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

青岛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既是机场的运行保障部门,又是独立运行的法人实体,具体工作包括专包机保障、公务航空、重大会议接待保障、政务要客、商务贵宾、国内国际航班的头等舱旅客地面运输服务业务以及客票预定、酒店预定、鲜花预定与礼仪输出、培训输出等延伸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提炼,培育了优秀的服务文化,对公司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以文化聚人心。以“责任、大爱、公正、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航空业贵宾服务品牌”这一公司愿景作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以文化育队伍。通过举办“空港贵宾书画家笔会”活动、特聘茶艺专家为员工进行茶道知识讲授、邀请著名花艺师举办花艺培训等,向员工传达美丽生活的情怀。此外,贵宾公司还选拔业务骨干成立了专业的礼仪队,向各国际展会、大型赛事及企事业单位开展高端礼仪、培训输出,先后为青岛国际葡萄酒美食节、鲁商杯青岛帆船颁奖典礼、苏迪曼杯羽毛球赛等重大赛事进行礼仪服务,赢得赞誉。

以文化强意识。每月开展“一学一讲一考”活动,将哲理小故事刊登在《贵宾公司月讯》中,由员工书写心得体会:每月“服务标兵”在嘉奖仪式上进行服务心得感悟分享;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实操演练考核;开办“贵宾论坛”,鼓励创新思维,弘扬学习风气。深入开展“抓管理强素质促服务创品牌”活动,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让员工与之共同成长。

以健全的服务体系为支撑打造服务品牌

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旅客的多元化需求是贵宾公司的不懈追求。

完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一线服务、过程管控、终端管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带动公司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持续以顾客满意度为中心,不断提升软硬件质量:在各一线岗位引进按摩椅与室内高尔夫球设施,在头等舱休息室添加主要通航国家的风景名胜画,更添宾至如归之感。

构建“七级管控”管理体制。工作中,实行主任、值班主任、科长、服务质量督导员、服务班长、员工、旅客七个层级的每目互动检查机制,遇到问题,立即整改。成立专门的“服务质量督导员”队伍,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

大力开展班组建设与团队建设。公司下属的“红地毯”、“白玉兰”、“头等舱”、“真情满程”班组坚持践行晨会、中会、晚会的“每日三会”制度,加强服务技能的巩固练习和总结;各岗位每天由班组长带领练习微笑和鞠躬礼并诵读服务口号、进行当日员工服务情况点评。

以持续的创新服务为理念彰显特色品牌

创新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贵宾公司坚持全心、贴心、细心、用心服务,从细微入手,展现特色品牌。

探索服务新方法,追求服务新境界。按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展意见征集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与航空公司及时协调沟通,在为旅客提供的硬件设施、指示标识、食品种类上做了精心调整。为迎合国际客人饮食特点,增添新鲜时令水果:针对日韩客人的口味喜好,添加花生、小金啤;面对汉莎航空开航后的欧洲旅客,新增白葡萄酒、热食,尽最大努力给旅客提供贴心服务。

创新服务新举措,推出服务新项目。在国际头等舱休息室增设茶艺表演,突出民族特色;适时更换国际头等舱休息室座椅、食品台等设施设备;针对国际头等舱休息窒接待韩日、欧洲等国际旅客较多的特点,按照欧美旅客的欣赏特点提高国际头等舱休息室的硬件环境。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2

“我比规定时间快2秒”

俗话说“武艺学不精,不算合格兵”。从事边防检查工作的人都知道,检查员在查验旅客护照证件过程中,大多都是用双手持证件刷机读码,再用右手录入相关信息,左右手的分工并不固定。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创新的张睿通过工作实践发现,如果每次都是用左手接过护照证件,单手刷机读码、右手键盘录入相关信息会比右手接证件刷机读码,然后交左手节约2秒左右的时间。“每个航班验放30名旅客,每名旅客节省2秒钟,最后一名旅客就可以少排一分钟队。”张睿这样解释说,“一开始左手单手刷证件机读码的确不如双手方便。虽然按照规定正常验放一名旅客不超过45秒就可以了,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缩短旅客排队候检时间,给旅客提供最快速、最便捷的通关服务。”

台上这短短2秒钟,台下张睿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五年前,刚刚走出校门的她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边防检查工作,一方面积极向老检查员学习,把大家当做自己的老师,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另一方面将学到的知识要点记在一个笔记本上,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记一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不断积累,业务水平的提高,她逐渐成为站里的业务骨干。2007年代表站机关参加总队东部区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知识竞赛获得团体亚军、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2009年被总队选派参加公安部边防局组织的为期一年英语晋级培训班脱产学习,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取得毕业证书。

战友眼里的学习楷模

单从业务工作上来讲,她无凝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检查员,有过从中国第一陆路口岸――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的工作经历,但她自豪不自满,处处指导帮助师弟师妹们。看到谁的执勤程序不规范,她亲自示范;看到谁的执勤手势不标准,她亲自指导;看到谁的业务不精通,她亲自当老师,将自己点点滴滴的经验做法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别人,让刚刚步入检查岗位的官兵受益良多,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睿姐”。“睿姐,这个问题怎么处理?”这是新检查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语。检查员小李是一名新毕业的入警大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边检业务,面对陌生的业务工作、复杂的环境,小李一筹莫展,几度想调离检查员岗位。张睿及时主动地找她谈心,告诉她当年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并找到科领导主动要求与他分在一个检查组,每天与他共同上岗执勤,工作之余一起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心得体会供他使用。如今,小李已经是科里的业务尖子,继承了“睿姐”助人为乐的好传统。

让每一名旅客如沐春风

“微笑是要发自内心的,眼神中也要流露出笑容。”从事边检工作以来,张睿始终保持着对边检工作的执着与激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真情的付出、灿烂的微笑、娴熟的业务技能,向中外旅客传递着中国边防警察的真诚、友善和热情。

为了使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加自然、亲切,她一有空闲就对着镜子练习,她坚信:微笑是最柔情的暖风,是最优美的语言,是最温暖的关怀,是最动听的旋律。张睿懂得了标准的“露六齿”微笑,会用优雅的礼仪手势,知晓了点头致意、柔声问候;知道了站立的时候应该两腿并拢或采取“丁字式”站姿,知道了要全方位思考问题、热心为旅客提供周到、细致通关服务。无论是面对刚刚学步的小孩、还是年过七旬的老人,无论是看到数着钱的老板、还是埋头干活的打工仔,她都会以发自内心的微笑为出入境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她从不将个人情绪带到检查台上,切实做到了用微笑迎送每名出入境旅客,让大家感到如沐春风的清爽!经常出国的旅客有时会问她:“为什么你总是有笑容,那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啊?”她微笑回答:“因为我看到你们就高兴呀。”出入境旅客都对张睿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感到很满意,认为很舒服、很温馨。

小小的三尺验证台,是广大出入境旅客的旅途驿站,每一名检查员都是传递祖国文明形象的使者,张睿用自己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业务技能、真诚的服务之心来铸就祖国的文明形象。

外国人眼中的女检查员

“Welcome to China!”“Your clothes are very beautiful.”张睿在查验护照的过程中经常面带微笑问候过往旅客。几句看似简单的问候语,迅速拉近了与旅客之间的距离。海拉尔边防检查站的领导介绍说,在为参加残奥会的残疾人运动员提供服务时张睿注意避免使用“残疾”、“残障”等词汇而改称“特需”,在提供帮助之前总要礼貌地询问,“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在征得同意后再提供帮扶,小小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旅客的尊重与体恤。

2008年9月,俄罗斯排球技术官员伊万诺夫・奥列格持残奥身份注册卡从海拉尔航空口岸入境,台外检查员立即将其引导至奥运身份人员注册卡专用通道,张睿仅用28秒就为其办理完边防检查手续,提供了热情周到的通关服务。在整个查验过程中,她自然友好的微笑,文明得体的语言,严谨规范的举止,快速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伊万诺夫的赞誉。他在评价器上欣然按下了“非常满意”的按键,并连声称赞:Very nice!

2010年7月,日本宫崎―中国呼伦贝尔旅游包机检查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服务非常好,很周到、很亲切!”办理完入境边防检查手续的旅客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赞叹。作为中国边防警察的代表,张睿真情服务入境旅客的感人画面仍不时地在大家脑海中回荡。在为日本包机办理通关手续过程中,作为台外引导员的张睿在巡视中发现一对日本夫妇与一名4岁左右的小女孩混迹于入境人群中。第一次到中国的新鲜感,让小女孩异常兴奋,调皮的她甚至不时挣脱父母的手跑到入境等候区玩耍。细心的张睿突然留意到小女孩在流鼻血,而她的父母毫不知情。她立即上前掏出手绢蹲下身为小女孩止血,同时通知其父母带他们一起到便民服务区作进一步观察、检查……直到小女孩恢复正常后,又迅速为他们一家人办理了入境手续。张睿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小女孩父母感动万分,他们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太感谢你了,边检的服务真是太好了!”日本包机领队山口正男称赞张睿的服务,“笑容爽朗、眼神清澈,我能感受到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在这里(办理通关手续)我感到很舒适、很愉快。”

“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我们一定争取让自己的服务更细致一些,更便捷一些。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边防检查机关的形象,还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关于对边检服务的理解,张睿这样说。

聋哑女孩的兵姐姐

“姐姐,你不要走,留下一起吃晚饭……”呼伦贝尔特殊教育中心三年一班的聋哑女孩孙雪莹紧紧拉住张睿的手,眼里噙着泪花,再三挽留这位三年来一直在资助她、待她如亲人般的“兵姐姐”。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这份荣誉承载着公司领导的厚爱,凝结着各部门同事们的互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要忠心的感谢大家。此次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我们大学生员工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叫李佳,今年30岁,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目前在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已经一年零九个月了,借此机会跟各位同事交流一下工作中心得,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今天我就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工作心得体会及工作建议和计划三方面进行发言。

   一、目前煤炭市场分析:

   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出口受阻和宏观调控乏力致使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煤炭行业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综合分析,导致当前煤炭市场疲软的原因可归结为一下两大方面:

   1、从宏观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双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转型期,并且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实体经济难有明显改观。市场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目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

   2、从微观来看,今年雨季提前到来,且雨量比往年充沛,南方水力发电大幅增加;同时,国内主要煤炭企业产量不断增长,导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国外低价进口煤炭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共同导致目前煤炭市场过冬的局面。

   为了应对以上煤炭市场的被动局面,河南大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已开始限产,同时调整煤炭销售结构,再加上今年煤炭资源整合和抓煤矿安全等因素,预计全年河南煤炭产销量会降低20%。同时,虽然目前处于“迎峰度夏”时期,但短期内煤炭市场的颓势仍将不会改变。预计要等到9月份大秦线例行检修,国内冬储时期煤炭市场才会出现转机。

   二、工作心得:

   近两年的工作阅历,对于了解一个有着几十年发展历程的企业来说确实略见一斑,对于为企业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前辈来说更显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刚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收到的体会确实很多。就我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三点和各位同事共勉:

   1、是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环境。当我们踏入企业的门槛,我们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毕业生,已经是企业的员工,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通过努力工作改造自己和身边的生活。当然改造的不仅是知识结构,还有素质、观念、道德等各方面的改造;每个领导都希望新人迅速做出绩效来,需要迅速进入状态,加班加点,甚至把工作带回家里完成;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需要学会服从,学会尊重,认真执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每一个部门都是你的家,需要学会相处,少说多做永远是被同事认可的对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走的第一步。

   2、是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公司,环境变化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人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录用了我们,在学历、学识或是工作能力上,领导和同事都不会对我们有所疑问,而作为公司的新人,处事应该尽量低调一些,发扬一些实干精神;在做人上则应该被动一点,在荣誉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个人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付出的再多也比他所能得到的少。我们应该习惯从琐碎的事情做起,大多数人喜欢从这些小事中品人,我们坚持扎扎实实的做这些小事,势必能很快融入新环境。

   3、是从艰苦环境入手,不断体现个人价值。公司考察我们新人最看重的方面就是能否爱岗敬业,这也是我们踏入公司、适应公司的关键。岗位固然有好有坏,但势在人为,关键是看如何正确对待。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越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要学会主动调整自己,因为归根到底是我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合我们。在这里我推荐“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时刻显身手”这句话,有时候遇到难度较大的任务,我们更要善于把握时机,要经得起考验,比平时干的更加出色,这样才能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无形之中为体现个人价值拓展了空间。

   三、工作建议及计划:

   1、在目前煤炭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要稳固维系老客户(王树岗,荆门东等)的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有所转机,老客户仍然是公司的重点发运对象。

   2、在维系老客户的基础上,主动开发市场,寻求新贸易户开展合作业务,着力为公司打造新的销售增长点。

   3、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风险意识的认识,并做好长期应对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并且不断鼓舞动员广大职工的士气,提振信心,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4、与各贸易户、兄弟单位努力达成一致,着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形成统一战线,互利互助,以增强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工作以来,我们逐步成长、成熟,但我们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目光足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工作活力、协调艺术还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改变自己的不足继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工作监督指导,多提意见。

   以上是我座谈会的全部发言内容,谢谢大家!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x。现在xxx公司从事信息化事务工作。我参加工作已有六年时间了,期间产生了三点深深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xxx公司能给予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入职的机会,使我们有幸成为公司中的一员。xxx公司是很多人向往的单位,我的很多同龄人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工作,有的为私人企业老板打工,有的在电力设备制造厂工作,天天在全国各地奔波调试设备。另外,公司还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面对公司给予我的一切,我不胜感激,我必须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才是对公司最大的回报。第二,在珍惜机会的同时,我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尽快完成好从做学生到做员工的角色转换,主动适应公司环境,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做好本职本岗位工作,积极参与其他工作和各项活动,迅速融入到xxx公司大家庭中来。

   第三,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建议公司今后加大培养力度,给有能力、会干事、想干事的年轻人提供舞台,将在

   公司基层一线连续工作多年的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公司干部队伍中来,得到更多的历练。只要公司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不负所望,不负所托。

   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学习好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公司有用人才,为公司晋级发展贡献自己微博之力。最后,今天是座谈会的形式,借此机会,我真诚地祝愿我们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召开大学生座谈会,这是厂领导对我们大学生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为在座各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首先作下自我介绍:我叫申杰,今年26岁,毕业于华东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目前在采气二区地质组进行实习。参加工作已经八个多月了,经验之谈不敢当,借此机会跟各位谈一下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为厂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厂举行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此次活动集中传达学习的基础上,又通过网络了解了侯祥麟、闵恩泽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学习与领会侯祥麟、闵恩泽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敬业、创新的精神,以及石油石化工业的创业史、创新史。

   感动于他们以国家为重、事业为先的爱国情怀,当国家需要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时,他们毅然舍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返回祖国。

   感动于他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他甘为人梯,倾注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使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推升。

   感动于他们为石油化工事业呕心沥血的历程,一次又一次地研究试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满足了中国航空、航天、核工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使中国本来十分落后的炼油工业技术很快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感动于他们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他们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探索新思路、开拓新领域,率先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科技前沿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武器”。这种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正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和宝贵财富。

   半年多的工作阅历,对于侯老、闵老的精彩人生来说,是那么的微小,对了解一个有着多年发展历程的企业来说确实略见一斑,对于为厂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前辈来说更显寸木岑楼,但对于我们刚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收到的体会确实很多。就我在采气二区半年多的工作具体谈下:

   在站上上班几个月后,我对站上的流程、各种操作已经能熟练掌握。这时,我又来到区技术组实习。技术组的同志们比我想象中的年轻的多,就比如我们的两位副经理也就比我大两岁,年龄上没有大的差距,使我跟快的融入了这个集体。到技术组的第一天,侯经理就对我说,到采二的技术组实习工作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这对你们是一个考验,如果你们哪天觉得干不下来,那么请你们离开。他还开玩笑的对我说:“如果你对哪个人有仇,那么你就让他去技术组,这里的工作最为辛苦,如果你对哪个人好,那你让他到技术组来,二区的技术组就是一个大熔炉,任何有心人在这里都能够快速成才。从那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快速进步,把自己练成一块好钢。

   水方法的改变,是文23—19井的气量从1、9万方上升到2、4万方,我心里非常高兴,也更加加大我对气井管理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我开始参加值班,我并不局限于所承包站的气井,而是将全区的气井的井史资料仔细研读,观察各井每天的生产情况,总是在想各井的生产制度,各项措施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优化。由于在站上实习的时间短,有的站的井位我还不知道在哪里,我就和我区的董一有一起用两天的休息时间骑自行车一个井一个井的看,了解井位,并且熟悉各井井口流程。然后我们把全区所有气井的井位在地图上标出来,并且将各井的井口流程都画出来进行了归纳,哪些是有油套连通的,哪些是没有复线的,从归纳图上一目了然,这些做法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在技术组,我感觉到了每个人对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到了晚上,几乎每天晚上所有的技术员都在办公室加班,都盯着自动化的电脑看气量运行是否正常,一般都是自己盯着自己承包的站的气量。发现哪个井出现

   气量下降后,都能在第一时间提出处理措施。如果比较难判断的,办公室的技术员就会简单讨论一下该怎样处理,遇到问题比较大的,不管是否值班,大家都会到现场去处理。刚开始这种工作方式我还有点不适应,想每天晚上都到12点,多累啊,并且自己开始还熬不住,领导也很关心的让我早点睡。但是现在每天的气量都十分紧张,看着大家在办公室里忙碌。而我的感觉,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像是在和平年代里的军人,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最大限度的产气。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战斗着。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怎忍心抛弃我的战友去睡觉呢。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在这里,我不禁学到了技术,更加感受到了战友一样的友情。每天一块上站、一块吃饭、晚上一块盯气量,这种感情,估计只有在军队里才能体会到吧。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讲理想、比贡献“,我觉得在二区,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心。这个话题在我们每周的会上总是要提出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文23,便要承担这份责任。作为一个有血腥的男人,就要将自己肩上的责任扛的住,扛的起。所以才会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气井问题未解决,绝不回来吃饭,晚上值班3:00以后,气井正常方可入睡。

   回顾半年来在采气二区实习的工作经历,我在工作的半年中,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悉周围的环境,已渐渐地融入到这个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和帮助下逐渐树立信心,凭借自己对工作的韧劲和耐性,通过不断的实践、努力,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培养,今后我将进一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争取做出更加突出的成绩。为取得更大的成绩,我觉得应该坚持:

   一是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保持端正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物资供应工作中去。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4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单片机教学 小组重组法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企业需求融为一体,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本人在参加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组织的“建立与中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培训后,结合前期在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中,申报的“在实践课程中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课题,对该课程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模式及理论依据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时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一般通过解决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学习。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咨询和辅导作用,一般多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项目的构建

前期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学生就业后反馈信息来看,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尚有一定差距;

(2)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安排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3)参照行动模式六个部分――信息获取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环节,学生在信息获取、计划、决策、检查四个环节参与度太少。

因此,本次学习回来后,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原有“分层教学法”基础上,从任务设定、信息获取、小组合作模式等方面均做了重大调整,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企业需求。如何构建既符合学生特点又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项目,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课程地位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在工业智能仪器仪表、光机电设备、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家电、军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 具体的培养目标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社会能力(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人格能力(独立、自信)等方面进行细化分解。

针对《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知识是指需要熟练掌握单片机的运行原理;熟练掌握单片机的电路与单片机协调工作的原理;熟练掌握利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程序开发的能力;熟练掌握PROTUES仿真技术。技能是指完成企业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工作。

3. 教学项目的设置――创造学习情境

从上述培养目标出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就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然后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基本原理,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这三个核心阶段,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采取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模式,把教学内容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之中。

作为教师,我们的重点是要根据学习领域(教学计划),创造合理的学习情境(工作任务)。针对教学计划,我设置了一系列的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将单片机的学习设置为三个层级的学习情境:①初阶学习情境:这个阶段主要是为初学者提供单片机课程导向及概括认识;②进阶学习情境:这个阶段主要使已具备了一定业务水平的学生能进行知识关联、知识细化和功能认知;③高阶学习情境:该阶段主要是给已经具备复杂系统认识的学生提供基于经验的、专业内系统化的知识。随着层级的递增,学生的活动逐渐增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逐渐减少。

针对我校学生的就业特点,以高阶学习情境为例,将学习情境设为:某通信运营商对通信技术服务公司委托――设计、安装与维护通信机房的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复杂单片机控制与设计能力,并能结合学习内容使其具备一定的分析、设计、维护能力,能基本做到与工作现场对接。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组建项目小组,获取该任务相关信息;按照客户要求与同学讨论出一个或以上满足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利用Proteus绘制出电路原理图;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与客户讨论你的方案(形式不限,需说明设计思路、功能)。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3.1 学习情境的环境设计

首先,为了更真实的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学习情境应尽可能真实的模拟企业工作环境。我校建有通讯实训中心,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其次,在单片机实训室内设置讲课区、学生分组讨论区、查阅资料区(电脑)、实训工位。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一个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单,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上述安排,将学习过程转变为生产过程,学习任务转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更能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

3.2 教学过程的组织(以高阶学习情境为例)

1.组建项目小组、确定角色、明确任务

为完成工作任务,首先组建项目小组,并且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我将工作任务分解后,安排了五个角色。即:组长、结构工程师、骨干工程师、辅助电路设计员(数据显示电路)、辅助电路技术员(按键等接口电路专业)。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完成小组任务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小组任务的顺利完成与每个成员均有关。比如:辅助电路技术员(数据显示电路)的工作任务:绘制显示、控制、告警辅助电路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图;编制数据显示、处理、告警触发程序及相关控制程序;完成设计任务所必须的元器件和功能组件及材料。其它不一一列举。

2.确定小组合作方式

本任务的小组合作方式是小组重组法,即小组合作采取双组结构――基础小组和专家小组。所有基础小组得到相同的工作任务,角色确定后,各自学习与其身份匹配的子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相同子任务的成员再构成一个专家小组,共同合作。即专家小组由各基础小组所抽出的组员所组成(比如构成:结构工程师专家组、骨干工程师专家组……),专家小组各组员在掌握了自己所负责的单独领域后,再回到之前所归属的基础小组,与该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整个工作任务。

3.3 教学过程的实施

1.学生学习过程:分组、确定角色接受并理解工作任务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

2.教师工作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承担起辅导与咨询的角色,给予项目进行所必需的空间、技术、时间上的支撑,主持整个项目工作,关注各小组任务实施过程的管理,在评定上,对学生的自我评定进行补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将任务分解,明确并确保学生理解工作任务:我将任务分解为显示模块、矩阵按键与声光告警模块、传感器模块、主控模块,准确解释工作步骤后,指明如何进行评估,说明任务完成的时间。

(2)掌控各小组任务实施情况,做好辅导: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检查学生所制定的方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原则性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进行帮助,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3)功能改进/扩展:学生在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后,可通过客户的后续订单,比如动环监控系统的门禁安装,进行学习拓展,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4 考核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一卷定音”的考试方法,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缺少了激励,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基于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来评估学生的表现,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是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人格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可从是否实现既定目标、小组合作评估、过程反馈、产品评估等方面进行,可以PPT/海报/产品/视频等方式展示解决方案及作品,分享经验和收获、以此锻炼学生归纳总结与口头表达能力。

四、心得体会

教学实施过程中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表面上,教师只是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陪伴者、咨询者,貌似很轻松,但这实际上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准备阶段进行大量的组织规划活动,精心地设计学习情境,并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讲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咨询者、帮助者、观察者。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如何给每一位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如何给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机会?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过硬?如何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喜悦?这都需要我们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在企业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实践,企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同时,我们的教学改革时间也还很短,并没有在一个长周期内进行有效的对比检验,还无法对教学效果做出精确而全面的评估与总结,这些都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参 考 文 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姜大源,吴全全.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航空服务心得体会总结范文5

关键词:ICT能力;“翻译实验室”模式;ICT能力评估;译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3-0068-0007

1 引言

自20世纪八十年轫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教学经历起步、探索阶段,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ICT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技术化社会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话题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如何将ICT应用于翻译教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关注。国内学者主要从师生角色、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测评、学习模式、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ICT翻译教学(杨柳,2005;段自力,2008;任大玲,2013),而国外学者则主要探讨ICT翻译教学的理论模式及实践经验(Kiraly,2000;Austermuhl,2001;Pym,2003,2006,2012)。尽管国内外ICT翻译教学研究成果已付梓出版,但其理论与实证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ICT能力内涵、培养模式及评估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和工具较单一,研究思路侧重结果,对过程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这一领域的内容或手段都有待拓展。基于此,本文建构了培养信息社会翻译人才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并采用翻译日志法(Translation diary),辅以问卷、观察和访谈,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收集相关定性、定量数据,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译者ICT能力的内涵;(2)培养学生译者ICT能力的“翻译实验室”模式构成;(3)“翻译实验室”模式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对学生译者ICT能力的影响。

2 译者ICT能力

ICT能力也称TT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信息能力,隶属于翻译能力的工具能力等,指能恰当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讯工具和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检索、评估、整理和传递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05)。本文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对ICT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参考了Molina&Sales(2008)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式(INFOLITRANS),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2.1 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各国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译者ICT能力的内涵,其中Molina等(2008:413-437)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型(INFOLITRANS)最具影响力。该模型将译者信息能力分成知识、技术、资源和过程四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认知(cognitive)、信息数字(informational-digit-a1)、交流(communicative)及策略(strategic)四大能力,各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上,基于译者信息能力模型并结合ETS等对ICT能力的定义,立足本国翻译教学国情,本文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内涵,认为ICT能力包括五个要素,即信息能力、技术能力、交流能力、策略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图1所示,在ICT能力五要素中,信息能力是译者ICT能力中最为基础的成分,指对翻译相关信息进行检索、评估、整合、加工、传递的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与翻译行业所使用的工具及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熟悉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软件的优缺点以及文档处理技术等。交流能力指与同事、客户、主题专家的远程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策略能力作为ICT能力的认知要素,是联系其他能力的关键能力,它包括理解能力(确定翻译问题)、问题分析能力(分析、综合及激发技能知识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决策能力(评估、选择最佳解决方案)、监控能力(调控整个ICT工具使用过程)。最后,道德和法律意识是ICT能力中的职业知识能力,贯穿整个ICT使用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真实度及准确度、资料和信息的保密度以及知识产权等意识。

2.2 译者ICT能力培养

译者ICT能力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单应用以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倡导建立网络教室环境,教师通过主机和学生分机互动,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完成翻译任务(Kiraly,2000;Massey,2005;Pym,2003,2012)。此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熟悉职业译者的工作环境和模式,为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打下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主要对学生进行网上资源和翻译软件的培训,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CAT练习,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教学内容较枯燥,学生缺少真实的翻译实践活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利用平行语料库的平台和检索工具,能帮助学生译者提高表达能力,减少译文错误(王克非,2004:27-31),但个人自建小型语料库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料处理、检索方式以及与翻译授课内容结合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合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考虑本土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提出了适应科技翻译教学的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2.3 译者ICT能力评估

国内针对ICT能力评价考核的直接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则更为少有,而仅有的实证研究多侧重于间接评价,缺少基于现实场景的直接行为评价。国内关于ICT能力实证性评价多基于问卷调查,在评估学生处理实际ICT问题时的信度和效度尚有待提高。国外较具影响力的ICT能力评估体系是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的ICT能力考试系统――iSkillsTM(ETS,2008),该系统以ICT任务为考试内容,每一任务涉及一个或多个ICT技巧,对用户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统计核算。该系统最终形成一系列评价报告,包括总体任务表现反馈报告、个人成绩报告、个人信息数据等。作为翻译能力的次能力,ICT能力的评估需关注翻译结果以及翻译认知过程(王湘玲、胡珍铭,2013;王湘玲、陈罗霞,2013)。因此,本文根据ETS关于学生行为表现及成果的ICT能力评估项,结合翻译教学过程评估法,采取过程和译文质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

3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Translation lab)教学模式兼具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和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的主要特征,强调ICT的应用,旨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新型翻译人才。

3.1 教学模式构建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Pym(2012)提出的机器翻译辅助教学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Kiraly(2005)的项目式翻译教学法。Pym作为机器翻译辅助教学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摸索,指出机器辅助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把握教师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完成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的自我分析;小组合作式学习;专家合作指导。Pym虽总结了机器翻译教学的原则,但未给出具体的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未进行实证数据分析。Kiraly项目式翻译教学提倡将真实翻译项目引进翻译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项目,最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认为项目式翻译教学与机器翻译辅助教学结合可将二者优势最大化发挥,鉴于此,本文将项目式翻译教学应用于信息化翻译教学,结合机器辅助翻译教学基本原则,构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模式适应于语言能力较强且具备一定翻译基础知识的高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翻译硕士研究生的科技翻译教学。该教学模式以项目为驱动,翻译问题(Translation problems)为中心,采取文理合作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本文倡导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见图2: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以真实翻译项目为教学材料,ICT为教学工具,以培养适应信息科技社会的新型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该模式强调合作式、问题导向性学习。如图2可见,ICT作为联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室内外资源的基本工具,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如下:首先,真实翻译项目包含大量主题知识,学生必须利用ICT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筛选、评估、整合,其ICT能力的信息能力会随之增强;其次,“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翻译软件及电子工具职业化的操作练习机会,使得其ICT能力中的技术能力逐渐提高;再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促进了ICT能力中的交流能力;然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以翻译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不断运用ICT解决翻译问题,促进了ICT能力中的策略能力的提高;同时,“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外部资源(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网络资源等)具有无限拓展性,与教室内部资源相辅相成。“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与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及网络资源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学生译者ICT能力中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此外,“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文理生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两科学生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最大化拓展学生的能力。

3.2 教学步骤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可分成三大步骤:译前准备、初稿形成、修改评估。第一步(第1周)为译前准备阶段,包括实验室设备准备、项目承接、主题知识及翻译软件培训等活动。在此期间举办翻译软件及项目相关的主题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ICT及主题知识。第二步(第2-13周)即翻译初稿形成,期间每周举行一次讨论会,对任务分配、项目进度、翻译问题等进行讨论,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翻译项目指导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和解释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记录的重点在于“遇到什么翻译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ICT应用能力、策略能力、自我监控以及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能力。第三步(第14-16周)即译后修改及评估,主要包括译文修改、编辑、校对、排版及评估工作。此阶段学生依据客户及专家的反馈信息修改译文,最终形成定稿。在此期间,学生以日志的形式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过程、解决方案及译文修改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总结能力。此外,各翻译小组以PPT形式汇报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点、心得体会并进行翻译经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指导。教学程序图如下所示:

3.3 教学评估

“翻译实验室”教学评估能直接反映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学生翻译行为,为ICT能力培养指明方向。“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采取由教师、学生、专家、客户组成的多元评估体系,综合考虑翻译过程和文本质量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评估方式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苗菊,2007:49)。教师评估学生的ICT能力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直接观察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作出评价;二是研究学生记录的翻译日志,系统地对学生译文进行纵向分析,从而发现其自我提高的轨迹。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自身的翻译意识变化程度、ICT熟练程度等。自评可使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不断改善自我。客户和专家对译文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也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

4 教学实验

本实验设计基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期16周,旨在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索其对ICT能力培养及译文质量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本文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当地高校MTI笔译学生5名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2名为研究对象。7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4岁,均无任何翻译项目实践经验。其中MTI笔译学生均已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其一通过了CATFI二级考试,除学校开设的笔译课程外尚未接受其他的翻译培训;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均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英汉双语能力。

4.2 研究设计

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选取包含大量科技信息的航空航天领域翻译项目作为教学材料。该项目难度适中,包含多个ICT任务,能有效体现学生ICT策略及水平。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以及决策过程。同时,使用摄像机记录整个翻译过程,以便客观获取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实验的前中后期,要求学生认真填写ICT能力调查问卷,据此评价其ICT能力水平。最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其认知心理过程和ICT能力的变化。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实验综合使用翻译日志、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对学生的ICT能力进行研究,四种方法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保证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翻译日志能提供翻译过程中的大量真实可靠的自省性信息,教师可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ETS的iSkillsTM(2008)设计的ICT能力调查问卷,有效补充学生的日志记录信息的缺失和偏差。该问卷采用Likert量表进行定量分析,从“完全不符合=1”到“完全符合=5”共5级,分数越高表明对该项的认同度越强。使用摄像机记录翻译过程,能客观地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日志和问卷相辅相成。在测后访谈中,学生自由表达对本次项目的感想并回答相关访谈问题。此外,在项目中期和后期使用科技翻译质量调查问卷来评估学生译文,以辅助翻译过程评估。该问卷基于Gile(1995)和Darwish(1999)的科技翻译质量评估标准,由专家和客户填写。

根据以上四种研究方法,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示例参见表1:

5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收集了学生的翻译过程及文本质量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5.1 基于过程的ICT能力评估

(1) ICT能力总体分析

首先根据翻译日志及观察可知,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证明了“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ICT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项目前期,学生搜索信息渠道单一,且资料搜索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呈现出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等特点。其搜索信息的方式局限于百度和校园电子图书馆,且搜索的信息多为中文资料,缺乏权威性。通过访谈得知,此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紧张和压力感,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对航空航天知识不甚了解,且初次使用ICT完成真实翻译项目,因此在背景知识搜索及整理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效果不佳。在项目中期,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具体表现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及效率提高、应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沟通交流参与度增大、道德意识增强等。其中,MTI学生注重平行文本和权威信息的搜索,多采用如NASA官网的权威文献做参考;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倾向使用有道词典或Google翻译软件,但倾向使用权威网站,如专利网、Google图片对翻译结果进行验证。实验后访谈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专家的指导、主题知识的深入及ICT实践的操练使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增强。在项目后期,大多数学生在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及翻译技术熟练度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进步,其中有学生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搜索渠道及方式,也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平行文本库,这都显示了学生策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强。此外,学生们还表现较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具体体现在对译文的检查、校对及信息的溯源、核对等方面。除ICT能力外,学生的主题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也均获得了提高。

(2) ICT能力各要素分析

根据学生译者ICT能力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以及访谈发现,“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各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ICT能力各要素测评数据整理如下:

从图4可知,通过“翻译实验室”教学,译者ICT能力的五大要素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提高最大的要素是信息能力,均值差为1.32;技术能力次之,均值差为1.19;交流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并列第三,均值差均为1.07;策略能力居第四,均值差为0.86。首先,根据访谈得知,该翻译项目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多义词现象及跨学科知识,学生必须不断使用ICT获取相关信息,解决翻译问题。因此,学生信息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具体体现在:信息源增多;搜索渠道增多;获取信息更权威;信息类型增多;信息传递更高效;信息评估意识增强。此发现与Raido(2011:57-77)关于学生译者网络搜索技能培训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似。其次,经观察和访谈发现,技术能力提高体现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使用翻译工具的熟练度增强、文本处理工具熟练度增强等。再次,根据访谈可知,文理合作学习、会议讨论、专家指导及网络交流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签订翻译合同及保密协议加强了学生的译者道德法律意识。最后,虽然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较之于上述四要素,策略能力提高幅度最小。这是由于策略能力是ICT能力中的认知因素,需长期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专业水平(expertise)。

5.2 基于文本的译文质量评估

通过收集中期和后期学生译文质量问卷所得数据可知,学生译文总体质量在后期得到明显提高。在译文质量的十个评估参数中,“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译文排版符合规范”和“译文表达精确”提高幅度位列前三,而“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提高幅度最小。不同时期的译文质量评估数据统计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学生在“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方面取得的进步最大。根据访谈及观察可知,在项目初始阶段,术语翻译是学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这是由于他们不熟悉专业知识和ICT工具。随着项目进行,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策略能力不断增强,在后期能比较熟练地处理原文中的术语。此外,根据主题专家的指导,学生在后期认真修改校对译文,进一步保证了术语准确和连贯。其次,学生在“译文排版符合规范”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这是由于学生早、中期的工作重心在各自的翻译任务上,对译文排版问题不够重视。随着与客户、专家深入交流,他们逐步意识到排版的重要性,后期着重处理排版问题,技术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再次,学生在“信息表达精确”方面进步也较大。在项目的早、中期,学生仅能模糊地处理相对复杂的专业知识,然而随着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和策略能力提高,后期的译文严谨度和精细度提高了,信息表达也更加精确。相比其他评估参数,取得进步最小的三项为:“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这是由于,一方面此三项因素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该能力主要在传统课堂中培养,并非本教学模式的重点;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具备较扎实的相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