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女子高校 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0YBA12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7-02
2010年湖南女子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和女子院校的特点,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修订和论证,确立了有女院特色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作为应用型女子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开始尝试改变狭隘的专业意识,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建立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培养目标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能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提高学前教育的专业品位。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较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及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幼托机构进行保育、教学和研究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运营、管理的能力,在社区从事学前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策划和培训的能力,能在学前教育机构、社区(家政)服务机构、计划生育部门、妇女儿童部门、儿童文化产业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及攻读高一级学位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湖南师大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社区(家政)服务机构、计划生育部门及妇女儿童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攻读高一级学位的合格预备生。” 两相比较,湖南女子学院这所新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老牌本科院校基本接近,这样的定位,体现了学前教育紧密跟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培养满足大力发展的学前教育各层次的需要,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
二、女子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1.本科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发展状态代表着学前教育发展的总的方向与趋势,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发现并给予调整是极其必要的。
“大学的专业设置较多地根据现有的资源与技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发展需要,通过和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交换关系,实现大学和社会、市场的和谐发展。” 以这种模式建设专业课程,不仅有助于高校获得必要的市场资源,同时也有助于证明其专业存在的合理性。学前教育专业是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其在对课程设置调整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市场(优秀幼儿园教师的需要)这一导向。
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为了尽快适应本科教学模式,通过广泛的调研,参考了有关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资深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长,参加学前教育专业论证会,根据幼儿教育专家的研究探索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确立了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动态,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掌握弹、唱、跳、画、说等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从事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策划、培训工作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学科各类别课程及要求学分如下表:
学科各类别课程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概论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第二板块:学科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中外教育史,生理解剖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紧密结合,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
第三大板块:专业教育课程。1.是专业基础课程:学前卫生学、 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2.是专业核心课程:音乐、舞蹈、钢琴、美术、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3.是专业选修课,分四个模块:英语类模块:幼儿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教育、学前专业外语;教学法类模块:数学、音乐、语言、美术、科学、社会、体育教育;艺术类模块:钢琴、舞蹈、美术;学前理论类模块:儿童服装心理学、学前教育评价、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比较教育;4.是专业拓展课程:奥尔夫音乐、民族乐器、0-3岁婴儿教育、食品营养卫生、优生学、蒙台梭利教学法。学生集中学习专业基础课,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发展方向选修不同的板块,做到因材施教。
第四板块: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践,保育、教育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2.女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第一、课程类别更明确,课程设置更全面。
第二、女校特色系列课程的开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三、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式设计,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
三、女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社会需要学前教育相关行业的人才。学前教育已经形成了包括家庭教育、托幼儿教育机构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在内的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机构水准不断提高,形式也是日趋多样,在这种形势的驱动下,社会对学前教育专门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型教师,而是既有学前教育知识与技能和学前教育信念与责任又有学前教育实践智慧的教师。因此,高等学校中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幼教育师资,还可以培养从事幼儿园管理、社区妇女儿童工作、早教机构咨询培训师资以及培养托幼机构中婴幼儿教师为主要的课程培养目标。
2.婴儿教育机构及婴儿教育的发展、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改革提供了市场信息。
婴儿教育以它的灵活性、社会性、指导性形成了不同于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在婴儿教育机构教师要学会如何面对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活动,要有较强的亲和力、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深入家庭指导家庭教育时,要有丰富的婴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儿童的表现作出判断,使家长产生信服感。婴儿教师应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向社会宣传早期教育,指导家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职业特点。为此可开设0-3 岁婴儿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等相关课程。只有对早期教育这一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满足毕业生多元化职业的需求, 学校要主动与社会变迁和进步接轨,根据早教市场的需求办学,为专业自身的建设和学科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3.加强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研究与学习,为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基础教育中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将模拟实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试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过程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为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湖南女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1)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特点认知出发,展开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模式、体系和机制的深层次研讨,形成具有指导性和体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高等师范学前教育整体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打下基础,促进美术教学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更为全面和系统地发展的保证。
2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特点
2.1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职业性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美术能力和基本功,这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是整个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人才发展的职业保证,是确保高等师范学前教育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因此,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具有强烈的职业特征。
2.2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教育性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主要以学生日后的学前教育为主要设想,因此,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结果对学生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提升学前教育技能有着强烈的支撑和保证作用,是高等师范学前教育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技能方面综合发展的前提。
3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建立美术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建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指导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前提,新时期,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和功能,科学设立美术教学的目标体系,以目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确保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做到对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与提升。目标体系建设中首先应该科学定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任务,进而通过目标体系构建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其能够适应高等师范学前教育的实际,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专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3.2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机制
当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通过对美术课程的科学划分,建立起适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要突出美术教学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理论、教育技能、美术素养的深层次价值,通过加强美术教学内容的中心解构建立起更为紧密、更具融合性的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新样式,做到对培养机制的有效强化。通常可以通过美术教学的结构调整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美术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对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实际的能力系统,在提升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对学生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的保证。
3.3健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课程体系
在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下,应该建立包括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在内的契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理论课程实用,专业技能课程针对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等师范学应该与幼儿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工学结合,加强课内外的实习实训,制定毕业生综合技能考核方案,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多种职业技能和素质,形成以学前理论与艺术修养为基础,以幼儿教育技能为专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既体现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要彰显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3.4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应该以学生为唯一主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实物展示、现场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连线等有效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声音、影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相融合;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课堂”,带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4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带来的一个重要机遇在于刚性的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出台。从各地新近制定的三年普及目标和相关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各省市均存在着突出的、较大的幼儿园教师缺口难题。面临巨大的幼儿园教师缺口和刚性的幼儿园教师需求,诸多学校都在积极抓住或努力争取该机遇,竞相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规模或新增学前教育专业。然而,在此大好机遇面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隐忧。一是,这种一哄而上的学前教育大规模扩张会不会显得过于盲目,会不会导致未来的幼儿园教师需求饱和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剩问题。这一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已有诸多的前车之鉴。例如,曾经有大量社会需求而迅猛发展的某些热门专业,如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由于各个学校一哄而上的普遍增设这些热门专业,最终导致现今的培养过剩与就业困难。鉴于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大好发展时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长效预警机制,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布局与结构调整,以避免因盲目发展带来的诸多滞后效应。二是,当前各个学校兴办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具有相当严重的趋同性,特色化的错位发展不明显,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例如,笔者对国内十余所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些专业在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上都有相当程度的同质性。也就是说,国内高校和中职院校举办的学前教育专业趋同化程度相当高,学校之间的特色性错位发展不强。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巨大需求,既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从目前幼儿园教师的需求结构来看,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和专业化差异两大突出问题。所谓的区域化差异,是指幼儿园教师的缺口主要集中在乡镇和农村幼儿园,而城市幼儿园的师资问题相对而言比农村好解决。所谓的专业化差异,是指在特色化办园理念的驱动下,幼儿园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特色性专业背景的师资人才。因此,各学校兴办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充分考虑错位发展,构建与实施特色化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以满足这种差异化的幼儿园教师需求。
二、多元化社会需求促使我们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结构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专业不仅仅是一个为幼儿园培养和输送合格与优秀教师的专业,而且还是一个为0—6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提供咨询与服务的专业。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性质、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不断深入与科学,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需求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的范畴。一是,与学前儿童相关的各种教育咨询与培训机构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早教机构的课程开发人员、培训师、咨询师、教育产品营销人员等等。二是,与学前儿童相关的各种其它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需要大量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幼儿动漫设计与开发人员、幼儿文学作品创编人员、幼儿图书编辑与出版人员、幼儿玩教具设计与开发人员、幼儿商品营销人员等等。例如,笔者以重庆市多所学校举办的双选会所提供的招聘信息、网络招聘提供的岗位信息、人才市场招聘所提供的岗位信息等为分析素材,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满足程度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就业招聘岗位信息中,非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不断增加。2011年,有20%—30%的岗位是属于幼儿教育培训与咨询以及幼儿产品开发与营销方面的;到2012年,这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同时,从招聘方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些岗位常常难以招聘到理想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且,这种比例和现象在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更为显著。从目前我们掌握的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很少有这方面的目标定位和专业方向设置,直接导致社会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与有效满足,产生兴办的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从我们的调研中了解到,有人认为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满足这些工作需求,只要在其培养方案中增设一些选修课即可。但是,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方案本身来看,其综合性要求已经相当高了,需要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说、唱、弹、跳、画、演”等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上,再加上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打造,这些培养要求与任务已足以让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精疲力竭了,更别说拓展其它的发展方向,何况本身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就相当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大而全的培养方案设计理念不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趋势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的现实。社会需要的是特色化的专门性人才,而不是“啥都懂,但啥都不精通”的“万金油”。因此,兴办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或方向)将是回应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多元化需求的适宜选择。
三、建立我国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与专业布局结构预警机制
以上突出问题,如若仅仅依靠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机构来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的话,效果是不明显的。无论是从幼儿园教师的需求趋势与培养模式来看,还是从社会多元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都需要我们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当前各个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相关文献的资料,从宏观层面或者从其它领域的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角度来审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例如,户小英通过对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概述与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诸多启示。王玉荣等人从人才需求预测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策略,并系统介绍了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经验。鲁虹对社会需求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设置的关联性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刘乐群等人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探讨了人才需求方向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问题。这些文献为我们探讨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与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问题提供了诸多启示,在研究思路设计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方面都具有相当直接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已有的这些研究所审视问题的角度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无法直接解决我国学前教育目前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当前我们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领域性差异和专业化差异问题,是我们配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布局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调整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的现实诉求。因此,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我国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与专业布局结构预警机制,其关键与突破点在于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如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本课题将从适龄入园儿童变化、幼儿园教师增减变化以及生师比这三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进行预测。借鉴刘建银等人所做的关于小学教师需求与培养规模的变动趋势分析思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采用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适龄入园儿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同时,从历年社会招聘所提供的岗位需求信息,分析并预测非幼儿园教师方面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四、小结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广西 崇左 532200)
【摘 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新建本科。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及课程设置方向,将学前教育实训教学分为艺术技能实训和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两大模块,在总结分析实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以开展运用性强、整合度高的艺术实践活动和谋求与实训基地幼儿园合作共赢的两个实训教学发展方向。
关键词 学前教育;实训教学;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罗璇(1988—),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我校制定的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本研究把学前教育实训教学分为艺术技能实训和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两大模块。在现有的实训教学内容中,艺术技能包含声乐、钢琴、舞蹈、美术四项基本艺术技能,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划分维度,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七个方面。而在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中,部分能力是教师入职后逐渐磨练养成的,而在大学学习期间,笔者认为可以养成的学前师范生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儿童游戏的组织与引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为例,试分析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内容,并结合办学中已做出的有益尝试探索实训教学的途径。
1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开展的实践
1.1 艺术技能实训以舞台表演、作品展示为平台,丰富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
在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声乐、钢琴、舞蹈、美术基础艺术技能均开设两学年。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每个教学模块后都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幼儿韵律舞蹈创编模块学习后要求学生完成简单儿歌的韵律编排并表演。其次,在校内组织开展与开设课程相对应的艺术活动。除了倡导学生参加学院集体艺术活动,教师还充分利用我院承担幼儿园转岗教师等国培项目的契机,建立国培学员与学前专业学生之间的联系,组织导演学前教育学生专场演出,汇报学前学生艺术技能学习成果。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利用崇左市周边幼儿园六一晚会的舞台,教师领导学生组织、策划、导演、排练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并送剧目到幼儿园。
1.2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为主线,采取“校内实训、大赛锻炼、社会实践”的实训方式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实训方面,教师采取了“校内实训、大赛锻炼、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在校内实训中,教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中侧重该领域教学法的实践,常用观摩幼儿园优质教学活动、试讲与说课等方法直接塑造学生教学能力。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本专业内的学前教育学科竞赛,如教学活动的组织、环境创设方案设计、学前教育调查报告写作、幼儿园教玩具制作等,比赛赛制与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保持一致,也起到全区大赛选拔选手的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在竞赛中成长。另外,由于崇左地区幼儿园师资缺乏,学前教育学生有较多到周边幼儿园开展实际工作的机会,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教师也根据学院要求在每一学年中安排两个星期的示范幼儿园或实训基地幼儿园见习活动。教师在见习前根据教学课程需要布置相应见习作业,使学生在见习中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园见习。
2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发展探索
2.1 以综合艺术实践活动为方向,开展运用性强、整合度高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已有的教学经验中,研究者发现大半学前教育学生因大学前未经过艺术学习,在大学中训练艺术技能常吃力不讨好,但在幼儿园运用性强的艺术活动中表现出色也乐在其中。未来的艺术技能实训中,除了保持每年六一儿童节到幼儿园协助并登台的传统,在校内实训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实训:一是教师至少实际参与一次学生的艺术创作、排练,从创作和表演方法的根本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不是在艺术作品呈现后批评指导;二是整合艺术课程资源,举办学前教育专场演出、作品展,单一项目的演出往往略为单调,整合程度高的活动更容易全面展示学生艺术学习成果;三是艺术学习的方向明确指向幼儿园,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与艺术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的区别,教学强调艺术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途径、方法。
2.2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幼儿园教育资源,发展学生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
实训基地是高校学生巩固专业理论、训练专业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平台。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中,与专业相关的单位机构共建学生实训基地是此类高校办学的一个方向。目前我们与幼儿园的合作还处于幼儿园提供见习机会、学生在幼儿园业务繁忙时期帮忙的阶段,如何使双方合作常态化、深入化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除了继续保持现有的联系与合作外,研究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可有所作为:一是教师与幼儿园深入沟通,了解幼儿园办园需求及难处,与幼儿园共同探讨对策,提出分阶段的实施解决方案;二是将学生划分小组,按照阶段性的解决方案,统筹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前往幼儿园开展环境创设、儿童游戏的观察与组织等活动;三是学前教育专业与基地幼儿园谋求共建,高校教师以培训项目、送交下乡活动为平台,提供基地幼儿园师资培训的社会服务,选取学生竞赛中的优秀选手到幼儿园承担部分实际工作。另外,幼儿园与高校的合作应让学生在幼儿园的见习与工作与同一个班级绑定,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以绑定班级为研究样本,结合理论学习的课程任务,开展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8.html,2011-12-12.
[2]左雪.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
[3]李君.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下的实训教育探索[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8.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人才需求;学前教育;调研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本调研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中心,涉及省内主要生源地及重庆、广东等地,从而了解到这些省市学前师资需求状况,以使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迎合市场需求,帮助毕业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幼儿园工作实际能力和具有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进一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学前师资的特殊需求。
(一)行业现状
1.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川省在《四川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指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省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逐步做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改建、扩建30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其次,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实施,早教机构、幼儿园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尤其对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师资还存在巨大缺口,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2.早教事业蓬勃发展,早教人才需求极大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社会对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严格遵守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通过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各大幼儿园、亲子园、学前教育机构等单位深入沟通和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调查座谈,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思路等,提出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
四川、重庆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四川省、重庆市及主要学生就业所在城市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家长。
三、调研时间
2017年5月—6月
四、调研目标
1.了解以川渝地区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明确本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2.了解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的岗位设置情况、学前教育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专业对应岗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而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发展。
五、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调研过程的前期,结合调研内容,组织人员到泸州市各层次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大致情况,同时修正调研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奠定基础。调研后期,将修正的调查问卷发放到重庆、成都及相关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大面积问卷调查。
2.访谈法。本次调研以毕业生就业单位为导向,各调研分队与各地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及毕业生进行交谈,通过访谈,获得关于上述各地区学前教育形成与发展、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的深入材料。
六、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规划,到2015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3530万人,2020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4000万人,并提出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犹如雨后春笋,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据调查,四川省在园幼儿约142万人,按规定需配备21.3万名幼师,目前全省在职幼师总数不到4.8万人,缺口达16.5万人。重庆市目前有专业幼师1.6万余人,按相关规定幼儿园的师生比应为1∶15,但由于师资缺乏,全市幼儿园师生比为1∶38,幼教缺口达上万人。幼儿教师的市场需求量大,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和就业也迎来了朝阳。各高职院校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达到了千人以上,许多院校还有扩张的迹象,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也积极准备申报此专业。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程度需要提升
以泸州市为例,我市目前共有幼儿教师2436人,其中正式在编教师1120人,聘用教师1316人(保育员不列入统计)。从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441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9.1%;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为995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0.9%。从职称结构来看,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幼儿教师只有7名,占幼儿教师总数的0.13%,而她们其中大多数已走上领导岗位;具有中、初级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1.98%,无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7.89%。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30.24%,41岁以上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40.21%,这其中46岁以上的教师占到幼儿教师总数的22.87%,可以看出,全市幼儿教师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相对于其他城市,泸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反映了幼儿教师学历程度低、职称水平低以及老龄化倾向的现实问题。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在教师学历要求上偏高,但是在职称和老龄化倾向上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幼儿园都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从中职转向高职,更多大城市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前专业毕业生,这给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继续教育都提出了新的发展需要。追求高学历,年轻化,有学习和科研的能力,这是社会对以往“带小孩”的幼教老师的新需求,体现在我们高职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塑造有发展可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三)幼儿教师资格证仍然是学生就业和单位用人的硬件要求
在调研过程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在用人机制上均只招收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而未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始终处在无法转正的试用工身份。这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输出是极大的障碍,严重打击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在校生的学习热情。我省即将开始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2016级毕业生将通过统考获取教师资格证。而据相关试点统考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省市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能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比例仅有10%左右。这便给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作好与教师资格证内容相匹配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资格考试过关率,以保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终也会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稀缺
早期教育迅猛发展,早教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对早教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和推进作用,给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可能性,一些不适合幼儿园工作性质的毕业生,在早教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并没有系统化培养早教人才的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师团队,毕业生的早教知识和技能仅以少量形式存在于零散的课程章节或者讲座当中,只能依靠在校获得的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适应早教市场的全新挑战,进而使早教市场缺乏合格的师资,出现新老教师的断层对接,影响早教的健康有序发展。
七、建议
(一)调整课程结构,将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学历是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走向,也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需求提升的表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满足中小城市及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配置,但是毕业生需要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就业可能性,专升本的继续教育计划应该适时结合进大专三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让毕业生具备继续深造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从素质上培养更加符合幼儿园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师。
(二)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匹配
四川省已经开始进行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做好相关准备来应对这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考试科目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匹配和调整部分课时,让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匹配。一方面,增加课程体系中教师资格证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既开设的课程中融入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巩固和加深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让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仅作为考核项目,也能成为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利器,真正发挥双刃剑的作用。
(三)设置专门的早教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早教人才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积极联系早教单位进行院-园合作,师资共融,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校早教课程。灵活开展讲座、学期课程、校外实训课程等形式,让早教从单一、零散的理论讲授变成多元复合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合早教单位、符合社会需求的早教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课程设置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整合性”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面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以本专业师范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原有基础为依据,树立通视教育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理解他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所表现的差异,使其音乐能力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过去那种几十年不变的教育理念和僵化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受用终身。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宽厚而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考虑音乐课程综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方面有了巨大的革新。新时期的学前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多维的兴趣爱好,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素养;不仅要能开展教育、保育工作,指导儿童的活动,而且要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其音乐课程没有必要完成音乐专业那样的教学内容。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只是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所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因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应根据现实需要及课时少、学生多、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进行整合,加强音乐学科内各课程的综合,避免知识的交叉、重复,以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优势,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教育、心理等理论知识纳入音乐课程的视野中,帮助学生树立和掌握正确的音乐教育观、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而加强与其他艺术课程的横向联系,以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达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也应注重隐性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能成为音乐教学的手段。其应涵盖以下内容:学生在校期间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对音乐的态度和观念;在技能学习方面形成自觉的练习习惯;主动观摩、投身校内外多种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课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等学术活动等等。这些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设置方案
由于现行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内容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和声、作曲常识、伴奏编配、音乐欣赏等分科设置,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科内容缺乏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学生学习难度大、效率低,同时每科教学以“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甚至惟一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很少关注,周而复始的乏味练习,虽能强制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可能泯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使学生缺乏后续学习的潜力。
1.基本能力训练
(1)卖谱与唱歌
将读谱知识、旋律视唱、练耳、发声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谱中练习视唱,在视唱中学习歌唱方法,在歌唱中训练听觉,达到认识五线谱,掌握浅易发声方法,具备初级演唱水平的目的(拟达到社会声乐考级三级标准)。
(2)乐理与键盘
将音程、调式、和弦等乐理知识与钢琴弹奏的启蒙训练结合,让学生从谱例一键盘一概念的操作过程中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具备初级的钢琴弹奏能力(拟达到社会钢琴考级二级标准)。
基本能力训练要将乐理、唱歌、弹琴交叉渗透,沟通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较轻松地跨人音乐殿堂之门,激发起他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音乐鉴赏
以作品为线索,以欣赏为手段,以知识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理论知识与作品有机联系,分五个阶段由浅入深构建一种综合性的鉴赏体系。
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的音乐鉴赏仅限于聆听、感受、体验及简单评价,而学前师范音乐教育的音乐鉴赏,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学习系统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历史文化,逐步形成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3.技能提高训练
将钢琴、声乐与社会考级接轨,按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定内容、定标准供学生选修。学生通过初级必修课程后,可以自主选择技能提高训练模块。这种提高训练完全依据学生个体发展来制定目标,设计个体教育方案,用选修的途径,分级的方式,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条件。
4.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实践活动模块包括表演和创作。表演和创作是教育的实践和成果展示,是音乐课程的组成部分,还包括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现代教学技术。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是获得成功的条件。要让学生知晓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专业群体或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这种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不能以形式化或通过别人的“讲授”而获得。因此,音乐活动模块不能光靠一些临时性表演任务或阶段性的见习、实习来完成,而应将它纳入教学计划,采取分学段方式开设活动课,将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把音乐教育中的新成兢、新课题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应以符合专业特色为原则,提高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科学构建学科体系,优化生源,注重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学生音乐素质才能稳步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以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幼儿教师的客观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儿童的眼里,一位能歌善舞的老师远比音乐技能平庸的老师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程少波,梁冬妮.略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学前教育前沿,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