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1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图像和声音以及视频都一应俱全,迎合了初中生年龄段的学习特点,直观动感地将丰富的数学教学内容展现在广大初中生面前。例如在讲解函数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函数图形与函数公式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对课堂知识感兴趣的同时也牢记住了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法将多媒体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增强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并只凭借口授和笔授,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消化知识十分吃力,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也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加以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板书规划、避免知识重复传授,使传输等量知识的时间得到缩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优化复习及考察方式

在进行相关学习提问和课堂检测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所要考察的知识展示在多媒体上,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回答教师所拟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在得到学生回答反馈的同时也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做出及时调整,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还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二、多媒体技术的缺陷

(一)忽视教学基础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当前多媒体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功课,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这四者的重要性。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脱离了教学本身,使课堂成了看图听录音的课堂。将课堂知识的基本点和重难点都展现在屏幕上,使学生对课堂笔记的抄写不认真,并忽视教材基本内容。

(二)限制学生学习思维,妨碍综合能力拓展

创造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虽然能够将教学知识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但切忌滥用。因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法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直观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无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一些教师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会运用多媒体,忽略了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授。这样的做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数学教学效果,因为课件演示毕竟很多时候代替不了传统板书和老师讲解。

(四)制作困难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音乐课

高职音乐课时高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选修课,是高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随着近年来所倡导的课改的大形势下,深入的影响到高职的各门课程之中,尤以音乐为盛。那么,在多媒体技术继续扩大影响的今天,它对音乐课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首先,开阔视野。与传统教学“教师教唱,学生跟学”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运用开阔视野,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性,教学的素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调出音乐图片来诠释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学生也不再拘泥于一种单一式学习方式,而是能吸收到很多丰富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正是由于选择范围的扩大化,教师在选择教学的内容的时候往往“大而全”,使得课堂的学习没有重点,学生所感受的就是大量的知识的传授,但是这些知识真正涉及音乐本身的反而并不多。

其次,音乐感受的培养。音乐课实际上是一门艺术实践课程。实践的精髓在于参与感受。在课堂上无论是对音乐意境的理解与品味,还是对音乐技巧的学习与掌握,其间都有很多语言难以描摹之处,故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常常有“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依旧很茫然”的尴尬时刻。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大大促进了教学活动的直观化,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把教学要点、核心知识点较为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作品、体会技巧。但是音乐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而且由于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每一个人对音乐片段的感悟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同的只是由音乐引起的情绪波动。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一段音乐的内容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来截取视屏和画面的,这做法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初略的感受音乐,更多的却是桎梏了学生的思想,剥夺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领悟的机会,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与音乐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个人风格、想象力等的养成更是无从谈起。

再次,师生互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但是在今天,在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学生和教师三者共同存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根据课件来进行课程的运行,教师在课堂中的灵活性,机动性,乃至于创造性通通被抹杀,至于以往教师带动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种形式早已不复存在。教师观察课堂并调整教学思路、学生思考问题并发问、师生对话交流、生生研讨学习等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退居其次。音乐课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有一些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欣赏的“观众”,整体上课堂形成了新时代的手段更先进的“填鸭式”教学。

最后,教师的控制力。对高职学生来说音乐课一般是大课,不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是人数不多的小课。高职的音乐课名称从音乐欣赏到音乐鉴赏的更改,体现了对音乐作品的更高要求,要从单纯的欣赏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鉴别欣赏,那么在人数如此之多的情况下,如何去吸引学生鉴赏成为考验教师对课堂控制力的一大难题。这时多媒体技术以其新奇新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教师吸引学生,维持住整个课堂。但是,由于和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更差一些,他们对以经典音乐鉴赏为主要对象的音乐课在理解上不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就容易失去兴趣。同时,由于影视等多种资讯媒体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听音乐,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久经流传的传统经典。因此,音乐课逐渐向奇特靠拢,成为展示新奇节目的课堂。

但是,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眼睛,新奇的视频和图画充斥课堂,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本该成为重点的音乐反而退居其次,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这就好比吃了一顿丰盛的冰激凌大餐,吃的时候华丽舒畅,过后毫无映像。用定向式、模式化统领课堂,在光标引领下看似声光电俱全地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上却很可能是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在背道而驰。

最后,音乐属于人文学科,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听音乐产生情绪的波动,进一步通过情绪产生对应的情感体验。而这一切需要音乐对心灵产生碰撞,激发想象力,最后达到美的体验。使得学生追求美,从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有益的陶冶和熏陶。而多媒体技术的过度运用,使课堂和音乐呈现一种固定化,所有学生按照一个模板来欣赏,最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本身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工具,把它引入教学并不是毫无作用,在很多理论性强的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课堂的授课形式,授课效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促进了课堂改革的深化,推动了课改的进步。但是,由于使用者运用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音乐的教学,先进技术的本身并没有错,端看使用者是如何有分寸的 运用它,我想,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值得我们深深的思索。

参考文献

[1]琳玲.《多媒体与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2]杨瑞.《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探析》.《乐器》,2011年5期.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3

一、激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而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其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感知。科学证实,在40分钟的时间里,正常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只能维持在25分钟左右。当然,这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而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求知欲较为旺盛的阶段,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对自身价值的肯定都逐渐地表现出来。自然,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就高中的教材篇目而言,古文无疑是相对最枯燥、最让人感觉乏味的。古奥晦涩的文字,学生读不出味道,大多数老师也都不全是朗读的行家。而要理解文章就要读准字词句,要背诵就得多读,但是单纯的分析归纳知识点,会让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同时,这也不符合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如果此时用名家的泛读录音再辅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过秦论》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诸如 “锄耰棘矝”、 “瓮牖绳枢”等,学生很难读准,但是如果听多媒体名家泛读不仅可以读准字音且一饱学生感官之福,愉悦视听。

二、增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审美能力。

如《鸿门宴》一课,我们可以先用歌曲《霸王别姬》导入,通过雄浑苍劲的乐曲即可将学生带入到项羽那种末路英雄的悲怆处境。进而再播放电影《鸿门宴》片断,项羽的刚愎自用,刘邦的圆滑狡黠,学生对此了然于心,在很快掌握了人物性格的同时,又能对人物性格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再如讲授读本《春江花月夜》这首作品时,可以借助大屏幕显示出紧扣诗文内容的一幅幅画面,同时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学生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此时,诗、声、画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情感染和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积极探究古诗文魅力的强烈愿望。

三、创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主要环节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记住常识性的知识点,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多媒体做出来可以省很多时间。然而,语文的知识牵涉太广,有限的课堂,有限的黑板容量,有限的写字速度,有限的精力集中时间……只讲课本的知识远远达不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有了多媒体这一帮手,时间和空间都可压缩在课堂上。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多渠道、全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叶圣陶说:“要教的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诚然,如果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语文教学中就会出现种种弊端。

1.削减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多媒体是物,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忽略学生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例如《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形象,读他们时感觉特好,而一旦上了屏幕,难免会与各自的想象有些差距。况且描绘事物或人物时都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没有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渐渐地就产生依赖心理而不去想象了。

2.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修改)

语言是需要感悟的,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踏春归来马蹄香”,其境界妙不可言,细细咀嚼,余音绕梁,即使是再完美的多媒体影音也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现在的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等,一味追求课件的美感、生动性和感染力,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也没了板书,从头至尾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这只是学生与电脑的交流,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缺少了情感交流的火花和激情。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也就成为了一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教学 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39-01

数学是源自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扩展,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学好初中数学,是每个初中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随着教学的不断变革,广大教师也在不断思考更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帮助。那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究竟存在哪些利弊呢?

一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有利的一面

1.减少教师板书花费的时间

现在教师借助两种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一种是投影仪,另一种是幻灯片。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都是教师提前将需要讲解的内容准备好,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与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相比,多媒体技术大大缩短了教师花在“写”上的时间,可以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同学们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改革,占有很大优势。

2.将“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知是思维活动的依据和源泉,而感性认知来源于情景。多媒体可以代替真实的情景,同时可以创造情景。如教师在演示两圆“相离”、“外切”、“内含”等关系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使讲解更为形象、生动、有趣。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画面,使课堂充满活力。将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3.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参考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快捷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去探索、去思考新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生有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网上的多媒体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如中华教育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等一系列教育网站上有很多很好的学习课件和学习素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到网站上找答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及时、更有效的帮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不利的一面

1.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难以操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几何画图的问题。一张简单的图,教师要想将其讲解清楚需要在图上画很多辅助线。黑板板书使用方便,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而多媒体工具不具有这一功能。由于其大多是教师在课前就准备好的图片,难免存在错误,教师想当堂改正比较困难。使用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操控,会耽误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2.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笔记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可以详细回答,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解决。教师遇到重点、难点也可以调整讲课速度,放慢脚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做笔记。而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较难操控多媒体进度,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解释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抓到重点,因此也很难有时间将重点、难点记录下来。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活力,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变枯燥为乐趣,变繁杂为简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环节得到优化。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弊端,教师操控起来没有在黑板上写板书方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笔记、思考。那么如何将多媒体与黑板板书有机地结合,使其充分发挥优势、回避劣势,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闫忠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J].考试(教研),2011(7)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 多媒体;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4-124-0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应用多年,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通手段[1]。所谓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及动画等多种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同时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链接等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

1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教学一直以来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目前的环境下这种教学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生化检验技术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单凭课堂理论讲解显得枯燥,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操作;(2)由于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许多病例“可遇不可求”,还有一些则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难得一见,学生很难在学习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期间看到全部应该看到的生化指标,因此引入现代科技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十分必要的。

2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2.1应用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演示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研究测定人体体液化学成分的方法学及临床应用的技术学科,讲授的内容多为实验操作。传统的教学手段多为理论讲授,教学手法单一,抽象难懂。尤其是有很多实验内容在一般的中专卫校里是没有能力开展的,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更加影响学生心理。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课堂上让学生同时接受图像、文字、音响、语言等多种信息的联合刺激,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疲劳和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2.2信息量大

信息时代,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信息量的多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特别是一些前沿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地增加和丰富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在缩短课时的情况下,浓缩教学内容,加强校本开发力度,在有效的时间内.增大课堂教学信息,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很有帮助。

2.3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节省大量板书和悬挂挂图的时间,有利于保证难点和重点教学时间的前提下,扩展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多媒体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弊端

3.1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良莠不齐

有些课件几乎就是教材的翻版,没有把图、文、声、像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不突出,课件太死板,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课件太追求媒体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太过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课件要求一定要做到内容的科学性、表达的简洁性和实用性的协调统一。课件中每张幻灯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书[3]。

3.2缺乏教学互动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限制了教师的肢体语言和教师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上课时多数时间在注视电脑屏幕,减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满堂讲”变成了“满堂看”,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学理念仍是传统理念,学生不能发挥主动性,仅是“接受学习”而非“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只顾操作不与学生交流,只看屏幕不顾学生反应的不良弊端,而应携带随身麦克风、遥控鼠标或激光教鞭适时走动,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3设备和环境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要想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理想效果,不但要有好的课件和懂得教学的优秀教师,设备的好坏以及教室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因为多媒体设备是由计算机、投影机、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备组合起来的,而在教学中,设备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维护状态中。所以,如果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中断,减少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清平,胡华平.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48-49.

[2] 唐小牛,王少圣,陈文魁,等. 如何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优势[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3:225-227.

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艺术设计;网络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18-01

艺术设计专业可谓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专业,艺术设计教育因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设计专业的发展,不断拓展新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设计教育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而多媒体课件,是电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兴应用方式,是利用电脑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目前已逐步应用于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谓是电脑技术与艺术设计学及其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互动性的软件,是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及模式,其应用水平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一)优化设计教育的教学方式

古话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艺术设计是个视觉效果.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视觉信息占全部感知信息总量的85%,因而,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直接的视觉感受与体验成为接受知识的重要基础。

传统的设计教学 往往以老师的讲解、示范作业的讲评为主 ,理性的知识太多,而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正在于实践性重于理论性,技能性重于知识性,同时,艺术设计本身又有运用线条、块面、色彩、文字等造型的艺术特点,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 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是采用范图、打幻灯、放录像等手段,但这些教学手段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使学生的各种初始的设计意念在电脑教学的帮助下广泛的分解组合。通过一系列层层推进,深入细化的演示过程,将复杂的原理、丰富的作品内涵等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动静结合的影像加以诠释,使讲授更具感染力,能够将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的机会,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在设计教学中,传统的学习方式侧重于对各种专业课程的技能的学习,相应地却忽略了对设计信息、资源的了解,造成学生可能在对刚刚学会的某种技能津津乐道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过时了的一种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就像产品一样更新换代很快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会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学校之外的学术环境,从而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和抉择,获得解决设计问题的方向,此外,电脑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等技术环境,也孕育和发展了学生之间合作的新学习方式。

二、多媒体课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弊端

虽然我们承认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种种优点,但是百利而无一害吗?难道就可以说完全能够取代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吗?在此我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艺术教学中,会部分影响到艺术设计教学的效果。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缺乏动手动脑能力

艺术设计的基本功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设计思想 ,即创造性思维;二是表现技法,就是用画的形式把想的东西表现出来,好的设计思想,要让人看到才能知道好在哪里。这里先不谈思维的训练,表现技术的基本功主要靠一些艺术类课程,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图案》等课程的实践来训练。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设计艺术作品的能力,就让学生设计出一幅艺术作品,然后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如果一味的追求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将大有减退,传统艺术将被取而代之,本身现在的艺术生不是自身的喜欢艺术,而是为了升学单单的一两个月的集训,如果就没有深厚的基本功何谈设计。如艺术史教学,老师往往会讲大量的有关图像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创作思想和创作内涵,即使在没有图像的情况下也会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该时期或某个作者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学生更能比较深刻地把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二)多媒体教学使师生间缺乏沟通,激发老师的惰性

其次,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会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往往老师一味地翻播课件内容,不再像传统艺术艺术教学课堂上,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其方法,或是询问学生一些问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上虽然没有多媒体运用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丰富多彩,但却在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深度上大有裨益。其人文关怀也是深刻存在。而多媒体课件的艺术设计教学却缺失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性情、真感情,学生体会不到老师对学生内在的人文艺术教学在丰富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时,却造成其心灵上的空乏。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工具,一种机器,天然地带有机械的冷漠。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是那种亲切的对话式教学、询问式教学和关心式教学,是共时性的互动式教学。这种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有机器文明所无法替代的巨大魅力。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会使有些老师越来越懒惰,在准备好一个课件后,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反复使用这个课件,致使教学不再与时俱进,不再积极主动地去搜集和这些准备更多更好更新的教学内容,使艺术设计教学陷入一种单调无聊的机械重复中,不再富有新意和创意了。

三、小结

虽然多媒体课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醒目的,是可观的,但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不能也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我认为完全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说明其二者的关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谁也无法彻底取代谁!剑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但用之不当也会伤及自身。一味地认为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是十全十美的,就难免会给自身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不良后果。我们亦不能一味地唯传统至尊,而应该让两者相辅相成,各取所长。我们期待艺术设计教学能在多媒体丰盛的视听觉享受基础上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师生交流和互动,多一些人文积淀,多一些人文思考。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胡素云.谈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