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题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题教学范文1
一、第一首诗――习得方法
课前,我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会想到哪些送别诗呢?之后,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晓背景;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知诗人,晓背景。我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首古诗时,首先讲述作者李白和好朋友孟浩然的有关资料及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随机出示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做适当的补充。
读诗文,解诗意。我引导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再进行指名读、比赛读、师生同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我提醒学生想象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是什么情景,李白心里又会是什么感受。接着,我范读古诗,让学生安静地听,体会李白对好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入诗境,悟诗情。我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学生经过讨论,认为李白对与朋友的这次离别,并没有过多的忧伤,因为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会很快乐。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送别场景。学生踊跃发言,描绘得十分生动,整个课堂达到了。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通读熟,读得津津有味。学生通过读,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并积累词汇。
二、第二首诗――培养能力
利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学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我设疑:“诗人笔下的送别环境如此之美,一定有特殊的送别缘由,那么诗人为何去送元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所以,我鼓励学生多发问,让学生乐问、善问。
我启发学生:“朋友奉命出使,王维设宴送别。可是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启程时两人如何依依不舍、启程后相互凝望等这些内容作者都没写,而只写了简单的祝酒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该怎么理解呢?诗人对朋友是什么情感?”这样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从而激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最后,我通过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体悟诗歌的韵味。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诵读诗文,身临其境般感受了诗中的场景,很容易就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三、学习语文――轻轻松松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两首古诗后,我引导学生再读更多的课外的送别诗,如《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等,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朗读展示,并给大家讲解它的优点,学生很快就收集了很多经典诗句。
主题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主题酒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创新能力
引 言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本科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设计涵盖民用建筑里的多种类型。建筑设计的对象从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都有涉及,旅馆建筑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型。旅馆建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旅馆建筑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要点并熟知相应的设计规范及社会法规,培养学生对此类建筑的艺术欣赏力和设计能力。
旅馆建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旅馆建筑设计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初步掌握此类建筑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各类酒店建筑的特点和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分析的方法及解决较复杂地形条件的能力。采用评议和启发为主要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调研环节。通过课堂讲授、实地参观及调研、课堂辅导等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处理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等方面的关系的能力和正确运用建筑尺度的概念,能从环境角度进行室内外整体的建筑空间设计。本次旅馆建筑设计教学引入主题酒店的概念,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调研实践并从主题酒店的角度鼓励建筑的个性表达和设计创新。
1 主题酒店设计教学实践案例
本次旅馆建筑设计的基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新益村和沿江村境内(青城山前山山门附近),西北面坐拥优美的人工湖,远处可以眺望青城山景观。项目用地面积50072m2,定位为四星级旅游度假酒店。主要功能包括会议培训、研发交流、会务展示和旅游度假,其中住宿部分包括140套特色客房和10套别墅客房。
尊重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入手进行自然资源调查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及景观资源等。旅馆建筑项目的地块呈L形,在建筑的朝向和布局的考虑上,充分利用地势,将公共区域布置于交通便捷的南部,酒店客房部则沿基地人工湖方向布置(图1)。由于青城山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客房部分的廊道置于半开敞状态,节约能耗的同时,取得与景观的呼应。成都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随着地形和景观条件,总平面也采用L形的布局,在引导主导风向更加多的接触建筑表面的同时,也减轻了部分客房为了追求景观西晒的程度,达到降温的效果(图2)。
调研基地的人文环境,从宗教文化,运河文化,建筑文化,礼节文化等方面入手。本次项目基地拥有丰富的文脉资源,既可远眺“青城天下幽”的道家发源地青城山,又地处因水治堰、因堰兴城的都江堰境内,对人文环境的调研分析自然也从这两个方面展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建筑设计影响深远,这在川西地区尤为明显。建筑布局讲究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展开又不完全对称。院落虚空间的组合是川西建筑的灵魂,其与实体建筑的相辅相成造就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生机的人性化场所。本次旅馆建筑空间设计的重点也是庭院空间环境的设计。历史悠久的都江堰提供给基地的人文启示则更多表现为当地材料的运用和独特的建筑构造做法。青瓦白墙不仅反映川西地区质朴的审美观也是浅色墙面瞒住四川阴雨天气多而日照不足的采光需求。当地传统建筑穿斗式木构架、不对称的坡屋顶形式、建筑立面山墙窗花等处理手法均给本次设计带来丰富的灵感源泉。(图3)
主题酒店概念的引入进一步鼓励建筑的个性表达,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筑设计水平提高的动力。在充分调研分析项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建筑创作需要鲜明的主题风格来领导整个酒店的规划设计。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设计构思寻找本次旅馆建筑的设计主题,不同的主题意味着不同的出发点,也带来不同的建筑设计创新。图4是罗巍同学的设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用现代建筑语言演绎新的川西风格酒店。酒店的整体布局开敞自由,总体布局上以酒店大堂为核心,娱乐中心、宴会中心分布在酒店大堂两侧,客房区则沿着整个湖岸线,饱览湖光山色。大堂引导出一条空间主轴线,同时由娱乐中心、宴会中心构成一条空间副轴线,整个规划中体现出川西建筑轴线布局的空间特点。在建筑造型设计上,简化川西建筑坡屋顶的元素,单坡顶的运用和前坡短后坡长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在屋顶及山墙设计上采用退台式设计,平台上简洁的构架和女儿墙的坡屋檐相结合,将大面积的斜屋顶分隔成几个块面,显得虚实变化,错落有致。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白、灰两种色块和线条组合,用现代的手法及材料建造演绎川西建筑穿斗结构的特色。
图5是廖诗帅同学的设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山水意向的庭院式酒店。设计紧紧围绕庭院空间这一主题,首先利用建筑物的相对高大体量对开阔的人工湖面形成围而不隔的遮蔽。在建筑前部的公共区,考虑了与建筑后区的布局关系,设计了两个开敞程度不同的园林式庭院,且通过对景观节点的连接,使两个园林之间又有某种暗含的联系。开阔的人工湖大尺度景观与精巧的园林式庭院小尺度景观之间,通过运用建筑的局部架空、出入口的框景、不同体量之间空隙的对景等手法形成过渡。这样,不同层次的景观根据人们的不同路径,自由组合成不同的观赏节奏,增加其体验的趣味性。
2 结 语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践,掌握综合处理建筑与环境、建筑内部功能关系,建筑技术与艺术等多方面矛盾的能力。在旅馆建筑设计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必然要看到目前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前酒店行业的竞争逐渐从建设规模竞争转向文化品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酒店在竞争中亮出自己的文化名片。主题酒店以既定的主题来营造酒店的建筑形象和文化氛围向顾客展示酒店文化,使其在酒店文化品牌竞争中独树一帜。引入主题酒店概念的旅馆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紧跟时代步伐取得良好效果,也说明每个建筑设计课程教学都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主题教学范文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识字写字能力是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占了很大比重。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生字和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自学字词,这是不科学的,教师科学高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事半功倍。
1 预习指导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单元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 朗读课文,圈字画词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养成随手圈出生字词的习惯,为下一步解决障碍做好准备。
1.2 再读课文,注音组词
再读课文时,学生需要对照课文中的读音、查字典等方法解决生字。这样,在读课文的时候,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3 解释词语,尝试造句
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拆词法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字词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呈现在预习单上。首先,让学生根据在一二年级掌握的各种认字识字的方法,将本单元的生字根据字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分类。其次,让学生找出难记忆的字,并且思考记字方法,上课时交流。也可以让孩子用彩色笔在预习单上写自己觉得有难度的字。再次,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
2 课堂教学
在学习生字时,要真正学会一个生字,就要学习一个字的语音、字形、字义。在小学阶段,大纲对生字词的要求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涉及到读音、字形、意义三个方面,而且要对一些字词的学习设计形成一定的梯度。在生字课上,学习的重点是记忆、理解和运用字词。因此,生字课可以分为导入新课、分类认读、理解运用、熟记生字、指导书写、竞赛反馈等环节。
2.1 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识字儿歌、顺口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分类认读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生字的具体特点,从字音、字形、词性、含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分类,然后进行指导。把本单元的字词按照读音上的相似点分类,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对生字字音的掌握,通过字形分类可以加深对字形的记忆。根据词性分类的话有助于学生对于词语的运用,而根据字义分类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字含义。在教学中,我坚持引导学生进行形近字联想对比记忆,同时指导学生给形近字组词,效果显著。比如,辨、辩、辫、瓣,难、推、堆、准等。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可以自主进行联想对比记忆,效率非常高。
2.3 理解运用
一般情况下,学生遇到生字词主动拿起字典、词典来查阅,可是,在没有工具书时,就必须教给学生理解词义的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拆词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利用拆词法来理解词语。比如,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中有词语“不约而同”,教师可以这样指导“不,没有。约,约定。同,一样。连起来就是,没有约定却一样。同学们,一般人们干什么需要约定呀?”生:“说话、做事情。”师:“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说话、做事情没有约定却一样。”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路旁的橡树》中最后一段,师问:“这坐车过往这里的人见过面吗?交谈过吗?”生:“没有。”师:“不过他们说的话是一样的。没有见过面,没有交谈过,他们的说法却是一样的,这就是不约而同。”再次,出示字典、词典中的意思进行对比记忆。如此反复进行这类方法的教学,学生渐渐就能掌握解决词语的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出示近义词,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用选词填空的方法区别近义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方面,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词语造句。学习是为了运用,学生理解词义之后就可运用词语说话,慢慢积累,便可以将这些词语运用到写作中。
2.4 熟记生字
(1)认字儿歌、顺口溜、猜字谜。引导学生读认字儿歌,编识字顺口溜,编字谜识字,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训练思维。如:碧:王大妈,白大妈,一起坐在石头上。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石头上,坐着两棵树。善:小羊很善良,两个眼睛(点),一个口。
(2)动作表演。用动作表演学习生字的方法十分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中的生字“攀”,教师可以说边说边进行动作指导,“一只大手在林中爬呀爬”(说爬呀爬时,两只手握拳,双臂在胸前交叠,摆出“爻”的字形),学生一下子就记住生字“攀”了。
(3)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在教带偏旁的生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沿用一二年级学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记字方法来记忆新字。
2.5 指导书写
在小学阶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不需要面面俱到地指导书写。学生可以交流生字词,教师有针对性地从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分析字形等方面给予指导,通过归类指导对比学习。
2.6 检测反馈
主题教学范文4
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给教育带来机遇,同时带来挑战。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学生喜欢看漫画、看电影、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有人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学生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孩子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文本转向电脑浏览,对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越来越难以亲近。语文教师该怎样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才能将学生从漫画里、电脑前拉回到书本上呢?主题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邮票、朋友,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这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教师仍旧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理论上讲,主题教学确实不错,但实践中的效果又如何呢? 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这是个开放的框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窦桂梅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
小小的课堂是不能把一个主题讨论得全面而深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体悟去感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动,而且会将感动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这正是主题教学的根本追求―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
主题教学范文5
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能让幼儿与环境有效地对话,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如何创设主题墙面呢?我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 :一、主题墙的创设应从幼儿发展及兴趣入手。二、主题墙环境创设离不开幼儿及家长;三、主题墙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四、主题墙的创设应与季节相结合;五、主题墙与区域活动联合起来,更具教育价值。
关键词
主题墙 创设 教学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墙饰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充分利用幼儿园墙饰是当前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合理的主题墙创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如何创设主题墙面呢?以下是我在主题墙创设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主题墙的创设应从幼儿发展及兴趣入手
幼儿参与班级主题墙的创设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兴趣入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墙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小班“各种各样的汽车”的主题教育中,我们把孩子的美工作品展示在主题墙面上。教师从引导幼儿观察汽车的外型入手,通过分析汽车的种类、功能,最后延伸到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教育,既激发了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兴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主题墙环境创设离不开幼儿及家长
在主题墙饰创设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对幼儿的尊重,以幼儿发展为主,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例如在“五一”三天小假后孩子来到幼儿园,互相说着自己去游玩的地方,我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们都去什么地方游玩了?都玩了些什么?启发幼儿讨论丰富主题活动。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变家长观赏为家长参与。例如在 “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中,家长记录孩子成长的照片,家长们互相欣赏,伙伴们互相讲解,增进了同伴间的感情,在讨论什么是好朋友,谁是自己的好朋友时,小朋友们争先讲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请家长帮助孩子和好朋友拍照留念。这种环境记录是家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不仅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过程,恰恰是家园共育的好机会。
三、主题墙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
1.墙饰的形象和色彩应丰富多彩。
教师在进行墙饰创设时就应创造富有童趣的形象和明朗、活泼的环境气氛。优美、淡雅的色彩,活动的造型,都会给人以亲切,舒适、喜悦的感觉。因此,教师在进行墙饰创设时,还应充分考虑,形象和色彩对幼儿的影响,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墙饰创设中去,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幼儿园的墙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必须服从教育的需要,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教育的主题内容转化为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墙饰,即寓教于墙饰之中,让墙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总之,墙饰应该结构简单、色彩鲜明,感官刺激明显;供给他们操作的物品应该形状多样。
2.墙饰空间位置应设计合理。
教师应注意尽量将墙饰降低到与幼儿视线相平位置,移开挡住幼儿视线的障碍,保证幼儿既能看到,又能触摸到墙饰,减小墙饰与幼儿的空间距离,使“高高在上”和“藏”在背后的墙饰能与幼儿见面,使幼儿随时都可以接受教育,使墙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墙饰布置的内容还应注意纵面、横向发展的序列。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四、主题墙的创设应与季节相结合
季节交替时,我们可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创设一块符合当时季节特征的墙饰。加深幼儿对季节的认识。如11月份的主题“秋天的色彩”,开始我们组织了一次秋游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秋游结束后,我们围绕“秋天来了”这一主题让幼儿各抒己见,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秋天的秘密,怎样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呢?”“我们讲给他们听!”“我们还是画在主题墙上吧!”由于幼儿都有了在主题墙上进行创作的强烈欲望,接下来的活动就变得顺理成章。主题内容商量好了,背景与画面设计好了,他们开始用牛皮纸做树干,用黄色蜡光纸折树叶,用牙膏盒做运果实的汽车……
五、主题墙与区域活动联合起来,更具教育价值
主题教学范文6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与方法的掌握。主题教学法就是要通过原理与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框架,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以获得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是借鉴了法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经验,并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再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和实践验证后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主题教学法主要采用国外“主题课程群和工作室的形式”进行课程建设。
一 、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在传统服装设计教学中,一般职业类学校都设置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以下课程,如:时装画技法、服饰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等。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各种人物的动态造型练习和色彩搭配训练,学生需要画大量的服装设计效果图,期间为了追求画面艺术效果,学生对人物的动态和造型进行了夸张,且创造一些非主流的、不实用的,甚至有悖于常理的色彩搭配,完全忽略了服装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必须具备实用性。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以后从事服装生产性设计收效甚微,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易使学生产生敷衍乃至抵触的情绪。主题教学法秉承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不断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教学效果明显,以下是服装设计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与主题教学法的主要区别。(见表1)
二、 主题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
(一)思维方法的改变。
教师在开课前设计主题,学生根据各自对主题的不同理解,确定关键词,寻找构成主题的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自己的服装设计中。从最初的设计构思元素到产品的制作全过程,都强调让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独立动手体验练习,再到设计造型分析、元素提炼、技术分析四个方面的思维体验、关系逻辑的体验、造型语言的体验,解除了传统思维惯性影响设计的创新水平。
(二)学习方式、内容的改变。
建立了以主题――设计工作室教学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主题教学强调主题教学课程体系中各科目的联系性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注重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学互动,充分讨论与沟通、交流。打破传统的教材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市场的需要确定主题,是学习内容满足现代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要求。
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的教学一般流程为:确立主题―造型创意设计―色彩材料研究―参观考察(或市场调研)―趋势意境图(色彩研究)―创意面料转化(缝制面料小样实验)―服装款式设计―样衣制做―汇总手册―广告与展示―销售经营。 其中前期以设计工作室的形式,后期以工艺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是一种类似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三)主题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体验性,加强了与教师的互动性。
实践性:师生在工作室中以实践形式来完成教学各个方面的任务。
互动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导演者的身份,围绕问题指导学生,相互研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主题设计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最为重视和保护学生的艺术直觉,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捕捉 “感性”“理性”概念之外的内心体验,对于材料、工具与技术,不受经验的束缚,学生能够保持自由探索境界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四)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有利于对服装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由于在传统的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担任,就算同一课程不同版块的内容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上,学生往往是学了这忘了那,这就很难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而“主题教学法”就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做完造型设计,带款式设计的教师也要跟进,一起确定造型;设计款式出来之后,服装结构制图及服装缝制教师也要一起参与确定设计款式。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师与教师之间在辅导学生方面步步跟踪。
三、主题教学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题教学法的实施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主题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既要会讲解理论,又要通晓传授技能;既要精通某一课程,还要掌握相关课程知识;既要了解书本,还要了解企业要求、市场变化。同时,教师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因为主题教学无定法,变化大,每个学生对主题理解的都会不同,每组学生在讨论项目过程中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如果责任心不够,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因此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主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故此,学校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提供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二)主题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实施阶段性的思考。
主题教学法虽然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基于我国的国情、中职服装职业教育的现状、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客观条件的考虑,主题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以“讲授+实践”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将主题教学法贯穿其中。
根据我国中职服装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阶段划分,可以在高二第一学期进行一个主题项目教学,时间大概在四个星期左右,因为主题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实操探索时间较长,而且涉及的科目较多,学生只有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才可能自己完成主题教学内容。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安排主题教学,如:高二学生的课程设计,高三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可以大胆进行主题教学。
(三)主题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
在主题教学刚开始(如造型练习),根据题目进行开拓思维创新训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任学生去想他们所能表达的东西。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他们脑子里的信息储备量很少,这样就无法做很多东西,学生在自己练习中也不能完全投入进去,可能会开小差,导致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同时,学生刚开始会感到很迷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也尽可能的多准备材料,如:图片资料给做不下去学生照着做,启发他的思维,让他们有信心做下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成就感。
(四)主题教学法实施过程实例。
以服装编缘史课程为例,在实施主题教学法过程中,首先给学生出一个范围较小的主题,学生分成六人一组,给这样的几个条件:(1)用A3纸张,每张画一个或一款衣服;(2)水墨表现手法,用线的虚实去表现;(3)对着图片资料(上网找或图书馆找)画出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4)每十分钟画一张。这样的四个条件,要学生自己来做,时间两个小时,完成后马上进行展览总结,要按照历史的年代不同进行排列分组展示。这也是法国专家的课程所展示的一个小主题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很具体,涉及面很小,学生也要靠动脑筋动手才可以完成,比较适合中职学生,也是培养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最后进行总结评定。
中职学生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每班50人左右),针对此情况,在进行主题教学时最好每个阶段都要有两个教师,这样才能让课堂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进行小班教学。
(作者单位: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