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 政策建议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先后开始征收矿产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尽管国家将补偿费用于治理和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但在政策设计上却没有考虑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因此,研究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矿区、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生态恢复和重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框架
矿山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明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界限,将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分为旧账(历史已造成的破坏或称之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新账(新造成的破坏)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企业对破坏的生态有两种补偿形式:现金补偿和修复治理。现金补偿是煤炭开采造成的直接损害如:地上附着物损害、人员安置、耕地占用等容易明确受害人的,直接给予现金补偿;修复补偿主要指开采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将开采破坏环境恢复治理到原有生态系统的目标,其中又包括企业直接修复补偿和政府组织大型工程治理两种补偿方式。
因此,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涉及到两部分内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或称备用金)”。“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 由地方环境或国土部门征收后上交国家,建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企业上交国家或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政府监管使用。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由政府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简称“恢复基金”)来实现。“恢复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向正在生产矿山企业征收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捐赠、捐款项等。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应以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本为依据确定。在目前条件下,生态补偿依据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损失的修复治理成本作为标准是合理的,它不仅可以达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也可以保护受损者的基本利益和符合补偿者的承受能力,具有可操作性。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框架见表1。
二、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处理好生态补偿的几个重要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政府主要是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导向、法规基础和一定的财力支持,同时引导建立全国性和一些区域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地方政府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和责任主体,负责建立本辖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配合中央政府实施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生态补偿。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和市场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国生态保护和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况而言,政府在建立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是主要的,政府不仅要制定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引导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同时还需支付大尺度的生态补偿。只有在一些主客体十分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生态补偿与扶贫的关系
生态补偿不能混同于扶贫。生态补偿主要目的不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如果将生态补偿与扶贫混淆在一起,将可能产生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应当建立生态保护重点地区与受益地区之间的协作与联动机制,引导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支持。
4、“造血”补偿与“输血”补偿的关系
努力创造“造血”补偿的条件,将补偿转化为地方生态保护或提升地方发展能力的项目,而“输血”型的补偿应尽量落实到基层农牧民手中。
5、新账与旧账的关系
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先序应该是先解决新账问题,只有控制住了新账的增长,才能解决旧账的问题。新账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和企业,而旧账则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多渠道融资
1、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建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2、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补偿的支持与合作
地方政府除了负责辖区内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之外,在一些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生态补偿中,应根据自身财力情况给予支持和合作,以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双重作用。
3、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政府手段仍是我国目前生态补偿的主要措施,同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补偿生态效益的可能途径。生态补偿不能单靠政府补贴,要建立补偿制度,健全补偿途径。在这个制度下,应加大拉动人们对生态服务的需求,抓住公众的支付意愿;加大对私人企业的激励,采取积极鼓励政策;加强同财政金融部门的联系,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支持等,促使补偿主体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样化。
(三)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
从目前来看,应加强部门内部和行政地域内的生态补偿工作,整合有关生态补偿的内容;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生态补偿工作,上级部门应给予协调和指导。
从长远来看,建议国务院设立生态补偿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补偿的协调管理,领导小组由发改委、财政部、环保总局、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领导组成,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奖惩等相关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同时建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和技术咨询。
(四)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
生态补偿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建议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社区是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的最终对象,社区公众的知识、认知和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效果。在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和规划时要充分鼓励社区公众的参与,采取“边学边做”的方法,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其能力。尤其是在人、财两缺的贫困地区,应当通过相关国际国内项目,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者、规划者、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等。
(五)加强生态补偿科学研究
生态补偿是一个新的课题,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等各个方面。加上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有待于深入研究。建议将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科学研究。对补偿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的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的衔接、生态补偿的对象、标准、方式方法,以及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价等,都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组织进一步的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研究,为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国2l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生态补偿: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任勇,冯东方,俞海.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没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尚路时.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一个不容同避的话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5(6)
[5]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2004(13)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党的十报告中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要性,并且要争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建成美丽中国。
二、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各种资源需求与供应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虽然矿产、林业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
二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现状日趋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每一年因为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数不胜数,这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例如部分地区对国土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无序开发使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全国水土流失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此外,河湖干涸、地面沉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都亟需引起重视。
由此可见,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维持下去,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若不破除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和思路并付之于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报告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市场会机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提倡科技创新,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创新,在紧跟国际新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抢占国际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加强开发的同时,也要加大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不断将新科技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去。
4.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既要保护又要修复,要加大对已遭到破坏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形成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监测预防。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强化监督手段,为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能力。二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三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四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生态产品要直接惠及百姓,要大力加强林地、水源、湿地、草原等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年第12期;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3
对平坝而言,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守牢“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条生态底线,加快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大趋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厚植贵州后发优势,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守住社会发展生产力、守住人民群众幸福感。
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概论,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根本上并不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保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底线,从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中不难看出,为了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付出的代价更是教训深刻。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大的优势,必须划清保护红线,保护好这一优势,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绿色惠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促进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目的是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中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新动能,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近年来,平坝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环保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和农村环保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功能逐步完善,完成营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46%;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9%;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正在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6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5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命名,31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接下来,平坝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拧紧“生态保护阀”,打好大气、水、土壤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环保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技术,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认真抓好机关、院落、村寨、小区、山头等区域的绿化工作,不断做大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绿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2%以上,把平坝打造成黔中经济区的“绿色家园”。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范围,优化能源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等“四型产业”,积极促进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将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工程设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更是生态环境免遭严重破坏的有力保障之一。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却给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针对此类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工程设计,有助于避免水利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由此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良性发展。
1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利工程是以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与充分利用为根本目的,诸如提供水源、旱涝保收、防洪防灾、建设水利景点等等;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水源利用措施,其不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利益,这种方式也包含着对破坏流域环境的已建水利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工作。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出生态服务功能。依据流域水文特征,在工程的布局、定位、施工中兼顾工程的经济性与环保性,进而在生态环保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2.1欠缺规范的设计与评价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形式多样,具有地域、人文等各自特征,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建设。目前,国家就水利工程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但其在指导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上却欠缺评价力度,且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并不丰富。而国家制定的这些工程设计与评价方法中,大多具有强制性特征,不能体现工程的个性化,也不能结合具体的工程状况来显效。虽然这样的技术规范标准有助于维护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是在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目标方面却不尽合理。
2.2生态水利工程运行难度大
现实中,很多生态水利工程需要通过改造原工程的设施、分配原工程的流域水量来实现新的建设目的。这种改造优化方式,会给那些原工程所赋予的服务内容带来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原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由此,如何兼顾水能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避免新旧两个目标之间冲突,就成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一大现实问题。
2.3技术人员欠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生态环保意识,不能将环境保护、需水规律等进行综合考量,加之当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环境评价的实效性较低,这些都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落实。
2.4欠缺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当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水文测验资料数据不够全面,相关的文献资料也不能满足工程设计需求,它们无法给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依据。同时,基于我国地域性差异明显,除了具体的河流地貌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往往需要考虑冰冻、旱涝、风暴等诸多因素,这就更需要精确的数据以支撑工程实际操作,并维护长久性的生态修复。目前,我国生态水文站的建设还很滞后,这无疑也加大了水文勘查的难度。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措施
3.1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建设而言,强化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关键。建设中不能仅限于水利工程的眼前利益、只顾开采利用现有资源,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向人们灌输生态工程知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施,一定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生态学知识,科学、稳步地推动水利工程进展,平衡环保与工程进度,从而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造福千万人民。
3.2重视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
设计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依据当地的水文和环境特征,在实地调查及测量的基础上,由工程设计人员合理地规划施工。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详细掌握有关生态水利工程的流域状况,遵循河流周边的环境及物种现状,通过分析和设计来促进该流域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一定要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方式相区别,即不过分强调控制和挖掘资源,而应当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3加强技术整合
工程设计中,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整合各项技术以及相应的技能人才、机械设备。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避免因人才或技术匮乏而影响了工程进展,还可以与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培养出高精尖生态水利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家生态工程的进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生态水文环境的调查,设置适宜的技术参数,做好测量与数据收集工作,并充分利用高新生产设备,整合文献资料,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水利服务、可持续地发挥自身价值,应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破坏资源坏境为代价而盲目开发、运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欠缺规范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生态水利工程运行难度大、技术人员欠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生态水文测验资料。针对这些问题,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重视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加强技术整合等方面着手,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二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正茂,赵庆良;浓江流域湿地水文站建设方案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2] 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11年10期.
[3] 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吴波,明海涛,王哲;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5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贯彻和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内容作为重点纳入到目标体系中,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体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使用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全面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行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和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完善环境标志体系,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着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使这些地区环境质量率先改善。依法依规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环境测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对野生动植物、生物物种、生物安全、外来物种、遗传资源等生物多样性进行统一监管。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以奖促保,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休养生息,优先保护水质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体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促进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继续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贸易政策,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高环境风险行业全面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听证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公众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考核生态环保指标。严格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6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世称“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和地位极其重要,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极为敏感脆弱的地区。因此,绿色发展既是青海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担起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在履行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同时,紧紧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以绿色发展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理念提升 夯实绿色发展认同基础
理念决定行动,世纪初以来,青海之所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大成效,首先取决于生态立省理念的确立和强化,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对生态责任和绿色优势,青海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有深刻的认识,不断巩固和强化生态立省战略,在理念革新、制度设计、功能布局、工程推进等方面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委2007年12月青海提出“生态立省”,2012年5月青海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青海的生态工作,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通过认真学批示和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措施进一步强化。2014年11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立了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方略,为生态文明迈入新时代夯实了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我们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的宣传教育,从世纪初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和工程示范,使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保护带来的诸多实惠,同时也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厚植人心。下一步,我们将以观念先行促进生态先行,实施生态文化建设行动,加强生态环境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消费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程建设 夯实绿色发展工作基础
工程治理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硬支撑。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把大部分地区列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经过不懈努力,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源头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下游供水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在项目设计、施工组织、科技攻关等方面,我们还形成了一支生力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针对总体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重点生态工程占应治理区的覆盖面不足40%、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护区生态退化等问题,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大生态治理区全覆盖。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二期、祁连山和柴达木水源涵养地等重大生态工程,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全面提高区域生态治理和植被覆盖率,实施高原湿地保护、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东部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天然林、防护林和湟水河两岸南北山造林绿化等专项工程,努力维护高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强化江河源头水生态保护,加强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增强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功能,呵护好“中华水塔”。
综合治理 夯实绿色发展社会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与民生质量息息相关,必须呼应大众利益关切,满足他们对良好生态产品的需求,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近年来,针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问题,青海各级政府采取全方位举措,开展西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落实湟水河系统治理方案,实施农牧区清洁工程,集中开展生态保护执法大检查,促使东部城市群空气质量、湟水河水质持续改善,农牧区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国省道、重点景区及周边、农村连片环境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好转。下一步,我们在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的同时,将着力调动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积极性,继续抓好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深入推进东部城市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重点企业和园区环境治理步伐;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广泛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实现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动农药、化肥等减量使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全面提高城乡净化、美化水平;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使大众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也使生态环境受益于大众参与。
改革创新 夯实绿色发展制度基础
制度改革和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青海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使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得到有效配置。当前,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制度 “国字号” 改革试点地区,不仅肩负保护好生态的重大责任,还要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部署后,青海及时印发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依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任务的工作台账,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一年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举措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共出台4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特别是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与保护责任效果挂钩、扩大生态保护管护公益岗位规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方面进展较快。下一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探索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点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在自然资源产权、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8项基本制度、32项重点改革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形成一批改革亮点,以先进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经济转型 夯实绿色发展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