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1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骨密度;膝关节;影响因素
Chang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round knee joint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fter lateral meniscectomy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round the knee joint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change after lateral meniscectomy (LMT). 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LMT were divided into 01 year group, 24 year group, 510 year group and 1117 yea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after LMT; Healthy contralateral leg was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sex , operated age and weight, they were also divided into men group, women group ; ≤40 years age, >40 years age ; ≤75 kg, >75 kg.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he 6 regions of interest (ROI) were measured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and the sex, age, weight an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analyzed by linear correlation. RESULTS: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he 6 ROI were all decreased in 01 year group. They were decreased in R1R4 significantly to 0.93±0.30, 0.91±0.21, 1.25±0.36 and 1.30±0.51 (P<0.01), respectively. In 24 year group ,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1 R4 were decreased, while it in R5 and R6 was increased. The value of changes in R1 and R3 were significant as 0.93±0.22 and 1.28±0.08 (P<0.01) . Except that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2 was decreased, the values in the other regions were increase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n lateral sid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0.95±0.12, 1.20±0.19 and 1.25±0.18 (P<0.05). In 1117 year group,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1 and R3 was decreased as 0.93±0.20, 1.19±0.1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Adaptive bone remodeling around the knee after LMT may result from many factors.
【Keywords】 lateral meniscectomy; bone mineral density; joint knee; influential factor
【摘要】 目的: 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术后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时间分为: 0~1 a组, 2~4 a组,5~10 a组和11~17 a组, 对照组为对应健侧;根据性别、手术时年龄和体质量各设: 男性组,女性组;≤40岁组,>40岁组;≤75 kg组,>75 kg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目的区(ROI)骨密度,并进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与骨密度的线性相关分析. 结果: 0~1 a组6区骨密度下降, R1~R4下降显著分别为0.93±0.30, 0.91±0.21, 1.25±0.36和1.30±0.51 (P<0.01);2~4 a组R1~R4骨密度下降,而R5, R6骨密度增加,其中以R1, R3变化显著,分别为0.93±0.22和1.28±0.08 (P<0.01);术后5~10 a组除R2骨密度下降外,其余骨密度增加,以外侧ROI骨密度增加显著,分别为0.95±0.12,1.20±0.19及1.25±0.18 (P<0.05);术后11~17 a组R1, R3骨密度下降分别为: 0.93±0.20, 1.19±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发生适应性骨重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骨密度;膝关节;影响因素
0引言
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半月板切除手术(meniscectomy, MT). 临床已有研究发现MT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etersen等[1]证实内侧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对于外侧半月板切除术(lateral meniscectomy, LMT)所引起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 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我们拟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作横向时间点的研究,并进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等因素与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相关性的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1984/2002我院、唐山市第二医院以及开滦矿务局总医院施行LMT的患者128(男64,女64)例;年龄14~68(平均42.2)岁. 所有研究对象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 各种急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激素、钙剂等药物史, 既往膝关节未作过任何手术;只接受单侧膝关节LMT,且术后无感染、出血、积液等手术并发症. 既往无感染性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化及骨性关节炎等病史. 按LMT术后时间进行分组: 0~1 a组,32例;2~4 a组,32例;5~10 a组,30例;11~17 a组,34例;设对应健侧为对照组. 另外,按性别、手术时年龄和体质量分为: 男性组,女性组;≤40岁组,>40岁组;≤75 kg组,>75 kg组,共6组.
1.2方法均着单衣测量体质量,再扣除单衣质量,读数精确至0.5 kg. 采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Norland公司,美国)测量骨密度. 具体测量方法:患者平卧扫描床上,脚固定使脚尖垂直向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位. 仪器:精密度<1%,准确度<1%,分辨率 <1 mm×1 mm,平均扫描剂量2.4 mkev,平均扫描时间7 min,扫描范围: 上端至髌骨上2 cm,下端至腓骨小头下2 cm. 本研究采用6区法[1]: 以胫骨上端松质骨区腓骨小头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胫骨外、内侧分别作0.8 cm×0.8 cm的目的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称为R1, R2. 以股骨下端股骨髁间切迹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股骨内外侧髁分别作0.8 cm×0.8 cm的ROI,称为R3, R4. 在胫骨上端密质骨区胫骨平台外、内侧软骨下分别作1.4 cm×0.4 cm的ROI,称为R5, R6, 共扫描3次,测量不同ROI骨密度(图1).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骨密度值用x±s表示,对术后不同时期不同ROI的骨密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 性别、年龄和体质量对LMT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膝关节周围测量骨密度的6个目的区(略)
2结果
2.1LMT术对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相同侧各ROI骨密度的变化见表1. 0~1 a, 2~4 a及11~17 a组中,术侧R1与R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3, R4, R5和R6任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10 a组中R3, R4, R5和R6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1,R2分别与R3, R4, R5, R6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将LMT术后同一时期相同部位术侧与健侧骨密度进行比较,以 0~1 a组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下降最显著(表2).
表1LMT术后不同时期各期各目的区骨密度的变化(略)
bP<0.01 vs R1,R2.
2.2性别、年龄和体质量与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LMT术后男性比女性ROI的骨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个ROI骨密度呈下降趋势,与≤40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对R4, R5区域骨密度影响较大,在>75 kg组中骨密度明显增加,与≤75 kg组对应区域骨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3),说明性别、年龄和体质量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表2LMT术后不同时期相同部位术侧与健侧骨密度的比较(略)
bP<0.05, bP<0.01 vs相应对照.
表3性别、年龄、体质量对LMT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影响(略)
aP<0.05, bP<0.01 vs相应对照.
3讨论
一般认为,半月板在承受及传导载荷、维持膝关节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月板切除后,胫股关节面直接撞击,裸区的应力增加而且分布不均,其结果导致膝关节面摩擦力增加,最终使剪切应力相应增加;虽然,胫股骨接触面减少,但膝关节接触面的负载功能却增强了,骨所具有的功能性负载作用,对骨量的调节非常重要. 根据膝关节生物力学原理:内侧半月板切除可引起骨矿物质的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内侧骨密度的增加,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因为手术造成膝关节轻度内翻,致使膝关节内侧部分负载增加[1]. 本研究结果发现LMT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膝关节周围骨密度产生了适应性变化,目标区内大部分骨密度明显增加,而以膝关节外侧目的区变化显著,这一结果与Petersen 研究内侧半月板切除时所得结论有相似之处,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手术使膝关节制动,引起废用性骨量减少,最终导致骨密度的下降;LMT术造成膝关节轻度外翻,致使膝关节外侧部分负载增加;膝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引起骨质变性、增生,结果使局部的骨密度增加,说明膝关节生物力学在骨的适应性重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骨密度受性别、年龄、体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对骨密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日益深入,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认为2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呈增加的趋势,骨密度达到峰值时,男性在31~40岁,而女性在41~50岁;但是,50岁以后骨密度开始呈下降趋势,以女性下降显著[2].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绝经前年龄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在绝经后呈负相关;体质量与骨密度无论绝经前后均呈正相关[3]. 多横断面研究已经证实,体质量是预测骨密度和骨量的最好指标,体质量的增加与骨量的增加有显著的相关性[4]. 本实验结果发现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个ROI骨密度呈下降趋势. 但体质量与骨密度之间,并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MM, Olsen C, Lauritzen JB, et al. Late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proximal tibia following total or partial medial meniscectomy: A randomized study[J]. J Orthop Res, 1996,14:16-21.
[2] 张彩霞,裴著果,裴敬道,等. 肢体骨密度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5,24(3):321-323.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2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3
李洋洋(1989—),女,河南省平顶山人,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09级本科生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8月,第15卷,第8期,917~921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4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1引言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年降水量在800~1000mm,年平均气温15~16℃。主要生产棉花,花生,油菜,水稻,西瓜,小麦等农作物。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气候有变化一定会回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经济造成影响。当前全球变暖,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襄阳市宜城市的气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地的农作物品种变异,生长缓慢,产量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气候改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1气候变化影响土壤等要素的理化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阳光、水分、土壤、热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要素。由于气候变化都会导致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四要素的理化特征。阳光、水分和热量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含量,温度或高或低和降水量减少都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制约土壤资源的生产力。某一区域内适合生产哪种农作物与本地的气候因素紧密联系着。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种类等。气温逐渐上升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季节,如,本市中属于热敏感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由于气温升高,直接导致了产量的减少。
2.2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病虫害、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
气候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大范围的农业病虫害。特别是暖冬季节,全球温度变暖,非常有助于农作物病虫害过冬繁殖,使得病虫害能安全过冬的数量增多,死亡率减少,从而农作物被病虫害危害的区域范围增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气温变暖,引发了众多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变化,同时也扰乱了往常的自然环境下食物链的竞争关系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病虫害没有了天地的捕捉,使得病虫大量繁殖和生长,出现了病虫害流行。
2.3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收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
气候变化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处于低纬度区域的作物产量减少更加明显,中高纬区域的作物产量不受影响反而增多,宜城市大部分都是岗地,属于低纬度区域,受灾现象更加明显。由于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的收入也跟着减少,导致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会降低,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改善农业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3.1增强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减少农业损失
宜城市人民政府应统计近几年气候变化的数据,从中分析气候变化的特点,合理的制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案。另外,还要加强关于农业方面的自然灾害管理工作,要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气象报告,并将气象信息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体,使农民和工作人员能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2选择优良农作物品种,增强农作物抵御不利环境的能力
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有些地区的农作物已经不适合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作物减产的现象,可以适当的选择优良、适应气候变化生长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繁殖生产,从而增强农作物抵御不利环境的能力。通过从别的地方引进新品种是一个不错的有效途径。
3.3加大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建设,改善给水排水功能
由于宜城市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部分工程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立起来的,工程起点相对低,很多水利设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水涝时期排水的功能不足。因此要强化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积水排水的功能。特别是要加强设施的防渗功能,优化灌渠的给水功能,降低灌渠漏水和渗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使提高农业对气候灾害的抵御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结合实际,重视科学、给水排水灵活,节水灌溉,积极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并能研发出更多能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新型工艺设施,从而不断的强化抵御气候灾害的工程设施。
4结束语
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两者的关系既是相互影响也是相互制约的。掌握气候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的质量。我们在应对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下,要积极的采取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灾害。通过增强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选择优良农作物品种、加大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建设,将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未来气候变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正确面对气候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方法,让农业生产在适应气候的变化中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军,蒋远胜.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分析-基于1951-2009年的数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1(03):56-59.
[2]吴小玲,廖艳阳.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1):89-92.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5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62
引言
农业作为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重视的产业,其发展也被格外关注。而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气候,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十分显著,虽然会带来更大的产量,但也会使农业产品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病虫害也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威胁,因为不同的气候变化会引起不一样的病虫灾害,这给农业的治理工作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因此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的影响
多变性是气候的最大特征,而这一特性也让农业的生产变得有些波动。因为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各不相同。
1.1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影响
在最近几年中,气候变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而气候变暖对农业也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气候变暖会导致干旱地区经常出现较大区域的干旱,干旱地区水分缺乏十分严重,并且干旱面积一直都在扩大。而在我国,因为受到了气候的影响,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北少南多”的局势,这样一来,北方的旱情更加严重,而这一势态以长江以北的区域最为显著。
通过对北方干旱地区近几十年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北方农业生产区的干旱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干旱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而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干旱会给农产品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并且这种打击所涉及到的面积非常广。据统计,我国农业因为受到干旱影响而亏损的金额已经高达480亿元,而其中甘肃省又是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
1.2气候变化带来的洪涝影响
干旱是由于雨水过少而造成的影响,而洪涝灾害则是因为雨水过量导致的。农业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农业生产的直接因素就是降水情况,而洪涝灾害并不是在特定的时节发生,它在4个季节都会突然出现然后给农业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还是在夏季,夏季的洪涝灾害不仅频繁且影响力较大。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以及沿江、沿河流域,并且随着全球变暖,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势态也越来越严重,其所引发的台风等影响也给当地人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1.3气候变化带来的大风冰雹灾害
大风冰雹也是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气象灾害,而在我国,每年都会有频率相当频繁的大风冰雹灾害,最多的1a已经高达2000多次,而最少也有400多次。大风冰雹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也是极为严重,而其中最为主要的3个影响是暴雨、大风以及冰雹。暴雨灾害的降水量大、时间短促,但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大风则使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进而使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冰雹会损害农作物的结构,进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2.1全球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
众所周知,病虫害最喜欢在一些温暖的地方繁殖生存,而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也为病虫的繁殖与生存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不仅使病虫的冬眠时间大大减少,病虫的繁殖速度也进一步提高,使病虫灾害的势态进一步扩大。适宜的环境导致这些病虫拥有高繁殖率以及高成活率,害虫数量的持续增加也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难以想象的打击,这也给有关病虫害的控制部门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在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前提下,还需要面对病虫害的灾难,农作物的产量可想而知。
2.2暖冬气候对病虫害的影响
病虫害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显著,而温暖的气候不仅会使病虫的存活及繁殖几率大大提高,其活动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而冬天作为病虫害冬眠的季节,能够降低其活动频率,但是暖冬气候的出现会导致虫害的发生期提前出现,暖冬气候会让原本难以生存的病虫获得良好的生存条件,病虫灾害的扩散率也进一步的提高,不仅如此,病虫灾害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农作物受此影响,产量将大大降低。
2.3地区性气候的影响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因此南北气候有明显的差异,当温度上升时,各个地区的降水量也不同,因此一些喜欢潮湿的病虫害就会有较高的活跃率与繁殖率,而喜欢干燥环境的例如蚜虫等病虫害的活动率则大大减少。
气候变化的因素范文6
关键词:新疆;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我国的西北部,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新疆地区降水量较小,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几大山区,内陆河径流有限,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资源性缺水非常突出。在这里有水则绿洲,无水则荒漠,水资源已成为新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新疆气候特点及近年演变趋势
(一)新疆气候特点
新疆地处中纬度西风带,气候受温带天气系统和北冰洋系统以及副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加之位于欧亚大陆腹部、远离海洋和高山怀抱,从而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与特殊地貌条件以及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新疆形成了以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时空分配不匀,蒸发强烈、相对温度低,风大沙多为基本特点的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同时分为南北疆不同的气候区,并且各自具有悬殊的盆地气候和山地气候,这些不同的气候特征与类型影响和制约着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区域性特征。
(二)新疆气候未来演变趋势
1.温度变化趋势
据IPCC和《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成果,近百年来中国新疆气候的从暖干向暖湿变化的趋势明显,尤其最近50年,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引发了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冰川萎缩、河川断流等一系列水资源坏境恶化问题。未来50年,新疆地区气候有继续变暖的趋势,降水量虽可能有所增加,但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明显增加,其结果是水资源总量减少,需求增加,供需矛盾加剧。新疆地域辽阔,山脉与盆地相间的地貌格局,构成了内陆盆地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以区域循环为主,南北疆表现出变暖程度不完全一致的特点。
2.水汽资源输送的分布及变化
由于新疆地形的原因对流层中层水汽输送量最大,低层和高层水汽输送量相当,低层的为水汽净输出,中、高层为水汽净输入。近40年来,春、夏、秋季北边界水汽输入和东边界水汽输出均于1976年发生了年代际减弱,春、夏、秋季对层流总流入和总流出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总流入和总流出量变化率很接近,导致净收入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冬季对流层总流入、总流出量和净收入量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3.降水的变化趋势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新疆降水变化较为复杂,全疆降水年均值序列呈波动变化,根据新疆各区域的降水资料统计的结果,从中可以分析出新疆近50年降雨的变化趋势。资料统计中表示新疆年降水均表现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在不同的区域,降水增长的趋势也不同。新疆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北疆降水明显大于南疆和东疆,北疆平均降水深大约是南疆的2倍,北疆平均降水深大约是东疆的3倍。降水增量北疆最大,东疆最少。
二、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一)冰川水资源的变化
新疆地区冰川的面积约占中国冰川总储量的46.84%,是中国冰川规模最大和储存量最多的地区。冰川对气候变化反映十分敏感,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的最大影响是对河流上源冰川储存量的影响,进而影响河流径流量。IPCC报告显示,新疆是过去100年来温度上升明显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以来新疆大多数冰川呈现出明显的退缩状态,而且最近这30年出现了强烈的加速趋势。由于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变化,新疆冰川强烈亏损,冰川径流增大,在短期内有助于绿洲进一步扩展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但其负面影响的结果也必须重视,其最大的负面结果是随着冰川径流的增大,冰川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大。
(二)新疆内陆河径流的变化
新疆全区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另有山泉沟272处,河流中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水系,奇普恰普河流入印度洋水系外,其余河流均为内陆河。
(三)气候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新疆深居中纬度
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天山山脉横亘中间,将新疆分成了气候差异非常显著的天山山区、南疆和北疆3大区域。天山山区属冷凉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北疆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而南疆为典型的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区,新疆各区域明显的气候差异,必将对潜在蒸散发量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近几十年以来,新疆生态演变的基本趋势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交错带缩小,生态环境总体上向劣化方向发展。几十年来天然绿洲面积与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1.06万km2,增加了10%,绿洲总面积的净变化,只有北疆呈明显增长趋势,疏勒河基本持平,其它区域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张不足以取代天然绿洲的面积退化,绿洲总体规模呈萎缩状态。从近50年新疆的气候变化来看,由于新疆各地的降水都有明显的增加,所以,不能说沙漠扩大和交错带缩小是气候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应该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特别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变化,自然植物被严重的破坏。新疆境内的湖泊是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最敏感,它是流域水量平衡的综合体现。内陆封闭湖泊是气候变化和波动的最敏感的指示器,并且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对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从近几十年新疆的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几种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状况来看,各区域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由于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疆区域的冰川面积呈退缩趋势,径流量呈增大的趋势及蒸发量呈增多的趋势,并且气候影响的极端天气频率也增加增强,从而影响了新疆的生态系统。但是各种因素分别对新疆水资源影响的程度大小,以及如何更合理地表征新疆地区气候变化的事实,进而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汝骥,樊自立,王亚俊,等.近50a新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评估[J].干旱区地理,2011.6,24(2):97-102.
[2] 刘波,冯锦明,马柱国,魏荣庆.1960~2005年新疆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7,14(4):414-426.
[3] 何清,袁玉江,魏文寿等.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探[J].中国漠,2013.9,23(5):493-496.
[4] 赵燕宁,时兴合,秦宁生等.青海南部地区4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沙漠,2014.7,25(4):529-534.
[5] 李珍,姜逢清.1961-2004年新疆气候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12.6,29(3):35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