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1
落枕
凡落枕患者,禁止为了缓解疼痛和不适而进行有意识的运动,应保持原有姿势,做到放松,避免风寒。轻者三四天即可痊愈,重者需十天左右。
自我灸疗穴位
悬钟穴:外踝上。
主治:落枕。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5~10分钟。
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主治:落枕、腰背痛等。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手背中指指根下(桡侧)。
主治:落枕、颈部酸痛。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颈椎病
避免长时间紧张劳累,注意防风寒,多进行局部功能性锻炼,积极配合治疗。
自我灸疗穴位
肩背穴:位于侧颈部锁骨上窝,锁骨上窝中央上约2寸,斜方肌上缘中部。
主治:肩背神经痛,肩胛风湿症,项背部肌肉疼痛及痉挛。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拇指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
主治:颈项僵硬,颈项酸痛,各种颈椎疾病。
灸法:艾条灸3~10分钟。
肩周炎
肩周炎多因露肩贪凉,风寒温邪乘虚而入,淤滞关节所致,或因肩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淤滞,复受风寒温邪而起。灸法治疗本病以祛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如配合自己康复活动效果更佳。
自我灸疗穴位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主治:肘臂屈伸不利,手臂作痛,不能提举。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10~2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手背第二掌骨尽端。
主治:肩关节疼痛。
灸法:艾条灸3~10分钟。
三伏酷暑中医来降 马 瑛
酷暑容易让人“上火”。所谓“上火”,按中医说,是指内生的火热症,主要是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其中,常见的主要是心、肝的实火。
心火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
心火的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儿童要多饮水,最好是温开水。
食疗有如下方法:
1.赤小豆粥:赤小豆50g,粳米100g。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两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2.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g,柿饼2个,水300ml。将水煮剩100ml,加白砂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两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热利尿之功效。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2
阳气不足姜水泡脚
生姜切片,大火煮开后,加水泡脚。一定要泡过小腿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或者用1-2两生姜,煮20-30分钟成生姜水饮用,如果嫌口感不好,可适当加点糖。
阳气不足的人一般手脚冰凉,容易怕冷,经常腹泻,消化不良,常常精神不振,舌体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沉细。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补阴。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这一趋势养阳,效果比其他季节要好得多。脾阳不足,易食欲不佳,畏寒怕冷,此时可吃生姜或用生姜泡脚。
关节痛热敷姜片
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
此方是对付阴天下雨、天气骤冷导致的腰、关节痛的有力武器。肾主骨生髓,腰椎及骨关节疾病和肾精损耗、化生不足有关。使用生姜,咸味入肾,热助阳气,辛散气结,所以对这类寒淤凝滞的疼痛有效。
受凉喝生姜葱白汤
生姜30克、葱白10克,切细,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至沸腾,趁热饮后,盖被卧床。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杀菌镇痛、解毒等功效。凡属此类都可以用生姜,如吹空调外感风寒的人,喝一杯红糖姜茶可驱寒解表,或者用姜汤泡足;肩膀和腰背遭受空调凉风侵袭的人,可以熬点热姜汤,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汤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腹部受凉而腹痛、腹泻的人,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因此可多喝几杯姜茶。淋雨受凉则以葱白熬姜水效果更佳,葱白气味辛辣、性温,有发汗解热、散寒通阳的功效。
生姜橘皮水治呕吐
生姜、橘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夏天人们常吃些冷饮和凉性的水果,造成寒凉侵胃,当出现呕吐等症状时,此方有一定效果。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3
关键词:中医产后身痛;中药治疗;验案举例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64-01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产后身痛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疾病,多发病,尤其在北方。产后身痛是指产褥期内出现的肢体及关节酸痛,麻木重著称为・"产后身痛"(《中医妇科学》)[1] 本病类似于西医讲的风湿、类风湿疾病引起的关节痛。俗称"产后风"。此病最早见于《经效产宝》[2], "产后中风,身体酸痛,四肢羹弱不遂。"《金匮要略》[3]中也有记载[3]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3]唐・孙思邈《千金方》[4]载:"妇人产讫,五脏虚赢"认为产后气血虚弱为主要病机。在临床中西医对产后身痛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为主,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影响产妇康复。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在运用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治疗产后身痛的患者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37位患者均来自门诊,年龄23-36.正常产者18位,剖腹产者12位,流产者7位。产前无身痛史,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
1.2治疗方法;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基本方:炙黄芪200克,党参200克,桂枝150克, 防风150克,威灵仙150克,生白芍150克,当归150克,鸡血藤150克,紫河车150克,熟地150克,川芎150克,枸杞子150克,菟丝子150克,覆盆子150克,巴戟天150克,洋藿150克,肉苁蓉150克,狗脊150克,紫石英150克,杜仲150克,桑葚子150克,女贞子150克,制黄精150克, 陈皮150克, 白术150克,砂仁150克,山楂150克,另加:阿胶250克,大枣200克,桂圆150克,连肉150克;龟板胶200克;冰糖500克;黄酒500毫升。注意事项:1)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及过汗,忌食膏粱厚味、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2)正常哺乳
1.3治疗标准:治愈:以肢体关节疼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为准。显效:肢体关节疼痛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无效:肢体关节疼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1.4治疗结果:治愈25,显效11无效2有效率94.6%
1.5病案举例;某女,32岁,于2013.12.25日就诊。主诉:产后三个月,产后房间温度较低。产后出现身痛肌体酸痛重着伴麻木,乏力,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头晕腰膝酸软。既往有贫血史。血沉,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患者面色萎黄无光泽,查肢体关节无红肿发热,舌淡胖、苔白、脉微涩而紧,中医辩证属产后气血两虚,肾气不足,产后感外邪所致。治宜补气血,滋肝肾佐以祛风散寒。处方:炙黄芪200克,党参200克, 桂枝150克,防风150克,威灵仙150克,生白芍150克,当归150克,鸡血藤150克,熟地150克,川芎150克,枸杞子150克,菟丝子150克,覆盆子150克,巴戟天150克,洋藿150克,狗脊150克,杜仲150克,桑葚子150克,女贞子150克,制黄精150克,陈皮150克,白术150克,砂仁150克,山楂150克,阿胶250克,大枣200克, 桂圆150克,冰糖500克,黄酒500毫升,共服药25天,诸症消失而告痊愈,随访6周未复发。本方主要以黄芪、当归、阿胶等补气活血,由于产后营卫气血不足阴阳俱虚,用党参、黄芪乃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之意,且能大补脾胃之气,从而气顺血和滋后天以养机体。桂枝,防风等散外寒,"妇人以肾系胞,产则劳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肾虚腰失所养而见腰痛,配以枸杞,菟丝子,杜仲、桑椹,女贞子等以补肾益精,强腰壮骨。砂仁,山楂健胃消食防兹腻伤脾,大枣和其脾胃。
2体会
2.1产后多虚多淤。正气不足,邪气内扰。故而产后身痛的主要机制为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关节失养. 对本病记载的宋代医家颇多,《类证治裁・痹证》[5]云:"诸痹良有营卫先虚,滕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侵,正气为邪所阻,因而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由于产后体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滞经络,气血受阻,不通则痛。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方论》[6]中指出产后耗伤气血,正气亏虚,外邪乘而侵袭阻于筋脉而发病,"夫产后中风,筋脉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疫,动伤脏腑,虚损不未,为风邪冷气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赢乏少气,风气入于筋脉,挟寒则拘急也。"金元时代朱丹溪提出"产后多虚"。概括了本病的病因为"正虚","邪侵","血疲"。
2.2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治疗产后身痛主要是从血痹气血亏虚,祛邪通痹论治,视不同个体因人治异,且辨病辨证相结合,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充分突显了中医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的优势。具有中医特色。
2.3鉴别:本病与痹证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区别就在于产后身痛发生在产褥期,而痹证则任何时候均可发病。若本病日久迁延不愈,并且超过产褥期者,则属痹证范畴。
参考文献
[1]马宝璋,欧阳惠卿,吴高媛,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78, 191.
[2]唐・咎殷著,朱定华著译.《产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3]汉・张仲景.金匾要略方论〔Ml.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
[4]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Ml.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4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每年小暑一过,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开始了(2013年三伏天的头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开始,8月22日结束。由于中伏结束于立秋之前,所以今年中伏增加了10天,共20天,整个伏天共40天),同时也意味着“冬病”迎来了最好的“夏治”时间。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那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用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由于近些年“冬病夏治”这种特色疗法越来越多地被普及和应用,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加入冬病夏治的大军。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天所发之病,大多是寒性的,那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这是因为患有冬病的患者本身的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在冬天治寒症,就像雨天晾衣服,是很困难的。而根据中医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的高峰,而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的全身毛孔打开,气血聚到体表,如果选取穴位敷贴,药物的吸收效果更佳,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以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具体适应症如下: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容易在冬天发作。再加上很多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尤以小儿和老人最易受邪。若在夏季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贴敷穴位,比如,小儿哮喘重在治脾,老人哮喘重在治肾,会起到不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主要指宫寒导致的不孕症)
因虚寒所致的妇科病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可起到独到的效果,易祛除体内阴寒,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
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也大多属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要施以热性药、补气药,也宜在夏季进行治疗。
风湿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
由于感受风寒、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也适宜在夏季医治。这些疾病遇冷加重,属风寒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的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的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脐以下的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另外如果夏季贪食冷饮,常待在空调房,也极易损伤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在夏季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骨伤类疾病: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类疾病的病情,患颈椎病的人都不大喜欢吹空调、电扇,否则会越来越疼,骨病属于冬病,在夏天治疗刚好,利用夏天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使用驱寒的药物逼出关节中的风寒、湿邪,效果不错。
冬病夏治的具体疗法
“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疗法,一般来说分两大类:内服和外治。内服就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不同的药物内服或食物疗法来治疗冬病。
先来说内服药物治冬病。中医主张“寒者热之”,对于虚寒性质的冬病,多采用“内用温热”和“外散风寒”的方法。有人或许会提出异议:大热的天再喝温热的药,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专家建议可以采用热药凉服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夏天通过内服药物来治疗冬病的方法并不存在障碍。
对于冬天经常容易感冒、鼻塞流涕的人,当以补肺固表为主,可服用玉屏风散;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可内服粉剂,将白参、蛤蚧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2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起到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的作用。
另外,中医有句话叫“补在三伏”。伏天昼长夜短,汗多易虚,此时进补比较容易吸收,有调补正气、改善体质的作用。以下这款冬病夏治的食疗方,您不妨一试。
山药羊肉粥:鲜怀山药500克,羊肉250克,糯米适量。将羊肉、鲜怀山药洗净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烂放入糯米,加水煮成粥。此粥具有补脾止泻、补气暖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慢性泄泻、食欲欠佳、四肢不温等症状。但因湿热所致泄泻的人忌用。
除内服之外,冬病夏治还有外治的疗法。也就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一定的中药在伏天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针刺、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治疗,所以又称“伏贴法”、“伏针法”等,其中以“伏贴法”应用最为广泛。
冬病夏治较为常用的外治方式有以下6种:
1、穴位贴敷:就是在夏季三伏天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常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目前三伏贴疗法的配方都来自清代张璐所著的《张氏医通》。不同医院在取穴、用药上或有些许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2、艾灸:是用艾绒、艾柱或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来温通经脉、扶正祛邪。譬如艾灸关元穴(丹田穴)就是驱寒固阳的好办法。在《扁鹊心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南宋时,绍兴有一个军人名叫王朝,当他已年近百岁时依然精神饱满,肌肤腴润,身体健硕。别人问他有什么养生妙术,他回答说:我年轻时师傅教我于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时间久了,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脐下总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
不过艾灸是用实火祛除湿寒之气,属于劲道比较足的疗法,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议用艾条,否则内火加外火就会虚耗人体的津液。
3、推拿按摩:在伏天用简易的推拿疗法以增强患儿体质,预防小儿支气管炎在冬天发作,效果较好。注意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度,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足三里、神阙、气海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按摩穴位。
4、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的疗法,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
5、拔火罐:其原理和刮痧差不多,都是刺激经络穴位的方式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6、割治:割治方法是把手指的末节正中割开一个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并在局部施行刺激。该方法对于哮喘和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冬病未必夏治
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来说,冬病夏治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数据显示:2008年,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贴敷的市民超过8000人,后来即便经过了社区敷贴分流,2009、2010年也有超过6000人到东直门医院贴敷。最近两年,采取冬病夏治的人数仍在不断递增。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即便是疗法适合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家住北京崇文门的王女士咳喘多年,咳嗽、喘息反复发作,常感觉背部怕冷,冬季症状明显加重,夏季病情减轻,邻居告诉她这种病适合冬病夏治,贴敷几次就会见效,而同事却告诉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贴敷,使用不当会皮肤起泡,甚至发生溃疡而影响美观,这让王女士充满疑惑,不知该如何选择。
其实几种情况的人群的确不宜冬病夏治:1、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2、瘢痕体质、虚弱怕痛、支气管扩张、正在感冒发烧及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3、孕妇、小于3周岁的婴儿,因为可能导致意外;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可能导致伤情加重。
同时,对于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也要慎用。另外久病体弱、消瘦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要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
谨防“冬病夏治”走入误区
除了“禁忌人群范围”之外,我们对于“冬病夏治”还应有一些更深的了解,以免在实际操作中走进误区。刚退休的周先生患有哮喘以及动脉硬化,想通过冬病夏治来做一些治疗,但是贴了三伏贴之后,其他的常备药还需不需要吃?是不是贴了就立马起效,不用再贴了?周老先生的问题暴露了很多人对冬病夏治的认识误区:
误区1:只治疗,不预防
病状加重的时候急急火火地去治疗,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不少人认为在医院治疗后,回家就百无禁忌了。其实,患者在冬病夏治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不能过分贪凉,应少吃冷饮,尽量少使用空调。否则,体内的“寒”发不出去,会影响冬病夏治的疗效。
误区2:有贴敷,不吃药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很多人认为单一靠贴敷就够了,不用再吃药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尤其像周先生这样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由于夏天冬病的症状往往会减轻或消失,此时患者会放松警惕,有人甚至暂停用药,于是丧失了治病的最佳时机。为了避免“重时轻方”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最好在平时服用一些能预防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误区3:贴敷包治百病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5
[关键词] 中医;活血行瘀;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c)-0195-04
[Abstract] Blood stasis is a pathological concept in TCM and it is a pathological course related to the blood circulation, and the blood circulation disorder can lead to the blood stasis pattern, and the diseases must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gas blood when developing into a certain stage during a certain stage according to the prolonged illness entering into venation” theory in TCM, thus leading to the disorder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 and most qi deficiency, qi stagnation, qi reversal, yang deficiency, cold coagulation, heat accumulation, phlegm coagulation, astringent resistance, fluid deficiency can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blood stasis, and the blood-activating stasis-promotinging is a common method in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CM, and the awareness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s wide, and the blood circulation is a basic principle, but the modern hemerheology proved that the general or local gas blood operation disorder is caused by the hemorheological properties or whole blood viscosity abnormalities, and the method is to use the hemorheological properties or whole blood viscosity to exclude the blood circulation disorders, increase the blood flow drugs thus solving the general or local blood operation disorder and making the physical function recover, in recent years, the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and especiall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method for the blood stasis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department of surgery is definit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lood-activating stasis-promot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血瘀C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1]。血瘀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认识,中医认为病在一定时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失调,大凡气虚、气滞、阳虚、寒凝、热结、痰凝、涩阻、津亏液少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瘀发生。活血行瘀法在临床属于消法的范畴,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内经》“结者散之,坚者软之,留者去之……其有瘀者,消而去之”。为血瘀提供了治疗办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胸痹心痛补气篇、五脏风寒积聚篇,《伤寒论》太阳病篇也都有关瘀血症及其治法的记载。如:桃仁承气汤、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都是至今常用方剂[2]。《医林改错》中进一步研发了补气逐瘀和活血行瘀疗法,治疗了多种疾病。如:干涝、脱发、腹中积块、麻木、瘫痪等[3]。以上这些说明了活血化瘀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并且广泛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伤科、妇科及内科等杂病。
1 血瘀证的病因
血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被历代医家所重视[4],祖国医学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以经脉相连,经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气血只有通过经脉才能运行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发挥其濡润滋养作用,从而维护脏腑的正常功能,则人体无病。由此可见,气血的运行正常与否,与人体是否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血瘀的成因有外伤致瘀、出血致瘀、气虚致瘀、气滞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内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金匮要略》“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故气虚则血行无力而瘀,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诸病源侯论》“血之在身随气而行, 常无停积, 若因堕坠损伤即血行失度… … 皆成瘀血”。《沈氏尊生书》“ 气运于血, 血随气以周流, 气滞血亦凝矣, 气凝在何处, 血亦凝在何处”[5]。
2 血瘀症的辩证
中医辩“证”,而现代医学“西医”辨“病”。所以说“证” 的概念和现代医学的证状、证候群并不相同,因此证是病理临床现象和诊断的综合概括。中医判定血瘀症,必须以瘀血为该患者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讲单纯的血瘀证往往疼痛,有形之肿物可见。其它如脉沉、涩、弦、结青紫舌、有瘀斑、苔微黄、肢体麻木、偏瘫、症瘕肿块、发热、皮肤色改变,诸痛、经闭、消瘦和某些神志症状等等。当然每一个血瘀证是可能都具备这些症状,因为病邪的性质不同,血瘀的部位不同,病的新久、患者的体质的阴阳盛衰、虚实不同,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只要有特殊性,但见“一证但是,不必悉具”。有些病并非有形之血瘀,根据病因、具体症状,根据所谓血流利去瘀生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理论用活血去瘀治疗。因此久治不愈者,高热病后者,夜甚者,痛有定处,莫明其妙者……《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之。查患头痛,无表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而愈,正和其意。
3 血瘀证常用方药
常用药物:当归、白芍、丹参、元胡、川楝子、川芎、赤芍、没药、乳香、乌药、益母草、泽兰、红花、莪术、水蛭、虻虫、血竭、地鳖虫、全蝎、吴茱萸、肉桂等。外感风邪、风中于络者,调和营卫,如:风痹肌肤度麻木不仁,阴血阳气不足者,用黄芪桂枝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跌扑损伤、久痛入络瘀者,活血消肿,在上者通窍活血,中者调肝和血,腹者温经活血或破血散结,四肢者通经活血。外寒侵入、寒凝络脉者,温通活血或温经活血,如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木通、炙甘草、大枣)(治冻伤),少腹逐瘀汤(痛经)。阳虚失运者,温阳活血,如阳和汤(熟地、麻黄、鹿角、白芥子、肉桂、干姜炭、甘草),可加鸡血藤,丹参、桃仁、当归。气虚血瘀者,补气活血,如: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尾),补中益气汤加丹参,鸡血滕、益母草。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如: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热毒凝滞者,凉血解毒、活血去瘀,如: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炙甘草),真人活命饮(金银花、陈皮、当归、防风、白芷、甘草、晰贝母、天花粉、没药、乳香、皂角刺、穿山甲),毒在内加大黄,疸疽加蚤休。血枯经闭、脉络失调者,养血活血,如:八珍汤、归脾汤。因此在选择用药时又有活血方如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活血,但用破血方剂如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酒浸)桃仁承气汤、大黄蛰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土鳖虫)。这些方剂在临床中更有区别,掌握症候,广开思路,不然攻利之剂,易伤正气,耗血动血,用之不当,损人尤易。
4 活血行瘀法的临床应用
活血行瘀法是主法,但还得根据病因及病人体质强弱,阴阳盛衰,血瘀的部位等和其它方法配合应用,因为气和血是是密切关系的。古人云:“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止”的理论往往与理气药并用,因此立法、处方很少应用单一治法,更多治疗均在两方以上。
(1)治疗头疼。①外伤头疼,久治不效,用通窍活血汤(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姜、葱白、麝香、大枣、黄酒),因麝香价格昂贵,用时减麝香用老葱管代替,加露蜂房一个。①偏头疼,风寒伸入脑髓的^疼,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神经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的“头痛”“头风”“脑风”“首风”范畴,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瘀”[6]。用自拟头疼三十三(麻黄30 g、桂枝30 g、粟壳30 g、川芎30 g、甘草10 g、白芷10 g、制川草乌各3 g、细辛3 g、蜈蚣3条)诸药共为细末,2 g/次,2次/d,早晚服之。③血瘀头疼,桃红四物汤去熟地加丹参、乌药、柴胡、细辛、甘草、僵虫、蜈蚣、全蝎(以上诸药研末冲服),风寒者加白芷、荆芥、防风;肝郁气滞头眩者加杭、山栀;经期头疼者加益母草;气虚者加黄芪、大枣;肾亏者加海马、葫芦巴;痰浊蒙窍者加菖蒲、苍术、天竹黄,并重用川芎。
(2)治疗痹症。风湿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久治不愈为血瘀者,用身痛逐瘀汤,气虚加生芪,湿热加苍术、黄柏。类风湿关节炎用五藤饮(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红藤、忍冬藤)加乌梢蛇、制马钱子、生白芍、地龙、全虫、僵虫、蜈蚣、生乳香、生没药、山甲、桂枝。或者用自制祛风散(白花蛇3条、山甲、姜虫、地龙、全蝎、乌药、羌活、炮附片、乌梢蛇10 g、蜈蚣15条、制马钱子5 g)共为细末,每日早晚服之,2 g/次,黄酒送服。总之,治痹症活血祛瘀法应用很多,需因症而已。
(3)治疗胃脘痛。叶天士[7]首倡“久病入络”之说,并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疼痛如锥刺而不移,便黑拒按,食后较甚,舌质紫,脉数而涩,纯属瘀血。用血府逐瘀汤加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偏寒加丹参,也可用三合汤(丹参、檀香、砂仁、百合、乌药)。凡疼盛者应加活血祛瘀药元胡、乳香、没药、丹参、五灵脂等。用粉剂见效快,服用方便。如:溃疡散(海螵蛸、白芷、乳香、血竭、合欢皮、生白芍、丹参、当归、木香、浙贝母、沉香、苏梗,白芨、三七),此方加黄芪,调气、活血、生肌的疗效很好[8]。
(4)治疗心痹症(冠心病)。见心悸、怔忡、胸闷不舒或心痛阵作,舌色紫绛,脉涩或结代,乃因血瘀气滞心络,急以活血化瘀为主,但气滞者面色多青紫,血瘀者面色多青淡。方用保心汤(党参、黄芪、山楂、葛根、丹参各15 g,白术、茯苓、川芎各10 g,桃仁12 g,红花5 g)[9];或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加桃仁;或用旋复四七汤加郁金、泽兰、瓜蒌、薤白、降香、桂枝、香附之类的药物,随心络通畅,痛自止。
(5)治疗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高血脂、高血压、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液粘度增高、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体内自由基含量增高等因素有相关。而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可促进血行、通利血脉、消散瘀血[10]。如:血府逐瘀汤加槐米、夏枯草、石决明、双钩藤、天麻、治高血压;桃仁承气汤治腰椎骨折后腹痛、腹胀、二便不利;通窍活血汤治脑外伤等。头面四肢,皮里肉外的血瘀之症,应用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活血而不瘀,气通血活,疾病自除。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中风后遗症、麻木偏瘫等,应辩证求因,活血祛瘀为主。阳气虚弱者,脉络涩滞,血行无力,筋骨肌肉失去气血濡养,则偏瘫。但患者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肢冷,阳亢之象不明显者,用补阳还五汤治之。肢冷加附子、桂枝,热者加知母、忍冬藤,痉挛者加全虫、蜈蚣。但也可用此方加防风、乌蛇、制马钱子(马钱子每次勿超过1 g),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运动神经麻痹。
(6)治疗妇科疾病。①痛经,气血受阻,经行不畅,不通则痛,调气行瘀,用血府逐瘀汤。因阳虚者,寒瘀并重者,血脉凝涩者,经行先后不定者,少腹冷痛者,下血紫黑有块者,用少腹逐瘀汤,寒重者加炮附片。②闭经,实证血瘀者,按症用方,活血通经。用桃红四物汤、大黄蛰虫丸[11]。③血虚经闭,血弱不行,益肾健脾,滋阴养血,调血通脉。用鸡血藤、丹、益母草、红花调血通脉。若服滋养之剂后腰腹酸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用通络活血之法。用八珍汤加丹参、益母草、香附、红花,或用桂地滋血汤(当归、生地、熟地、香附子、党参、白术、枸杞、山萸肉、山药、桑寄生、鹿角霜、紫河车)。④月经过期者,气滞血瘀,寒凝宫中,瘀血不行,用桃红四物汤加香附子、木香、莪术、炒小茴香、肉桂、淡吴萸、甘草。⑤崩漏,虚实挟杂,瘀而不去,则血不归经,用理血止血,温经回阳的办法治疗。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或四物汤加煅龙牡、鹿角霜、益母草。
(7)治疗肝病。慢性肝病的发病与外感湿热疫毒、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劳逸过度等有关,多由于正气亏虚、毒邪入侵,导致气机郁滞、瘀血阻络,从而呈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治疗要遵循“祛邪勿伤正,扶正不滋腻”“顾护脾胃,调和气血”[12]。方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应用最多,如隔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证、肝肿大及术后肠粘连多见良效,但原方可加丹参、鳖甲之类药物。笔者自拟“复肝汤”(鳖甲30 g、炮山甲9 g、生白芍15 g、当归21 g、川芎9 g、郁金15 g、丹参30 g、柴胡15 g、茵陈15 g、党参15 g、山药15 g、青陈皮各3 g、枳壳9 g、红花9 g、桃仁9 g),在肝硬化早期,软坚活血,通脉生脾。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用补气化瘀疏肝汤(生黄芪、二丑、云苓、鳖甲、琥珀末、青皮、大腹皮、三棱、桃仁、木香、砂仁、麝香)。
5 结语
总之,祖国医学认识血瘀是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血瘀既是病理的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多种病症均可导致血瘀,血瘀又可引起多种疾病。“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阻。故临床活血化瘀多佐以行气。如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淤;或感受外邪,血寒凝滞不行则血瘀,或血热粘滞血行滞涩,久则成瘀;或外伤血脉,血溢脉外,则为瘀血;或久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为血瘀;或体弱血亏,血脉不充,血少不行,久则成瘀;或痰浊结石等有形实邪,压迫阻塞血脉,血行不畅,滞久成瘀。
[参考文献]
[1] 余永敏.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与研究 [M].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
[2] 李克光,杨百.金贵要略讲义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7.
[3]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张惜燕.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医药,2015,35(1):48.
[5] 朱道春.活血化瘀法在内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242-243.
[6] 潘旭鸣,黄益麒,黄阿棋,等.活血化瘀方治疗偏头痛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4):68-71.
[7] 陈晨,周正华.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6, 38(3):469-472.
[8] 赵伟.活血化瘀法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44.
[9] 段练,熊兴江,王阶.冠心病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与活血化瘀[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561-1566.
[10] 王晓梅.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8(4):199-200.
[11] 刘h,殷惠军,史大卓,等.活血化瘀中药与抗血小板治疗[J].科学通报,2014,59(8):647-655.
风寒痛的治疗办法范文6
拉筋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1、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
2、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
3、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见图1),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
4、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拉筋方法二:立位拉筋法
1、 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
2、 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
3、 身体正好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
4、 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见图2、图3)
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围、背部及其相应部分的筋腱、韧带。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疗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
拉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间接疗效则数不胜数。其原理何在?
首先,十二筋与经络联系密切,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拉筋过程中,胯部、、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脑髓,故脊椎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督二脉在人体上是个循环的圈,各种功法要打通的任督二脉即是此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毒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膀胱经又是脏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两旁膀胱经上每一个与脏腑同名的穴位,疏通膀胱经自然有利于所有的脏腑。按西医理论解释,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两边的骨头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扫清了很多看得见的堡垒、障碍和看不见的地雷、陷阱。
第三,拉筋拉软并改善了的肝脾肾三条经。许多医书都介绍,此三条经通畅则人的强悍。因此有的书鼓励人练习劈叉,但这对普通人毕竟难度太大,还是拉筋最方便。这三条经的不畅也是生殖、泌尿系统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阳痿、早泻、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经、月经不调、色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强性能力,女人要想治愈各种妇科病,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简单有效,在家和办公室皆可实施,不受天气、场地限制。
拉筋既是治疗,也是诊断。比如凡拉筋时膝痛而不直,则定有筋缩症,筋缩则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因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如胯部、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腰有问题。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共同主水,凡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婴儿气血最畅,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婴儿形容柔,人长大后气血逐渐不畅,身体也因此逐渐变硬,人死则彻底成为僵尸。
【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