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竹林分布 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除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还包括西半部与山西省[1]。自七十年代以来,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动植物分布关系的著述很多,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关系进行探讨,敬请诸方家指教。

1.仰韶温暖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仰韶温暖时期是我国全新世气候最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之间。仰韶中期(距今约5000年)西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2—3ºc,正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ºc [2] 。在黄河中游地区存在有大片竹林的分布。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有竹鼠的骨骼遗迹[3],竹鼠是专门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竹林中一种穴居性小型啮齿动物,主要以竹笋、竹根或竹林下的其它草木植物为食。现在在西安地区这种动物已经不存在了,仅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竹林中。甘肃天水市渭水支流藉河北岸的师赵村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第五期文化(距今5400年——4700年)出土可鉴定动物遗存1606件,其中就有竹鼠[4]。竹鼠生活在渭水上游,表明当时生长着茂密的竹林,供竹鼠等动物生活。陕西汉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岗遗址中有不少野猪、野牛、华丽黑鹿、水牛及大量竹子残骸[5],说明距今7000—6500年间的汉中地区气候十分温暖,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自然物候大致相当。从临近地区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考古发掘[6] 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竹林的分布。

2.先秦时期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历史学常将秦朝建立以前的夏商周时期称为先秦时期。西北地区这时期气候较现在温暖,适宜于竹类的生长。从陕西临近省份河南安阳地区的古代遗址——殷墟也可佐证。殷墟是殷代故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那里发掘出大量的古生物遗骸,其中有同西安半坡遗址相同的竹鼠等亚热带动物。殷商甲骨卜辞中有“箕”、“筐”、“?”、“?”、“簟”等竹部文字。说明陕西地区有竹林的分布。

随着周朝的建立,国都设在镐京(今西安附近),当时的官方文字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

3.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秦汉时期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经济文化达到了繁荣。这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竺可桢先生认为“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气候继续温和”,平均气温较今大约高1.5ºc左右[7]。西汉时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时说:“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内中“渭川千亩竹”正是西汉时期关中地区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也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气候较今温暖湿润,有类亚热带型[8]。因此,西汉时期陕西的关中地区有大面积竹林分布。《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以“有?稻、粱粟、桑麻、竹箭之饶”,称关中为“天下陆海之地”。《汉书•地理志》中称“秦地有?杜竹林、南山檀柘,号陆海”,为“九州膏腴”之地。《史记》中司马相如称宜春宫(今西安市南)是“览竹林之榛榛”。《汉书•扬雄传》中扬雄曰:“望平乐,径竹林”。张衡《西京赋》称长安一带的竹林分布是“??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等等,均说明当时关中地区的竹林分布之广。以至于西汉王朝在今周至和户县一带的竹林,建立官竹园“竹圃”,并设官管理,称司竹长丞。西汉末年,义军首领霍鸿曾以该园为根据地,表明其竹林面积之大。由上所述,秦汉时期的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后汉书•郭?炒?吩兀骸?澄?⒅菽痢??贾列胁浚?轿骱用鲤ⅲ?型???伲?髌镏衤恚?诘来斡?荨!泵鲤⒃诮衲诿晒抛几穸?欤ū蔽?9.6º)西北,长城以北,当时是否有竹则难以肯定,需要进一步考证。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如《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成枯”。说明陕西渭河平原及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竹林大面积被冻死。到东汉后期,随着寒冷程度的继续加剧,竹子的生存和生长受到很大的威胁,竹子被冻死是很正常的。《后汉书•郎凯襄楷列传》载,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冬大寒,城旁竹柏之叶有伤枯者”。《汉书•五行志》则载,延熹九年,天气寒冷,使洛阳城“竹柏叶有伤者”。这种寒冷气候直到公元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徐中舒先生曾经指出汉晋气候不同,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2—4ºc[9]。使竹类失去了适宜生长的条件,关中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竹林已经不复存在。

南北朝时期,气候仍持续寒冷,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ºc以上。竹子因不适于严寒的天气,从关中地区及临近地区逐渐消失。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渭水》称渭水流域的官竹园“竹圃”已废置,原有的竹林已尽成“田墟”,仅留有竹圃一地名了。《水经注•淇水》说到“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后指出:“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表明气候的极度变化,使竹林在关中和中原地区已不能大面积分布。

4.隋唐五代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

持续的天气干旱对竹林分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玉堂闲话》载,唐天复四年(公元904年)陇(指陇州)、褒(今分归汉中市和勉县)、梁(梁州)之境,数千里内大旱,这些地区山中的竹林皆开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反映了当地竹林颇多,面积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天气持续干旱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5.宋元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到十一世纪初,陕西关中地区已无梅树。著名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将梅误认为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由此可见,宋代气候已开始转寒。但这种逐渐变冷的天气对竹林分布影响不大。关中地区竹林仍很普遍,范围益广,从北宋苏轼诗可看出,当时竹林分布由???、?县,经武功县,直到凤翔原上;宝鸡阳平以南也有竹林的大量分布。[11]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在游?县草堂寺作《咏草堂》诗注:“寺在竹之心,其竹盖将十顷” [12]。《太平寰宇记•凤翔府•司竹监》载:“皇朝唯有?、???一监,属凤翔。”可见其地仍有官办的竹林园,苏轼称“官竹园十数里不绝”。据《孝肃包公奏议》称,北宋司竹园一次供澶州(今河南濮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治河与修架浮桥用竹就达150万竿以上[13]。可以想见该园面积之大,产竹之多。山西中条山虞乡(今运城)和芮城间的王官谷当时水源充足,是当时产竹区之一,宋代有“绿玉峡中喷白云,溉田浇竹满平川”(清乾隆《蒲州府志·艺文》)诗句称道。北宋时商洛山区的山间竹林也颇众多,著名诗人王禹??在《竹liu》诗描述了商州一带的竹林盛况:“商山多修篁,苍翠连山谷”。

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杭州在南宋时期(十二世纪),四月份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冷1—2ºc [14]。北方地区势必更加寒冷,竹林的分布区自然南移。据《太平寰宇记》载,南宋初期只凤翔府的司竹监依然保留,河内(今河南博爱、沁阳一带)和西安的司竹监因无竹生产而被取消。十二世纪刚结束,气候又开始变暖,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元朝初期)。元朝在西安和河内又重新设立管理官办竹园的“司竹监”,但到十三世纪末又被停止了。这些都说明了气候变化使陕甘地区的竹林分布面积在不断地减少,竹林已失去了汉唐时代经济作物的地位。

6.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竹林分布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在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汉唐时期梅树生长遍布于黄河流域,已退至淮河流域。竹林在陕甘地区的分布也受到很大影响,十四世纪以后即明初以后,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15]。历代朝廷设立的官竹园亦被取消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由于水湿条件较好,耐寒的刚竹类刚竹、斑竹、淡竹有零星分布。周至东的筠溪亭,康熙年间“茂林修竹”,县东斑竹园之竹“其大如椽,其密如箦”[16],生长良好。清乾隆《?县新志》载户县草堂寺一带在北宋为千亩竹林,明正德十五年却“根株尽矣”。明隆庆《华州志》称州内“唐村地瘠民贫,率习为竹器之艺,已数百家”,想必其竹林不小。清康熙《续华州志》载州内刘氏园“多竹,竹岁入可数十千”。《华州乡土志》载:“傍山(秦岭)东西峪口多竹园,总计有二千亩。”又载:“太平河,州东郊,其源出太平峪五眼泉,北流经城内,其地竹园甚多。”反映出竹林分布与水源关系密切。清《重修辋川志》记载蓝田辋川龙口竹园是:“西园流泉灌中,曲折北出,门前置小桥,园中修竹万个,绿阴合围。东园竹亦森列,泉低不可引溉。”清康熙《凤翔府志》载:“明末张应福于凤翔东湖,植竹万竿。”这些竹林的规模已远远不及汉唐时代,且是长期进行引水灌溉、高度集约经营的结果。

山西中条山永济的明代栖岩寺一带是“竹声清杂水声寒”,至清代已是 “竹千亩”;万固寺一带是“直排峰万笋,况有竹千竿”[17]。上文中提及的中条山虞乡(今运城)王官谷在清代仍是多竹之地,号称“修篁茂密,溪水暗流,拨竿寻径,宛然陶公结庐处。”(清乾隆《虞乡县志》)说明水源是影响该地竹林分布的主要原因。

西北泾渭上游和北洛河上游也有竹林分布,明清文献中有记载。清道光《兰州府志》称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仍有竹生长。清《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平凉府部汇考》载六盘山西的静宁县和六盘山东的华亭县有竹,《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西安府部汇考》载?州(今彬县)也有竹。可见陇东、六盘山一带在明清时期仍有竹林分布。志载北洛河上游的陕北佳县箭括坞,从明弘治到清嘉庆间“多产竹箭”[18]。由于道光年间的极度严寒,该地竹林消失了。这些分布的竹林都是耐严寒的高山竹种,如箭竹类、箬竹类,而它们的经济价值不大。

7.结束语

现代西北地区的竹林分布大致是起自甘肃东南部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经六盘山南麓和千河上游,到渭河平原南部。主要有甘肃的天水,宁夏的隆德、泾源,陕西的陇县、眉县、周至、户县、蓝田、华县等地。竹林在沟谷、小平原等背风向阳、水源丰富处散布,呈不连续的斑点状分布。

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南竹北移活动。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引种毛竹成功,形成了成片生长的毛竹林。兰州大学先后从临近地区引种刚竹、淡竹和毛竹,经7年培育已分布在校内各个景点,成为优良观赏竹。今后西北地区发展竹林生产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乡土竹种,选择背风向阳、灌溉条件好的地方种竹,扩大竹林分布面积。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2]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载《历史地理》第五辑。

[3]、[7]、[9]、[10]、[14]、[15]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 徐日新:《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辑。

[5] 马 强:《历史时期汉中盆地的生态环境及变迁》,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6] 贾兰坡等:《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载《文物》1977年第6期。

[8] 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气候变化的趋势为全球气温的升高,降水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增加,在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约0.74℃,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将升高1.1~6.4℃ (IPCC,2007)。大兴安岭地区气温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唐国利等,2005),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带性多年冻土的主要分布区,且位于欧亚大陆地带性多年冻土的南缘,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十分敏感,已出现退化现象(金会军等,2006),这些变化必将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密切,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的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刘国华和傅伯杰,2001)。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树种组成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主,阔叶树种有白桦(betula platyph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其山地地貌和植被共同影响大兴安岭的气候特征。

1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气候变化特征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和我国的趋势一致,具有变暖的特征,气温增加幅度是我国最大的地区(唐国利等,2005)。近30a来,大兴安岭冬季增温更明显,降水总体变化不大,而多年冻土融深具有增加的趋势(吕淼等,2005)。对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地区,近30a来气温增加了大约3℃,而年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冬季降水具有增加的趋势(赵玉柱等,2012)。总之,大兴安岭北部气候趋于变暖,冬季降水有所增加。但由于大兴安岭为山区,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点,气候变化也具有山地气候的特征。

2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2.1 温度和降水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温升高可直接影响森林的生理过程(Prenticeet等,1992),在冬季和早春温度升高下,一些植被物种会提早开花或放叶,这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当温度增加1℃,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及针叶松林面积将缩小,当温度继续升高约3℃,阔叶林可完全代替落叶针叶林(钟秀丽和林而达,2000),有的研究也认为气候变暖会使北方森林带北移,大兴安岭会出现蒙古栎和椴树等阔叶树种(程肖侠和延晓冬,2007)。另外,温度增加也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能力增加,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效应(Pastor和 Post,1988)。由于降水的年季变化较大,降水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如果降水增加,则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中将出现红松树种(程肖侠和延晓冬,2007)。当平均气温增加4℃和降水量增10%时,大兴安岭的针叶林甚至可能会完全北移出我国,取而代之的是针阔混交林或中温性的草原(谭俊和李秀华,1995)。

2.2 多年冻土退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显著(金会军等,2006),这也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在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导致落叶松林倾倒,并且造成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死亡,倾倒林木蓄积量约为6 000 m3。而在漠河的育英林场,气候变暖下缓坡多年冻土湿地退化出现白桦入侵现象,白桦可作为入侵的先锋树种,随着白桦林的增长发育,兴安落叶松也会相继入侵,逐渐代替白桦。

2.3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火灾的影响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而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比较频繁。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变化也会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可加快可燃物的失水,加强其燃烧性。另外,遭受过火灾及其它强烈干扰的森林对干早更加敏感,进而会导致林火有增加的趋势。

3 结语

大兴安岭北部已出现气候变暖和多年冻土退化的现象,这些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可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影响森林演替方向及对森林的物质循环带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效应。

参考文献

[1]程肖侠,延晓冬.气候变化对中国大兴安岭森林演替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8):1277-1284.

[2]金会军,于少鹏,吕兰芝等.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及其趋势初步评估[J].冰川冻土,2006,28(4):467-476.

[3]刘国华,傅伯杰.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71-78.

[4]吕淼,张昉,冯世珍.大兴安岭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05(3):35-37.

[5]谭俊,李秀华.气候变暖影响大兴安岭冻土退化和兴发落叶松北移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5(1):25-31.

[6]唐国利,任国玉.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91-798.

[7]赵凤君.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J].中国林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8]赵玉柱,高振岭,赵猛等.气候变化对漠河地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科技信息,(3):449-450.

[9]钟秀丽,林而达.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0,19(5):62-66.

[10]周梅,余新晓,冯林等.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6):91-93.

[11]IPCCWGI.ClimateChange:ThePhysicalScienceBasis[EB/OL].http://ipcc-wg1·ucar·edu/wg1/wg1-report·html.

[12]Prentice I C,Gramer W,Harrison S P et al,.A global biome-model based on plant physiology and dominance,soil properties and climate[J].Journal of Biogeography,1992(19):117-134.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农业

一、嫩江县气候条件的基本特征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多雨。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80-130天,雨热同季,年日照2,728.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0.4℃,全县从南至北积温在2500-1600℃之间,相对湿度年变化明显,夏冬季相对湿度大,均大于70%,春秋季相对湿度小,均小于70%,最大8月份79%,最小4-5月份达0。全县降水多受季风影响,以冷锋雨和气旋雨为主,集中在6-9月份,南少北多,北在550-600毫米,南在500毫米左右,年降雪量140-150毫米。幅员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万平方千米。自然环境适宜大豆、小麦、甜菜和马铃薯等作物生长,是黑龙江省的麦豆主产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嫩江县大规模开发,再加上土地不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不力,区域性环境变化显著,主要有:降水阶段性明显,暴雨次数增多,雨水量大,气温呈波动性上升,冻土层深度持续减少,自然灾害逐年严重。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嫩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规律,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相继带来支流河道断流、水旱灾害频发、湿地退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不确定性,必将对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1、降水变化

2012年嫩江县降水量531.5毫米,比常年多49.1毫米,比去年多200.6毫米。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初夏、秋季和冬季。其中,1-2月降水偏少,春季降水比常年偏少,夏季比常年偏少,秋季比常年偏多,11-12月比常年偏多;降水峰值月出现在6、9月,降水量6月为140.1毫米,9月为175.2毫米。

夏季高温少雨、干旱

6月上旬降水偏多,降水量86.4毫米,同比多300%。后半月开始连续高温天气,直至7、8月持续降水偏少,8月降水仅26毫米,出现严重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秋季降水严重偏多,9月份出现二次暴雨洪涝灾害。

秋季降水严重偏多,9-10月降水量为211.5毫米,比历年多182%,秋季和9月降水之多均为历史上最大值。9月份降水量为175.2毫米,比常年多228.7%。全县基本普降暴雨二次,造成严重秋涝,对秋收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2、自然灾害情况

嫩江县近几年来由于气温上升的影响,气候变化不稳定,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气候变化特别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使农业生产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气候灾害的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嫩江的农业生产。而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气候灾害特别是低温、旱涝的综合影响,是大幅度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因素。

3、气候变化对农业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化肥释放周期缩短,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就需要加大施肥量,不仅增加了投入,对土壤和环境也不利。其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十分有害。因此,气候变暖引起的农业成本投入的增加和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4、气候变化使农业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危害程度加剧

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高温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气候变暖后,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即向高纬地区延伸。在高温条件下,由于作物的生育期缩短,作物、杂草和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因而病害感染的方式有可能改变。气候变暖还会改变作物和禽畜病原体的地理分布,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将会蔓延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而这又将加剧环境污染。

三、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对策

1、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北方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可能趋于更不稳定或者更加干旱,这必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而,这些地区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2、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3、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气候变暖,生长期延长,对我国北方粮食生产可能有利,因而要充分利用这一机缘,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大力发展黑龙江的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长江流域 气候变化 城市化 生态防洪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16-02

1 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城市范围逐渐扩大,人类活动的加剧,深刻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事件,台风、暴雨频率和强度的加大,使城市面临着遭受更大的洪涝灾害脆弱性,城市洪涝灾害受损程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长江流域城市受到暴雨洪水灾害袭击,损失惨重,城市防洪工作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 气候变化与长江流域城市洪涝

回顾全球历史上发生的洪灾,高发区多在人口密集、垦植度高、河湖众多、降雨丰沛的北半球暖湿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变异性使长江成为全球季节性降水变化较大的流域,降雨相对集中,时空分布不均,平均约10a发生一次大洪水。根据WWF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长江流域内147个气象站点资料,相对于1961年到1990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整个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增加0.33℃,而2001年到2005年升温幅度达0.71℃。陆地表层温度的增加将导致陆地水循环动力过程的改变,水文极值事件(干旱与洪水)的频率与分布的变化。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呈增加趋势。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极端严重的冰雪灾害事件及干旱事件随着气候变暖和部分地区降雨量的增加也呈现上升的趋势。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2006年重庆大旱,部分县持续干旱超过80天,三分之二的溪河断流,471座水库干涸。2007年,整个四川盆地在7月经历半个月的大暴雨,全市100多万人受灾。2009年6月两湖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9月份地震灾区发生的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长江上、中游11月份的秋汛,均为历史罕见。2010年7月,长江流域的洪灾波及江苏、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多省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仅7月间,受灾人口达3821.6万,直接经济损失295.2亿元。

长江流域人口多,密度大,而未来的气候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流域内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未来的洪涝灾害程度将愈演愈烈,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城市化与城市洪涝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物密度倍增。城市化的进程直接改变了局部气候条件和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导致城市面对洪涝的脆弱性增加,洪涝风险度提高。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城市湿地、绿地不断减少,不透水面积成倍增加,提高了城市综合径流系数。根据研究数据,城镇建筑的稀疏区到密集区,其径流系统由0.20~0.45增加至0.60~0.85。径流系数的增加减少了地表水的入渗能力,大大降低了城市土地对雨洪的天然调蓄能力,导致雨水径流量的急剧增加。从而改变城市区域暴雨径流条件,使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提高,峰现时间提前,加剧了洪水的威胁和风险。

(2)中小河流防洪和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长江上中游地区多为山区或丘陵区,中小河流洪水来得快,涨势猛。由于早期的规划、管理不到位,临河、跨河建筑物侵占行洪断面现象严重,上游下泄的洪水将加重下游城市的防洪压力。如上游暴雨频繁,下泻的洪水就会直接威胁下游城市。尤其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流失的泥土淤塞江河,河床抬高,对下游和江河两边的城市威胁更大。

(3)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等原因,许多城市都出现严重的地面下沉现象。雨水渗透的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得城市低洼地段逐渐扩大,破坏了城市的水循环的路径,加大了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4)多数城市的部分下水道排水设施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部分低洼地区下水道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而后期排水系统的建设远滞后于城市的扩展,当遭遇暴雨洪水时,往往排泄不畅,极易形成局部内涝。

4 城市生态防洪理念

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开放地域系统,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是全球-流域-城市不同地域尺度、不同子系统的变化共同耦合的产物。城市是人水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之一。一方面,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填湖造地,侵占河道的现象频繁发生,河流行洪能力下降,湖泊蓄水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同时降低了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调蓄防枯能力。

湖泊湿地大规模的开发和垦殖,极大地削弱了其调蓄、宣泄洪水径流的功能,减少了江河水系泥沙的沉淤空间,加剧了江河干流变迁和洪灾威胁。也极大降低了江河洪泛期输入营养物质被吸收和转化的能力,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过程,致使原有生态系统的防洪和蓄滞洪水的功能大大减弱。因此,必须针对城市洪涝灾害的特性,在常规防洪治涝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城市防洪的对策,建立城市防洪的新理念。

河流、湖泊、湿地、绿地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在防洪治涝中有蓄水、输水和分洪作用。在增强城市蓄水和排泄功能,在城市防洪排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回补地下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认识城市河流、湖泊、湿地、绿地的防洪功能,开展城市生态防洪研究,对于协调城市的人水关系,人与生态关系,解决城市特有的洪涝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长江流域防洪问题的核心是人、水、地之间的矛盾。人、水、地协调发展,是人类在生活、生产活动与各种治江工程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水文特性和地质作用,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作用相协调,从而达到与洪水协调共处。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考虑,既要适当地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主动地适应洪水、与自然协调共处。要约束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采取综合措施,将洪水灾害减少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容许的程度,逐步调整人与水的关系,对江河的整治由过去的以防洪为主要目标逐渐转变为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改善环境与生态系统等多目标的综合整治。全局考虑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协调流域内人与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尚志海,丘世钧.全球变化下城市洪涝灾害的动力机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9,2(1):100-105.

[2] 向立云.城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模式初步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1995(11):207-211.

[3] 李红旭,李芝喜.论森林植被的生态防洪功能[J].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2000,6(2):39-44.

[4] 徐明,马德超.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 夏军.河流健康与环境变化影响的对策[J].科学研究,2008,2(1):1-8.

[6] 薛芳,谭海樵.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与雨水水文循环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58-11061.

[7] 刘妮,王炜.城市快速发展对城市防洪的影响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9(25):361-362.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干旱的频率在增加。湿地是显著受水分驱动的生态系统,干旱对其的影响尤为严重。干旱作为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在自然营力驱动下,有其固有的重现期,并成为湿地生态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然而,在气候变化、人为下垫面条件变化和水资源开发等综合影响下,干旱发生的频度、范围和强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改变了湿地的水文生态特征,并危及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导致湿地退化更为严重。

湿地干旱是气候变化响应和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领域发展到新阶段上所出现的新问题,国内外尚未有针对湿地干旱的系统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水文特性、湿地生态需水、极端水文事件对湿地的生态影响、湿地应急补水等方面。

对湿地干旱的研究,多从湿地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方面展开,揭示干旱对湿地的影响,研究方法多以实验、遥感和野外监测、调查为主,如罗文泊等和JohnMM等研究了干旱对湿地关键植物种的影响,MatthewsWilliamI和Marsh-Mat-thewsE研究了干旱对湿地鱼类的影响;或是针对干旱背景下湿地水质、元素行为等开展研究,如AherneJ等研究了干旱期间湿地硫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湿地表层水体酸化,Seon-YoungKim等研究了不同湿地类型的微生物群落在干旱处理条件下的耐受状况。这些研究都以干旱为背景条件,其研究重点偏微观,多以干旱对几种湿地植物、湿地微生物群落和湿地中元素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或是比较不同类型湿地植物被对干旱的耐受程度,很少有研究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干旱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干旱背景下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水这一核心要素为关键,剖析流域干旱对湿地水文特征的影响,进而阐释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恢复能力,能够对一定的干扰进行自我修复。由于湿地种类多样,不同类型湿地生态水文条件差别极大,本文主要讨论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

1基于水平衡的湿地干旱内涵

1.1淡水湖泊湿地水平衡特征

淡水湖泊湿地(以下简称湿地)的水源可分为以下几类:降水补给、径流补给、地下水补给和调水补给等。水分支出主要有水面蒸发、植物蒸腾、补给地下水、地表出流和人工直接取用水(图1),即公式(1)中,WS表示湿地水量;WI表示入流量(径流补给、地下水补给或调水补给);P表示降水量;EW表示水面蒸发量;ET表示植物蒸腾量;F表示入渗量(补给地下水量);WO表示出流量;U表示人工取用水量和回归水量。根据湿地水量平衡原理,淡水湖泊湿地的水量由于入流量和出流量的差异而会发生变化,若无其他情况干扰,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中。

1.2湿地干旱的内涵

干旱是一种缺水现象。流域干旱作用于湿地,造成其生境缺水。从湿地水平衡的角度来说,干旱的发生是由于湿地水分支出大于收入,使得湿地水量减少,超出了其正常变化范围,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湿地干旱的作用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是由于水分支出大于收入,导致湿地水量持续低于正常水量的波动范围,造成湿地水量短缺;作用后果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水位下降、水面积减少、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湿地萎缩等。因此,湿地干旱是一种生境用水短缺现象,最先表现在通量水上,通量水的入不敷出造成了存量水的持续减少。本文认为湿地干旱是湿地水量长时间低于其正常波动范围,造成湿地生境用水短缺的一种现象,表现在水位下降、水面积减少和生物量减少等方面。

2流域干旱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机制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维系和演替的决定因子之一。干旱改变了流域水循环,导致湿地来水发生变化,减少了湿地的水分收入;其次,来水的减少必然造成湿地存量水的减少,因而其水动力学特征和水文周期也会受到影响;最后,水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非生物因子之一,水分条件的改变会严重影响湿地生物,综合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布局的改变上。另一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对干旱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在其耐受限度范围内,其受到的损伤是可恢复的。

3流域干旱对湿地水文的影响

3.1对湿地来水特性的影响

按不同水源类型,湿地可分为降水补给型湿地、径流补给型湿地、地下水补给型湿地和综合补给型湿地等,反应了湿地的主要来水类型。干旱导致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和地下水量减少,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湿地作为流域中的一个单元,其来水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上述4种类型湿地,干旱对其主要来水的影响表现为:湿地区的降水量减少(降水补给型湿地),上游径流减少引起入流径流量的减少(径流补给型湿地),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型湿地),湿地区降水量减少、入流径流量减少和地下水位下降(综合补给型湿地)。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复杂,且地下水对地表水变化的响应表现出一定滞后性,所以由地下水补给的湿地,对干旱的反应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和滞后性,而由降水和径流补给的湿地对干旱反应较灵敏且强烈;综合补给的湿地由于其来水的多样化,其对干旱的反应介于地下水补给的与降水和径流补给的湿地之间。此外,在干旱背景下,人类活动将深刻影响湿地水循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动力学特征。干旱使得整个区域水资源量减少,降低了区域的可供水量。在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引导下,为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人为地进行上游水库蓄水、减少下泄流量,湿地生态用水在水资源本来就不足的前提下,被进一步挤占,甚至作为应急水源过度开发。例如,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降水量和径流量减少,周边地区农业开发进一步挤占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用水,加速了该保护区内水位下降,沼泽和水域面积萎缩,动植物栖息地功能严重丧失。

3.2对湿地水量的影响

湿地水量可分为存量水和通量水,干旱对湿地水量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通量水上,如径流量的减小;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存量水的变化开始显现出来,体现在淡水湖泊湿地的水位(降低)和水面积(减少)上。随着水位的下降,水面从岸边向湖中心减退;另一方面,湿地地下水位和水量也会随着干旱的持续降低和减少。这一部分水量的减少,导致湿地可用水量的减少,体现在不能满足所有动植物的生存上,土壤水分含量也随之减少。

3.3对湿地水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湿地水域区生长着的水生植物会对水流流速产生一定阻碍作用,动植物的残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流速产生阻碍作用。由于湿地水量的减少会造成一部分动植物死亡,故其对水流流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引起湿地水流流速增加或减小。干旱往往伴随着高温,水温的升高导致水体成层现象出现和导电性增强、溶解氧含量降低,引起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死亡。另一方面,蓄水量的减少降低了湿地的自净能力。这些都会导致湿地水质变差,水的粘滞性增加,水流流速减缓。因此,在短期内,干旱可能引起湿地水体流速降低。

3.4对湿地水文周期的影响

湿地水位具有季节性模式变化,表现为湿地表层和亚表层水位的升降。大部分湿地的水位不是恒定的而是波动性变化的,即表现为丰、平和枯水期,主要是由于湿地补给水源具有一定波动性造成的。但在正常年份,湿地水位波动幅度一般不会太大,保持在一个范围内,呈现出周期性。干旱则会破坏这一周期性。短期干旱对湿地的干扰历时较短,使得湿地地表水水位波动幅度短期超过正常水平;持续干旱使湿地出现长期水分短缺状况,湿地地表水水位不断下降,直至地表水消失。例如,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曾连续干淀,其中,1984~1987年连续干淀4年,地表水消失,水文周期受到严重干扰。

4流域干旱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4.1对湿地规模的影响

相对小幅度的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或蒸腾量变化,只要改变地表水或地下水水位几厘米就足以让湿地萎缩或扩张,或者湿地转变为旱地,或从一种湿地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湿地类型。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随着干旱持续时间而变化,最终反映到湿地规模上。湿地规模即如图3所示的适宜湿地分布面积线以内的范围。在湿地分布面积线内,由外及内分别是淹没线以外湿地、淹没线、淹没线以内湿地和明水面水域。因此,淹没线的范围直接影响湿地适宜分布面积线的范围,决定了湿地规模的大小。水位下降和水域面积减少都会使淹没线退缩,湿地规模缩小。

4.2对湿地结构的影响

湿地植物为湿地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同时也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对于植物来说,当环境干旱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并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合成,影响植物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干旱的持续,植物过分失水出现萎蔫现象,甚至引起死亡。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植物失去适宜生态位,耐旱性较差的物种最早被淘汰,耐旱性较好的植物适应干旱的能力得到增强。因此,植物种密度、生物量和生长状况发生改变,表现为植物群落构成的变化。同时,极端低水位条件超过了水位波动的正常范围,对鱼类、两栖类等水生动物的生存、繁衍造成了影响。大量的两栖动物对多种水文特征具有敏感性。RichterKO和AzousAL的调查显示,湿地平均水位的波动影响了两栖动物的丰富度。另一方面,在干旱期间,湿地水质变差,易发水华,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干旱,尤其是持续干旱,使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并充分改变了生物群的聚集结构。此外,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又会引发动物种群的变化。由于某些植物的死亡和群落特征改变,以某种植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都将受到影响。由于湿地动物栖息地空间和资源的减少,其竞争关系可能会有所增强。持续干旱使湿地的群落结构、营养结构遭到破坏。

4.3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景观格局是湿地植物、地形、地貌和水文等因素的宏观体现。湿地在流域中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沿着一定的地形梯度和水文梯度表现出特殊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景观内部结构特征。水流在景观中连接各斑块,在某些时候作为巨大的自然干扰力量出现,对景观变化最具影响力。干旱期间,水分的不连续性阻碍了湿地斑块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在干旱的持续影响下,湿地景观类型依据水文梯度发生变化。根据中度干扰假说,偶遇干旱可能会增加其异质性;若遭遇严重的持续干旱,一开始可能异质性增加,斑块数量增多,形成景观破碎化;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最终景观异质性降低,向着均质化的方向发展,原有湿地景观萎缩,直至湿地景观消失。

4.4对湿地功能的影响

水文条件深刻影响着湿地初级生产力生产、有机质分解和营养物质迁移转化等过程,从而控制湿地有机物的积累,对养分循环和养分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物受干旱的影响最大,直接导致湿地初级生产力下降。由于微生物对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干旱条件对湿地微生物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导致其活性下降,严重影响其分解能力。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物质循环与初级生产和分解过程紧密相连,从而影响其内部营养物质循环。外部的营养物质流常与水文过程相伴,因此湿地营养物质的输出主要受水流输出的控制。干旱期内,湿地水流流量减小,流速变缓,水质变差,甚至断流,严重阻碍了湿地与外界的营养物质交换。通常水文隔绝的湿地有较少有机质输出。在浅水域,例如浅滩和鱼类的洄游区,低流速水流或断流,会中断纵向养料输送,水塘中的细泥沙、有机物质的养分和溶解有机物水平可能会降低。因此,干旱降低了湿地的物质生产和物质循环功能,致使湿地的水文调节、物质截留、污染自净及对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等功能下降。

5湿地生态系统对流域干旱的适应性和自我恢复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在应对干扰时具有的两种能力,体现了其适应性和恢复性。湿地作为兼具水、陆生态位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水资源库,本身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恢复能力。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湿地的适应和恢复能力有所减弱,降低了其应对干旱的能力。

不同程度的干旱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扰动不同,偶遇和持续干旱的早期影响有些相似,但是持续干旱的影响更为严重,后果更难预测。由于滞后效应,持续干旱对湿地的影响也更为持久。理论上,湿地生物对偶遇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力都相应较高;对于持续干旱,植物的抗逆性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恢复力则有很大不确定性。

通过剧烈减少物种丰富度以及创造新的栖息地,干旱可能创造出有利于新的或者不常见物种的生存环境。但是,由于对湿地干旱恢复过程缺少长期研究,上述观点尚未得到很好体现。偶遇干旱过后,随着湿地物种、种群的再混合,鱼类的恢复相对较快。对于遭受持续干旱的湿地,其恢复能力存在差异:某些情况下,湿地只需要几个月的恢复期;其他情况下,湿地的恢复过程却非常漫长,且先前干旱长时间的滞后效应导致其恢复不彻底。因此,对于未超出湿地耐受限度的干旱(大多数情况下是偶遇干旱),湿地以生态系统的部分受损换取其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保存,依靠自身恢复力使湿地景观得以重现,同时湿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耐旱能力增强。对于持续干旱作用的湿地,长期的水分不足和无持续水源供给会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湿地抗逆性持续下降,恢复力逐渐丧失;水生植物群落逐渐向陆生方向演替,并最终向荒漠化方向发展。在当前的干旱情景下,因人工取用水进一步挤占湿地生态用水,导致同等干旱情景下,湿地受损程度远大于自然背景干旱下的受损程度,这种叠加影响有时候会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甚至导致其消失,从而加速了湿地退化,直至消失。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森林;林业;低碳经济;作用低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通过当前各种先进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加清洁能源的开发过程,追求绿色环保经济增长为前提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来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大有作为,在制定低碳经济规划时,是通过正确的林业发展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措施,对我国低碳经济制度发展有着不可提到的作用。现阶段,要生产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碳的排放。低碳经济是基于当前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为手段提出的,而在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当前的气候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占有特殊地位。发展低碳经济,既要重视节能减排,通过对各种污染气体的减少排放和新能源的追求来实现其发展中的主要控制措施和有序健康发展的过程。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之下,必须重视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重视森林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效益。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增加木质林产品使用、提高木材利用率、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都可增强木制林产品储碳能力。中国林科院专家研究得出:用1m3木材替代等量的水泥、砖材料,约可减排0.8 t二氧化碳。这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

四、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由于受制于能源结构、资金技术等,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障碍:一是现阶段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迅速改变。实施低碳经济需要比较长的周期;二是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需要技术的创新、技术进步和突破,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三是高排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中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尽管通过优化结构和节能能够相应地减少碳的排放,但是总体低碳仍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因此,对于现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热炒作和许多省(区)和城市提出建立低碳省(区)、低碳城市的构想,专家提出要防止“新瓶装旧酒”,避免“赶时髦、贴标签”等现象的出现。

五、建议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公认,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现实,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制定和实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油茶等木本粮油等林业重点工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行木材加工产品“下乡”补贴试点,推动低碳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碳汇。

2.启动实施森林经营工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森林蓄积很低,这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森林经营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符合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中国未来气候谈判增汇减排的重要筹码。因此,应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3.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及计量监测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即在设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都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营造林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造林模式。建立与“三可”相匹配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固碳和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开展“三可”奠定基础。

4.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5.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