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1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
前言
电气自动化,即利用电子装置和技术,实现生产机械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的一门多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相关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结合社会岗位的特点,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促使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电气人才,我们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的研究
1.1对于指导思想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自动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做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我国自动化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高校的责任。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行业特点,结合行业的技术需要,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贡献。可以说,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中,要以专业知识作为主导思想,合理选取技能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具备分析与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及控制技术问题的能力。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
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但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专业实用型人才出现了大量缺口。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用人单位“用工荒”,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尴尬现象。培训单位以及相关高校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培训单位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或者做一些市场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训单位还是要从实践教学入手,延长学生去产业基地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种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重点知识并对行业有充分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行业发展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突出强电为主,设置相关特色专业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要与弱电以及电气控制与信息相关技术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要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突出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战略
2.1科学定位
培训单位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实用型人才,需要有准确的科学定位来实现培养目标。所谓的科学定位,就是培训单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科学的市场依据,科学定位是决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学生进行人才计划的实施时,培训单位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行业信息,把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总之,培训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市场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2.2课程体系的改革
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根据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实施的,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方向是以强弱电结合,偏向弱电的培养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的变化,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目前主要以强弱电结合,突出强电的宗旨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摒弃了过去偏向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形式,转而向综合性课程开设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当下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型人才已经逐渐偏向于饱和状态,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逐渐偏向于综合型让人才。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训单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校都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配备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学器材,提升教学老师专业教学水平,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
3.1技能的培训
就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需要来看,只有应用型的人才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因此,培训单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即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岗位需要一类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日常教学中,要集中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3.2教育方式的合理选取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上都要精心安排。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要偏向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让学生快速发展成为拥有综合性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
3.3产学合作模式的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快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产学合作的模式,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生产企业中去实习。或者学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开办自己的企业,日常教学甚至可以选在生产现场进行,这对学生了解专业行情以及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电气自动化在推动我国的工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善目前的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适当采取产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电气自动化行业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肇,等《电力系统分析》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07-108.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2
【关键词】五年制 电气自动化 连贯性 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72-01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各种学科的技术,它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专业知识为主,学习本专业要求的各种技能。
一 五年制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现状
电气自动化作为一种综合类的尖端科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着该专业的快速发展,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今的实训硬件以及实训内容明显有些滞后,学生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衔接不够紧密,教学内容与模式也略显落后,甚至于个别老师的专业素质也跟不上时代需求,这些都是当下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从现状出发,我们应当加大投资、不断更新实训设备与内容、缩小实训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新时期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脚步。
二 五年制电气自动化课程连贯性研究内容
1.确定课程目标
探究出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理论的连贯性的教学课程。在五年的教学过程中使教程难度呈阶梯状,让学生有层次地逐步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如课程在初级阶段可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培养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一线从事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装置的运行、控制、维护、检修工作,即为社会培养出中级维修电工技能人才。后一阶段应将课程目标定为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保证此时的课程内容在衔接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即将侧重点放在培养人才分析能力与综合素质上,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别绘制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电气控制等图,并且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2.课程连贯性分析
当专业课程具有有效的连贯性时,就能使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采用衔接式的教学模式,能令学生平稳地从上一学习阶段过渡到下一学习阶段,也可避免教学的重复性。如在初级阶段已学习过的电工,PLC等课程在第二阶段仍会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浪费了教育资源。保证课程的连贯性既可以节约资源,也更有利于培养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电气自动化人才。
3.具有连贯性的五年制课程建设基本任务
首先让学生掌握该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能力,在这一阶段可让学生学习电路基础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同时让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入门级的电力设备。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应增加课程难度,理论课依旧要安排如电机原理,既能衔接前一阶段内容又可增加新内容,同时也应该开始让学生接触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内容。如电气识图、电气设备的认识以及与该专业息息相关的数字电子、放大器等课程,在此时的实训内容可安排为简单的小电器拆装如录音机的拆装,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电气自动化发展比我国更完善,引入英文类专业书籍可使学生与国际接轨,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也能轻松辨识进口设备名称,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在这一阶段也应让学生认识到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应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认识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内容,这些可通过就业指导课来实现。经过以上阶段学习接下来应努力让学生与生产接轨,如学习PLC课程:电工实习,继电保护等,让学生学习典型的电路设计,小型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与检修。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与工业发展的人才。
4.创新教学体系
以培养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目标,保持专业所授核心内容、支撑课程内容、主要课程内容不变。增添新型实训设备,注重教材衔接性,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突出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建立起一个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具有连贯性的能培养专业知识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电气自动化人才的新型教学体系。
三 五年制电气自动化课程连贯性的意义
通过探究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使该课程更加符合现代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社会实际生产,更贴近实际所需。通过对此课题的探讨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与企业需要的面向电气自动化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专业分析能力,使该专业学生具有更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
四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3
电气自动化专业 教学体制改革 实践教学方向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国防领域的日益现代化,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随之增多,现在包括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及电子与计算机等诸多领域。因此,全国各高等院校均高度重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里一门新兴起的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实用性触及到国家工农业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军事建设、航天建设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领域当中。因此这门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都非常迅速。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专业的掌握电子电工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子变流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为自动控制和系统运行领域奠定基础知识。高等数学及高等物理,主要为学生们将来从事的电子系统领域、计算机编程及试验分析领域打下基础。工程训练和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们将来更好的从事航天建设等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及学生的主要学习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制改革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领域多样化。但是能否将专业性和实用性俱佳的电气自动化人才输送到全国各个重要的工作领域当中,则是各高校教育者们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该专业学生的教育主要还存在以下较为严重的现状:
1.教育范围较单一,没有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虽然属于理工科性质专业,但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应是综合素质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这种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体制下产生的专业人才往往只能在一些技术层面上过关,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欠缺。
2.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培养,导致学生的特长没有得到发挥。有些高校教条的执行素质教育,在避免教育范围单一性的同时往往矫枉过正。使得一些学生机械的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而自己兴趣所向的科目则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3.学校实践设施没有紧跟专业领域发展步伐。如前所述,优秀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来完成的。但是如果高校没有合理安排经费,没有把握时代节奏及时的更新学校内部的实践使用设施,将会导致对学生们的实践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们如果在学校使用落后老式的实践设施,等投入工作后将会发现在学校得到的操作知识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文化教育质量。要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就业领域的特点及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教育体制。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高校老师应当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发掘和肯定,进行对特长的重点培养。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学科之间的互补与均衡。做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性培养。
3.合理安排学校经费,尽量做到校内实践设施与社会实际应用设施同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在自己的就业领域中取得成就。
三、探索高职新的实践教学方向
依前文所述,当今形势下需要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不是单一的技术性工人,而是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做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掌握。而更重要的方式是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就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
1.实践内容表面化,单一化。部分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往往主要是通过一些单一性的实践操作来验证书本上的专业理论。这种专业性实践造成了与社会的实际生产状况是相脱节的。
2.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践性教育本应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实体操作教育。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学生往往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来完成实践教育的,这样显然抑制了学生主观性的发挥。
3.学校对实践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态度不端正。有些学校基于较为传统的教育观念,一般都会对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相当重视,从而对理论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严格,待遇也自然很高。但是,学校往往把实践课的指导教师归属于教学辅助辅导教师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课的态度不端正。
以上现状对于电气工程化专业学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学校不能处理好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将会使该专业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各相应领域的实际需求,从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前景。所以,高校的教育者应该确定更为正确的实践教育方向:
1.构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体系。学校应从根本上确立理论和实践互补互助的教学理念,使两项教育得到平衡发展。
2.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推行创新型实践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做到实践出真知。
3.重视引进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合理地提高实践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端正学生对于实践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对于我国各领域现代化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人才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确定正确的实践教育发展方向,为国家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恬,李梅芳.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建设教育,2007.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4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运用
1电气化工程发展的现状
1.1生产过程中功能单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工业生产上可谓是应用广泛[1]。然而,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的生产功能过于单一,在一些实际的场景中只能实现一两种功能,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单独设备不能完成相应的生产工作。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没有办法进行信息交流,网络化管理有待开发。基于此,电气自动化的实用性还不能有效被挖掘出来,参与生产的过程依旧繁琐,其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1.2损耗能源较多
目前我国并没有颁布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的文件,企业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很容易忽略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的意识,由此,缺失了一定的节能所需要的驱动力,也就很难在节能设计上帮助电气自动化进行改进,从而造成技术从初期就缺失一定的客观条件。
1.3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在各大行业发展创新中,都会依靠互联网智能化进行发展优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限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缺乏一定的管理标准,使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设计、生产标准都会发生不同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相互之间的协调度不够,这就增加了信息化技术下产业自动化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此外,我国大多数电气自动化设备都是独立完成生产过程,缺失了一定的整体性,这也是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从电气自动化本身出发,限于电气自动化生产中选用的主体不同,企业要想使用整套自动化设备,就必须要去各个厂家进行购买,且要对购买的设备进行安装,在此过程中,不同设备的标准不一致,设计也会不一致,就会导致信息互动不稳定,不能很好的实现信息化建设。
2电气化节能设计的技术因素
2.1选择正确合理的变压器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同材料的变压器其老化程度也是不同。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主要的构成部件,一旦变压器出现老化的现象,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2]。基于此,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生产中的节能目的,就要从全方位考虑,选择合理的变压器,首先在设计方面就要选择有节能设计的变压器,便于从源头上就开始实现节能目标,其次,结合实际的企业生产现状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对其规格也要选择合理,最后,不断调整电流,降低变压器负载电量的不均衡,使自身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2.2提高使用效率
使用效率的提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尽量降低电气自动化设别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自身能耗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可以利用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设计的目标,另一方面降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能源损害,实现功率补偿,减轻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符合,从而有效迅速提高电能的传送效率,进而实现节能。
2.3采用合适的电阻
造成电能大量浪费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能传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含有的电阻势必会带来一定的电能消耗。因此,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优先选择具有节能特点的电阻,其次,要合理的调节电阻的截面面积和电阻的长度,比如,尽可能设计直线传送,电阻长度尽量短一点或者是增大电阻的截面面积,这些改进措施都可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
2.4完善工程的配电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流程中,配电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完善配电系统是电气自动化节能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配电系统完成优化:首先,全面考虑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实际需求,要想使配电系统在此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就要对电气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确保配电系统能可靠供给输出电气自动化生产的电能需求,促使其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此外,需要性能良好的导线与配电系统相结合,使整个配电系统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从而保证电气工程生产顺利进行。
3节能设计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运用
3.1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
要想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节能,就要从设备入手,优先选择节能型设备,以此作为标准[3]。节能型设备的合理选择,不仅可以降低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损耗,达到降能的目的,并且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利用无功补偿、负荷平衡等方式,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节能,保证系统节能目标顺利完成。例如,针对系统的配电设计,可以将负荷标准作为其准则,对相应的选取方式进行一定的调节和设计,促使整个系统在安装和运转过程中,都能让电源的综合使用率以平稳的速度上升,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最佳得节能目标。
3.2优化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动力源泉,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最基础的动力设备,因此在对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保证配电系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具备一定的适应性,换言之,就是能保证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允许范围内,可以为其提供最根本,最基础的控制保障,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以便避免出现由于超标而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所以配电系统自身的高效性和平稳性要得到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需求。此外,还要充分考虑配电系统的安全因素,其使用的导线必须具有绝缘性质,不同的区域导线之间也必须进行绝缘装置,相互绝缘。导线也可以通过其特征进行选择,即导热性,在对导线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接地和防雷工作,必须要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安装,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得以可靠保障。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电气自动化对于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生产能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目前,企业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通过自动化的设备来帮助人们达到一定远程的操作和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断上升。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和探索,为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提出合理的意见。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状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已经赢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有所不足。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竞争对手,电气自动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电气自动化工程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也称DCS,这个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和集中式控制系统,相比它的优点是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是,随着DCS系统的广泛使用,它的控制系统的缺陷也日益突现出来。比如,分布式控制系统模拟混合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它系统有所限制,因为它仍然应用的是传统的模拟仪表,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真实可靠性,同时也为维修工作增添了麻烦,另外生产DCS 系统的所有厂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硬性标准,使企业不能及时完成设备部件的互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现代化科技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开发。
2.集中监控方式下的自动控制系统
在建筑电气设备出了问题时,建筑电气化控制设备能够及时开关自动切断电路从而保障安全,这是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具体体现。
集中控制下的自动控制系统有一个缺陷,即系统处理速度非常缓慢,这是因为它的控制方式是要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中,结果就是整机运行速度的缓慢。另一个原因,是把系统的所有设备都放入监控之中,从而导致监控数量过于庞大,主机空间的不断下降,进而大大地增加了电缆的数量,导致了费用成本的增加,另外还因为过长的传输距离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集中进行监控的联锁与隔离器件中的闭锁使用的都是硬接线,这也导致设备很难进行功能扩容操作。另外,因为系统接线的反复,增加了故障查找工作的困难度,也会增加由此而产生的错误指令,使得整个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可靠性降低。
3.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领域发展的主要流向已经衍变成为人机的界面。因为系统控制的灵活性质以及容易集成的特性使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和使用,同时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使用的标准系统语言使其维护处理更加容易,目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多基于现代流行、技术成熟的编程语言,比如Windows NT等。
4.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的主要信息技术有以下几个部分方面:(1)建筑电气监视功能的应用。对于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自变量是无法看见的,并且一台机器设备是否带电或断电,仅通过外表看是无法分辨的,这就需要借助传感器的多个功能,设置不同视听信号,对整个系统的变化情况做出监控。(2) 建筑电气测控功能的应用。测量功能和控制功能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标志,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控制系统、消防安全系统、自控给排水系统、自动空调机组等组成。安全防范控制系统是指由对讲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组成的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等。电力和照明系统主要设计应急照明启停控制、节能监控、电量计量与统计系统、配电实时监控系统等。给排水系统一般是由消防子系统、生活给排水子系统组成。空气调节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加湿设备,空气加热设备等。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建筑电气的自动化。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1.安全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性不断提高。随着国内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促进。工业作为国内社会的主导产业,只有加大对其的发展力度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得到突破性进步。纵观我国工业发展进程,电气自动化工程在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它的控制系统的安全化也是今后工业安全规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
2.技术创新性
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科技改革的大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每一个企业和单位都要强化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断对电气自动化产品进行技术攻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也能确保电气行业的稳定发展。
3.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接口。因为微软公司的标准技术,有效的缩减了工程的成本和时间,实现了办公室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系统资源数据的共享交换。当企业同相关的系统进行连接时,因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策划方案的重要性,需要使用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 7,那么办公室通讯使用的标准是IP 系统,通过PC系统可以实现企业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系统的建立。程序的标准化接口确保证了厂家间进行的软硬件数据交换,有效的将通讯产生的困难加以解决。
4.加强电气自动化企业与相关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
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在安装和设计时,一般容易忽略对设备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一些生产的厂商和系统工程单位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安装运行以后,才对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岗位培训有所重视。其实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安装前就应该让未来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观察了解整个系统的安装流程,这样做能够加强他们对系统的系统认知。除了加强培训以外,在未来的发展中,还要加大同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首先鼓励企业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校中去建立厂区、车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生产等,建立一个多种功能汇集在一起的学习形式的生产试验培训基地。其次按照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制定出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的教方案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努力研究在电气自动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交流来寻找解决措施,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徐畅,毕莉红.基于现场总线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民.2011
【3】石磊,李国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4】谷晓亮.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14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机电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当中越来越普及,成为电力系统在未来几十年间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所谓的电气自动化指的是涉及到电气生产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以及原理方法,既包括工程数学、电力基础在内的一系列基础理论,也囊括了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在内的技术要素。电气自动化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技术瓶颈,例如在电子供电时候电网功率因素调低,导致电力在输送过程中对输电线路和变压器造成损坏;小型的电力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三相不平衡电流,而大型电力系统中电网的稳定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依靠无功补偿技术。
二、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及其特点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方面的技术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国际上已经可以利用无功补偿技术实现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以及降低其负序的作用,对这些技术的研究都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例如IEEE Std519、ERG5\3等等。我国由于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尽管如此,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之上经过技术人员不断探索我国针对无功补偿技术依然有一套较为基础的方案,在过滤和抵消谐波方面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无功补偿技术在我国电气自动化应用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下几种方案:
(1)利用固定的电容器和电抗器过滤谐波。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地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减少负序;缺点在于它无法实现消除谐波,对谐波的过滤效果较差。
(2)利用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这种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真空断路器控制电容性的涌流,只要产生电压真空断路器就立刻投切电容器,这样就可以避免让电容器和电网之间的电位差过高。其优点在于这一方案的操作过程十分方便,成本也较低;缺陷在于同一设备经常使用投切其寿命会大大减少。
(3)利用滤波器或其他工具配合滤波。除了滤波器来消除谐波以外,还可以采用TCP设备配合滤波器来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只要合理控制可控宝和电抗器就可以对电路负载进行适当调整。
三、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问题
由于我国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还不成熟,难免会存在问题。总结实践当中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设备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最明显地就是有些变电站管理员为了贪图方便直接对变电站整个机组进行投切,而不是按照每台设备的需求进行按需分配,导致有些高负荷的设备得不到应用的无功补偿,而低负荷的则剩余过多。二是存在无功潮流问题。由于变电站距离发电企业的路程较远,发电企业将无功潮流运输到高压变电站以后未经处理这些潮流就直接输送到中压或低压变电站,出现了远距离运输无功潮流的问题。
上述两个方面仅仅是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整个无功补偿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很多电力部门在无功补偿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提高补偿功率,而忽视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二是电容器问题,无论是饱和还是静止的电容器自身都带有相应的抗谐波能力,然而其抗谐波能力确实十分有限的,当所承受的谐波含量超过预定值时就会对电容器自身造成损坏,寿命会大大降低。另外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谐波这就必然对电力系统造成干扰;三是电压调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电力企业在投切的时候都是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的来进行的,这一标准的执行虽然有利于保证居民用电的质量,但是却对整个电力系统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为电力系统的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到线路的电压高低,当电压过高或者过低偏离正常值的时候都会使得无功补偿的投切量和所需要的实际值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无功补偿的不足或过高。四是无功倒送问题。有些无功补偿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就完全忽视了这一问题,事实上无功倒送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如果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量很低的话就会使得电压过高,从而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我国缺乏专业的人才来完善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无功补偿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四、针对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问题的解决策略
(1)深入分析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方向
目前我国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达不到稳定的功率以及受到阻抗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电力网络系统受到无功效果影响有很大关系,一旦在电力系统中形成了整流非线性负荷那么就很难控制谐波的产生,最终也就必然导致了电力系统的畸变,使得电网的安全性受到较大冲击。以电气化铁路为例,我国目前的电气化铁路无功补偿的方式都是AT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需要配合SCOTT变压器、串联形式的电容器和电抗器、补偿装置和滤波装置。实践证明这种补偿方式在短区段见效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并不适用于长距离的铁路,原因就在于我们尚且没有控制长距离运输工程中谐波。
(2)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管理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用户和专业技术人才。
要真正做到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让用户从思想上明确在电力系统中运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的有功功率的损耗,这不仅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大有裨益,而且对于用户自身来说也可以大大降低电费的开销;要提高用户对无功补偿的认识就必须依靠传媒进行再教育,因此电力部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宣传和介绍无功补偿相关内容提高用户的重视程度。
加强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就必须从做好招聘工作开始,在招聘相关专业人才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选拔制度,最大限度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选拔完毕以后要对这些专业人员进行电气自动化和无功补偿技术的知识讲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平常工作中对他们也要积极考核,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其在防止电力系统故障产生方面以及确保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时,解决目前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不断探索积极完善争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笔者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本文提出了解决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问题的策略,进一步确保电力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丛民滋.无功补偿技术在定西配电网中的应用[J]. 水利电力机械,2007(10).
[2]吴慧政,吴慧飞.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J]. 山西电力,2008(02) .
[3]杨江.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J]. 山西建筑,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