保护的目的,其制作软件大部分还是只能运行在特定平台上。同时由于没有开放的标准的支持,大大限制了教学软件的普及。
(2)不支持多种交互方式。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局限性,传统多媒体教学软件只支持键盘操作和单点的鼠标交互。而对于新的交互方式,如多点触控,语音,动作识别等则不能支持,开发者和用户也很难进行相应的扩展。
(3)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内容。传统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多面向离线用户,一方面不支持使用基于XML或者JSON的接口互联网服务,播放来自互联网的音频和视频大多也需要额外的插件支持。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软件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无法进行扩展,周期长,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5 移动互联时代的多媒体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平板设备性能的增强,PC在日常应用中的作用正逐步被移动设备所取代。根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统计,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2.1%,而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占到了这其中的74.5%[2]。从2010年ipad的到2012年,平板电脑在ipad的带动下,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出货量首次超过笔记本。新的设备带来的新的交互方式使得多媒体也有了新的内容。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和新的人机交互设备的出现,多媒体的定义也在不断发展。在传统多媒体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多媒体形式。
5.1 实时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高,ip语音、视频通话和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了标准应用。相比传统的录制音频和视频课件,实时的交互能够增加课程的互动性,通过辅助的在线多媒体内容分享系统,可以直接将在线学习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也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因而也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之中[3]。
5.2 新的交互方式
多点触控技术:多点触摸屏幕的发展,使得人机交互方式摆脱了传统鼠标操作的简单拖拽点击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手势图形对象进行旋转,缩放等更多的操作。
基于大规模计算的人工智能交互方式:随着终端设备计算能力增强和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交互方式开始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语音也逐渐成为一项标准的交互方式;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能够快速识别和跟踪用户的动作,并将用户动作做为计算机的输入,进一步将学习者从屏幕前解放出来。语音和手势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扩展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的输入,大幅的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
5.3 超媒体技术和HTML5
通过标签语言将多媒体内容整合,并通过浏览器进行展示的HTML技术一直以来都作为静态网页的载体。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HTML很少做为主要的多媒体承载方式被用于教学。而随着AJAX技术的出现和随后的HTML5标准的制定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应用载体。
HTML5在原有HTML的标准之上增加了很多内容,包括:用于绘图的canvas元素,用于媒体播放的video和audio元素,支持离线数据存储,以及新增的元素和表单控件。这些新的特性使得HTML5能够不再依赖于其他的插件,独立的实现更丰富灵活的应用,基于网络和浏览器的特性也让它能够取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标准。
应用HTML5和javascript的教学软件可以克服传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弊端,能够支持新的多媒体和交互方式。
(1)HTML5基于浏览器,不需要特殊客户端,能够运行在所有的PC和移动平台,灵活的界面定义方式也使得其在不同平台上都能有很好的表现力和界面友好性。
(2)HTML5引入的新特性中对视频和图形的支持使得它能够胜任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工作,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特性也使得它能够通过云更好的支持各种人工智能的交互方式。
(3)标准的信息传递接口,如json,xml,能够集成各种互联网服务,并动态更新内容。
(4)做为行业标准,HTML5简单,开放,有更多厂商的支持。相对于传统教学软件,有更高的灵活性,便于扩展。
(5)结合社交网络,形成新的网络学习格局。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基于HTML5/JS的学习系统正在取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为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更新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既主动发挥教师的领导性,前瞻性,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索性,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根本目标。因为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适当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呈现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 师书恩.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看学习理论在CAI软件中的作用[DB/OL].http:///TeachAndR easch/TR_disp.asp?id=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