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1

根据猴孙八圩煤矿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煤矿现场的实际调查,该煤矿的土地损毁主要发生在基建期和生产期这两个阶段。(1)基建期:矿山基建期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指建矿之初,矿区工业场地、矿部(包括矿部办公大楼、生活宿舍区、生产车间、材料库、维修间及配电房等场地)、井筒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场地平整,修建地基,开挖井筒等活动对土地造成的破坏。矿山基建期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对土地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基建期对土地的损毁类型主要是矿部办公大楼、生活宿舍区、厂房等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和井筒开挖对土地的挖损损毁。(2)生产期:矿山生产期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原煤和矸石堆放形成的煤场、矸石场对土地造成的破坏;巷道掘进、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可能造成土地沉陷使得土地遭到的破坏。矿山生产期的建设同样也改变了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对土地造成了直接的破坏。生产期对土地的损毁类型主要是煤场和矸石场等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和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可能造成的沉陷损毁等。综上所述,该煤矿损毁的土地包括基建期和生产期破坏的土地,损毁土地的的地类、类型、程度及损毁面积情况见表1.

2煤矿土地复垦中的生态修复技术

煤矿采煤不仅破坏了区域的土地,而且破坏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只有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才能真正恢复,只有恢复采煤区域的生态环境,煤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由于该矿还在开采中,土地复垦工作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暂时还未实施,本文重点介绍猴孙八圩煤矿经过砌体拆除、场地平整、边坡处理等土石方工程整理后拟采用的生态复垦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物物种筛选、植被种植技术和管护措施等。

2.1土壤改良土壤条件是生态修复的基础,但是矿区土地仅仅通过相应的土石方工程整理后,矿区土地存在理化性质、持水保肥能力较差,有机质含量较低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生态复垦前,必须对矿区土壤进行改良。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客土覆土法、生物绿肥法和人工施肥法等。本煤矿拟采用覆土法,即在煤矿基建期场地平整前对矿区工业场地等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集中收集和保护起来供复垦时利用。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工业场地内的一角,表土堆置高度不高于3m,堆置边坡坡比控制在1∶2.0以内,在临时表土堆放坡脚修筑临时挡渣墙进行挡土,并采用苫布覆盖。临时挡渣墙采用装土草袋堆砌而成。生态复垦前利用剥离的表土对煤场、矸石场等工业场地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50cm。根据煤矿土地破坏情况,该煤矿损毁土地面积0.8482hm2,覆土厚度为50cm,共需土4241m3,基建期剥离的表土能满足复垦中覆土的需要。

2.2植物物种选择采矿损毁土地后,原植被也遭到损毁,在矿区脆弱生态条件下自然恢复植被较困难,且周期较长,应当筛选适宜的适生植物作为土地复垦的物种。适生植物指能在新复垦土地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应具有抗寒、旱、风、涝、贫瘠、盐碱,生长快,播种栽植较容易,成活率较高的特点。实际中很难找到一种具备上述所有条件的植物,在选择适生植物时,一般选择矿区天然生长的乡土植物,这些乡土植物比较容易适应复垦土地的生长环境,并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根据当地调查,本矿区复垦树种选择马尾松、五角枫和胡枝子,草种选择芭茅、狗牙根、狗尾巴草和百喜草(见表2)

2.3植被种植技术本煤矿植被恢复拟采用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树混交的配置方式。乔木选择马尾松和五角枫,灌木选择胡枝子,草种选择混合草籽包括芭茅、狗牙根、狗尾巴草和百喜草。乔灌草行间混交、空间立体配置,马尾松和五角枫行间混交,每隔两行五角枫种一行马尾松。马尾松和五角枫的株距为2m,行距为3m,胡枝子株距为1m,行距0.75m。马尾松、五角枫和胡枝子采用植苗的种植方式,混合草籽采用条播的种植方式。马尾松和五角枫种植穴为50cm×50cm×40cm,胡枝子种植穴为20cm×20cm×20cm,混合草籽采用种籽条播,条播间距为30cm。种植时间选择春季或冬季。种苗量及苗木规格见表3,植树种草设计见图1.

2.4管护措施根据该煤矿所处地区生态环境因素和复垦经验确定管护时间为3年。在管护时间内要实行封育,禁止放牧和其它不利于幼林生长的整地工程活动,安排专人管护,防止人畜损毁,防止林草地灾害,防治病、虫、鼠害。适时浇水、施肥,促进加快生长。每年冬季对当年春季新造幼林进行成活率抽样调查,对成活率30%~70%的进行补植;成活率不到30%的,不计其造林面积,重新造林。幼林补植,应用同一树种同龄苗。

3结语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2

【摘要】煤矿区经过长期采煤后,由于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形成局部区域塌陷,既造成了城市环境的破坏,又给城市建设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探索塌陷区治理方案,修复生态环境势在必然。本文以唐山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建设南湖生态城为例,从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塌陷区治理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该实证研究对各地塌陷区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唐山南湖

【作者简介】高怀军,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唐山路南区人民政府,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及管理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多年的煤炭开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为改善城市环境现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2006年底,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经过组织现场调研、专家论证后,最终决定启动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对塌陷区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南湖生态城。该区域规划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8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态城风景区和77平方公里的四个生活片区和商业区。

一、以安全评价为基础,合理确定治理目标

对煤矿塌陷废弃地的治理利用,安全问题是全部工作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1.对规划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专项评估。由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做出了《开滦唐山矿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该报告分别对拟治理区域的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对规划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估,根据以上几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和治理建议。

2.编制了采煤沉降区及周边区域地震小区划。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制了《开滦唐山矿采煤沉降区及周边区域地震小区划》,对断裂带活动性、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结论。

3.对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可行性进行整体评价。由中国煤炭研究院唐山分院做出了《唐山市南湖区采煤塌陷地综合利用整体规划评价报告》,通过覆岩破坏高度计算、建(构) 筑物荷载影响深度计算、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做出了建筑可行性评价结论,并划定了适宜建筑范围。

根据以上评价结论,对各专项评估结果确定范围进行叠加,在同时满足各评价结论的前提下,确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宜建设区,为采煤塌陷区综合利用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另外,为确保地上建筑的安全,建立地表沉降监测预警系统,利用高精度gps对地表的垂直及水平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位移超警戒值时自动发出报警,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防范提供了保障。

二、以规划为引领,科学定位城市功能

生态修复工作,规划是龙头。该项治理工作以“变废宝,变劣为优”为规划理念,突破观念束缚,使环境实现质的飞跃,还自然以青山绿树,碧水蓝天。规划目标是使唐山的城市内涵得到本质提升,实现“凤凰涅槃”,将因资源开采而形成的采煤废弃地建设成现代化生态城市。在功能定位上,突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确定该区域产业培育和产业选择的生态原则,确定产业遴选目录,避免形成过度开发及环境破坏。控制规划期内生态城适宜的人口及各项用地发展规模,确定生态城建设与发展用地的功能分区、大的空间布局,并确定开发模式和时序。对交通模式提出各自适宜的路网结构,并在生态城内建立起便捷、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基于上述先进的理念,总体规划的编制打破了传统的方案征集或招标的形式,邀请国内外多家设计机构,组织了国际咨询活动,吸收各家设计单位的先进理念,最后由一家单位完善整合,确保了规划方案的最优化。

三、以生态保护修复为宗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保护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采煤塌陷对地质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同时也形成了天然的生态资源。这一天然的生态禀赋,恰恰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应该充分加以保护和利用。

1.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变废为宝。对现有的各类垃圾,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等进行清理,将其作为道路的基础材料;对自然水坑进行整理,形成大规模的湖泊及水系;对湖中树木进行保留,形成湖心观光岛;对现有的片林及绿化进行保留提升,形成良好的自然园林景观。最终,经过改造提升形成了包括九湖五岛在内的11.5平方公里的水面,16.5平方公里的森林及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达160多种。

2.营造自然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对湖岸采取自然的处理,采用木桩及石笼护岸,禁止使用混凝土;湖岸护坡采取“枝桠沉床”法,利用废弃的树枝打捆,用木桩固定,形成井字形,达到固土作用;保护地表黏土层,利用其隔水性,防止湖水渗漏,避免人工防渗处理。这些做法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生物种群得以扩大,目前有鸟类60多种,鱼类30多种。

3.建立生态指标体系,提升生态城的综合功能。编制了包括绿色生态、新能源开发、绿色节能建筑、数字信息系统等各项指标在内的《唐山南湖生态城生态指标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科学推进南湖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工作。

四、以技术为支撑,实现土地利用因地制宜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土地、充分利用土地,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废弃地,也是保护土地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如何能够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后的废弃地,成了专家及各级政府重点研究的问题。

1.探索利用最新技术,确保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对地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的观念认为采煤塌陷区不可利用,但随着条带开采、充填技术等采煤新工艺的利用,以及地面塌陷预测技术、建筑抗变形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为采煤塌陷区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这些技术应该在塌陷区修复中得到积极推广。

2.尊重生态现实,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对采煤塌陷区的利用,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综合地质评估结论,按照禁建区、限建区及适宜建设区的区域划定,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对禁建区范围,主要以生态保护、涵养为主,建设园林绿化景观;利用现有水域,进行综合改造,建设湖区水景。对限建区范围,按照地质评估报告的要求,在满足建筑物限高、建筑密度、建筑结构等要求下,建设景区服务配套设施。在适宜建设区范围内,可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正常的开发建设,释放土地的应有价值。总之,采煤塌陷区的合理利用,符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但在利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发生盲目性和过度开发等问题。

五、注重历史积淀,实现城市文化传承

采煤塌陷区作为资源开发的产物,在对环境产生破坏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在改造恶劣环境的同时,不能将历史遗产简单地做毁灭处理,应予以选择性保留和发扬,形成一脉传承的城市文化。

1.保护重点工业遗产。对现有工业遗产,包括工业厂房、标志性建筑等予以保留,将其进行环境改造,使之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我们追忆历史的痕迹及标志。开滦煤矿的风井、日夜转动的提升绞车都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开滦100多年历史的记忆。

在治理过程中对这些历史遗产要做充分考虑并妥善保留。同时对煤矸石山等标志性地貌也要充分利用,使历史痕迹与景观山体相得益彰。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3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处于淄博市南部,属于丘陵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占地0.12平方公里。位于博山城东北三公里;珑山路以南,东、西、南三面是居民区,约有常住居民3000户,西南面是贯穿博山的孝妇河,地理位置重要。过去地面多为农田和城镇建筑,地下煤层全部采出后,造成地表塌陷,使土地变得凹凸不平,造成水土流失、季节性常年积水,自然生态和地貌景观受到破坏,农田弃耕,村庄搬迁,严重地阻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土地荒芜、环境恶化、矸石粉尘弥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地区的人地矛盾,影响了该地区与城市的融合。根据调查分析,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废弃地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距城区较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地,加之部分工矿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矸石自燃释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致使塌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逐渐成了人迹罕至的废弃地。其次废弃地内的道路大部分是泥泞的土道路,主路与次路没有任何区分,路道两旁边杂草丛生,脏乱不堪,在靠近矸石山的道路两旁甚至经常有煤矸石滑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地方地皮,风大时便四处扬尘。再次废弃地内植物稀少,只在周边有三四株小型乔木、零散的冬青。大多数土地都被堆上了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气物,还有一部分被居民种上了蔬菜,废弃地内没有可供游玩的草坪和树林,由于土质污染,导致了没有绿化的地面寸草不生,一片荒芜景象。

针对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土地荒芜、环境恶化,景观缺少等问题,将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改造成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煤矿主体公园,改变区域内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设计主题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设计主题是“重生”,也就是说涅盘,获得新的生命,获得新的生机。通过考察该废弃地山体状况、地形概况、植被恢复进展、现存工业遗迹状态,借助区域条件的优势,初步改善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原本荒废败落的景观空间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基本建成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景观特色鲜明的,集健身娱乐、风景游览、历史回顾等于一身的特色煤矿主题公园

设计理念

通过对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现有景观总结分析,尽可能的保留,或适当改造,使曾经的工业遗迹与现代的景观构成完美的结合统一在一起。同时,保留下来的工业历史遗迹更是后人回忆过去、探索未来的宝贵财富,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别具特色的城区文化亮点。以生态治理为主,修自然如自然,恢复重建的过程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维持废弃地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干扰压迫条件下进行自我恢复的潜能,逐步实现对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的优化,对地质景观的建设,对荒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对废弃矿区有效、合理、绿色、环保的修复,达到自然和谐,美如当年的生态治理效果。

设计原则

淄博市博山区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景观改造根据生态恢复、废地利用和保留遗迹景观的设计理论,在设计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该项目的恢复过程适当的添加人工辅助,降低给废弃地带来生态上的二次破坏。对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区域而言,一旦受到干扰,应当有较强恢复能力,有迅速恢复生态重建的能力。

因地制宜原则

矿区生态修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跟据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绿化性质和植物生态习性,选择抗逆性强、易成活、能改善土壤条件的植物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并根据不同立地类型,采用不同的群落配置模式。

艺术美原则

对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改造依据景观艺术美理论,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色彩、季相的搭配,进行植物造景。充分利用土壤条件较好地方,建造植物景观区。打破矸石堆单调的几何形状,使矸石堆成为类似纯天然环境而非纯天然的风景区,使人进入绿色世界,可享受色彩缤纷,充满激情的休闲空间。

通过夏庄煤矿2号井废弃地的生态重建与景观改造,把风景林、水体、园林绿化引入矿区,这对改变矿区传统意义上“脏、乱、差”的形象有重要意义,同时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游憩空间,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面貌,恢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保留矸石山主体,为以后评价人类进行工矿业活动的优劣提供对比参照,这对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 论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4

一、科学组织小块段开采,使资源回收率明显提升

1.坚持完善管理制度。龙东煤矿出台了《采区收缩及小块段回采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小块段开采程序。一是确定“以小面主采、大面配采”的开采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小块段安全管理,制定专项措施,强化现场落实,确保安全回采;三是加强生产准备工作,超前准备接续工作面、掘进头,集中专业化队伍进行生产准备,发挥专业队伍优势;四是加强管理和考核,在大屯公司率先制定《综采工作面拆除安装工作标准》,纳入作业规程,人人学习掌握,严格检查验收,提高工作面拆除安装质量,缩短了工时。

2.严格优化设计方案。一是优化开采方案,选择科学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从设计入手,合理设计巷道断面,保证生产需要;二是优化支护参数,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回采前分析、标记出巷道应力集中区,并在回采过程中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加强支护,并选择合理的两道支护方式,确保巷道的支护强度;三是优化施工工艺,在小块段回采中,龙东煤矿摸索出了一套工作面过老巷的回采技术方案,并出台了相应的技术管理规定,根据老巷不同的层位确定修护加固方案。

3.多措并举提高资源回收率。龙东煤矿根据工作面煤厚和层位情况,采取机头三台支架正常上网等不同方式,重点加强过渡支架段的放煤管理,尽可能将顶煤完全放净;通过加强出口端头支护、在巷道内安装3台支架、在支架前方进行退锚、剪网等不同方法,使老塘及时垮落,尽可能减少端头支架顶煤损失;除在中部槽正常安装放煤置放器以外,通过在简易机尾后面增加放煤置放器的方法,使巷道内支架放煤能正常回收到溜子里,减少煤炭资源丢失。

二、大力开展无尘化矿井建设,井下作业环境显著改善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龙东煤矿首先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综合防尘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无尘化矿井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明确矿领导及业务科室管理职责;矿每月以图表形式下发矿井综合防尘工作计划。其次从制度建设入手,制订了《无尘化矿井建设实施方案》《无尘化矿井建设实施进度表》,明确时间节点、实施步骤及建设目标。第三是落实责任,按照“谁作业谁管理”原则,制定了《综合防尘责任区域划分及消尘管理制度》,对综合防尘工作分片包干,实行挂牌管理。

2.注重源头治理。龙东煤矿在井口进风口安装高压微振动喷雾,下井口安装净化水幕和捕尘帘,主要进风大巷安装自动净化水幕,采区进风巷和工作面进风顺槽安装自动净化水幕,产尘矿车全部使用防尘罩,进入工作面前的空气实施连续净化;在供水系统上应用软化水处理装置、反冲式过滤器和生态抑尘剂及添加装置,以提高供水质量,确保喷雾效果。

3.严格过程控制。综掘工作面产尘量大、粉尘治理难度大,是生产过程除尘降尘的难点和重点。龙东煤矿建立以KCG-180D干式除尘风机为主除尘设备,配套使用综掘机外喷雾加压、附壁风筒、煤层短臂静压注水、转载点自动喷雾装置、红外线自动喷雾装置、压风呼吸器、捕尘网和粉尘自动在线装置的综合粉尘治理体系。

4.强化现场落实。龙东煤矿在采掘工作面推行综合防尘交接班和任务单制度,坚持现场防尘管理实现“四个做到”:做到开工前必须认真检查综合防尘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正常使用综合防尘设施设备;做到在交接班时必须对所有作业地点进行粉尘冲洗清扫;做到必须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坚持“三不生产”原则:防尘设施设备不完好不生产;防尘设施设备不正常使用不准生产;不实行综合防尘交接班制度不准生产;对皮带、溜子、变电所、炸药库等机房要地,坚持每班至少冲洗、清扫一次,其他地点按照矿管理规定实施定期冲洗,保证综合防尘措施覆盖井下所有区域。

5.推广先进装备。龙东煤矿实施降尘理念的转变,由湿式除尘向干式除尘转变,推广应用干式除尘器,不用水、无污染,免交排污费,每个圆班节约用水10立方米,全年节约用水3000多立方米,平均除尘效率提高22.2%。采取深孔高压注水,提高了原始煤层含水率;在综采工作面推广应用架间智能喷雾系统,并与采煤机联动,实现了截煤、移架喷雾自动化;在综掘机上安装使用KCG-180D干式除尘器、附壁风筒及外喷雾加压泵,提高了喷雾效果及降尘效率,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材料回收修复利用,旧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1.坚持事先算赢。实行成本倒算,细化指标管理,根据全年的利润计划,倒推全年的目标成本,然后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把成本目标分解到每个成本项目,最后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确保压力层层传递。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成本的分析、监控和总结,建立与成本同步运行的成本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实施对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的日常成本控制,对成本异常情况,随时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以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成本指标的考核,坚持目标成本控制指标与工资资金挂钩,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完不成考核指标的逐级扣罚当月的工资及奖金。

2.严格回收复用。龙东煤矿对井下材料实行回收、修复、领取、使用流程管理,做到每个工作面都设有回收复用台账,井下采掘工作面回收材料全部井下周转,杜绝材料使用上的跑冒滴漏。严格回收复用品种。矿下达回收复用计划,明确材料回收的范围和品种,大到轨道、皮带、电缆、钢轨,小到托盘、锚杆、电缆挂钩,做到回收品种细、回收数量多,交旧领新明细从原来83种材料提高到103种。2014年,龙东煤矿吨煤平均煤价比2013年底下降128元,人员比2013年减少290人,全年实现盈利2641.71万元,原煤制造成本实际完成390元/吨,通过旧材料回收复用,吨煤成本比计划降低了45.66元。

四、实施绿色开采的几点体会

1.实施绿色开采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龙东煤矿坚持“来自于地下,再还原地下”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顺利实现了矿井绿色开采的目的,解决了矿井开采带来的地面沉降和矸石占地、污染问题。

2.实施绿色开采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龙东煤矿实施矸石充填技术,减少了提升和运输环节,免去了员工维护设备、设施,杜绝了运输和提升事故发生;实施小块段开采,规范了开采方式,严格按设计施工,杜绝了盲目施工和随意施工,确保了安全生产;实施无尘化矿井建设,使工作环境和现场明显改善,杜绝了煤尘二次飞扬,为职工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实施旧材料回收,直接将旧材料才井下复用,免去了斜巷运输、搬运环节,保障了安全生产。

3.实施绿色开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有效手段。龙东煤矿自主创新、研发制造抛矸机,直接将矸石抛到废旧巷道内,简化了生产工序、减少了用人、运输和提升环节,每月节约电费48.4万元,不仅实现了绿色开采,而且使掘进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0%。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对策

前言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支持,受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影响,我国的矿产企业在各种新技术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对矿区的开发,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实际的压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其他地质问题。所以,加快矿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是我国目前矿山企业所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l) 矿山地质资源开发中的固定废弃物处理问题。在对各种矿山地质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废弃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矿区出现程度不一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大量废渣的产生,例如尾矿或者煤研石等物质,这类物质在长期的堆放过程中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在阴雨天气的环境中,这些废弃物中的酸水等有毒物质会渗透到农田内部,对土地资源或者水资源产生严重的污染。

(2) 矿山资源开采中的水资源破坏问题。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还会影响到当地的地质环境,对于地下水位的影响尤为突出,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地下水出现干枯的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时,会耗费一定的水源,一些开采技术落后的区域造成了水源的严重浪费,这就让以前较为稳固的水下系统受到影响或者破坏,从而让整个矿山区域的地下水系出现干枯的现象。在继续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重金属,若这些物质因为种种原因也融人到整个水系中,会让地下输出现程度较大的污染。

(3)地面出现严重的沉陷、塌方问题。对于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会让其内部出现较多的采空区,采空区的面积会随着开发矿产资源频率的加快也越来越大,当整个内部的岩层出现程度较大的时,会产生严重的断裂或者弯曲现象,从而让地表间户采空区的岩层形成连续性的弯曲与变形,产生塌方等问题。较为严重的地表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严重积水、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出现沉陷、农作物绝收等现象。

二、矿山环境治理方案实施部署原则

(l)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原则。要以治理资金为主要依据,并根据矿山区域内部所出现的环境污染与地质问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治理,保证治理工程在遵循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要保证在修复各种破坏的地貌和地形的过程 中较多的使用工程措施,并采用种植树木等其他措施来对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3)以人为本,减灾防灾的原则。各种矿山资源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所引起的地质 隐患或者地质灾害将会对区域内的居民造成生命或者财产威胁,所以,地质环境的治理措施要保证从根本上杜绝不同的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减灾防灾的目的。(4)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不同地区的矿山环境所出现的地质破坏的方式、特点、 危害程度 以及分布都不一样,要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对于露天堆积的矿渣堆、开挖程度较深的采坑、危岩体等进行治理,还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填坑、削坡和平整修复等一系列工作。

三、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对策

(1)加强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对于一些改建、扩建或者新建的矿山区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实际的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不同时期的开发方案都要遵循治理环境措施达标、水土保持达标等标准。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来保证开发区的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统一,还要保证这两个工程与主体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步调的一致性。

(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做好监管工作。对于矿山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要保证做到预防为主,整个防治措施要根据实际的政策和方针来继续拧,严格监督各种矿山环境出现的不同污染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出现各种地质灾害。各种扩建、改建或者新建的矿山开采企业在进行各种开采工程时要遵循区域的实际环境评价体系要求,保证做好地质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尽可能地落实各种整治与环保措施,从而实现保护工程与治理工程能够与主体开采工程同步进行。

(3)加强新建矿山审批管理制度,防止产生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采取各种途径来完善矿山资源开采的审批制度,对于可能造成 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 不符合资源开发的矿山开采计划以环保理念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在一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内部要限制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严禁在自然保护区或者地质危险灾害区进行各种矿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活动,控制各个新建煤矿的硫含量,对于超过 1.5%硫含量标准的煤矿要加大限制力度,不可新建超过3%硫含量的煤矿。

(4 )健全和完善环境整治技术标准和规范。我国现行的矿山开采活动之所以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破坏,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治理措施的不完善和治理技术的不规范。要保证各种治理措施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出农业、林业、生物、地矿等部门的作用,在环境治理的方法和技术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结合实际污染情况,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工作,对于管理者要进行标准的判定和督查,保证各项工程措施满足实际要求。

(5)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体系。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各种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措施,并且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这种措施朝着全面的方向完善,对于三废做好防治工作,不断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生态环保的要求和指标的明确性和细致性,在进行矿山地质资源开采时,要同时进行治理,并分析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 种环境问题,实现环保措施的不断落实。

(6)采取有效的经济对策。在矿山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当不断增 加环境保护与整治费用的投入,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全面整治经费有效 地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保与整治投资力度,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 理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当不断增强环保示范效应,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保与整治 中的经济优惠政策,以多元化投资管理机制为基础,不断调动和激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大力鼓励矿山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矿山治理经费纳入企业发展资金预算中;通过土地租赁承包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进行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同时,还要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建立保护与治理责任机制。以谁破坏、谁恢复为原则,给于其适当的优惠和资助, 鼓励并调动矿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推动治理工程的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衡量某一地区实际发达程度的重要标注之一就是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程度,怎样才能实现开发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怎样才能保证不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保证经济社会实现科学稳定发展所需要研究的课题。我国现阶段的矿山开采企业要保证对矿山区域进行的环境治理工作当作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来实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不断发展,从而来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煤矿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范文6

关键字:煤矸石处理;采空区塌陷;超前复垦;效益;可行性研究

Abstract: coal mining in the process, can cause two big environment problem: coal gangue piles up the subsidence and covers an area of pollution problem, it is the coal enterpris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because the new mine TaXianDe mined-out area in the short term to form scale, to deal with problems caused by coal gangue is more promin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water reclamation technology advanced, the processing of coal gangue and TaXianDe reclamation organic unifies in together, and win goo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Keyword: coal gangue processing; Irregular shape etc; Advanced reclamation; Benefit; Feasibility study

中图分类号:TU52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东煤矿矿井井田及矸石存量、塌陷影响范围概况

青东煤矿简介

青东矿井位于安徽省濉溪县与涡阳县的交界处,行政区划属于濉溪县(见图1-1)。该矿资源条件比较好、储量丰富、建设条件优越,是淮北矿区总体规划的10对矿井的一对大型矿井,属国家鼓励建设

的大型现代化矿井。青东矿井采用三个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620m,二水平标高为-920m,三水平标高-1200m,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68.7年。

图1-1青东煤矿矿井地理位置

青东矿井及选煤厂由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青东矿井属新建的煤矿资源开发项目,设计原煤生产能力为1.8Mt/a;配套的坑口选煤厂属新建的原煤洗选加工项目,设计原煤入选能力为1.8Mt/a.

1.2矸石山存量及年产矸石概况

自2004年青东煤矿开始筹备到现在,矿井开采产出的矸石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处理,目前青东煤矿矸石总量大、矸石山高度偏高、矸石山占地面积逐年增加(见表1-1及图1-1),这些不利因素可能引发矸石山自燃、崩塌等次生灾害。此外,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近年巷道掘进进尺数和2012年—2016年预产出矸石量的统计(见表2),我矿煤巷、岩巷掘进年均产出矸石量约为45.8万吨,另外按年产煤量的20%计提矸石,青东矿综采产出矸石18万吨/年。这进一步加剧了我矿矸石处理的严峻性和迫切性。

1.3塌陷影响范围概况

青东矿井全井田开采结束后,将形成沉陷区面积为54.20km2,其中积水区(下沉2m以上)面积20.32 km2,其中最大下沉深度10.8m。根据地表变形的最大预测值结果表明,青东矿井煤矿开采引起的水平拉伸变形值较小,一般不会产生裂缝等非连续变形。首采区和全井田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地表最大倾斜值、地表最大曲率值、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和地表最大水平变形值见表1-3.

2、超前复垦理方法分析

【1】超前复垦又称作预排矸充填复垦技术,就是在建井过程和生产初期,在采空区上方地表预计要发生下沉的地区,将表土取出堆放在四周,按预计的下沉等值线图,将矸石预先排放,矸石充填到预定水平,待稳沉与地表标高一致,再将堆放四周的表土推到矸石层上覆土形成可耕种农田,实现煤矸石无害化处理处置的目标。

82采区超前复垦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和效果分析

2.1.182首采区情况介绍

青东矿82首采区北至-585m等高线,东至F11断层,西至F6及Fs96断层,南至Fs11-1及Fs98断层,面积约1.15km2。82采区地表为第四系及第三系地层覆盖,地层平均厚约260米,地面地势平坦,没有大的河流经过,但人工沟渠纵横。地面村庄有罗庄、陈油坊、刘菜园、辛庄及李小庙等,回采时,地面可能形成塌陷区(见表2-1)。由井下井上对照图可知,在82采区内726、728、828及二、三水平的综采面的可采煤总厚度约为 7.5—8.5m,通过开采沉陷技术预计沉陷量,82采空区平均下沉深度为5.17m,预计出复垦标高约为5—6m。

2.1.2具体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阶段:1、根据生产技术部的测量和设计单位提供数据资料,选定超前复垦区域(优先选取塌陷区域内老村址区域);2、先对表土进行剥离约1m,表土、底土等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塌陷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3、做好矸石山回填区域内防渗、集排水措施(【2】采用土工布料作业,土工布料是一种多功能产品,具有排水、过滤、隔离、加筋、防渗、防护六大功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4、将矸石运抵回填区域进行均匀填埋、分层压实操作待堆积高度达到设定高度,【3】并对矸石废弃物中引入微生物,促进植物和根瘤菌的生成,从而促进植物迅速生长、加快固体废弃物风化成土。待充分采动稳定之后,对超前回填区域进行覆土(考虑到土壤耕层、作物种类以及水土流失因素,最佳复垦土壤上部覆盖层厚度为600mm以上),将其改造成为可耕种补充用地。努力形成耕地——煤矿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形成新的耕地——综合利用的“占补平衡”局面。

2.2超前复垦工程结束后有关遗留问题解决办法

由于采空塌陷区的沉降速率相对比较缓慢,不免会造成两三年之内预排矸石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局面,如遇雨水天气大量矸石淋漓水可能对周边农田造成污染;堆积矸石如没有采取有效加固,也可能造成次生地质灾害。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在周边及时修整疏水沟渠以解决矸石污水排放问题,减少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回填过程中除对堆积矸石进行加固外,坝面、坝坡也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滑坡和水土流失。待地表沉陷稳定后,对此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平整和修复,将其变成永久性可用耕地。

3超前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矿井产出煤矿石及时运往预塌陷区域既解决了煤矸石堆放占地问题,又为后续土地复垦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另一方面征地费用一般是要超出复垦所需费用的几倍,所以进行这样方式的土地复垦不仅有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而且优先解决了全局处理煤矸石的重大难题,同时为企业节省了数量可观的征地费用,大大降低了原煤生产成本;并且完成土地复垦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复垦规模和质量给予企业相关政策的补贴和奖励,由此可见超前复垦不但解决了矸石处理难题,而且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2环境生态效益

超前复垦的环境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如不进行超前复垦,一方面矸石山对土地的压占和污染,另一方面沉陷区的地面因裂缝、滑坡而支离破碎,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矿区生态环境将遭受严重的破坏,所以煤矿沉陷区和矸石山压占土地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复垦,实质上也是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将煤矸石用于沉陷区的充填治理,不仅使被采矿破坏的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利用,而且还处置了煤矸石,既美化了环境,又恢复了矿区的自然生态,收到了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双重效益。

3.3社会效益分析

(1)明显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矸石堆积引起的土壤侵蚀和大气飘尘,为矿区从事生产、管理、生活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

(2)采煤沉陷区经过覆土造地治理改良后,转变为苗圃种植地、经济林地、水产养殖塘,土地利用等级提高,经济效益比原来的耕地和草地高。

4、结论

无论在理论依据还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超前复垦方案的可行性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新建矿井的煤矸石的处理问题的解决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实现了复垦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曹建军王福龙郭广礼刘永娟煤炭塌陷区的开发与应用(A).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4)

[2] 王萍 胡振琪. 煤矿区土地复垦中土工布技术应用浅谈(B).2008(12)

[3] 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周忠轩,吴钢;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