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综合素养

0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且其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能源资源领域人才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国家对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更应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才能在有限的四年大学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将来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作好准备。

1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力部原属六大本科院校之一的长沙理工大学在《2016级本科生学习指南》中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如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强、弱电知识结构、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特别是现代电力系统的系统运行、规划设计、试验分析、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电气装备领域和自动化信息领域从事设计、研制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般而言,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应用型、研究型和管理型3种,其中应用型技术人员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技术工作,约占工程师总数的75%。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社会现实需求相一致,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综合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要面向整个电工学科,使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2电气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长沙理工大学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为掌握一T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听、说、写的基础,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本专业常用的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学会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手段及方法;经过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电气工程必要的文献查阅、工程读图与制图、工程设计与计算以及现场操作、施工、调试、实验等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事实上,电气专业在校大学生要通过专业学习综合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2.1人文素养

首先,一个人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健康的情绪和健全人格,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能够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其次,任何社会的公民都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该享有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种权利,并以平等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具有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再次,作为未来的“工程人”也要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口头与书面交流沟通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测试结果、撰写论文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2.2专业素养

首先要学好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物理知识,掌握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

也要多去涉足其他专业领域。例如机械与电气工程息息相关,很多电气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机械知识,多学习机械知识有益于以后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至少要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常用的电气 CAD 软件分析和解决一般性工程的实际问题;要多多关注业界资讯,多深入电力生产运输现场,加深感性认识,随时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实时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3 结论

据麦可思研究院近三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数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排名均位居全国最易就业的前二十个专业之列,就业率均远超全国大学生专业平均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能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好学习和发展计划,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迎接挑战,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就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部门、政府机关等不同部门的电力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领域中从事电气及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营销、服务等工作,在人才供求市场上受到欢迎。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都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工科专业。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 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化 对策研究

自主知识产权是指在一国疆域范围内,由本国公民(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及获得许可购买他国或他人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软件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则是指由中国公民(自然人)、内资机构主导的创新活动形成的,或由其购买的且不受相关知识产权成果原权利人影响的知识产权成果,通过对其进行工程化集成、示范应用,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且形成产业规模或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无形资产资本运作且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或效应的过程。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具有独占性、自主性以及重大带动性的特点,其核心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起步较晚,国内专家和学者们对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多从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不少理论和实际的成就。

有些学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的过程需要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护。吴国平(1999)提出专利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来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效手段。陈美章(2001)认为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密不可分;知识产权制度随着技术创新的发生、发展而诞生和不断完善,而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也需要依赖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引导机制和加速机制。而李学勇(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处于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的两难权衡之中。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相对技术水平和模仿能力。余长林、王瑞芳(2009)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一国为了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过紧或过松都不宜,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另一些学者则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曹世华(2006)强调,随着知识产权被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贸易大棒,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企业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叶留娟、赵有广(2008)认为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既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如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跨国公司的垄断性、加剧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等不利的影响。陈伟、祝鹏飞(2010)认为,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发展呈正相关。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市场优势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也起着战略作用。张智群(2011)发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地位,限制其他国家企业进入其知识产权占领的产业,通过各种手段限制知识产权及其产品对外贸易和投资,实施知识产权壁垒,达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长期国际贸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国际贸易都有较大的影响。知识产权战略在驱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时,知识产权是影响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它是产品差异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一、推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性

1、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要素已经逐步替代工业经济的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主导要素。迈克尔·波特强调,“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应付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前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越来越依靠以知识要素为本的全面自主创新。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要求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由传统农业向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再向知识密集型行业转移,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这一工业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势必成为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技术创新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其成果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够引起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更新、质量改善,相应扩大对其他行业产品的需求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而自主创新是实现这些转变的关键。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自主创新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只有企业不断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切实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推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建设“创新湖北”的内在要求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创新,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动力之源。建设“创新湖北”,自主创新是强大引擎。创新驱动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新观念、新体制、新知识、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投入,从“要素红利”、“人口红利”走向“制度红利”、“创新红利”,才能满足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而自主创新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因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建设“创新湖北”的内在要求。

二、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现状及其产业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1、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现状

(1)湖北省专利总量分析。2012年湖北省专利申请总量为51316件,排名全国第9,同比增长20.71%,低全国平均增长率(27.08%)6.37个百分点(见图1)。2012年湖北省专利授权总量为24475件,排名全国第11,同比增长28.58%,低全国平均增长率(31.61%)3.03个百分点(见图2)。

(2)湖北省专利类型结构分析。在专利申请方面,2012年湖北省专利申请总量为513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4640件,同比增长41.76%,占申请总量28.5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24078件,同比增长38.30%,占申请总量46.92%;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12598件,同比下降14.72%,占申请总量24.55%(见图3)。而在授予方面,2012年湖北省专利授权总量244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050件,同比增长28.16%,占授权总量16.5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5876件,同比增长42.44%,占授权总量64.87%;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4549件,同比下降3.79%,占授权总量18.59%(见图4)。

(3)专利所有人结构分析。专利申请方面,2012年湖北省非职务专利申请量17548件,同比增长35.59%,占申请总量34.20%。职务专利申请量33768件,同比增长14.20%。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25868件,同比增长8.89%,占申请总量50.41%;大专院校专利申请量为4298件,同比增长7.10%,占申请总量8.38%;机关单位专利申请量为2257件,同比增长683.68%,占申请总量4.40%,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为1345件,同比下降10.93%,占申请总量2.62%(见图5)。而在专利授权方面,2012年湖北省非职务专利授权量6820件,同比增长35.4%,占授权总量27.87%。职务专利授权量为17655件,同比增长26.13%。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14061件,同比增长27.47%,占授权总量57.45%;大专院校专利授权量2595件,同比增长16.11%,占授权总量10.60%;机关单位专利授权量为350件,同比增长124.36%,占授权总量1.43%;科研单位专利授权量为649件,同比增长12.67%,占授权总量2.65%(见图6)。

(4)湖北省专利有效情况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12月,湖北省累计有效专利64719件,排名全国第11。其中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2089件,专利密度达210件/百万人(见图7)。

2、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而当前,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1)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整体质量不高。湖北省专利申请数量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专利质量总体不高,发明专利比重偏小,2012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量4050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6.55%。并且很多自主技术处在产业链低端,属于专利,尽管有些是原创性、自主创新的技术,但技术不成熟、不稳定,制约了专利等技术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侧重于科研价值,而市场导向和产业化价值低。而外观设计专利虽然实施容易,但产品附加价值比较低。

(2)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不足。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和激励机制僵化两个方面。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长期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队伍的支撑。而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限,又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因此,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引进、轻自主研发的现象。在激励机制方面,对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股份激励,没有将他们的利益与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的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3)政策环境有待优化。当前,湖北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不够明确。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在引导、鼓励、扶持专利成果产业化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二是政策重点不够突出。政府出台政策涉及面广,但未能按照自身的特点来重点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扶持。三是政策的协调性不够。目前,湖北省政策层次多样,政策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性不够。扶持政策类型单一,主要集中在税收、进出口、土地等,缺乏政策的结构配套。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政策与相关科研攻关、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配套。

(4)中介服务市场尚不规范。在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知识产权领域,中介服务机构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湖北省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服务不健全,部分中介组织行政依赖性强;服务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技术评估、市场开拓和融资服务等中间服务;管理运行不规范,部分服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与其职能不协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中介组织人才队伍素质较低,诚信经营意识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5)知识产权成果化专门人才匮乏。目前,知识产权成果化专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严重匮乏。高校毕业生,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首要来源,据统计,目前高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学生不足5%,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只有3所设有知识产权双学位专业。整个社会受过系统培训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仅30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产权人才除了数量紧缺外,业务素质也差强人意。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不仅懂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至少成为一个行业里的行家。

三、推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围绕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工作,通过出台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专利产业化提供法律支撑。通过制定引导性政策,完善专利机制,继续加大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全面增强专利产业化的动力和活力,为专利产业化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顺利产业化。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落实执行中央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等,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意见》,《关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对专利产业化进行跟踪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湖北省专利产业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鼓励和支持专利产业化的条款,从源头上抓好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质量,夯实专利实施与产业化的基础。

(2)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湖北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一要加大对专利产业化工作的培训、宣传、执法、试点经费的支持,增加对培训、宣传、执法、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的投入,增设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专项资金。二要加强信贷的支持。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多层次的财税扶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在一些重要领域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和产业。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3)建立健全专利技术服务体系。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管理体系、执法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协调运作,而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基础。要建立手段先进、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专利技术市场体系,继续创造条件建立以国家专利信息中心为龙头、以省专利信息中心为纽带、以各区县专利信息机构为基础的全市专利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湖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有利于专利交易和产业化的信用环境。

(4)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财政政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为了降低企业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很有必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活动,顺利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产业化,推动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

企业作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能够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成果转化成产业,应用于市场开拓,这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此,企业要落实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加自身的专利储备,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条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运用与产业化,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运用和产业化效果。

(1)提高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一定智力条件的有机结合,能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一直以来,湖北中烟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了规范、明确的知识产权经费投入体系,特别是狠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3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89项,授权专利136件;累计申报专利1555项,授权专利1074件。湖北中烟专利申请量位居烟草行业及湖北企业前列。二是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鼓励试验,允许失败,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近年来,武钢每年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为契机,大范围组织职工学习和参与“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活动,提高职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同时,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训了大批工人技师、技术骨干、研发和技术管理人员,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东风汽车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专利知识及有关其它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特别科技人员对专利、知识产权知识和掌握和运用水平。培训和教育的广泛开展,使知识产权工作得到领导重视,也吸引了全体员工的关注力,成为知识产权管理网络体系运行的推动力。三是加强与国内外重点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湖北中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全国270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形式的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化水平不断提升。

(2)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抓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科技、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研究,获取有关技术发展信息、市场竞争信息、法律信息等,预测相关的发展趋势,争取赢得相应的主动权,而在知识产权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的总和。为加强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湖北中烟不仅与内地、香港、台湾等知识产权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还创建起国内外知识产权监控预警机制,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湖北中烟还与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联合开发了“烟草专利信息分析系统”软件,该软件针对企业目前和将来可能涉及的产品或技术领域,收集世界各国和各专利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利数据,并且提供与之配套的专利检索系统,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符合企业专业化需求的专利技术资料库。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湖北中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步上升。武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组建了科技创新部(知识产权管理部),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实施集中管理。并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市场化”的工作思路,明确技术诀窍、专利、商标和标准化管理等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通过大幅度提高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强化专利与标准、技术秘密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构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网。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奖酬制度,明确知识产权在技术和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在科技人员申请专利后给予奖励,在专利实现产业化后从产业化效益中提成,大力表彰和奖励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对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取得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的科技成果给予重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效果显著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东风汽车公司建立了科学的企业专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专利工作与技术创新工作的考核评价有机结合,加大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力度,采取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了专利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推动手段,湖北中烟建立了完善的奖励策略,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调动员工的创造热情,对于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将专利项目作为部门考核、职称评定、科技项目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给予奖励,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3、加强高校与企业有机结合

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高校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提供知识、技术、人才等必要要素。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就是要求企业将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迅速反馈给高校或科研院所,高校或科研院所迅速地做出反应,研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促进高校知识产权的转移和运用,更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顺利的产业化。

(1)加快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要尽快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项目课题制的方式促进科技人才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流动,鼓励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柔性流动,推行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制度。

(2)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坚持利用各自的特色优势学科来带动全省科技产业的发展。探索知识产权的最佳运用方式。目前高校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方式主要有高校自办企业实施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合作、通过在科技园孵化科技成果后,再推出成为企业。

4、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中介服务市场,能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转让、合作与产业化。完善专利成果转让服务体系,规范技术转让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交流、专利成果等行为,可以促进转制科研单位增加专利成果中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进程。

(1)加强专利技术评估的建设。专利技术评估是专利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专利技术的评估不同于有形资产的评估,它要求评估人员不仅懂资产评估,还要具备一定的专利知识和技术知识。专利技术评估机构要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使专利权人能准确认识自己所持有专利的价值,扫除专利交易的障碍。

(2)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不要仅局限于专利申请,还要引进懂法律、懂技术、熟悉市场、善于交易的人才,来解决专利许可贸易和实施转化、专利纠纷及专利评估等业务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包括检索、专题信息加工、专利推介、专利评估、战略咨询服务等,逐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注:本文系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以国有企业为引领的湖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2012[28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晓辉:国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3).

[2]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22).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4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困境

当前,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成长的原因及为其专业发展所提供的制度保障还不到位,不仅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也严重束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1.发展意愿不足

发展意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动机”,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事实上,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愿普遍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国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一点在苏北农村体现得更为明显。相应地,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城市教师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生活负担也相对沉重,这让许多农村教师视工作为养家糊口,产生混日子的心态,更无“专业发展”之念想。另一方面,尽管现代化的推进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长期身处农村的教师会不可避免地习得或多或少的“小农意识”,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上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习惯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课、批作业、改考卷,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乱子,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度与敏感力,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长此以往,就使得农村教师缺乏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探究、反思、创新意识,发展意愿也渐行渐远。

2.发展定位不清

发展定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盘”,它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要达到何种目标,以何种路径去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有些农村教师因为评职称、提工资等实际利益的驱动,也努力通过自考、成教等途径去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这些举动看似“专业发展”,实则陷入误区,背后体现出的问题是许多农村教师混淆了“教师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2]。教师学科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所学所教的学科知识水平的增加,而教师职业专业发展则是把教师职业看作一门专业,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提升。师范教师以及基础教育几十年的生动实践已无可辩驳地证明: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不在于其学科专业水平有多么高深,而在于其是否具备胜任教师职业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知识与技能,而这些恰恰是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真正需要丰富和提高的。

3.发展方法欠缺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如果缺乏有效的方法手段,必将严重制约其专业成长。一般而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相反的路径。“自上而下”就是教师将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技艺;“自下而上”就是教师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个人知识加以提升,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琐碎、繁杂,许多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生命的绝大多数时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挖掘、梳理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何在平淡无奇的教育经验中找寻专业发展的生长点,便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但事实上,许多农村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促进专业发展的方法手段,使得那些包蕴丰富发展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被充分利用,宝贵的经验由此沦为简单的经历,专业发展也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二、农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

农村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为其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也需要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专业发展的策略方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1.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均是被动的,他们普遍存在自主发展意愿不足的问题。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绩效薪酬或更多的社会认同,往往被既定的“游戏规则”牵着走,被动地遵从某些标准或要求。为了改变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主动性专业发展的概念渐渐被提了出来。其具体表现形态主要有“教师自我引导发展”、“合作或联合发展”等。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化强调其专业发展要依靠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要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要求[3]。而适应这一要求,成为一名“自主发展型”的教师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强烈呼唤。

为了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实现主动性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应有一些观念上的转变或更新,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职业态度的转变。即将教师职业当作一门专业看待,而非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其次,教师角色形象的更新。即突破传统意义上单向度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承者形象,树立“教、学、研”三位一体的立体角色,以教促学、以学促研,以研提升教与学的品质。如是,才能使农村教师在主观上摆脱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而获得更加广泛的专业自主性与专业创造性。这样,专业发展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痛苦过程,而成为个体主动积极参与的幸福的成长过程。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物理课程;专业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60-02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涵义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教学目标上,将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职业(专业)能力形成相结合;在教学环节中,将专业问题整理融会到物理教学中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教学方式,解决了旧模式中偏重完整学科体系传授,理论与实践有所脱节的问题。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是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绝不是物理教学和专业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物理课程与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及优越性

(一)意义

实践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有26%的学生认为物理是副课,与专业联系不大,不重要;而学生却希望结合所学专业开展一些物理方面的学术性活动(75%的学生觉得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事实上,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较重,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对基础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同时,中职文化课的职业色彩不突出、学科特色太强烈、与专业结合不深等情况也影响了文化课在职校的地位。为此,课题组提出中职物理与专业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设想,让中职物理课带有专业味道和职业色彩,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目的。

理论意义 很多教育教学理论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德国的行为引导教学法等等。其中,比较重要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为导向教学法。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活动)过程之中”。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构建起来的。一体化教学正是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放入实训情境中,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时产生与知识技能及教师的相互作用,从而完成自身知识的构建。

(二)优越性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体化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针对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作用。

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将物理理论与专业相结合,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先进、科学、灵活和实用的教学模式,是运用现代技术培训人才的有效教学途径,为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促进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物理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对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及教学过程组合能力也有较高要求。这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钻研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实施

(一)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思想与方法

物理课堂要体现一体化教学思想 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物理课堂,体现专业知识与物理知识的一体化教学。现在许多专业课程已经实现了模块化、一体化教学,但体现的“一体化”是理论实践的一体化。如能将物理课也纳入专业课的“一体化”里,这样既能解决职校物理课被边缘化的问题,又能体现专业特色。物理是许多专业技术的基础,在专业技术的许多领域都能找到物理知识的运用。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些相关点挖掘出来,并进行体现专业特色的加工整合,就能实现专业课知识与物理课知识的一体化教学。例如,在“圆周运动”一课中,就可以将汽车齿轮转动和变速箱模型等专业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用刚学到的圆周运动知识解决教师创设的专业情境问题。这样就实现了专业与物理的结合。同样的思路,在讲“全电路欧姆定律”一课时,可以将汽车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与车灯等车用电器的使用相关专业问题联系起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断的发掘。

课堂教学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将“教学做评”等各环节串起来。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融理论于实践,融“教学做”于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最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动脑,更能动手。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使用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对汽车碰撞与安全气囊的例子非常感兴趣,就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先是以滑板代替汽车,用海绵代替气囊,用体重计来分别测量有或无海绵时产生的冲击力,比较冲击力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动量定理。然后,用气垫导轨再做一次较为精确的实验,得出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学会使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从而实现了这堂课的“教学做”一体化。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就是以学生行为为教学的导向,同时又以教师的行动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是一体化教学的最好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开发和积累。

(二)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环节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并不是将物理知识和专业问题简单地堆砌,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专业情境、知识学习、知识与专业的结合以及专业应用等环节。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思路:(1)明确教学目的,明确讲授哪些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知识点与专业的联系;(2)了解学生状况;(3)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4)选择适当的教学场地、教具以及教学辅助手段;(5)编排教学过程,注重体现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6)预先考虑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现以“匀速圆周运动”为例说明如何设计一体化教学的物理课。

首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教学内容是: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以及规律的运用实例。按照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做到:(1)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能举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2)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知道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

其次,找出教学内容在汽修专业中的运用。如汽车变速箱、传动轴齿轮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在汽车专业上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学思路是: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将专业问题(变速箱、传动轴齿轮)引入教学中使之“一体化”。同时,还可以将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会知识就在身边;并利用实物教学,将变速箱和齿轮搬进物理课堂,布置专业场景,进行现场演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容量。

再次,设计教学流程。(1)从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变速箱实物)出发,设置专业情境;接着,抛出专业问题——变速箱如何实现变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进行新课教学,并在其中穿插自行车车圈转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实例,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相关知识;(3)将专业中关于圆周运动的实例(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转动快慢对比;万向节中的齿轮转动;变速箱变速问题等)展示出来,让学生联系所学解决专业问题,体现出物理与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物理课程与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了中职物理课堂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教师对专业认识上的局限成为制约一体化教学开展的“瓶颈”。强调中职物理教学服务于专业,而物理教师本身又不熟悉专业的基本情况,对专业课程不了解,对行业发展不明确,都将成为教学中的盲点。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教师的培训入手。应派物理教师到相关专业岗位培训学习,了解专业情况、专业课程和行业发展。

第二,教学资源短缺是影响中职物理课堂一体化教学开展的又一个难题。建立健全教学资料,根据要求设计既生活化,又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拓展现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仪器、课件、教师指导书和教辅资料等等,这些不是某个教师或某所学校所能承担的任务。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搭建一个较权威的交流平台让教师交流和拓展自己的教学资源是个省时而有效的办法。

第三,中职物理课堂一体化教学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和探讨空间。一方面,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有其完善的体系,物理教学大多围绕这一体系展开。虽说物理知识在汽修、电子、建筑等专业中有诸多应用,但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应用是个很长的过程,不少复杂的应用不能简单地用某个物理知识来解决和解释,这增大了物理知识与专业相结合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一体化教学。现在,只能将一些联系较为密切,适合中职学生水平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较为简单的一体化教学。能否系统地将物理教学与专业融合,实施全面的一体化教学,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正勇.中职学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0(7).

[2]刘风军.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J].职业,2008(3).

[3]苏永华.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6).

[4]李亚男,杜金玲.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专业内涵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5]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6]潘德永.浅析理实一体化在中职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9).

[7]谢文彬.中职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建设与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0(7).

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范文6

1.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2.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7]Schwab,J.J.(1969).Thepractical:Alanguageforcurriculum[J].SchoolReview,1978,(2):20.

[8]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2.