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1
【关键词】三农由来 发展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些问题的由来、现状如何,及其如何解决,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即是指农村、农民、农业问题。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逐渐感到财力不足,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全面推行分税制改革(国税与地税分开,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分成中较以前占更大比重),此项改革使地方尤其是乡镇财政日益空虚;同时,与城市经济发展得到国家大量投入支持相比,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投入太少,乡村落后的基本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得靠农民自己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便再次凸显。加上国企改革遇到巨大困难,亚洲金融风波接踵而至,工人大量下岗分流,城市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种种困难,酿造成了我们非常关注的“三农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
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目前,我国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用机械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二是农业生态恶化,抗灾害能力差、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圈地之风肆虐,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等。
(二)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主要有:一是农产品品质较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农产品供给由过去长期、全面的短缺转为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虽然在产量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但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导致产品积压。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剩。我国的劳动力众多,剩余劳动力大都集中在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就业问题。从总体看,我国已经出现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的趋势。三是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
(三)农民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
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一是因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生产太多,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人口相对少,购买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太低;三是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乡镇企业有很多破产,劳动力转移困难,没有非农就业收入,农民增收陷入停滞。
从上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农的发展是艰难缓慢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农村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农业能否更好的进步、农民能否更好的安居乐业就在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何。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对策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究竟如何走出三农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权益和农业的发展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思路,不断拓展增收渠道。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充分挖掘农业的内部增收潜力。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在逐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方针,加强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引导和支持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向相对富裕的地区迁移;继续搞好科教扶贫和帮促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特别是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用好用活现有移民政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添措施,千方百计实现农村移民安稳致富。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方面尚投入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解决。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区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加快农村自来水化建设步伐。二是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乡镇公路改造工程,增大通车村的比例,提高村级公路通行能力。三是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各种项目建设,兴建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水利工程,搞好各项整治工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四是加强农网改造和农村水、电、通讯等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搞好天然林保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广泛推广农业机械,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家庭化、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化,提高农业劳动效益。
上面所列的是我国三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要切实解决我国农业落后、农村条件差、农民生活质量低的问题,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来。当然,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因为三农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农村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下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立群,李清.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4,18(8).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2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也就是发展经济学讲的二元结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二元结构,我国从1979年起,先后推进了以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所有这些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市民化解决农民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进入了新的起点。
二、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
(一)我国的二元结构状况。
原来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国,其经济发展必然有个工业化即非农化的过程。大部分发达国家是在农业在制度和技术得到现代化改造后进入工业化阶段。我国不是这样,一方面在人均GNP较低的水平上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没有得到根本的现代化改造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
(二)改变二元结构实现一元的方法。
面对二元结构状况,其路劲,在发展经济学界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以刘易斯为代表,以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由,指出改变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是,农业剩余劳动为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现代工业部门扩大资本积累,直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工业部门反过来支持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另一种思路以舒尔茨为代表,认为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中现有生产要素已得到了最有效利用,改造传统农业的路劲是农业中引入新生产要素。
三、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技术现代化。
人们对农业技术现代化一般关注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中国正在推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虽然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不能依靠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这要走绿色革命的道路。这涉及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化。
从农业发展的进程看,农业要素的流动对农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农业现代化不只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生产要素。
四、农村现代化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的现象。它的最初定义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因此,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指标衡量的。它基本上是指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
(二)城乡一体化。
从发展的进程分析,城市化并不是人口和要素单向的流向城市,在城市具有发展的中心地位后,城市化就要转向,也就是推进城市现代要素向农村扩散,农村逐步成为城市化所要“化”的重点,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城乡一体化。
五、农民现代化
(一)农民收入问题。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
(二)农民市民化。
人的现代化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与农民现代化结合在一起,可行的途径是农民不进城就市民化。其内容是农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权利,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平等,城乡生活方式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
六、结论
本文在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出于人为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后,分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途径,即三农现代化。归结起来,农业现代化突出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农产品品质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突出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突出农村市民化。在这个高度上推进三农现代化,就不仅仅是现有农村和现有农民的问题,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刘志斌等.三农现代化的现代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 商务印书馆, 1987.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廉价劳动力;出口竞争力;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109-0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为当今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竞争力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主流观点认为当前的开放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是以中国非技能劳动者的福利损失、环境资源的粗放使用为代价的。对于开放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国内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些人认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解决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人担心由于工资成本的上升而使中国失去国际竞争力。另外一些人认为,长期奉行比较优势的结果,会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甚至难免进入“贫困化增长”的境地。因此他们主张必须改变我国现有的对外经济模式,促使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这些研究没有从低工资优势的根源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考虑解决的途径。其实,发挥比较优势和促进产业升级都是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二者的矛盾是长期与短期的矛盾,不忍放弃短期利益的结果必然使长期目标无法顺利达到,但是短期利益又是非常紧迫的,因此人们通常先考虑最紧迫的就业和增长速度问题,然后才是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状况的本质改变,应该是个不正常的现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农业问题、农村问题与农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概括来说,农业落后的根源除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外,在中国就是小农经济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风险;农村凋敝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乏;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缺乏是所有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国内学者基本上达成的共识就是“消灭农民”――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相比,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却没有带来农业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达49.7%。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奏效。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虽然各地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侧重不同,但是努力的共同方向应该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力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然也包括在城市的农民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的上升。在2006年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张维迎教授警告:“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由此他担心“未来不能够在国际上像过去那样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中国农民可能没有办法转移出来,而且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民可能面临继续回到农村的风险”。那么,“三农问题”与低成本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三农问题”的缓解、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呢?它们之问应该如何协调?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与“三农问题”的内在联系
(一)农民的低收入和无保障支撑并强化了低成本出口模式。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化部门所支付的工人的工资取决于落后部门的收入水平。我国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2005年,农村人均总收入为4039.6元/年,如果除去工资性收入1174/5元,从事农业劳动的收入就只有2865.1元/年,与同期的全国职工平均年收入18405元相比,差距之大显而易见。此外,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极低,2003年,我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农村人口比例为79.1%。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农村经济调查队《“十五”期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24.4%,其他地区的覆盖率很可能比这个水平还低。农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进而为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提供了条件。从1998到2003年,广东新增就业人员6120.万,其中新增外省劳动力453.54万人,占广东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74.13%,而这些新增就业岗位有一半是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的。不难推测这些外来劳动者大多数是农民工。可见是廉价而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参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环节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加重了“三农问题”
既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那么充分就业应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法宝。依这样推断,继续利用加工制造业低工资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促进就业和城市化。但是考察中国经济20年来的实际情况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比率上升,却没有带来农业就业人口比例的相应下降。除了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吸引外资企业的又一个优惠条件是廉价的土地资源。“中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不等价交换实现的,农民已经为这个过程付出了巨大的补偿损失。”农民工权益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都是与这种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随而产生的。
侵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权益的低工资出口模式,在缓解短期就业压力的同时,却损害了农民的长期发展能力。因为农民工的收入低,所以他们不能真正转变为市民,只有象候鸟一样在城乡之间流动。维持生存从事的劳动得不到培训和教育机会,他们的人力资本几乎不会升值反而会随着健康和年龄状况而贬值,他们最终的归宿仍然是农村。这样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反而使城乡差距扩大,内需难以启动,经济增长乏力。这实际上是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把“三农问题”长期化了。
(三)“三农问题”的缓解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加明显。2003年、2004年我国的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达到12%左右。实际上,作为制造业劳动力的供给源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2003年以前一直低于6%,从
2004年开始增长加快,2004年为12%,2005年为10.85%。这正是我国开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之意。
据德国《财经时报》报道,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有效地缩小,农民收入提高,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很可能继续上升。这对于多数依靠廉价劳动力简单加工出口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但是要认识到,工资水平上涨是经济增长中必然伴随的规律性现象。那些无法承受工资上升而撤资或倒闭的企业,一般是奉行超低成本,侵害劳动者权益最严重的,它们的被淘汰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工资成本的升高对目前这种主要依赖价格竞争,出口加工组装低端产品,依靠FDI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对外经济模式来说,确实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但是从转变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模式的角度看,又是一种促进作用。
三、低成本出口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而且正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2005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即使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以来一直在升值,也没有对出口带来多大的影响,相比同期世界贸易10%的增长率,我国出口增长令人侧目。据海关统计,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顺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上升,2002-2004年,从1.3%增长到9.1%,2005年更是增长到23.7%;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70.8%,出口依存度为64.5%,不仅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
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出隐含着经济民族主义的视角,“就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力图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并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的竞争力容易衡量,主要看它在行业或区域内的赢利能力,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涉及一个“按照国界加总”的问题。如果过于重视市场分额,结果可能出现众多弱势企业所组成的“强大的”国家产业的怪现象。例如,中国是纺织品和服装的最大出口国,更是石油的进口大国,却没有这些商品国际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卖啥啥便宜、买啥啥贵”的尴尬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国”的身份。可见出口额或贸易顺差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低端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获得的利益却“薄如蝉翼”。从海关统计并使用拉斯帕尔公式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看,1993―2003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2%。从价格比看,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4%,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9%,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大量的企业缺少品牌、技术,产品差异程度低,价格竞争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极小,大的出口数量却与小的利润率并存。比如,中国生产全球70%的DVD,每台出口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只赚取1美元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所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二)超低成本使中国商品遭遇贸易壁垒。用四面受敌来形容“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处境并不为过。至2005年底,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近12年来,3/5的对华反倾销都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实施的。此外,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形式也开始有新的转变:继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绿色壁垒”(环境标准)之后,发达国家又把“蓝色贸易壁垒”――国际劳工标准推上台来。“蓝色贸易壁垒”最典型的代表是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据估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经有8000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部分工厂因为没有达到标准而被取消供应商的资格。然而正是跨国公司追求中国低成本的动机,加剧了中国劳工权益受损的程度。
(三)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侵蚀了中国企业的创造力,阻塞了技术革新的动力。中国每年从农村涌出的数以千万计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让很多企业不必在技术革新上花费太多心思,就可以赚取高额利润。既然多用些工人就可以赚钱,又何必将钱投向技术创新这个风险巨大的无底洞呢?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在增值率低、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提下,企业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总利润水平。因此,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动力就不足,甚至将国外的落后淘汰工艺技术转移到中国来。
(四)低成本发展模式加剧了中国人力资本的流失。现在由于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别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拥有高技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其在国内的工资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是偏低的,这样导致大量的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失。据调查,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流失可以说是最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样会损害国家的财富生产能力,拉大国家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
过分依赖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必然会变得脆弱:一方面,价格竞争给本国企业增加的收益小于外国消费者增加的福利,相当于资源被廉价地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同时导致本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贸易伙伴国的需求支撑。另一方面,过低的利润空间和劳动者工资收入,导致了我国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廉价消费品的同时,本国的内需启动缓慢而困难,形成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的路径依赖。目前这种外向经济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四、改变低成本增长模式应该--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互动
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是什么――6该是人自身的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不能给人民带来福利的增加,不能提高人自身发展的自由选择,那么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也是为促进经济增
长――增加人民福利而服务的。目前的这种成本优势,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粗放使用和浪费,因此转变外向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而“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将这两者分割开来解决,必然会面i临困境:(1)若单独依靠政府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征用价格,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但是长期来看,财政无力负担庞大的农民增收任务,违反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孤立地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没有可行性。(2)转变低成本的对外经济模式,就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使产业升级。仅仅依赖国家的产业政策,只能从形式上起到效果,企业仍然会走低成本、低利润的数量扩张模式。如果单独加大维护城市工人权益的力度,提高工资福利而不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可以迫使企业进行转型,但是,在农村落后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必然更加扩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制造业,在如此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之下,工资必然会降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外经济模式的转型失败。
因此,本文认为,改变发展模式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也可以相互协调,同时推进。
(一)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国外对中国持续增长的投资,不仅仅是看中了中国的低工资,还有其他的政策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认准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和经济起飞阶段的高投资回报。日本经济专家指出,尽管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职工的工资比中国低,但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中国沿海省份,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资金以及市场等远远不及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不会仅仅为了差距不是很大的劳动力成本而不在中国投资。工业化的进程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支撑,“民工荒”的出现恰恰发出了一个信号:不可能依靠流动性强、素质较低的农民工来长久支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把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变成真正的产业工人。因此,提高产业工人工资和农民收入不会对投资产生大幅的影响。相反,还有助于农民工真正实现城市化的转变,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了,才有条件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才能避免“贫民窟”式的城市化。
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构建“高福利、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即使有一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回到农村,也会过上比较稳定的生活。农村是他们可以回得去的家乡,从而成为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存状况的改善,进城农民工不会再接受极低的工资报酬,也促使企业提高工人的报酬和福利,积极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差异产品,不再安于在低附加值环节上依赖低成本而获得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毕竟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企业按照竞争规则自行作出的选择,才能带来真正的产业结构的转变。
(二)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是改变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李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美国出口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美国人力资本丰富的要素禀赋。而人力资本并不象自然资源那样外生给定,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所以又被称为“获得性禀赋”。
要扭转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是短期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入手。虽然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是动态可变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要素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强,国家的比较优势改变就更加容易些。但是,相对于资本、技术要素来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很差。特别是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他们的国际流动受到的限制更多。所以,世界上的资本和技术需要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就必须到中国投资或定单生产。因为只有在中国,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才可能如此之低。中国低技能劳动力规模如此庞大,即使吸引了再多的资本和技术,也无法扭转廉价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因此这种劳动密集型主导的产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特点。
唯一可以选择的途径就是把我们现在的低技能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变劳动密集型优势为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势。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应该是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和卫生保障投入,这些措施必然能够提高农村人口乃至全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加人力资本。比如,可以将农村的9年义务教育转由国家财政负担,并且在初中或高中阶段,面向农村学生,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一部分无法进入大学的农村青年培训成有技能的制造业工人后备军。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子提高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4
首先,农业的弱质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已经相对有了较大的下降。这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的,相对工业,农业应该被保护,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不过,在中国,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重视一直轻于工业,对于我国这种农业关乎全国人民生活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大背景是研究农艺学学科时不可忽略的。其次,“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生活,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这种关注也是研究当前农艺学学科的重要背景。第三,国家对于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对于农艺学学科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在农艺学学科的科技方面也取得乐巨大的成就。最后,相关科技的发展。最明显的是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而生物技术的发展则给农艺学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潜力。
2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研究意义
农艺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将会作用于农业,使农业的地位得以巩固。农业作为根本产业,只有农业得以良好快速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才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农业的地位必须要得以保障。其次,农艺学学科中的研究带来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我国的农业科研回报率甚至最高达到108%,这对于扭转我国农业科研落后的情况比较相当有利。第三,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经济的基础,我国更有9亿农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三农”依然严峻,“三农”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因索,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改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而食品安全更是一把悬在老百姓头上的利剑,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将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3.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各方面:
(1)超高产技术的发展。超高产技术是以产量潜力为突破口。
(2)优质高产技术的纵向发展。优质高产技术是以品质,产量协同提高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
(3)精准定量技术的加速发展。精准定量技术是以现代技术应用为特色,作物栽培定量化、精确化、数字化技术也是目前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4)简化高效技的新发展。简化高效技术的资源节省为特点。
3.2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
(1)现代育种的发展迅速。现代育种技术的一大特征是生物技术,它正成为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主要途径。
(2)以关键性状改良为主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新品种不断涌现,优良品种的选育带来了新品种,并带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前行。
(3)以方法体系创建为核心的育种技术得到发展,通过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集成,在实现品种矮秆化和杂交化二次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现代育种技术迅速发展。
3.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
(1)初步建成作物种质的资源平台,尤其美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平台。
(2)能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伴随着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检测技术的成熟,安全保存得以实现,并在时间出取得一定的成效。
(3)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初步实现了由表现型向基因型的跨越,此外,目前新基因的发掘已经初步完成规模化。
(4)种质创新更加注重引入外源基因,创新种质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创新种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果。
3.4作物生态学的发展
作物生态学主要对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原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从生态的适应性,复合群体的利用,作物的信息生态,作物的生态养分,生态学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今已取得巨大成果。
3.5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
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的研究,对于气候资源开发的研究,对于农业社会资源开发的研究等。这些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已经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生产力的提高。
4结论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5
我关注中国三农问题关注中国乡村社会也已四年多了,其中读了不少三农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著作和文章,这些大师们在各自所关注的领域里的确研究出了具有权威性和社会影响的成果,在此我对他们深感敬佩,我虽喜欢去关注学者们的研究及其成果,但也不是完全地刻意地去尽信于大师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在学习中对某些东西喜欢去怀疑。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认真向大师学习,但必要时也要学会怀疑。
我们都知道现在三农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有着许多领域,如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政治、乡村法律、乡村环境、乡村伦理、乡村婚姻、农村宗族、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农民心理、乡村人口等等。随着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的人越多,从而中国乡村社会中被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对乡村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在很多人看来,农民特别是中国农民都是十分劳累、生活十分艰苦的,因为长期在户外劳动,风吹雨打日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都在户外忙碌,基本上一天一年一生都是在辛苦劳作,没什么空闲。
这是我们一般人看来如此,而也有一些人却不认为如此,包括有些学者也不认为如此,他们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民的空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现在中国农村里农民空闲时间多啊,用数据来表示就是说一年十二个月当中,农民真正要辛苦劳作就是夏收夏种那个农忙季节,总体上来说劳作时间就是二三个月时间,最多也不超过三四个月,其它时间就是空闲了,并利用大半年的空闲时间去打牌打麻将、赌博等等。其实几年前专门研究农村剩余劳力的一些人在他们的调研中也得出了相关的信息,那就是现在的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其余时间(还留半年)休闲。另外,近几年来,中国国内的一些电视媒体、报刊(下至省市县地方电视、报刊,上至中央电视台、中央级报刊)也不断地报道了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利用大量空闲时间搞地下__、买码、打牌打麻将赌博等新闻现象。
至于那些搞农村研究的学者和社会有关人士、组织、团体在深入我国农村通过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目前我国普遍农村里农民一年中空闲时间占半年及半年以上这一结果,以及社会上许多媒体所报道的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出现大量农民在大量空闲时间赌博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完全地去否认这个结果和这些现象,因为这种情况对于我们中国农村目前来说也的确已是一种社会事实,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存在,但这种现象是否是中国农村社会目前的普遍现象呢?是仅仅是一些学者、组织、团体、有关人士、媒体、主流社会等所认为的普遍现象还是全社会所有民众都接受、认可的一种普遍现象呢?
说实话,我虽然关注中国乡村社会已有好几年,下乡调查也有过好多次,但就全国来说我到过的农村也不多,更多的是山区农村,所以对于目前中国农村是否普遍存在农民空闲时间极多的问题,我不能完全地听信于某些学者和某些方面的调研结果而说其普遍存在,也不能通过一些媒体的一些新闻报道而也说其在中国农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民,我更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就一下子把这种情况给否定了而说其绝对不是普遍存在的。我只能以自己下乡的实证调查来为此问题稍稍地浅谈几句。
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七天长假期间,我有幸代表我中心(江西师范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申端锋博士、吕德文博士一起在__高头村进行农村调查。我们对这赣南山区客家农村进行了综合性地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向两位博士师兄学到了不少有关乡村调查和研究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在当地的客家村庄里发现了许多问题。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些我曾经疑惑已久的问题的答案,而同时又给我头脑中带来了不少值得我去思考的疑惑和问题。
此次调查给我的收获很多,疑惑也很多,而在这笔者只是结合本文开头所提供的一些有关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闲暇时间多的一些相关问题来谈谈当地客家农民的闲暇时间问题,进而来谈谈今天赣南山区客家农村农民有关劳作方面问题。
我们在此次赣南山区客家农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村庄里好几天的走访调查中总是很难找到谈话对象,因为我们的调查遇到了当地的农忙季节。正是这农忙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疑惑,因为我们此次调查的时间是五月初,从时间上来说,在农村这不算是什么
真正的农忙季节,因为就我国农村而言,普遍意义上的农忙季节应该是夏收夏种季节。可在这里为何现在就出现了一个繁忙的景象呢?通过观察,当地农村所出现的有点异常的农忙现象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上山下田”,而具体来说就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山”,就是说当地农民上山去劳作,因为在当地村里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在村里分给自家的山上种了果树(主要是桔子、脐橙),种的多的农户已达1000多棵果树(果业专业户),而种的少的农户也有200多棵果树,一般的农户都是种有300-500棵果树,这样全村平均下来每家都种了300棵左右的果树。我们也看到当地的山腰上都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果园。现在由于天气晴朗,所以农户们都抓紧时间上山管理自家的果园去了,主要是给果树施肥、打(喷)农药、除草等等。二是“下田”,就是农户到自家农田里管理庄稼。虽说当地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有果园,但专门靠大规模种植果园为生的农户毕竟很少,大多数农户还是会利用自家已有的田地或租种别人家的田地来种稻谷的,因为粮食是每个家庭必不少的。现在天气晴朗,而年后在农田里插下的秧苗现已长稳了根了,所以现在要对秧苗进行施肥、除草之类的。这样的话,在当地山区客家农村里就出现了“上山下田”的农忙景象。
在我们对当地农忙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就这现象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分析得出,就在当地所出现的“上山下田”的农忙现象并非是一时所出现的,而是在当地山里基本上长年都会出现的,特别是“上山”这一现象。因为就农田来说,只要过了水稻的种收的主要季节以后一般来说也就没什么要在农田里忙的了,但山上的果树就不一样了,基本上要花很多时间去管理,当地农户说自从种植了果园以后,一年中基本上的时间都是要花在果树上,而花在农田里的时间要少许多。这样就形成了“上山”时间多而“下田”时间少了异常现象。这样也就改变了在传统上的单以“下田”为主的模式,从以前的一年到头在田里埋头苦作,农舍与农田所形成的两点直线式的结构关系,逐渐地向由农田走向山上,“上山”和“下田”相结合,农舍、农田和山(果园)形成三点三角式的结构关系的重大转变。也出现了以前以农为主以其它为副向现在的以果为主,以农及其它(除了农村外出务工现象,因为在这只是针对留守村庄的人员来说的)为副的现象的转变。
附:下面列举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本村一家普通农户一年中有关劳作时间的实际情况。
严清春严师傅是高头村支山下村小组的一位50多岁的普通村民,他和妻子两个人在家务农,有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他家里是从1990年(当地县政府刚开始号召农民种植果树)开始种果树的,当时种的较少,刚种果树的那几年还是果业、农业、副业一起搞,但由于种种因素家里经济条件还是没有多大改善,而到了20__年左右村里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果树了,现在自己家里有500棵果树,但只有350棵挂果(一般来说,如果管理好的话就是四年左右就可以挂果),而仍有150棵没有挂果。除了种植果园外,家里还种了3亩多的田,严师傅和妻子现在在家里是主要的劳动力,现在就以他家里的实际情况来计算一下他家一年当中“上山”和“下田”分别所需要的劳作时间。(以去年也就是20__年为例,农历时间)
“上山”劳作时间(果园劳作):2-3月,给家里500棵果树施肥(春肥),夫妻俩需要花费约6天时间(12天/人);3月,修剪修理果树枝苗,夫妻俩需要约10天时间(20天/人);4月,给果园果树锄草,人工手拔夫妻俩需要约15天(30天/人),机器锄草或除草药剂只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6月,给山上果园的果树施肥(壮果肥),夫妻俩需要约15时间(30天/人);7月,修剪修理果树,夫妻俩需要约10天时间(20天/人),修剪后在本月底要给果树施肥又需要约5天时间(10天/人);9月,给所有果树施肥(冬肥)和挖沟,夫妻俩需要约1.5个月(45天)-2个月(60天)时间(90-120天/人);10月-1月(第二年),果树收获季节,连续好几个月都有果子摘(如果当天有商家收购,就当天摘果当天销售)。
“下田”劳作时间(农田劳作):1月15日(元宵节)后,开始在农田里春耕,耕之前对农田进行锄草等夫妻俩需要约2-3天时间(4-6天/人),然后约1天时间可完成耕田(拖拉机耕田,50元/亩);2月,给农田播种,6月收割早稻,早稻收完后插秧(晚稻),这些农活总共花费约半个月时间(30天)(因为收割和插秧等都是较亲的如兄弟几家人一起换工协作完成的,共6、7个劳动力;请人工则25元/天);9月底-10月初,收割晚稻,则需要约6-7天时间(也同样是通过换工协作完成的)。
通过以上所列举的严师傅一家有关一年当中劳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就不难看出,在他家里夫妻两个人一年到头从“上山”到“下田”几乎是没有什么农闲的时间,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也只是春节前后约一个多月的时间较空闲(集中)及平时阴雨天气不适于户外劳作而在家休息的部分时间(不集中),但绝不会达到像有的人所说的“三个月过年”的程度。其中,这“上山”也就是管理果园的时间在一年里整个农忙时间中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下田”也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种田却只占全年整个农忙时间的很小很小的比例,如果只从事种植水稻的话,那也许闲暇时间有会有大半年之多了。从劳动时间的分配上来看,种果树几乎已成为了他家的主业,而种水稻则成为了副业;从劳动对象上来看,果树几乎也已成为他家主要的劳动对象,而传统意义上的水稻却只是次要的劳动对象了。从中可以反映出严师傅家的农业生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严师傅一家的情况只是寻乌高头村的一个代表,在本次调查中还有很多,但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寻乌乃至赣南山区农村还有许多许多,这可以说是赣南山区农村的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现实情况。
通过本次对寻乌这赣南山区客家农村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山区农村里的农民农闲时间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一年到头大多都是农忙时间。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得出:现在山区农村里的农民在劳作上发生很大的转变,概括地说就是劳作时空的转变。
所谓时,就是时间,劳作时间,这劳作时间的转变就是指农民由农闲状态进入农忙状态。以前山区农村和别的农村一样,农业结构较单一,都是于传统农业的状态,也就是说基本都是长期以种植水稻(南方)为主业,极少发展其它农业,一味地忙于田里的劳作,而水稻只有在种和收尤其是夏收夏种时期有较集中的两个月左右的农忙时期,也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农忙季节。过了农忙季节田里了没什么需要劳作的了,所以就显得比较闲暇。而现在农业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特别在山区果业发展很有优势,另外还有就是林业,这些相对于种水稻来说致富效果要更好,在市场和政策方面的因素下,农户就会选择大规模地种植果园,而果树相对水稻来说是更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的,从果苗种植到收果都需要精心去管理的,不然的话会影响收益,而投资又较大,亏本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农民就会把主要时间花在果树上,大量时间花在山上,从而就出现长年农忙的现象。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范文6
〔关键词〕 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 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与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 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 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 增长,且绝大部 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 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 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 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 .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 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 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 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 县为主”投入与管 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 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 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 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 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 几年招生难? 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 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 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 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 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 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 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 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 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 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 “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 兴产业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 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
的货 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 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 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 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 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 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 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 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 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 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 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 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 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 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 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 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 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 育工作?
再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提 高广大农 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而加速人力资源开发,就必须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今后要逐步构建以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农村成人教育 为基础的农村教育体系,以更高层次地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要增加对农村教育基金的投入, 变现行的教育投资单一化为多元化?在农村费税改革中,要加强县级教育经费统筹,加大政 府对办学的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投入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以保证经 费来源?第二,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也是从 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 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使农村基础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基础上有一个显着的发展,努力实现大规模?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第三,积极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实际? 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按照 “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对农 村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与再就业的技能培训,科研?教学单位及其技术专家也要经常 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工矿城镇,开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示范?技术咨询?技术 指导,在指导农村劳动力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最终通过多 种措施的有效结合,大幅度提高农民知识化的水平,为农村和城市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 营?善管理的技术农民和企业工人? 最后,探索劳动力资源品牌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的进步?城市 结业压力的增大,打工难现象日益凸现,有些人甚至会无奈地回流农村?要解决劳动力转移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实现劳动力品牌化,提高地区人力资本价值和市 场竞争力?各地劳务输出的特色不一样,农民工具备的技能也不同,如江浙的农民工以巧手 闻名,制造的家具新颖漂亮;河南的农民工善于搞建筑,木工?瓦工是他们的长项等等?因 此,劳务产品只有形成品牌,才能让劳务者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据《天府早报》一年多前的 报道,国家商标总局已正式受理“川妹子”商标注册申请?笔者认为,将这一品牌注册成当 地的一个保姆家政品牌,是当地政府观念的进步,让广大劳务者在品牌的“包装”下获得更 强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的?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把握“三农 ”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全面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根本意义,正确 处理其中的各种矛盾,争取早日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J〕.读书,2001,(1).
〔2〕谢鸿光,等.三农问题的多角度观察与系统性解决〔J〕.统计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