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1
1.1节水灌溉工程和灌区的管理职责不清
由于政策的不健全,导致了灌溉工程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有些灌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专人管理,灌溉出现了自由化的状态。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分工。一些地方的水利过程往往会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建设后出现没人管理的局面,导致水利工程荒废,无人管理,最终失去其功能。
1.2灌溉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
在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每年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比较的有限,有一部分需要农户自己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农户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一些过程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失去了其作用,在汛期的时候往往出现事故。
1.3灌溉工程设备不完善,不规范
目前水利工程的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资金的投入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地修理,一些已经丧失作用的工程设备不能及时地更换。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提倡大力发展水利过程,重视农业灌溉,但是由于推广的力度有限,现阶段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始建于上世纪,有些过程已经老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过程设施不完善,质量不达标。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利问题刻不容缓。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得知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存在就要去解决,不能等到酿成事故的时候才去解决,到时候悔之晚矣。以下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进行灌区调度时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
灌区的水大部分来自水库,假如灌区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调度,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了,此时我们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计算灌区水资源的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调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掌握和了解灌区的水土情况,根据水土情况将整个灌区分为几个小型的灌区,然后将小型灌区里的有长有作物的田块看成一个土壤水库,简化灌区调度的难度和步骤。最后用优化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2.2优化农业灌溉中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农业上,将作物的生长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并且为了计算方便,每个阶段的作物蒸发蒸腾量看成一个定值。在灌溉的过程中,只考虑两种损失,一种是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另一种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将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和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的总和看成一个定值。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模型,假设作物生长需水量为定值,然后两种损失为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灌水量和最优灌水周期,使得灌溉水的损失最小。
2.3运用可变模糊理论选择节水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是影响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是从许多建设方案中,经过经济回收率,灌水强度,灌水均匀度和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最后选出最优的灌溉方案。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关联分析法,集队分析法,属性识别模型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基于可变模糊理论之上的优选方法如下:(1)有n个待选的节水灌溉方案组成的样本,为一个集合。(2)确定指标的权重向量。(3)根据相对隶属度计算公式计算方案j对1级(优级)或0级(劣级)的相对隶属度。(4)根据计算各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向量,求其平均值(为相对优属度向量u)。(5)根据u中各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大小,对其进行排序,选出优属度最大的,即为最佳方案。
2.4统筹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适合于当前的水利发展。现阶段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当前的土壤和作物状况的研究方法。目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节水灌溉网络体系。物联网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组成包括系统网络,系统软件和系统供电策略。系统网络又可细分为监测区,采集区和控制区,其主要作用是监测和传送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对灌溉的流量和时间起控制作用;软件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在软件窗口中以动画的形式显示灌溉系统和农田的墒情信息;系统供电策略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软件的运行提供电力,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太阳能发电,并且适当的采用优化策略。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2
自专业设置以来,领导曾多次外出调研,组织省内专家对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进行评估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本专业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水利类专业之一,目前我省只有长春工程学院开设,每年毕业生仅150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吉林省供不应求。(2)本专业的主要不足:实习经费存在明显的不足,校外实习场地基本缺乏,实验设备不到位,导致部分课程实验以计算或设计代替,致使实习内容以及时间大打折扣,缺乏综合的实训项目,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专业的发展机遇
挑战与总是机遇并存,新办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发展适逢建专业以来最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为了配合我省提出“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我省计划在全省开展六项水利重点工程:中部城市松花江调水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大安灌区、四湖沟水利枢纽工程,从而对水利人才的需求大增。(2)我院于2011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增大了对各专业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力度。
三、教学和实践的改革
只有认清了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各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而力争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工程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培养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校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应以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等专业岗位为主,构建合理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把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以专业的核心知识为中心线,以能力锻炼和就业导向为本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实具有实用技术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各项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根据水利施工企业一线的技术进步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课程体系模式,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打破原有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选修及综合实训,以上五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来看,个人建议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前提至第六学期来教学,第七学期主要是选修课,这样调整才能保证重要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从2011届学生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出于毕业找工作或考研的需要,往往在第七学期几乎放弃了与自己考研或就业不相关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即使在校也是心不在焉,从而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专业课的教学时间作出适当的调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找工作或是考研复习。
(三)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实验设备不足或是根本无相关的设备,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根本无法按时在实验室正常开出,有的即使能够开出也因为设备数量不足和实验环境的限制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为此应结合“国家和省财政实验室专项”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实习、实践工程能力
实习是学生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建立感性认识,并运用专业知识来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再认识并深化理解、升华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尤其是毕业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
1实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大大降低,致使实习地点较少,实习时间短,即使到达一个实习地点也仅仅是看与听,几乎没有让学生在实习现场动手操作,不能深入理解水利工程的特点与功用;再加上实习高水平讲解人员少,实习学生人数较多,只能所有学生一起参观、听讲,加之实习内容少,项目单一,致使实习效果不理想,没有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实习实践教学成为形式,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实践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需要与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直接联系,作为教研室教师具有局限性,联系起来很不方便,从而影响了实习的顺利安排和实施。
2实习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3
关键词:改革;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建国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规范。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是有效的,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后,历时十年,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资源、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水利系统中,特别是处于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却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单位职工吃“大锅饭”、喝“大锅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差、水土资源的综合经济收益率非常低、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而忽视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壮大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国家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对水利工程管理如何进入市场研究不深、不透。
(2)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无偿用水观念根深蒂固。全社会无偿用水或低价用水观念的转变速度缓慢。
(3)国家重视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稳定,在商品水的价格上严加限制,将农业产业的商品水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嫁给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
(4)将应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支出转嫁给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担。
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水利系统职工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作风,缺乏发展水利工程的新的管理模式。
2.管理体制的问题
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形成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的管理体制。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体顺不顺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而理顺管理体制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二.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完全依赖计划,依赖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要素贯穿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特别是在水管单位内部的供水生产、水产养殖、水利发电、库区旅游、水土资源等生产经营实践中,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合理确定价格,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一定要深刻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内涵,要明白“市场经济没有眼泪”的道理。
通过改革的手段,彻底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形势,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揽我们的工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水土资源、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摆脱水管单位举步维艰的困境,才能在本世纪的前二十年实现水利人的小康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变观念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念、循序渐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跟上时展的步伐。
2.认真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几个关系。
⑴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体制改革不是要全部 废除原有的所有政策、制度、规范,而是要破旧立新,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稳定、增效、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改革的具体工作,以稳定、求实、创新、发展的态度来面对改革,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⑵行政管理和水管单位的关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 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灌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灌区排涝、江河提防、灌区管理工作的责权利。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的过多、过死、过细。而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土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开展水商品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强对公益性资产的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和完整;做好防洪、排涝、减灾、水土保持等工作,确保公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真正作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新型关系。
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均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综合,其综合效益必然具有公益性效益和经营性效益,在公益性效益中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在经营性效益中表现出水管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处理好这个关系对社会、对水管单位都非常重要。界定清楚两者的资产量、价值量是体制改革的焦点。从公平、合理、科学而言,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划分时,可按水库库容的各自占比,或防洪、排涝、减灾、环境效益占灌区范围内平均年度GDP贡献率 ,或水管单位年度总支出中扣除经营收入弥补支出的占比等方法,客观综合确定公益性资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量。同时结合水管单位现状、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确定公益性耗费的补偿额度,不搞一刀切。
要分别对每个水管单位进行划分和确定,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应承担的补助份额。同时,重新核定水管单位的供水成本价格,分别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灌溉、城市环境等不同用水类别确定不同的水价成本和价格。并对其中的农业水价的成本价和当年执行的收费价格进行比较,按照实际供水量和收费总额核定差额,将这一部份不应由水管单位承担的差额,由受益的地方财政负担。但是,由于存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国家应从全局出发,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大体平衡各省市区的负担份额 。
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的关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中央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国家应将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和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配套改造防渗力度,以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水管单位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自己、状大实力、提高社会地位的机遇,迎接挑战;在加强自身综合经营管理的同时,争取上级各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为今后的综合经营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借以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实现水管单位财务状况的良性循环。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调整概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经核准并开工建设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政策调整( 包括工资、税收、利率、汇率和费用标准等) 、市场价格变化( 包括设备和建筑材料等) 、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在建设期间由于地震、台风、暴风雨、洪水、滑坡等等对工程造成的损害以及工程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原批准设计概算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为如实反映项目建设期间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对项目实际投资额度的影响,更好地做好工程的完工结算工作,确保工程如期发挥效益,应及时对工程概算进行调整。
水利水电工程调整概算的意义在于合理反映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造价,加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的执行和管理,如实反映项目建设期间国家政策调整(包括工资、税收、利率、汇率和费用标准等)和市场价格(包括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的变化对项目实际投资额度的影响。通过调概后的概算项目和投资数额,与工程实际发生的财务和统计报表对照的符合性大大高于原来批准的设计概算,有利于竣工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为竣工决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调整概算的原因
造成工程项目调整概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国家政策性调整、设计变更、设备及材料价格变动、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建设资金利息和征地补偿费用调整等。
(1)国家政策性调整:国家对工资、税收、利率、编制办法和费用标准等的政策性调整。
(2)设计变更:即超出初步设计范围的重大地质与设计变更。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前期的勘测地质资料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而引起设计修改、设计变更。
(3)主要材料、设备价格变动:由于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价格指数为零,编制的概算都不计价差预备费。概算从编制年到项目实施阶段要经过一定的年限,在这期间建筑材料、燃料、钢材和铜材的价格变动而引起主要机电设备价格的变动。
(4)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在建设期间,由于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台风、暴风雨、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对工程造成损害。
二、调整概算的编制
1、核实工程量
调整概算的编制应严格按初步设计批复的内容、规模和标准进行,主要项目的工程量原则上应控制在初设阶段工程量范围内。由于设计变更引起主要项目的工程量增减或新增工程项目,如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业主和设计单位必须在实施前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报原初设审批部门批复。工程量的计算已完成部分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数量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复核,未完成部分按技施设计工程量计算。但若属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承包的项目,如施工导流围堰、临时交通工程等,则按承包的数量列入。
2、确定调整概算单价
为便于同初设概算进行比较,调整概算单价原则上按原初设批复的编制原则、取费标准和价格水平计算,即调整概算单价同原初设审批的单价水平是一致的。
3、落实设备购置费
按原初步设计概算的设备清单对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及价格与业主提供的设备订货(或到货)清单核对,对型号、规格不符的设备要进行原因分析,以确定是否列入调整概算内容;对设备费和设备运杂费要根据定货合同和实际发生情况列入。
4、调整政策性调价
编制办法和费用标准等的政策性调整,在规定调整期限之后实施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在初设概算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规定调整。对于材料价格水平的调整,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材料采购数量和价格清单,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材料价格,与初设概算同型号材料价格比较后,得出的差价列在相应的项目中。在初设概算中,业主应落实建设资金,提出资金筹措方案,按规定计足建设期还贷利息。调整概算只对超概算部分资金贷款利息和利率进行调整。
5、调整预备费
调整概算一般在项目实施完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已完工程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投资,不另计基本预备费;未完成工程按3%计算基本预备费。
三、调整概算原则及方法
以原审批的灌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包括变更洽商部分) 、国家现行相关政策为编制依据。将价格上涨、国家政策调整、合理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变化等因素纳入调整概算。
1、时段划分
调整概算的编制处于工程建设后期,某些项目标段已经完成,或者正处于建设中,或者未开工建设。因此,调整概算需按照编制的时间点,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两个时段: 第 1 时段为工程项目从开工至调整概算时段; 第 2 时段从调整概算时间点起至工程竣工。本工程根据实施情况,将工程划分为 2 个部分: 已完工程,从开工年至编制调概时间点; 未完工程,从编制调概时间点至竣工。
2、基础单价
基础单价按照时段划分原则进行编制,分别由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组成。已完工程: 人工工资、风、水、电等基础单价按合同价格。主要材料( 钢筋、钢材、水泥、柴油、汽油、炸药、砂、碎石及块石) 价格按合同价格,并根据实施期( 加权平均) 价格水平与合同价的差额进行补差。未完工程分为已招标并签订合同的工程和未签订合同的工程。已招标并签订合同的工程: 主材( 钢筋、钢材、水泥、柴油、汽油、炸药、砂、碎石及块石)价格按合同价格,并根据编制调整概算时间点价格水平与合同价的差额进行补差。未签订合同的工程: 基础价格按编制调整概算时间点价格水平,并根据原初步设计审定的编制依据、技施阶段设计方案重新进行确定。
3、独立费用
建设单位开办费按初步设计审批额全部列入已完工工程; 建设单位经常费的已完工程计算期从筹建之日起至编制调整概算时间点,按审批的费用计算方式进行计算; 未完工程计算期从编制调整概算时间点起至竣工再加 0. 5 年,按审批的费用计算方式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增列招标费。已签合同的工程监理费按合同价格,未签合同的根据发改价格[2007]670 号文进行计算。勘测设计费根据审批报告的计算方式及费率进行计算; 另增列调整概算编制费。定额编制费及质量监督费按到 2009 年 1 月前已发生额计列; 2009 年 1 月起不再计列定额编制费及质量监督费; 工程保险费已完工程按实际发生额计列,未完工程按审批报告的计算方式及费率进行计算。
4、其他
已完工程不计列基本预备费,因考虑到近期物价上涨较大,按规定又不能计列价差预备费,故未完工程按 5%计列基本预备费,不计列价差预备费。征地移民、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分已完和未完计列。已完按实际发生额计列; 未完按现行政策规定进行计算。已完工程的建设期贷款利息按实际发生额计列;未完工程按新的资金筹措方案及现行贷款利息计算。
水利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编制成果会对后期的造价控制及管理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提高造价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从业技能并改变业主及设计单位的观念,以使设计概算编制成果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出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特性,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结语:以上对调整概算的原因、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量变价不变”的原则,使得调整概算和审批概算的每一个项目具有比较明确的对比性,可以具体分析出项目投资变化的原因,供主管部门审查批复,也为财政部门对本工程的审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谊燕.对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措施的分析[J].建筑与工程,2010,( 9) : 733 -748.
[2]杨梓训.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研究[J].管理综合,2011,( 18) : 127 -128.
[3]朱怡.谈水利工程造价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10) : 130 - 131.
[4]张建军.论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4) : 222 -223.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5
我国投资建设的大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需要,在灌溉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争水、偷水的现象,有的县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经费方面是不足的,使得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年久失修,想修有担心经费问题,使得水利灌溉系统一直是处于维持现状的状态。
2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的设计方案
(1)滴灌工程设计的相关参数
我们根据节水灌溉的相关规则以及国内外的滴灌技术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将各项技术的参数确定为以下各值:微灌土壤的湿润比:P=40%~50%;微灌水的利用系数一般在0.90~0.95;设计灌水的均匀度为90%~95%;设计湿润度为0.80m;
(2)滴灌工程设计的目标
滴灌工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能够选择合理的滴灌技术形式,真正意义上确定滴灌的制度,运用典型设计作为例子对灌水区进行合理的布局,进行轮灌区的划分,实现滴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
(3)滴灌管线的特点
滴灌管线所用的滴头是内镶式的结构,这是其他的灌溉系统所不具备的,而且滴头在生产过程当中是直接焊在滴灌管内侧的,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机械出现损伤,而且还节省了机械的空间。而且管线所采用的是壁厚不小于0.50mm的PE管,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将其直接插在管线上。
(4)滴灌管线的布置形式
滴灌管线的布置和农作物的生长、作物种类以及种植的方式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不同的农作物所选用的滴头类型也是不同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着重的考虑施工、管理等外界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比如说玉米、蔬菜等作物是属于条播密植作物,这些作物需要非常高的湿润比,所以滴灌管沿行向进行布置,一膜最少要一到两根,为了更好的确保最佳的灌溉湿润效果,滴灌的管线比较适宜铺设在地上。
3农田水利灌溉滴灌工程设计
(1)管网布置的原则。
我们要根据作物种植的要求以及所采用的灌溉技术,要求熟睡管要符合灌溉形式的要求;要结合作物的种植方向要求,确保作物的用水要求、保证调水方便、管理维修方面能够及时有效;管道的纵刨面要尽量的平顺,为了防止出现热胀冷缩以及冬季的冻害问题,输配水干管要深埋于地下,不同地区深埋的深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深埋的深度为1m左右。
(2)管网布置的形式。
管网一般布置的形式是水源到加压泵到干管到支管,最后到滴灌管,由于我国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所有的干管都是采用鱼骨形进行布置,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上减少水源的浪费,干管要深埋地下,支管可以放在地面。
(3)输配水管道规格。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关乎民生的系统,它的建设一定要安全可靠,所以对于系统中输配水管道的规格和材质都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这一标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设计流量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滴灌管的材质是由低密度的聚乙烯拉制形成的,滴灌管材质的化学配方可以有效的低抗外界环境的应力破坏,同时材质当中还含有抗老化的添加剂成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管线老化,能够有效的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此外,为了确保每一个灌区都能够得到水资源,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各个灌水区的首部安装一个能够调压的减压阀,设定一个统一的压力,这样的话,可以方便稳定滴灌管线所要求的压力数值,从而达到所有的灌区都能够均匀用水的目的。
(4)首部枢纽设计。
水利工程概论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灌溉渠道不仅在工程效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灌溉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灌溉渠道的实际作用,在灌溉渠道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灌溉渠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并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采取一些必要质量控制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施工规范,才能更有效地优化及提高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一、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水利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 水利工程可以选择那些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进行施工,通常在海岸、河流或河谷居多。因为选择这些地方的环境对于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过程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首先本节内容是笔者关于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归纳如下:
(1)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大,且建设工程现场施工条件比较苛刻。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地点多为河流、海岸或者河谷之上,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可想而知,这就导致水利灌溉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同时还是造成施工难度加大的问题。这一点体现于两个方面,即所以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使施工难度大大增加。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灌溉工程与一般工程相比较而言,施工地点普遍被选择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方,由于这种地质复杂的施工现场往往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结构设计与施工更为繁杂。为能够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每一个分项工程都应在施工开始前进行有关地质方面的勘察与试验,针对性的制定和部署有关施工技术方案;第二,与一般工程相比,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是突出的,它可以负责农田、园林的灌溉,所以对待水利灌溉工程必然要求其施工质量要更为严格。那么,在选择施工工艺及技术方面就必须要考虑全面,只有这样对于现场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比较复杂的问题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
(2)水源井的施工技术。在水源井施工组织计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和地质构造条件而定的。我们通常选择在河流和湖泊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来建设水利项目,这样你就可以直接使用自然灌溉水源。然而,如果选择的建筑工地的水资源短缺,我们可以根据工程所在地地下水水位情况和地质情况建设机电井以作为水源井来使用。水源井的建设施工必需要依据科学的设计原理和规范保证在建设施工事能够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并确保水源井井口的位置与井房的位置正相对。
(3)水利灌溉工程的地下管网施工技术。水利灌溉工程的地下管网设计与施工必然要按照有关灌溉工程的设计规范要求来进行实地测量放线,放线完毕之后进行管道沟槽的开挖。一般地,沟槽开完的宽度和深度要依照水利输水管道施工所处地的气话特点来确定。然后再清理管道里的石头或其他杂物并确保管道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倾斜,以避免出现跑水渗水的问题。管道线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转弯的时候应该注意主要的弯头或者同径三通是两类主要的细节部位,需重点加强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水利灌溉工程地下管道网工程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管道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选择PVC管根据第一主、后支管的顺序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不仅要在粘接前对接头进行打毛处理, 并刮水去污,打毛处理的长度大约在5厘米~10厘米以内,并选择与之相称的PVC塑料作为粘胶,从而避免安全问题出现于安装过程。在粘接过程中,第一个管接头的粘结要涂抹均匀,然后利用木垫垫好并用力敲打直至承入2厘米~3厘米厚为止。另外,仔细检查止水圈是否已经达到适宜的松紧度,同时均匀涂抹肥皂液,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安装施工的难度。
(4)喷灌工程的首部施工与喷灌工程的地上部分施工。水利灌溉工程的首部安装也有相应的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闸阀、逆止阀、压力表与输水管路进行良好的连通,并且为了防止漏水情况的出现,要注意阀与阀之间的胶垫和螺栓拧紧问题。水利灌溉工程的地上部分施工比较简单,主要是指地面上的铝管、铝三通管与喷头连接,施工工序要按照根据水利灌溉工程管路布置原则,首先将喷头组好,然后方便安装到铝三通管上,将铝直管、铝三通管平行垄向连接,确保水利灌溉工程喷头沥干垂直安好,稳定可靠。
二、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满足于具体的施工设计要求。换句话说就是施工质量控制是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标准规定而进行有关的措施及办法。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许多因素会导致质量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但分析这些因素出现的原由时,不难发现主要包括施工管理的人员、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现场施工条件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够从这些方面来控制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呢?笔者认为,为了保证质量的水和灌溉工程解决方案的重点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这是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选择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以下是经归纳和总结的控制措施。
(1)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和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如制定相应的质量手册、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的制定、管理目标的锁定等等。
(2)施工人员、机械和材料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由经理管理部门来组织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加强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增强工程质量的价值观。由于在工程建设中材料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禁止一切技术生产或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被用于工程施工。而反映工程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机械设备,这也是能够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将对达到建设项目质量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3)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环境。建设的水利灌溉工程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质量管理环境和工程技术环境两种。在项目建设之前,需针对具体的问题和特点研究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控制对策,尤其是加强预先控制施工现场,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创造比较有利条件。
三、结束语
水利灌溉工程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显著的推助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并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的要点,并着重以其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展开分析,笔者旨在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贾建勇;对当前水利灌溉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