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1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原理;建筑设计;现实意义

一、《原理》课程的设置意义及现状

原理,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原理》课程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主要渠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但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却是一门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学说,是贫乏空洞的政治说教。由于缺乏与所学专业的必要联系,使得课程的学习单纯地只与学分的获取相挂钩。大学生内心深处对理论的诸多误解,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该课程的强烈抵触情绪。对于进入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上《原理》课更像是听天书,空洞而乏味。所以,大部分学生厌学,采取逃课或上课做其他的事情,来换取学分。

二、建筑设计与原理的关系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致发展到污染、破坏环境这些过程之后,才逐渐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和部分历史人文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的范畴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展。

建筑设计专业是横跨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建筑范畴。近年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公共建筑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虽然有大量的建筑实践,但是,建筑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由于相应理论的滞后,致使支撑建筑设计专业的理论空有其名,决策层对该专业不甚了解,这门学科也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建筑设计的宗旨是实现人居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设计只有来源于自然,顺应自然,合乎道理,才能使每个人都接受。这种设计与自然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正是原理中自然辩证法的体现。自然辩证法是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客观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运转的空间载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设计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筑的设计思想一定要遵循自然辩证法。通过对原理的学习,了解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认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过程,培养运用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才能有效去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三、自然辩证法在建筑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自然辨证观中的辨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建筑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1.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是设计思维的根本出发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物质在结构上是以体系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设计一幢建筑,它不符合人类的居住要求,即为不合理的建筑,最终躲不过被拆除的命运。因此,努力在建筑结构方面实现合理并符合自然的发展,是大势所然。我们只有通过对从古至今仍保存的建筑中,发现其中建筑奥妙,合理了解建筑功能与空间和自然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产品。因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建筑要结合深层次的理念,基于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并以此作为建筑行业这一庞大系统的出发点,更加关注自然界的复杂演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尊重自然才能达到设计形式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建筑把人类居住视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集文化、科技、自然、人、结构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歌德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的是建筑形式的魅力,它使得建筑挣脱了传统的桎梏,达到了外在美。然而,对于一个真正从事建筑设计的人而言,则更应思索其内在的一个更高层次,努力迈向“人居环境”的领域。真正之美,即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具有人性化。只有做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能符合当今建筑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尊重自然的设计,也就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揭示了地球资源枯竭,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这些都把设计师们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然而,自然作为物质存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着唯物主义原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建筑设计要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就需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各要素与要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建筑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合作与友爱的关系,从而实现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3.合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是创造丰富建筑形式的趋势

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它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力。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它便会在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因此与其花大力气改造,我们不如利用自然这一特性,设计一种呵护其发展的现代建筑景观。

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调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尊重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式。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4.自然辩证法是设计优劣的检验标准

实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设计是基于人的生存机能,它产生于人的实际需要。我们不能把设计分开而视,即理论与实践的区别。生活实践是设计存在发展的由来,随着时代更替,只有经过生活实践,才能积聚设计的形成。设计师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展现他们之所见,表现心灵之所想。因此,创新成为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精神。我们不可能靠想象设计,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尝试,才能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向,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合理的即为存在”。设计是面向全人类的一项活动,足人类价值取向的真正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功能与形式、科学与艺术、事实与价值、传统与创新、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设计建立在符合人类功能需要上的设计。

小结

当我们将人类的设计行为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时,我们就不得不到哲学与文化等领域寻求最基本的、最准确的答案。学习原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辩证地看待事物,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专业发展也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将这种原理更深层次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使其成为我们专业的根本支柱,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2

因此,化学教学不仅是化学知识的再现过程,更是渗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载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化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把“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在哲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方面得以发展。

现结合我的教学感悟,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哲学理论整理如下: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这是指导学生学习首先要持有的观点。中学化学包括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板块,无论是哪个板块都离不了物质。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从宏观上使学生相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还必须使学生确信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性。可以向学生展示由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些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照片。在讲解一些化学理论时,如电子云、分子碰撞等,不妨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充分体验微观世界的物质性。还可以根据实验观察所获得的物质的气味、有色气体的扩散、物质的溶解、蒸发、凝固等实验事实,运用逻辑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或模型方法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宏观现象做出微观解释。

二、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之中。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在化学中找到相当广泛的示例。比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正反应与逆反应等等。不论哪一对矛盾体从宏观上看都是中性的、平衡的,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如果能够通过化学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学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那不就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了吗?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教学恰能很好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库仑斥力,有来自核外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通常原子的稳定状态,就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处于平衡状态;氧化反应是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失电子的反应,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但是两者共存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得必有失。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也是如此,比如: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有些学生误认为只有氧化反应,而没有还原反应。殊不知没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也无从谈起。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是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而没有认识到二者的统一性。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对立统一的内容时,要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双方互相斗争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双方的互相依存,失去一方,另外一方的存在也没有意义。

三、联系观与发展观

联系观与发展观在化学教学中是方法论,可以指导教师怎么教。比方可以先探讨课本上内容,然后再依此进行内容的联系与发展,这样处理授课可以使学生对课本上本质的内容更加的熟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问题。联系在化学中处处可见,如通过物质分类知识的教学,可以向学生揭示各类物质间的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以及彼此间的转化关系。又如在学习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时,注意从质与量的两个方面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之间、化学反应与化学现象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通过多种多样化学反应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物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观点。

四、质量互变规律

恩格斯说:“化学可以成为研究物质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的科学”。化学教学中的大量事实都能充分地揭示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氮的多种含氧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物等教学内容,都能较好地向学生揭示物质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客观规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规律,看问题不要绝对化,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要重视知识的点滴积累,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储备。

五、内因与外因

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是否剧烈取决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内因,反应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光照、放电等则是化学反应的外因。例如氮气和氧气,二者是可以发生反应的,但这仅是反应的内因,是前提;没有放电这个外因做反应的条件,恐怕二者要老死不相往来了。可见在化学反应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外因的作用。比如将铜片投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若要使铜片溶解,可以加入哪些物质?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物质的变化时首先强调内因,同时要注意外部条件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哲学理论在化学中处处闪耀着灼灼光辉,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哲学修养,在化学知识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运用哲学的观点,使学习化学与学习哲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德胜等.自然辩证法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王文阁.利用辩证法思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3

数学思想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和概括,在后继的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对数学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数学的灵魂。而数学方法则体现了数学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导言中,恩格斯叙述了笛卡儿制定了解析几何,耐普尔制定了对数,来布尼茨和牛顿制定了微积分后指出:“最重要的数学方法基本上被确定了”,对数学而言,可以说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也基本上被确定了。

一、方程和函数思想

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的过程就是方程思想。例如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还原问题等,用代数方法即假设未知数来解答比较简便,因为用字母x表示数后,要求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处于平等的地位,数量关系就更加明显,因而更容易思考,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在近代数学中,与方程思想密切相关的是函数思想,它利用了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在集合的基础上,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两集合中元素间的对应。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中有如下形式:

有些老师,让学生计算完毕,答案正确就满足了。有经验的老师却这样来设计教学:先计算,后核对答案,接着让学生观察所填答案有什么特点(找规律),答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然后再出下面两组题: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当一个数变化,另一个数不变时,得数变化是有规律的”,结论可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求体会,不求死记硬背。中学阶段这方面的内容较多,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三角函数等等,小学虽不多,但也有,如在分数应用题中就十分常见,一个具体的数量对应于一个抽象的分率,找出数量和分率的对应恰是解题之关键;在应用题中也常见,如行程问题,客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客车所行的路程,而货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货车所行的路程;再如一元方程x+a=b等等。

二、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如:把化归思想渗透到常见量教学中。小学阶段常见的量是时间单位(时、分、秒和年、月、日)、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大都在三、四年级学习,以时间单位为主,例如认识秒、计算时间、年月日与24小时一昼夜这种计时法。数学中的量和计量是学生学习时必然涉及的,尤其是做填单位名称这样的习题时,学生经常填错。例如:一货轮载货3000____,很多时候学生会填“千克”,因受到大数3000的影响,他们没对货轮产生“吨”这个单位的需要。教学中怎样对化归思想进行渗透,才能避免学生犯这种低级错误呢?这就要在教师讲第一课时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质量单位,通过具体生活认识抽象单位,达到具体化归的目的。例如在“吨”一课中,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引出对“吨”的认识。再如:把化归思想渗透到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四、五年级主要是认识四边形和求多边形面积,它们是下阶段学习的基础,也能为化归目标打下基础。这些图形应用很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能为三维图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极限的思想方法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想

一、方程和函数思想

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的过程就是方程思想。笛卡儿曾设想将所有的问题归为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方程问题,即通过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转化为方程(组),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仍停留在小学算术的方法上,一时还不能接受方程思想,因为在算求解题时,只允许具体的已知数参加运算,算术的结果就是要求未知数的解,在算术解题过程中最大的弱点是未知数不允许作为运算对象,这也是算术的致命伤。而在代数中未知数和已知数一样有权参加运算,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静止在等式一边,而是和已知数一样,接受和执行各种运算,可以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使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数学关系十分清晰,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若不渗透这种方程思想,学生的数学水平就很难提高。例如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还原问题等,用代数方法即假设未知数来解答比较简便,因为用字母x表示数后,要求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处于平等的地位,数量关系就更加明显,因而更容易思考,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在近代数学中,与方程思想密切相关的是函数思想,它利用了运动和变化观点,在集合的基础上,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两集合中元素间的对应。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深入研究的必然产物,对于变量的重要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有关“数学”的论述中已阐述得非常明确:“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辨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与积分也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数学思想本质地辨证地反映了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是近代数学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中有如下形式:

6×3= 20×5= 700×800=

60×3= 20×50= 70×800=

600×3= 20×500= 7×800=

有些老师,让学生计算完毕,答案正确就满足了。有经验的老师却这样来设计教学:先计算,后核对答案,接着让学生观察所填答案有什么特点(找规律),答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然后再出现下面两组题:

45×9= 1800÷200=

15×9= 1800÷20=

5×9= 1800÷2=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当一个数变化,另一个数不变时,得数变化是有规律的”,结论可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求体会,不求死记硬背。研究和分析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一般用解析式的形式来表示,这时可以把解析式理解成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去分析函数问题。中学阶段这方面的内容较多,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三角函数等等,小学虽不多,但也有,如在分数应用题中十分常见,一个具体的数量对应于一个抽象的分率,找出数量和分率的对应恰是解题之关键;在应用题中也常见,如行程问题,客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客车所行的路程,而货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货车所行的路程;再如一元方程x+a=b等等。 学好这些函数是继续深造所必需的;构造函数,需要思维的飞跃;利用函数思想,不但能达到解题的要求,而且思路也较清晰,解法巧妙,引人入胜。

二、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

例: 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 3/4米。它们每秒种都只跳一次。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设有一个陷阱, 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另 一个跳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通过分析知道,当狐狸(或黄鼠狼)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它所跳过的距离即是它每 次所跳距离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数,又是陷阱间隔12 3/8米的整倍数,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数”(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数”)。针对两种情况,再分别算出各跳了几次,确定谁先掉 入陷阱,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上面的思考过程,实质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即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正是数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三、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5

数学思想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和概括,在后继的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对数学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数学的灵魂。而数学方法则体现了数学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导言中,恩格斯叙述了笛卡儿制定了解析几何,耐普尔制定了对数,来布尼茨和牛顿制定了微积分后指出:“最重要的数学方法基本上被确定了”,对数学而言,可以说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也基本上被确定了。

一、方程和函数思想

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的过程就是方程思想。笛卡儿曾设想将所有的问题归为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方程问题,即通过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转化为方程(组),这就是方程思想的由来。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仍停留在小学算术的方法上,一时还不能接受方程思想,因为在算求解题时,只允许具体的已知数参加运算,算术的结果就是要求未知数的解,在算术解题过程中最大的弱点是未知数不允许作为运算对象,这也是算术的致命伤。而在代数中未知数和已知数一样有权参加运算,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静止在等式一边,而是和已知数一样,接受和执行各种运算,可以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使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数学关系十分清晰,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若不渗透这种方程思想,学生的数学水平就很难提高。例如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还原问题等,用代数方法即假设未知数来解答比较简便,因为用字母x表示数后,要求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处于平等的地位,数量关系就更加明显,因而更容易思考,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当一个数变化,另一个数不变时,得数变化是有规律的”,结论可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求体会,不求死记硬背。研究和分析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一般用解析式的形式来表示,这时可以把解析式理解成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去分析函数问题。中学阶段这方面的内容较多,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三角函数等等,小学虽不多,但也有,如在分数应用题中十分常见,一个具体的数量对应于一个抽象的分率,找出数量和分率的对应恰是解题之关键;在应用题中也常见,如行程问题,客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客车所行的路程,而货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货车所行的路程。

二、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 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

例: 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 3/4米。它们每 秒种都只跳一次。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设有一个陷阱, 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另 一个跳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通过分析知道,当狐狸(或黄鼠狼)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它所跳过的距离即是它每 次所跳距离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数,又是陷阱间隔12 3/8米的整倍数,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数”(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数”)。针对两种情况,再分别算出各跳了几次,确定谁先掉 入陷阱,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上面的思考过程,实质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即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正是数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三、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6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 大学物理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38-01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也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基础课。对学生来讲,这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前,已经学习了六年物理课程。我们中学物理的构成体系跟大学基本一样,也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等五大部分。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经过了六年系统的学习,学生的基础物理基础相对扎实,已经初步具有了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它们今后学习普通物理的有利条件。

但是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过于要求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使得我们中学的物理教育的很多方面不利于学生的继续深造。下面我们分别说一下。

(1)中学物理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慢节奏、少容量、关注知识点、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对大学的快节奏,大容量,注重知识框架,习题讲解很少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应。加之大学物理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数量相对高中来说较少,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必然面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转型,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恰当的方法减少学生在转型过程中的不适应。比如,高中的物理老师可以适当的从知识点的教学转向物理思想和知识结构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的物理教学可以适当放慢起始教学速度,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及时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2)在中学,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淡薄,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应的,教师的作用由主导变成了主宰,在课堂教学中统得太多,导得过细,学生在教师所谓的“引导”下,按照既定的教学环节进行学习,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毋庸置疑,这对学生应对高考取得好成绩是有好处的,这样的老师通常被认为是负责任的老师。但同样不可否认,教不是训练,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这样即使能够取得短时间的成绩也不会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可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样可能花在一个题目上的时间是增多了,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可以自己处理问题,学习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并且这种能力将会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当然也会有助于他们在大学的学习。

(3)中学和大学的物理知识存在“台阶”。大学的物理知识是中学物理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但是由于中学物理在漫长六年时间的不断重复灌输,使得一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局限在了中学的水平上,很难改变。例如,在大学物理中,力矩被定义为力与矢径的矢积。可是,在大学物理讲完力矩的概念后,很多学生却仍然只有中学物理中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的概念,并未建立力矩是矢量的概念,这说明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新的知识。由于这类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老师不会在课堂上过多地强调,并且大学不会留太多的习题,学生有时候并不能察觉自己知识方面的缺失。这也为大学物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使得大学物理老师也要好好研读中学物理课本,做到有的放矢,在教授这类内容时,首先简要复习一下中学的内容,然后指出中学物理知识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顺利过渡到大学知识的学习。

(4)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可以解释小到电子的运动,大到天体运行的很多自然现象。可是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在中学的教育中过多地强调了做题,甚至把题目分成一个个的题型,让学生生硬的记住各个题型的解题方法,使得学生觉得物理的规律就是用来做题的,跟我们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觉得枯燥、难学。如果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联系实际讲解一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学生都比较熟悉,老师在讲解凸面镜成像的时候,就可以举汽车两边后视镜的例子。首先问学生汽车两边的后视镜是平面镜还是凸面镜。引导学生对凸面镜和平面镜的形状,成像的特点,所起的作用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力举理由证实自己的观点,否定对方的理由,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实汽车两边的后视镜,不是平面镜,而是凸面镜,这样景物会缩小,但视野范围更宽,能让你看到旁边更宽区域的后来车辆。相反的,汽车内部的后视镜,目的只在于看清后面有无跟车,倒车时起到辅助作用,一般为平面镜。这样,通过辩论、解释、拓展,学生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也了解到别人的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物理学同时也是一门十分美丽的学科。杨振宁先生曾经用和谐、优雅、一致、简单、整齐来描述物理学中的美[1]。梁启超也曾经说过西方现代科学肇端于文艺复兴时代,而文艺复兴的主要任务和最大的贡献却是美术。从表面看,美术是情感的产物,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互不相干。何以“这位暖和和的阿特(art)先生,会养出一位冷冰冰的赛因士(science)儿子?”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母亲,这就是“自然夫人”,即源自“观察自然”[2]。当然,科学并非自然本身,它是人对自然认识的过程与产物,因此,科学不再是独立于生活的冷冰冰的公式和法则,成功地教育要使学生通过科学内容看到其背后人的智力活动与人的情感,有血有肉的内容总是比冷冰冰的教条容易接受。这是教材编者的愿望,也应当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另外,近年来,由于“3+X”这种考试形式的存在,有部分省市的理工科学生在高中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物理。而他们进入大学之后,碰到了普通物理这门必修课,由于相关基础知识的薄弱,显得十分被动。如何兼顾到基础相差非常大的学生,使大家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并且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再有一个大的提高,是对我们普通物理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另外,这也反证出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其实是非常成功的,高中物理基础好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也明显的容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