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1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教育信息化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主管部门相关政策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或在相关的文件中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及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管理、软件学院等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方面,在21世纪头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特别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对于教育改革的支持政策一直在推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上,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向,提出要破解择校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全国统考减少客户、部分文理科;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的学分转换,并拓宽终生学习通道等。这些优化教育资源、增加学习机会的改革途径都需要IT系统支撑。

二、近几年教育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及投资特点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收官阶段,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571.9亿元,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达到9.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等规划的出台,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设立了科学的建设目标,同时也为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经费提供了稳定可持续性的保障。2014年,教育行业大型信息化项目建设发展平稳,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通工程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24.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将达到965.2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市场学生数量和需求相对稳定,未来市场份额波动较小;K-12未来增长速度明显;语言培训占比位居第三位;企业E-learning占比最小。

三、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首先,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数字教学的新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从各个方面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逐渐紧密围绕“智慧”的理念,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通过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协作的和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不仅承载了教育行业自身的需求,还承载了整个社会进步对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其整体的信息化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到教育行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用户对先进性的、性能突出并易于管理维护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有着较为明确的需求。众所周知,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抑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始终都是重中之重,再好的架构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事倍功半。此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扩大的系统应用、不断增加的IT负载,也带来了系统复杂性以及对基础设施可用性要求的提升。

(一)无论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以前我们搞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或教育资源库,软件建设都大量集中在支持老师管理,支持老师教学,逐步要支持学生学习,从教师教到学生学,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普遍规律;

(二)要从IT(信息技术)向教育回归。教育信息化的产业价值链还要逐步上移,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倒金字塔的形式;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2

10年前,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刚刚起步时,私人拥有计算机还是罕见之事,那时的计算机课在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调查统计,现在的中小学生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达60%-70%。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再和若干网络工具相整合,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课必然将走向滑坡……

下面就我们在一线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受谈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信息技术课不等于计算机课

“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已有几个年头,但是,在各校的课程表上,还赫然印着“计算机”字样,任课老师依然被称为或自称计算机老师。课程内容也仅仅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 信息技术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计算机课。

将“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它实际上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趋势。所谓信息技术是指专门生产、收集、传递、保存、加工和信息的技术,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上古时代的岩画、甲古文与结绳记事是最原始的信息技术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但是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前,信息形态被物化在各种材料之中,流动、保存和处理都非常困难,导致信息技术一直发展缓慢,对一般人来说似乎是非常遥远、陌生的,人们只是在被动、下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开始脱离原始的物质载体,抽象为简单的数字,在电缆、光盘、天空、海洋乃至宇宙中飞快地流动,原来被载体限制在小范围内、缓慢传播的信息,今天迅速涌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代人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否则就会被淘汰。但是,信息技术是否等于计算机技术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好比当人类进入活字印刷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要学会使用印刷机,而是要学习如何阅读、理解和收集印刷产品。同样,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每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看几年来这门课程内容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Visual Basic;数据库从DBASE到FOXBASE、Access;电子表格从CCED到Lotus 1_2_3、Excel;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假如,语文课上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钢笔的用法,学生把语文课改称为钢笔课不也是很自然的嘛!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认真地设计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信息处理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在教学内容上,第一,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寻找信息源;第二,要学会如何综合处理大量数据,剔除“假”信息;第三,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信息模型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参数正确认识信息;最后,要让学生掌握传递、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特别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课的任务是传授信息处理技术,而不是讲解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学会使用工具。为了让学生能够事先掌握必要的工具,是否可以考虑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入门教育,解决诸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访问互联网、文字处理、计算机病毒防治、多媒体动画、网页制作基础等基本技能;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化的课程。

二、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与本质。

关于教育信息化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把信息化当作一个过程看待,大家是基本认同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信息化看作是人们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形态上表现为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不只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国把国家信息化当作最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对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也不例外。

信息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提高社会的智能。从网络技术发展的层面上来看,目前网络的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个阶段。如果把互联网的发展划成三个阶段,则第一个阶段是数据传递与共享,因为在互联网发展起始阶段,其应用主要是E—mail和少量可供查询的专业数据库。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共享,其主要特征是随着Web技术的出现和WWW(World Wide Web)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大量的信息网站(包括门户网站、专业网站、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等)得以建立与互联,使整个地球联成了一个巨型的信息网络。第三个阶段是知识共享,即使全社会的知识成为可供全体社会成员查阅、学习的超大信息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查询和共享。由于技术的限制及其他许多原因,目前还没到解决好复杂知识或非结构知识的表征、组织、存储和传播等问题,另外人与计算机的有效交互、人与人如何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有效互动、复杂的社会系统如何与网络融合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解决。实现知识共享是网络技术的重要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因而也是信息化的本质。

三、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信息人才的基本途径。

信息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以往不同,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早在 1996年,美国就提出了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中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目标规定了“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师、学校、社区以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等几项目标。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作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人才的任务。关于信息人才培养问题,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

第一,普及型的信息人才。广义地说,是掌握信息时代必需的基本信息技术的技能的人才。狭义地说,是各行业的信息化均需要批量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二,关于专业性的信息人才,包括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和微电子技术人才等。

第三,各单位或系统的高级信息主管,或叫首席信息官(CIO),而且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人才。普及型的信息人才,一般应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既是普通大众的需要,又是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有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基础性:它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

②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掌握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③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

④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⑤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四、信息技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因此,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方面,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归属和认同。我们不能单纯地训练学生的对现有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更不能靠培训他们记几个基本概念、几个按钮的名字,以应付某种考试和获得证书。而应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可扩展更新、更广泛的内容如:把适合于小学生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将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验(CAA)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 能力来安排,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不能把这类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是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际优秀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也可以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同学,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形成终身教育的社会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除了信息技术教育外,中小学的另一个相关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这三个方面的整合是与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教育应用相类似的。事实上,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需要师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同感、一定的技能和素养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台只能是空谈。

此外,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计算机基础课有没有必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开设,如果都要开设,那么该如何衔接?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一种办法是国家分别针对中小学生与大学制订信息技术标准或教育技术标准,采用认证的办法。比如,有些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已经达到大学的某项标准,在大学中就可以免修相应的课程。

5、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师范院校,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的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在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应能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实现充分的结合。否则,在就业后,他们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到教育者的角色后会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感到无所适从。师范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和创新的榜样。

一般来讲,师范类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确定以上五个方面的课程各自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从内容上归属于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实际上它能够将这各个方面连接起来,学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基础、专业、应用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师范类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教育技术课程实现衔接,教育技术专业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如何体现各自的特色。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将成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的关键性问题。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一观念的广泛酝酿和形成,堪称为人类现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经过短短十几年,已被世界各国认同,并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到发展的行动之中,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然而,社会和自然能否可持续发展,只抓环境科技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措施是绝对不够的,教育应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才算真正扎根,从而使教育有力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4年12月教育情报参考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孟谦 李修霞 起始页3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本质;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35-02

一、如何防范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

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及推进过程中,教育信息化一直被当作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利器。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较发达或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总量大、信息化设施先进、设备和网络后期维护升级良好、数字化学习资源优质丰富、学生信息素养好、家长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支持度大、教师信息化应用和开发水平高,教育信息化在这样的综合环境中得到了高效实施和发展。而在农村或偏远、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学校,仅在硬件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信息化设备和设施,即便政府投入购买了信息设备,却因使用经费、网络经费或后期维护更新升级经费的短缺导致无法使用或使用效果差。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家长的观念落后、教师的信息能力不足且培训提升机会少,更是为这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雪上加霜。“村村通”、“班班通”成为口号,多媒体教室和信息设备变成领导视察和观摩示范课的形式。

如果说这是我们已经发觉的教育信息化现实层面“峰”和“谷”的差别,那么,可以想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如果不加以防范,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逾越。我们有理由、有必要、更有责任防范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

1.建立教育信息化均衡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在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投入总量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资金支持倾斜力度,设立专项经费,并建立信息设备、网络条件、信息化应用和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调整、持续帮扶的制度,确保教育信息化长期、有效、均衡发展。

2.建立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全局统筹机制

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资源建设纳入本地区教育工作全局统筹,建立资源共建鼓励机制、资源共享激励机制、资源使用效度奖励机制、资源建设通报机制、资源更新跟踪机制等,促进优质资源免费共享或由政府买单提供给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学校使用,保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均衡性使用和发展。

3.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加快和推进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包括教育信息化设备标准、网络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效益标准、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标准等。通过标准的确立和落实来强化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4.加强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以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为目标,通过“国培计划”、“省培项目”、专题培训、“送教下乡”、“送培训下乡”、特岗教师信息能力培训、网络培训、教师轮岗交流、城乡教师远程协作交流等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与应用能力。

二、如何保证教育信息化不背离教育的本质

当前,教育信息化由于“教育”+“信息化”两张皮,游离于教育表面,投入大、收益小,而备受质疑。反思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实施过程,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许多教育信息化应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以企业为主,学校购买的形式在进行。部分地区和教育行政部门急于推行教育信息化,急于出成果出亮点,往往借企业之力,依赖企业开发教育信息化应用。这样的教育信息化,有没有真实迫切的现实需求?有没有严谨细致的规划和计划?有没有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深入参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是不是被一些企业专家忽悠着,被众多的教育信息化企业牵着鼻子走?如果是,这样的教育信息化不可避免过多地侧重于信息化,过多地侧重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对教育基本内涵的关注,容易偏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使教育的基本使命无法全部完成。

1.明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环境中的定位

教育信息化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而言的一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它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工具,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它在教育这个大环境体系中是辅助、是服务,永远围绕教育这个核心本质,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如果把教育比喻成一块巨石,教育信息化只是现阶段助推巨石前进的一根杠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还会出现诸如此类的第二根、第三根杠杆。

2.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深度有机融合,是教育信息化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摒弃教育信息化实施中的商业化倾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教师自主开发、企业技术支撑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开发实施机制,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才是最实用的,最能反映教师的个性魅力、人文精神、文化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才能从实际和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并实现资源共享。

3.科学评估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

要确保教育信息化不偏离教育的本质,必须对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进行四个维度的评估:一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是否推进了教育创新,提高了整体教育质量;二是在教育管理层面,是否改进了教育管理方式,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对学生而言,是否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四是对教师而言,是否帮助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并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反馈、反思、改进,教育信息化才能始终如一地坚定以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

三、如何让教育信息化实现本土化

在现今这个“微时代”,每个人都切身感受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无孔不入,信息化无限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无限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也在无形无痕中冲击影响着每个人的价值观。教育信息化从一开始,就是个舶来品,其建设理念、技术体系、结构内容、运作模式等都深深地烙着“引进”的印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舶来品的一贯认知,对待教育信息化,更应该如此。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发展之根本,而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载体,让每个孩子,每个学生,甚至每个人学习知识、接受资讯、品德养成、思想成长的环境都由小变大,由原来的一间教室、一所学校变成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教育无小事,在这里我们提教育可能有点言过其词,但正确利用教育信息化,防范其颠覆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习惯、思维习惯的本土化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适合的土壤上才能生根发芽。教育信息化在中国的教育国情下,必须面对不同于国外的“大班额制”,必须面对不同于国外的考试评价体系,必须面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和技术能力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群体。因此,教育信息化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合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改造优化形成符合本土特性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收到实效。

2.实现教育信息化价值传递的本土化

教育信息化承载和传递的内容、信息,以及这些内容和信息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应该且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开发的自主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本土化,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各种应用,应自主开发,符合本民族、本国、本地区的认知、思维、使用习惯,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也绝不是简单地引用、翻译国外的素材、课件,而是量身定做。

3.强调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中,我们还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不仅在应用和资源上体现传统文化特点,更应利用教育信息化,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平台,实现传统文化的重构和重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全新变革已经发生,只要正确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它必然会引领教育迈向更高更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彭红光,林君芬.迈向云时代的教育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4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

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中,革新了教师原有的文化,推动了教师文化的新发展。

1 试卷文化的演变促进了教师命题艺术的发展

20年前,教师用钢板刻字来完成学生的试卷。钢板刻字技术要求很高:字要刻得端正,大小要匀称,轻重要适度。最难刻的是地理的空白地图,刻得太轻。印刷出来就不清楚,刻得太重,会刻破纸。每次刻一张蜡纸大约需要2~3个小时,有时好不容易刻好了一张蜡纸,因印刷放的位置不好,皱了、印的张数过多或油印的用力度不均匀都有可能使蜡纸损破。有时候考试,学生会抱怨因试卷问题而影响他成绩的发挥。后来用铅字打印,教师虽然省力了不少,但打字的蜡纸不如手刻的蜡纸效果好,印刷时经常皱了,假如班级数多,一张试卷要打好几份备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教师刻写试卷得到解放。教育信息化的运用,不仅使教师可以考虑到卷面的安排合理、整洁,更是讲究了浓浓的试卷文化。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发挥良好的水平,在题目前用了一些激励性语言和指导性语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有的鞭策学生“失败在知识方面不可怕,失败在习惯方面又不觉醒最可怕”:有的督促学生“不经过思考的问题是假问题,让思考成为习惯”。试卷不再是冷冰冰的了,它变得有一点温情,有一点可爱了。试卷文化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老师的爱生之情在试卷上不再是红红的对号或错号,批阅之后的评价性语言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诚恳的指导。因此,每当教师命题结束时,总要写上几句勉励的语言。可见,教师不仅要学会打字、命题、绘图,还要会写试卷心语。

2 课堂文化的变革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观靠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每当课堂要用到地图,就要把准备好的地图用图钉或小型的磁铁固定好,教室里电风扇或外面来的风吹来,地图就飘落在地;布置作业或课堂演练习题,会事先将练习题抄在小黑板上,如果小黑板太小抄不下,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抄;因为有的教师字体潦草或写得不规范,会给学生的抄写造成困难。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师选择各种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活动,推动了教学的革命,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下教师探索的课题之一。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开展各种知识竞赛、辩论赛,再现历史情景、社会热点等,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师要自觉地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从而构建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对话文化”。在教育信息化运用到课堂的优势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

3 教研文化的变化扩大了教师学习的空间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学研究活动可以适用于远程,也可以适应于近程,与传统教学活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供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功能,可交流性强、受众面广,能有效扩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传统教研方式受客观条件制约,很难实现为所有教师个体提供所需,只能归纳共性的重点的内容进行研究。新课程环境下,教学内容综合化突出、教学方式个性化,使得教师们急需一种因人而异,各取所需的教学研究方式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网络教研具有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受时间和人员数量的限制,可以用视频、博客、QQ等网络工具,当堂提供理论学习的材料,直接把学习的体会或收获跟帖在博客上,随时记录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等等。这种信息化的教研活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宽的专业发展平台。

网络教研最大的魅力在于,突破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局限。有的教师个人建立了博客,利用博客这个平台,记录和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用博客备课、进行教学研究、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上传后,会与同伴发生思想碰撞,碰撞的越多思考的就会越多,思考的越多收获也就会越多。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还通过DE――LIGHT5.0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使一些集团化的学校、对口结对的异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实时同步观看到对方的课堂场景,从而把身处不同的班级的学生合二为一在同一个“课堂”里。网络教研活动,它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工作、交流的平台。

4 学生文化的发展提高了教师课堂智慧的运用

“学生文化”代表着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经验,蕴涵着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生文化包括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学生社团文化、学生特色文化等。过去学生有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求教教师和同学。笔者记得的那年,为了买到一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丛书,从乡下几次跑到城里的新华书店都没买到。当年,在复习中遇到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只能搁浅,等到有多个问题时才跑到20里以外的母校请教自己的老师。网络文化进入学生的视野后,学生文化的外延扩大了。现在的学生无论是遇到一般的问题还是较难的问题,不用花时间跑到老师家或学校里问,自己可以通过网络上找解题的方法,更不用说运用电话咨询老师和同学。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畅。在网上可以利用BBS、E-mail等网络工具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问题,形成交互式学习。还可登陆相应站点,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升学模拟考试,等等。网络教学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在网络教育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环境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逐步由直接走向间接,失去了传统单一靠老师的依赖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应花在

如何传授学习的技巧上。夏江萍说“学生文化是一种从局限向精致过渡的发展中的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带有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彩。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

5 家校文化的生成改进了教师教育的方法

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传统的教师采用“登门家访”或家长“登门造访”,现在已行不通了,因为现在的教师和家长一样忙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沟通渠道。如家长和教师通过电子邮箱相互沟通;通过手机发送信息;有的教师和家长还约好,每个周末7时通过QQ聊天交流、互动。这些都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信息技术普及到每个家庭之后,给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带来了便利:一是双方节省了路上的时间;二是避免学生不喜欢教师到家里的尴尬:三是避免出现有些家长很好客,教师常被弄得去留两难的情形。现代信息技术下,家长和老师虽然不是真正的“面对面”,但通过这些方式的家校互动,可以让文明之风、廉洁之风在学生与家长之间传递、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传递。

二、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的耦合

教师专业结构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师文化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文化的发展。

1 教师文化多元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人生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发展,都面临一个“聚变与适应”的阶段。信息背景下的教师文化不仅是指教师的学历、知识面、能力水平诸方面,而是教师全方面共生文化的体现。教师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他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的发展,因此,当代教师文化的重建是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层次发展的,教师文化的发展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成为一个教育变革、课程变革的主体,最终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文化人”。

教育信息化促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知识的自我扩张迁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应用、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应全面不断地深入学习,更新思维理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才能更有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师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又决定了教师文化发展。不同方式的知识管理和组织设计,可能更新教师文化,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也可能压制教师文化,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持一种旁观漠视的态度。教师文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动态的相互适应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实现经验交流和研训合作,以信息化的教师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网络教研所营造的教师文化,在内容上,教师除了可以在学校内部继续与同事切磋交流,如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等,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利用网络与外界同行和专家交流:在形式上,除了参加校内教研组、备课组以外,还可以加入网络社群,与知名的教育家对话,获得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撑。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5

论文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以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五个方面的变革,以期为丰富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使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加速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和推广。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内涵,我们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但更注重这种应用要围绕教育的理念为中心,从教育教学的整体角度考虑技术的推广。(2)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应用领域是教育教学,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也是其应用的范畴。 

高校教育信息化更加强调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办学及管理的条件和水平,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有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教育教学更多地注重建设技术、设备和开设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如何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 

 

2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是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的重要工具。目前,在全国各高校中已有38所大学在使用blackboard(以下简称bb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它在加速教育技术进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校的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网络学习平台来说,bb平台功能比较完善,技术支持也很成熟,笔者以bb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为例,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反思和总结。bb平台以课程为核心,具有4个独立的功能: 

(1)内容资源管理功能:通过该功能,教师可以随时与教学和管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学习资料。 

(2)在线交流功能:主要是通过讨论板和学习小组为师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空间。 

(3)考核管理功能:可以将教师录入的试题资源生成试题库;对客观题部分系统自动进行判分;平台还可以将平时的作业、测试、实验和日常表现等项进行加权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 

(4)系统管理功能:可以注册或注销学生的信息;还可以随时了解学生访问平台课程的情况。 

3 网络学习平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变革了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的学习成为可能。bb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课件、素材资源、网络课程等。学习课件主要是ppt格式或转换化为html文件格式的网页,其中采用了文本、声音、视频、图形和动画为一体的多种媒体形式。素材资源包括在网络中下载的优质视频、音频素材等课程资源,教师自己录制的课程录像资源,各系院购买的相关课程资源。bb平台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开发工具,教师只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组织相关的教学资源就可以完成网络课程的建设。 

开放的学习资源推动了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学生实现多种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2)教学手段。现代教学中,教学媒体和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书本、黑板以及课堂中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已不能满足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了,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b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虚拟现实问题,展现现实的环境,使教学环境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通过书本呈现,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平台展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技能类目标和情感类目标。 

(3)教学模式。过去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课堂的需求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已经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转变。接受式教学可以促进认知目标的实现,技能类的和情感类的知识需要学生从自主学习和与他人的协作学习中体验。学生要全面发展需要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bb网络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虚拟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访问,教师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完成自主学习,利用讨论板和小组学习与其他学生实现协作学习。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出发,采用情境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与学成果检验最全面、最直接的方式,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注重量化评价方式并关注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课程内容及教学信息的浏览和记录功能,使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情况,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学平台还提供了作业、测试的编写和评分功能,使教师能够灵活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查看或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板或学习小组进行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目标。bb平台的加权评分功能使教师对学生综合表现进行量化的评价成为了可能。 

(5)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加速了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消息和通知的功能,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将相关的管理信息给教师和学生,教师也可以随时与课程相关的信息。相比传统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在系统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教育信息化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环境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是思考者,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平台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地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能力。教育的过程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各学校的实践也证明,bb网络学习平台是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5~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Yanggu County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QIAN Hong-min GAO Guo-yuan

(School of Meidia Technology,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Yanggu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ound the gap of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s large. Rural areas are deficient in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resources and teachers training.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straints of rural education infromationization,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rural area,situation investig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07-02

0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交流的便利,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由于地域、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仍然很大,而这一状况也反映在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上.本研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可以解剖麻雀,了解到具有典型特点的鲁西县域农村教育信息化状况,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也可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1 阳谷县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分析

1.1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阳谷县城区及农村的中小学都设有微机室和信息技术科目,但是学生与微机的比例每个学校还是有差别的.下面例举部分城区、农村学校的学生及计算机配备情况(表1和表2).

表1 城区部分学校学生计算机配备情况

城区学校学生

人数/人班级

数多媒体

教室/间计算机

数量/台阳谷一中3 280686280阳谷三中3 800705250阳谷县城镇中学1 800284130阳谷县实验小学60015370表2 农村部分学校学生计算机配备情况

农村学校学生

人数/人班级

数多媒体

教室/间计算机

数量/台阳谷县张秋镇中学 760203100阳谷县石佛镇中学 65717245阳谷县七级镇中学 73618450阳谷县安乐镇中学 71718355阳谷县安乐镇联校 1 756401680据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底,阳谷县共有各类学校近170 所,拥有计算机的学校有 136所,共有用于多媒体教育的计算机近6 000台.其中,城区中小学校有15所,共有学生1.5万人,多媒体计算机1 200台;农村中小学校有100多所,共有学生6.4万人,多媒体计算机3 800台.2011年,阳谷县用于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500万元,其中城区学校资金投入150万元,农村学校资金投入350万元.

本研究通过对2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校接通100 M光纤的共有5所,占25%.而调查的8所城区学校中,接通100 M光纤的学校有6所,占75%,远高于农村学校的比例.农村学校大部分还是以ADSL的方式接入网络,带宽不高.城区学校拥有独立网站的占75%,农村学校拥有独立网站的只有10所,占调查农村学校的50%.城区学校中有5所学校有独立的服务器,接受调查的农村学校中有独立服务器的学校仅有1所.

1.2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情况: 根据对城区5所学校和农村10所学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起步要比农村学校早,资源丰富.城区的5所学校都拥有资源库,内容包括课件信息、课程视频、软件下载等教学资源,总量达100 G.但是调查样本中拥有资源库的农村学校仅有一所,而且资源库建设去年刚开始起步,内容量小.

城区学校教育软件种类丰富,教学VCD/DVD、录音带、教学录像带齐全.课堂教学课件一部分是取自于教学资源库,大部分还是教师自己制作的PPT.农村教育软件方面,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软件如教学VCD/DVD、录音带、教学录像带等多是省、市、县教育机构配发的教育资料.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开发教学软件的资金和技术所以自己制作PPT教学课件的很少.

1.3 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师资力量情况

1.3.1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城区3所学校中,阳谷一中、阳谷三中、阳谷实验小学分别有任课教师267、290和68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分别为12、10和6人.农村5所学校中,阳谷县张秋镇中学、石佛镇中学、七级镇中学、安乐镇中学、安乐镇联校分别有任课教师90、60、96、88和82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分别为2、1、2、2和1人.

1.3.2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城区3所学校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共28人.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26人,本科学历有22人,专科学历有4人.专任教师中有20人专业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教师年龄集中在20岁-35岁之间呈年轻化的特点.农村调查抽样的10所中小学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共24人,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8名,兼职信息技术教师16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仅有4人专业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年龄结构上35-50岁的比重较大.

1.3.3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情况.大多数教师有想参加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农村学校中真正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只占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阳谷县农村校均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与城区学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011年阳谷县城区学校校均教育信息化培训资金投入1.5万元,而农村学校校均教育信息化培训资金投入仅为2 000元.

1.4 调查的结论与分析

1.4.1调查的结论.近年来阳谷县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和“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阳谷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与城区学校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较城区学校还有很大差距,硬件建设与城区学校差距不小;二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开发,教育资源库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大、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

1.4.2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当前制约阳谷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问题.信息化教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教育信息化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必要的资金做后盾.二是师资问题.通过调查可知,阳谷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高学历人才较少,农村中小学专任信息技术教师较少,相应的技能培训较少.三是观念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领导普遍重视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而将信息化教育边缘化.

2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 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加快其建设步伐,必须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农村中小学可以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发展规划,明确今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线.发展规划必须既着眼于当前实际又面向未来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切实可行,从思想上和路线上为今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方向[2].

2.2 拓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拓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渠道,切实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是关键.农村中小学应多方筹资,而不应该仅仅是依靠政府、教育部门的投入[3].有的农村地区借助本地区在外有能力的人志愿筹资支持本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以阳谷县石佛镇王皋如村为例:该村有人口1 756人,村内有一所小学.自2008年以来该村支部书记王发来积极与村内有影响力的村民联系,争取他们对于发展家乡教育的支持.现在每年村民捐款约有八千元左右,除支持村内贫困的大学生外其余捐款均用于村内小学的发展建设.

2.3 以城带乡推动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通过“以城带乡”的方法,加快城乡之间学校的合作、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交流等.通过建立城区和农村学校的帮扶机制,将城区学校优势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传到农村中小学,有条件的城区学校可以选择附近的农村贫困中小学为帮扶对象,建立“一帮一”的帮扶机制.

2.4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程中,老师居于尤其重要的低位.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必须具备基于网络资源从事教育的能力.[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意识,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自觉运用信息化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信息化的教学氛围,引导教师树立信息化意识,并最终能自觉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5].另外还要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校本培训的方式,依靠学校的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信息素养较高的信息技术教师对本校各科教师进行培训.

3 结语

教育信息化对于农村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抢先一步,提高效益,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杠杆.[6]同时,各地农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实施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倾斜性政策.

参考文献

[1]许建良 ,王光武..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7-9.

[2]胡小勇.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解月光 ,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 [J].中国电化教育,2004,(8),25-28.

[4]张洪霞.关于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