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视察组来*检查、指导工作,并向多年来对*发展给予关注、支持和帮助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视察通知要求,把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东南部,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占长春市区总面积的46.5%,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人口38.5万人。*1995年撤县设区,是长春市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生态环境最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区。我区属典型的丘陵半山区,系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流域。目前,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7条,其中较大河流有饮马河和*河2条,*河流域面积1270平方公里,饮马河*境内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共有饮马河、*河和城区3条主要堤防,全长19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1万公顷。
我区现有中小型水库4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26座,塘坝67座,总库容为13789万立方米。在中型水库中,*水库位于饮马河支流*河上游,距城区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21.6平方公里,库容7598万立方米;黑顶子水库位于*西南部,距城区1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4.6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532万立方米。
我区共有中小灌区15片,其中*水库、黑顶子水库等中型灌区2片,肚带河水库、柳树水库、小营子水库等小型灌区13片。工程配套率为35%,工程完好率为5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建成双饮重点治理涝区1片,佟家、奢岭等治理涝区4片。
另外,我区还进行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12条,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二、建设情况
多年来,我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安全这一目标入手,切实加大了争取、投入和建设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投入2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不但彻底解除了水库安全隐患,而且还将*水库打造成为长春地区一大旅游景点,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投入1300万元对黑顶子水库坝体防渗、大坝护坡、防浪墙等工程进行了全面建设,一次性解决了安全问题,成为我区水利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堤防建设方面。先后加固了饮马河堤防55公里,*河堤防70公里,建设灌涝区土方工程千余项,使两河堤防建设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从整体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标准,在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抓住撤县设区有利契机,争取了160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资金,高标准完成了10公里的城防堤坝治理任务,保证了我区在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不受内涝之苦。另外,我们还投入1100万元,对石溪河堤防进行了美化亮化,同北广场共同构筑起城区居民的休闲场所。
在抗旱工程建设方面。几年来,我区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水库灌区东营拦河闸、黑顶子水库灌区黄家拦河闸、山咀子拦河闸等建设工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保证了全区1.2万公顷农田灌溉需要,而且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我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过去的0.53提高到现在的0.65,旱涝保收面积由过去的70%提高到现在的85%。另外,我区为了尽量避免2001年大田因旱灾大面积绝收的情况,累计投入980万元,打抗旱机电井2600眼,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主要做法
应该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的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蓄、提、灌、排”四大格局,在抗御自然灾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组织得力、敢于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很难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重大、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都能亲自参与研究,为工程建设把关、定向。区水利主管部门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工程的前期论证,还是工程的在建,都能做到工程包保组织明确、责任明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各乡镇(街)作为工程的受益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帮助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全力以赴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组织体系,保证了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快速而有效地推进,为我区的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把多元筹资方式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老化与财政实力的相对薄弱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客观现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矛盾所在。对此,我们不等不靠,主动采取“政府投、农民筹、招商建”的形式开展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入方面,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向上争取和区里配套的力度,高标准完成了两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条主要堤防等除险加固和维修任务,水利设施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在农民自筹方面,近年来我区在应急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全区集体、农民自筹资金600余万元进行水库、堤坝的除险加固和抗旱工程建设,这在*农田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免征农业税后国家取消了义务工,但我区每年仍有受益群众投入义务工不少于1万人次,或自觉地进行必要的筹资兴建。在招商助建方面,目前全区67塘坝在乡镇和水利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采取面向社会承包的形式进行日常的管护,各承包者都能及时地进行维修和抢险,基本都能够保证安全和灌溉需要。据统计,近年来通过多元筹资方式,我区累计投入10192万元,加高加固防洪堤120多公里,新建防洪堤10公里,维修排涝泵站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渠道硬化5公里;建设抗旱工程2800项;建设农村人畜饮水项目55项;修复水毁水利工程520多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三是坚持把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这一主体作用,才能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我区始终牢牢抓住农民群众这一主体,动员和组织受益群众参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省连续12年开展的农村水利“天池杯”竞赛活动中,我区采取“以工换工,集中力量上大项目”的办法,平均每年动用有效劳力200万人次,动用土方1000万立方米,加快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免征农业税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村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缺位。为此,我们利用国家、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政策、约束小型水库承包者加强维修管护、通过我区特有的屯务理事会引导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事一议”经常出现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坚持把落实管理条例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自95年省里出台《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以来,我区就结合区情实际,不断加大《条例》的贯彻落实力度,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顺利开展。为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条例》要求,我们于96年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目前我区累计收取水利建设基金3000余万元,新建、加固和维修了1000余项水利工程,水利基金项目在战胜5年干旱和抵御2年大洪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水利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按照《条例》要求,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重新划定了河道堤防管理站、两座中型水库,以及乡镇水管站的单位类别性质,将原来的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全部转变为全额拨款单位,保证了水利基层组织必须的工作条件和办公经费,彻底解决了水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水利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区针对小型水库所有权归乡村集体所有,重使用少投入,防洪安全和水利效益无法保证的实际,于1999年克服重重困难,将全区13个小(一)型水库划归水利部门管理,使小(一)型水库管理走上了正常化。2003以来,累计投入维修资金近130万元,对病险的小(一)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基本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水利部门的积极运作,目前全区13座小(一)型水库已有5座列入国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有2座已列入年度计划,预计总投资达到790万元。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市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工程设施老化严重。我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老化损坏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据前段时间调查摸底,目前,我区小(一)型病险水库6座,80%的小(二)型水库坝体或坝基存在安全隐患;95%的小型水库闸门、启闭设备等配套设施破损严重;6块涝区工程设施不配套,排水不畅;30%的抗旱机电井破损严重,抗旱应急能力下降。
二是工程建设投入渠道狭窄。目前看,我区近年来95%以上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通过向上协调争取来的,而通过承包、自筹等渠道建设的工程仅占极少一部分,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筹资筹劳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即使是国家、省市有政策,但受自身财政实力限制,1:1的匹配比例也使很多建设工程无法实施。现在看如果没有国家、省市政策的强力支撑,*就会陷入想建难建的尴尬境地,势必制约我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三是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证了免征农业税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但仍有象跨村、跨乡的工程项目不能通过村民议事会的“一事一议”。加之免征农业税后村集体经济来源锐减,造成群众性集资难,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实施项目减少,传统建设模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五、今后打算
着眼于省城未来发展对水源和环境的特殊要求,认真履行省城水源保护区的神圣职责,努力建设清洁优美的植被环境,先进完善的设施环境,安全、健康、和谐的水环境,着力构建生态水利、经济水利和服务型水利的新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有利契机,分阶段,分批次完成全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达到小型水库正常运转、良性运行。
(二)继续抓好抗旱节水灌溉工程。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改变不合理的渠系布置,形成规范的灌排系统;完善各级渠道配套,改善灌区排灌现状。到2012年重点灌区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9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00公顷。
(三)继续抓好农田排灌工程。加强灌区排水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排灌标准,充分发挥灌区整体效益。加大涝区治理力度,新增改善易涝面积7000公顷,排涝标准到2012年全部达到5年或10年一遇治涝标准。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搞好组织协调,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的格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为项目施工创建良好环境,通过亲手抓重点工程、办示范项目,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开展。不断完善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定项目、定任务、下指标,签责任状,搞奖惩,确保工程建设任务明晰、责任明确。
(二)完善制度,突出主体。不断完善“一事一议”村民议事制度,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建立规范的议事程序,特别是把制定水利规划、开展项目筛选、提交工程效益分析报告等环节纳入议事程序中来,提高议事的成功率,减少议而不决的现象。同时,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避免决而不干。通过“一事一议”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开展。
(三)创新方式、多元投入。主动适应当前水利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抢抓机遇,创新方式,争取水利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一是按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财政将逐年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不断提高对农村纯公益水利工程的投资额度。二是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采取租赁、拍卖、承包等办法,进行小流域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开发,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和经营企业化。三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参与的信心和决心。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 工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87-01
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化城乡道路环境,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聊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活动。
一、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1.总体要求: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以改善全市城乡道路环境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城乡道路及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城乡道路绿化、美化、净化,建立起功能完善,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2.任务目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以完善干支斗农毛渠系为重点,治理涝洼区域和易淤积排涝沟渠,达到“地通沟,沟通渠,渠通河”,确保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城乡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以道路绿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绿化是指公路两侧建设50至100米的高标准绿化带;美化是指沿途植花成景,拆屋让路,形成路域景观带;净化是指清除公路两侧垃圾,清挖沿途沟渠,打通灌排水路通道,实现道路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3.实施步骤:
3.1规划编制阶段(2013年9月-10月)
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城乡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各县(市、区)政府对近年来易涝地块进行实地调查,科学确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内容及工程量,编制三年整治规划。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县(市、区)城市外环路、道路与村镇驻地接点、市县连接线涉及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绿化美化情况,编制道路整治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报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审核同意。
3.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6年4月)
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3.2检查验收阶段(2016年5月-6月)
2016年5月底前,各县(市、区)组织有关部门对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验,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予以整改;6月份,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验收情况予以通报。
二、2013年第一阶段工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领导重视程度高。聊城市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活动动员会议,市委林峰海书记做重要讲话,王忠林市长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主持会议。林峰海、王忠林、耿涛等市领导多次到水利建设现场指导检查,对会战开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也陆续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会议,对会战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掀起了全市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建设。
2.各级工作措施实。县级水利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对所属排涝河道进行逐一摸排清查,制定了各县的会战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市水利部门编制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指挥部以聊农战指〔2013〕1号文批准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目前,已在中国水利网、山东水利网和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2013年11月19日聊城日报头版头条以《筑牢跨越赶超的基石―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走笔》为题深入报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3.工程建设进度快。聊城市2013年―2014年度冬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97316万元,治理沟渠1014条,治理长度2458公里,新打机井2678眼。为历年来投资最多、工程量最大的一年。市级工程方面,位山灌区1、5号沉沙池清淤工程进展迅速,上阵机械1000多台套,日清淤10万余立方。市河道工程管理处所负责的徒骇河、马颊河治理工程,徒骇河陶桥闸、马颊河李奇闸平板钢闸门已全部更换,沿河91座涵闸的施工任务已完成80 座。全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5.3亿元,共治理沟渠193条,长度436公里。
三、落实的工作措施和取得的工作经验
1.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对三年会战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分管领导为副总指挥,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指挥部,全面领导和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县乡各级政府也成立了专门的指挥班子和工作机构,实施统一指挥调度;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配备精干力量,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
2.宣传工作到位。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营造社会支持会战、参与会战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力助推工程建设。
3.资金投入到位。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专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费用从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及预留的清淤费中列支部分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本级政府负责筹集。
4.统筹规划到位。各县(市、区)、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目标任务,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统筹编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使各专项规划既体现部门各自任务需要,又相互衔接,符合聊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要求,实现专项规划和整体规划的有机统一。
5.督导跟踪到位。市政府定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督导,定期研究、分析、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对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甚至超额完成建设任务的有关县(市、区)和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达不到计划进度的进行重点督办,确保全市上下政令畅通,行动一致,共同推进三年会战又好又快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造福全市人民,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红杰,王慧荣子.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8:305-306.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就一定要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实施和规划,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也在逐渐加大,最为农田水利工程重中之重的农田灌溉问题必然变的越来越重要,其成败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整体来看,依旧存在着很多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到合理的对策。
一、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农田工程都是在很久以前建设的,在当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不成熟的,使得很多的建设项目存在着不先进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渠道体系不合理的情况,很多的渠道在长期使用以后出现了塌陷和渗透,因此,导致水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渠道的使用效率下降使得整个渠道系统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要对渠道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规范,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在干旱的季节不能更好的保证水资源是非常充沛的,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农田在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出现了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投入资金和管护经费的缺乏
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针对“三农”的投资也在逐渐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尤其是针对农田水利这一个环节,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注入来看,还是缺乏一定的资金注入。缺乏资金注入对农业水利灌溉是一种不利的因素。同时,在很多的地区,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较差的,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以后也出现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在灌溉收费方面却相对较低,在一些情况下是比成本还低的价格,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导致管制成本低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解决。
2、灌溉方式和灌溉技术的落后
在很多的农业生产地区,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样对水源的分配和节水效果都不明显在灌溉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在很对的地区还在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在上游会有很多的水资源进入到土中,但是,在下游就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3、配套设施不完善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农田来说,其水利灌溉的效果应该是不同的,针对一些雨水相对充足的地区,其农田的水利灌溉可以相对减少,针对那些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需要强化水田的灌溉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有不同的灌溉配套设施,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基础开展农田的灌溉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整体情况来看,许多地区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了水利灌溉中的弊端。这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
4、人力征集上的匮乏
近年来,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外地去寻找工作计划,政府想要建设水利工程在人力征集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粮食的价格上涨,但是,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即要提升自身的资金聚集能力,也要加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吸引外来资金,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从而为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即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对所有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利用,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性政策和制度,使得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最终使得每一份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2、强化管理和维修工作
强化维修工作时针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地区而言的,针对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维修。首先,针对一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完整的地区,需要在使用者前进行检查,这样就能避免因为坏损影响使用,同时也能够解决资金,同时,还需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尽心及时的解决。针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不全面的地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尽可能重复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建,节约成本,避免重复修建。
3、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4、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
国家的利润收入。
5、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有所计划、有所侧重。首先,制定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避免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浪费。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即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特殊性的特点。这样,在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化和合理化。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解决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自己的支持 ,使农田水利灌溉能够在一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同时, 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上也要有所侧重 ,科学的进行水利设施的维修, 避免多次的重复修建问题出现, 积极的进行相应的改革 ,进而使得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最终促进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取得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逐渐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重中之重的农田灌溉问题也必然受到重视,其成败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整体来看,依旧存在着很多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农田工程大多数是在很久以前建设完成的,由于当时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不成熟,使得很多的建设项目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渠道体系不合理的情况,很多的渠道在长期使用以后出现了塌陷和渗透,导致水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渠道的使用效率下降使得整个渠道系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要对渠道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规范,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在干旱的季节不能保证水资源是充沛的,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农田在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出现了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溉方式和灌溉技术的落后。在很多的农业生产地区,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样对水源的分配和节水效果都不明显,在灌溉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在很多的地区还在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在上游会有很多的水资源进入到土中,但是,在下游就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2、配套设施不完善。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农田来说,其水利灌溉的效果应该是不同的,针对一些雨水相对充足的地区,其农田的水利灌溉可以相对减少,针对那些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需要强化水田的灌溉,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有不同的灌溉配套设施,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基础开展农田的灌溉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整体情况来看,许多地区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了水利灌溉中的弊端。这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
3、建设投入资金和管护经费的缺乏。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针对“三农”的投资也在逐渐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尤其是针对农田水利这一个环节,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注入来看,还是缺乏一定的资金注入。缺乏资金注入对农业水利灌溉是一种不利的因素。同时,在很多的地区,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以后也出现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在灌溉收费方面却相对较低,在一些情况下是比成本还低的价格,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但是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却是非常不利的。
4、人力征集上的匮乏。近年来,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外地去寻找工作,政府想要建设水利工程在人力征集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粮食的价格上涨,但是,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对策
1、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有所计划、有所侧重。首先,制定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避免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浪费。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即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特殊性的特点。这样,在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化和合理化。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即要提升自身的资金聚集能力,也要加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吸引外来资金,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从而为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即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对所有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利用,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性政策和制度,使得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最终使得每一份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4、强化管理和维修工作。强化维修工作时针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地区而言的,针对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维修。首先,针对一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完整的地区,需要在使用者前进行检查,这样就能避免因为坏损影响使用,同时也能够解决资金,还需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解决。其次针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不全面的地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尽可能重复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建,节约成本,避免重复修建。
5、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结束语
总之,要解决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使农田水利灌溉能够在一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同时, 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上也要有所侧重 ,科学的进行水利设施维修, 避免多次重复修建出现, 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 ,进而使得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最终促进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取得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关键词】水利农田;建设;管理
1 导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口以更快的速度涌入大城市,这就导致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落后,农业劳动还少不了大量的体力活儿,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我们需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减少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反差加大,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脱离农村客观现实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超前建设和达标活动等,逐渐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基层政府不能够有效地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当地民众和当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或政府官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进行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格局扭曲甚至主体缺位,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
2.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先进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不仅对农业产业条件有巨大影响,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资金,在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下降低建设标准,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抵御干旱、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使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变化,在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困难。
2.3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难
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特征差别很大,农民的需求差异不同。缺乏在组织与制度上与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的规划安排,农民和政府之间缺乏一个可以表达农民真实意愿和心声的“桥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很好的参与项目的管理,农民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反映不出农民的需求。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要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及重要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建成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大灌溉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开展抗旱水源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着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要在水土资源潜力较大地区,结合已建和在建重点水利枢纽,积极发展新灌区;在不具备正常灌溉条件的地区,采取多种工程方式,合理利用当地分散水源。对于那些被水灾破坏工程的修复也要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这可以充分地利用之前的工程节约资金,而且还可以借助之前的方案便于后期的施工。水源配置工程要选择大型骨干水源,不要选择一些小支小流,只有选择大的水源才能保证水源供给充足,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是大型水源建设的补充,因为那些小水库、小堤坝对于涵养水源。清除淤泥、保持水土、改善土质有着积极的补充作用,这样的工程多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干旱的现状。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加强县乡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以及涵闸泵站建设。加大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末级渠系改造进程,疏通“肠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灌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2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每年农业灌溉浪费的水资源数量惊人,所以“节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源”。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上文分析现在农田水利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一切的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的基础都不存在。所以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这种投入要做好长期坚持,不要做表面文章。二是提高技术水平。水利设施建设以技术为主导,有了技术,才会有效率,所以资金的投入首先要体现在技术上。三是合理配置资源。水多的地方分给水少的地方,这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也是互帮互助精神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四是调整农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结构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适时调整。
4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措施
4.1强化水利设施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各个方面。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无论是扩大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还是治理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都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化水平。要把政府的力量、农民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农田灌溉,而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和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要以地区水利建设为依托,以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要与中小流域治理规划相结合,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达到防控结合、防控有序的效果。
4.2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以及政策引导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引导,是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最佳的办法。政府部门主动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而且能够在财政预算中为其增设专项专用的资金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水利建设完善的实施。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现实情况,力求能够改造陈旧的设施,并且与此同时增设新的水利设施,如果政府自身资金出现紧张也可以动员当地农民集资捐款等方法筹措到用于水利设施升级和再建的经费。当然,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做到资金透明,让农民明白了解到集资的目的和所用之处,彻底消除抵触情绪,并且尽可能动员他们能够在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4.3强化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化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合理、建设透明、质量达标。在施工单位的筛选方面,要加强资质审核,要求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避免层层分包导致的“豆腐渣”工程,杜绝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5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来讲,其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前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较为复杂,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对其进行分析,找寻相应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军,陈献,柳长顺,张秋平,戴向前.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05:10-14.
[2]王新国,乔鹏,陈克杰.新时期定陶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28.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充分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凝聚人心促进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力量所在。乡镇作为上级接触、沟通、了解群众的主要渠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乡镇干部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因此,本人认为作为一名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察民情。察民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就是要清楚的知道群众需要什么、群众在想什么,从而积累服务群众的第一手材料。在工作中一是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绷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根弦,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实现工作争先进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做好民情日记。和创先争优、“树正气、讲团结、重人品、重实干”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时定点深系点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多种形式和群众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详细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和对乡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做好走访记录,为以后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建立起详细的百姓档案。详细摸清辖区群众家庭基本情况、从业状况、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人健康状况、家庭主要困难或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等登记在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变化,随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这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能够使“百姓档案”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数据库”。确保工作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
二、解民忧。解民忧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主要是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实事,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一是抓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民忧”最大的方面之一。所以,我们干部就要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从源头做起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方便群众的生活。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群众正在使用的水井、灌渠等设施受当时生产条件限制,在项目实施上,并不考虑农田设施的后续使用和修缮,存在设施建设标准低、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现在群众出现浇地难问题,所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干部一定要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责任意识。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看作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命线,是群众搞好生产的生命线,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兴修农田水利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农田水利设施。
三、暖民心。暖民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搭建方便群众办事平台。进一步完善群众事项办理责任机制,实行群众办事首接首问责任制,规定第一个接到群众事项的工作人员从事项登记、事项办理、信息反馈、办结回复等工作,确保为群众办理的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二是继续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民办实事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每年确定一批利民实事项目,并且进行公开,明确责任人、承办人、完成时间,确保实事项目真正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三是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立秧歌队、腰鼓队等民间文艺组织,定期举办象棋、乒乓球等文体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有效地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将广大群众凝聚和团结在一起,为社会稳定和团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理基础。
四、化民怨。化民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建立完善防范矛盾纠纷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等制度,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行“一事一议”,鼓励群众参与决策,吸纳群众的正确意见。二是着力排查,注重源头化解。对于社会矛盾,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化解,杜绝把小事拖大、大事失控。在排查中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事件苗头全部纳入视线范围之内。三是分类化解,注重因事施策。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按照“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责任人、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期限”的要求,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彻底解决。四是适时跟踪问效。成立督查组,专门负责对各种热难点问题的处理进行督查督办,确保热难点问题发现一个、彻底解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