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环境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环境规划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1

【关键词】校园环境规划目标;规划原则

一、生态系统完善

1、加强生态优势

从整体上把握校园现状的生态优势,进行适当改造和引导后,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新的生态构架,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保持,减少土方量;原有水系要有序引导疏通;原有植物,尤其是大树,尽可能保留并养护好,避免施工时的伤害。绿化的比例须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强化原有校园生态所具有之优势。

2、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适当在校园入口处点缀爬藤月季、蔷薇等开花的攀爬植物和花灌木,以色彩强化校园重点部位。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眼科专家一致推荐的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的确有神奇的妙用。小游园如坐落于高地或视野广阔之处为最佳,设计者在规划时需详细考察地形。若地形受限,小游园前方有遮挡建筑,仅能“以遮回遮”,整齐的绿篱可收束散乱的心续,但绿篱至少距离座椅三米以上,以免产生压抑。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调节身心。绿篱若过于密实,仍会产生压抑感,在修剪上齐中有透,虚实呼应最为上乘。

二、功能组织合理

校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行政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态林区、湖泊水体区、科研生产区、后勤区等。

其构成形式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露天剧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饲养、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景观特色明显

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同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

校园环境规划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二)延续性原则

1、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吻合

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校园总规的原则和特色。

2、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

(1)内外空间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

(2)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

(3)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

3、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4、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三)人本化原则

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一一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一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小城市,五脏俱全。

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夜间照明及生活的系统。

1、空间分割合理

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走廊通透、聚焦。

户外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好。

2、尺度舒适、安全、方便管理

教学楼教室边南北向的植物应以低矮为主,形成宽敞明亮的采光环境。所有室外家具和设施必须符合大、中、小学生尺度和行为模式。

主、次干道分明,休闲步道1.5-2.0M左右即可。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的平台、桥梁一定要设防护栏杆(高1.10M)。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M为宜,水中步石为安全起见,在中、小学不宜设置。喷泉水景不宜多设,过于喧哗,且难以养护管理,运行成本也高。

3、可识别性强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四、人文性原则

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清新、净美的气质。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中。

1、环境风格的建立

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2、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环境的创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3、现代精神的融入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2

一、整体性原则

1.具象学校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它是通过学校制度文化理性表现和环境文化感性表现出来的。因此学校环境文化建构必须在学校理念文化的大框架下进行构思,无论是教学楼的主体建筑风格、亮点景观的凸显,还是校园绿化中花草树木的配置,都必须体现学校核心理念文化,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例如,蓝田县城关中学理念文化的核心提炼为“攻玉”,环境文化具象以“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为历史发展脉络,以“持身如玉,切磋琢磨”为景观着力点,以“蕴玉―――攻玉―――润玉―――静玉”为环境建设主线,根据“玉”文化脉络增加景观小品和置石题刻,形成绿色生态鲜明、文化内涵突出的校园环境。

2.凸显主体建筑风格

学校主体建筑及其立面造型,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艺术追求和审美趋向。传统中式建筑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外观进行修饰打扮;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如,校园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和行政楼等,一般是位于开阔而显眼的空间,上附庑殿或歇山顶盖,下砌有石台阶相烘托。显得凝重而从容,表现出学术的崇高地位,同时也间接折射出知识的力量。这些隐性的信息,不知不觉地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由天津市对口援建的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大挺拔的橘红色主体建筑,下部灰墙圆窗、中间红白相间、上部四坡红顶,凸显津门建筑风格。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上,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特征,把一所学校的历史结合交融在一起,记录着学校的辉煌和前进的踪迹。对历史形成的建筑不易随便改变外表特征,确需改造或维修,应力求保持原有的风貌。

3.优化建筑空间布局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更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一般与外界以围墙隔开,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贯通的,体现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黄陵县桥山中学(老校区)为桥小、职中搬走后遗留,加上桥中,顺桥山山势自然形成三组四合院院落,设计时充分利用高低错落这一现状,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毅”主题,以“和、龙、孝”三组文化主题分别装点三个院落,形成桥山上、中、下三苑,并以黄龙景廊串联为一个整体,见缝插针安置特色景观小品,尽可能保留原有大树景观,重点做好垂直绿化,形成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立体景观丰富的校园环境。

二、流线性原则

1.顺畅灰色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是学校环境的基本流线框架,首先,满足疏导学校交通、组织校内空间的功能。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教学环境,以保证教学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其次,学校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最后,道路系统还有组景的作用。它是联系景观与师生的媒介,使之得以身临其境,实现其游园活动,从而接受校园景观文化的感染。中国古典园林所推崇的“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开门见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园景都可在校园道路系统中应用。所以,校园环境文化的建构不能脱离道路系统而孤立考虑,亮点要素需依赖道路流线的合理组织才能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结构。

2.构筑绿色廊道景观

校园道路绿化如同绿色的流线网络,将校园主体建筑用各类绿化用地联系起来。可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进行绿化布置。变化有序的干道绿化是连接各楼的纽带,平面构图上这条“绿线”宜以冠大荫浓的行道树为主,依次沿路列植或群植,构成绿色长廊,将入口、中心绿地、楼间有机地串联起来。沿干道配植时令开花植物、色叶景观植物,随季节呈现出不同季相,随时间差异而序列变化成为一条绿色廊道,构成校园的空气走廊,形成系统有序的组合空间,达到多种景观的感受。蓝田县城关中学是绿色生态校园的典范。一是木香花架把教学楼与公寓楼连为一体;二是两排法桐行道树把实验楼与公寓楼联为一体;三是东西纵向干道以植物来命名:国槐大道、木香干道、松柏小道、竹林幽径。一主一副、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3.展现彩色文化景墙

校园室外壁画常常配合建筑物立面墙体进行组合,以划分空间和突出主体。校园壁画需和学校文化理念和环境主题风格相一致,以教育性壁画为主,辅以纪念性壁画、娱乐性壁画和师生临时作品。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校园带状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绘画型壁画以师生绘画手段为主,用手绘方式直接在壁面上完成。工艺型壁画主要是指壁画的最后效果必须通过工艺制作手段来体现的一种壁画。黄陵县桥山中学(老校区)在着力挖掘文化景观墙的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桥山上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炎黄结盟”文化主题元素;桥山中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中国龙”文化主题元素;桥山下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清明祭祖”文化主题元素。

三、主题性原则

1.彰显学校标志景观

设置校园独特标志,目的是为了便于师生识别与记忆。一是要求形象突出、识别性强;二是要求位置明显,能为众人所睹。标志如与理念文化或某种含义相结合以形成联想寓意,则更显其突出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塑造的重点和亮点,将校训、校歌、校徽等以各种形式,置于该区域的显眼位置,重点传递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例如,黄陵县桥山小学主体状如船型办公楼,旬邑中学(石门书院)九级钟楼,均成为校园标志亮点。校园大门也是展现学校精神面貌、文化内涵的重点区域,它不仅起着交通枢纽和治安保卫的“门户”作用,也决定了人们对校园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大门设计,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往往也成为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耀州区北街小学状如波浪的大门,和综合实验楼一起构筑“一帆风顺”的文化内涵寓意。使进入校园的人们能够立刻感受到校训、校徽的深远内涵、体验出校园文化的主题,对师生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流连文化主题广场

校园文化主题广场的实用性表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休闲、娱乐、集会等各项活动,发挥着主导校园气氛的重要作用。文化广场场地的物质环境、空间形态、尺度、色彩等融入历史、文化的意义便综合构成一种场所精神,通过广场所传达的信息感受和追忆校园的历史和文化,取得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因此,文化广场成为校园的象征和师生共同的精神寄托,广场设计具有特殊的意义。正宁县山河初级中学入口文化广场采用山河大地景观,通过花岗岩、透水砖、彩色混凝土或嵌草硬质景观铺装,形成抽象的祖国壮丽山河地雕文化景观,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文化内涵突出的校园环境。

3.点亮主题雕塑风采

主题雕塑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往往是最富有生气、最能激发热血青年感知的标志。立意深远的主题雕塑,在表达文化内涵上,可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雕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雕塑的主题、立意和构思不仅能融入特定的校园文化,而且,雕塑对艺术的浓缩性使其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成为统领文化内涵的元素,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角焦点。另外,还要注重雕塑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来烘托绿色环境。例如,黄陵县店头中学的“和合”主题雕塑,与塑山挡土墙景观相得益彰。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师生活动的内容趋向,做到主题雕塑与文化主题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并形成众星捧月的气势景观。

四、生命性原则

1.搭配乔灌立面主景

植物是自然界给人类的财富,是学校环境的主角。绿色植物有减轻精神疲劳和视觉疲劳的作用,并能安定师生情绪。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花色叶形等特点,疏密结合,巧妙配置。使其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状,给校园整体环境带来不断变幻的自然画面。在乔灌配置中首先充分注意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各种绿色,使深浅浓淡的绿色之间形成鲜明层次和对比。如,深绿的油松、冷杉、雪松、柏树等和浅绿的柳树、榆树等配置,让人感到舒适、和谐。

强化人文精神承载和科普教育意义。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才是最有感染力的,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屠・子罕》)。显然是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

每年都有即将毕业的学生或回校参观的校友,在校园里举办植树纪念活动,这也是参与性的体现。

将绿地植物挂上标牌名签,标上品种名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状况等,同时也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植物的科普教育。

2.丰富地面花草辅景

低矮的花草是校园绿化中不可缺少的补充,使校园绿化充满生机与活力。草花色彩艳丽,充满生机,每年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草本丰富校内植物,如,美人蕉、孔雀草、大丽花、霍香蓟、金鱼草、百日草、千日红、银叶菊等。景观花卉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推崇的牡丹、荷花、、梅花等,都是历代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或赞其性格坚强,或形容其情操高尚,或以其姿色秀丽,书写和绘出了千万首幅脍炙人口的名篇和画卷。校园内有了这些珍树名花,再配上解说标语或在校刊上加以宣传,就会吸引青年学生来欣赏,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强调了空间的人文气息。

3.点缀游鱼飞虫鸣鸟

校园中的动物,一般除了要考虑饲养、管理上的卫生、方便与安全因素外,主要根据教学和园景内容来合理选用。一是配合自然、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可以饲养一些兔子、猫等小动物,二是在树上可以搭建鸟巢和食盒,吸引鸟类入园,三是种植花坛,招蜂引蝶。这些小动物的出现,不仅可以浓郁校园自然气息,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自然、培养爱心的平台。校园中自然聚集的昆虫与飞禽,能够自然而恰当地选择其栖息处,无须人工雕琢,便与环境极为谐调。如,候鸟、蝉类活跃于山阜林木之间;蟋蟀、蚱蜢、纺织娘、萤火虫栖息于山石缝里和墙根阶下,蜜蜂、蝴蝶、蜻蜓奔忙于花草丛中。这些观赏动物可以作为校园景观文化的结构要素,与山水、植物、建筑等和谐统一。

五、设施性原则

1.勾勒校园夜景轮廓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方式是学校生活的典型特征,就显得相对单调,景观使用规律也比较单一。学校亮化工程创造了一个明亮的校园环境,既满足师生夜间行走、学习交流、活动休闲以及安全保卫等功能需要。也是营造现代园林特色景观的重要手段,能充分和巧妙地利用园林照明系统来创造各种美丽景色和文化意境。照明设施重在保证校园夜间行车及行人的安全,同时在造型及色彩的设计上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

2.赋予置石诉说功能

置石一般有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设等形式,通常要求布局严谨、手法洗练,以达到以简胜繁的效果。校园中常以较少的大石块精心布置,形成突出的特置石或山石组景,并通过书画题刻,有主题意境、有书画韵味,给人以思索与启迪,取得以简胜繁的效果。所以说校园石刻是学校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文化特色。无论是什么质地和形状的石头,都可以因“石”制宜赋予其文化和生命,都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件作品。从教育的意义上看,从感悟的角度思考,设计每一块置石题刻的过程,都是教育工程的具体展现。

3.统一景观设施格调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3

优质医疗质量管理,无缝不至

医院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质量管控,就连运输也是质量管控的重要环节,比如当刚接受完脊柱手术的患者出手术室后,如果被野蛮搬运,势将导致医疗质量的问题。北大人民医院核心战略为医、教、研、运营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以质量为核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预防性、过程、事后控制),体现利益最大化趋势和承担社会责任,而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closed-loop management)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全流程闭环管理要做到可全员追踪、全程可追溯、可科学统计、可全面分析、可切实操作、可个体纠正。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全员、全程追溯,从院内一直追溯到患者出院回家,那才是追溯的最理想状态。做到数据实时科学的统计分析,目的就是要做到个体化纠正。

具体而言,涉及到所有的人:医疗、护理、技术员、药剂、辅助、学生、志愿者、患者、外服人员等;除了人之外,则涉及所有的物:药品、试剂、高值耗材(植入、介入)、低值耗材、医疗设备、通用设备等,其质量均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实现包括医疗、护理、物流在内的预防性、过程中和事后控制等全流程质量控制。通过医疗、护理、物流各个流程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探索,达到患者预后、患者满意率、效率俱佳的效果。即使是通用设备的质量也要狠抓到位,有的医院手术室发生火灾,危及患者安全,也将对医疗质量造成影响。

对于拥有7000名工作人员,日均门诊量1万,年出院量6至10万的北大人民医院,而在当医院质控抽查率达到5%时,医院的质控人员工作量就已满负荷,如何能做到全程追溯呢?就是三个字:信息化。

王杉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的必备手段,一方面,医院信息化建设(heahhIT)必须要考虑到患者隐私(privacy),信息安全(security)和保密(confidentiality)。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我国仍未制定强制性的医疗信息国家统一标准。几年前,我就提出,全国600多家的医疗信息提供商都有自己的编码,彼此不能共享,这对各医院多个信息化平台的整合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院有21家信息技术的供应商,为了实现业务流、财务流、数据流的共享和一体化,实现数据中心的沟通,不再有信息孤岛,我们着实耗费了很多的精力。过去更换一个模块,牵动平台其他所有的连接,现在,我们的集成平台真正实现了“大电子病历”的功能。

基于医疗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医院,主要包括对“物”(患者、护士、医生、行政管理、设备、标本、器械和耗材)进行标准化的全对象管理;对“联”(多功能网关、网管系统、中间件、医疗云)进行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对“网”(护理追踪、健康管理、实景医学、辅助决策、远程会诊、临床路径)进行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在“物”和“网”之间通过智能识别、移动计算,实现信息共享和全覆盖。我国的医院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来进行信息化建设,眼下美国也仅有3.1%的医院通过了HIMSS Analvtics Stage 7级认证,而美国以外的医院,全球仅有4家达到7级认证水平,北大人民医院2015年5月顺利通过了HIMSS 7级认证。

回顾北大人民医院20年的信息化历程,其中的艰苦和成就历历可数。从1996年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人力资源系统(HR),1999年的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LIS),2002年的门户网站(Web portal)系统,2003年的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2004年的网络安全控制系统(NSC)、2006年入侵探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IDS)、血库(Blood Bank),2008年电子病历(EMR)、医院资源规划系统(ERP)、病理信息管理系统(PIS),2009年的ICU、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医院数据决策分析系统(BI),2010年临床路径(CP)、超声影像信息系统(UIS),2011年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NIS)、全院性整体化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Full PACS),2012年信息集成平台(IE Platform)、心脏影像(CardiacImaging),2013年临床数据中心(CDR)、服务器虚拟化(SV),到2014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统一用户管理系统(UUMS)……

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把众多信息化平台整合到一起提供数据决策?王杉介绍,201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信息集成平台,是国内第一批建立集成平台的医院,共有21个供应商完成了29个系统、98个子系统、322个接口的建设,2013年10月上线运行的信息集成平台――架构在HIS、RIS、LIS、PIS、EMR、血库中心等公共服务系统之上的统一数据交互、分析的平台,共包含IE(集成引擎)、IE(公用服务)、EMPI(患者主索引)、CDR(临床数据中心)4个子项目,为“大电子病历”提供技术平台。

临床数据中心(CDR)整合了ECT、PIS、LIS、MNIS、RIS、心血管信息管理系统(CVIS)、患者主索引(EMPI)、会诊EMR、影像中心、血库、手术麻醉、体检等,“大电子病历”以患者为中心,具有集中管理、结构化、实时性、全生命周期的特点,收集了300万名患者信息,2亿条临床数据,2007年至今的住院数据和2009年至今的门诊数据。由IDS、MNIS、体检、科研管理、影像中心、ERP构成的BI系统,以及院内EMPI和院外EMPI为CDR服务。

目前医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扩展、手术与操作字典ICD9-CM等3项达到了国际标准,包括性别码、民族码、患者职业代码、婚姻状况类别码、文化程度代码、国家名称码、区县码等7项达到了国内标准,因在系统集成方面的突出表现,北大人民医院在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标准化和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甲等”标准,成为首批医院集成平台互联互通系统达到国家四级甲等标准的医院。

旨在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大数据,北大人民医院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共定义了41个交换标准,60个CDA规范,21个业务流程,76个术语字典,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医院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测评改造使北大人民医院的病历结构化程度更趋细致,完善了对外数据交换标准和通信标准,并逐步应用到实际业务之中。比如患者类型代码、ABO血型代码、证件类型、手术切口愈合等级代码、疾病诊断类别代码、用药途径代码、支付方式代码、药物剂型代码、标本类别代码等12个行业标准,及54个国内字典(如人员字典、病区字典等),每个字典都需要核审半年以上,而且,这76个字典只是需要标准化的全部字典的一小部分,目前医院正在运行的1366个字典都将逐步实现标准化、系统化。

全流程闭环管理。隐患尽扫

王杉强调,当下北大人民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全面支持闭环管理。医院目前构建起了由信息系统平台、区域医疗协作、临床系统、运营管理、IT基础架构5个领域、73个系统、211个子系统组成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质量与安全水准大幅提升。

临床闭环管理依托临床数据中心(CDR)而形成。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涵盖医院各个部门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数据,这不是对医院传统移动业务的,而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是真正以患者为核心,把整个链条串到一起做闭环管理。目前已经完整建立了护理闭环管理、检验闭环管理、护理评估、出入科和转院管理、手术麻醉闭环管理、门诊闭环管理、临床营养点餐等多系统闭环管理。

在全过程、实时的闭环质量管理中,“事前提醒”保证给医护人员及时的动态提醒,让医护人员及时地掌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避免过去因人为疏漏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系统的251个质控点可谓巨细靡遗,可主动提醒医护人员病历填写的问题,例如无主诉、无人院记录、主诉与现病史不符、无辅助评估记录、手术、操作名称填写有缺陷等,并可自动生成67张质控报表,让质控工作事半功倍。

事中监测保证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系统时刻对医疗质量进行自动监控,特别是对质控关键点的严格的必要性质控管理,让医护人员从繁重的医疗工作中脱离出来,而无需时刻想到病历质量的问题。事后检查使质量管理部门借助于系统,对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监测评分,实现“环节质控”,对出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终末质控”。

对于诟病已久的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北大人民医院已经拥有完整四大模块的学习型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系统――整合医嘱的临床路径应用模块,全程变异轨迹追踪管理模块,临床路径评价改进模块,智能化临床路径辅助生成模块。该系统的核心为4W(Who、When、Where、What)可追溯,即就是要知道谁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什么,让质控人员能及时发现差错及时纠正,便是闭环的管理。

比如口服药、注射药UDD全流程闭环管理,病区医生、护士站、住院药房之间的管理流程清晰。具体步骤如下:病区医生下达医嘱(HIS)一护士站确认医嘱信息(HIS)一住院药房扫描确认(记录审核者信息,如是谁在何时审核了送往哪个病房的药品;记录业务量,审核时间及审核量;记录配送情况,如何时送出或尚未送出)一药师审方(HIS送出)一口服药自动摆药(SPD);注射药UDD(药品单剂量调剂)摆药SPD(预先摆药、打印拣药单、摆药单、注射卡、贴瓶条等)-药师复核(SPD)-专业人员运输至病区护士站-护士接收并核对药品(扫瓶签,药袋,核对腕带)-注射药执行(PDA);口服药执行(PDA)-医嘱(HIS)。

PIVAs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4W可追溯,其核心是“6项正确”――给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剂量、时间和途径,特别重要的是最后正确记录,因为我们无法确保我院的1700名护士每个人能一直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目标是用药“零”错误,医嘱全程跟踪,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护理差错。具体步骤如下:病区医生下达医嘱(HIS)-护士站确认医嘱信息(HIS)-PIVAs(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房医嘱审核-打印摆药单、贴瓶条等-药剂师摆药-贴条码-配制室配置前复核-药品配置-复核交接单-专业人员运输至病区护士站-护士接收并核对药品(扫瓶签,药袋,核对腕带PDA)-护士扫描(扫瓶签,药袋,核对腕带)执行-确认医嘱信息(HIS)-医嘱(HIS)。此外,北大人民医院还制定了护理PMP(项目管理师),而输血、母乳、检验、手术室、放射检查、医师会诊、生物标本均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等。

数据分析平台。助力决策

“在数据支持决策的BI系统中,除了流程的分析和管控外,医院数据仓库方案提供全院使用的数据仓库,弹性的使用者数据分析功能,可提供历史信息作为趋势分析之需求,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来源系统与分析应用,可支持对疾病的统计分析。门诊、住院、药库、检验检查、卫材、病案和财务为来源系统,实施利用率分析、疾病管理、盈利分析、药品收益分析、医保返还分析。”王杉表示。

以辅助系统“院内感染实时监控预警管理平台”为例,过去发现院内感染的整个过程需时7~10天,且只针对部分科室和病例,依赖医生的临床观察、人工上报和录入的方式,院感控制管理滞后。

现在利用院内感染实时监控预警管理平台,可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例进行症状监测、手术监测、耐药菌监测和体征监测,收集监测手术麻醉、医技检查、重症监护、临床医疗、实验室等医疗系统数据源,可通过快速响应的两大平台――医务人员的短信平台和出院患者的随访平台,改变医院感染监测的传统工作模式,实时进行症状监测、检验结果监测和项目自动监测。医院耐药预警系统启动后,2011年上半年共预报26次(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012年同期预警14次。由于提前干预,医院重症医学科耐药聚集性发生出现明显下降。比如一次检查中,对外科手消毒监控时间为一周(2014年8月1日至8日),监控视频时长288小时45分钟,监控总人数3443人次。结果显示,不规范人数141人次(4.1%)。统计结果亦显示,不规范操作的人员中以高级职称最多(36%),其次是初级职称(30%),中级职称最少(4%)。

管理没有最细。只有更细

“一滴水中见太阳,细节决定质量。”王杉总结说,以西直门院区17个手术科室中某科2013年全年的手术情况为例,从麻醉准备结束到等待手术医师三方核查的时间为100 66分钟(167.77小时/21个工作日),从麻醉操作结束到手术准备开始等待医生的时间段为5793分钟(96.55小时,12.1个工作日),这也涉及了医疗质量的问题。一是患者麻醉前等待手术医师三方核查之时,是否会产生心理问题?二是从医疗费用来看,如果麻醉操作结束后的等待医生,多用的麻醉费用谁来支付?由于等待医生而超时工作,手术室人员的加班费用该谁支付?

医疗质量要关注的不仅包括“人”的行为,还有“物”的管理。比如在高值耗材管理领域,医院面临不少的挑战,一是采购金额大:过去2011年支出2.2485亿元,每月所涉金额达到2000万元,近2万品规的高值耗材,基本的管理程序只依靠四联单。科主任(或科主任代言人)填写耗材四联单后,交设备处管理高质耗材进口的工作人员签字,与财务处外派会计签字后即可支出,流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涉及的科室较多,共有24个,采取事后管理,科室负责采购、实物堆放在科里,设备科室不见物;二是很难判定价格管理是否应遵循采购限价;三是“三证”管理方面,资质管理与采购分属不同部门,信息不共享,采购部门不能及时核对耗材及供应商是否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要求,一旦使用可能出现法律纠纷;四是库存管理方面,如果没有帐实核对,出现丢失、重复使用、多次计费等情况很难发现。

为规避高值耗材管控中的风险,北大人民医院引进了医用高值耗材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实现了高值耗材一物一码全程追踪。在医用高值耗材的ERP管理中,统一字典避免了控感办和设备处信息统计不一致;提供自动预警,资质的扫描件导人系统,注册证、生产批号和供应商资质及授权的时效到期自动报红,不用人工查找,可在系统中直接查找到耗材的三证等相关信息;盘库时设定基数库的库存量,具有自动补货功能,可以自动生成采购;系统中可以直接查找到耗材的生产批号、有效期、供应商信息、注册证、使用时间和使用去向;核实收费情况,减少人工操作,可以直接打印四联单。

再比如高值耗材中骨科“走穴”手术包供应商有22个,手术包84个,品规1302个,每个手术包平均143件,金额较高,平均为42.18万元,比如脊柱内固定系统,标配品规140个,标配数量899个,标配金额270.36万元;椎间融合器标配品规22个,标配数量100个,标配金额48.83万元;钛网标配品规18个,标配数量84个,标配金额为44.77万元。高值耗材的管理风险巨大,如果手术结束后骨科包使清单出现偏差怎么解决?我院改进后的骨科包清单,格式清晰,4人核对更为科学。

而低值耗材采购则包括医材、办公用品、印刷品、被服、气体、五金、建材等,过去北大人民医院的低值耗材采购存在不少问题:2008年全院物资总额为8596万元,月均716万元,12 040条,无默认供应商、无价格;2011年低值物资共计7541个品规,183个供应商(包括设备耗材343,低值设备8);领用与发放涉及262个申领部门,2.4万笔申领,3060个品规,发放数量为4507万件,金额为14.986亿元,其中医材占比90.05%。当时各个科室手工填写领物单一库管员手工加总一采购通知供应商送货一到货后按手工申领单发放,造成采购遗漏、错发、漏发,手工单据因字迹不清、潦草,需要多次反复核验,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些问题,北大人民医院采用现代物流B2B平台,解决了过去“物管不住、财核不准、人搞不清”的问题。具体流程如下:科室分仓库按规范材料字典(名称、规格、价格、默认供应商)进行网上申领一主管副院长电子化批量审批、事前管控一按供应商合并自动生成采购单,方便快捷,分别发送供应商和库管员一供应商按采购单备货送货;库管员按采购单验收货物(加强内控监控供应商货票属实)一院内按科室合并生成发放单并发放(自动化辅助发货准确及时);对供应商按采购单收发票一审核采购全过程(外派会计,全过程监管,完成三单匹配,打印入库单)一财务处自动过账,执行付款(明细账免录入,方便核对)。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4

1、 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增加阅报栏、板报等设施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

(来源:文章屋网 )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生态型校园;校园环境

1 对生态型校园环境的认识

1.1 生态校园的概念

生态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融为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一个符合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校园应该具有合理的布局结构,即具有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科学的功能区、结构的划分与合理的数量分配;基础建设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与耕作层上壤,建筑材料应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及自然材料;有足够的绿地系统,丰富的适应土地生存环境的物种,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处理全部或大部分校园内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逐步能够达到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与资源,广泛使用节能产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机制,校园人群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意识较高。

1.2 创建生态型校园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生态原则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能量利用、消耗及输入、输出的循环平衡。所以,生态型校园的概念应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校园环境,并有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小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

1.2.1 充分展示“以“人与自然合一”为本”的思想。校园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生态的环境观应以人与自然“合一”为本,强调校园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校园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寻求进步与发展、适应环境过程中的物化外显,是一个有活力、有生机的价值系统,它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因而校园环境应被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处地域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着构成校园环境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环节,即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以及主体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关系。

2 高校生态型校园环境的基本构思(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2.1 道路的景观环境规划

道路、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校园整体道路规划,依不同级别,不同路段的要求进行绿化。以行道树为基调,配合花灌木、修剪绿篱,时令草花,地被植物以及园林小品,将道路规划成层次丰富、色彩各样、季节变化多样,可行、可游、可赏的绿地。

扩大生态校园的步行系统,减少汽车污染、噪声和安全,做到人流、车流互不干扰是生态环境设计的另一特色。在新校园的规划里,对这一特色也是有所体现的。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流向——从生活区到教学区,而连接这两个区域并承担主要交通的是宽800m的长廊,这样使长廊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宽度适宜,尚不拥挤。

2.2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对于校园建筑和道路之间的分散的面积较小的绿地和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空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例如在新校园里有微型生态保护区、中央水系景观区、西山果园等面积较大的绿地都充分体现了生态的特色,在微型生态区内圈养麋鹿、在保护区的旁边还有巨大的鸟笼使几种不同的观赏鸟类在此定居。

3 在实践中如何体现新认识

3.1 要始终如一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校园内应争取确立文物及集中绿地等重点保护区,重点绿地区内不要扩建校舍,并始终要保持校园有足够的绿地比例,同时还应积极促进生态发展,如校园生物的繁衍增殖、树木优生、草皮更新、水面净化、禁猎、建巢引鸟等等。

4 小结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面对的人群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从事高层次学习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故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背景、个人喜好等都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总之,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料,建设生态校园是今后各类高校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略.谈生态建筑[J].世界建筑 1998(1)

2 周逸潮,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校园环境规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 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 建设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相互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1-02

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外在表现形式,规划统一的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环境绿化美化优化、教室、宿舍,宣传设施、标语,以及各个活动场所的具体布置等。营建特征突出、文化浓厚、整体统一、文明高效的校园环境,具有树形象、聚内力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校园环境建设是高职院校凝炼竞争优势的促进器,显影器。

一、规划校园环境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校园环境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具有实物性、可视性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要真正意识到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学院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长远眼光总体布局,集思广益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校园环境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机,关键阶段,创新思路,提前规划,做好布局,重点是做好校园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环境绿化美化优化,统一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特征,从而做到校园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统一、环境优美、命名体系统一。

二、领导校园环境建设,做好组织建设

做好组织领导是校园环境建设扎实开展、有力推进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组织领导工作,校园环境建设才可能做到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才能有条不紊、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集体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是做不好校园环境建设的顶层设计的,做好了,实施起来了也会因人、财、物的配置而困难重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配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组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宣教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的日常管理,统筹部署落实各项工作。据公开报道,2015该院投入资金215万元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计划投入资金14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团队与课程体系的开发;2017年预计投入资金145万元,主要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应用、系列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或读本的编辑出版。

三、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主题选择

主题,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中心思想和生命力,是学校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与价值选择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人文气息重要载体。不仅彰显着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高校中唯一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院校,该院一直致力于生态校园环境建设,主打“生态”主题,在生态校园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服务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肯定。该院在40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生态”理念贯彻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其它各类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的标杆,打造生态校园文化,与该院以农林学科专业为办学底色,以环境、生物类专业群办学特色相互支撑,生态校园品质不断提升。翠湖广场与蝴蝶泉广场两个集生态园林专业教学、生态文化景观、休闲游乐于一体,设计新颖,一步一景,依山傍湖,浑然一体。2016年3月,该院面向全院师生、校友和全社会开展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名称征集活动,要求采用生态术语、珍贵名木或名花名草来为之命名,以体现生态办学理念、人文底蕴和核心价值观。天然昆虫野外释放盒项目有序推进,用动物天敌相生相杀来打造环保、天然的校园动植物生态系统。以“生态”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建设,有力的推动该院的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及服务、生态产品经营管理、生态宜居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及服务等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及生态专业人才培训,是培育校园文化长足发展的肥沃土壤。

四、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专业对接

校园环境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必须做到与专业设置、专业特点相对接,做到校园环境建设与学生专业技术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相互促进,由环境育人提升到体现学校专业特色(设置)的特色校园环境育人。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生态湘军的摇篮”,环境、生物类专业群历史悠久,专业优势突出。该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把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与专业群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集结校园环境的美化功能与教育教学功能于一体,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受到专业熏陶。随处可见的草木悬挂二维码标识牌让学生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可以了解它们的种类、习性、功能。与休闲广场、各种绿化角项目、主题文化石浑然一体的30多公顷的绿化面积,40多万株乔灌木,10万盆各色花卉,近4万平方米的草坪,120科481种植物,使校园“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依据该院2015年启动的校园总体编制,规划建成一个景观成“品”、绿化成“片”、花卉成“园”的生态校园。

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职业引导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所以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它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因为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属性,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这就要利用校园环境建设做好学生的职业引导,让学生在学校体验职业与就业、企业文化与就业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融合企业环境,从而达到满足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目的。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把校园实训铁路线路与兰新铁路正线接轨,接触网、变电站、高速铁路线路齐全,在教室、演练地、实训场所悬挂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一如置身于铁路企业当中,走近和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学校的各条道路均以铁路线路如“兰新路、京广路”等命名,在校园中设置了具有铁路特征的雕塑、宣传栏;教学楼的每间教室均兼顾共性与个性,分别悬挂主题标语和规章制度;校内电子屏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宣传;铁路文化元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能呈现环境育人的氛围,让“高职生”秒变成“铁路人”。

原湖南财经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现湖南交通工程学院)2007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独特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学经营、学管理、当领导、当老板,变“职场”中人。

参考文献:

[1]扬娜.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2]陈鸿飞等.赢在特色――来自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的报告[N].湖南日报. 2010年4月26日(第4版:专版).

[3]匡长用.衡阳高职院校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与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1(12下).

[4]王怡径然,尹萍.创卓越院校 育卓越人才[N].中国绿色时报副刊,2016-3-30.

[5]张瑜,黎悄悄.树生态标杆 创卓越院校――记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J].林业与生态,2016(4).

[6]徐立耘.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职业,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