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1

关键词:CBE理念 国际经贸 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95-02

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当前我国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与此对应,全国各地高校纷纷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解决外贸行业的人才缺口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国内的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并未帮助外贸企业找到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很多国际经贸专业学生转向其他行业,很多企业选择花更多的钱雇佣有实操经验的老业务员帮助其拓展业务。而CBE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引进与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CBE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个人潜能开发。教学过程中,CBE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是咨询者、顾问和学习伙伴。在教学改革方面,CBE教学模式更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时,如何与国情、校情有机结合,推进国际经贸教学改革,是当前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专业教学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拟结合CBE教学实践谈谈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技能的多维培养。

1 CBE教育模式介绍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加拿大的CBE――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核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导理念和方向。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 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对外贸业务的总体过程把握不清,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出口海运委托书、制作发票、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对整个进出口过程的把握、商业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2)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扎实的英文功底。外贸过程中,开拓业务、谈判,制做及审核外贸单据都涉及到英语的应用。这便要求外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基础并掌握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目前,高职院校的国贸实务教学仍以中文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介绍简单的英文术语,没有按照真实的外贸业务操作来讲授如何撰写英文电子邮件、英文合同,填写英文汇票及审核英文信用证。主要原因为:一是国内的双语教材缺乏,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先进,但与中国国情不符,引用最新的外贸知识并结合中国现状的优秀教材不多。二是教师的英文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用中文讲授尚可,但用英文教学略感吃力,在教学中不敢尝试或者不习惯使用英文。

(3)许多专业老师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可是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验,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讲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课程却没接触过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的信用证、汇票、发票等单证。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有的内容从文字上理解比较困难,有过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对实证举例的方法让问题变得浅显易懂,同学们也能够较快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时,以纯理论阐述为主,缺乏生动的案例教学,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造成学生的学习不够深入具体。

3 C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多维培养策略

3.1 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与模式

(1)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学校在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也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是这个理念的贯彻者和最终受益者。在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第一,强调“复合人才培养型、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学好外贸专业课程的同时,选修商品学、材料学、机电学以及食品工艺学等工科类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动手操作和应用相结合。

(2)运用CBE理论,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该专业上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①通过准确的岗位能力定位,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创新和创业能力,将学校的学业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融合。②通过设置课岗对接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的融合。将岗位中职业标准、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调研,实现就业岗位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都由对应支撑课程。③通过建立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条件,融职场环境进校内实训室。建立校办外贸公司,引外贸公司进校办理业务等各种形式的“校中厂”,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都可以实现课堂与职场之间的融合。

3.2 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环节安排

(1)国际贸易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增加与单证员、报关员资格证书等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例如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

(2)依托与校外实习基地的紧密协作关系,不仅给学生搭建提升实践技能的平台,还可以与实习基地共同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类课程,编写应用型教材,开展社会服务和科研合作。另外一方面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

3.3 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按照以学院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院内成绩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建成行业企业参与、学院与社会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1)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以学院督导人员、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学生为主体,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队伍,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

(2)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制订学生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和专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要素开展评价。

(3)构建多元化评价模式。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构建多元化定性评价和多元化定量评价模式。多元化定性评价模式包含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常规评价和校外评价四个层面,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它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级应用型外贸人才的任务。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及我国在世界中地位的日益强大,要求应用型外贸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全面。应用CBE教学和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培养高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晓玲,叶小兰,詹.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J].商业时代,2009(26):84-85.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2

【关键词】经济危机 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3

在分析了人口因素、资本形成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制度因素、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后,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很难达到年均8%,但达到6%的可能性相当大。前10年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能达到年均7%,后10年能达到年均5%。当前我国经济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面临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2013年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2013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

如此研判的依据是很充足的。虽然中国经济内在动力减弱,但保持6%至8%增速的动力依然存在。这些动力来自于人口质量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来自进一步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因素。单讲人口质量一项,201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有600万左右,研究生毕业人数将有50万左右。人口质量的提升将大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很大,政府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意愿非常明确。我国政府债务可控,发债的空间、实施赤字财政的空间都比较大。我国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在50%左右,远低于安全警戒线65%,而美国、欧洲都已超过100%,日本更高达220%。我国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依然在历史高位,下调空间很大,利率也是如此,至少还有1至2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国务院副总理上月27日会见来华参加中美商界领导合作计划年度对话的美国著名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时指出,中国将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今年9月底,我国住户存款额达到40万亿元左右,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高达85%。这些储蓄将对中国的投资和消费形成强大的支撑,将有效抵御经济危机的发生。虽然企业债务率偏高,但2013年出大问题的可能性不大。2013年产能过剩将继续存在,一些企业可能出现违约风险,但绝大多数企业债务清偿能力良好,违约现象不会大规模出现。温州、鄂尔多斯只是中国经济庞大规模中的很小一部分。温州和鄂尔多斯两地相加的经济规模,大约占全国的1.3%。

尽管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没有账面上那么好,也可能最终要处理比目前更多的坏账,但当前银行的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不良贷款率则处于历史上最低水平。因此,银行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远没有到出现危机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当前的疲软与中央政府的主动调控有关。如果政府将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撤除后,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这才说明问题比较严重了。2013年应该看不到如此景象。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3.3万亿美元,短期足以应付资金外流、外资撤资。一年流出3000亿美元,不会对汇率形成大的冲击。在那些持经济危机论调者眼中,外汇储备增加了,便大叫我国货币政策丧失了主动权,基础货币投放被动增加,通胀来临。外汇储备减少了一些,他们又大叫外资流出,资金外逃,中国经济要崩溃了。这些叫嚷,都站不住脚。

今天的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如果2013年爆发经济危机,必然会有征兆发生。但从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结果看,没有观察到任何经济危机即将爆发的征兆。今年前三季度就业形势良好,全国基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5%。今年的房价则是多年来最为平稳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近年来较高的,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

制造业被认为是困难最大的领域,一些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利润下降、亏损甚至倒闭。关键是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中国如此大的国家,每年有一些企业关闭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不能从个体出发来看待这些问题,而必须从全局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么,全局如何呢?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240亿元,同比增长0.5%。这表明制造业的利润增速确实在大幅下降,考虑到税收因素和基数扩大的因素,制造业的同口径净利润的绝对值有可能出现了下降。但是,前10月制造业的利润高达4万亿元。这就清楚地表明,尽管当前我国制造业确实面临挑战,但远谈不上发生了危机,最多制造业出现了一点危机征兆。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4

不可否认,当其他产业在危机面前纷纷败落时,文化产业中的很多实体确实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还能相继有所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是反周期的。文化产业并不能超然于危机之外。

假如文化产业真的具有反周期的特性,在经济危机时不衰反盛、大幅发展;那么,在经济繁荣时期,文化产业反周期的结果,则是衰落、凋敝。这显然是荒谬的。但是,又不能无视文化产业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经济产业的特点,在经济危机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有持续发展甚至快速发展的可能。对文化产业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以称之为抗周期。

文化产业的抗周期性,是指在强大的经济运行周期和规律面前,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抗拒经济周期律的影响、干扰,因文化的独特性而能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行和发展。面对危机,应对得当就可以使文化产业化危为机,因为物质消费低迷之时,反而可能就是文化产品热销之机;经济增长放缓之时,反而可能就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之机。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更不等于现实性,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反周期论最致命的地方,就是把可能性等同于必然性,混同为现实性。

《孙子兵法》、《百战奇略》等兵书战策,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正兵奇兵问题。正兵,主要指主力部队,指常规的、日常的作战。奇兵,主要指机动部队,指出奇制胜、以巧取胜的作战。“非正兵,安能致远?”又焉能致奇?没有正兵的支撑,就没有奇兵的讨巧。奇兵的胜利,是建立在正兵的实力基础之上的,是实力的巧发挥、妙运用。

文化产业的抗周期性,文化产业在危机中的持续发展,体现着军事上的正兵、奇兵关系。文化产业虽是因文化而生的产业,有独特性;但它又有产业的共性、一般性,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危机时期,因为文化的独特性,因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因为文化产业对经济周期的抗干扰性,文化产业有可能不随流俗、逆势挺立、持续发展。但这毕竟是发展的个案、是奇兵。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工夫在平常,是靠正兵,靠尊重、顺应市场规律、产业规律去坚实地发展壮大。

美、日、韩在两次危机中普遍萧条的背景下,电影、动漫等文化产业风景这边独好,表面上是反周期逆势上扬,实际上是抗周期,是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植引导、业界的积极发展创新。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5

摘 要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至今世界各国仍在努力摆脱危机阴影。此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几次经济危机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为什么影响如此之大?该文章将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来解释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虚拟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角度来讨论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根本矛盾 相对过剩 虚拟经济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开始全面升级。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逐步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由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直至今天,全球主要经济体还在为何时能够彻底摆脱危机阴影而努力。

一、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解析次贷危机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次贷危机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无区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由于外部竞争的压力和内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各生产者涌向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并积极提高劳动率,搞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同时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规划,这样就不能保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能造成买卖脱节,供需脱节。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扩大,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更加彻底,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效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导致大量相对剩余人口和失业的产生。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些重要的商品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而找不到销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这是危机爆发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普遍性原理。

这次经济危机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本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资本主义危机,只是作用形式发生了改变而已。借助于发达的信用系统,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的透支消费越演越烈,资本家们生产出大量的商品,但是劳动人民手头没钱,有效需求不足,而透支的权利给了他们消费的能力,于是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掩盖了社会购买力的真实情况,信用膨胀的虚假繁荣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这只不过是把危机延伸到未来发生而已,一旦发生不确定因素,对未来失去信心,经济泡沫破裂,危机无法避免。总的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现出来的基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危机爆发。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征:虚拟经济和全球化

再具体一点,这次次贷危机是借助“金融衍生品”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新载体,导致危机的时间与空间远超之前的规模。次贷危机的本源其实就是房地产泡沫崩裂,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内,美国房价普遍上涨了50%-100%,其涨幅超越了实际需求的支撑,这就是危机根源的泡沫所在。既然高房价不可能持久,回归理性实属必然,但是透过华尔街投行家们所创造的“次级贷款证券化”,使得房地产价格风险被进一步放大。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点,在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本的虚拟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的金融危机和世界性危机。

(一)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产生使同一种资本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一是实际资本在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二是作为实际资本“纸质副本”的虚拟资本在证券市场上的运动。虚拟资本可以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而运动,使得有价证券买卖能够成为投机的工具,从而造成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商品难以转化为货币,有价证券也难以转化为货币,这必将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由于虚拟资本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的运动,它能推动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扩大生产运营规模的有力工具,也能将社会闲置的货币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加以利用,同时也决定了一旦虚拟资本出现问题,给予经济的打击也是彻底的巨大的难以恢复的。严重的信用危机使金融领域坏账、呆账大幅增加,信用紧缩,造成经济衰退。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及弥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利用后发优势以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这些国家从自身利益和社会价值观出发,利用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并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剥削雇佣工人的强度,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开来,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具有必然性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使得从一个国家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经济体,打击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恢复难度更大。

三、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当代经济危机的意义

用马克思的观点分析次贷危机的意义在于充分认识到此次经济危机的本质,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引起危机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下一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在不能解决根本矛盾,无法避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范文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波动。每当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时,主要经济体都规律性地表现为增长率断崖式下滑3-4个百分点,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通货紧缩,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企业潮涌式破产、兼并,失业增加;而中国的情况却往往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不同:危机的表现常常滞后几年,当别的国家增长下滑、企业破产等情况出现时,中国经济增长似乎一枝独秀,逆势而动。这主要归因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反周期措施――在危机到来时既能强力刺激投资又能刺激消费。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强刺激

中国政府实行强刺激措施主要是基于中国国情。由于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多,造成就业压力大,社会稳定压力大;政府的强刺激措施是为了保增长,保增长就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为了保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强刺激能够使经济危机的表现在短期内不出现或不明显,这说明政府的措施在短期内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危机的表现滞后几年出现,又说明过度反周期是逆势而为或违背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最终是无效的。危机的表现只是延后而已,不可能消失或避免。

如果只是滞后几年,那也只是无效而已,实际上不只是无效,而是有负效应。强刺激获得了短期增长率不下滑,却常常意味着要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危机的损失或不良作用无法避免。

强刺激会产生负效应

第一,保护落后,使得落后产能、企业、产品不能被及时淘汰,甚至被复制和扩大。实际上这是拒绝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扭曲了资源配置。

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的人类经济危机,基本上是内生的(当然,也有重大自然灾害这种外生冲击导致的危机,但是自然灾害在当今世界很难导致全球性深刻危机),是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不可能阻止其发生。危机的爆发本质上是发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强烈信号。危机发生的机制实质上是淘汰落后、促进结构优化和创新的机制。

第二,在保护落后产能、企业的同时,也保护了落后的劳动技能。即人为地保护就业,也会让一些劳动者失去更新或提升劳动技能的机会。从长远看,这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和增加收入,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结构优化。前者是对“物”的落后的保护,后者是对“人”的落后的保护。对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的保护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应当权衡利弊和科学保护。当危机到来时,是“保就业”还是“救济失业”?对于政府而言,不同的选择体现出对政府救济的认识不同,对利弊分析的准确度和时间安排不同。更科学更合算的做法应该是以“救济失业为主”,也可以结构性保就业――通过科学的产业政策支持朝阳产业发展,使得这些产业能够吸收就业,即以“保就业为辅”。为什么要以“救济失业为主”,以“保就业为辅”?因为新产业的发展和劳动者新技能的形成,不经过淘汰机制和失业痛苦,是难以催生的。尤其是劳动者,不经历失业常常不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适应新就业岗位的能力,这是由人的习惯和惰性决定的。政府在救济失业、发放失业救济金的同时,也需要支持和资助劳动者培训。这是通常的、有效的做法。但是,中国政府却常常以“保就业为主”。这是因为我们害怕失业可能会导致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根据中国国情,老百姓有高储蓄率和高储蓄量,多数居民经过住房制度改革后,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中国城乡居民的住房自有率都高于许多发达国家)。这是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两大有利因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储蓄,储蓄实际使用时间(如购买、结婚、养老之用等)一般与经济危机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时间不一致,那么,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动用储蓄保障其基本生活;居民有自己的房子,即使失业,也不会因为不能支付房租而被房东赶出,从而流离失所。也就是说,高储蓄率和高储蓄量这两个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测算)减轻失业者的生活压力。或者说,失业者因为有存款,有房子住,从而有较大的自我保障能力。这就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失业救济压力;另一方面,减轻了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压力。两种压力的减轻,就为利用危机的优胜劣汰机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可见,中国对自己应对经济危机时客观存在的有利因素认识不够、利用不够,从而夸大了失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的机会。所以,从表面上看,“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思维方式或实际操作符合中国国情,但事实上,这是对中国国情不准确、不深刻的认识。

第三,保护了落后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改革本身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手段。体制改革难度不小、成本也不小,在常态下往往难以推进。而且,由于体制的一些弊端在经济繁荣时期往往会被掩盖起来,不被重视,在经济下滑时会凸显出来。因此,在经济增长和发展面临重大困难和压力时,改革的决心会更大,也不得不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经济危机实际上对体制变革形成倒逼机制。经济危机不仅具有淘汰落后企业、产能、产品、劳动技能的作用,也形成了淘汰落后体制、机制的动力或压力。可是,过度刺激而保增长,就往往保护了落后的体制和机制。

在现实中,中国政府在面临经济危机时的保增长措施往往是:通过财政手段或间接财政手段(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增加投资,以货币政策工具刺激投资。支持或保护的重点往往都是国有经济部门。国有或国控股企业往往不能破产,他们会受到一些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往往在危机中被淘汰,而多数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而经营效率相对低下。另外,在危机时,为了保增长,往往会采取非常态的管理办法,在投资决策和审批环节,可行性分析往往被弱化,这就会放大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所以,危机时期的过度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延续了落后体制和机制,从而放大了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