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1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调查;中职示范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30-07
作者简介:黄小平(1971―),男,硕士,安徽省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和中职计算机教学。
2010年6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分三批遴选支持1 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国家中职示范校申报和验收的基本条件。2015年1月,教育部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了解各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笔者对安徽省首批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背景与基本情况
2014年安徽省9所学校正式通过国家三部委的验收,成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通过实地调研、网络监测(各示范校门户网站和中职示范校成果展示网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了许多资料和官方数据,查阅了各示范校的项目任务书、申报表以及验收结果的总结报告,了解了安徽省首批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这些正式公布的成果数据是国家示范校验收的基本依据,对于这些学校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的建设情况是最佳的佐证。
对首批中职示范校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因缺少对芜湖高级技工学校的调研,故补充第二批示范校安徽机械工业学校的调查数据作为参照,调查的中职示范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表制作说明与调查方法
为更好地获取安徽省首批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数据,参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2013年5月制定的《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试行)》并进行了简化和取舍,制定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调查表。问卷发放从2014年6月份开始,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通过网络邮件或者QQ方式直接发送和回收,问卷调查数据主要是以各示范校国家级验收的基本数据为参照,参与调查的对象基本是各示范校数字化校园项目的建设主管,个别是主要参与教师,因此,调查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基本反映了各校在示范校创建期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真实水平和现状。
为简化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力求简洁客观反映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被重新设计成“是否”问题,力求对数字化校园的基本要素有一个客观真实反映,不涉及各个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的差异。
二、调查结果分析
数字化校园基本情况是各示范校数字化校园项目整体的集中反映,这一部分数据是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调查的基础(见表2),这些数据客观实际,尤其是对于本校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来说,采集容易,可信度也是最高的。
(一)数字化校园专职管理情况
从这些基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数字化校园大部分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进行建设和管理(如图1所示),而且建设和管理部门也各不相同,层级也千差万别,在校内机构设置中的位置也不一样;就是设置了专门管理部门的学校,其功能和职别也差距很大;在安徽省首批10所示范校门户网站的学校职能机构设置中查询,单独设立的数字化校园管理部门基本上都不属于学校的中层机构,可见其职能和权限都是有限的;由学校其他中层机构代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校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常态,没有专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部门,至少说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推进层次没有得到重视,信息化应用还没有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必需功能,这是安徽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制约;是否有专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职能部门应该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首批中职示范校尚且如此,其他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水平更可想而知。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2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幼儿园始建于1983年,隶属周村区教育体育局,是山东省省级实验幼儿园。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1992年区委区政府对实验幼儿园进行扩建,新扩建的园舍设有9个教学班及各种功能用房,设施配备齐全,园内环境优雅,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真正实现了美化、绿化、儿童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标准。幼儿园现有托、小、中、大4个年龄段,11个教学班,在园幼儿480余名,教职工59人。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借助信息化,追求高效率
围绕“探索学前教育的真谛,奠基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的办园理念,教师制作了幻灯片、课件、微课等,这些教学资源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符合幼儿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特点。课件资源的共享,对帮助教师高效率达成教育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围绕目标,服务教师
幼儿园建立了学校网站、局域网,并有专职计算机教师管理,实现了网络班班通、电话班班通。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计算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计算机、电视,并配有数码相机,开设了电子备课室,开通了家园手机信息通,从而建构了幼儿园立体型、多层面的信息化教育网络。学校购置了与主题活动教材相吻合的多媒体课件库,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效率。
师资培训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研的关键。幼儿园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负责,完善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
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幼儿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并对教师使用情况进行年终考核。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幼儿园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会,真正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3.追求实效,形成特色
教师备课实行电子化,不仅增强了备课的有效性,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幼儿园不断完善课件库、网站和博客,为教师备课搭建了高质量的平台,并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组合。信息化教育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并达到四轻松,即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轻松,教学重难点轻松突破,教学目标轻松实现。
幼儿园通过博客、QQ空间、微信等信息工具,不断完善幼儿成长档案,提供了家园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3
山东省青岛市财经职业学校是一所拥有57年历史的公立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现开设有会计电算化、国际商务、计算机和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
学校有双师型教师45名,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特级教师1名、青岛市特级教师2名、市优秀教师5名、学科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12名,约30人次在全国、省市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优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智慧校园建设打下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始终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先后筹建了网络中心、班班通、校园网站以及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大数据下的教师评价系统也于今年投入使用。
学校先后对教学与办公信息化、网络中心、机房设备升级,建设了30多间多媒体教室、1间录播室,每间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结合专业特点,学校建设了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实验实训室20间,每间教室均配备了台式机和笔记本,方便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共拥有计算机1000余台,生机比达1.5:1,师机比达1:1。
2.优秀的现代型教师队伍,为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
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每名教师均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并服务于教学。学校不断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和电子白板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3.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与学生学习无缝衔接
学校构建了以录播室为基础的视频采集、制作、应用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建设了精品网络课程在线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点播服务;教师创建了学习型空间,利用博客进行网络化学习、信息化教学和个人知识管理。学校利用多媒体辅助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等,使用多媒体将照片、实物等传统展出方式与纪录片、微视频等现代宣传方式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位于城区东部的杜坡山下,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学校现有教师105名,40个教学班和6个幼儿班,共有2500多名在校生。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
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设了虚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云计算教室、乐高实验室,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学校着力进行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构建了数字化办公、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读书、家校服务五大系统平台。
2.提高学校干部的信息化领导力,启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改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校干部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每年派出学校干部参加各级培训,每年组织两次办学思想论坛,要求学校干部带头使用信息化软件,建立校长教育思想专题网站。学校组建了一个具有信息化领导力的团队,制定并逐步实施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3.改变备课方式,调整教学行为――创新教师教学模式
学校要求无论是新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必须善于质疑、设计和协作学习,提高自身的设计、辅导和帮助技能,运用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师可以登录网络平台资源库,按照新课程标准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筛选、整理出需要的资料,并将之充实到教学预案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新的变革。有的教师利用高级思维工具了解学生最关心的环保问题,分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的教师利用班级主页和个人博客,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享美好的教育生活。
4.无边界课堂的探索,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综合运用――实现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教师充分发挥云存储和金山快盘、360云盘等平台的特点,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展示交流,在课后进行总结反思,并将学习体会、疑问、学习成果等反馈到学校网站的相关栏目中,为学生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协作学习的空间和展示成果的舞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基础教育;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34-08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逐步从最初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一系列设备、资源和软件的配备,转到逐步重视应用,重视实际效果,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是反映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效果、投入产出情况的重要依据,逐步受到各地区、学校的关注。近十年来,从高校互联网络的建设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再到“农远工程”的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各级政府在教育信息化市场投资过千亿,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却认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看不到与之匹配的效益,其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为了能够整体地、全面客观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确保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问题。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来看,各国都在积极研究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并将评估结果用于国家决策制定和教育应用。2001年,美国开发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体系主要包含四方面:硬件和网络连通性、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学生成就和考核。[1] 2006年,英国教育通讯和技术署(BECTA)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体系(The self-review framework,简称SRF),SRF由六个要素组成:领导和管理、规划、学习、ICT能力评价、专业发展、资源。[2] 加拿大启动的泛加拿大教育评估指标项目(PCEIP),其评估指标要素有:生机比,连接网络比率,学生利用Internet开展活动情况,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所存在的障碍等。[3] 除此之外,日韩等亚洲国家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也开展了相关研究,日本教育信息化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有项目投入、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与共享、教师、学生等。[4] 韩国教育信息化评估要素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与普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教学与学术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等。[5]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相关研究,2010年化方等提出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6]2011年成江荣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纵向发展阶段和横向发展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7] 2012年吴海燕等从教育类别信息化业务模型出发建立了绩效评价元模型和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 2013年王丽红提出了面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9] 2014年吴砥等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与学应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等五部分的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10]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具有特色的评估指标模型或体系。[11] 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讨论阶段,鲜见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多次征询数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基于2014年6月份期间对苏州全市中小学开展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出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较为客观的测度出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本文对区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有效地监测和预测;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了解各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评估和考核各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提供了量化标准。而且能够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为缩小地区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促使各区域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有助于及时提出解决区域失衡的相应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速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一、 苏州教育信息化近年发展概况
苏州市是在全国最早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中等城市。1998年初,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校校通”,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学会上网、50岁以下教师学会用网,如今这目标已经实现。进入新世纪,苏州市又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具体目标是:建成全市宽带教育城域网,校校建网络,班班有电脑,人人会用网,中小学学生的电脑配置比为8:1;师生人人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构建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差距的有效举措。现在,苏州市已经普及了12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30%,教育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苏州市得力于教育信息化早起步,在教育全方位的信息化工作中大展身手,多项指标领先,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跨越发展。
2008年,苏州被教育部授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被评为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2009年,苏州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0年,苏州被列入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201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2020年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累计或相关投入
近15年来,苏州市投入资金近50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宽带教育城域网和率先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生机比达6.8:1,师机比达1.8:1,全市所有学校拥有100兆以上光纤,全市建成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近7000间,有104所学校拥有录播教室。各县级市、区全部建成了高品质的教育网站,全市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包含中职学校在内的689所学校全部建起了门户网站。45岁以下教师100%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苏州超前部署,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09年,苏州率先启动教育E卡通建设,市区近5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在苏州市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率先开通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主开发3000多节“名师课堂”,整合推送1.2万个优质教育资源,访问量超过240万人次。
2.机制探寻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苏州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苏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基本完善。“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实施多年,计算机以及网络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极大普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州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各校之间基础硬件条件基本均衡。但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不平衡,各地区、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依旧突出;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更多从学校管理与教师教学方面考虑,缺乏直接为学生服务的信息化项目,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利用也较为匮乏。
2013年7月,苏州市政府《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提出全市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是紧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依托“智慧苏州”规划,推动“智慧教育”建设,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基本建成“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应用环境,基本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上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在90%以上。
二、 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是一个评价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教育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推动作用。该指数由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应用效能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五个分类指数组成。[13]
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可以综合性和概括性地评价与比较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横向比较,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国在全球、或各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通过纵向比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变化情况。[14]
1.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评价是以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对当前苏州市各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教育信息化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的地区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15]为合理的测度苏州市各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选择了以下五大分类指数,分别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应用效能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这五个分类指数构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数。一级指数包括19个二级指数,二级指数细分为29个三级指标。
具体而言,“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主要考察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拥有量、校园信息化终端与师生之间的比例、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网络环境的建设情况。“数字资源发展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主要考察了学校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以及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情况。“应用服务发展指数”主要考察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水平,体现了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综合实力,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主要从学校空间的开通比例、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等方面加以考察。“应用效能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主要考察学校信息技术的开课比例、学生的使用意愿、家长的支持程度和学科教学的应用情况等方面。“机制保障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主要考察师资队伍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情况。
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和2014年度苏州市下辖四市六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苏州教育局直属学校的各项指标数值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相同权数简单算数平均法来测度苏州市各区教育信息化指数。
2.计算公式
本研究选择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苏州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综合指数法分为线性加权模型、乘法评价模型、加乘混合评价模型等形式。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相对均衡、指标值差异不大、各个指标相关性较弱的样本,可以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计算。[16] 具体计算公式为:
EDI=W
W
W
Z
其中,EDI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数值,n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的分类个数,m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i类指数的指标个数,r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j类指数的指标个数,W为第i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且W=1,W为第j项指标在第i类指标数中的权重,且W=1,Z为第i类指数中第j项指数的第k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且W=1。
在对各指标计算前,需要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的量纲,使其能够进行相加计算。各评价指标原始值为Xi,无量纲化后值记为Zi。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价效果的影响,这里采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构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借鉴CPI指数计算方法,设定指标基期。[17]选择2014年作为基期,将2014年苏州市各区数据的中间值记为Zi;
正指标计算公式Zi=Log2
1+*50
逆指标计算公式Zi=Log2
1+*50
经过上述计算处理后,最终测算数据可以实现同一年度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
3.权重设计办法
依据统计指数和统计评价理论,选择一系列反应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并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18] 根据研究需要和工作量确定15位专家,他们均是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领域有一定建树的教授、副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表1)。通过将预选评价指标集制成咨询问卷,拟定“专家问卷调查表”以及“专家调查表说明书”,对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德尔菲法的特点、调查表填写说明等进行了详尽介绍,请专家们对预选指标进行判断和选择,再依据所有专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指标权重指用来区分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表征指标之间确定关系的一组数值,它具有调整平衡和一定的导向功能。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的是比较简单易行的“1~10”量化评分方法。[19]
一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分别计算各个一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j);②计算所有一级指标专家评分总和(T);③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Wi=Si/T)。
二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计算某一个二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ij);②计算该二级指标所属的一级指标下所有二级指标的专家评分总和(Ti);③该二级指标在所属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系数(Wij=Sij/Ti)。
三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计算某一个三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ijk);②计算该三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下所有三级指标的专家评分总和(Tij);③该三级指标在所属的二级指标中的权重系数(Wijk=Sijk/Tij)(如表2所示)。
4.调研实施过程
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方面,分别针对教育信息化主管领导、校长、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访谈提纲和问卷题目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五个维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建设、应用效能和机制保障。
2014年6月,调查组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结合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主要调研了苏州全市485所学校(如表3所示)。
调研问卷通过网络,各学校按要求下载电子问卷并将填写的电子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调研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调研过程全程采用“无纸化”调研,有效率为100%。苏州市有小学334所,参加调研的学校282所,抽样率为84%;中学256所,参加调研学校203,抽样率达到79%。整体而言学校覆盖率较高,问卷统计数据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苏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5.整体情况
基于面向苏州全市各区中小学调研数据,计算出了苏州全市各区以及整体教育信息化指数。根据苏州各区教育信息化指数,通过系统聚类法(如图1)可将苏州市各区划分为三类地区,结果如表4所示。
第一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地区):工业园区。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各项发展指数均处于苏州市领先水平。其中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在苏州市各区中呈现出明显优势。
第二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良好地区):包括高新区、姑苏区、昆山市和张家港市。通过聚类分析显示,苏州市的平均水平也位于该区,表明苏州市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良好。该类地区的全局指数均高于50,其中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和应用服务指数明显高于第三类地区。
第三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地区):包括常熟市、市直属、太仓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这类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全局指数介于45至48之间,整体低于苏州市的平均水平。其中该类地区的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低于前两类地区。
三、 五大分类指数分析
通过基于调研数据得出的测算结果显示,苏州市整体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地区间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阶梯性。对五大分类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1.基础设施发展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相对较高,突出表现在该类地区的区域校园网、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教育城域网等网络环境建设良好。例如市直属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了92.40%,教师用信息化终端中移动终端占比为87.50%,区域校园网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为100%,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70.83%,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为95.83%,以及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为87.50%,这些指数值均远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38.98%,而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则比苏州市的平均值更高出了近45%;第三类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类地区在区域校园网、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教育城域网等网络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区域内校园网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和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这些指数值均低于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均衡,各区县之间的发展指数差异不大。
2.数字资源发展指数
苏州市各区在数字资源发展指数上可具体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第一类地区比较注重数字资源的多样化,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较高,且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各区。例如姑苏区的数字资源发展指数为58.22,该区在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等几项指数上均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为90.48%,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45.04,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为8.57,则比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三倍多;第三类地区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以及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均较低。具体表现在网络环境发展上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数字资源建设中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代表数字资源应用的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以及代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等指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县的数字资源发展有一定差距,且呈跳跃式分布,主要原因是数字资源的网络存储意识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意识有待加强。
3.应用服务发展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分布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第一类地区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地区,影响因素主要是该类地区多媒体教学环境应用指数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较高。例如张家港市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为53.91,在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和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均超过95%,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第三类地区的应用服务发展水平较弱,主要是因为这类地区开通学校空间比例、对接市级以上教育管理平台学校比例和三大基础信息纳入省级数据库学校比例均较低,其中开通学校空间学校比例以及开通教师空间比例这两项指标值均与苏州市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的应用服务发展总体较为均衡,各区之间差距不大,呈递进式分布。造成各区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空间及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差异。
4.应用效能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的应用效能指数划分:第一类地区的各项指标数值均较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各区。例如在太仓市的应用效能指数中,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等这几项指数均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13.57%;第三类地区的应用效能指数值在苏州各区中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这两项指标数值偏低。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的应用效能建设整体较为均衡,各区之间差距不大,造成各区之间差距的主要方面是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情况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
5.机制保障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的机制保障指数:第一类地区的机制保障体系位于苏州市的前沿水平,主要是由于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和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这两项指标数值较高。例如工业园区的机制保障指数为65.66,该区的设立相应部门学校比例为95%,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学校比例为75.86%,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为20.69%,这几项指数均远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为苏州市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第三类地区的机制保障指数值相对较低,原因是由于整体机制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设立信息化管理相应部门学校比例偏低,而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学校较少。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造成机制保障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机构队伍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和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教育信息化的整体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四、讨论与建议
近年来,苏州地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已是国内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成为带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苏州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以“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为导向,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任务,基本形成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在基础设施均衡建设、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e卡通、教师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面旗帜。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苏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基本完善。“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实施多年,计算机以及网络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极大普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州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各校之间基础硬件条件基本均衡。但是部分地区在数字资源发展上还有待提高。第一类地区与第三类地区在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这几项指标中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数字资源的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开展:①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各级学校要努力搜集和制作优质教学资源,在将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多方位挖掘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②提升数字资源的应用。积极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争取将本区的优质公开课覆盖到每一个学校,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③完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借鉴教育信息化先进地区,优化资源平台,提高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深入开展技术研培,奠基信息化人才高地
虽然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但全面深入发展依然面临瓶颈制约,而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则是影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吴中区的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应用效能这几个领域均位于第一、第二类地区,但是该区的机制保障指数却排在苏州的第三类地区。造成原因是该区的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以及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都偏低,师资培训力度跟不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导致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学校很少,进一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为加强苏州市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进一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①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②以应用为抓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大赛;以创新为导向,务实高效地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追求课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③积极开展针对“智慧教育”、“未来教室”等任务与项目的高层培训和全员网络在线培训。让在线培训课程真正开放、灵活、受欢迎,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广大教师学有所得,学而有用。建设一支苏州智慧教育的领军队伍,占领苏州教育信息化的人才高地。
3.针对现有发展目标领域,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苏州市部分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发展已处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数字资源建设或者机制保障建设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步伐不一致。例如市直属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应用效能及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均建设的较好,且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在苏州各区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却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原因是该区的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高于50%学校比例和使用数字资源主要来自市级以上资源平台学校比例均较低,在数字资源使用形式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本地保存本地使用的模式。借鉴其他市区发展模式,市直属学校应当逐步增强在线数字资源的持有量和使用率,提高数字资源整体建设和使用水平。
苏州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高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各区市之间要针对自身不足、发挥已有优势,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①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靠前的区域,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快速传递、流通、共享与交换,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共享机制;②而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协调的区域,应注重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应用效能以及机制保障之间的协调发展。针对弱势环节,主动发现不足,积极优化改进,努力推进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琼,陈瑞江,刘娜,等.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4.
[2]左晓梅.英国Becta关于学校ICT效益的研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11-16.
[3]G Douglas Hodgkinson.The Role and Relevance of Ines in Canada[J].Canadian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Canadienne Et Internationale,2012,31(2):7.
[4]黄松爱,唐文和,董玉琦.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8):89-93.
[5]崔英玉,孙启林,陶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48-54.
[6]化方,杨晓宏.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7-10.
[7]成江荣,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2):47-52.
[8]吴海燕,蒋东兴,袁芳,等.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1):48-52.
[9]王丽红.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制定[J].学理论,2013(24):253-254.
[10]吴砥,尉小荣,卢春,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1):92-99.
[11]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3-27+39.
[12]周春良.教育信息化 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以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65-67.
[13]城域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的绩效研究课题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回归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44-46.
[14]郭伟刚,李亚娟,岑健林,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15]孙梅,邵伯乐.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3):3-4.
[16]詹正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28-132.
[17]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33-36.
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技术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学科门类多、综合性强、智力资源丰富,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所以,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不仅在教育领域,同时也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人文学科研究的主力军,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需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化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做好人文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推动相关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一、研究现状
信息化技术能力,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能力(南国农,2013),具体是指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并且具有对信息进行快速收集、整理、加工、创造和利用的能力,即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能够有效快速的选取有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和创新应用的能力总称(南国农,2010)。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信息技术通常有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音频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使教师用于课堂教学及服务支持、学生学习以及学校管理及服务支持。
目前,相关研究颇多,如勾学荣(2012)从信息化评估的角度,在对国内外现有评估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成熟度模型为特点的诊断性评估方式,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估;张莉(2012)对教师信息素养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王庆林(2012)从教育观念的更新等角度探讨了高校教师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引发的思考;陈凯泉(2012)从其校本教学发展的组织与制度,从信息化与学习科学的视角,探讨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卢红霞从行动学习理论的视角研究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养的模式;付忠勇,李斯嘉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面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误区;方明建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的策略,即从政策驱动下的被动学习到技术驱动、发展驱动下的带动学习、主动学习;王文君、王卫军从教师知识体系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对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认识、评估与培养,但是,目前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现状?究竟已经具备了哪些技术能力?对哪些技术能力有需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河南省部分高校,对文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
二、信息化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部分: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信息化能力现状与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22份。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有关问卷第一部分,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教师的专业因为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与管理学中,所以后面的专业差别分析将主要从这两个专业进行对比进行。
从表2可以看出,参与问卷作答的教师中,具有4~7年教龄的人数最多,占37.8%。
在调查中,原本设计的有专科学历一项,但收回来的问卷中,没有一个人是专科学历,所以统计表表3中就没有显示,占比例最大的是硕士研究生,这也是我国目前高校师资结构的反映。而博士生共有两名参与调查,人数太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稍后涉及学历的统计中,只对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进行对比。
有关问卷第二部分信息化能力,主要归纳为四个部分:一是对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二是网络搜索与网络平台、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三是一些音频视频文件、图片动画等文件的编辑、设计、制作等;四是数据库的建立、检索与运用。每个部分都有4~7个不同的问题来具体阐释。参与调查的教师对各种能力进行会与不会的选择,具体调查情况如表5。
对教师们的调查发现,在所有各项信息化能力中,从以上四类的归属来看,对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最强,尤其是PPT课件的简单制作能力,已经普及到了94.6%的教师,对word文件的编辑能力为81.1%。而同时仍为office办公基本能力的excel的简单操作和各种文件之间的格式转换能力却相对较弱。位居第二的是网络的使用能力,对于QQ、飞信等网络软件与博客等网络平台的使用普及到了72.1%和54.2%。最欠缺的能力首先是数据库的建立与运用,不会的人占到了66.7%,其次就是excel的运用,不会的人占到了一半还多。
问卷第三部分是教师们目前最想学的信息化能力与对最佳培训方式的选择。
(二) 各种信息化技术能力与专业、教龄、学历、职称的关系
首先来看看各种信息化技术能力有没有专业差别。
就以上提到的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四个类别来说,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音视频文件的录制与编辑、网络使用等方面能力,语言学教师要优于管理学教师,但在小型数据库的建立与简单运用、动画设计、excel软件及其统计运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管理学教师优于语言学教师。
就各种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教龄差别来说,具有2~7年教龄和具有1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无论是在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运用,还是音视频文件的录制编辑、动画的设计、甚或是在网络平台的使用等各个方面,都不如其它两个年限的人群,尤其是具有1~3年教龄的教师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最好。而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与运用,具有1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做得最好,8~12年教龄的群体表现最差,但最想学。
就学历区别来说,在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网络使用、音视频或动画编辑等方面信息化技术能力,硕士研究生要优于学士本科生,但是在数据库的建立与运用方面,学士本科生稍微好于硕士研究生,而且这部分学士主要集中于教龄较长的教师人群中,但是硕士中想学的人占的比例更大。
就职称来说,在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网络使用、音视频或动画编辑等方面信息化技术能力,职称越低,能力越强;但在数据库的建立与运用方面,高级职称教师的能力要远远好于初级与中级职称的教师群体。
三、结论
对于各项信息化技术能力的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发现,总体来说,office常用基本办公软件、网络交流软件与平台的使用两个方面,教师们能力较强;但是音视频文件的录制比编辑、动画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建立与运用两个方面的能力较差。但是教师们最想学的首先是动画设计与制作,调查的部分教师说是因为这个不仅仅能运用于教学,也同样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就专业差别来说,管理学中参与调查的教师,职称相对高一些,所以,对于像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excel统计运用等更高级的技术能力方面,做得要好于语言学教师群体,而且从教龄与职称来看,也显示出长教龄,高职称的教师群体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说明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年轻教师掌握较好,但是更高级的技术能力,是教师们在自己的工作中经常使用而掌握的。
但是,从另外一项对于学生计算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程度与他们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成正比,倒是出现不显著的副作用,也说明学生目前在网络大量的信息面前会迷失自己,也亟需教师的指导。
就培训的方式而言,选择最多的还是脱产集中培训。一是教师平时工作量较大,工作之余,无暇顾及自己业务知识上进一步的深造。二是教师感觉这些信息化技术能力较难自学,需要有人专门指导学习。当然第三选择中,网络在职培训也受到教师们的欢迎,说明网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根据访谈的结果,具有高级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教师反映,他们是在日常工作中,由课题推动逐渐掌握这些能力的。
四、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与分析,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从理念到实践,从技术到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以及对技术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充分发挥高职称、长教龄技术能力高的教师的课题带动功能。同时也建议相关研究生课程中设置一些教师技术能力欠缺但又想学的信息化技术能力课程,使年轻的教师尽早具有这种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及其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凯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信息化与学习科学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2(10).
[2]方明建.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原则与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
[3]付忠勇,李斯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级误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4]勾学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成熟度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5]卢红霞.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养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2(03).
[6]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04).
[7]南国农.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1).
[8]王庆林.高校教师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2(08).
[9]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3).
[10]张莉.教师信息素养制约因素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