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对策建议

一、从各个方面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人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在教学评价方面,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作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你可以观察学生如何听讲、如何做笔记、如何做作业,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如何处理争执。在生活中,观察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三个层次,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2.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理论联系实践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学生视野,使数学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在课本的例题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善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向现代化迈进,寓教于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愉悦,做到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可以向现代化迈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教学设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建议

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下列建议:

1.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把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培养并考查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

2.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消极被动的“教书匠”的教师形象而成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地“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富余劳力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时髦。孩子们大都由老年人监护,他们文化层次很低,一点儿都不重视学习。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孩子的学习条件多数变得较差,情绪受到挫折,无法安心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读书只管尽义务。”或是“学那么多干啥,只要会学会算就行!”除受此影响外,中学的学生,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家长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像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确立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使数学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因此打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尤为重要

一、无效课堂的成因

1.课堂提问很随意,针对性不强

新课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虽然改变了原有“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但是有的改成了“满堂问”,还有的想到哪问到哪。问题完全没有目的性,也没有为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只是一味地提问其结果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事倍功半。

2.课堂讨论只注重形式

课堂讨论不是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对于老师出的偏难的问题学生讨论半天也没有结果。这样看课堂上看似热闹,学生都参与其中,实则没有效率。给那些平时就不爱学习的学生善于抓住这样的时间开小差。所以课堂讨论时老师更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纪律。

3.没有及时给出课堂评价

人在受到鼓励和肯定的时候会更加勇往直前,快马加鞭。小学生正处于急切渴望被认可的年龄。如果一个学生正确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没有及时给出肯定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意愿就会大打折扣。

4.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氛围才会和谐。如果老师不苟言笑,或者不具亲和力都会让学生和老师产生距离感,就会使学生不敢畅所欲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不能很好地和老师沟通交流。久而久之,课堂效率就会下降。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应对策略

1.有效的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思考。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做到课堂有效提问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将每节课所讲的内容的思路整理清晰,找出关键点作为问题提问。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教师可以做有效的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被打消。老师的引导也可以让学生从中收获学习的思路。对于那些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正处于调皮淘气的阶段。对于学生就要多问。老师一味的讲课根本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如,小学一年级课本《认识图形》中讲到了很多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教师可以拿生活中的杯子、橡皮、课桌、板凳为例子让学生自己辨认是什么图形。这样做的效果会使小学生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课堂氛围轻松而高效。

2.有效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课堂讨论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讨论问题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太复杂学生讨论不出结果会气馁,过于简单学生也体会不到思考辩论的乐趣。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节是《观察物体》。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它锻炼的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图形去实践和验证效果会更好。老师列出问题,几个正方体如何摆放会得到正面、侧面、俯视面的图形。以小组为单位,大家集思广益。哪个小组先得到正确答案,可以举手示意,上讲台为大家做演示。演示正确为小组加分。小组的分数可以累计。每一学年评论最优小组给予奖励。那些不参与讨论,开小差的人就会被小组内成员鼓动去为小组争光。

3.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虽然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但是谁都希望自己被肯定和表扬。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给出正确的回答,老师要注意给予正面的评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老师一句肯定的话语有时会让学生激动许久,它可以为学生提气、打气。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老师也可以给予勉励。让学生下次还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当中来。

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师益友。”若老师可以和学生做朋友,那么老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是参差不齐。对于那些后进的学生,老师更应该重视。不要让学生感受到被忽视。多和他们沟通数学学习上遇到的阻力。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老师和学生做朋友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个性,从而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本文就一些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根据本文不难看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高效率的教学在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我们要从这点出发,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下面我就如何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巧抓随机事件

布卢姆也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师生发一个闪烁、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反而成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1.点石成金

在教学《时、分、秒》时,上课铃声响起。突然,一名学生举手要接家长送来的小闹钟。全班骚动。“你去吧”。教师说完,有了好主意:“小朋友,请你们看着墙上的钟表算一算,他用了多少时间?”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汇报他所用的时间,结果不统一。师:“你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呢?你们想交流吗?”在学生交流中相机教学新知……

案例中的随机事件,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但教师并没有责怪,而是别具匠心地过滤其消极影响,提炼其有用的成分,进行剪切和放大,粘贴到知识场,借题发挥,转化为一首美妙的“插曲”,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

2.顺水推舟

在教学《角的认识》,教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他们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

本案例中的随机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师就乘机顺势而下,用学生所想所做组织下一环节。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了“东风”,教师就应迎“风”而上。“乘风破浪会有时”,此“时”就是学生一些随机事件形成的教学资源。

3.见风转舵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在进行一番知识的铺垫后问:“老师手里有个神奇盒子,你们随意抽一个球老师闭着眼睛都能猜出它的颜色……”老师正想按部就班的揭题时,突然一名学生说:“我知道,盒子里全都是白色的球。”这时教师笑眯眯地问:“是吗,我们来抽抽看?”教师顺势而下地问,“我们再打开盒子看看。”教师随手边拍手赞同边提问:“你们猜的得太棒了,那如果再放入两个红球,结果会怎样呢?”该生摇摇头,教师鼓励道:“不要紧,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动手试一试。”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教师没有陷入“尴尬”,而能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真正溶于互动的课堂中,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让课堂教学中的“小冲突”转变成“锦上添花”。

二、巧用动态生成

1.捕捉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提炼等方法,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一是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选择。“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优选的标准:一要有利于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二要符合数学学科学习的规律;三要符合数学教材、学生和生活实际。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二是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如在《可能性》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一题:“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怎么设计抽奖?如果你是超市老板又要怎样设计抽奖?”我通过对学生引导,让学生想象、猜想,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提炼。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如让学生当众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探索方法以及经验和体会,然后再让全体同学也亲身经历一番他的发现过程,从而获得各自的体验。

2.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3.利用错误信息,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的错误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通过学生的错误,教师不但可以发现学生所学知识的不足,还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针对课堂交流中生成的这些错误,教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教学除法竖式计算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道练习题:856÷7,这时,一位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答案18,教师并不立即给予表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寻找错误的原因:“那么这道题应该怎么改?”这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活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身边的社会与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往往是模糊的,不太清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模糊的感知性知识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

三、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4

一、教师的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教师的“讲授”都占据十分据重要的地位。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能使学生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数学活动的调和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性与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问在当问之时。教师的提问应当是引起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利用学生急于向老师表达的欲望,引起后面的学习与探究。例如,在教学认识升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了一升水有多少。然后我及时地提问:“那么想不想知道一升水有多重吗?想一想,怎样称出一升水的重量呢?”又如在教学一年级统计这一课时,在课的一开始我就提问:“为什么不能很快地说出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这些客人各有多少?”用此问题为切入点,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逐步体验、领悟统计的过程。(2)问在症结之处。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以巧妙的发问适当点拨是很必要的。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白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后,我提问学生:“1”是什么数?部分学生很快回答:“1”是质数。这时,我设问:“1除了它本身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学生很快就判断出“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3)问题要经典。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一定要抓住关键点设计问题。

2.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能合理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用精巧的教学设计和和蔼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在这种环境中的学习,最能体现学习的有效性。如果情况相反,教师比较严厉、苛刻,对学生毫不留情,可能在短时间内由于学生惧怕老师,学习、作业都战战兢兢,久而久之,学生对此就会习以为常,把挨批、被整当做家常便饭,慢慢就会出现对立情绪,学习效率将会显著下降,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如学习《年、月、日》这部分比较枯燥的内容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富有激情的语言:“同学们,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大家心中充满了幸福和自豪,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又问:“你们出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3.教师“倾听”的有效性

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二、学生独立思考与生生合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通过例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接着老师给出以下几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分别为10厘米,5厘米,5厘米;6厘米,4厘米,5厘米;5厘米,2厘米,2厘米;8厘米,4厘米,5厘米。让学生先看一看哪几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摆一摆后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可以,而有的不可以呢?学生经过激烈讨论总结得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在实践操作中产生疑问,在操作中解决疑问。

一次有效的小组合作,必须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二是小组中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参与面宽;三是合作效果的延展性明显,学生能从中学会学习、养成习惯、发展思维等。我们提倡小组合作的形式。如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我让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摸球游戏,在游戏中规定好小组的组长和各成员的任务,明确游戏的规则,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

三、课堂上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社会环境,有效性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课堂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做好教学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进而实现我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建情境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提升有效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想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就应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以良好的态度参与进来。例如:在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教学情境,“同学们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呀,老师这有好多蔬菜,快来选一选!”然后教师将一些带有豆角、茄子、辣椒、黄瓜、蘑菇、芹菜、土豆、西兰花的蔬菜图片,学生都在抢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然后教师继续“同学们能不能把喜欢吃各种蔬菜的人数整理出来?”学生兴致勃勃的进行整理和统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我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知识,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生活中的数学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可以准确的、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可以在生活当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教师要构建引导和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加以引导,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适时的点播,将探究式、自主式、体验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的中间,以操场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别说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以及食堂的方向和位置,在这过程中教师无形的引导就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合理提问,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提问,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内容应该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因此,教师在使用课堂提问时应该重视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日常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圆的?”“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设计成圆形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国农村小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建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合理提问,促M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不断地实践中完善和总结,促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丽文.基于有效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以教学情境、问题提问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4,11:113-116.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学永恒的话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是针对课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甚至无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反思和回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主要源于认识层面的不到位和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和有效实施两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

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要正确解读教材,二要全面把握学生,三要有良好的目标意识。

1.正确解读教材

首先,我们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在细节上应学会推敲,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

2.全面把握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尽管在小学数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对此,我们曾提出通过“数学日记”和“师生非教学性对话”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有良好的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也是影响有效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思考有三:一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二是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仅是教学参考书的复制,不写也罢。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一要创设教学有效情境,二要组织教学有效活动,三要促进教学有效生成。

1.创设教学有效情境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此,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具体要求,这里不再复述。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教学服务,教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也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教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并且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反而会更直接、更清晰,此时,就没有必要为生活而生活、为童话而童话,直接从数学旧知引入又未尝不可,或许还可收到开门见山、简捷明了的效果,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情境只要能使儿童产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系统外部,即现实生活;也可以来自数学知识内部,处理得当,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组织教学有效活动

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是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我们不能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应该对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不能单纯依赖”并不表示完全不要,适度的模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因此,如何科学、审慎地反思传统教学中的方法、理念,并以一种传承、扬弃的理性态度对待它们,在课程改革不断往纵深推进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促进教学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