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1

[关键词]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纺织品;出口;营销分析

随着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中国纺织品并没有赢来它的后配额时代。中美之间、中欧之间纺织品贸易争端的爆发,只是拉开了系列特殊保障措施(以下简称特保)的序幕。对于中国纺织品企业而言,如何避免或应对法律纠纷,是其参与全球化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为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营销已成为一种战略性经营思想。从营销的角度看,与纺织品贸易争端有关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因素,可以被视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和适应的营销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TV营销模型,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行为进行战略、战术和价值的营销分析,力图提供一种基于共赢开放战略和全球营销管理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新视角。

一、与纺织品有关的保障措施营销思想简析

1.保障措施是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针对所有WTO成员实施的进口限制措施。正如《保障措施协议》序言所指出,这是由于WTO各成员“认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而设计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为此,保障措施特别关注进口产品数量的增长及其对进口国产业的影响。其实质在于要求参与贸易自由化的企业,不能只追求对进口国市场份额的抢占,因为创造顾客价值和赢得顾客的忠诚更显重要。鉴于WTO的宗旨在于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是优胜劣汰,那么推动和实施自由贸易就需要创造共赢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营销的目标并非是某个商品或提供物,而是在寻找市场上的机会。企业参与贸易自由化必须以国际市场细分为前提,并以此决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差异化技术创新方向,主动地促进和适应进口国市场结构的调整与需要。

2.特别保障措施属于保障措施的范畴。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所规定的专门针对中国产品(也包括纺织品)的保障措施,不仅改变了保障措施的最惠国待遇属性,而且还将其构成要件中的产业损害标准替换为市场扰乱,表明了WTO各成员对中国产品低价竞争行为的特别关注。其意义在于,提醒入世后的中国企业需要改变入世前运用低价手段实现对进口国市场过分抢占的一贯做法,强调共赢才是推进自由贸易并分享其好处的基本途径。这种善意过去只是隐含在WTO的相应规则中,现在则通过特别保障措施条款变成了我国政府的承诺与国家意志。

3.特殊保障措施具有特别保障措施的属性,都是专门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保障措施。其与特别保障措施的区别在于,它是由《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所规定的仅限于纺织品与服装的特别保障措施。它进一步要求,在全球纺织品与服装配额取消的条件下,中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增长应该有序和自律,避免对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其中6-7.5%的增长率就是一个可供参考的适当标准。这实际上是在告诫企业,入世后中国纺织行业的预期利益早已在“入世”谈判中确定,体现在中国入世有关文件的规定中。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的STV营销分析

1.营销战略分析。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市场目标和市场定位三个要素,目的在于赢得消费者的思维份额。对我国纺织品行业而言,就是要从营销战略的角度规划自己所追求的国际市场份额,以便与自身的资源配置相适应。

纺织品是我国最早实施市场化的行业,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球化经营已经构成了这个行业的基本特征。纺织品在走向国际市场之初,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市场结构调整而走向高级化阶段,低档纺织品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此时纺织品国际市场正处于一个配额的时代,我国则由于没有加入相关协议而不受约束,从而为我国纺织品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机会。因此,我国纺织行业便选择了低档纺织品市场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突破口,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市场细分”,目的不在于创新市场机会,而是在已有的市场中寻找结构空间。

在已有市场中寻找机会的“市场细分”,必然要求选择多元(分散)的目标市场。但目标市场的多元化,可能会对企业的市场定位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去“以诚信的方式赢得顾客”(市场份额)。因为要想在众多目标市场上实践市场定位的要求,则需要调动企业太多的资源,从而可能与企业现有资源不匹配,甚至导致企业资源匹配的紊乱,进而影响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要求。由此决定了我国纺织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的营销战略只能是标准化营销战略,这种战略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相吻合,也符合纺织品行业所具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属性,并使我国迅速地成长为纺织品出口大国。然而,标准化营销战略只能是企业成长初期的营销战略。随着在国际市场中份额的逐步增长,由标准化营销战略向差异化或集中营销战略提升,则是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只是到了21世纪,我国纺织行业的领头企业才开始显示出这种迹象。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品贸易大国,这时便是纺织企业营销战略调整的第一个机遇。但纺织品出口却没有及时地向高级化方向转变,结果是中国纺织品被纳入了配额体制。随着配额的来临,这种标准化营销战略开始遇到了法律障碍,进而也为我国纺织品营销战略的调整提供了第二次机遇。因为配额只是一种数量限制而非价格(或价值)限制,转变数量的追求而努力提升其价值,仍然有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与成长的空间。对入世后配额取消的过分期待,纺织企业的资源配置仍然放在标准化产品的质量与产能提升上,终于使这个战略与产品结构调整的机会再次擦肩而过。于是,就有了2005年第1季度的“井喷”式出口与欧美贸易摩擦,中国纺织品又回到了以“特保”条款为依据的新配额时代。

2.营销战术分析。营销战术包括三个要素:差异化、营销组合和销售,目的是将营销战略所要赢取的思维份额变成现实的市场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纺织品营销战略是否得到营销战术的支撑,是获取预期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应该说,差异化早已成为纺织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档的纺织品类别上,中国企业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创新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但是在高档纺织品类别上,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展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企业标准化营销战略所决定的。在标准化营销战略下,只会有无差异的营销战术,差异化的产品创新活动必然受到限制,导致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战略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或者说,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活动只是体现在与标准化营销战略相适应的战术层面上,局限于低档纺织产品的差异化上。这种低层次的差异化既不能带来产品结构升级的根本性变化,也无法为企业实现向差异化营销战略转变提供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支持。差异化在营销战术中居于核心地位,并由此决定营销组合的方式。但在标准化营销战略指导下的营销组合,只能是无差异化的销售行为,几乎谈不上营销组合。考察所有特保涉案纺织品种类,不难发现都是同质化的,而且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究其原因,一是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决定了产品出口的低价定位;二是出口企业之间因产品同质化的相互竞争,导致出口价格被自我压低;三是出口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渠道,出口主要通过贴牌和方式,成交价格受制于进口商而丧失主动权。结果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利润不高,利润被转移到进口国的相关产业上;特别是在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的同时,国内纺织工人的工资、福利与劳动环境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显然,这种出口行为由于缺少差异化与营销组合的战术支撑,已经蜕变为单纯意义上的销售:既无法承担起与顾客建立起长远关系的使命,也难以与进口国同行建立起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双赢和谐关系,由此导致贸易摩擦则是必然的。在此条件下,尽管低价销售行为确实能够将企业营销战略所确定的思维份额变成现实,但问题在于中国企业想获取的这个纺织品思维份额应该有多大?从个别企业的微观动机来看,市场份额越大越好;从一个行业的宏观行为来看,对进口国市场的占有率却不一定越高越好。从表面上看,欧美特保调查的发起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其实质在于维护产业安全,使取消纺织品配额后的利益由WTO各成员均沾。特别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我国纺织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时,这种营销战术就更加值得反思。

3.营销价值分析。营销价值是在实现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赢得目标市场的心灵份额,包括品牌、服务和进程三个要素。20世纪90年代未,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已经彻底改变了价廉质低形象,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日益受到进口国消费者的欢迎,树立纺织品国际品牌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好品牌可以使企业避免掉入大众化商品的陷井,也能够提升价格或顾客价值。要树立品牌,必须以差异化的营销战术为基础,标准化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化品牌神奇为腐朽的力量。这可以解释我国纺织品企业的品牌战略,为什么常常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缺乏以赢得顾客忠诚为市场定位的服务是短暂的,没有品牌的服务提升不了产品价值。当然,低档纺织品出口也可以不提供相应服务,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成本,但缺少服务的纺织品也难以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此条件下,产品从企业传递到消费者的进程,就表现为产品的有形实体转移过程,既没有实现创造或提升产品价值的目标,也没有能够使自己成为纺织品供应链的统领者,其在价格上受制于人就实属必然。即使同质化的产品与低价营销组合可以捕获相应的市场份额,也难以赢得目标市场的心灵份额。所以,中国纺织品尽管物美价廉,但仍是可以被替代的。

三、结论与思考

1.我国纺织行业所遭遇的“特保”限制,是其营销战略失误的必然结果。一成不变的营销战略必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不符合企业成长和产品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与欧美所达成的特保配额协议,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三次机遇。如果纺织企业再次以为对纺织品的“特保”限制将于2008底结束,并期待“井喷”式的出口增长可以重演,那么这个机遇就有可能又一次被葬送掉。因为《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所确立的特别保障措施同样具有专门适用于纺织品的“特保”效果,此后还会面临反倾销与反补贴等自我保护措施。

2.从本质上说,我国纺织品出口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细分要素。因为现代营销理论与竞争实践要求由营销战略决定竞争战略,市场细分则是其参与贸易自由化的“家庭作业”。但在事实上,我国纺织品出口是由其竞争战略决定营销战略的,即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确定实行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并以此组织实施标准化营销战略与营销战术,其营销价值在于纺织品低端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的现有资源符合其战略的要求,从而奠定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其弊端在于,这是一种静态战略思维,无法有效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并加以提升,在发挥优势的同时着力改变劣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与营销环境。

3.中国企业从来不乏创新能力,只是没有能够体现在产品结构升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上。本文的分析表明,离开市场细分要素的营销战略,将会使企业的差异化产品创新与研发活动迷失方向,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化营销战略必然选择多元化的目标市场和低端的市场定位,使企业原本用于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资源被错误地匹配到低水平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创新上,以争夺同质化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产品结构调整的努力付之东流。显然,纺织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与差异化创新活动,需要以差异化或集中营销战略为指导,让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服从于营销战略,并逐步走向差异化或集中竞争战略。

4.事实早已证明,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仅仅依靠包括廉价的劳动力在内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能维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长久竞争优势。因为竞争优势所强调的不是一个国家享有多少优势条件,而是着重于国家如何转换不利的生产要求,引导企业和国家不断的进步,是外在的压力与挑战。竞争优势是由最根本的创新、改善和改变而来,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不停地创新,而不仅仅是价格竞争。

5.随着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我国纺织品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在此条件下,纺织企业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回到规范的企业全球营销管理上,遵守国际营销企业共同认可的贸易规则,其中包括专门为中国产品设计的特别保障措施。如果企业的自我约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外部力量的强制约束就是一种较佳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特别保障措施的来临,对我国纺织企业来说有可能是一件好事而非坏事。为此,基于共赢开放战略的一种选择,必须向纺织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争取尽可能大的出口配额将不再是政府谈判的终极目标,配额的分配与管理将不再向井喷式出口量大的企业倾斜,而取决于企业全球营销管理水平和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Warrenj.keegan.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威廉·鲍莫尔.自由市场创新机器: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拉尔夫·戈莫里,威廉·鲍莫尔.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2

项目主管部门:xxx农业局

通讯地址:xxx街道办事处x路xx号

邮政编码:xxxxx联系电话:xxxx

项目实施单位:xxxxxxx

通讯地址:xxxxx

邮政编码:xxxxx联系电话:xxxxxx

编制日期:2005年4月28日

根据《xxxxx农业局农业财政项目支出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年度项目投资指南、项目申报和评定情况、项目分单位实施方案,下达本建设任务书。

一、项目任务背景

xxx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距xxxxx公里,xxx西部,位于东经105度29分—106度,北纬29度24分—29度52分,全县辖xx个街道办事处、xxxx个乡镇,辖xxxxx个行政村(其中xxx个居委会),幅员面积xxxx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x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有农村劳动力xx万人,耕地面积xxx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xxx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按每个劳动力耕种5亩土地计算,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7.4万人。据统计,我县每年大约有15万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还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留在农村。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法律知识、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对富裕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提供相关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有序转移我县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三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

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和承担项目的优势

xxxx农业局xxx现有职工5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4人;拥有计算机3台,全部能登陆互联网。24个街镇乡也全部配备电脑,能全部登录互联网和县农业局局域网。

去年年,全县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对农村劳动力数据调查登记,并录入微机。完成了对各镇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的软件安装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录入,并将汇总数据上报市局。

已确定通惠职业高级学校等7所职业高级中学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2004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三、年度项目目标、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年度项目目标

实现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圆满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实施地点:县农业局及24个街镇乡。

(三)内容及规模

1、开展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人员(农经人员)培训;

2、组织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更新;

3、完善xxx个街镇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化。

四、年度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筹备阶段:在2005年4月完成项目任务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

2005年5月、6月开展信息管理人员和数据更新调查、录入培训;

2005年7-11月前完成信息网络建设;

3、总结阶段:2005年12月,根据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写出总结报告,申请验收。

五、资金概算、筹措及市级资金使用计划

(一)项目资金概算8万元。

其中:1、劳动力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及资料费0.5万元。

2、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更新需资金2万元。

4、劳动力资源信息更新动态调查资料费0.5万元。

5、网络建设及维护费5万元。

(二)资金筹措:

1、市补助资金4万元;

2、县、镇补助资金4万元。

(三)市场资金使用方向及计划:

1、劳动力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及资料费1万元。

2、更新劳动力资源信息1万元。

3、网络建设及维护费2万元。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及项目相关责任人员

1、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农业局局长xxxx任组长,农经科科长xxx具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2、接受市农业局经管处的指导和监督。

3、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保障必要的资金投入。

七、其他事项

本任务书一式四份,市局二份(相关业务处、财务处各执一份),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各执一份。

员之家版权所有

项目实施单位:(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xx联系电话:xxxx

项目负责人:(签字)xx联系电话:xxx

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2005年4月29日

项目主管部门:(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xx联系电话:xxxx

项目负责人:(签字)xxxx联系电话:xxx

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2005年4月29日

单位全称:

开户银行:

账号:

重庆市农业局:(公章):

分管领导:(签字)年月日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3

一、 工作开展情况

3、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我县计划从201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从六个方面确保对所有登记在册的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扶持。即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劳动技能;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二、主要做法

4、统筹规划,制定“四大扶持“措施,认认真真落实好帮扶政策。一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在册有能力和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在册贫困户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就读扶贫培训基地学校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劳动力免费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培训后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加实用技术,三是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全部列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确保农村贫困户、低保户都能受益。四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结合建整扶贫继续实施“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措施,充实和调整县、乡两级机关单位的扶贫驻点村,安排新阶段“一加一或加二加三”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定规划、引项目、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促增收。

三、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安排和打算

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今后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试点工作成效。

(一)认识上升温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够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扶贫政策调整、工作重心转移有效形式的积极探索。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摆在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上加强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4

【关键词】就业能力;失业;人力资本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在西方被广泛探讨和使用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关注侧重点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劳动者态度、70年代结果导向的劳动力市场干预政策和80年代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到90年代以后对就业能力需求面与供给面决定因素的争论。由于讨论视角和研究重点的差异,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就业能力的统一的解释与框架。传统的关于供给面与需求面的争论并不能够较为全面的解释就业能力。比较全面的概念是从影响个人获得就业的全景性因素这样一个视角来研究的。相应的,就业能力被认为是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以个人就业技能、幸福状态等为主的个体因素;由家庭环境和资源可及性等构成的个人环境因素;以及由宏观需求因素、就业政策等构成的外部因素。

总的说来,就业能力的涵义实际上是包含两个层面的,它不仅仅包括字面理解上个人层面人力资本的增加,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层面上对于失业者收入增加和重新就业的辅助作用,是个人特征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同时,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制度和规则有关,雇主和劳动需求在决定劳动力就业能力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谈到就业能力,其研究对象主要关注于失业人员。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较优厚,所以失业者只需领取失业保障金或者失业补助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当他们发现不需要工作就可以保障自己正常生活的时候,其工作的欲望和需求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搭便车”现象不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赤字,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就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保障俨然成为了“年度收入补助制度”,更别提其能否发挥再就业功能了。

加拿大在1996—1997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就业保险法,取代了以前的失业保险法。这种名称的变化实际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将人们的注意力由“获得救济的资格”转向到了“获得更多的工作和保持就业”上面来。然而我国能否借鉴这样的方法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加拿大新就业保险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小时制。也就是说,加拿大失业保险费的缴纳是以工作时间来确定是否缴费的,而获得保险金也是要将一定额度的工作时间作为基本资格的,并且工作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直接将计时制度搬到中国来,可能会造成混乱,若将加拿大的计时制度和我国的按照平均工资缴费的制度结合起来,对缴纳保险费和对保险金的领取进行双相衡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需要进一步的量化验证分析。将计时制度引进到中国来,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主动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参加失业(就业)保险的资格,并且在将来可能的失业后领取更多的失业(就业)保险金;而另一方面,雇主为了减轻缴纳失业(就业)保险费用的压力,很可能会强制或者非强制地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对于一些比如农民工的低收入群体,缴纳失业(就业)保险的双重门槛会使得他们失业后获得保障的几率彻底消失。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得有保障的保障力更强,而在边缘的人彻底失去保障,还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然而,对于已经失业的人员来说,为了降低申请失业(就业)保险金的难度,他们被鼓励通过工作的方式来增加规定额度的工作时间或信用,这样的措施恰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还可以增加失业时的收入。所以对于失业者而言,将加拿大方式引入中国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它不仅能够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还有效的提供了的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始终是失业(就业)保险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失业(就业)保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全部答案,也不是要解决所有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规划亦是提高人们就业能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市场而言,引起失业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市场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实际上,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市场劳动力的供给也同样很大,然而市场信息的不均等正是导致供求互相不能满足的罪魁祸首。因此,政府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时,还应该确保市场信息一定程度上的公开,这样既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各种招募、筛选与培训成本,又能够弱化因失业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成本。与此同时,政府所制定的保障措施也应进一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预防和针对个体的方式,使之成为提高失业人员收入的辅助措施。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5

失业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率则是居民收入和生活改善的“温度计”。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我国的就业总量巨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而目前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失业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存量的巨大浪费。人力资源只有在利用时才是资源,虽然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是社会发展的不需,如果剩余人力资源过多,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些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成长国家和社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且过多剩余人力资源的存在仍然要消费。因此,一个社会要发展,必须使人力资源的储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既能在社会高速发展时,社会能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又不至于给社会造成太大压力。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小康社会主义,必须保证充分的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的。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加剧了城乡贫困。一个稳定的社会,在财富结构上应该是枣核型的,

富裕人口和贫困人口属于枣核两端,是少数;中产阶级属于中间部分,是大多数时,这个社会才能保持健康的、稳定的发展势头。过多的剩余人口的存在使贫穷人口增多,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和意义

1、非正规就业是指没有正规的全日制工作、与用人单位没有建立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没有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就业,主要包括:一是在劳动标准、生产组织管理方面,有别于正式职工具有各类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如季节工、临时工等;二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起就业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现代非正规就业形式,如阶段性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等;三是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如自雇型就业即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等,自主型就业即自由职业者等,临时型就业即街头小贩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等。

2、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是“岗位成本”最为节省的城市就业。在任何国家,增加就业都是需要有一定投入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就业成本”或“岗位成本”。

3、民工的培训,基本上也是靠农民工在就业岗位上边干边取得的,而没有像下岗职工那样,得到了专门的转岗培训。所以,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推进非正规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高的。

4、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曾被一些人视为低效率的,以为它仅由弱势群体构成的、仅仅是具有缓解贫困功能的就业。然而,中国以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就业并非如此。中国城市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是高效率的、它是由具有强大经济活力的精英群体构成的。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繁重的体力劳动主要靠他们完成的

5、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贡献。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城市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每年春节,大批农民工返乡以后,城市的服务体系几乎陷入瘫痪。很多饭馆关门,老人的家庭服务失去依靠,甚至连“送牛奶”也成了问题。

三、大力推进和积极引导非正规就业模式的政策和措施

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给予重视,积极引导,趋利避害,促其健康发展。因此,应改变目前对于非正规就业的管理对策,改变一些地方打击非正规就业的作法,应对其采取扶持、帮助的对策。从根本上说,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都应当得到保障,而不应该仅仅是城市居民和正规就业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1、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

非正规就业的政治、经济权益不容忽视。非正规就业无论对扩大就业,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失业压力,还是对创造社会财富,降低劳动成本以及为城市服务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客观存在的。要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促进非正规就业的新机制,形成有效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切实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放宽非正规劳动组织的经营许可范围,对社区服务等行业建立必要的准入制度,给他们以更多的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机会。

2、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

要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措施,将非正规就业人员纳入基本社会保险范围,加大对非正规就业市场的规范力度,为非正规就业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重视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的非正规就业,从社会劳动公平发展的愿望出发,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相应的保障。一是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对非正规就业发展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二是逐步制定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三是采取扶持、帮助政策,为非正规就业获得培训等类似资源的机会。

3、制定合理的保护性税收政策

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应当纳入国家税收政策的统一管理范围,而不应当成为税管的“盲区”。但从实际出发,为体现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和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建议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对非正规就业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例如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对利用假期“打工”获取生活收入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来自贫困家庭),在当月收入超过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时采取先征后退的办法,即允许按年度平均计算月收入水平并申报退税。其他非正规就业者也应采取类似政策。

4、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相配合,给予必要的财政性援助

劳动力资源保障措施范文6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矛盾凸现。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二.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3.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4.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矛盾凸现。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二.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3.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4.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通过上述措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5.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健康成长。

6.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制度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减轻农民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7.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8.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